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1
走进金锦山的家,像是走进了一套别墅。这幢一共5层的复式公寓,是让金老师最知足的。
金锦山在嘉善县姚庄镇的北鹤村当了一辈子的村小老师,一家人原来也住在北鹤村。“原来的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造的砖混结构的两楼两间,只有两间卧室。孙子到20岁了,还要跟爸爸妈妈挤一间房。”金锦山说。房子显然不够住了,扩建的打算又因为宅基地有限而搁浅。这个时候,当地提出的“两分两换”成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途径。
2008年4月,嘉兴被确定为浙江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所谓“两分两换”,有个精简的概括:将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地换股、换租、换保障,推进集约经营,转换生产方式;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生活方式。
再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农民”可以变“市民”,住公寓,拿“退休工资”。这是嘉兴率先全国开始进行的尝试。
金锦山和两户邻居一起申请了置换。2010年6月,姚庄镇农房改造集聚一期桃源新邨社区正式建成,这是嘉兴最大的城乡一体新社区,金锦山一家也搬进了桃源新邨的新家。现在,姚庄已有816户3200多名农村居民入住城乡一体新社区。
在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战略决策后,嘉兴市抓住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契机,开展以“两分两换”推进“两新”工程建设,促进农房改造集聚。“两新”工程,就是以“两分两换”为动力,以编制实施“1+X(即一个新市镇镇区加上不超过镇所属行政村数的城乡一体新社区)”村镇布局规划为引领,全力推进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化新社区建设。
之前,嘉兴市90%左右的农民还散居在855个行政村、17000多个自然村,这种状况直接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和资源要素的浪费,间接制约了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迈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变,阻碍了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和社会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两新”工程推动了镇村布局规划的全面优化。嘉善县姚庄镇原有行政村18个,该镇因地制宜规划了“1+3”模式,突出了具有江南水乡特色村落的保护。该工程的推进取得了多赢的局面。
对政府而言,“两新”工程建设使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改善各类基础配套设施和农民生活条件,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均衡化水平。对农民而言,“两新”工程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使农民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和城市文明辐射。对发展而言,“两新”工程建设有效缓解土地要素等瓶颈制约,拓宽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进程,2010年4月,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就全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进行视察。提出调整优化“两新”工程规划布局,提升理念、定位,注重特色、个性;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做好协调,整体推进;着力强化特色产业的培育与支撑等意见建议。
2011年7月,嘉兴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就该市经济转型升级、“两新”工程建设等需要政府加以重视或改进提高、推进的方面,向政府提出了五大项审议意见,面对面交由政府研究处理。嘉兴市政府将人大审议意见提上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落实。
随着城乡一体新社区的推进,从根本上改变了嘉兴市城乡环境面貌,优化了公共服务,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推进以探索优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十改联动”
党的十强调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新型城镇化相对于传统城镇化来说,是更加有质量的城镇化,质量的基础来自于良好的产业发展保障农民持续增收,良好的社会生态保障农村生活和谐。
城市居民能够享受的公共服务,农村居民也要能够享受。嘉兴市海盐县在推进全域城镇化过程中,并没有走“摊大饼”的城市扩张之路,而是在全县推进教育、卫生、社保、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此,海盐县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交村村通,县内城乡公交一票制,水务、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也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而这只是嘉兴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个缩影。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在于从制度层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为了让世代躬耕的万千农民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嘉兴开始向深水区探索。
因时而谋,顺势而动,嘉兴启动实施了以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的“十改联动”。即在以“两分两换”优化土地使用制度的同时,联动推进了就业、社会保障、户籍制度、新居民管理、涉农体制、村镇建设、金融体系、公共服务、规划等九项改革,整个统筹城乡发展、现代新农村建设呈现良性互动态势。
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监督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迈出实质性步伐,2010年4月至7月,嘉兴市人大常委会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对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2011年11月,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市政府关于嘉兴市本级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和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并到现场实地视察。
2011年12月29日,秀洲区油车港成为嘉兴市本级首个完成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理体制改革的镇,标志着嘉兴市本级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为使老百姓乘坐城乡公交享受与城市公交一样的优惠政策和便捷,嘉兴市人大多年持续监督,城乡公交与城市公交实现“零距离接轨”。2013年,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将市政府关于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列入主任会议议程,进一步推动嘉兴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一幅绚丽生动的统筹城乡画卷铺展在南湖儿女面前。
统筹城乡就业改革稳步推进。实施城镇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解决一户”的动态管理,开展创建充分就业村试点,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被列为联合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深入。率先制定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从制度层面构建“全民社保”体系,被列为全国居民合作医疗试点城市。
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环保等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实行就业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区域政策统筹和财政差额结算。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2
(城乡一体化部分)
一、两大平原区基本情况
我省***、***平原区域面积28.93平方公里,城内包括11个市的51个县和农垦9个管理局的114个农场,593个小城镇(276个建制镇和317个乡集镇)、6272个中心村和28829个自然屯,人口2367万。行政村数量多、密度高、主导产业主要为农产品种植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区域为农垦系统以现代化农业为生产为主,已初步形成的农场为中心的小城镇规模,经济基础较好,城镇发展空间较大,其它城镇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基础设施配套能力较弱,乡镇以集贸经营为主,城镇吸纳、转移农民能力十分有限、区域城镇化率较低。
二、两大平原区域一体化工作推进情况
2010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黑龙江省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方案》,方案明确了我省发展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总体思路。推进工作分为启动阶段(2009年至2010年)、加速推进阶段(2011年至2015年)和巩固提高阶段(2015年至2020年)。目前,在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方式创新方面着重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科学编制城乡规划,为城镇化建设指明方向,在全国率先完成377个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省66个县(市、区)完成了《县(市、区)城镇村居民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开展了沿乌苏里江四县(市)《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和《县(市)城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全省已编制完成《县市城村镇体系规划》25个、《小城镇总体规划》783个、行政村建设规划4349个,规划编制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二)深入实施城镇化试点工程,努力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重点推进两大平原区域内百镇试、旅游镇的“三供两治”及绿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城镇的承载力。目前,百镇试点镇开工项目 个,完成投资 亿元,旅游名镇开工项目 个,完成投资 亿元,已有 个县完成三供两治项目。
(三)以失去三棚一草改造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人民环境。
大力开展城镇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改变城镇面貌,制定出台了《全省撤屯并村规划纲要》总结推广了城乡一体化型、宅基地置换型、新型压区型、村企共建型和屯镇新建型五种模式,全省撤并自然屯770个,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四)积极推动场镇共建试点工作,按照规划一体、管理一体、社会事业一体、组织推进一体、政策趋向一体的原则,制定省级政策的支持政策,全局推进鹤山农场与双山镇、双农场与 德镇两个场镇一体化试点建设。目前,双-鹤、双- 一体化建设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双-鹤一体化建设总投资1.62亿元,完成了公路、供热和居民安置小区项目,双- 一体化建设总投资4.4亿元,完成了居民安置小区、公路、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在管理体制上实现了干部交叉任职。
三、两大平原区域一体化发展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强化衔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先易后难、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基本原则,到2015年两大平原区现代城镇体系趋于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城镇产业支撑作用显现,县城(试点镇)集原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到2020年,两大平原区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公园区型、商贸型、旅游型小城镇、农业现代化产业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良、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县城、农垦、森工城镇和特色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实现区域城镇化。
(一)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到2015年,撤并3700个自然屯,重点打造建***、红兴隆、北安等区位优势明显的中心城镇,城镇化率达到62%,到2020年全省累计撤并5700自然屯,全省要打造30个5万元人口的小城镇,70个3万人口的小城镇和200个1万人口的小城镇、城镇化率达到65%。
(二)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健全,到2015年区域为县城、中心镇及中心村供水普及率90%,县城供热普及率70%,中心镇供热普及率50%以上,县城供气普及率60%,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60%,中心镇污水处理率30%,中心村污水处理率20%,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0%,中心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0%,中心村垃圾无化化20%,县城中心镇及中心村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
到2020年,区域为县城、中心镇及中心村供水普及率95%,县城供热普及率80%,中心镇供热普及率60%,县城供气普及率70%,县城污水处理率70%,中心镇污水处理率40%,中心村污水处理率30%,县城污水处理率 。县城中心镇及中心村覆盖率达到30%以上。
(三)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中心村收入7000元,城乡居民居住面积28平面,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中心村收入11000元,城乡居民居住面积30平米。
四、两大平原区域一体化推进措施及政策建议
两大平原区域涵盖了我省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以及油田、矿区、农垦、森工四大系统,结构层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中,应科学规划城镇功能布局,合理确定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逐步形成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互初、布局合理和理有序的现代区域城镇体系。
(一)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建设体系
以哈尔滨市区、齐齐哈尔市区、大庆市区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应重点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利用资金优势加大对周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利用信息技术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革城乡发展。构筑以工业为主导的新型经济结构,以工业化全面振兴农村经济。以鸡西市、绥化市、黑河市等为代表的较发达地区,应重点壮大县城经济、增强县城经济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县城区位特点,多形式发展县城经济,其它不发达地区应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投入和机制,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化承载能力
坚持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城镇道路、三供两治等项目建设,省级建设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镇土地出让金返还机制,整合国民对保障房、棚改工程、泥草房改造、三供两治等专项资金国,采取招商、贷款贴息、特许经营、合资工作,向城镇化建设倾斜,加大市场化工作力度。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山东城乡一体化;路径;政策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091(2016)01-0027-04
党的十将“三农”问题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内容,强调要把推动城乡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充分显示出我们党和政府在治理理念上的与时俱进。城市与乡村,原本属于具有独特内涵的两个区域空间,二者相互依存并相互促进。消除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融合,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山东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只有在科学探究最佳推动路径的基础上,找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对策,才能使山东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
一、城乡一体化概述
(一)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更是城乡空间、经济、社会发展演变的综合体现,这其中不但包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而且展现出了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深邃思想。从宏观上来说,城乡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动态平衡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在城乡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使城乡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联系越来越紧密,最终实现城乡同发展、共进步,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
(二)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广泛的区域演变过程,涉及到的管理要素众多,影响范围较广,且不同地区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一体化形式也不尽相同。就总体上而言,城乡一体化包含城乡空间结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社会结构、生态环境结构等诸多方面,因而人们习惯上会将城乡一体化划分为城乡空间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人口一体化、城乡社会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五大方面。其中,空间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经济一体化是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基础,人口一体化是发展城乡关系的依托,社会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一体化是城乡和谐、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2]。
二、当前山东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始终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促进城乡经济社会融合,使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虽然山东城乡一体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中央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标准和要求相比,仍存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
(一)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县域经济相对落后
除以烟台、威海、青岛、东营、日照等市组成的山东半岛城市圈,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等,城市化进程较高,经济水平、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各方面发展比较好之外,山东省内的其他部分内陆地区,仍然处于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经济结构转变之中,工业主要以资源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慢、总量小、占比低,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少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二)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相对滞后
近年来,山东省城市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而农村交通、通信、水利设施建设仍相对落后。城乡教育、卫生资源配置不很合理,大量优质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教育教学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卫生技术力量薄弱,特别是村级医疗保健设施简陋,农村保障体系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不高,社会治安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发展格局的惯性作用,加之城市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导致在全省范围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城乡收入差平均值从2000年的2933元扩大到2013年的809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0年的2.24:1扩大到2013年的2.71:1,与城乡一体化低于2:1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加之农民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还要用于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而且如果加上国家对城市居民在养老、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补贴,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更加明显。
(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三农”问题一直是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民在经济资源和公共资源配置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导致农业发展缺乏现代生产要素和现代生产方式的有力支撑,城市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的力度不够,加之农村的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远远不足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需要,导致农民难以平等分享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果,而资源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并未得到改观,因而未能形成城乡统筹,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3]。
三、山东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探究
通过对山东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地区受地理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城乡一体化实际发展态势不尽相同。因此,在规划山东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时,要充分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水平和发展现状,各有侧重,从而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统筹空间布局,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城市与农村相比,具有巨大的发展优势,往往可以依靠自身的快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而城市的周边地区,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其发展则相对较为被动。目前,山东地区城市化整体水平,与先进省份相比,仍然偏低,有鉴于此,各中心城市可充分依靠空间范围内的不断扩张,产业链条逐渐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首先,在空间方面,可利用大中城市的发展,加快城市周边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使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其次,在产业结构方面,可建立城乡互助的产业发展模式,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突出抓好产业培植和项目建设,实现城市和农村产业的合理对接,科学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
(二)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就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作为先导,循序渐进完成新农村建设,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因此,加快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目标,扩大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合作范围,建立城乡资源共享机制。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农村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品质。因此,要抓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吸收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切实解决农村的生产性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性基础服务设施不足、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现实问题。毫无疑问,统一城乡邮电通讯、道路交通、燃气管网、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要求,对于镇改街、村改社区,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山东各地区应在统一规划的原则下,因地制宜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不可“一刀切”。
(三)统筹资金运作,推进城乡公共财政一体化
资金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因素,健全公共财政政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按照公平的原则科学配置财政资源,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一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拓宽公共财政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倾斜,重点做好重要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三是加大公共财政监管力度,提高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四是提升政府财政资金的示范导向功能,着力形成以惠民政府、优质服务、优良环境为重点的“洼地”效应,鼓励社会和民间资金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建设领域发展,形成“政府引导、项目补贴、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为推动城乡一体化提供保障[4]。
(四)统筹生态管理,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生态文明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体现,统筹生态管理,要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公平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科学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制度对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要突出抓好配套设施和环境整治,实行城乡垃圾整治同一标准。要着力构建城乡统一的绿化和环卫基础设施体系,按照“谁受益,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统筹划分城乡环卫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责任,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补偿机制[5]。对城乡污染防治实行统一规划和治理,对农村垃圾实行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办法,杜绝城市污染企业、废水、垃圾等向农村转移。总之,要通过环境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不断提升城乡生态文明程度。
四、推动山东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基于对山东城乡一体化实现途径的探讨,本文就推动山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出以下的建议。
(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服务型政府,就是在维护社会民主稳定的基本条件下,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和社会利益为根本,依照法定程序,以公民的意志力为基础而组建起来的,履行服务职能且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因此,推动山东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要理顺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明确政府的基本职责,利用自身独有的组织协调优势及政策导向作用,承担起政府作为城乡一体化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的责任,切实做好各项规划工作;同时,政府要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突出市场机制的地位和作用,让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进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减少行政手段对市场的直接干预,适当采取经济手段,保障城乡一体化稳定发展。
(二)深化城乡各项管理改革
一是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传统的城乡户籍分离管理制度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因此,要努力打破城乡户籍制度的二元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解放,使城乡居民真正享有自由选择居住地的权利;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应科学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向城市转移,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二是加快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模式,解决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的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城乡分割的政体体制问题[6]。要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部门联动机制,建立统一的城乡管理考核指标体系,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创新城乡土地管理改革,完善农村征地制度,在严格执行城乡土地“增减挂”的前提下,推动土地合理流转,让农民真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三)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一方面,应切实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要按照公平的原则,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把保障农民发展权放在首位,加强对农村居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合理解决农民失地后的生活权益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劳动就业、财产保险、医疗卫生等保障制度。依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及要求,建立并完善与山东地区相适应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使广大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同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不仅是城乡一体化实现的必要条件,更是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确保城乡所有居民都能参加城乡统筹医保和退休养老保险,以真正享受到统一的社会保障。再一方面,政府应通过转变财政支出格局,促进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切实建立覆盖整个城乡地区的、城乡居民平等的、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保障和维护农民的基本权利
保障和维护农民的基本权利,首先,是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力度。彻底消除过去城乡二元体制导致的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的教育、劳动、社会福利待遇等方面的社会管制行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管理,通过城乡优质师资统一交流,确保农民工子女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使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真正享受同等待遇。其次,是加大对农村科技推广方面的投入,鼓励农村基础科研项目的开展,大力推广科技成果,不断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及时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再次,要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调整和改善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卫生部门应将更多地财力向农村公共卫生方面倾斜,各个部门明确目标和职责,合理分配相关资源,做到公平、高效。
(五)加强城乡统一市场建设
当前,我国的市场在很多方面仍处于分离的状态,尚未形成联系密切、运行协调、城乡统一的市场机制,这不仅限制了城乡之间的市场融合,还严重阻碍了各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因此,要培育和发展城乡市场体系,将市场作为连接城乡发展的纽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方面,要科学建立城乡发展的经济网络,使其不仅有利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协作发展,更有利于加大城市对周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进而促进城乡之间的商品、资金、劳动力和信息技术的合理流动,加强城乡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另一方面,要科学培育和发展城乡市场体系,要以市场为突破口,不断推动城乡经济的相互渗透,促进各种生产和生活要素在城乡范围内科学地流动和优化。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经济社会动态系统,我们只有对其进行综合、全面、系统的探析,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科学规律。山东未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只有在充分立足本省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本着系统、科学、多元化的发展理念,才能推动山东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王艳.广义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界定与评价分析———以郑州为例[J].区域经济,2011,(01).
[2]于淑俐.山东半岛实现城乡一体化路径选择与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141-144.
[3]敖日格勒.从社会学角度论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J].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2011,(09).
[4]王婷.浙江省城乡统筹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03).
[5]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三农”研究系列[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9-42.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小城镇;城乡统筹;一体化;安徽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通过城镇化发展,拉动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近年来安徽始终把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与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1.安徽省小城镇建设持续发展
安徽省地域分布因长江、淮河穿省而过,大自然将安徽分割为皖南、皖中、皖北三大区域,城镇类型、产业发展具有浓郁的区域特色,全省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有广阔的淮北平原、贫瘠的皖西大别山区、富饶的长江沿岸和风光秀丽的江南丘陵。小城镇在安徽农村发展也可分为城关镇、建制镇(中心镇)、集镇三层次。建制镇从1984年的152个发展到2013年末全省正式建设行政镇916个,户籍人口超过10万人的镇已达48个,20万人口以上的镇2个。2013年全省小城镇年平均财政收入超3000万元,其中超1亿元的镇34个,超2亿元的镇2个,超3亿元的镇2个,最高的的镇年平均财政收入超过8亿元。进入“十二五”,安徽省通过选择相关市县试点深化农村改革,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施民生工程,开展新农村建设以及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采取政策支持、项目引导、优化发展环境、打造载体平台等一系列措施,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显著提升,试点镇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城镇功能承载能力、镇容镇貌管理措施和综合经济实力、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有了很大飞跃,集聚功能和辐射与带动农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省城镇化率由2010年43.2%提升到2013年47.86%。
2.安徽省城镇化建设发展格局特征凸显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发展不断探索,安徽基本实现了“一圈一带一群”的省域城镇化格局。合肥省会经济圈联动发展成效凸出,在全省的经济总量占比与首位度明显提高,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成为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老大”;皖江城市带城镇化率持续提高,芜湖市加速建设现代化滨江城市;皖北城市群加快溶入“中原经济圈”;淮南、淮北、马鞍山、铜陵等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加快,逐步成为新型综合性城市。黄山市以建设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载体,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到2013年末,全省城镇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已达4个,50万至100万人口的城市有5个,成为安徽崛起的脊梁。
3.城镇化建设促进了安徽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近年来安徽加快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统筹区域发展,促进了安徽城乡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
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适时实施巢湖行政区划调整,合肥、芜湖、马鞍山等中心城市集聚发展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合肥经济首位度达24%、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位次提升至第15位。合淮同城化、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路网建设快速发展,城市综合承载力明显增强。
皖江加快建设,促进区域特色发展。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江南、江北集中区建设扎实推进,开发园区加快转型升级,皖江示范区国家级开发区达12家。皖北振兴发展提速。开展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市县与皖北三市六县结对合作,谋划建设阜阳合肥、亳州芜湖、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皖北地区发展活力和动力增强。皖南皖西加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20条扶持政策,开展黄山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促进皖南和大别山区科学发展。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加快。高层对接,经济圈会商机制日臻完善。在轨道交通、区号统一、直购电和引大别山优质水源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开展新区划范围内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城市互动融合发展态势逐渐形成。
全省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截止到2013年末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11.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08.7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65.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7%,到2013年末78.2万城市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216.1万农村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43.6万农村五保户享受政府供养。全年救助城市医疗困难群众49.9万人次,救助农村医疗困难群众266.8万人次。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区)达到67个。推进保障房建设,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2.9万套。全民基本医保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参保(合)率稳定在95%以上,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实施11项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民生工程。到2013年末全省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2465个,床位27.4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9.6万人。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554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053个,社区服务站2578个。
二、安徽城镇化发展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尽管安徽把建设城镇化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位置,但是与发达省份比较仍存发展速度不快、后劲不足,在扩大农村消费、吸纳就业、积聚产业、支撑县域经济、辐射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有待强化;在谋求全省综合加快发展速度、拓展发展空间、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上,依然存在一些瓶颈的制约。
1.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虽然区划调整后增强了合肥的首位度,但是合肥经济总量仅为南京的59.2%、武汉的53.8%,皖北地区还处于加快发展启动阶段,经济总量仅相当于江苏苏北地区的40.4%,发展的稳定性、可持续性有待提高;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与规划目标要求尚存差距。
2.综合配套滞后,参与程度不够
尽管部分地区已逐步放开户籍限制,政府积极为进城务工经商及失地农民办理农转非,但由于农村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实践中农民并不买账,事实上已形成既占用城市用地,又不脱离农村,更不放弃农村住宅和耕地的城乡两栖居民,不仅给村庄整治增加了难度,而且也不利于稳定集聚城镇人口,加快城镇化进程。
3.建设投入不足,自限受限
随着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压力增大,企业发展与工业项目配套对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一方面乡镇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政府财力有限;另一方面,乡镇外部融资渠道不畅,融资平台缺乏,小城镇发展面临严重资金瓶颈。
4.创业资金缺乏,融资渠道不畅
返乡农民工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远远不能达到创办企业、生产经营的资本需求。尤其是农村金融服务组织缺乏,外部融资渠道狭窄,国有商业银行“嫌贫爱富”,很多地方的融资担保体系、乡村银行等金融服务组织仍处“真空”地带,更是大大制约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发展。缺乏资金承接载体导致民间和社会资本投入小城镇建设动力不足。
5.土地约束偏紧,审批手续繁杂
建设用地指标少约束是城镇化发展中的共性问题。越是发展势头好的城镇,镇区规模扩大越快、企业入驻越多、人口聚集和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越迫切,建设与用地矛盾也越突出。具体表现在:用地规划更新较慢,城镇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编修不适应城镇建设发展速度。现行土地政策对农村建设用地保护更加严格,用地审批手续繁杂、时间较长,城镇的发展征用土地更加困难,保护耕地与城镇建设矛盾更加突出。
6.产业开发不足,规模层次较低
主要表现在产业分散、规模偏小、层次较低。多数地方缺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乡镇优势产业不集中,发展重点不突出,当地优势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缺少地方特色,工业产品或农业产品结构雷同,乡镇之间相互恶性竞争。
7.城乡差别明显,制约因素较多
一是就业制度“瓶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有所限制。二是劳资关系和权益保障上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时常发生、妇幼保健得不到与城市人口同等待遇、工伤事故处理标准不一致、子女教育仍存收取借读费和赞助费现象等。三是希望进城居住的农民工进城门槛高。财富向城市积聚,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无形中把他们的养老问题推给了农村。四是农民向市民转变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融入城市除经济因素外,文化因素也存在适应和再社会化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民向市民的顺利转变。
8.小城镇建设环境有待提升,政策效应弱化
外部环境,既存在国家的税收优惠、货币政策、土地利用、公益项目建设等支持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力度不够,也存在国家有限的扶持政策不集中、资金项目安排分散等问题。如相关部门在推进小城镇建设时各自确定一批“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建制镇”、“中心镇”、“产业集群镇”、“新农村示范镇”、“扩权强镇试点镇”等,项目名目繁多,支持主体不同,资金来源分散,建设重点和方向各异,不仅造成行政资源巨大浪费,也弱化了扶持政策的效应发挥。内部环境,除了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弱、基础设施差等硬件不足外,政府行政审批项目多、手续繁,公共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治安环境、卫生条件差等也影响小城镇在吸引投资、吸纳就业、聚集产业、辐射带动等方面的能力。
三、加快安徽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对策分析
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引擎,促进传统农民向新市民和新型农民转变、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传统村落向农村新社区转变,形成城乡互动、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1.明确加快安徽小城镇建设发展目标优化城镇布局
根据安徽省制定“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完善“一圈一带一群”的省域城镇空间格局,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争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应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要求,继续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承接产业转移,提升皖江示范区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快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强南北合作,加快推进现代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深化合肥经济圈一体化进程;促进皖南和大别山区“三位一体”发展。突出抓好合肥、芜湖、安庆、蚌埠、阜阳、黄山六个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与发展,按照中小城市标准,培育壮大一批县城和中心镇。
推进合肥经济圈统筹发展,促进沿江城市带城市组群发展,支持皖北城市群加快发展。扶持皖南山区及皖西大别山区以特色城镇化为核心,坚持环境优先、绿色发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按照各类城市的不同特点,分类指导,加快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按照市政标准改造与完善基础设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综合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制。选择基础条件好的特色镇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
2.着力提升城镇综台承载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完善城镇功能分区,本着节约土地的原则,合理配置产业用地,规划建设各类开发区、产业集中示范园区和产业集群专业镇,科学引导产业向开发区、园区集中。统筹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避免重复建设等浪费现象。以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施小城镇管理综合治理,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不断提升小城镇市政公用设施水平。统筹协调各类工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形成城镇设施科学有序的管理体系。提升城市防灾减灾等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城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以产城一体化积极创新城镇化发展
积极创新城镇化发展,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稳步推进行政区划改革。在城市组群建设、农业地区城镇化、生态化地区城镇化、中小城市发展等方面努力探索,形成自身发展特色,力争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省,使安徽城乡居民享受到更多的城镇化发展红利。根据城镇化发展需要,统筹规划、积极稳妥的推进行政区划调整。积极围绕产业发展适度超前的规划发展需要,适当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适时调整部分市中心城区区划设置,根据县、镇(乡)小城镇发展的实际加快社区建设改革。发挥土地政策促进作用,根据产业、经济发展的实际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处理好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相关指标适度向县级中等城市倾斜。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结合农村土地确权,探索建立农民向城镇转移宅基地合理退出机制。
4.不断提高城镇文明水平,促进城镇绿色发展
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化,让广大人民群众尽快适应这样的变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需要政府不断通过深化改革、政策引导、管理创新、法制建设对人民群众宣传、引导与规制。引导经济发展方式以节能环保为目标,促进城镇紧凑集约发展。培养全民的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开展环境综合治理,保护城市周边湿地、森林生态系统,推动区域绿道、城市绿环建设。发扬徽文化的精髓,彰显安徽城镇文化特色。结合文化禀赋特征,提高城乡规划和设计水平,做到建筑风貌与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相协调。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加强风景名胜区资源、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开展村庄整治,促进全省万村居住环境逐步改善,提升安徽城乡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5.统筹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克服“大城市病”
快速的城市化,需要克服非匹配、非规整、非公平、非集约、非成熟等外部性弊端――“城市病”。“城市病”的集中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不仅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以及引发市民身心疾病等而且会引起城市发展速度放缓,大量财富流失,无形中浪费了资源,不利于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加快安徽城市、小城镇和城乡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是解决“城市病”的良方,更是科学的发展方向。一是科学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二是加强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调整城乡产业、生活空间布局,四是完善城乡就业机制。为加快城镇化步伐,解决大城市人口膨胀与城市规模的矛盾,必须从建立城乡产业与生活功能入手,着力引导人口有序转移、合理布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家海,王开玉,蔡宪.安徽社会建设分析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4月
[2]刘波.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研究及相关政策建议[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5期
[3]徐鸣.新形势下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探析[J].未来与发展,2010年09期
[4]孙中锋,陈晨.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养老问题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年18期
[5]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3-4
[6]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皖政〔2012〕27号)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寿光市
一、寿光市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1、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
中心城区坚持成片布局、组团开发,重点突破东城新区、西部物流,带动中心城区规模快速膨胀、品位不断提升。借力寿北开发,滨海新区建设实现大突破,产业聚集、吸纳就业、生活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宜业宜居的滨海新城初具规模。加强农村新社区建设,全市新建续建古城怡和园、羊口齐庄社区等农村新型居住区130个,建设公寓楼518栋。在环卫、交通、饮水等方面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2、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商铺向市场集中,配套建设新型产业园区和新型商贸服务区,促进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逐步形成了东部城市新区、西部市场物流、南部生态农业、北部现代工业、中部商贸服务“五大经济板块”。
3、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村、城镇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2500元和每人每月400元,农村五保老人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900元和250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6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240元。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所有镇街医院和村卫生室实现药物零差率销售;启动实施了全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将14类重大疾病列入医疗救助范围。加大社会救助力度,投资8000万元建成了全省县级一流的社会福利中心,对全市90%的农村五保老人实行集中供养。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去年全市新建学校面积20.7万平方米,被确定为全省社区教育示范区。2012年全市用于民生领域的投入达到4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3%。
二、寿光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全域城镇化的认识不够统一。全域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部分干部对全域城镇化的认识不深不透、模糊不清,普遍存在重物质建设、轻人的就业、增收和保障,缺乏明晰科学的工作思路;部分农村干部对城镇化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不了解,有的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有抵触情绪,对群众缺乏正面的宣传引导,致使在有条件进行新社区建设的村庄工作也难以推动。
二是镇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大部分镇(街)在修路、小区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缺乏资金支持,有的即使想方设法建设了基本工程,但后续维护管理资金没有长久保障。这在村一级问题更为突出,除了少数集体经济好的村外,大部分村庄没有能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较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大农民脱离传统农业的趋势日益明显,但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让他们缺乏安全感。在拆迁改造的部分城中村、城郊村表现尤为突出,老百姓虽然住上了新楼房,但其打工经商、稳定就业、生活养老等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稳收、增收渠道不畅。
三、推进寿光市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编制完善全域规划,规范引领城镇化进程
坚持规划先行,突出“全域寿光”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完善城乡一体、系统配套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实现城乡规划的地域、内涵全覆盖。优化镇街区域布局,根据各镇街地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城镇化布局向经济强镇集中,逐步尝试探索小、弱镇街向大、强镇街靠拢归并,规划建设具有规模优势和发展后劲的中心镇街。坚持城郊村向城区集中、镇郊村向镇区集中、周边村向中心村集中的基本思路,加大农村中心社区的规划推进力度,引导资源投放和建设重点向中心村、大村转移倾斜,促进周边小村、偏远村向中心村集中。
2、重点突破,稳妥推进
以就地城镇化为导向,建设重心下移,集中财力物力,在镇、村两级选点布局,重点加强中心镇、中心社区(中心村)建设,实现全域城镇化链条的中、末端突破,摸索规律,示范全市。一是加强中心镇建设。从江苏海门等地的经验来看,中心镇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心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城镇化的重要节点,更是承接产业、转移人口的主要阵地。二是加强中心社区(中心村)建设。立足全市布局、考虑各镇街特点,在每个镇街推进建设若干个中心社区和中心村,重点扶持,以点带面,逐步推动农村就地城镇化。在推进措施上,可以学习借鉴江苏吴江市“三置换、三合作、三集中”的经验,敢于创新,活化利用宅基地以及承包地等资源,促进农村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利用,推动中心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三是加强镇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制定“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向镇村倾斜”的具体政策,以“路水电气医学”为重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深化城乡交通、供水、环卫、教育、医疗一体化,扩大覆盖延伸到村庄、社区,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3、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拉动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和动力。一要做强升级县域经济。在产业布局上,重视“就业导向型”产业发展,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发展力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以寿北“千亿级新型工业基地”为主阵地,推动全市新的经济发动机、就业重点区、生活集聚地建设。中心城区加快退厂进园力度,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打造全市宜居生活功能区。二要大力发展镇区经济。牢固树立和坚持“产业引人、产业留人、产业养人”战略,把发展镇区优势产业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积极构筑城镇新型产业体系,增强对城镇化的经济支撑、生活承载能力。部分从城区撤出和新招商引资项目,适宜在镇街落地的可以有计划的向镇街转移。三要聚力发展园区农业。以完善提升羊青路现代农业走廊、规划启动羊田路现代农业园区为契机,发挥现有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扶植培育农业龙头公司、家庭式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拉动土地向集约经营、规模经营流转,推动形成农业生产的园区化、经营管理的公司化,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实现留守农民的就地“再就业”,同时解放富余劳动力。四要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健全服务机构和服务网络,加大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服务向镇村、社区延伸,千方百计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使他们在城镇真正扎下根来,安居乐业。
4、推进社保体制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提高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以将“新农合”参合农民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运行为突破口,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分步有序的将进城就业生活、城中村失地农民、进城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村居民等群体纳入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二是推行民生型房地产发展模式。围绕建立“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加大土地投放,控制土地价格,减免税费征收,让利于民,控制房地产价格水平;重点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以及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力度,让普通进城就业、经商农民和一般城区居民买得起、住得起,降低进城生活就业门槛。研究制定农民以宅(宅基地)换房、退宅买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进城(社区)买房居住,促进农村人口的转移聚集。
【参考文献】
[1] 朱兰玺.寿光市2014政府工作报告.2014.
[2] 钟赫.寿光破题“县域城镇化”.中国建设报,2013.10.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范文6
根据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通知要求,我们就全市城乡、区域统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相关部门情况介绍,走访有关乡镇,发放情况调查表,与近100位基层干部和群众进行座谈交流,实地察看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同时到诸暨、丹阳、句容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成绩与问题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统筹的理念指导决策,以统筹的方法分配资源,以统筹的思路推进工作,狠抓重点,突破难点,城乡和区域统筹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但由于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惯性作用依然强大,统筹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统筹发展的经济基础仍薄弱。“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递增14.6%。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3.5倍、2.7倍,年递增28.2%和21.9%。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20026元和9338元,是2005年的2倍和1.8倍,年递增14.3%和12.7%。虽然我市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支撑统筹发展的经济基础仍较薄弱。财政刚性支出逐年增加,可用于统筹发展的财力明显不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4603元,到2010年,这一差距扩大到两倍多,达10688元。2005年,沿江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老区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只高出1130元,但2010年,这一差距拉大到近3000元。同时,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脱贫压力较大。至2010年底,全市349个村中,村集体经济无纯收入的村39个(黄桥老区32个),低于3万元的99个(黄桥老区84个),村级债务总额2亿元,村均58.1万元。
城乡、区域部分指标对比表
指 标 名 称
单位
2005年
2010年
沿江地区GDP
亿元
57.41
155.14
老区GDP
亿元
72.42
154.2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9728
20026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5125
9338
沿江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5950
11489
老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4820
8575
注:黄桥老区乡镇12个(黄桥镇、古溪镇、珊瑚镇、分界镇、姚王镇、河失镇、张桥镇、广陵镇、新街镇、宣堡镇、元竹镇、根思乡),面积825.6平方公里,占全市70.6%,人口73.38万人,占全市61.2%。
——极化效应不断放大,但增长极整体辐射能力仍不强。近年来,我市大力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培植经济增长极,重点园区和乡镇发展势头良好。整合园区资源,改革优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明确“一区四园”为市直管园区,重点加以扶持。2010年,“一区四园”国税开票销售达到全市的70.5%。加快实施“三城四片五重点”规划,稳妥实施部分乡镇、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城关镇管理体制,设立济川街道办事处,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黄桥副中心镇域面积不断扩大,常住人口不断增加,黄桥小城市和黄桥工业园区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为黄桥老区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从严格意义上讲,部分重点乡镇、园区财力增长仍处于起步、积累阶段,辐射能力有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尚未完全确立,乡镇、园区之间缺乏相应的联系制度,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欠发达地区自身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特色经济、经济带和增长极亟待培育。
——民生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二元结构矛盾仍突出。“十一五”时期,围绕改善民生,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各项改善民生举措向所有人群覆盖。基本完成区域供水工程,全市百万群众喝上了干净卫生的长江水。按计划组织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受益人口增至90万人。调整、优化交通发展布局,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建成农村公路1653公里,通行政村公路全部实现硬质化,全市“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农民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全面落实。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9%以上,筹资标准由35元提高到150元,补偿封顶线提高到8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2520元。但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政策和制度未能得到根本修正。附着在户籍上的就业、上学、住房等政策还没有完全剥离,农村户籍进入城镇的“门槛”依然存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历史欠账还很多,水利、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配置不合理。
目标与思路
城乡、区域统筹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和必然选择,也是“十二五”时期我市实现“共创更高水平新小康、共创文明和谐新**、共创领先苏中新辉煌”目标的前提和保障。我们理解,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应突破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摆脱传统的就“三农”抓“三农”的固有思维,将农村建设置于城乡大系统中来谋划,将农业发展置于产业大系统中来推进,将农民问题置于社会大系统中来思考;应致力于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为农村发展增添动力,为城市发展增添后劲,努力使城乡发展的“加法效应”(甚至是“减法效应”)变成“乘法效应”;在统筹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全部乡村变成城市,也不是城市乡村化,更不是城乡一样化、一律化,而是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善,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差别,城乡共享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我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应围绕“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对“三农”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逐步建立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早日形成“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城乡、区域一体化新格局,为“三个共创”、“六个争先”提供重要支撑。建议按照“一年有新进展(2012年),三年有新突破(2015年),五年上新台阶(2017年)”的基本思路设定目标任务。到2012年,统筹发展的制度基本形成。统筹发展的组织领导体系初步建立,各项体制机制、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初步进展;到2015年,统筹发展的体系基本完善。统筹城乡的城镇体系、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取得实质性突破;到2017年,统筹发展的效果基本显现。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充分融合,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拥有同质化的生活条件、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以及平等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权利。
从**实际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发展先行。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要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推进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
二是以人为本。以民主促民生,尊重群众意愿,遵循市场规律,严格依法依规依政策办事,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着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创新发展。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大力鼓励支持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创新和实践,加快形成有利于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四是系统思维。既看到局部、眼前,也充分考虑全局、长远;既看到面临的有利条件、拥有的优势和决策带来的效益,也看到面临的不利条件、劣势和决策后带来的负面效应;既考虑所要做的事情本身,也考虑它所涉及的相关因素。
五是注重实效。坚持“既积极、又稳妥”的原则,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区分功能、分步实施、逐步到位,走有序推进、统筹推进,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
对策与建议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在统筹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具体工作中,我们建议:
1.
坚持统筹规划“一张图”。规划是统筹发展的龙头和基础。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必须从规划入手,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发展需要,整合全市的资源配置,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新的生产力布局,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牢固树立“全域**”的理念,将市域1172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最大限度地集聚、整合和统筹城乡资源,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把农村作为与城区、小城市、重点镇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建设,把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作为进行统筹开发、提升水平,把农民与市民进行统一保障、搞好服务。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城乡一体、整体推进的原则,从城乡、区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生产力布局、要素布局和人口布局,合理修编城镇建设总规、控制性详规及覆盖城乡的统一的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规划,形成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全域**”规划体系,克服单项规划、局部规划、零散规划的不利因素,从规划层面为打破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依据。促进规划与规划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相互统一,严格做到小规划服从大规划,近期规划服从长远规划,局部规划服从整体规划。当前,重点要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主要发展方向,实施“3+4+5+X”战略。“3”即主城区和黄桥、虹桥两个小城市。其中,主城区为优化开发区域,要按照重心向北转移、中部加快改造、东部快速提升、南部适度拓展、西部有序开发的思路,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大力发展技术型、资本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黄桥、虹桥两个小城市为重点开发区域,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吸引产业和人口集聚。“4”即四大片区,西片为优化开发区域,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东片为重点开发区域,提升发展传统制造业和传统种养业。北片为适度开发区域,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南片为适度开发区域,着力发展特色富民强镇产业。四大片区努力实现区域差别化、特色化发展,区域内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东西部地区、沿江和黄桥老区的协调互动。“5”即古溪、广陵、河失、宣堡、新街等5个重点镇。在四大片区区域内,5个重点镇与其他一般乡镇组团发展。
“X”为农村新社区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科学定位、服务基层”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市为单位,统一编制农村社区规划,把农村社区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充分考虑村庄搬迁、合村并点、旧村改造、空心村治理、自然村合并等因素,以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和“双置换一转化”为抓手,采取镇村主导、园区推动、村企共建和项目带动等方式,力争建成一批布局合理、要素集约、功能配套、生态美好的农村新社区,引导农民向城镇和新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业向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多元化转变,实现农民生活居住和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2.
坚持产业发展“一盘棋”。一是大力推进园区建设。举全市之力发展“一区四园”,是我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基础。当前,在进一步明晰各个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继续推进集群化、生态化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实施园区联动发展战略,尽量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投入,推动园区间的良性竞争、有序发展。结合单位面积产出、龙头企业规模、税收贡献、能耗指标等参数,尽快建立园区产业合理化布局发展的评价标准,指导园区产业实现合理化布局。不断拓展园区内企业的横向集聚和产业链条的纵向延伸态势,全面提升园区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进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功能。不断强化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研发、信息咨询和中间服务等生产业,建立完善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把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配套完善研发、通关、国际投资、工业设计、科技咨询、金融、物流、人力资源支持、公共服务平台等,努力打造便捷优越的商务环境和适度超前的载体环境。促进经济开发区与主城区联动发展,加快推进虹桥新城和黄桥副中心建设,提高各园区对中心镇的辐射能力。进一步优化配置,活化思路,建立全市统一的宏观调控机制,形成由各园区孤立发展向市域内综合开发转变的局面,充分体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二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重点发展设施农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业,推进农业开发与生态保障及休闲旅游相结合,走产业化、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加强引导和扶持,尽快形成一镇(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和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发展城乡互助型农业,把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联系起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收益。同时,加快服务业向农村延伸,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逐步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开创城乡发展优势互补、互为支撑、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新局面。三是大力实施富民工程。把富民放在优先位置,推进农业、就业、创业、物业“四业”富民,努力形成农民收入长效增长机制。围绕发展高效农业,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技能、较强企业能力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创新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继续开展“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建活动,用利益把农民和市场更紧密、更直接地联系起来,让更多农民成为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建立稳健的强农惠农政策机制,整合涉农政策资源,调整优化财政资金投向,把各种政策性资金统筹捆绑使用,提高资金利用率。积极探索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套使用的新模式,研究奖励和补助办法,调动金融机构和社会投入的积极性。凡是能够进行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投资的,都应鼓励社会资金进入,使农村经济发展由政府投入为主逐步转向社会投入为主。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不断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异地发展型经济,重点扶持标准化厂房建设。从2012年开始,可每年扶持一定数量的经济薄弱村在乡镇工业集聚区或“一区四园”内兴建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确保有稳定的年租金收益。大力发展资产经营型经济,全面开展村集体“三资”清理,摸清底数,登记造册,建立“三资”台账,实行市乡联网管理。村集体资金资源一律由乡镇资源管理中心统一管理,统一发包,提高资源发包收入。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房屋等确权登记工作,为广大农民拥有的“三大产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所有权)进行流转或交易创造基础条件,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探索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路子。鼓励村集体规划内的非农建设用地或开发价值高的其他集体土地,依法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继续加大村企共建和机关帮扶经济薄弱村力度,实施“造血”帮扶,培育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3.坚持基础设施“一张网”。针对城乡、区域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差异大,互通性和共享性差等问题,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倾斜力度,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共建联网、共享互通。一是构建“大建设”格局。按照生态、人文、大气、宜居的定位,加大城市建设改造力度。积极规划实施如泰运河、羌溪河城区段断航改线工程,加快沿河景观风光带建设,努力形成彰显城市形象、品位、内涵的新亮点。重点规划建设好小南海、东部新区和东北老龙河等地块,全面启动城市北部地区整体改造,积极打造文化底蕴深厚、现代气息浓郁、配套功能完善的新片区,打造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新家园。进一步加快老小区、城中村和后街背巷改造建设步伐,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开放式的城市绿化结构体系,推进星级酒店、精品商场、高档休闲场所建设,完善城市各类综合配套设施。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把**城建成一座绿水相依、宁静隽美的生态宜居城市,一座功能完善、富有品位的现代开放城市,一座人文深厚、大气包容的文明幸福城市。二是构建“大交通”格局。积极实施334省道改线工程,加快推进南部沿靖干线规划建设、北部古高公路升级改造、**城区连接泰州和宣堡银杏森林公园的快速通道建设,打造“四纵四横”的市域交通骨干网络,构筑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加速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加快实施“连心桥”工程,努力实现路况等级明显提升、路网结构明显优化、通达深度明显提高的目标。大力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实行集团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建立以主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农村为终端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统一车型、统一线路、统一站点、统一排班、统一发车、统一票价,提高车辆覆盖面和通达率,实现村村通公交,让农民出门就坐车,一票能到达。结合学生上学、市民购物、职工上下班等,开通公交专线,完善交通体系。三是构建“大环保”格局。结合“四城同创”,对每条河流进行“控源、截污、活水”,落实专人负责,实施清沟亮底、疏浚污泥,贯通内河水系,取缔排污口,消灭盲肠河、龙须沟。进一步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对确定的污水处理工程,要加大督查推进力度,确保按时完工。同时,按照“宜建则建、宜输则输、城乡统筹、分区处理”的原则,在城区、乡镇(街道)、村(居)聚集融合点全面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实现市、镇、村(居)三级覆盖。四是构建“大城管”格局。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全面提升立体化、动态化、信息化水平,展示城市良好的形象。积极探索城市管理向乡镇、农村延伸的机制,通过城市管理工作的提前介入,将镇区、农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纳入城管部门业务统一指导的范畴,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环境的共同提高。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乡镇、村(居)成立环卫保洁服务中心,将镇区、村级道路保洁、垃圾运送推向市场,降低成本,提高养护水平。认真研究生活垃圾处理费与自来水费捆绑收取工作,采取“水消费系数法”收取垃圾处置费,确保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到位。五是构建“大供水”格局。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改变区域分割、多元化的供水格局,进一步理顺管理体系,建立同网、同质、同水的一体化供水格局,实现统一调配、统一供给、统一核算、统一核价、统筹盈亏。加大乡镇、村管网更新改造力度,降低产销差率。合理核定城乡水价,探索阶段性定价机制,将自来水使用分为生存需要和消费需要,对生存必需量以内的水实行低价格,提高超出部分的水价,市财政适当对乡镇水价进行一定差额补贴,确保全市用水安全、正常。
4.坚持公共服务“一本账”。基本公共服务应突破以身份和地域来确定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保障能力、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相适应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使广大农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享受更高的教育资源、更好的卫生保健、更健康的精神生活和更和谐的社会氛围。针对我市实际,推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可持续”的原则,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优先确定在生存服务和基本发展服务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领域。在这些领域内,优先考虑制度覆盖全体居民,满足基本需求,从解决老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一个阶段集中力量解决一两个突出问题,为老百姓提供急需的公共服务,再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提高均等化程度。凡涉及公共服务“硬件”投入的,要遵循“三城四片五重点”等全市空间布局规划,避免重复投资、浪费资源。当前,要创新思路,加快农村和黄桥地区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一是创新公共服务内容。坚持就业优先,突出农村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加快建立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就业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扶持,创新服务方式,通过减免相关税费、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创业培训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努力增加就业渠道。营造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社会环境,不断提高创业意识,使更多劳动者乐于创业、敢于创业。制定教育均等化发展指标体系,将短期内均等化工作重点放在“投入”类指标上,按照适度集中、资源聚集、规模发展的思路,确保公共资源的投入和利用效率,缩小城乡教育在硬件上的差距,然后逐步向“产出”和“效益”转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拓展职业教育功能,“把需要工作的人变成工作需要的人”。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的公共卫生机构,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重点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实行基本药物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规范基本药物使用,构建起覆盖城乡的药品供应体系。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在政策和经费上对基层医疗保健机构给予优惠,使卫生资源从医疗领域向预防保健领域流动,从大型医疗机构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流动,从城镇向农村流动。加大乡村医务人员的资质培训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训培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卫生人员待遇,吸引更多医疗卫生人才到乡村,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整体水平。把强化社会保障作为普惠民生的重要举措,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在逐步完善以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辅助、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建设“农家书屋”,解决农民“读书难”;实施阅报栏廊建设,解决农民“读报难”;抓好文艺演出队、电影放映队、科普宣传队等六支队伍,解决农民“看戏难”和“看电影难”;添置体育设施,解决农民“文化活动难”和“健身难”。二是创新公共服务载体。以服务农村群众为目的的社区服务中心,是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将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集中办理,实现公共服务基层化、便利化,让群众充分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果。要坚持从居民需求出发,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市场服务、中介服务、互助服务”全覆盖的立体化服务体系,为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创造条件。在每个社区设立服务中心,把市和乡镇的服务职能向社区延伸,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卫生医疗、养老保险、劳动就业等纳入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办结。面积大的社区可在中心村建一个服务中心,下设多个服务场所,形成“一中心多场所”格局,让居民就近、方便享用一些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引导金融、邮政、电信等机构在社区设立网点,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办农资超市、便民超市,为社区居民提供完善的市场化服务。大力发展产业协会、合作社等经济中介组织,积极支持发展就业服务、信息咨询、房屋租赁等各类社会中介组织,为社区群众提供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鼓励和支持驻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深入开展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志愿者服务进社区活动。三是创新公共服务机制。认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转变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做法,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民间等多方面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调合作、高效灵活的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充分发挥公益类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主力军的作用。放宽准入限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努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逐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行政承诺制度、听证制度、信息查询咨询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