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外阅读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外阅读现状范文1
纠其原因,我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课外阅读资源的匮乏
城里的学校基本都有图书馆、阅览室,学生家中也或多或少有些藏书,而农村却很欠缺。虽然在近两年“两基”检查下,许多学校也配备了一些书籍,但是在农村,有像样的图书馆、阅览室的学校却屈指可数,就连这少数几所学校的图书馆也由于种种原因未必能做到真正向学生开放。再加上许多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普遍对课外阅读不重视,大多数的家长反对自己的孩子买课外书。他们认为课外书是闲书,会影响学习。
(二)课外阅读时间不足
农村中学有两类学生是比较典型的:一是基础差,学业跟不上,这类学生连正常的学习都无法完成,就更谈不上课外阅读了;一是成绩较好,学校、老师、家长都寄以升学的厚望,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练习,调查中得知,有近二成的学生每天作业量在3小时以上,他们实际上也无心、无力、无暇顾及课外阅读。而另外一些基础尚可但升学无望的学生,由于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及有效的阅读辅导,未能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的课余时间也大都花在看电视、打球、上网等上面。
(三)课外阅读方法欠指导
在农村,书摊上的读物良莠不齐,而中学生又缺乏辨别能力,于是一些低俗小说便成了当代学生的最爱,就是偶尔遇着一本好书,有的学生在阅读时也随意性太大,无目的、无计划,只是看过而已,而后就不知所云,更谈不上对作品内容有感受与体验。最为普遍的是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做读书笔记。须知,人脑的记忆是有周期性的,只有把知识进行归类,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精华内容或摘抄,或概括,或写心得,才能真正通过阅读,吸取书本精华。
二、解决课外阅读现状之对策
(一)增加农村学校的阅读资源
各学校要改变以往的应付观念,不要把图书室当摆设,应开放图书馆,开设阅览室,要切实发挥图书室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作用,多进书,进好书。而在一些较偏远的山村中学,也可以让每位同学自捐书籍成立班级图书角,这样也就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了,同时也应该让家长明白课外阅读对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性,改变对课外阅读的“偏见”,多给学生买几本课外书,订阅文学类的报刊杂志,给学生在家里提供一个好的阅读环境。
(二)每周适时开设阅览课
我们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每周适时开设一两节阅读课,并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定课余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如果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阅读课,语文老师也可以每周用一节语文课作为阅读课,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目,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正确方法,或是让学生之间进行阅读感受的交流等等。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外阅读现状范文2
【关键字】小学生 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
国家教育部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145万字,要使学生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因此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也是开展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调查对象及方法。为了解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习惯,本人自编调查问卷共10项,采用封闭形式,对红谷滩新区实验学校三、四、五、六年级的83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34份,回收调查问卷811份,其中有效问卷772份,有效回收率为92.6%。
2.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动机。
1)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通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小学生喜欢和比较喜欢课外阅读,不喜欢课外阅读三、四年级所占比例为7.2%,五、六年级所占比例为0.6%。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有课外阅读的兴趣。
2)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及动机。通过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小学生选择童话寓言类故事书和作文等辅导书籍进行课外阅读,阅读的动机集中于“学到知识、增长能力”上。由此可见,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明确,阅读动机积极。(如表1)
表1 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及动机情况表
(2)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调查表明,课余时间小学生用于看电视或者玩耍的时间明显多于看课外书的时间,而且,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为30分钟左右,每天花2小时以上时间看课外书的比率很小。(如表2)
表2 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统计表
3.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通过调查发现,96%的小学生希望或者非常希望阅读课外书时有人指导,有主动学习的欲望,而且大部分小学生有做笔记或经常做笔记的习惯,但是三、四年级有11.5%的学生,五、六年级有10.6%的学生从不做笔记,这22.1%的同学值得我们重视。(如表3)
表3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情况表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认知与行动反差明显。虽然学生对课外书的喜爱程度较高,但是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其主要原因有:课外阅读氛围不浓。一天24个小时当中,小学生只有7个小时是在学校度过的,其余的17个小时都在家里度过。处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回家后没有同伴的影响和交流,父母又忙于家务,没有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读书,自然没有读书的氛围,导致小学生不愿意进行课外阅读。
2.内容的选择急功近利。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生都选择作文类等利于提高考试分数的教辅书籍进行课外阅读,而对于那些具备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能够真正滋养心灵的经典名著却很少问津。究其原因,大部分家长关注的是小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而无暇关注或很少关注课外阅读。除此之外,我国目前考试机制、评价机制也会影响到小学生课外读物的选择。
三、改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建议
课外阅读现状范文3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
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语言学家吕淑湘认为,每个人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和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比例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所以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及其重要性
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表明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发展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语文学科的范畴,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启迪智慧,修身养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受地域、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小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的程度不同,课外阅读兴趣的实现程度存在一定差距,这显然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笔者对一所农村小学调查发现,学校对语文教学比较重视,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方法的指导,致使老师花费大量时间,教学的效果却不明显。该校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普遍不好,阅读兴趣不高,阅读习惯没有养成;在语文学习中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他们喜欢写作文,但是由于词汇量贫乏,写出来的作文不是语言不通顺、有错别字,就是内容经常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具体情况如下:
(一)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
11%的小学生在双休日读课外书,剩下的89%的学生做其它事情,其中有62%的学生在家看电视或者玩游戏。通过提出“你读课外书是谁的要求”这个问题,是要了解学生读课外书的真正原因和学生对课外书的态度。结果75%的学生回答读课外是家长、老师的要求;仅有19%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读书的。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源匮乏
学生阅读的书籍中作文选、故事书、漫画书占87%,而纯文学和科普类的书籍只占13%左右;家庭藏书量在二十本以内的仅占32%,还有13%的学生家庭藏书在十本以内。有的家庭,尤其是贫困的家庭,孩子除了教材以外再也找不到一本可读的书。课外阅读的资源不仅在数量上匮乏,而且在质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没有保障
调查显示,有35%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为0;坚持每天读课外书1小时以上的学生只占16%左右;在回答“你每天都读课外书吗”的问题时,有35%的学生每天不读课外书。很显然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不足。
(四)小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
对于阅读的方式,仅有26%的学生是认真的读完整本书,42%的学生只是随便翻翻;在读书的过程中会写读后感仅有7%,不做任何标记的竟有23%。从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课外阅读的方法。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对策
(一)转变观念,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造成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语文老师是有一定责任的。教师应该认识到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的学好语文。只有语文老师明确了目标,转变了思想观念,才有可能去重视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才有可能去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还要注意与家长保持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只要是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会不厌其烦的去做,只有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
(二)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
要让学生有好书读,要保证课外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新课标中提到,教师和家长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建立班级图书角
语文老师可发动本班级所有老师每人捐助或借给班级一定数量的图书,教师也可发动学生大范围搜集课外书籍,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级图书角并在班上张贴推荐的理由,定期更换一次,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
2.做好家长工作
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和家访等机会,经常向家长宣传阅读课外书的好处,建议家长为学生选购图书范围要广:如文学、自然科学、历史等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不要局限于作文书,针对有些家长不知道何种课外书适合自己孩子阅读的情况,同时也为了避免一些不良读物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可以列出一些刊物名称供家长参考,使每位家长所购买的书尽量少而精,从而使家长花较少的钱让孩子看更多的书。
3.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读物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等向学生推荐一些内容健康、符合教育方针和时代需要的图书。如:低年级可以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等。同时,选择的读物要配合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各科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最好结合教材,指导课外阅读,这样会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当学生还沉浸在对小女孩悲惨命运无限同情时,可引导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集》;教完《少年闰土》,可以“中年闰土又是怎样的呢?”一问,引导学生去读《故乡》等。所以教师要做好课外书的推荐工作,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的课外阅读量。
课外阅读现状范文4
一、问题的提出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一、二年级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四年级阶段的要求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五、六年级阶段要求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阅读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终身学习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还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然而,由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的问题也很多,距离《课标》的要求还很远。尤其是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更突出,为了更好的了解农村陔子的阅读情况,我对本校中高年级随机选取100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的目的:
一是了解我校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二是通过调查,了解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以利于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我校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2、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能力低下。通过调查发现,喜欢课外阅读的占23%,绝大多数学生读课外书只看情节,走马观花,能够查字典或问别人弄清意思的占10%,作读书笔记的占5%。
(二)出现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
一直以来,课外书被认为是闲书,对提高学习成绩没有多大作用,没有阅读的兴趣。同时,学生的课外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大多数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漠然视之,读也是放任自流,使得学生不会读。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渐渐失去了兴趣,更谈不上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2、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来源匮乏。首先是学校藏书数量少,内容陈旧,而且大多数学校图书室未向学生开放,学生想读书却无处借阅.其次多数学生家中没有图书,学生放学回家想看书却无书可看,再加上有好多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
3、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各级学校教师不能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条件和机会,一味地应付抽考、会考,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语文和数学两科的课业学习上,课外作业挤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就连节假日也要对付大量的家庭作业,学生想读书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同时,许多家长也认为读课外书籍影响学习,因此,不让学生看课外书,一旦发现,轻则没收,重则毁掉,学生在家里想看书也不敢看。
四、调查总结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可能改变的办法有以下几点:
1、培养兴趣:不同的学生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所以教师不仅要熟知图书的内容,更要加深自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图书时才能游刃有余。在国外,如果孩子不喜欢阅读,人们不会认为是孩子的问题,而把原因归结为家长和老师没有为他创设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没有发现他喜欢和感兴趣的阅读材料。那我们,要使学生的阅读成为悦读,该怎么做呢?有爱看书的父母,才有爱看书的孩子。家长读书、看报、上网无疑是孩子无声的榜样,在家长的潜移默化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就更爱看书,写作能力也强。如果家庭中缺乏读书的氛围,怎么指望孩子喜欢看书呢?这种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家长自己放弃学习的情形目前在我校一些家庭中并不鲜见。
2、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建设,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为农村中小学配套足量的图书,建好图书室、阅览室,使学生有足够的课外阅读资源.
3、各级学校领导、教师应转变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这些都有赖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因为课内学习毕竟是有限的。
课外阅读现状范文5
一、边远山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学生、家长、老师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
很少有家长自觉给孩子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籍,他们没有意识到支持和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专心学习,成绩优秀,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读“闲书”上。此外,在阅读内容上加以限制,所谓的“课外阅读”,也就是些作文选之类的应试教辅书。面对升学压力,学校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也不是很重视。各科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看不完的指导书。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尽可能地追求考试分数,几乎成了许多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最主要目标。学生偶尔会带几本课外书到学校看看,但一被教师看到不是教科书或者精编、大全、训练、ABC之类的,这书自然是厄运难逃,学生也往往会先得到一番关于时间紧迫的大道理、小道理的教育,接下来就会是什么师生约定,如果再“不思悔改”,老师邀请家长协同作战是不可避免的,再接下去可能就是“遣归”了。在这样的“教育”下,为日后生活算计,大多数学生自然不敢再越雷池半步了。学生的课余时间甚至周末和节假日都被大量的作业占据,可供学生支配的时间微乎其微。而由于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过重,绝大多数学生又把这仅剩的可属自己支配的时间,用在了看电视、玩游戏、参加运动上,学生的阅读时间就要少了。相当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电视节目,课外阅读几乎空白。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课外阅读结果可想而知。
2.阅读条件差,阅读材料不足,学校图书室的利用率低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边远山区的经济相对而言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因此就导致家长没有闲置的钱来购买课外书;学校也由于经费问题,很少甚至没有购买课外书、征订报刊杂志。学校仅有的一个图书室,管理员也是有任课老师兼任的。学校图书室的利用率过低,据了解,不少学生不愿从学校图书室借阅,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学校图书室经费、购书的数量种类越来越少,加上学校把资金向购买教师用于教育教学科研方面的书籍倾斜,使得图书室无钱购买许多为学生所喜爱的读物,造成学生对图书室读物兴趣降低。二是学校图书馆图书周转率低,而且书籍陈旧,即使购买了几本新书,待到新书上架要比书店看到的慢上好几个月,久而久之,学生对图书借阅就渐失兴趣了。
二、边远山区中学生课外阅读对策
1.要改变观念,家长和教师要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一位教育家说过:“能力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也不是教师所能教会的,而是学生在运用知识、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引自《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第86页,唐晓杰著,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了,提高了,就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自由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了。知识丰富了,反过来又会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学生今后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从事工作的基本功,是创新型、开拓型人才的必备素质,是学生终身受用不尽的本领。课外阅读的功效远远超过课内阅读的功效,这也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无论是学生中的语文学习尖子,还是一些知名的学者作家,大多在青少年时代都有过大量自由阅读的经历,大量课外阅读是他们通向成功之门的必经之路。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充分体现语文教学“重阅读,重积累”的学科特点。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营造宽松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2.在征订图书上下功夫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购买一定数量的新书和订阅相关报刊。在征订时,选择对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有帮助,能够启迪学生智慧,有利于培养学生特有的心理、生理特点的书刊;选择有针对性、可读性、思想性、广泛性、趣味性书刊,从而使学生开拓视野、训练思维、自我教育、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成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针对经费紧张的状况,可与外地大学或资源雄厚的文体单位结成帮扶对子,以获取更多有益的阅读书刊资料。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
学校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要排于各班授课表当中,每周安排1—2节课外阅读课,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发挥学校阅览室、图书室的功能。假期安排学生看一些好的课外书,家长不仅不能够责骂喜欢看课外书的孩子,相反还要鼓励、督促孩子博览群书,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阅读条件,才有可能改变山区孩子的阅读现状。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先初读,感知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要求学生要把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或者做成卡片,把自己阅读中的深切感悟写成日记,或者读书心得体会,也可以让学生收集自己崇拜的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文学家的事迹,整理成文字,并定期翻阅,反复揣摩、吟诵,领悟其中妙处,学以致用。要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做到手到、眼到、心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定期检查交流,巩固阅读效果。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现状范文6
道理众所周知,“课程标准”公布与实施也近十年,新课程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强调学生要“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而现在的高中生“读好书,读整本书”的人有多少?高中生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的现状如何?面对这些问题,笔者始终没有找到一份满意的答案,为避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笔者作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当前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现状,并希望这份问卷调查能够给关注高中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者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2012年3月至5月,笔者用近两个月的时间,从50多万人口的县级市,选出五所不同高中校作为样本校(整个建瓯市只有五所普通高中校)进行调查了解,建瓯一中(省一级达标校),建瓯二中(省二级达标校),建瓯三中(省三级达标校),建瓯七中(农村高中校),建瓯市芝华中学(私立中学),每个学校三个年段(高一、高二、高三),每个年段随机抽取两个教学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15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400多份。通过对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如下三个问题:
一、学生课外读整本名著的比率低
问卷中有一项是:请填写中国经典文学名著阅读情况表,如表所示(表一):
从表中可知,所列经典名著学生全书阅读的比率不足10%,《红楼梦》、《三国演义》因高考有要求,阅读比率才分别达到24.87%和30,29%,《雷雨》、《呐喊》因教材有节选相关的内容,学生阅读的比率也才分别达到8.63和8.74%。至于《平凡的世界》、《烈火金刚》、《青春之歌》、《女神》、《病隙碎笔》等作品,全书阅读过的比率不到2%,这样的状况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现在的学生“读整本书”尤其是读整本名著的比率低,课外阅读经典文学名著状况堪忧。
二、学生课外阅读低品位、低龄化
问卷中有一项是如果你有喜欢阅读的书,请按顺序写出你最喜欢的三本(部)书(只要是你所喜欢的,不管是什么书),笔者作这项问卷调查的目的是在不划出(或可以说是不提醒)学生要阅读经典文学名著的基础上,看学生平时最喜欢阅读的是什么书。通过统计分析,85%以上的学生课外至少阅读了三本(部)书以上,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要求基本上会达到,但从统计中,笔者发现,学生课外阅读的书(阅读内容)比较杂,最喜欢的三本书中,60%以上低品位、低龄化:《穷爸爸、富爸爸》、《校园狂少》、《梦里落花知多少》、《蜡笔小新》、《校园风流邪神》、《亿万老婆买一送一》、《请在秋天叫醒我》、《很纯很暧昧》、《喜羊羊与灰太狼》、《淘气包马小跳》等,至于经典文学名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如比较接近高中生的《平凡的世界》,在1460份有效问卷中只有42人阅读过全书,有769位学生不知道有这本书;红色经典如《烈火金刚》在1482份有效问卷中,阅读过全书的人只有15人;《青春之歌》在1462份有效问卷中,阅读过全书的人24人;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高中教材中有,学生对史铁生先生应该是不会陌生的,史铁生先生的《病隙碎笔》,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探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已知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等问题,这些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作品深刻凝重富有思想深度、人生哲理,作为高中生应当阅读这些作品,思考这些问题,但是调查的结果让笔者深感失望,在1478份有效问卷中,只有24人阅读过全书,有1112位学生甚至于不知道有这本书。通过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学生课外阅读的面比较广,阅读的量也有,但阅读的质((阅读内容)值得关注。中学生课业繁重,时间有限,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就等于失去了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阅读时间。
三、学生课外阅读偏重于小说
笔者在设计问卷调查内容时,有意识地列举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的诗歌、散文、戏剧等作品,希望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诗歌、散文、戏剧的关注度,如表所示(表二):
从表一、表二中我们知道学生对诗歌、散文、戏剧等作品的关注度非常低。《女神》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但从问卷调查中我们看到1449份有效问卷中,完整阅读过此书的只有25人,比率1.73%;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的戏剧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面对这样的经典,在1478份有效问卷中,只有47人完整阅读过此书,比率3.18%;《歌德谈话录》是歌德朋友爱克曼整理的有关歌德言论的书,记录了德国近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歌德的重要思想和文艺理论观点,是世界文学的杰出成果,高中生阅读此书,可以接触到外国优秀文学传统,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文艺理论修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选修课程举例十”中还专门提到,可调查的结果是:在1453份有效问卷中,只有20人阅读过全书,72人阅读过部分内容,有832人,近5726%的学生不知道有此书。
这份调查表中发现的三个问题给笔者带来了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