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幼儿托管服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幼儿托管服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幼儿托管服务

社区幼儿托管服务范文1

而早对教企业来说,其产品组合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决定了其自身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来设定产品组合呢?早教企业的产品组合有哪些必须考虑的要素呢?

一个企业设定其自身的产品组合,首要的是要考虑自身的现状,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够提供什么的问题:

1.

自身处于何种阶段?是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还是刚刚起步?如果有了一定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样的?

2.

过去自身的优势产品是什么?其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课程对婴儿的效果如何?家长是如何评判的?

3.

已有的课程与服务设置与家长的诉求之间有什么必然关联?

4.

从实际需求与自身发展来看,下一阶段需要充实的课程是什么?需要增加的课程是什么?

5.

如果需要新增课程,是否有足够的准备?课件、教师、课程开发如何安排?

这些问题得到明确答案后,需要对整个早教内容进行横向梳理比较,明确本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在整个行业所能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中的情况。早教行业共有七大类产品,每一类产品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企业的专攻方向:

第一类产品:教育产品与服务。此类产品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其内部的理论和纠纷就已经十分难缠。比如,是以音乐教育为主,还是以智力开发为主,抑或以感统训练为主,都会成为难以决断的问题。

第二类产品:婴儿托管服务。对于中高端客户而言,由于时间紧张,希望能够找到安全照料孩子的地方。之所以如此,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给老人带孩子,担心老人把孩子带坏,或者不能和现代社会接轨、合拍;二是保姆服务实在是让人不能放心。因此,这个领域的中高端市场非常大。

第三类产品:婴儿健康顾问服务。现在的独生子政策导致很多家长生孩子的时候对孩子是很陌生的,不知道如何面对婴儿的一系列问题。现有的妇幼保健院和街道社区的对应机构并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医院也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因此婴儿健康顾问在如下方面有很大市场:婴儿配餐、婴儿保健。但这一市场目前仍然处于萌发状态。

第四类产品:亲子关系服务。这类服务往往和第一类的教育产品与服务搅和在一起。实际上完全是两回事。亲子关系服务的重点是教会家长如何观察、引导、呵护孩子,如何与孩子形成良性互动。因此,其重点是父母;其内容往往是很多理论、案例、活动,比如亲子瑜伽、亲子互动游戏等等。其卖点在于现场的气氛与感受,而非完全依靠内容。说这类产品是会议营销一点不为过。

第五类产品:婴儿特殊问题纠正服务。一些儿童的特殊问题,如偏食、自闭、狂躁等生理和心理、行为上的问题,既是医学问题,又是教育问题,也是生活环境问题。因此此类问题比较难以解决。此类服务目前已有零星的开展,但因为效果无法控制、基础研究部过关和人才等问题一直难有大的飞跃,市场化工作推进很慢。

第六类产品:婴儿教育用品服务。这一类产品与服务目前市场上非常多,但质量不敢苟同,目前市场集中度也不高。

第七类产品:父母保育服务。这一类服务属于顾问式的,很难形成很高的经济效益,但其需求也是非常现实的。

而且,这棋类产品对企业的能力要求完全不同。这些能力要求分布在如下方面:

1.

硬件设施要求不同。教育产品服务主要是教室的布置和教具投入,而托管服务则涉及到厨房、卫生、安全、保育、保健等等。其他类似。

2.

软件要求完全不同。这不仅仅是内容不同,涉及到的理论不同,更重要的是对员工素质和服务方式的要求完全不同。比如亲子关系要解决亲子感情与互动的问题,往往主要的对象是父母;婴儿托管与教育产品则主要面对婴儿,父母只是决策者。因此这两类产品与服务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完全不一样。

3.

不同产品对应着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从而家长在做消费决策的时候起行为特征也不同。婴儿用品服务与婴儿托管服务之间在消费心理上简直的天壤之别。

4.

最后,因为产品特性和软硬件要求不同,其产品与服务的成本也不同,导致其消费层次也有天壤之别。比如婴儿托管服务绝对属于高端人群的专利,而亲子关系服务则不一定,游走在不同的阶层之间。

虽然每一类产品都可以成为一个非常专业的方向,从而支撑起一个企业的盈利模式来,但从实践的效果来看,除了婴儿教育用品以外,早教企业如果仅仅局限在某一类产品上则其存活率不高。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特定消费层面的儿童数量在一定区域内很小。我国现在的出生率约为1.5‰,一直三周岁的婴儿的比例在4.5‰左右。在这么狭窄的人群中,再进行细分,寻找合适的目标消费人群,则其群体规模更小。在这么小的范围内如果企业需要存活,只有两条路:单位价格飙升,但这会导致市场范围更小;适当多元化,分摊成本。

因此,早教企业设定自身的产品体系的时候,必然要在这七大类产品中将做合理的组合。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思考。

第二个层面的思考涉及到这七大类产品内部的分类问题。

即便以教育产品/服务体系为例,至少有如下的子类:

1.

智力开发类课程。

2.

综合素质培养类课程。

3.

音乐类课程。

4.

综合才艺类课程。

5.

绘画类课程。

6.

国学类课程。

7.

语言类课程,包括汉语与外语。

8.

感统类课程。

这里的问题还在于,因为婴儿年龄太小,在2周岁以下的时候基本是无意识的状态,2-3周岁也是意识不很明显的状态。上述任何一类课程的教育形式都与幼儿园的课程形式完全不同,带有综合的特征。比如音乐课程,和智力、听觉、触角的培养都有关系。如何处理专业与综合的矛盾,也是产品组合是必须明确的原则。

那么,在选定某几大类产品的组合之后,还要在子类上做好选择。

因此,我们可以明确早教企业产品组合的规则:

其一,大类兼容规则。从服务内容和软硬件设施上都能够有平顺的过渡,这样的组合能够形成相互支援的体系。比如从婴儿委托管理向才艺类课程过渡是很容易的。

其二,子类优选原则。以教育产品和服务为例,其下至少有8类课程体系。将这些课程全部搞出来是不现实的,大而全不如小而强。可以优选几项。

其三,明确主打产品和辅助产品。一定要主业明确。早教市场与其他市场的最大不同特点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会将就,只要条件允许就会选择最好的。因此,没有一个家族会认同一个企业是全能的说法。

社区幼儿托管服务范文2

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困境:社会排斥、心理失衡

社会适应、城市融入、学习适应、心理健康、人格发展,是流动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与教育不公平问题同样严重,对儿童的影响非常深刻。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中称:为数众多的流动儿童长时间生活在城市中,却不认可城市;他们充满不公正感,既无从寻找自尊,又无从释放自卑,由孤寂而趋于内向冷漠;他们生活于城市中,常常感觉受到歧视、低人一等,与周围人群疏离。不安全感、疏离感、不适应感、孤独感,成为流动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

引发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所形成的社会排斥。打工子弟学校的大量存在、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居住空间的区隔、流动人口社会交往与社会网络的封闭性,就是社会排斥的典型表征。

社会排斥使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普遍遭遇“社会化困境”:他们不能顺利融入城市生活,缺乏与城市同龄群体的交往,缺乏社区的支持与关爱。在流动儿童中间,文化失范和心理失衡行为普遍存在。他们情绪敏感而易于波动,社会认知较为褊狭,自信心偏低,自卑感较重,人格结构呈现出矛盾和冲突的状态。

在身份标签的作用下,在异样的目光中,一道无形的壁垒横亘在城市居民与流动人口之间,阻断了流动儿童与城市人群的正常交往,也阻断了他们从城市社区获得必需的社会支持。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如果少年儿童长时间处于文化失范和心理失衡的状态,就会诱发各种越轨行为。据上海市青浦区青少年保护办公室统计,2004年,青浦区不满16周岁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参与刑事作案的人数,已占到当地未成年人犯罪的62%。如果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不能顺利进行,不仅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可能衍生一种对立意识和情绪,这种情绪长期郁积则会滋生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社区支持:促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营造一种宽容、接纳、融洽的社会氛围,减少直至消除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种种障碍,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政府、学校、社区、家庭等多方面的协调配合,以收全面综合之效。在这方面,社区处于一种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它是连接学校与家庭、个人与社会的纽带,也是消除社会歧视、营造友爱融洽氛围的社会主体。

市民对流动儿童的态度、看法与评价,往往透过社区互动表现出来。大量调查资料显示,在影响流动儿童心理感受的诸多因素中,社区居民的态度、社区同龄群体的交往占有重要的地位。社区理应担当起援助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角色。

社区支持的实质是一种社会教育与社会服务,是政府通过社区对各类弱势人群实施生活辅导、行为调适和文化整合的一项社会工作。社区支持的主要方式是社区教育。

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区教育在欧美各国得到迅速发展,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公民馆”,以及北欧诸国的“民众教育”,都是不同形式的社区教育。其宗旨是终身教育,以普通民众为对象,以青少年辅导、成人教育及各种社会教育为主要形式。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社区教育活动已开始显现巨大的社会效益。

我国香港地区的社区教育很有特色。例如为儿童及青少年提供的教育辅导机构,有育婴园、幼儿中心、儿童住宿服务、课余托管服务、青少年中心、学校社会工作、青少年综合服务队、小区支持服务等等。另外,还有针对社区内不同人群的社会生存而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岗位培训、行为矫正、感化教育、拓展训练等等,总的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儿童克服生活困难、渡过人生困境、调适精神情绪、增进社会技能、提高适应能力。

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非洲和亚洲移民及外籍劳工流入法国,当时法国社会针对移民者的“社会性排外”情绪十分严重。为此,法国地方社区组织“青年与文化之家”等社团,专门针对移民和外籍劳工的后代进行援助,同时还对各种文化背景的失业青年实施社会援助和职业指导。社区支持还围绕法国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开展各种活动,增进不同族群的沟通与理解,促进了社会文化的整合。

社区支持内容:关爱、教化、整合

流动儿童要融入城市,首先必须融入社区。近年来,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相继创办了“社区学院”、“社区志愿者小组”、“大学生社区服务站”、“社区流动儿童之家”等组织,广泛开展针对流动儿童的社会工作。通过志愿者与流动儿童结对帮扶、开放社区阅览室、举行社区文体娱乐活动、举办互动性主题活动等方式,丰富了流动儿童的课外生活,舒缓了他们的心理紧张状态,增强了他们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

关爱是社区支持的特色所在。它体现了社会友爱互助的精神,传递着社会对弱势人群的关怀。譬如针对流动儿童的心理辅导,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与真诚的沟通,是一种情感的传递、行为的感召、道德的示范。

教化既是社区支持的原则,也是社区支持的方式。它是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为流动儿童提供成长所需的生活援助、心理疏导、技能训练和文化辅导,促使流动儿童对所在社区、城市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区幼儿托管服务范文3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2;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3-0120-05

当前,农民工群体发生了分化,1980年之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到农民工总数的六成以上,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出主力军作用。与外出期间80%已成家的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一个未婚群体,已婚者仅占20%左右。这意味着,该群体将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从恋爱、结婚、生育到子女上学等一系列人生问题。其子女随他们就近入学,享受完整的家庭教育是最佳选择。但实际情况是,已婚生子的新生代农民工中,相当多的夫妇仍然选择让子女继续“留守”。同时,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这些变化及其隐藏的矛盾和冲突亟待我们予以关注和回应。

一、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的变化趋势

从有利於孩子成长的角度看,最理想的状态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随其就近入学。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户籍制度壁垒阻碍着农民工子女教育选择权的实现,流动子女往往只能就读於条件较差的普通中小学。在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下,新生代农民工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趋势。

1.让子女留守农村越来越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自主选择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城乡二元制度是农民工子女留守的根本原因,农民工让子女留守农村是一种被动之举。但近来的实地调查显示,除了制度原因外,其他因素也参与影响着农民工的判断与行为选择,其子女留守农村更多源於主动与被动交织的复杂心态。

“家庭策略”研究在探讨家庭如何应对社会变迁下的外部环境问题时,主张将家庭作为一个能动主体,认为家庭策略的形成是成员间关系互动的结果。新生代农民工一般表现出在外打工时相识相爱结婚生子——将孩子送返农村交由长辈抚养——夫妻继续外出打工的行为模式。由家庭策略理论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留守农村就是全体家庭成员基於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生活状况、自身发展需要、子女教育与安全等诸多现实因素考虑,为实现家庭利益最大化而作出的一种自主选择,是家庭成员理性思考的结果。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母亲是否外出、父母外出时间、儿童就学难易、住房条件、生活成本是流动人口子女是否流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从这一角度看,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留守带有较强的主动选择成分。

2.新生代农民工对留守子女的家庭教育功能正在逐步得到强化

留守本身并不是留守子女教育出现问题的关键所在,它只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家庭类型和家庭教育形式发生变化的一种表现。与家庭教育形式上的完整相比,监护人的素养、教育观念与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对子女的影响更大。“只要家庭成员之间仍然保持联系和交流,家庭教育的功能就会在不经意的一言一行中发生。家庭教育就不会中止。”研究表明,相对於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对留守子女的家庭教育功能正逐步得到强化。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外出父母视野拓宽使亲子间联系方式、沟通内容多元化。寻求自我发展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外出动力,受城市先进教育理念的影响,他们对於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同也逐步增强,与子女之间能够自觉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调查显示,64.6%的受访者平均1—2周与子女联系一次。联系方式从电话到网络,关注重点从学习、安全、监护人健康状况到与同伴交往、饮食安全、个性发展等诸多方面。

另一方面,外出父母对留守子女新知识、新技能的传递趋向频繁。“家庭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机构,家庭会传递基本习性,培养教育气质”。新生代农民工借助回家当面交流、打电话间接互动等方式不仅将城市中接触到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传递回农村,指导长辈养育下一代,同时也将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中学习与了解到的更为广泛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丰富信息带给子女。城乡两种教育文化慢慢融合,一种“建立在感情与权威基础之上的现代型农村家庭关系正在逐步形成”。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成员同时享有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两种文化资源,这使他们在子女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方面比传统农村家庭更具优势。与农村非留守子女相比,留守子女有更多机会接触外来信息,在不断接受外界刺激中更易适应和认同城市文化,形成有益於自身发展的心理倾向。

3.新生代农民工在留守子女的学校教育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依然明显地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技术水平的人在求职难易程度、工资待遇上的明显差异;在城市生活中,他们也深刻体会到了缺少文化的尴尬、无奈和痛苦。许多农民工在城市职业分工中依然处於底层,他们大多只能从事脏、苦、累的体力活。这种外出务工经历让新生代农民工深切感受到了文化的价值和知识的魅力,使他们更为关心子女的学业,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可能地为其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购买城里流行的学习用具,为子女学习创造物质条件;关注学校教育,让子女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等。

在农村,通过读书考上大学,依然是许多孩子实现鲤鱼跳龙门,改变社会身份的主要途径。当前农村儿童教育呈现分层趋势,在子女教育选择上、父母收入和社会资源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於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一些家境较好的家庭主动出击,在能力范围内通过择校的方式为孩子争取较好的受教育机会。培优、陪读、择校这些在城市比较普遍的教育现象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也在逐步流行。在部分地区,“择校热”不仅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出现,甚至延伸到学前教育阶段。

与此同时,农村学校针对留守子女问题。也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了自身的教育职能。在许多劳动力输出地,学校专门为留守子女开辟了宿舍专区,进行寄宿制管理;开设亲情热线,孩子每周能与父母通话一次;由退休教师或社会热心人士充当爱心妈妈,代管留守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如此种种,也使新生代农民工更寄希望於学校,愿意在子女的学校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资源。

二、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变化的原因剖析

1.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强力拉动。使农村留守环境得到改善

尽管近几年政府针对学校乱收费进行过多次整改,教育的城乡壁垒正在消除,但流动子女在城市上学仍需交纳各种额外费用,其中主要是赞助费和借读费。被调查者中,有三成左右的人承认交纳过这些费用。流动子女在城市教育资源分配中往往处於劣势,难以享受预期的优质教育服务。

与此同时,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强调,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於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在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随着国家城乡统筹战略的全面铺开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乡教育差距正在缩小。

显然,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一方面是城市教育的困境,另一方面是农村教育的广阔前景,选择子女留守应当是更为适应其发展需要的。相关研究表明,留守子女在家乡有更多机会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状况,留守子女好於非留守子女:各年龄段中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留守子女都低於非留守子女。

2.监护人自身素质条件的变化,使子女留守农村能得到较好照顾

新生代农民工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差序格局作为标准,由亲及疏地选择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在父母双方都外出的情况下,其第一选择是孩子的祖父母,其次是外祖父母,再次是叔伯和其他亲属(亲戚)及邻居、同学、朋友等。在实际生活中,多数留守子女跟随祖辈生活,与临时监护人血缘上的天然亲密性部分弥补了因父母缺位产生的亲情缺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亲子关系因为时空分离而造成的情感缺失。在中国农村这个乡土社会,人们选择并建立起的这样一种以血缘关系、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照顾网络,对青春期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在调查中笔者注意到,现今临时监护人年龄、知识结构、观念、环境的变化也使他们能较好地担当起监管责任。这些监护人(主要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年龄一般在50岁左右,是农村中精力相对旺盛的劳动力;不少人受过初等教育或有过外出务工经历,乐於接受新观念、新事物,如留守子女的父母传递回农村的城市先进教育信息、理念和方式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监护人在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方面的欠缺,使得留守子女在农村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

3.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渗透带动,使人们认同孩子留守不再是一个“问题”

与疏远农村相对应,新生代农民工在受教育程度、消费习惯、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网络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亲城市倾向。调查显示,年轻人在城市打工、结婚生子后,孩子交由老人带,已成为城市生活方式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同化。从家庭结构、职业特点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让子女留守农村,与城市年轻的双职工家庭由於工作忙,需要长辈为其照顾子女的情形类似,只不过新生代农民工是将其子女放在农村养育。

另外,随着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城市文化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等途径传播到农村,缩短了城乡间的空间距离。城市文化在与乡村文化不断碰撞、融合的过程中,推动并加速着村民思想观念的变化,使他们更能热心关注和包容新观念、新事物。在访谈中,村民们普遍表示理解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留守的现状,并愿意为家庭中城市务工人员的子女看护提供帮助和支持。

三、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变化中凸显的新矛盾

1.角色冲突:新生代农民工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与履行为人父母职责难以两全

新生代农民工大都是“两后生”,文化素质较第一代农民工有较大提高。从受教育年限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7年。远高於第一代农民工的8.6年;从成长经历看,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曾经是留守子女或流动子女,对城市文化及其价值观念有更强的认同感和亲近感。由於存在这样一些因素的影响,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有较明显的变化,开始从进城挣钱、回乡发展向满足精神需求拓展,由单纯谋生向追求归属感延伸,由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向实现人生价值转变。如在调查“下班后主要做什么”的回答上,仅有1.3%的人选择做第二份工作。这个比例相对於第一代农民工要低得多。在访谈中,不少新生代农民工认为,与其挣眼前那点工资,不如去学习或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以求未来发展。

在个人财务安排方面,收入低、消费多、结余少、出现透支现象等城市年轻人的消费模式,也逐渐为新生代农民工所接受。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满负荷的工作压力,使得他们还没有做好金钱和精力上的充分准备,缺少足够自信给孩子较好的生活环境。

与此相对应的是,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总的来看重养轻教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他们对於如何正确履行父母职能缺乏认识,对於父母在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和具有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对於父母缺位可能造成的父母榜样作用削弱、亲子关系疏离等家庭社会化不完善的问题缺乏认识。因此,他们常常在实现自我价值与履行父母职责的选择上取舍失衡。

2.供给错位:留守子女精神需求旺盛。但新生代农民工父母更注重其物质满足

儿童、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心理的发展和成熟,父母在这一阶段与子女之间保持亲密接触和思想沟通是推动这一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显然,留守子女恰恰在这一方面存在缺憾。他们在学习、生活、交友、个人爱好的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惑难以通过家庭交流的途径及时和妥善解决,容易积累演变为心理疾患,影响其个性与人格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由於长期不在子女身边,新生代农民工父母往往对子女存在补偿心理,“金钱+物质”成为他们弥补孩子情感性精神需求的主要方式。购买各种礼物、城市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是他们表达关爱的最常用途径。每周固定的通话是大多数留守子女盼望的时刻,但在匆匆的对话中,父母关注的话题一般集中在学习、身体、安全等方面,这种一问一答的固定模式难以满足孩子渴望陪伴、倾诉和慰藉的心理诉求。正是由於这种供给错位,导致孩子与父母关系的生硬化、矛盾化,一方面十分想念,渴望交流,另一方面在联系或见面时却无话可说,回避深入沟通,甚至表现为冷漠的态度或直接的物质要求。

3.认知误区:新生代农民工对学校教育期望过高。而单一教育难承功能之重

家长的言传身教、精心呵护和亲情感染,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培养,以及社会生态环境中各种教育因素的交互作用,是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任何要素的缺失,都会影响、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发展。

然而,由於种种原因,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教育认知偏差,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责任意识,过於放大学校的教育功能,忽视家庭、社会等其他教育因素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孩子在校,学校管理,家长不用操心,临时监护人只管生活”,“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坏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的观念广有市场。

诚然,学校为学生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场域和环境,是学生知识提升、体质锻炼、品德塑造等诸方面协调发展的主要载体,但学校作为教育环境和载体的功能作用只有在有效的家庭教育、和谐的社会教育环境的配合支持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新生代农民工在给予子女家庭教育有限,而社会教育的渠道在农村社区大多处於瘫痪状态的无奈境况下,对学校教育寄予厚望,虽情有可原,但无疑存在误区。

四、应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变化的对策建议

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毋庸质疑,新生代农民工的子女教育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孩子留在家,出现数目庞大的“留守子女”,家庭教育缺失;孩子带在身边,则成为浩浩荡荡的“流动子女”,学校教育又不尽如人意。为此,迫切需要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携起手来,正视问题、化解矛盾、创新机制,为留守子女获得良好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1.探索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强化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为留守子女提供优质的学校教育尤为重要。目前,在学校管理、师资培训、教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农村还无法与城镇相比,富裕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较大规模向城镇学校流动就是这一差距的真实反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长远规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交通、物流等手段,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建立有利於改变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缩小因地域、经济差异造成的校际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差距。使城乡义务教育逐步接轨。

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是走城镇化道路,有鉴於此,应当一方面大力发展镇幼儿园,通过加大镇幼儿园的投入,不断提高其服务周边村的能力和水平,让更多的留守子女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另一方面,在镇建立一批寄宿制学校,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尽量为留守子女提供便利的住宿条件,满足包括留守子女在内的广大农民子女的寄宿需求。除此之外,还要发挥学校和教师的管理职能和教育功能,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中的个性化需求,开设生存教育、安全与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样化课程,帮助留守子女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

2.建立相关的激励、补偿和培训机制。改善家庭教育

一是建立本地涵养激励机制,让新生代农民工留在孩子身边,在“家”门口实现就地就近转移或创业。比如,农业资源大省应该意识到发展经济最大的动力在农业,着力加大对农业资源就地转化、增值、培育的引导和支持力度。这样不仅可以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市场意识,还可以就近吸纳新生代农民工,方便其解决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问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子女教育与外出赚钱的权衡中,女性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或创业具有特别的意义。这不仅因为外出父亲能找到比母亲更好的工作机会,从而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提升投资子女教育的能力。而且还在於母亲在子女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当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孩子,整体教育状况容易得到较快改善。调查显示,留守子女在父母“二选一”中,多数希望有母亲陪伴。

二是建立公益补偿机制,降低新生代农民工回家探亲成本,为有效开展家庭教育创造条件。《劳动法》第45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流入地政府应当督促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规,让广大农民工享受带薪休假,降低农民工回家探亲成本;组织留守子女假期到父母所在打工城市与父母团聚;对务工地点较为分散、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家庭,补助留守子女到城市探亲的来回路费等等,以此保证农民工与留守子女每年有一定时间的相处沟通,增进亲子交流。

三是建立针对性的培训机制,引导留守子女父母和临时监护人学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通过培训指导外出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科学解决与留守子女交流中遇到的困境和迷惑,学会有效地进行家校间的互动和联系,便於准确把握留守子女生存现状和情感需求,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要引导留守子女父母和临时监护人重点关注孩子两个成长关键节点。其一是学龄前阶段的留守子女。因为孩子年龄越小,对父母的依赖度越高。其二是初中阶段的留守子女。他们正处於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面临自主性与依赖性、反抗与服从的矛盾,格外需要父母的关心和引导。

3.完善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发展社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