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竞技体育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竞技体育的概念

竞技体育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旅游;概念体系;三位一体

1 研究背景

继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世界已经迎来了第四次浪潮,即低碳化浪潮。低碳化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一词也便应运而生。而随着资源环境的日益枯竭与人们低碳意识的不断提高,低碳化也必将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新选择,低碳旅游必将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低碳旅游是近几年才刚刚“崭露头角”的新名词,尽管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但目前业内对其的研究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还远远不够,从概念,到结构,再到构建模式的各个方面都十分模糊,亟待完善解决。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1],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务院总理******在2009年8月12日主持召开了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草案)》,首次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作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这标志着低碳经济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地位的确立。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和“无烟”特性决定了其既是经济腾飞的重要助推器,又是当前最适合发展低碳经济的领域。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的一种形式,其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节能环保,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将旅游产业的良性循环摆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战略高度。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方式,目前对其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的解读还众说纷纭,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众多专家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诠释,如“低碳旅游是指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旅游活动,尽可能减少碳足迹与温室气体(CO2)的排放,从而使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与旅游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获得共同提高。”(吴莹,2010)“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黄文胜,2009)“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消费模式。换句话讲,低碳旅游是一种倡导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的旅游消费活动,而贯穿其中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郑琳琳,林喜庆,2010)“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不难看出,以上概念大多倾向于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重视了旅游产品需求链中的“低碳化”,但忽视了对于旅游产品供给链的说明。相对而言,华东师范大学的蔡萌、汪宇明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于低碳旅游概念界定的突破,将旅游供给系统纳入到了考虑范围。他们认为,“低碳旅游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以减少旅游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低碳旅游装备、低碳旅游吸引物、碳汇旅游体验环境、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为主要实现途径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低碳旅游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响应模式,即在旅游吸引物的构建、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中,运用低碳技术,融人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来实现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

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主任夏堃堡认为,低碳经济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低碳生产,另一种是低碳消费[10]。该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这在蔡萌、汪宇明的两篇论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8、9]。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都是市场经济下的微观主体行为,低碳经济还应该包括一种宏观主体行为,即国家(各级政府)的低碳决策行为。

以此“三分法”为核心思想,低碳旅游的概念可以界定为:所谓低碳旅游,是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舆论宣传等多种手段影响旅游宏观主体行为和旅游微观主体行为,不断减少旅游活动各个环节(政府决策过程、旅游企业生产过程、游客消费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对旅游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的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方式,它包括政府的低碳决策行为、旅游企业的低碳生产行为和旅游者的低碳消费行为。其中,政府低碳决策行为主要依靠政策法规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实现,低碳生产方式主要通过低碳技术的运用和各种节能管理措施加以实现,低碳消费方式则主要通过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和旅游者生活方式的转变得以实现。

2.2 低碳旅游、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定义,所谓可持续旅游,是指“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的旅游方式,“它既能为当代人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可持续旅游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旅游发展环境的持续性”、“旅游发展效益的福利性”以及“旅游发展机会的公平性”。从低碳旅游、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作为两种现代旅游发展方式,都属于可持续旅游的范畴,它们都以可持续旅游思想为导向,以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生态旅游着眼于维护旅游生态环境的独立性和持续性,目的在于通过营造良好的旅游生态环境为旅游者及当地居民提供福利,并强调旅游发展机会的公平性。低碳旅游则立足于对旅游发展中碳排放量的控制,其中必然包涵了对维系旅游持续性所应付出的责任;低碳旅游主张通过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降低旅游产业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谋求整个行业甚至全人类的福祉;低碳旅游还强调旅游发展过程中满足所有国家、所有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与碳排放权利,也就包含了对旅游发展机会公平性的关注。[10]简而言之,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两种途径,两者均包含了可持续旅游“持续性”、“福利性”和“公平性”的核心思想。从理论层次上讲,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递进或者继承关系——低碳旅游正是继承了人们对生态旅游的厚望,在充分吸纳了低碳经济的理念后才发展起来的。但低碳旅游从内涵、范围、实现手段三个方面又与生态旅游有着明显的不同[12]。

①从内涵来看,生态旅游建立在“资源有限”、“环境易损”的观点之上,因而其所追求的是一种减少人为干预,保持资源天然性、原真性的“零碳排放量”的旅游发展方式。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IES)将其定义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由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该定义有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区域”中的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因此,生态旅游着眼于旅游的“生态”特性,即“自然旅游”,强调的是较少的开发和干预。而低碳旅游以减少旅游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目的,着眼于低碳环境创设、低碳管理创新和低碳生活方式转变。低碳旅游不排斥开发,相反,它鼓励那些通过制度创新,依托新型能源,运用低碳技术的开发建设。

②从范围来看,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者”通过“生态交通”到“生态旅游资源”目的地的旅游。一种旅游方式必须要突破“生态旅游者”、“生态交通”和“生态旅游资源目的地”三层限制才能称得上是生态旅游。然而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现实世界,对于三者的界定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因而生态旅游的范围是十分模糊的。并且这三种条件缺一不可,也使得真正算作生态旅游的旅游方式并不多,也便缩小了生态旅游的范围。而低碳旅游涉及到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所有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的旅游方式都可以被称作低碳旅游。因此,低碳旅游的鉴定指标清晰,并且其范围要明显广于生态旅游的范围。

③从实现手段来看,生态旅游侧重的是“维持”、“保护”,通过对“有限资源”的“有限开发”,制造“有限废弃物”来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旅游是一种较为“被动”的“适应”自然环境的旅游发展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排斥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而低碳旅游则主要依靠政府的低碳环境创设、旅游企业的低碳管理创新和旅游者的低碳生活方式转变来实现,这些方法与手段包含着一种“主动出击”、“积极改造”的意味,当然这种“出击”与“改造”也是建立在不损害自然承载力的既定条件之上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低碳旅游比生态旅游更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而生态旅游则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理念,表达人类对旅游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的追求,而两者同样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于是便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金字塔式现代旅游发展方式模型(见图1)。其中,可持续旅游既是生态旅游所追求的,又是低碳旅游欲求达到的目标,位于金字塔顶端的目标方向层;生态旅游多数情况下则作为一种追求可持续旅游的抽象理念,位于金字塔中部的理念指导层;低碳旅游是对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发展理念的一种行动响应,是将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理念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可供操作的旅游发展行为方式,其位于金字塔底部的基础响应层。

3 结论

在当代,低碳旅游作为一种低碳经济,引领着旅游产业发展的潮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的研究报告预测,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未来10-15年内将达到顶峰,而后逐渐减少,直至本世纪中叶将下降到2000年一半的水平[10]。因此,可以预见,低碳经济至少在未来10-15年中都将是一个热门话题,而低碳旅游方式也将成为全球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流。

[1]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2009,(7):17-19.

庄贵阳.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J].国际经济评论,2007,(5):50-52.

苟春,马元祝.推进低碳旅游科学发展[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0,(7):21.

吴莹.倡导推行低碳旅游——旅行社发展的新契机[J].管理与财富,2010(3):100-101.

黄文胜.巴马旅游实施低碳旅游模式研究[J].今日财富,2009,(10):104-105.

郑琳琳,林喜庆.试论“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气候变化条件下旅游业的应对[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0-43.

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154-155.

蔡萌,汪宇明.低碳经济、低碳旅游与旅游发展新方式[J].中国城市研究,2009,(12):40-46.

竞技体育的概念范文2

关 键 词:体育社会学;田径运动定义;田径竞赛规则;国际田联章程;高校教科书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2-0059-04

在高等学校体育专业从事田径运动课程教学,都会碰到怎样给“田径运动”下定义的问题。给田径运动教科书中的田径运动下定义,是否正确,不仅影响我们对田径运动的正确认识,也会影响田径运动的健康发展。当前,高等学校各专业正面临着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体育专业田径运动课程也需要有科学和高质量的教科书。要编写出具有较高科学水平的田径运动教科书,首先在教科书中应该对“田径运动”下一个真实、科学的定义。因此,有必要来研究田径运动定义的问题。

1 田径运动定义的问题

用“田赛和径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跑”[1]或“田径运动包括径赛和田赛、公路跑、竞走、越野跑和山地赛跑”[2]作为田径运动的定义写入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的田径运动教科书,是否妥当,值得探讨。

我国《田径竞赛规则》中的“田径:包括径赛和田赛、公路跑、竞走、越野跑和山地赛跑”[3],是从《国际田联章程》中的“Athletics:Track and field,road running,race walking,cross-country running and mountain running.”[4]翻译而来的,是《国际田联章程》对田径竞技包含项目的简单解释,是国际田联对其开展和管辖的竞技项目的简要说明,根本不是田径运动概念的科学定义。这种解释和说明,怎么能直接搬过来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教科书中概念的定义呢?

定义是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规范的定义,由3部分构成――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而在定义项中,要揭示出被定义项的内涵,即揭示出被定义项邻近的属和种差。定义的公式可写成: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5]。要注意把定义和释义区别开来,不能把“释义”当成“定义”。

在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的田径教科书中,应该遵循逻辑学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与规则和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给田径运动这个概念作出规范的定义,而不是简单或不加思索地到《国际田联章程》和《田径竞赛规则》等文件中去搬那些对田径竞技包含项目的说明来充当田径运动的定义。高等学校的教科书应该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理论性并可成为引以为据的文献。编写现代化的高等学校教科书,要冲破旧思想的禁锢,要学习科学知识,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

2 国际田联没有给田径运动下过定义

近年来,我国出版的多个版本的田径运动教科书在其第一章“田径运动概述”中论述田径运动定义时,都写到其依据是《国际田联手册》中的国际田联章程第一条。例如,有的教科书中写道:现阶段比较通用的定义是依据国际田联手册的定义。国际田联手册2006版关于田径运动定义表述是:“田径运动包括径赛和田赛、公路跑、竞走、越野跑和山地赛跑”[2]。

这里,我们对这种定义的语句是否符合定义的逻辑学规则,是不是田径运动的真实定义且先不说。我们要问一下,国际田联是真的给田径运动下过定义了吗?有人回答说“下啦!你可以到《田径竞赛规则》去查呀!”我们查了我国2006年出版的《田径竞赛规则》,在其译自The IAAF Constition (国际田联章程)第一条Definitions (我国《田径竞赛规则》中译为“定义”)的标题下,确实有包括“田径”在内的21个条目[3]。我们又查了国际田联官方网站,在其《The IAAF Constitution》(国际田联章程)第一条Definitions的标题下,也确实有包括Athletics(我国《田径竞赛规则》中译为“田径”)在内的21个条目[4]。但这些条目中有的词目是英文专用名词的缩写词,如:IAAF(国际田联)、IOC(国际奥委会)、CAS(体育仲裁法庭)等。这些英文专用名词缩写词,只说明它们代表或指称,根本不是下定义。还有,从多数词目的所谓“定义项”的内容来看,违背了逻辑学“定义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给概念下定义的基本规则[6],根本没有魇境霰欢ㄒ逑盍诮的属和种差,仅仅是从国际田联的角度对该词目进行的解释和说明,如:Constitution――The IAAF Constitution. (章程――国际田联章程);Council――The IAAF Council. (理事会――国际田联理事会);Membership――Membership of the IAAF. (会籍――国际田联会籍)等等。解释和说明怎能成为定义呢?其实“Definition”这个英文词汇在通常情况下,翻译为“定义”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按照外国人的用语习惯,经常把解释、说明之类的词用“Definition”来概括表示也常有所见。但按照中国人汉语的语言学和逻辑学规则,在这里如果将“Definition”翻译为“定义”,并认为其下的条目都是“定义”就成问题了。其实,“Definition”翻译成中文是多义词,不仅可以翻译为“定义”,而且还可以翻译为“解释”、“注释”、“说明”、“解说”等等。一些资深的翻译工作者认为,按照中国人汉语的习惯,“Definition”在这里实际是“名词解释”或“词汇说明”的意思。因此,可以肯定,国际田联在其章程中仅仅是对包括“田径”在内的21个词目作了简明的解释或说明,根本就没有给田径运动下过定义。

3 田径运动定义要科学和符合我国实际

由于1793年被称为“德国体操之父”的德国体育家古茨穆茨在其编写的《青年体操》一书及18世纪末在德国形成并广泛传播于欧美各国的体操体系中,已经将走、跑、跳、投,与悬垂、支撑、攀登、爬越一起,视为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划为基本体操的范畴[7]。因此,当19世纪中叶前后,走、跑、跳、投的比赛重新出现时,尽管在不同的国家对其有不同的命名,但是很多国家都是以它一开始就以竞技的形式出现、具有鲜明的竞技性特征而命名的(见表1)。后来,国际田联更是将可以翻译为“竞技”的“Athletics”来作为“田径”的代表语词,认为田径就是竞技。因此,可以说外国只有“田径竞技”这个概念,而没有“田径运动”这个概念。外国对非竞技而用于健身的走、跑、跳、投,不视为是“田径(竞技)”,不属于“田径(竞技)”的范畴。

表1 不同国家(组织)对田径术语词汇的表述

国家(组织) 田径术语词汇 中文直译意

英、美 Track and field sports 田径赛(田径竞技)

日 陆上竞技 田径赛(田径竞技)

俄 легкая атлетикя 轻竞技(田径竞技)

法 Athletisme 竞技(田径竞技)

德 Leicht athletic 轻竞技(田径竞技)

国际田联 Athletics 竞技(田径竞技)

在我国,虽然“田径运动”这个概念译自外国的“Track and field sports”(最初翻译为“田径赛”),但发展至今,中国的“田径运动”与外国的“田径竞技”含义已有所不同。在中国人的意念中,“田径运动”不仅是一种竞技项目,也是大众健身的走、跑、跳、投运动。我国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的两大任务:“一是实施‘奥运争光计划’,推动田径竞技水平的提高;二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动田径运动的普及。”[8]就说明了这一点。我国一般情况下,不用“田径竞技”这个概念。

汉语“田径运动”这个概念,从语言学和逻辑学方面来看都是合理的,又有约定俗成的社会意识基础,应该继续沿用,只是需要用逻辑学的方法与规则给它下个科学、真实的定义。用国际田联对田径竞技包含项目的解释或说明给田径运动下定义,无论如何也表明不了我国“田径运动”的概念,更不能成为我国“田径运动”的定义。

一切观念、方法、规章、制度都是随着科学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革、发展和完善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我们有能力按照逻辑学的方法与规则,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给田径运动这个概念下个科学、真实的定义。

4 田径运动定义的规范

规范不规范,有其学术上的标准。我们应该按照学术上的标准,来检查以往田径运动定义不规范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使其达到规范的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出版的多个版本的田径运动教科书,在其冠以“田径运动定义”出现的“田赛和径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跑”[1]、“田赛和径赛运动、公路跑、竞走和越野跑”[9]、“田径运动包括径赛和田赛、公路跑、竞走、越野跑和山地赛跑”[2]、“跑道和场地的运动及公路跑、竞走、越野跑和山地跑”[10]、“田径运动是由田赛和径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赛组成的运动项目”[11-12]等等诸多田径运动的“定义”,实际上,这些都不是田径运动的真正的、规范定义。首先,在这些语句中,不具备构成概念定义的逻辑成分,没有表明被定义项田径运动邻近的属和种差;其次,这些语句仅仅是把田径运动定义为竞技项目,违背了我国田径运动既是竞技项目又是健身手段这一客观事实。因此,这些语句只能是对田径竞技运动所包含项目的解释或说明。

造成田径运动定义不规范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我们在翻译《国际田联章程》时出现了瑕疵,将“Definitions”简单地翻译成“定义”;其次是我们一些写定义的人在写定义时缺乏必要的思考和研究,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的做法,把国际田联对田径竞技包含项目的说明搬到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的田径运动教科书中来作为我国田径运动定义。这是造成我国田径运动定义不规范的根本原因。

知道了造成我国的田径运动定义不规范的原因,我们才有使田径运动定义规范化的愿望和要求。唯有用现代科学和逻辑规则,结合我国的实际,不断地去探索和创新,才能使我国田径运动定义规范化。

5 对田径运动定义的看法

对田径运动这个概念应该下怎样的定义,需要慎重研究,认真加以讨论,做到使田径运动定义具有知识性和理性。

田径运动这个概念的定义,应该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构成,而在定义项中,需要揭示出田径运动的内涵,即揭示出田径运动邻近的属和种差。田径运动是竞技运动项目,也是健身手段。但无论是竞技运动项目还是健身手段,在国际体育和竞技领域都称之为身体运动[11]。因此,田径运动邻近的属应该是身体运动。而田径运动这种身体运动与体操、球类等其它身体运动的区别在于田径运动是用走、跑、跳、投作为唯一的运动形式和方法。因此,走、跑、跳、投就成为田径运动不同于其它运动的种差。明确了田径运动邻近的属和种差,完善了定义的逻辑成分,再加上相关的连接词(定义联项),使其成为一个紧密相嵌的语句,这就基本上完成了田径运动的定义。应该指出的是,从逻辑学来看,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就是给概念下定义;按照某个标准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就是给概念作划分[8]。而真正要把一个概念搞的很明确、很清楚,不仅需要给概念下定义,还需要给概念作划分(见表2)。

田径运动、田径竞技运动、田径健身运动的定义和划分应该是一个很完整、很准确、很精练的语句,具体如下:

田径运动是走、跑、跳、投的身体运动,包括田径竞技运动和田径健身运动。

田径竞技运动是竞技的田径运动,包括径赛和田赛、公路赛跑、竞走、越野赛跑和山地赛跑。

田径健身运动是健身的田径运动,包括一般的走、跑、跳、投和简单与简化了的田径竞技项目。

参考文献:

[1] 李鸿江. 田径[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李鸿江. 田径[M]. 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中国田径协会. 田径竞赛规则(2006)[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4.

[4]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 IAAF Constitution [EB/OL]. http://,2006:

11-12.

[5] 李建华.逻辑学教程[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18-34.

[6] 王海传. 普通逻辑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9-52.

[7] 谭华. 体育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3-135.

[8] 段世杰. 抓住改革机遇 推动项目发展[J]. 田径,1998(1):5-6.

[9] 文超. 田径运动高级教程(修订版)[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10] 文超. 田径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11] 刘超国. 田径运动[M]. 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竞技体育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竞技运动 学校体育 竞技运动教材化

一、竞技运动教材化理论的提出

竞技运动项目之所以应该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校体育和竞技运动在”文化”的大概念下不难统一。国际体育联合会主席安德鲁斯强调竞技体育在学校中的教育价值是符合学校的功能的。他说:“学校的第一功能强调教育对个性发展的意义,第二功能是视教育为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播者,第三功能是把教育作为一种创造文化的工具。”因此,他认为:“学校竞技体育将帮助青年人去发展技巧和能力,这些东西肯定在以后他们需要的。”“在英国任何一个体育工作者,无论是持广义体育概念,还是持保守概念的都同意一份成功的体育大纲『必须包括运动喜爱、运动欣赏、运动追求、运动参与等。”竞技运动项目承载的公平、公正、诚实、团结、协作,是现代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方面,它倡导的永不言败的信念,执著的追求,顽强的拼搏精神,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二、竞技运动教材化理论研究现状

相关资料显示,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研究主要是从四个角度进行的:一是从体育手段化的角度出发。于文谦的研究提出,1986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体育教材要转变过去那种以竞技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中心”。1991年国家教委下发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学计划的通知》强调指出:“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术科课程统列为体育手段,然而这些运动作为手段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竞技运动都能成为体育手段,而是需要经过选择、加工、改造才能成为体育手段。要想在学校体育中实现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首要问题是更新传统的体育观念。然后根据体育的方法和原理把增强体质,开发体育能力和进行体育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对现有的竞技运动进行科学的加工改造,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体育手段。于文谦等人的研究指出,竞技运动作为体育的源泉,为体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选择空间,同时也为体育留下了很大的发挥余地。但由于竞技运动具有高度的技术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等特征,使得竞技运动不能简单的作为体育手段去增强人们的体质.这就需要我们对竞技运动进行必要的选择、加工、整理和改造。古雅辉的研究表明,由于竞技和体育追求的目的不同,我们在借鉴竞技运动为体育手段的时候,就不能简单照搬竞技运动以及运动训练的形式和方法,必须要有一个选择、加工和改造的过程.即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由此可见,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就是指根据人体发展的规律,把那些复杂的竞技运动项目进行加工、改造、提炼、升华为增强体质,促进人身心协调发展的体育手段的过程。

二是从“轻体育”和软式化的角度出发。认为所谓的“软式化”是相对于项目的社会存在形态的适应性而言。一个运动项目如果只有一种社会存在形态,那么它的适应性就大大加强。社会存在的形态越单一,其“刚性”与“硬性”越强。多元化的社会存在形态是单一的“硬性”与广泛的“软性”相统一,普及性与竞技性相统一,这是运动项目“软式化”所致力追求的目标。

这些研究当中,虽然对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称谓和研究角度不同。但是,他们的基本思路都是一致的,即认为竞技运动项目在本质上与体育课程内容或体育教材是不同的,必须经过改造才能成为体育教材或体育课程内容。都是根据体育教学目的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竞技性教学内容进行教育学意义上的改造、加工,使竞技运动内容变成体育教学教材,用教材作为“媒介或范例”,来教给学生内含于教材中有关学生发展的“生理、心理、技能、情感、态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三、竞技运动教材化理论的研究意义

1、使“健康第一”的基本指导思想得以落实。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理论是竞技运动与学校体育在历史上三次体育文化碰撞的基础上,竞技运动教材化理论的提出改变了过去体育教学中以传授技术、技能为主线,而对学生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关注不够的状况。它把学生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放到重要位置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强调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只是帮助其达到健康目的的手段,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学会学习,使自身的体质得到发展。

2、使学校体育教材体系得以充实和完善。由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致使许多地区仍在沿用传统的以竞技运动为主的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并且这种状况在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要使这一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一定要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身体文化的传授必须以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身体运动项目为载体。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提出,将为学校体育教材的建设和改革提供很好的途径与方法。伴随社会的全面发展、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大量的竞技运动项目经教材化改造后将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将更加丰富.体育教学将更具有情趣性。

3、使学校体育成为传播竞技体育文化的基地。竞技运动教材化在充实完善现代学校体育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突出了其文化特色。学校体育负有传承体育文化的历史责任与义务,当然也包括竞技体育文化。放眼社会,竞技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已成为社会生活中日益广泛的文化娱乐领域。各种传媒对竞技体育全方位的宣传、介绍,已使竞技体育文化走进了千家万户。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学校以竞技运动为载体,对全体学生进行竞技体育文化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从而使学校体育的内容充满时代感和生命力。

4、使终身体育的思想得以实现。现代体育教学改革,强调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既要使学生学到全面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又要使学生能有一两项突出的、热爱的可以坚持终身的体育项目,方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竞技体育的概念范文4

【摘要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竞技体育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信仰;体育信仰;本质;意义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608-02

体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从诞生之日起,便确定了其以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人、培养人,以达到人类“求健,求美,求乐”目标的精神实质,体现了人追求身心和谐的人文价值理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谐的理念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推动整个人类体育事业的思想基础。然而,时过境迁,竞技的“物化”和“异化”使原本神圣的事业变得肮脏了,人们比任何一个时代更呼唤体育竞技的纯洁,要求净化体育空间,渴望体育精神的人文回归。本文提出体育信仰这一概念,旨在和谐社会大环境下进一步完善体育思想体系,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源泉。

1信仰的概念

所谓信仰,简言之就是坚信并在行动中执着地追求。它是价值观念的一种基本形式。信仰是主体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追求最高价值的自我意识,是对具有最高价值的对象高度信服、景仰、向住和追求,并作为精神寄托的思想倾向,是主张对终极价值的追求[1]。信仰作为一种在终极价值取向上牵导着价值创造源头的精神机制,具有超越现实的理想性,不但是对人类价值创造物的肯定和自觉,而且是对人类整个价值创造过程的肯定和自觉。在人类不断追求和创造价值的历史活动中,人们的价值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构成文明形态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信仰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最高信仰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并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它服务。不论人们以什么为信仰对象,信仰这种精神形式的特征,都在于把某种价值信念置于思想和行动的统摄地位上,成为价值意识活动的调节中枢。

2体育信仰

作为一种信仰现象,首先是有理念的存在。“信仰并非无思想地盲从,它是以相信权威为前提的思想;若无被信仰的前提,也就不会有对信仰的进一步思考与理解”[2]。体育信仰以体育活动中的信仰关系为基础。体育活动包含两类性质不同的关系,物质性关系和精神性关系。物质性关系直接表现为实践关系,是体育主体对体育参与者合目的性的改造。精神性关系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之间及主客体之间的精神性联系,主要包括认识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和信仰关系。不同的精神关系揭示了体育活动中不同的精神属性。其中认识关系主要解决体育活动中“知不知”的问题,伦理关系主要解决“道德不道德”的问题,审美关系主要解决“美不美”的问题,而信仰关系主要解决“信不信”的问题。

体育信仰是体育活动中信仰关系的具体化,是精神地把握体育活动的特殊方式。体育活动中的信仰关系由低到高可分为“精神”、“信念”和“信仰”三个方面。“精神”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初步思想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是对体育活动的某种性质或状态的断定和肯定;“信念”是人们自觉坚持的思想观点,是人们开展体育活动的思想准则;“信仰”则是信念的递升,是信念中的信念,是人们对某种主张、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即信仰主体通过信仰媒介把自身的价值乃至整个人格全部地赋予、寄托和转移到信仰对象上,从而信仰主体和信仰对象处于一种绝对同一的状态,并不是所有的信念都能上升为信仰,只有那些具有较高乃至最高价值的信念,那些在精神领域中占主导和统摄地位的信念才可能成长为信仰。体育信仰是特定人生信仰支配下的一系列体育信念,是人类在体育领域“知、情、意、行”相统一的综合体系。从

“知”的角度上看,体育信仰是对体育现象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完美”的人及人类参与体育活动的价值认识;从“情”的角度上看,体育信仰主张创造和谐的体育环境,关注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反映了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人文关怀;从“意”的角度上看,体育信仰是人在体育活动中发扬体育精神,展示人格魅力的坚强意志和信念;从“行”的角度上,体育信仰是在体育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3体育信仰与的区别

体育信仰与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让我们重温一下顾拜旦关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讲话:“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基本特点是贯穿其中的宗教精神”[3]。他在这里讲的宗教精神并不是把体育当成宗教,而是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提倡一种宗教的精神,即类似于宗教里的献身、纯洁、向上、无私等高尚情操并有志于拯救社会。为此,我们有必要看看大多数社会学家们对宗教的定义,即宗教是一种社会共享的观念和仪式体系,它强调人类存在的终极关怀:出生、生命、痛苦、疾病、悲伤、不公平和死亡。宗教观念和仪式包括一些特殊的意义和文化实践,因为人们假定自己与一个神圣的、超自然的王国联系起来。而这种假设建立在命运的基础之上[4]。纯粹的是建立在神圣的、超自然的领域之中,体育信仰却是建立在现实的、具体的领域之中;的目标是超越物质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以追求精神目标,然而体育信仰的目标却是关注并通过完满的实质性的事务以追求快乐、名声或者实实在在的财富;强调一种服务和爱他人的精神,而体育信仰强调的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手段来实现个人的成就、自我提高和与他人竞争的精神;根本上是神秘的,而体育信仰根本上是清晰的、理性的。

4体育信仰的意义

4.1对学校体育的意义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体育信仰除了在重视以上环节之外,更注重于强调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思辨、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观,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体育信仰观念,达到形神兼修之目的。

4.2对群众体育的意义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营造了一个和谐健康、乐观向上的康乐社会。人们把体育作为固体强身,修身养性,益智健行的锻炼方法,主张通过自我锻炼,自我参与,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渴求,并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终达到一种形神兼修,肉灵和谐的人生境界。人们对体育的信仰寄希望于通过参与体育锻炼获得健康的体魄,这既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精神依托,也是一种物质的实体存在。

4.3对竞技体育的意义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皮埃尔・德・顾拜旦主张“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和平的社会”,“通过……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贡献”(引自《奥林匹克》)。

很少有人怀疑学者们对竞技体育概念的普遍认识:竞技体育或竞技运动是一种活动过程。这种过程是建立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5]。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竞技体育被过多的套上了“物质”的外衣。过度的商业化、职业化和兴奋剂的干扰,国内赛场受黑哨、假球、服药等现象的困扰,竞技的“物化”特征日益彰显。其主体也日渐迷失。长此以往竞技体育将趋于“异化”。所谓异化,是指从主体中分裂出来或丧失掉的东西在摆脱主体的控制并获得独立性后逐渐壮大,反过来控制、支配、压迫或扭曲主体[6]。当竞技体育受控于这个主体时,运动员也将无法寻觅归途,这与古代老子所说“人若失道必将去而不返”的道理是一致的。在被严重侵蚀和吞噬之后,人们也在开始呼吁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回归,但世界的物质性和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其道路的漫长与艰难!

体育信仰积极倡导竞技体育的人文回归。常言道:“运动无善恶,善恶全在人”[7]。因而,解决竞技物化的问题,要求我们应该在充分认识人的本质的基础上,从把握人性,处理好人与竞技体育的关系,为培养富有人性的运动人才奠定基础。体育信仰从思想上去引导从事竞技体育的人们,摒弃一切功利的东西和有违“体育道德”和“人文美德”的行为。在实际比赛中,竞技双方相互尊重,充分的展现人类“健与美”、“肉与灵”的“和谐”与“和美”。体育无国界,有的只是为人类共同发展而蕴生的竞技形式和自我超越。这种形式不应该被“物化”,更不应该被视作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争斗!诚然,有人可能会质疑这是不是体育世界或者说竞技体育的“大同”。笔者以为这不仅不是竞技体育的大同化,而是竞技体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和归宿,这也正是体育信仰所倡导的。

5结语

时代赋予体育新的内涵,体育信仰不是体育世界的乌托邦,也不是一种宗教观念和精神桎梏,而是一种可操作的人本理念,是对体育真、善、美的崇尚和追求,是人们对健康体魄,健全人格的向往,是人们意识领域潜在的体育价值观,是人们参与一切体育活动的意识形态下的行动指南。它不需要太多的功利性,始终以“更快、更高、更强”为目标,主张公平竞争,唾弃一切弄虚作假,提倡纯洁的体育心理与体育动机,旨在人们的意识领域树立一种积极健康的体育意识。具体表观在:自我超越、自我完善、和谐与人性、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颖.高校德育与信仰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4(4):8-10.

[2] 王玉北,韦尔乔.西方哲理漫画・信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89.

[3]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

[4] 卢元镇.体育产业MBA经典译丛/体育社会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94-604.

[5] 颜天民.竞技体育的意义[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32-37.

竞技体育的概念范文6

竞技运动哲学研究已经形成了若干个主要研究方向:(1)美学方面。(例如,竞技运动是一种形式还是艺术?体育赛事是艺术作品吗?我们能够客观地评价美学上的竞技运动行为吗?)(2)认识论方面。(例如,竞技运动感觉意识能被适当地成为知识吗?当我们表演技巧时,我们能正好知道什么?教练必须有精英水平的表演知识才能在那个水平有效地指导吗?)(3)道德规范方面。(例如,竞技运动必要地发展了好的行为?当我们同意公平竞赛的时候,我们同意了什么?有像竞技运动民族精神这样的东西吗?)(4)逻辑方面。(例如,竞技运动由于它的性质而与逻辑的其他领域分离了吗?竞技运动的概念和比赛的概念是在逻辑上是离散的吗?)(5)形而上学方面。(例如,人类本能地玩弄动物?)(6)教育哲学方面。(例如,通过竞技运动我们能够精神上得到教育吗?竞技运动中家长式作风的教导是必然的吗?通过“竞技运动技巧”这个概念,我们想要表达什么意思?)(7)法哲学方面。(例如,孩子们能够同意精英竞技运动的训练吗?规则证据不足地说明行为吗?)(8)精神哲学方面。(例如,智力训练仅仅是想象的一种形式吗?竞技运动的人们被简单地认为机器人吗?)(9)规则哲学方面。(例如,调节的竞技运动规则仅仅是制成的规则的一个种类吗?)(10)自然科学的哲学方面。(例如,有适合所有自然科学的单一方法吗?当竞技运动自然科学家说一个假设的统计学的程序有解释性的力量时,他们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竞技运动心理学者忽视the(post)Freudian的传统?)(11)社会和政治哲学方面。(例如,竞技运动的单纯概念曾经存在于一个假定的社会和政治时间和顺序之中吗?竞技运动竞赛是自然界必要的资本吗?竞技运动制度总是腐化单纯的比赛吗?)

二、竞技运动哲学与实践的关系

实践的多样性意味着没有一个普遍的方法来划分竞技运动哲学(这些实践是不同的学校和哲学的不同传统之中的实践),所以,明确的阐述哲学观点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能的。在竞技运动方面,当在竞技运动上总会有哲学知识更加抽象化的时候,就有价值论领域做功的增长。逐渐地,哲学家们正在为国家和国际竞技运动政策的发展做贡献。他们和压力集团一起,哪里需要争论的学问和技巧,就要忍受挑战性的标准化的问题,这是非常清楚的。如此做功的例子包括对运转着的公平的不同概念的研究,在研究中,要对性别、种族这样的种类划分表示尊重;在适当和不适当中作出公断意味着性能的增加和遗传工程;启蒙精英体育的法西斯主义倾向,或者启蒙现代竞技运动仇外者的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