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范文1
国内外学者对外语学习已经达成了共识,即大量的语言输入是学好外语的必要保障。而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保证学生大量阅读活动的开展,因此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成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的方法。此外,《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英语标准》中对英语课程的目标按能力水平分为九个级别,在阅读量上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情感态度上要求学生能保持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平时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英语能力的活动。很明显,要达到课程标准中对词汇及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只靠课堂上有限的词汇量的灌输,情感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重视开展英语课外阅读,即是语言学习的需要,又顺应了时展的需求,那么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又如何呢?本研究对新疆克拉玛依准东中学高一年级的100名学生作了问卷调查。主要探讨关于英语课外阅读策略使用的情况,内容包括计划阅读,选材阅读,自主阅读(包括阅读过程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
问卷调查1
根据100份有效问卷对计划阅读进行了统计,(1=完全或几乎完全不适合我的情况,2=通常不适合我的情况,3=有时适合我的情况,4=通常适合我的情况,5=完全或几乎完全适合我的情况)统计结果如下:
从表1可以看到只有2%的学生在课下进行英语阅读是有计划的,大多数同学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带着很大随意性,没有做好充分的计划。分析一下数据,与学生的面谈,得出的原因是:高中学业负担重,许多学生在课下花大部分时间在精读课的学习上,记单词,读课文,作课后练习题,无暇顾及或是忽视了课外阅读,根本谈不上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事实上,如果学生阅读量不足,或是不能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就可能导致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因缺乏背景知识,或是词汇量小,知识面狭窄,而遇到非语言。
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材料选择做了统计,结果如下:
表2说明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选材方面的现状很不理想。绝大多数(64%)的学生不能做到根据兴趣选择材料,学生课外阅读的题材选择也不是十分广泛(完全阅读各类题材的只有3%的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阅读来源于与课本配套的阅读材料。学好与否关系到他们的成绩。学生一般都被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材料,他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课本材料的学习上,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兼顾自己喜欢的,题材广泛的课外阅读材料。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调控和监督,重视与开发课外阅读的价值。特别在我校这样一个新疆油田子校,学生较城市学生在信息接收方面窄,少的情况下,更显得知识能力的薄弱,所以在我校大力开展英语课外阅读势在必行。
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阅读做了统计,结果如下:
表三说明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自主阅读时要不断地实践好的阅读技巧,并且需要教师的指导。数据显示只有4%的学生能把把精读和泛读区别开来,5%的学生完全主动阅读课外书籍。70%的学生课下只做大量的阅读理解题。调查结果还显示了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存在着不良的阅读习惯,像评价自己的英语阅读效率,在阅读英语文章过程中检查自己是否理解了文章,看完英语文章后会写出文章的大纲或总结大意,学生拥有这些好的阅读习惯的比例都不是很高,(分别占17%,15%,10%),并不像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会有意识地运用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技巧。尤其是在遇到有文章不能理解时,反复阅读的比例非常高(达到60%)。这样长此以来,不仅影响了学生阅读速度还影响了阅读能力的提高。综上所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阅读中,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课外阅读的效率和成败。
分析和启示: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校课外阅读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给与学生指导。
1.鼓励学生课外进行大量阅读
很多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把阅读能力低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词汇量太低,所以他们只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背单词上,认为词汇量大了,阅读能力自然就提高了,但事实并非如此。阅读能力不仅是个词汇量的问题,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知识面的广度都有密切关系。大量阅读英文书籍对英语水平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新课标要求严重不符。
2.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和监督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开展的不够充分,针对学生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阅读这种现象,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推荐一些阅读材料是必要的,比如《21stCentury》,《ChinaDaily》,外研社出版的"书虫"系列读物,以及英语的网络资源。还可以要求学生写读书报告,建立读书档案,进行好书推荐。同时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技巧的指导,不断纠正学生课外阅读的不良学习习惯,开展优质高效的课外阅读活动。
3.扩充阅读材料类型
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范文2
(一)现状
1. 有阅读兴趣而无阅读习惯
有一项调查显示,目前高中学生对于课外自主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却不多:有74%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喜欢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有用的课外书籍,但是,只有5.6%的学生每天能在固定的时间里(午休或晚上睡觉前)至少阅读半个小时以上,只有15.3%的学生每周集中花两个小时阅读(大多是利用周末时间),而有79%的学生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
2. 有阅读行为而无阅读效果
有很多高中生有阅读的需求,亦有阅读的实际行为,但是涉及为什么喜欢所阅读过的某本书时,他们就基本无话可说了,因为他们大多只是追求阅读过程中的猎奇心理的满足,阅读只停留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层面上,阅读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3. 阅读面窄,品位不高
部分高中生阅读课外书籍喜欢快餐式文化,他们阅读较多的是武打言情小说、“搞笑”作品或娱乐性的“时尚”杂志。还有些高中生的阅读急功近利,只是为了对付高考、提高作文成绩,他们经常阅读的是文摘类的读物。另有一些学生只喜欢阅读同龄人的作品,以获得情感上的寄托和共鸣。这种功利化、浅层次的阅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二)原因分析
1. 课外阅读环境堪忧
高考压力制约着高中学生阅读行为。学习紧张、课业负担过重是妨碍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因素。虽然新课程已推行多年,但学生书袋依然沉重,沉重的课业负担,可以说现在的高中生很难逃脱“题海战术”的围困,他们有做不完的数理化、有应付不完的考试,大多教师和家长对非课堂的阅读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们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有一项调查显示:反对孩子阅读任何课外书的家长占33.2%。可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而且受到家长的限制。
2. 高中生阅读时间有限。
语文成绩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阅读,新课标也推荐了与教材相关的许多阅读书目,因此,高中生的阅读需求越来越大。他们不仅要阅读配合课堂教学的书刊,而且需要阅读反映国内外各种情况的书籍,他们对诸如中外名著、科普读物、历史人物传记、体育新闻等方面的书籍尤其具有兴趣。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短、平、快成为了高中生阅读的主要价值取向,这样,无限的文献资源和有限的阅读时间之间的矛盾,使得有强烈求知欲的高中生深感困惑。有调查显示:学生从高一到高三,随着年级的增长,读书时间反而减少。
3. 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
很多高中生阅读方法不科学,他们对课外阅读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阅读鉴赏能力不高,思维理解能力低,课外阅读迁移应用到学习和生活及成长中的感悟能力不高。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虽然主要是学生独立阅读,但也需要教师的指导。传统的图书馆导读工作局限于有限的几种简单手段,如推荐书目、书评,开展形式单调的读书活动。这些手段的着眼点只在具体的图书上,仅仅是向读者推介图书,指导阅读的层次不够深入,总体效果不明显。
二、发挥图书馆优势,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针对当前高中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将阅读指导工作纳入学校图书馆常规的读者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一)构建开放式自主阅读空间,吸引广大学生走进图书馆
图书馆首先应树立一个开放式服务的理念,应该在创新服务模式、开放时间和开放馆藏资源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如采用借、阅、藏、管、查合一的新理念,实行动态开放时间制,向读者提供文献借阅、阅览、信息服务等项目,突破全开架借阅的障碍,把一个宽敞、明亮、干净的图书馆彻底交给读者,让学生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走进图书馆徜徉书海之中。网络化是图书馆开放式服务的必然选择,图书馆应建立信息数据库,直接为读者提供素材,让读者进行最大层面的电子阅览搜索等,为学生的“大阅读”提供可靠的支撑。同时,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发挥学校环境的正面导向作用。
(二)开设阅读指导课,教会学生怎样利用图书馆进行自主阅读
阅读课可以走出教室、走进图书馆,让学生直接与书对话,使学生不仅学会读书,而且学会怎样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事实上,学生在课内了解的方法,只有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运用,才能内化为真正的能力与素养。从阅读内容的选择来说,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主题阅读,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从阅读内容的载体来说,除了传统的书本阅读,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视频阅读和网上阅读。
1. 主题阅读
所谓主题阅读,就是根据课程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有关优秀书刊,向他们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并辅以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指导他们学会选书和正确读书,使他们从中不断受到先进思想的熏陶。
2. 自主阅读
所谓自主阅读,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图书、报刊资料。自主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不断积累知识,提高各种素质,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3. 视频阅读
所谓视频阅读,就是通过广播、电视、计算机等媒体进行的阅读。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声像资源,利用阅读课和中午阅览室开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视频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
4. 网上阅读
所谓网上阅读,是指学生通过校园网在计算机上阅读各种信息。学校校园网的建立和电子阅览室的开通,为网上阅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它的特征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及应用速度的加快,知识是一个不断代谢和更新的流程,因此,引导学生进行网上阅读,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开拓视野,养成不断汲取知识营养、开拓创新的习惯。
(三)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为学生阅读搭建平台
图书馆应创设各种机会,搭建多种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不少学校每班每周均开设一节阅读课,要求每个学生记好读书笔记。图书馆可以每月组织展览一次,由学生自己来评出十佳读书笔记——这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引导。同时,还可以举行读书知识竞赛、展览读书成果等,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成就感,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范文3
鉴于此,笔者进行了一次有关“高中生自主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
按学生己阅读书目所占比例对高中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阅读现状统计结果如下:《论语》33%;《三国演义》67%;《红楼梦》63%;《呐喊》60%;《女神》13%;《子夜》13%;《家》23%;《雷雨》57%;《围城》33%;《谈美书简》0%;《哈姆莱特》50%;《堂・吉诃德》6%;《歌德谈话录》0%;《巴黎圣母院》37%;《欧也尼・葛朗台》73%;《匹克威克外传》6%;《复活》6%;《普希金诗选》3%;《老人与海》80%;《泰戈尔诗选》0%。其中,以《三国演义》《欧也妮・葛朗台》《老人与海》阅读人数最多,而《谈美书简》《歌德谈话录》《泰戈尔诗选》无人问津。
从当前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看,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课外阅读时间少、兴趣不浓、读物较少、阅读面狭窄、资源环境贫乏、独立思考能力不强等。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系统组织学生课外阅读
1.转变学生课外阅读观念。有的学生存在“课外阅读”=“消遣阅读”的错误思想。一方面是学习生活压力所致,另一方面是课外阅读面太窄的原因。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自学和阅读能力。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浓厚的阅读兴趣,源自合适的阅读内容和方式方法。在阅读内容上,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选择的阅读材料,应着眼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视野拓宽,面要广,文要精,尽可能把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读物推荐给学生,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性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有一小部分学生对阅读方法了解甚少,只是在课堂上机械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长期和短期阅读计划;还可以指导学生圈、点、色、画,眉批旁注等,加深印象。
4.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指导学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总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读书活动的主角,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从而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5.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大量课外阅读是学生写作材料的仓库。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将平时阅读的材料和感想大胆写出来,引用经典段落到作文中,帮助学生在薄弱环节中找回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范文4
关键词:图书馆;阅读调查;中学
“终身学习,全人发展”是新世纪教育理念,做到终身学习就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做为一名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如何帮助中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我就中学生阅读情况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阅读目的、重要性、兴趣和阅读方向的选择等方面。
本次问卷的旨在了解新形势下学生阅读情况,掌握学生阅读问题,以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212名初中生和193名高中生接受了此次问卷,问卷结果统计如下:
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大多数具有阅读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大部分学生喜欢课外阅读,有广泛的阅读爱好,他们大多把课外阅读看作是休闲娱乐、增加知识、提高文学素养的有益活动,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随着年龄的增加,电视、游戏、网络让他们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一年中读的书越来越少。
(二)、阅读习惯没有养成。只有极少数同学有经常阅读的习惯,绝大多数的同学只偶尔阅读。对于喜欢的文章,看过就完的同学随年龄增加越来越多,摘抄、背诵、交流这些习惯没有养成。
(三)、阅读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中学生面临青春期,他们的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和阅读动机随时发生变化。问卷中可看出高中生比初中生对中外名著、武侠小说的需求减少,对艺术赏析、历史传记的需求增加,他们的阅读方向发生了改变,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必读书目,高中生的阅读率仅有19.7%和11.6%,低于初中生,还有部分高中生连初中必读书目还没有读完。
(四)、没有切实有效的阅读计划。有一部分学生即使有阅读的兴趣但不知读什么,希望通过推荐、组织活动的方式来阅读。
能为学生做些什么?我思考了一下,学校图书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丰富学校图书馆的藏书,美化环境,吸引学生。
学校图书馆并不是将书买回来上架就可以了,必须根据读者的需求,时代的发展及时地调整藏书。尤其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必读书目,可以复本量大一些,放在专用书架上供学生借阅。
图书馆的环境、老师的素质也是吸引学生的条件。新时期,国家进步日新月异,中学图书馆一方面要改善环境,更新设备,吸引学生使用图书馆,另一方面提高馆员素质,帮助学生利用图书馆,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2、结合中学生阅读状况,开展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阅读是一种寻找美和欣赏美的旅程。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阅读的特征,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或阅读讲座。尤其是经典名著,阅读这样的书籍,对健全中学生的人格和陶冶他们的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以及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的追求,提高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从而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创办“班级读书角”,利用中学生的从众心理,掀起一股读书的热潮。
3、开展读书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
开展读书会、书评、演讲比赛等活动,吸引学生的参与,使他们在这些活动学会交流,从而获得一种成就感,消除负面情绪,保持思想活跃。营造一种“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书好读”的氛围,逐步形成自己的读书计划,吸引他们去追求一种高层次的阅读享受。
4、开设电子阅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世界,极大地开阔了学生视野,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对视力的影响,造成学生社会化的“不足”等等。从问卷中也可看出高中生对网络的依赖比初中生要高。因此学校图书馆中的电子阅览一方面积极指导学生上网正确浏览网页,另一方面开展网页设计、动画作品比赛、上网健康安全讲座等,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总之,课外阅读的意义是很广泛,也很重要的。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课外阅读具有趣味性、灵活性等特点,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各种阅读中培养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进一步了解了当前中学生在阅读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我校今后正确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徐维铭等: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研究及对策
[2]吴锦冲:香港青少年阅读研究与阅读推广分析及启示.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6
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范文5
关键词:课外阅读;策略;高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228-02
阅读是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途径,也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发展加快,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量急剧增加,而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生的学习重点之一是发展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近几年来,高考对阅读量的要求是呈上升趋势,这对考生的阅读速度及词汇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现状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只看重学生对单词、短语、句型及一些语法现象的掌握,却不够注重阅读,造成英语阅读成绩普遍不理想。我们曾通过以下调查来探讨高中生课外情阅读情况,找出导致他们英语阅读成绩普遍不理想的原因,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1.调查方法。以学生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采用班级调查,被试填答问卷,由科任教师发放和回收问卷。要求学生不填姓名,并严格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2.调查对象。
3.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高中生的英语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当前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好。仅22.2%同学有课外阅读的习惯。33.9%学生偶尔有课外阅读的习惯,43.9%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在选择阅读课外读物时也是很盲目的,缺少计划性,同时找出了学生在课外英语阅读中带有共性的一些问题,即生词障碍、语法障碍、理解障碍,以及缺乏阅读广度、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
二、对策
针对英语课外阅读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指导学生选择恰当阅读材料,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最初,“兴趣”恰恰是教师最应该注重的。教师不妨指导他们由最短的小笑话、漫画或者如一些学习辅导报上的小资讯读起。这些笑话、资讯往往一分钟左右就能读完,有趣而且简单,并且贴近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我们向学生推荐一些小说,《老人与海》、《汤姆索亚历险记》、《威尼斯商人》等,还有一些简单的英语杂志如《疯狂英语》、《英语画报》等容易理解,有利于增强学生课外阅读时的信心,从而使其养成坚持阅读的好习惯。另外,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较重,学生会觉得没有时间阅读。因此我们把阅读时间分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初期,每天给出课内的部分时间,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指定一些简短而有趣的文章让学生去阅读,同时设计一些活动帮助同学掌握了解阅读微技巧。学生们有了自己的阅读习惯之后,就可以减少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其他的知识点,对于课堂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2.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效率。(1)词汇的处理。我们针对学生词汇贫乏现象,努力帮助学生从构词法、英语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近义、反义词等方面扩展词汇,鼓励学生对词进行联想。因为学生往往认为自己词汇不够,事实上是因为那些已学过的词汇就像散落的珍珠,缺乏一根线把他们串起来。譬如阅读到节日这个话题,阅读前,提示学生采用Brainstorming的方式,学生就能联想起许多名称,如Dancing,Dress up,visit friends,date,food?……我们常鼓励学生自己创造语境,将已学过的词汇串起来,进一步激活已记住的词汇信息,为阅读扫清障碍。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对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或影响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词要借助工具书,查清词的意义、用法,必要的时候还要把这些词摘录下来。一些专有名词一般不影响对文章的理解,阅读时学生可以跳过去不管它们的意义,有的词是可以根据上下文猜出其意义的。而猜词的能力也是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要培养的一个重要能力。(2)阅读方法的指导。许多同学在阅读时,思路无法连贯,文章这的单词、句子似乎都看得懂,但对通篇文章却又茫然。这主要是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不知如何抓住文章的要旨,对文章提供的信息的理解支离破碎。我们可以预先引导学生根据题目不同的要求,运用以下不同的阅读策略:运用查读策略,让学生关注具体的文章细节;运用跳读策略,让学生根据问题搜索相关信息;运用细读策略,发展学生分析阅读材料的相关信息。
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题目、文章的首尾段落和各段落的主题句。对于不同的文章,阅读的详略程度应不同。对于很简单的,纯粹是为了娱乐、放松而读的文章或者偶尔碰到太难的文章就应该略读以了解大意。对于难度适中、观点新颖或句式多样等的文章就要精读。
3.指导学生建立课外阅读档案,体验成功阅读的喜悦。我们知道建立课外阅读档案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但能反映出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态度,也能反映出他们在阅读中运用的学习策略和技巧。比如在指导学生建立学习档案中的课外阅读档案时,我们对学生介绍什么是英语阅读档案;实施阅读档案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如何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档案整理归档,使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档案获得一个感性的认识?填写课外阅读情况评价表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行为的反思,起到督促、检查的作用。我们在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以肯定与赞赏为主,让学生既能体验自己成长中的喜悦,又能增加自我评价能力。例如,教师为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建立英语课外阅读档案,每个档案由学生自主设计自己喜爱的封面,封面上的内容包括:学生姓名,学年,老师姓名,年级。
学生建立的阅读档案中,包括优美词句的摘抄、每周填写的课外阅读情况评价表及阅读报告,定期或不定期地在班级展示、交流、评奖,使学生从“要我读”向“我要读”转变,并能充分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
(1)优美词句的摘抄。学生们在课外阅读时,遇见一些优美的词句时,及时记录在阅读档案中,积累好词好句,巩固所学的语言形式,也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通过摘录的方法,学生反映扩大了词汇量,面对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能够在有些时候模仿其中某些句子进行写作。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为了让学生在课外能愉悦地进行阅读,同时可以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我们设计一些课外阅读评价表,这些表格是教师观察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进步的一个窗口,有利于老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表三:课外阅读评价表
阅读量:
本学期我读过 本书,印象最深的是:
① ② ③
我常读的书报杂志是:① ②
(2)阅读报告。阅读报告反映的是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的详细状况。每篇报告包含五部分内容:题目、所用时间、读前的问题,读后的收获和评语。阅读报告不同于常规教学中阅读答题的形式,主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中心含义,并没有单一的答案。学生通过题目和主要提示来决定要不要阅读这篇文章,通过自己感兴趣的类别和想要从文中得到什么样的收获这样的思索进行阅读,才能得到更大的收获,并放入阅读课外档案中。每个月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读书会,由同学对所读的书进行情节分享,并交流、浏览学生课外阅读档案。
通过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我们领悟到:通过让学生阅读课外资料,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可以保证学生们的阅读质量,并且还能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对于英语阅读成绩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张莉.高校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2]杜笑咪.谈英语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05).
[3]阮荣德.谈农村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1(04).
[4]冯安,王德志.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调查与训练[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5,(01).
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范文6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但是,信息时代的冲击,寒窗苦读的压力,农村高中课外经典名著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本文从经典阅读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农村高中课外经典阅读的现状,阐述了如何增加经典阅读量的思考。
关键词:农村高中;课外经典阅读;现状及思考
一、农村高中经典阅读的必要性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曾经出现过的书籍可以千万、亿万计,但真正被誉为经典名著的作品,却是凤毛麟角。经典名著,是由时间洗涤,历代读者审验而最终留传下来的,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和跨时空的穿透力之作。它蕴含的人生哲理,能够跨越时空局限,打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读者。伟大的经典作品必须有深刻而合乎真与善的内容,又必须有美的表现形式,更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才可能藏存久远。因此可以说,经典名著凝结着人类的聪明智慧,塑造了民族的文化底蕴,注解着时代的精神风向。“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培根的这句话充分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经典可以传承优秀文化、提高艺术品味、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而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阅读的目光放在青年学生身上。
高中生的世界观尚未完全定型,正处在增长知识、能力、素养的关键时期,阅读经典名著不仅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提升他们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现在提倡中学生乃至全国人民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即所谓“远离时尚,潜心经典”,是想使人们被“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所蒙蔽的良知和自尊有一扇可以透光的窗子。在一段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有代表性的历史经典名著上,将它读熟,甚至背诵,再由此而领悟其它,并借此来触摸一下中华民族文化的深沉积淀,深入古代圣贤的心灵世界,破译中华民族崛起的密码,寻回中华民族的深层智慧。佛家言:“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古人语:“一经通百经通”,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经典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一直被作为语文的重要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典阅读为人的素养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有效地开展经典阅读,对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有着重要意义。
二、农村高中经典阅读现状的调查
我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拜泉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组12个理科班级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75份,收回571份,设计题目33道。调查发现,农村高中学生经典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课外阅读时间不足。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但是农村高中学生的阅读远远低于这一要求。通过调查了解,他们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想读书的时候就看看,不想读的时候连书都不摸,主要原因在于功课太紧、作业太多、没有过多的读书时间。
二是课外阅读的目的在于娱乐。很多学生知道读名著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文学水平,但只有少数学生选择在课外读名著。问及“读”四大名著是通过书还是通过电视,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电视,许多人认识鲁智深、宋江、曹操等文学形象都是通过电视,且对这些人物的了解远不及对成龙、周星驰的了解。中外名著不再是阅读的首选,更热衷快餐文化、网络文化、娱乐文化。经典名著的阅读处于一种杂乱无序的状态,很多人已经丧失了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和欲望。
三是课文阅读的目的在于减压。调查显示,农村高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目的属于消遣娱乐的占了绝大多数,无目的阅读也占了一部分,用于学习的只占了很少一部分。目前就业的金钥匙依然是名校毕业或高学历文凭,老师和家长往往排斥孩子阅读课外书。因此阅读经典只是学生在高压学习状态下的一种减压释放。
四是课外阅读的指导不力。目前虽然高考的录取率比较高,但是学校、家长把关注的目光放在重点大学上,把考取重点大学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老师往往担心学生阅读课外书会影响高考成绩,根本就没有时间,也不会对学生阅读课外书进行指导。一些文科老师,甚至也只是要求学生会背诵经典名著中的名言名句就可以了。
三、农村高中经典阅读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针对农村高中课外经典名著阅读的研究很少,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初中生课外阅读、职业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大学生的课外阅读这几个方面,还有一些研究者关注经典文化对青少年成长起到的作用。
近年来,经典文化的流失现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论语》热播,反映出国人并不是对经典文化失去兴趣,信息化时代的眼花缭乱,全球一体化经济多元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经典文化曾悄然淡出我们的生活。如今,经典文化通过多种途径又逐渐回到人们视野中,高考大纲逐年增加阅读所占的分值比重,经典文化以经典名著阅读的形式走入了中学的课堂。为了更好的研读经典名著,研究者目前提出的建议有几种:第一,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明确经典阅读的目的。第二,以身作则,带动学生形成经典阅读的磁场。第三,督促鞭策,指导学生养成经典阅读的好习惯。
四、影响农村高中经典阅读的原因探究
在现实的背景下,课外经典阅读面临着巨大的尴尬与危机。阅读经典的动力应该是来自于每个人的内心,语文教学应该在自主选择与动态建构中,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在平等的“对话”与“理解”中完成阅读的使命。阅读经典,就是要通过与先贤“对话”,与经典“对话”,在“对话”中理解先人们的人生,理解先人们的思想与感情,从而反观自身,体味自我的生命状态,反思自我的生命历程,逼近自我生命的本质。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
探究这种现状形成的原因,一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尽管社会上下大喊素质教育,但它依然是“千呼万唤不出来”。原因何在其实世人皆知是制约教育的“魔棒”――高考不变,导致评价学校的标准也无法改变。学校就只有跟在应试教育的大旗后亦步亦趋。谁敢斗胆与教育体制挑战,中考、高考能答应吗?家长会首肯吗?因此,学校只有无奈地喊两句点缀性的口号,而大行特行应试教育之实。为了追求升学率,为了排名次,教师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学校将每个学生的课内与课外的学习安排得如同工厂流水线上的程序,整齐而又划一,没有个性与特色可言!机械化的管理自然就有机械化的产品。于是乎,从早读到晚自习,学生每天所要面对的就是书山题海。教科书、习题集成了支配、主宰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他们成了真正的“特困生”!严重的睡眠不足,没有闲情来读书。即使哪一天偶有闲暇,书兴大发,但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也使他们不敢逆流而动。更何况老师的“谆谆教诲”,也使他们不忍为之。惟有潜心苦读,金榜题名,才是正经。否则,“读尽诗书亦枉然”。其实,老师们何尝不明自,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关键。“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是建立在“读书破万卷”的前提下的。但为了升学,为了高考,也只能违心地规定“一心只读考试书”了。
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课业负担偏重,整天埋首于题海而无暇他顾,自由支配时间少,在这种情况下,围绕考试的教辅书自然大行其道,课外阅读很难进行。过重的学习压力还使得有些学生甚至见书就烦,对于课外书籍,避之唯恐不及,又怎会愿意去主动阅读呢?
对于一部分喜欢阅读的学生,家长、老师还不时出来反对,禁止他们读“闲书”,这使得他们的读书热情不仅未受保护,反而遭到压抑甚至扼杀,不少学生无奈地同课外阅读挥手告别。
此外,在语文考试中文学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考法极其简单。学生无需阅读莎士比亚、普希金的作品,而只需记住他们的代表作;无需欣赏黛玉的荡气回肠的葬花吟,只需知道她是作品的主人公即可。在高考的阅读题中,虽然开始注重选文的文学性,但由于很多题目仍采用标准化试题,使鲜活的文章、灵动的诗歌变得死气沉沉,这就否认了文学的特征,无法真正考察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悟性与文字的功底。这种导向反过来又作用于语文教学,使广大的语文教师和中学生忽视文学作品的欣赏,转而去反复操练那些机械重复的练习。
二是农村学校环境的影响。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投入比重不平衡,重城市轻农村,重重点轻普高。农村高中教育设施落后,教育思想滞后,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被教学质量高的院校许以优惠的条件“挖”走。上线率是衡量一个老师、学校的硬性指标,其他如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指标都可以忽略不计。
三是阅读环境的影响。对农村学生而言,学校图书馆规模小,设施简陋,有的图书馆甚至只是一种摆设,藏书非常有限,更别说一些经典名著。农村条件有限,大部分家长自己不读文学书籍,也不很支持孩子阅读,缺乏一种阅读的家庭氛围。有的古典名著文字难懂,有的名著情节不精彩;有的名著离自己生活太远,不理解,造成部分学生也不大喜欢阅读经典名著。
四是大众文化的影响。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容易注重物质享受而忽视内在精神提升。大众文化正在影响着人们的语言习惯、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目前大众文化对高中生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使人阅读兴趣锐减,阅读的内容休闲、轻松化,阅读的品质退化。影视明星、网络游戏、时尚商品等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各种流行阅读正在迅速兴起,而读经典名著正越来越成为一件费力的事。“经典阅读危机”已经向我们走来,而且势必会波及到我们的语文经典阅读教学。
五、改善高中生经典阅读状况的思考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充满创造力的;而一个漠视阅读、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停滞的、前途可悲的。素质教育全面深入的推进,使教师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阅读不仅可以提高认识功能,而且影响着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阅读既是一个人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省自我,提高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因而它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阅读永远只是一个示范、一个例子,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都有赖于课外阅读的发掘指引;学生视野的开阔、思维品质的促进也有待课外阅读的扩展和加强。因此要切实改善高中生阅读经典的状况。
一是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学校教育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阅读经典可以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占据了精神的制高点,这对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发展意义绝对不可低估,而且可能与流行的快餐读物阅读形成了一种张力,这对学生的健全发展也是绝对必要的。文学名著的阅读可以认识社会,了解历史,懂得真善美,识别假恶丑;可以驱除杂念,可以净化灵魂。学生如果远离经典名著,必然会导致精神“钙质”的缺少和欣赏层次的低下,造成难以弥补的缺陷。因而,要达到提高高中生对阅读经典文学热情的目的需要:通过阅读,可以提高自己的注意能力;通过阅读,提高自身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加工能力;通过尽可能多地阅读文学经典,从中汲取文化精髓,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唤醒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阅读,使自己养成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只有真正产生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积极有利的因素,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阅读的最终目标。
二是要淡化功利思想,让阅读成为高中生精神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人,一路书香,将一生辉煌。书卷气一直是一种迷人的优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此我们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这份人生的美丽,使他们沉迷于书香的世界。让阅读成为学生精神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学校、家庭要齐心协力,突出课外阅读经典的主题,抛弃功利思想,创设阅读文学经典的条件、氛围,建构有利于中学生的良好的阅读空间。首先要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从改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优化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对策,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有效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积累、逐步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品位等等方面上发挥作用,成为推动文学经典阅读的主力。其次要抓好课堂这一主阵地,改变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经典名著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方式,使经典课堂教学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经典学习的主动性;合理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课外经典阅读做科学的规划与指导。
三是科学规划,引导学生制定阅读书目。书海浩瀚,名著如山,新作迭出,而人生有涯,高中生更是精力有限。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一位化学家如果以每周阅读40小时计算,光是浏览世界上一年内的有关化学方面的有代表性的论文和著作,就需要48年。”所以必须对所读之书进行选择、做系统的规划。可以以教育部推荐阅读的20部名著作为突破口。在推荐上述作品的时候,可以注意与教材的配合。学习节选的时候可以介绍全文,如学习《边城》节选时,可以介绍完整的作品,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介绍《红楼梦》。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注入时代的“活水”,补充介绍现当代中外名篇。如,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余光中的诗歌《乡愁》,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等。
四是结合多种阅读方法,有效指导。如果从阅读时效来分类,阅读可以简单的分为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技能。精读是一种充分理解、记忆的阅读。精读要求精神高度集中,思维非常活跃。在阅读中一丝不苟,逐字逐句,细嚼慢咽,精思熟悉。不仅要了解作品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还要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深刻哲理。一般每分钟阅读250字以下,理解率90%以上。略读,相对于精读而言,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一般每分钟阅读250―500字,理解率80%左右。快读每分钟阅读500字以上,理解率70%左右。一个好的读者,无不喜欢读书,这种人读书的速度由他所读的内容而定,对于弥尔顿的诗必须逐字逐行地读,对于马考莱的史必须一句一句地读,对于沙克莱的小说必须一段一段地读,对于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必须一页一页地读。同时,阅读中又需要熟读深思,这是阅读过程的深化。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若只读书不思考,即使学富五车也只能成为两脚书橱,毫无用处;而凡是能读书又能思考的人,最终才会有所创造。阅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融入自己的思考。这样才能从经典阅读中找到乐趣,得到提高,从而更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