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1
关键词:体育产业 体育经济 发展模式 广义经济学
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特征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并成为国民经济的又一个增长点与全社会的一个重要投资方向。当前我国体育产业表现出以下特征。
1.产业发展资金充足
从当前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国家财政拨款仍然是主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随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的逐步发展,市场在体育经费来源配置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表现为事业收入、附属机构上缴收入、捐赠收入以及投资收入等非财政拨款比重提高与经费自给率逐步提高。
2.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体育产业要发展,必须先发展体育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我国体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体育社会化与产业化进一步深化,体育市场逐渐发展起来。当前,我国的体育产业正由以前的单一、主次模糊向全面、层次分明的方向发展,市场购买力不断增强,产业的主要框架已经产生,即以竞技表演市场为指导,以体育健身市场为出发点,以体育培训市场、体育资产运营市场、体育福利彩票市场、体育广告市场以及体育旅游市场为主要内容。
3.产业经营形式多样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发挥了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使得许多体育资产与资源表现出很大的开发潜力与潜在的竞争优势。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体育消费需求迅速增长,很多健身娱乐性强的体育项目已经成为投资热点。近些年来,公众投资开发体育产业的态势良好,出现了大量经营较好的体育俱乐部与体育企业。除了某些大型企业投资足球、篮球以及排球之外,许多中小企业投资于群众参与性较高的消费市场上,这种态势在经济发达地区更加明显。
二、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瓶颈
1.市场价值低
我国体育用品市场规模较小,市场不集中,使得行业壁垒过低,小企业数量过多,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同时,我国体育用品的科技含量较低,企业研发能力较差,很多企业为谋生存,只好模仿国外的品牌进行生产,没有自已的核心产品,产品附加价值低。此外,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层次也较低,主要表现为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以及来料加工型几个层次。
2.产品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最突出的问题是需求不高与有效供给不足,特别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在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尤其是京津唐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和珠江三角洲区域,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日益提高,追求提高生活品质与生活品位的新型生活方式的趋势正在形成,体育爱好者的消费也向大众化与生活化方向发展。这些区域约束体育产业发展的原因是体育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结构单一,且种类较少,很难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与高层次的需要。而与之相对的是西部省份及占中国人口70%的农民,因为收入增长较慢,几乎没有体育消费能力,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目前体育产业发展中最大的瓶颈。
3.体育市场管理不规范
我国体育市场管理不规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产业管理机制还未完全理顺,多头领导与无人管理并存;二是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行业监督、预警、评价以及考试体系与行业发展、投资、运营的系统;三是缺乏支持体育产业的明确政策,特别是缺乏在投资、税收、捐赠、新产业发展基金设立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四是缺少高层次立法。
4.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人才的状况是:拥有运动知识的人不懂经济知识,缺乏市场经验;而拥有经济知识与市场经验人才又不懂运动知识。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缺少三类人才:一是行使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规划监督职能的行政干部;二是高素质的体育爱好者、企业家以及体育中介人;三是体育营销人才与体育产品研发人才。这三类人才的严重匮乏是影响我国体育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5.体育中介缺位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中还没有一个颇具规模、能提供高品质的专业化服务的体育经纪中介业。体育中介产业缺位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用品市场对体育中介的服务需求不足;二是国内专业化体育中介公司数量较少,开展业务的种类单一,影响力很小;三是体制改革不彻底,国家对运动员资源有全部控制权,运动员几乎不能自由流动。
三、发展体育产业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1.拉动消费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于休闲娱乐的认识也相应发生了转变,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强烈。体育消费是一种非常廉价的健康消费,体育消费的形成将使得社会的医疗卫生消费大大降低;同时,体育消费作为一种娱乐型消费,将伴随社会生产力水平与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不断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生活的高度自动化导致人们空闲时间增加,这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2.增加社会商品的供给
体育产业为民众提供健康消费,在推进社会安稳、提高生活品质与改善精神面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由于体育培训向社会提供体育知识宣传与技能指导,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体育人口的数量与质量。其次,体育运动有助于增强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体育产业提供给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化娱乐场所与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满足了未成年的体育娱乐需求,有效地解决了老年人及残疾人的健康问题,对于保持身体健康与改善亚健康状况有着深远的意义。最后,体育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提供就业机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优化产业结构
因为体育产业位于旅游休闲产业的上游,它对第二、三产业的拉动与促进作用显著,对国民经济总量提高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产业是“无烟产业”、绿色产业与健康产业,能耗极低,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极具产业发展前景与潜力。
4.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支持,反过来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也能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人们对各种体育活动的需求在逐步增加,体育产业的产出在大幅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不断提升。与其他产业相比,体育产业是一个能够长期存在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他产业;同时,体育产业是处于关联度较大的上游产业,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四、经济学视角下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1.产业经济学视角下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过于关注发展主体行业,且认识又不到位,对相关及外延产业的重视与开发力度不足,特别是对无形资产的开发不足,对体育产业的商业经济价值挖掘不够。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资产绝大部分是通过无形资产体现的。为推进发掘体育产业的关联效应,国务院也提出了对应的战略目标,即协调促进体育产业和有关产业互动发展,发挥体育产业的综合效应与拉动功能,促进体育产业和文化、旅游以及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的联合经营,推进体育旅游、体育宣传、体育广告、体育会展以及体育影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技术经济学视角下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体育产业是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尽管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取得较大成果,但产业发展急功近利,导致一直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很难和国外体育产业相竞争;与此同时,人们对待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一致,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方案选取、经济评价都没有采取技术经济方法,这都严重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区域经济学视角下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根据体育产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则,应把体育产业的发展放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规划与布局当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重视体育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关系,确定合适的比例,真正实现从目标到过程执行、从总体发展目标到阶段性目标的整体协调,保持发展的同步与互相促进。在发展体育产业的过程中,要重视营造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氛围。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其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与配合密不可分,脱离不了经济社会创造的软件与硬件环境。例如发展体育产业不仅要有较好的政策扶持、制度法律保证,维护体育投资企业的投资权、经营权以及收益权,而且要为体育产业提供良性的硬件环境与相关软件环境,比如促进交通、餐饮及住宿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与文化环境,积极提升地方的整体服务层次与质量,这些均是发展体育产业所必需的。
4.新兴古典分工理论视角下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体育产业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生产过程复杂,与流水线标准化作业生产相比较,体育产业生产的劳动监管成本很大,某些运动项目技术性很强,属于无形资产,劳动边际收益很难确定,劳动力交易的定价较为困难,交易效率通常比体育产品交易效率低得多。所以在实际管理当中,要促进制度建设,减少劳动力交易成本,推进专业化分工发展。新兴古典分工理论提出,报酬递增由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所决定,而专业化分工水平的高低是由个人专业化素质、间接生产链条的维度、此链条上每个环节中产品的类别数综合确定的,均与产品开发密不可分,本质上是专业化分工水平与专业化分工程度的细分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凤科.技术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王朝军.技术经济与体育产业关系探究[J].体育与科学,2001(12).
[3]杨建文.产业经济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2
[关键词] 非正式约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
经济增长是传统经济学研究的最根本问题。然而传统经济理论在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时,过度分析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和资本)、技术和制度这几类因素对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而忽视非正式约束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劳动、资本、技术和制度因素在区域经济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是相对易变的,尤其是它们都会对空间差异做出适应性调整而发生诱致性变迁。因此,对于长期经济增长而言,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技术的进步和制度的变迁都不足以对国家或地区兴衰的全部历史做出有力的解释。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割裂迫使我们从另一个全新角度寻找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本质。不同区域间的各种非正式约束作为一种历史积淀,其核心价值体系影响着区域经济主体的价值趋向、行为规范,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增长路径。
一、非正式约束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述评
非正式约束是人们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习俗、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经济行为影响因素集。从非正式约束视角揭示经济增长的多以定性方式展开。马克斯·韦伯认为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意义,资本主义的起因应该从西方文化中独具的合理性中去寻找。格雷夫从文化信念与社会组织和制度安排的角度揭示非正式约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认为,经济制度由文化信仰和组织这两个相关的因素组成,制度结构之所以表现出路径依赖,是因为过去的行为、文化信仰、社会结构和组织都影响着价值观念和社会实施机制的发展,从而压制了背离旧有行为模式的灵活性。
哈耶克认为,非正式约束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人为的,既不是通过遗传继承下来的也不是经由理性设计出来的,非正式约束是一种由习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复杂的非正式约束形态的形成往往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结果。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将经济动机归结为复杂的心理,强调经济活动植根于广泛的社会习惯和文化道德之中。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具有“利己心”,也具有勤勉、节约、慎重、机敏、质朴、用心、周到等若干品德。“经济人”的活动是“经济与道德”的统一。如果不具备这些必要的伦理道德,仅仅追求自利无法促进社会财富的增进。穆勒认为各国的经济情况取决于道德的或心理的因素,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和相互信任程度对生产要素、生产力程度有较大的决定作用。阿瑟·刘易斯认为,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条件,但不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经济增长率是人的经济观念、行为和制度决定的。他认为,经济增长依赖于人们对工作、财富、节俭和冒险等等的态度。而人们的不同态度往往与宗教信仰的不同有关。阿马蒂亚·森强调非正式约束对经济发展存在促进作用,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高效率运行依赖于强有力的价值观和规范系统。他论证说,一个交换经济的成功运行依赖于相互信任以及对公开的或隐含的规范的使用,即使对机构和制度而言,其运行也是以共同的行为模式、相互信任以及对对方道德标准的信心为基础。
二、非正式约束与经济增长机制分析
(一)非正式约束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因素
通常利用资本、劳动、技术三个要素分析经济增长是否有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是将经济发展转到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然而,技术和劳动这两个要素深受非正式约束的影响:技术进步需要的是崇尚创造、摒弃简单模仿、包容错误的氛围,需要的是企业家群体的创新精神;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最根本的是知识技能、职业道德、个人操守等多方面修养的提高,可见非正式约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非正式约束对经济增长诸因素具有整合效应
非正式约束总是要渗透到经济增长各类因素的作用过程中,从而造成经济增长因素功能和绩效上的差异。非正式约束对经济增长要素的整合,既体现在从工具理性层面把握生产要素的各个环节,也体现在从价值理性层面把握生产要素的各个环节。从工具理性层面看,各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形成、发展和进步过程,是一个区域非正式约束印记不断渗合的过程。从这一点上说,生产要素总是包融在区域非正式约束印记中的;从价值理性层面看,非正式约束整合效应,着重表明区域经济增长诸因素的人文价值和人文信念的回归。生产要素不仅是人们创造有形财富的手段,而且还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认知成果和创造成果,因而具有以人的发展为向度的价值尺度。一种非正式约束如果无法接受和融合不断创新的科技和制度的进程,就必然要受到由不断创新的科技和制度所包蕴着的文化潜能的侵蚀和创伤,而这又能够刺激该种非正式约束自我革新,重新以积极的姿态接受、融合和拓展科技、制度等因素的发展冲力。
(三)非正式约束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
非正式约束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是能够实现边际报酬递增的稀缺要素。准确地说,非正式约束是能够实现边际报酬递增的稀缺要素。这是因为非正式约束具有自组织能力,它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地自我强化,这也是一切非正式约束所具有的特性。一种非正式约束一旦在竞争中被人们接受,它就会竭力形成垄断,排除其他非正式约束的存在。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非正式约束的偶尔积累带来了利润,利润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迅速学习或复制特定的非正式约束,要想阻拦这种观念的传播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更多的人习得了特定的非正式约束后,该国家或地区的非正式约束似乎被“锁定”在一个独特的路径上并沿着这一方向持续发展下去。而导致经济增长的特定文化资本会进一步同各种相近的思想观念混合在一起,自我组合,互相传递。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非正式约束的自我强化行为,推动着那些有机会进入增长轨道的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均收入持续增长。
三、基于非正式约束的经济增长一体化模式
非正式约束与经济相互融合的基础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生产力系统的重构。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带来了新的文化、经济、科技与信息产业的出现和迅猛发展。社会化生产与交流的发展,使人们经济的需求及其满足程度都有较大的发展和变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产业发展中的非正式约束因素与日俱增。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原因,在于要素的集聚,也包括非正式约束要素的集聚。非正式约束深刻影响着集群内企业的裂变、要素的流动、创新能力的形成、区域品牌的创立和发展等,由此形成了十分独特的集群特征和竞争力。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摒弃传统的生产方式,要求以市场为纽带和以市场规律为主导的文化、经济资源的广泛流动和优化配置。这是非正式约束与经济走向新的融合,趋向一体化的基础。非正式约束与经济一体化,不是非正式约束和经济的板块结合,而是非正式约束和经济内在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融合成整体关联的一体化格局。非正式约束和经济原本就是相互联系的,经济活动的主体就是具有非正式约束的人,经济活动的组织和方法就包含着非正式约束品性。非正式约束与经济一体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非正式约束与经济的联系,而是非正式约束与经济突破传统,在理念、实践、模式和制度上的全面创新。非正式约束与经济一体化是非正式约束与经济的生态有机体。非正式约束与经济运行过程和运行机制具有系统性、整体关联性和开放性的基本特征,在非正式约束和经济之间以及非正式约束与经济系统内的诸因子、诸方面之间都存在着共生互动的辩证关系,非正式约束与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也是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协调和变化的动态关系。在社会现实中也有诸多因素和方面影响和制约着非正式约束与经济一体化的形态。
[参 考 文 献]
[1]Krugman P, Fujita M, Venables A. J.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M].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1999
Myrdal G.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 London: Methuen & Co Ltd. .1957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3
一、互动发展模式归纳
被调研高校在服务地方、与地方发展互动方面都各有特色,主要形成了以下六类富有成效的高校与地方发展互动的模式。
(一)高校通过实施服务地方计划实现校地互动发展的模式
南通大学、济南大学、临沂大学、扬州大学通过制订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用计划统领和推动服务地方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显著。
南通大学成功实施了《“五支撑一引领”服务地方行动计划》,有效地推动了“校地互动”深入发展。济南大学成功实施《服务济南行动计划》,通过五大举措,形成全方位推进互动的局面。确保计划落实。临沂大学实施《服务沂蒙行动计划(2012―2015年)》,重点是发挥大学的六大优势,使大学成为引领和助推老区发展的强大“引擎”。 扬州大学大力实施“创新服务促进计划”,积极推行与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三个联动”。
(二)高校通过建立健全服务地方工作机构推动校地互动发展的模式
青岛大学、江汉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通过建立健全服务地方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加大服务地方工作力度,建立完善服务地方工作体制机制,有力地促进了互动发展。
青岛大学先后成立了服务地方工作办公室、战略发展项目推进领导小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从全校抽调和配备得力的干部和人员,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以此来构建学校与政府各部门、各大企业,学校与各学院、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
江汉大学专门成立了服务社会与发展规划处,统筹谋划和组织全校的社会服务工作,将社会服务工作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并将社会服务作为一级指标纳入学院评价指标体系。服务社会与发展规划处的成立,为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宽范围、多领域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广州大学创新工作体制,成立专门的社会服务组织机构,促使服务社会工作制度化、系统化。成立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担任组长,成员除职能部门领导外,还包括在服务社会工作中成果突出的若干名专家。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工作处”,代表学校行使服务经济社会工作职能,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争取社会资源,给更多的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机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通过省市地方政府共建高校促进校地互动发展的模式
青岛大学、集美大学、常熟理工学院等高校通过省市共建这个平台,积极推动落实省市共建协议,争取所在地市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融入地方发展,在互动发展中增强自身实力,提高服务能力,实现互动双赢。
青岛大学借助省市共建,争取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进而更好地融入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支持青岛大学申报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青岛市政府与省教育厅签署了共建青岛大学的协议,在“十二五”期间安排不低于5亿元的资金,支持青岛大学。青岛大学利用青岛市政府5亿元重点支持资金,重点建设10万平方米的科技研发中心和医学教育综合楼,并顺利获批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集美大学通过省市共建,厦门市政府帮助集美大学改善教职工待遇,增加集美大学的正常办学经费,集美大学相关办学经费按厦门市属高校标准拨补,厦门支持集美大学建成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并在建设教学科研平台及安排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通过省市共建这个平台,集美大学着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一流学科,提升办学质量,进一步强化为厦门经济发展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繁荣的能力。
常熟理工学院通过省市共建,实现了“更好地贴近地方,走互动发展之路”的发展战略,发挥专业、学科、技术和人才优势,牢牢抓住服务观念转变与服务能力培育这两大核心问题,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掀起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潮。通过服务地方,实现学校的办学任务和自身价值,赢得办学资源,开拓办学空间,增强了办学能力。
(四)地方主导、高校配合的互动发展模式
杭州市政府专门建立支持杭师大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杭师大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杭师大紧紧围绕杭州十大产业发展的重点,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平台优势,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组建创新团队,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大学―政府―中小学(即U-G-S)教师教育联盟,学校与杭州江干区共建杭师大东城教育集团、与杭州余杭区共建余杭艺术教育集团、成立杭师大幼教集团等。三大附属教育集团的成立有效推进了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学校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五)高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互动模式
苏州大学、四川文理学院等高校通过将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主动出击,全方位服务地方发展,卓有成效的实现了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实现了自身腾飞,提升了服务能力,进而更好的实现了校地互动发展。
苏州大学是通过这一模式实现腾飞的典型案例。一是借助苏南良好的经济环境,苏大探索出一条坚持特色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新途径,先后与江苏的锡山市、昆山市等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二是让地方政府和企业参与学科建设,是苏州大学的一个创举。苏大采取与地方企业合作加强学科建设的办学新模式,与在苏的台资企业旺宏电子和著名跨国公司及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共同组成了苏州大学IT专业企业指导委员会。三是苏州大学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把主动为地方提供智力支持作为办学的一条重要思路,不断加强对苏州地区社会现实问题和经济发展前沿课题的研究和探索,设立了地方戏曲研究室、吴文化研究室、苏南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四川文理学院把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着力点调整到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调整系科专业设置,大力建设应用型专业。推动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实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克服自发性和随意性。拓宽服务平台,创设良好环境。整合全院研究力量,深入研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六)广泛搭建合作平台、助力地方发展的互动模式
宁波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安徽大学重点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与地方政府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协议,广泛搭建合作平台,进行项目化运作,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得到了更多的政府支持。
宁波大学通过广泛搭建平台,实现校地互动发展。与宁波市11个县市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浙江省其他县市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慈溪、椒江、三门、绍兴等县市区设立地方技术转移中心,拓展大学与政府的合作领域。学校以服务宁波文化强市建设为切入口,组织与宁波市相关部门的合作对接交流会,与宁波市20多个部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校地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了校地双方的共赢发展。学校联合宁波市相关部门和20多家地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充分利用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产学研战略联盟等合作平台,加强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沟通联络,拓宽合作渠道,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共建地方合作平台30多个,实现互动共赢发展。
西安文理学院设立“一所六中心”,彰显开放办学的姿态。学校与地方党委、政府等合作,成立“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国际民生文化研究所”、“区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七大中心,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和新途径。产出了一批成果,锻炼了一批干部,发挥了示范作用,引起了较大反响。
安徽大学与17个地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科技合作协议,与2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12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服务,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学校创办《决策参考》,注重成果转化,将一些应用性的科研成果形成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把《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的组织编写作为长期性的研究项目,以原创性和权威性的研究对安徽社会发展的未来作出科学预测,为解决安徽社会发展问题出谋划策,为政府决策社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互动发展存在“四个不协调”
(一)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对双方互动发展的认识不协调
一是地方高校越来越认识到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特别是作为地方高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意识已经成为广大地方高校干部教师的共识。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在促进本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对地方高校学科、科研、人才和文化优势的全面深入了解、关注。不少地方政府低估甚至蔑视地方高校的能力和水平,盲目攀高,宁肯舍近求远,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名校进行合作,宁肯花费数倍的费用聘请所谓的名校的一般专家,也不给本地高校中有着这方面特色优势、完全可以胜任的教授,不能很好地发挥本土优势。
二是不少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地方或服务社会工作机构,体现了对发挥自身作用服务地方的重视。然而,地方政府几乎没有设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有计划地协调组织推动地方高校与地方发展互动工作。
(二)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双方科学研究思想存在不协调
一是高校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追求的是学术创新、学术真谛,不惜耗费大量时间反复研究。这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追求短平快之间存在矛盾。地方政府喜欢短平快,希望科研人员尽快按照他们的要求拿出成果,从而尽快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热衷于选择短期内成功可能较大的课题进行研究。
二是大学科研人员注重自身研究方向和成果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术价值,而地方政府注重科研成果顺利产业化创造利润和收益。
三是大学注重学术交流,科研人员喜欢通过让大家共享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上课给自己的学生传播自己的新思想新成果,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而地方政府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千方百计的对合作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严格保密,一定时间不允许公开。
(三)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定位时常不协调
一方面,目前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隶属于省市自治区,经费拨款主要来自省级财政,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等都由省级主管部门决定,往往按照高等教育发展和本校治校理念确定战略发展定位与方向,不注重所在地市战略发展。特别是一些地方高校不顾自身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味地盲目追求“高大全”, 一味地向综合大学挺进,导致地方高校发展定位与地方政府战略发展规划不吻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专业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一些地市政府,往往注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而对地方高校的发展不够重视,为了短期发展目标,有时不顾国家和省高教发展布局和规律要求,一味的要求地方高校服从服务于地方,甚至只给地方高校任务不给经费和物质支持,影响了高校的积极性和发展。
(四)地方高校满足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科研平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存在不协调
地方高校现有的学科专业和科研平台大多是在办学中积淀形成,有的与地方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关联度不够,需要调整优化和发展创新。而当前地方高校普遍面临经费紧张压力,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维持人才培养运转和传统学科建设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建设新的学科和研究平台。因此,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需求变化快于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速度,两者存在的这种不协调,影响着双方的互动发展。
三、理想互动发展模式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与地方发展互动的模式各有特色,但基本上都是形势内容比较单一的模式,还存在这样那样一些困惑和问题。根据广泛调研,经科学梳理、系统归纳和深入分析,课题组研究提出以下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理想模式: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理想模式=认识+机构+计划+优势+平台+机制,即:领导重视认识到位+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制定切实可行计划 +发挥本土优势特色+搭建广泛互动平台+建立长效互动机制。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地方政府和高校领导重视是双方互动发展的关键。只有当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把促进互动发展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经常过问,专人负责,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这项工作才能更加切实有效的开展起来。
(二)设立专门工作机构
这是推动双方互动发展的组织保证。政府和高校分别指定或成立专门部门,负责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工作。特别是地方政府成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最为重要。
(三)制定切实可行计划
这是双方实现互动发展的基础。地方高校要推进校地互动,绝不是学校内部个别教师、单位或学科的个体行为,而是涉及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多个方面和教学科研学科等多个环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和统筹协调各种资源。要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学校工作大局和总体规划,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和学校特色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地方行动计划,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并真正付诸实施。地方政府要把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作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地方发展中长远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一方面用政策资金鼓励引导高校服务地方发展,一方面明确规定和要求政府各级部门必须优先考虑和加强与本地高校的互动发展。
(四)发挥本土优势特色
这是实现互动发展的核心。高校要对照地方经济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同地方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从而吸引和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开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研究。要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决策咨询,从国家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人文社会科学人才与科研优势,针对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制定发展战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繁荣、和谐、健康发展,发挥智库和智囊作用,积极参与和承担重大课题研究,提出科学合理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政策资金和产业发展优势,给予地方高校更多的关心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高校提高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和匹配度,促使高校根据人才培养要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最终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产出符合地方发展的学术成果并实现本土产业化。
(五)搭建广泛互动平台
这是促进互动发展的重要支撑。由政府主导建立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汇聚和政府、企业的需求信息以及高校人才资源、科技成果、人才培养培训等供求信息。高校要发挥自身科研资源优势,广泛与地方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和科技合作平台,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有针对性的参与到地方发展需要攻克的重大问题。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4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服务;双培养
一、创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背景
(一)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
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心核心课,其中专心核心课多是操作性、实务性较强的技能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课程实践来认识、体验与提升。但目前专心核心课的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甚至在某些院校存在着实践课程开设率低、随意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及模式的现象,尚未真正摆脱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讲授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实践教学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所需的双师型师资一般要求相对优良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资报酬、良好的实践教学设备,这就成了各职业院校聘请双师型教师的阻力。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多属于“学院派”(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一线的具体工作经验,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导致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模式单一、体系不完整;教学方法欠缺、教学手段墨守陈规,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3、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没能“无缝对接”
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环境的变化使得专业的相关知识也随之改变,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也随之产生一些更新与外延,实践技能更是产生较大的变化。职业教育要求以行业执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由于专业教师多数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各门课程实践培养标准、内容及教学计划的制订没有很好地协调、递进与衔接,造成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这样,就很难将各门课程理论教学所支撑的职业技能汇总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提升高职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和就业核心力的目的。
4、没能充分建设专业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高职院校资金投入有限,校内的试验环境基本以机房和模拟环境为主,无法实现真实操作,因此,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多数校外实践基地基本停留在参观、实习的层次上,无法真正的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去,更谈不上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合作。
(二)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突破点
工学结合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工学结合的一方高职院校的积极性较高,而工学结合的另一方,企业的积极性较低,高职院校处于“一厢情愿”的“单相思”状态。这是因为企业是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是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的。尤其是以私营为主的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因此,高职院校要与企业结合,要遵循“先服务、后合作”的原则,放下架子,了解企业对人才和管理的需求,通过多方面为企业提供主动、周到、无偿的服务,让企业首先获得利益,见到成效,才有与企业合作的基础条件。所以,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探索出“双服务”模式。在为企业服务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走“双培养”模式之路,实现“把需要工作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岗位综合能力的合格职业人”的培养目标,使学生“零距离”上岗,尽快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达到校企双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内容
(一)双服务模式
双服务模式的内容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指导,发挥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地方企业提供双服务。一方面为地方企业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满足地方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管理的咨询、策划、培训等多项服务,解决企业技术、管理的难题,满足企业发展对技术、管理方面的需求,使企业首先受益,密切校企关系,逐步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1、为地方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运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专业培养质量体系、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为地方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服务企业以及其它企业定向培养各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满足地方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管理服务,引导地方企业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在为地方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成立专家服务团,首先引导地方企业的技术、管理健康发展。其次帮助地方企业解决技术、管理方面的难题,进行咨询、策划。再次,为地方企业进行全员职业培训,提高全员素质。采取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等方式,为地方企业无偿免费服务。
(二)双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
1、高职院校专业培养
高职院校通过专业定向培养地方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专业培养课程标准、专业培养教学体系与专业培养课堂体系和专业培养质量体系。
2、学生自我培养
通过学生自我培养,使学生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与目标,根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确定自我培养的目标与方法,处于明确学习状态,主动配合学院专业培养实现培养目标,成为一个合格的创新型、技能型职业人。学生自我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包括:通过自我分析,制定自我培养方案;运用闻、见、训、战立体化自我培养模式;日常的成功心理激励训练。
三、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
(一)高职院校要在工学结合中起先导作用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要在高职教育激励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发挥先导作用,放下“架子”,主动地、积极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与地方企业“联姻”,才能使专业具有地方特色、专业特色,才能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这样企业才会满意,学生才会满意,家长才会满意,社会才会满意,高职院校才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重视,高职院校发展才能有生命力。
(二)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
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中的先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地方企业提供双服务,通过双服务打通校企合作之道。但是,要巩固和发展校企关系、工学结合,还要坚持创新的原则,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急企业所急,排企业之难,不断创新双服务的理念,创新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才能不断提高双服务的绩效,巩固和发展校企合作。因此,高职院校要确立服务创新理念,不断提高专家服务团的能力,创新双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三)及时跟踪市场、社会、企业的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落实与修订“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提供的近年就业信息看,企业的岗位对学历要求大部分集中于大专及以下学历。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成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的态势。企业最需要那些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再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何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准确定位等问题,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培养质量则必须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有效服务问题。高职专业就业目标可以锁定各类地方企业。地方企业各类岗位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流程有一定规律可循,工作内容却千差万别,有极大的创新空间。高职院校在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践研究探讨时,应当顺应这一职业特征,注重对学生社会能力、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5
摘 要 为了有效的保证我国竞技体育能够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就必须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如何根据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从而有效的制定后备人才培养的方案至关重要,是我国体育界走向新时代的关键。本文主要对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文献法等途径,对先前科学的培养模式进行整理并制定具有当前后备人才特征的培养模式,从而提出对策。
关键词 我国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在竞技体育发展迅速并相继取得不小的成绩,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也逐渐提高并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尤其是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总共获得了63枚奖牌的辉煌成绩,我国成为国际体坛的一颗新星。但是从整体实力来看,我国竞技体育还有待提高。要巩固竞技体育长期发展的根本基础,保证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力度。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后备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并且高水平运动员极度缺乏。根据我国当前数据统计,中少儿体育运动学校中,共有在校学生306869人,中级体校中,在校人数一共有87176人,高级省市中,共18627人,而在编的国家队优秀队员共有3300人左右,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高水平运动员人数在所有运动员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此外,从1993至2002年,通过我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统计,近十年来,我国竞技运动员整体上的实际情况主要呈现二线运动员相对较多而居于一线和三线的运动员却很少。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总数已经多达4万人左右,但作为十几亿的人口大国,我国竞技体育存在后备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我国自然人口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人数呈现严重失衡的现象。从1999至2O02年统计,我国主要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分布在四川、广东、辽宁以及山东等省份,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分布地区严重不均。并且,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投资还存在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渐转变并且市场经济逐渐发展成熟,由开始的完全依赖国家投资培养人才到逐渐独立,导致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资金方面严重匮乏。虽然在逐渐的转型和发展,但国家独办仍然是现今体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我国在建立一个完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上依然漫长而艰巨。
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改革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由于缺乏资金、体育运动员保障不够完善以及家庭观念等因素,致使诸多体育学校招生困难甚至面临倒闭,严重影响了我国体育竞技人才资源。因此改革运动员训练体制,并建立同时完善多渠道、多层次以及多形式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改变国家独办培养模式刻不容缓。与国际化接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模式,从而建立起以学校为基础并结合校外各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进行分阶级、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体制改革,对原有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从而达到逐步建立健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
其次,树立发展大人才观,贯彻落实“体教结合”政策,逐步建立起新型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要对我国竞技体育进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培养人才时将训练系统和教育系统进行结合,深入贯彻落实“体教结合”。
最后,需要市场塑造成为主体,逐步完善市场规则,从而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进行市场上交流。市场经济,作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式,在客观上,要求各个培养单位进行自主经营并且自负盈亏的事业实体或经济实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各个单位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进行平等的竞争。后备人才培养单位也无可避免的要遵循这一市场经济规律,从而保障体育人才选拔制度的公正、公开、公平达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逐渐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大力推进并教育改革,从而有效的解决学训矛盾并建立起与科学合理的、“以人为本”的优秀运动员管理模式,保证运动员的有效训练以及文化知识的学习,达到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相互协调的集约化发展。
第二,加强科学训练和选材的重视,制定符合运动员身心特征的训练模式并加强科学合理的训练,从而提高我国体育竞技的“人才率”。
第三,发展集聚各种投资方式渠道,并对资金投入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实行效益投入原则,同时加强调动地方培养后备人才的积极性,大力鼓励社会各方的投资培养,从而实现将粗放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向集约型转变。
第四,将我国体育竞技运动员的保障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让运动员毫无后顾之忧的接受培养和训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善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总结
当前我国金字塔模式的培养模式,从某种程度上,也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贡献很大,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根据我国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案进行改革和改进,才能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现民.浅析提高中职篮球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7(03):45-46.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6
摘 要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这也带动了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是最能直接反应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而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是影响我国后备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对我国及国外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进行研究,努力找出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优势与弊端,争取为我国后备人才的培养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培养体制
我国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先后经历了全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培养模式、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模式也渐渐暴露出弊端,所以也渐渐被历史所淘汰,“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是在新经济体制条件下,为适应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是在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暴露出弊端后,为缓解学训矛盾以及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问题所进行的改进。基于此背景,本文就我国培养模式及和国外对比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争取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
一、国内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一)“体教结合”模式概述
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充分发挥了我国社会主义优势,以举国资源、举国智慧、举国意志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1984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获得了15枚奥运金牌,到2008年奥运会荣登奥运金牌榜首,举国体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种成就的背后,我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运动员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的棘手问题,所以为解决运动员的教育问题,缓解学训矛盾,1986年,原国家体委向国务院报告提出:坚持以学校体育为战略重点。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和各地具体条件,坚持以学校为基础,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训练方式。在国家政策方针的引导下,体育系统开始与教育系统合作出台了系列政策,并就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包括:体工队学院化;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加强体校与普通中学的合作和在普通中学试办二线运动队;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于是,“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与实践也就伴随着原有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延续应运而生了。
(二)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概述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原国家体委参照苏联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试办3所青少年业余体校,并制定了《青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和《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对业余体校的组织机构、教学训练、工作制度、经费、场地和器材等做了明确规定,使业余体校办学有章可循。这也为我国目前三级训练体系奠定了基础,即我国目前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主要是由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形式。其体系主要分为三级,第一是国家队;第二是省级优秀运动队;第三是以各级各类体校为主的青少年训练队伍。其中,青少年训练体系分为三级,一是体育运动学校和体育院校附属的竞技体校;二是各级各类少儿体校;三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体系,为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竞技体育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体育地位。
二、国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少体校”一说,他们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可称之为“一条龙”。与国内体育学校脱离普通学校教育而自成体系的“一条龙”不同,西方国家的“一条龙”是在学校里完成的,即通过小学―中学―大学或实业团体和俱乐部来发掘优秀的运动员。青少年选手通过业余时间进行训练,始终不脱离学校教育,这样可以最大提高教育与体育部门的优势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有效避免后备人才中途“夭折”及流失,避免资源的浪费。在许多国家,课余训练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在制度上保证了学生运动员顺利完成学业。参加业余训练的学生正处于知识学习的黄金年龄段,如果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脱节,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后续问题,因而这些国家的学校都把从事课余训练学生的文化学习放在重要位置。比如,美国NCAA对各大学招收运动员的名额有一定的限制,并且对招进大学的运动员文化学习也有严格的要求。澳大利亚的青少年体育主要是在学校和社区俱乐部两大领域内开展。然而,它们的关系是不明确的,经常以松散的协会形式运作,青年人自己就可以决定体育活动是在学校还是在俱乐部,或者既在学校又在俱乐部进行。
三、结语
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合适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有利于更多的后备人才脱颖而出,避免人才的浪费,我国先后经历了全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培养模式、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这些模式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都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经济体制的变化,使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也在变化,只有最适合经济体制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才能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教育和体育无缝对接,将体育寄托于教育必将是我国由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冯庆梅,夏思永.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02:68-70.
[2] 金玉,潘绍伟,彭杰,张吉祥,方明,李仪.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6.27(5):86-87.
[3] 王飞,张加军.国内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9: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