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外阅读的必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外阅读的必要性范文1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
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如何结合本校的实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通过调查现状,分析研究,拟定研究方案,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磨砺学生阅读意志,评价学生阅读效果、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养成学生阅读习惯等方面,我们做了有益的尝试,真正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努力追求课外阅读实效。
一、多种形式开展课外阅读
根据农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当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时,他会读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当学生读自己不喜欢的书时,会感到枯燥无味,不知所云。因此,要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爱好,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且爱读、乐读。
(一)“我与书的故事”读书征文活动。在各班级开展了“我与书的故事”读书征文活动,同学们兴致很高,纷纷踊跃谈感想,多元评价习作。教师向学生推荐优秀文学作品,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
(二)创建“书香校园”。打造校园文化,以此为平台,在全校、各班级发起创建“书香校园”的倡议,着重在学生课外阅读部分做好文章,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推荐下进行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让学生畅游在文学世界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并把作者的简介整理出来,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年级与年级之间进行读书心得评比活动,开展“走进名著”手抄报活动,同学们在课间互相讨论、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开展日常阅读活动。每天下午正常课程之后安排30分钟自主阅读。同时要求学生从好词、好句,谈感受、明白的道理等方面做好读书笔记,继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周检查一次,学生都认真读书,记笔记,教师适时的进行鼓励。看来学生确实将读书融入了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四)开展读书故事交流会。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读书过程中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与同学交流、分享,班级组织“故事交流会”,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明白道理,收获颇丰。
(五)编导课本剧。学习一些具有戏剧特色的课文之后,教师自编自演课本剧,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了解,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教给阅读方法培养技能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视野狭窄,但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小。因此,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技能。
(一)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新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因此,我们还应教学生略读法,指导学生读书先看序言、后记、目录内容提要等,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对于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详加研究,其他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任何一次课外阅读都是多种读书方法的综合运用,都应略读中穿插精读,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二)阅读与记录相结合。人们常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所阅读的读物里摘录精彩的语句语段便成了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常用的阅读积蓄方法之一。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本摘记本(心言集),让读书笔记本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了什么书,在读书笔记上记下篇名、作者、出处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及时摘录好词佳句,写上自己的感受,发现的新问题、新知识。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是阅读的收获,也稳定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巩固兴趣提供展示舞台
在教学实践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定期对他们的阅读情况加以检查评定,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每周的课外阅读课时间,在组长带领下开展阅读和交流,并定时展开评比。每周五教师把(心言集)进行查阅,记载的好的,分星级进行评比。同时利用周会课进行赛读。在班级中定期展评学生的读书笔记、剪贴、手抄报等。学生在展评过程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进一步得到巩固。尽量多举行学生喜欢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巩固读书热情。
四、保证时间拓展阅读空间
课外阅读的必要性范文2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方法
近年,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名著导读”部分,我认为这正提醒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应该浮躁浅薄、急功近利,而要从当今社会需要出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重视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下面就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及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一、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
长期以来,阅读一直被看作是写作的附庸。其实阅读并不仅仅服务于写作。读十未必能写一。就群体来说,有十个百个读者,未必有一个作者。“阅读人口”远远大于“写作人口”。阅读也不仅仅是写作的基础,而自有其写作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阅读的意义是什么?阅读是因文得义的心理过程,是以文会友的交往过程,是书面文化的消费过程,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就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是语文之根,是学习之母,是教育之本,是未来教育“四个支柱”的一块基石。可以说阅读能力就是自学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手段,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阅读教学是提高人的整体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培养“读书人口”的奠基工程。
二、输出信息的必要途径
接受和发展,表现在口头上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上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不接受何以发展,不接受何以表达?实际上阅读的功能并不仅仅在于接受和信息输入,广义的阅读过程包括阅读前的选择、积累、优化等准备,阅读后知识储备和使用等后续行为,这些可以称为阅读的非正式过程。而阅读的正式过程包括感知、理解、欣赏、评价、迁移等心理过程,还包括实践意义上的应用。所以完整的阅读过程,不仅是从读物中提取意义,还要由意及物,进而把阅读心得化为文字,并运用于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践,所以说,阅读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性阅读和阅读后的创造实践。
三、激发创新意识的必要途径
首先,广泛的阅读能不断地促进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增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体系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这样他的兴趣也就越浓厚,而兴趣和热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和推进剂。这样,就越可能造成活跃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喜欢穷根究底,探本求源,从而激发他们更强的求知欲望,培养良好的自觉习惯。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过程,即“多读――有趣――自觉”,这既符合中学生的阅读规律,也符合他们这个年龄的心理特征。广泛阅读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其次,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对事物的看法就越敏锐、深刻,而在诸多能力中起决定作用的思维活动就能在广阔的领域中进行。因此对事物的判断和推断就会更准确,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居里夫人说:“对于某种新奇的现象,给它一种解释,之后,许多人便接受了。但有思想的人却不满足,他们说一定还有可研究的地方。”“永不满足”的、“有思想”的人多了,“可研究的地方”也就多了,创造性的奇迹就可能出现。美国曾对1310个科学家在五年内的发明创造进行了统计,发现凡是出成果的多数是“通才”,即知识面比较广博的人。如1979年诺贝尔物理奖金获得者格拉索在大学里就选学过音乐、历史、电焊等。他说:“往往有许多物理范围之内,涉猎各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开阔的思路,如多看看小说,有空去逛逛动物园也会有好处,可以帮助提高想象力,这和理解和记忆力同样重要。”
四、强化能力的必要途径
要想使更多的学生能成为新世纪的有用人才,就必须全面提高其基本的素质,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要提高能力就必须造就人的“知识之林”的生态平衡;这个平衡,靠的是持续的、广泛的课外阅读。反之,如果离开了大量的阅读,忽视了语文作为综合性基础课的特点,走语文“速成”的捷径,那只能像酵母一样造成虚胖,而绝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个人的语言应用能力,也就不利于人的长远发展,我们应该坚决杜绝这类现代文明的“揠苗助长”。
在知识教学向素质教学转化的今天,培养能力已到了至关重要的地步。能力有多种,如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能力、自学能力等。就拿当前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亟待培养的想象力来说,很难想象:一个空无一物的头脑可以“思接千载”,一双茫然的眼睛能够“视通万里”!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一个知识贫乏、孤陋寡闻的人,即使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引导他“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终究还是“两处茫茫皆不见”。
那么,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课外阅读的目标,调动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教师首先统一思想认识,就“为什么要开展阅读”、“如何通过阅读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如何把握学生阅读的心理需求”等问题进行研讨。中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较少,是非判断能力差,好奇心和模仿性强,要着重正面引导,正面教育,因此要精选课外读物,对学生分阶段进行阅读指导。第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所选图书可分为四类:①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读物;②指导学习方法、阅读方法和记忆方法的读物;③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读物;④各类科普读物和中外名著。第二阶段,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急需有所侧重地选读,以名著和校园系列丛书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剖析和鉴赏能力。第三阶段属查漏补缺的阅读,主要有基础知识、文言文、现代文、中外名著、贴近学生知识的各类科普读物、指导生活的读物。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结构中哪方面差,就有重点、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读哪方面的书。
实践证明,课外阅读太深、太浅,或者太多、太杂,都不利于学生学习理解,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调整、控制。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广开书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还可以每班设立图书角,订阅书刊报纸,交流传阅,从而解决图书资料不足的难题。
二、有计划地在阅读方法、技巧和培养阅读习惯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
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系统地给学生讲述阅读的必要性。根据中学生的实际,重视其阅读习惯的培养,这些习惯包括:按计划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动笔摘录,编写提纲、点评;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把握图书内容;注意归纳整理从阅读中获得的知识等。
三、为学生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提问、设疑,也可以进行课前三分钟讲演,不定期地举办演讲比赛、辩论活动、手抄报比赛、作文比赛、作品讨论会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学以致用,学生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实际效果,就会对阅读兴趣盎然。比如,让学生讲述自己最熟悉的小说中的故事,最喜欢的文学人物,组织学生评出讲述的优胜者。让学生写读后感,把在阅读中感受最深的东西表述出来,许多学生因注重读书而迅速提高了写作水平,尝到了读书的甜头。
四、督促检查,组织交流,总结表彰
检查的目的在于督促学生自觉阅读,养成读书的习惯,但教师必须掌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做指导工作,保证课外阅读计划的贯彻实施。自我检查:指导学生定期翻阅自己的读书笔记,进行整理,以增强记忆,加深印象。互相检查学习:定期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读书笔记,介绍读书经验,张贴做的好的卡片,公布好的读书心得。增进了解,互相观摩,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作用很大。教师检查:教师或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检查,可结合作文进行检查;还可以抽查笔记。目的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但不宜单纯追求数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进行总结,表彰优胜者,以座谈会的形式让学生谈自己课外阅读中的收获,巩固其成果。
课外阅读的必要性范文3
一、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阅读中,才能在阅读中有体验和收获。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向学生推荐读物时方式要灵活多变,同时注意针对不同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推荐,以激发其阅读兴趣。推荐读物时,可以介绍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段,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可以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可以利用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介绍自己读过的书。
2.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心理。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高尔基、叶圣陶、老舍、冰心等名人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的动人故事,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在习作训练中,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
3.营造“书香”氛围,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组建班级图书角、挂起读书的名人名言、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阅读场所,保证阅读时间,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激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变“怎么读”为“我会读”
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后,如果光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读,其收效甚微。因此,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小学生求知欲旺,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在指导学生选择时,要把握“趣”“适”“广”的原则。让学生选择有趣的、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读物。这样学生才乐于读,但同时还要指导学生阅读多方面、多个人、多种体裁的作品,展现社会美的科幻小说,反映人文历史、自然风情美的游记及有关深化课文学习的书籍,进行广泛性的阅读。
2.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教师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者,应对学生进行具体阅读方法指导。如教给学生精读、略读、速读等读书方法;教给学生摘录、归类、整理的方法;帮学生养成阅读后及时交流、讨论的习惯;教会学生读时写批注,读后写心得体会的方法……写读书笔记,是巩固课外阅读效果的好方法。读书笔记从形式上可分为摘录好词好句、编写提纲和写读后感。在课外阅读时,要引导学生有重点地选择一些章节进行精读,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画。遇到一些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时,不妨将它们吟咏、背诵下来。读后及时把自己的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来,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长期坚持,必能做到读有所得。
3.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当前,在学生中存在两种情况:一些学生只注重课堂学习,课外不看书或极少看书报。另一类恰恰相反,完全沉湎于课外书中,不重视课内学习。这两种现象都是不科学的。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教师要指导学生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掌握好课外与课内阅读的“度”。
三、利用活动展示学生的“才华”,促进阅读,变“我会读”为“我爱读”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精妙词句,就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开展各项活动,如读书交流会、成语接龙、古诗词诵读赛、故事会、知识竞赛等,通过语文活动来促进课外阅读。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读书节”“艺术节”“演讲比赛”评选“读书之星”等活动,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的肯定,体会到的成就感,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他们会更热心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从而爱上阅读。
课外阅读的必要性范文4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近年来中考英语试题越来越重视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其难度不断加深,阅读量不断加大,中考阅读题突出了基础性、知识性、教育性、科学性、应用性、能力性、开放性等特点,从这两方面可见英语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方面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究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正确阅读技巧获取有用的知识信息来提高阅读能力与解题水平。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解决: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
一、 课内阅读
1.课内阅读的现状
课内阅读教学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英语阅读教学并没有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及个性化行为。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是以讲解生词、句法、翻译句子为主,对阅读材料中的词汇、语法、修辞等往往进行过于详细的分析。久而久之忽视了在课内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不良局面。
2.课内阅读的对策
我认为我们应该按照先理解文章内容后分析语言点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全篇通读材料去掌握课文的“5W”——what, who, when, where,how, 之后再去细读找出每段的主题句,并对全文进行结构分析,找出各段之间的联系。对于词汇的处理可以利用包括多媒体等多种视听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文章中猜词断义,同时配以各种词汇练习来理解它们的用法。对于文章中的长句难句要进行结构分析,达到深层理解文章。然后去做形式多样的理解练习来锻炼学生对通篇文章的理解能力。
在阅读后让学生尽量去写文章的要点或改写课文或复述课文。这样不仅反馈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训练了学生们的概括综合能力。
二、 课外阅读
1.课外阅读的现状
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量不足,没有形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和积极性,阅读方法不对,对文章花费太多的时间,导致做阅读理解时乱猜答案,错题率很高。平时写作文很少,导致很多阅读活动不能延伸。
2.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课内阅读多数是机械的、被动的强化训练,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课外阅读是通过自己的阅读去主动获取信息并掌握课堂知识的衔接能力。课外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欣赏各国风土人情的能力。课外阅读也是课内阅读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巩固课内所学的词汇、句法、语法等,并且开阔视野,从而提高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3.课外阅读的策略
课外阅读的必要性范文5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073―01
对小学生来说,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但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与一定的课外阅读相结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也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本文就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读书活动作如下一些探究。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活动的现状
1. 农村学生缺乏读课外书的意识。农村学生普遍没有读书的意识与习惯。他们中多数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囫囵吞枣,粗略浏览。更有学生拿到手的书翻动几页就随手放下,而原因往往是看不懂,没兴趣。
2. 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庭中,由于家长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很少去阅读书籍,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长期以往,学生渐渐对阅读失去了兴趣。
3. 教师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升学压力以及学校评价等其他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造成课堂所学的方法无用武之处。反之,也影响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思路狭窄,难以有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内容。
4. 没有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与城区相比,农村小学生附近基本没有读书的场所。这种环境决定了除非学校与家庭提供必要的课外图书,学生不能找到补充课外读物的地方。学校图书馆中的许多图书外借时由于程序繁杂,学生无法享受随时随地借阅课外书的可能,最终导致借阅量无法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
二、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措施
1. 态度要端正。让教师、学生、家长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是首先要做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而要做好这件事,教师是重中之重,教师只有意识到读课外书的好处,并尽力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对家长与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家长与学生才可能更好地参与到其中来。家长们常常有这样一种狭隘的想法,学习知识就是学习课本上的课文,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除此之外,多看一些作文书对学习肯定是有帮助的,至于其他的书,多看就不太赞同了。教师应该利用家访、家长会以及各种家校联系的机会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活动的必要性,学生可以读哪些书等等。还可以在对学生的作业量了解的情况下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内容作出相应的指导,请求家长配合,尽量使学生在家庭中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2. 书源要有保障。农村学校用好学校内现有的图书,这是解决学生课外阅读书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农村学校基本都拥有了自己的图书室甚至是藏书量较大的图书馆,有的农村学校也和城市中的学校一样配有电子阅览室。可以说,这些条件的改善大大丰富了校内的图书资源,而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班级内建立图书角,拥有一定量的书在班内进行交流,这是一件很有益、很实在的事,这样极大地方便学生图书的借阅,组建出一个对学生吸引力较强的图书角,平时再追加一些学生最想看的新的图书,那么图书角将成为农村学校学生课外阅读最强最有力的阵地。
课外阅读的必要性范文6
【关键词】课外阅读 高职学生 阅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128-02
英语阅读一直以来都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之能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和涉外业务能达到书面交流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试对高职英语教学开展课外阅读训练进行探究,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开展课外阅读训练的必要性
(一)从理论角度。Krashen认为输入假说是二语习得的核心部分,语言的习得是通过输入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材料产生的,这些可理解输入材料是指学生听得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要略高于学习者已有的语言知识水平(即Interlanguage+1理论)。胡壮麟(1994)也认为阅读是学习者获得语言习得的一种有效途径,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基本保证。但是由于设备、经济等条件的限制,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缺乏自然习得语言的社会环境(即目的语的语言环境),对于绝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通过“听”来获得足够的语言输入那是不可能的,而“阅读”就成为提供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广泛而有效的阅读,对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训练,增加可理解输入,培养学生交际性阅读能力,帮助学生习得语言,从而应用语言。
(二)从现实角度。高职学生即将踏入的社会是一个高科技发展的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新闻报道,产品说明都采用英文来报道和描述。没有快速的英语阅读技能,就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在的高职学生都是90后的年轻大学生,他们充满活力和求知欲,对英语学习也有着强烈的渴求,也希望通过英语阅读能扩展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但是他们也普遍反映自己的英语基础知识差,词汇量低,阅读困难,觉得难以提高。虽然,阅读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占据很大比重,但是只靠课堂那区区45分钟就想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交际能力,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加大学生课外阅读量来实现。90后的高职学生活泼好动,但学习自制力较差,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不强,教师要开展课外阅读训练,就要对学生进行监督、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精读、泛读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
培养高职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一直是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是: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B级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50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技术说明书、合同等,理解正确。因此, 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阅读材料多样化。提供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要多样化,即从形式上要变换体裁,从内容上要变换题材。根据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及涉外日常业务需求,教师提供给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类型可分为应用型和欣赏、消遣型。应用型应该包括各类信函、通知、海报、合同、广告、产品说明书、菜单等各种应用文。欣赏、消遣型应该包括报刊、杂志、诗歌、各类图书、故事、散文、歌曲等。这两大类型已包括形式上的多样化和内容上的多样性。学生可根据自己阅读目的、兴趣爱好等各种需求选择不同的阅读材料类型,如因学习和工作需要对合同、技术说明书进行字面理解;为消遣,扩大知识面对英文小说、报刊、杂志进行阅读等。
(二)阅读材料难易要适度。阅读材料难易度要适当是指材料难度要适合高职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注意材料对学生的难易度,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太难,学生读不懂,阅读不下去,积极性就会受挫,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阅读失去兴趣,没了积极性。太易,一读就懂,没有挑战性,学生得不到提高,就会觉得这课外阅读可有可无,不屑一顾,同样会让学生失去阅读兴趣。那么如何达到阅读材料的难易适中呢?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认为,比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略高一点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就是难度适宜的阅读材料。
(三)阅读材料要适用。阅读材料内容要适用是指材料内容要适合高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只有当阅读材料使学生产生兴趣或为满足某种需求的时候,学生才会积极地、专心致志地去阅读。因此,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内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是学生喜欢的、关心的;对学生实际有用的;符合学生现在、将来的学习生活或职场需要的。
(四)阅读材料多多益善。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量的积累过程,没有足够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完成从语言学习理解到语言应用自动化的转换过程,语言学习是一个典型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学习过程。因此,要使学生获得足够多的语言知识,掌握阅读技能,达到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水平,就必须接触大量的英语阅读材料,多多益善。
三、课外阅读训练的开展
虽然开展课外阅读训练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但由于高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相对较差以及阅读方法、技巧等还需英语教师的(下转第132页)(上接第128页)进一步指导,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训练时要时刻注意监控和监督学生,布置合理的课外阅读任务,进行阅读策略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阅读策略的指导。阅读策略就是指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文本信息,解决各种阅读问题的方法和方式。要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帮助学生成为流畅阅读者,就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策略指导。常见的阅读策略有:
1.生字词处理策略。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阅读上下文、构词法等猜测词义;不影响语篇理解的,可跳跃过生词,不必停下来猜词义或查字典。
2.图式利用策略。指导学生阅读中通过文本联想自己所了解的背景知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通过问题提示学生进行文本与图式之间的联结,读后让学生谈论自己是如何利用图式信息理解的。
3.整体阅读策略。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要以语篇为连贯整体,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交互式阅读模式来阅读材料。教师注意提供整体阅读方式的一些文章,提示学生采用整体阅读的方式进行阅读,阅读后可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自己阅读的感受。
4.信息、结构分析策略。指导学生在阅读材料时区分事实信息与观点信息,区分文章的结构。教师可提供不同类别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识别不同信息;通过图表,信息填空等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结构。
5.文本利用策略。指导学生根据阅读已知信息或语篇轨迹对深层含义作出判断、推理和引申,通过已知信息或信息词去判断作者观点和态度等。教师在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时,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设计一些推理问题,让学生阅读中利用已知信息和上下文信息进行推理。
(二)阅读技巧的培养。通过阅读策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一直是高职英语教师倍加关注的问题。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训练时既要注意微观阅读的技巧培养,如精读全文、理解文章的词义和句法、体会语篇风格、了解语篇结构、掌握文章细节等阅读技巧,也要注意宏观阅读的技巧培养,如预测文章内容、快读掌握文中要点、略读获得文章大意、识别并回忆文中细节、根据语篇内容进行推理、推测作者写作意图和观点等阅读技巧。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适度的英语阅读技巧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阅读技巧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总之,加大高职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量,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训练,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各方面英语应用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坚持课外阅读,必定会给他们带来成功的喜悦和阅读兴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Krashen,S.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胡壮麟,封宗信,罗郁.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习得[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3]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熊丽君.阅读理论和技巧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基金项目】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外阅读与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11JGB190);广西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研究(2011ZY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