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1
1.人际关系障碍
1.1构建人际关系障碍防范干预模式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许多社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长期处于高紧张、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之中,人们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不良的人际关系所导致的问题越来越多。在学校、职场、日常邻里生活中,由人际关系不良所导致的社会心理问题轻者可引起交往困难,重者可造成社交恐惧症或抑郁症,甚至是极端暴力行为和自伤自杀。例如,我们不乏发现学校中有同学会因为不善处理同学间的关系而导致人际关系僵化,甚至无法完成学业;也有人会因无法适应职场新的人际关系而无法正常工作;而邻里或公共关系的不善也会引起人际关系恶劣,甚至是举刀相向。
总之,种种由于人际关系不良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或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一般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个体正常的社会功能,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积极构建关于人际关系障碍的防范干预体系势在必行。
1.2常见人际关系障碍
主要有自我中心、自卑羞怯、嫉妒敌对以及孤僻,长期以往还会导致社交恐惧症和抑郁症,甚至是自伤。其中,自我中心者为人处事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自卑是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上的某些缺陷或欠佳而轻视自己,自卑感容易使人孤立、离群,抑制自信心的正常发挥。[1]羞怯的人在交往中容易被动和采取回避态度。具有嫉妒、敌对心理的人易采取偏激的报复行为,甚至导致极端暴力行为。而孤僻的人经常认为无人可以理解自己,自己无法融入任何团体之中。
2.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不仅关注现在的被意识到的心理问题,而且对于潜在的、表面上看似正常,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问题的现象也极为关注,重视预防日常生活中心理问题的发生。[2]临床心理学具有临床教育性、治疗操作性和公共服务性,这使得其对于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应当处于一线位置。因此,从临床心理学角度来构建人际关系障碍的防范干预模式,可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预防、干预和控制人际关系心理危机的发生和解决。
二.临床心理学对人际关系障碍的防范干预模式
罗伯茨曾提出相关的现代三级预防策略:[3]一级预防,即事先有目的地策划一些项目和活动来预防某些危机的发生;二级预防,即设计某些策略,尽量对危机进行早期干预以预防问题发展的更为严重;三级预防,即综合采用危机干预策略来控制危机的扩大。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人际关系障碍的防范干预模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预防体系,危机干预体系,发展性干预体系。
1.预防体系
临床心理学通常获取的是心理层面的信息,而非行为上的信息,且心理是先于行为的,因此临床心理学可在危机源上控制问题的发生。预防性干预重视事前预防,重视教育与辅导,其基本目标在于防患于未然,把有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遏制在萌芽状态。[4]在预防体系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临床心理学的临床教育性和公共服务性,真正做到对人际关系障碍的早发现,早教育,早引导和早治疗。
1.1专业的临床心理工作人员和咨询机构
拥有专业的临床心理工作人员对于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控制都是很重要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问题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更加准确地评估和解决问题。
人际交往中的许多问题是不明显的,甚至是潜伏隐藏的,如一个怯于社交的学生很可能会与舍友不太热情,长期以往可能导致社交恐怖或其他问题,而这些在初期和生活中是不易被发现或重视的。这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控制危机源。在学校、公司以及社区等可以培训或招募专门或兼职的临床心理工作人员,设立专门的咨询机构,能对潜在的、已存在的人际问题做出及时的反应。
1.2建立心理档案,完善人际关系的评估系统
临床心理学具有贴近社会现实的特性,这决定了它具有信息搜集的功能,其功能主要体现在:[5]①搜集信息的渠道广泛②搜集信息的时效可靠③搜集信息的准确性强。因此可以利用心理健康测验、学校或社会心理机构的普查数据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状况进行记录总结,建立心理档案,从而可以更好地提供心理服务、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常识。
学校、公司、社区等要对其人员进行及时的关注和了解,建立心理档案,充分利用心理或服务机构,全方位了解其基本的人际状况,及时发现其潜藏或表现出来的问题。例如对于学生的人际问题,不仅要咨询老师进行关注,辅导员、班干部、舍长以及宿舍成员也要积极参与帮助解决。
1.3组织和宣传相关的知识讲座,发挥团体心理活动的优势
宣传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知识和相关的技巧和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应对不同场合、不同人的心理承受力和社交能力,并促进人们的主动求助。而团体心理活动可以使参加者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通过相互影响,使他们在营造和体验团体凝聚力的同时,获得自身的成长和人际交往技能的提高。
一方面,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专家讲座,请专业的临床心理工作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宣讲,还可利用宣传栏、宣传册等进行技巧性的指导,建立健全心理防御和调适系统,使人们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我压弹性和应对能力。由于临床实例比较具有说服性,可以结合临床心理的具体案例,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人际障碍的危害性。
另一方面,定期举办团体心理活动,可以改善人际交往中的焦虑、敏感、多疑和敌对问题, 对提高人际信任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人们还可以将学到的社交技巧进行实际运用。
2.危机干预体系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危机状态的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咨询,以帮助平衡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冲突行为,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在危机干预中,对于人际关系障碍者,要充分发挥临床心理学的治疗操作性,要切实确保个体的安全和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以使个体能够恢复正常的社会心理功能。
2.1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人是社会性的,他人的积极关注和支持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人们的焦虑自卑感。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家庭、学校、单位以及社区组织等,而人际交往的社会性和广泛性使得其支持系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对于社交障碍者要给与充分的支持和关注,使得他们明白人与人的交往并不可怕,自己不是孤独的,他们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2.2广泛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
要充分利用临床心理咨询的临床态度,直接面对当事人,广泛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
2.2.1主要的咨询技术
一方面,可采用认知干预改变当事人的不合理信念。对于求助者进行必要的认知矫正训练,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自卑羞怯、抑郁、恐惧等心理是没有必要的,了解到自负心理的不堪一击性,能够运用合理的方式解决与他人的冲突。
另一方面,可以进行行为干预。行为干预可以简单有效的应对恐惧、焦虑情绪,让求助者学会合理的社交技巧,并真正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如针对社交恐怖症,可以采取系统脱敏疗法,逐步缓解求助者的恐怖情绪,促使其能够与人良好交往。
2.2.2 临床咨询中的注意事项
由于人际交往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障碍的多发性、敏感性、特殊性,在临床咨询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网络咨询和心理热线的运用。人际关系障碍者很大一部分表现为害羞、自卑、孤僻、抑郁,这种个性因素使得他们很难与咨询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而网络咨询和心理热线的设置为这些人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解决途径,它还可以在问题的初期安抚住当事人,缓解症状。
第二,对于人际心理问题的评估要有足够的准确性和细致性,使用较精确的心理测验,全方位进行分析, 切忌武断。
第三,要确保求助者的安全。由于人际关系障碍者的敏感性,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时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灵活运用技巧,充分照顾其情绪和行为倾向。
第四,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咨询时,要利用家庭、学校、社区等对求助者的支持作用,将个体置于团体中进行缓解和恢复。
三.总结
人际关系障碍的多发性、易发性和初期隐蔽性使得我们必须对其加以重视和防范,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缓解和解决人际问题的发生。临床心理学由于其学科的临床教育性、治疗操作性和公共服务性,对于人际关系障碍可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预防、干预和控制人际关系心理危机的发生和解决。其防范干预模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预防体系,危机干预体系和发展性干预体系。
当然,从根本上预防人际心理问题的发生,还要依靠整个社会的支持、政治经济与文化等社会关系的协调运作。而临床心理学对人际关系障碍的防范干预还要与学校、用人单位、社区等整个社会的配合协调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华峰,鲍丙刚.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原因及对策浅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B.E.Gilliland,R.K.James. Crisis Intervention Strategies[M].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Inc,2007.787-788
[4]段鑫星,程婧.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2
【关键词】心理学 作用 发展
一、心理学促进人的自我认识
学习心理学加深了人们对自身的了解。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解释自己的行为,并研究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的心理活动。通过心理学的测验我们可以明确知道自己属于哪种气质类型的人,是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还是抑郁症。再根据自己的气质类型进行自我完善,同时也可以指导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气质优势,丰富生活。
心理学中的自我认识中包括两个重要概念,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自我概念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总体认识,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由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三部分构成。反映评价一直伴随着我们,例如,幼儿园的小朋友在活动中积极配合老师,并因此得到一朵小红花,那么小朋友的到老师的肯定后自信就会增加,在以后的活动中自然而然表现良好。反之,如果小朋友在活动中因表现不好而受到老师的批评,那么孩子心中就会有挫败感,在此活动中必然无法充分发挥,以后的活动也许还会受到影响。社会比较,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这就是在作社会比较。小时候我们会比较哪个小朋友吃饭速度比较快,哪个小朋友比较乖,大一点,同学之间会比较谁的成绩高,成年后又会比较谁的收入高、谁的孩子好等等。这些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前的状况,并及时弥补不足。自我感觉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的。做作业时自己通过努力思考解决了一道难题,自己动手缝好了掉落的扣子,第一次独立做好一顿晚餐,这些都可以是我们获得较好的自我感觉,并因此而更加自信,同时,自我概念也改进了。自我评价是对自我所做的某种判断。事实上,自我评价与自我概念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就有自我评价成分的融入,而自我感念形成后又为自我评价提供了框架 。心理学有效地促进了个体对自我的认识。
二、心理学有利于教学
心理学研究证明,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分为认知因素和情感心理因素两大类,正确处理这两大类心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在教学时采取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情感需要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古代的教学是夫子在上面讲晦涩难懂的古文,之后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固守条条框框、缺乏自己思想的麻木者。现代的教学则吸取教训,充分研究学生的心理,在教学时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法。例如魏书生先生的“六步教学法”,首先给学生进行“定向”,明确方向,使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第二步让学生“自学”,学生根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自学习教材,独立思考,自己作答案,这些答案都充满了学生自己独特的思想;第三步则进行“答疑”,此处的答疑首先是学生之间互相解答疑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考了更多问题,答案也集中了全班同学的智慧,对于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在给予解答;第四步“自测”,顾名思义,学生根据“定向”中指定的目标来检测自己,进行自我评定, 检查学习效果;最后一步“自结”,学生自己总结本科学习的收获,再选取在自测中成绩优秀的同学进行系统的总结,使知识得到强化。这种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认识求知的重要性,并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效率,体验了获得知识的欢乐和幸福。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与学生通过互动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情况得到及时反馈,教师可以因此调整教学进度。学生具有猎奇心理,教师在教学中不时地展现一些图片、案例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则可以使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复习,巩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三、心理学使人更好地工作
心理学在工作中运用极为广泛,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展开工作。我们平时见到的商场工作人员就是利用消费和广告心理学的知识重新设计橱窗、陈设商品,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如大街经常 “打折”或“疯狂大甩卖”店铺,再如企业中总管利用组织与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激励员工,鼓舞士气,促进员工积极工作,等等。心理学在工会工作中的作用则在2010年富士康“13连跳”后得到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国有企业要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富士康依此通过定时对员工进行心理咨询、缓解员工工作压力等方法来促进员工心理健康。员工心理健康了,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自然提高。
四、心理学使人际关系更和谐
人际交往总会存在一些心理效应,如刻板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晕轮效应等,这些效应会影响到我们的人际交往。心理学家根据这些效应提出一些合理的交往法则,例如匈牙利传播学家拉希尔提出了一个拉希尔法则,也称为人际交往第二法则,核心思想是:人际交往尊重为本。这个观点与我国儒学大师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相似,这些思想多多少少都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促使我们与他人友好相处,是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五、结论
由此,心理学涉及每个人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凡是人,不论幼儿或老人,正常人或精神病患者,都会运用到心理学,终身受其影响。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来造福自己,使自己更完善,学习更轻松,工作更顺利,人际更和谐,让生活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2]廖秉宜,等.商家高校市场攻略比较[J].现代广告,2005,(2).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3
论文摘要:孤独感是近30年来心理学家开始关注的研究领域。关于孤独感的概念、结构及测量工具,不同学派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目前仍为达成共识,本文简要总结概述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孤独感概念及其相应的测量工具,为更深入研究孤独感提供参考。
一、孤独感概念概述
孤独感是近30多年来心理学家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最初,“孤独”一词来源于医学,用以表示人际交往沟通以及情感表述方面的功能障碍。医学界认为“孤独”是一种情绪性问题,孤独感是个体心理情绪的体验,是社会人际技能、认知或交流能力等均发生广泛性迟缓的现象(Leokamer,1943)。后来孤独被认为是一种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和体验,是每个人都会在生命中与之不期而遇的现象[1],引起了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于是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中,进行系统研究。真正预示着孤独感研究开端的是美国学者罗伯特(Robert S.)的《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一文的发表。该文指出:孤独感是当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或体验[2]。
目前国内外关于孤独感的概念众说纷纭,Sullivan(1953)把孤独感描述为与人类的亲密需要或密切的人际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不愉快的体验;Weiss(1973)指出孤独感不是独自一人引起的,而是因为缺乏某种明确的、需要的人际关系的结果,或者是对缺乏提供具体关系的反映。Peplau和Perlman(1982)提出当个体渴望的社交关系模式和实际的社交关系模式之间存在差异时,就会感到孤独感。我国学者朱自贤把孤独感看做是人在某种陌生、封闭或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不愉快的情感[3]。黄希庭(2004)认为孤独是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是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却又无法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李传银等人(1999)则认为:孤独是当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虚感。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不同学者对孤独感的定义的视角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理论取向:行为主义、认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者认为孤独感源于不充分的社会强化,是对重要的社交强化的缺乏或不充分的反应;认知理论家强调孤独感是对社交关系的知觉、比较和评价,是期望的社会交往与实际的社会交往之间不一致而产生的知觉;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孤独感与个体未实现的各种社会交往需要有关,是需要得不到满足所致[4]。
二、孤独感的结构及其相关测量
目前,心理学界关于孤独感的结构仍旧处于争论状态,没有达成一致观点,问题要集中孤独感性质上,即孤独感究竟是单维的,还是多维的。不同学者对孤独感的理解和界定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并发展出相应的测量工具进行验证,本文总结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孤独感结构观点以及相对应的测量工具,具体如下:
一维的孤独感结构及其量表
Russell是孤独感一维结构的最早倡导者。他认为:孤独的核心感觉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异的,所有孤独的人以同样的方式理解和体验孤独。据此理论,Russell于1978年编制了UCLA孤独感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at Los Angels),用来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并于1980年进行了修订。
Schmidt和Sermat也认为孤独感是一维的,认为孤独感是个人感觉到他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与他所希望拥有的人际关系之间的差距。并编制了孤独感分类量表(Differential Loneliness Scale),让被试评估一下在、友谊、同家人的关系、同集体或团体的关系四个方面的人际交往的质与量。
二维的孤独感结构及其量表
Weiss是二维孤独感结构的最早提倡者。他认为,孤独感存在性质上的不同或不同的类型,1973年他将孤独感分为两类: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其中情感孤独是指人们的依恋关系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孤独,表现为缺乏亲密联系,如儿童失去父母,成人失去配偶等。社交孤独是指人们社会整合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缺乏社会感时产生的孤独感,如与周围的同事、朋友或邻居搞不好关系等。后来Russell,Cutrona,Rose和Yurto(1984);Wittenberg(1986)分别以Weiss(1973)的这一里理论为指导编制了情感、社交孤独量表(Emotional versus Social Loneliness Scales)之一。
Gerson和Perlman根据孤独感在时间方面的特征,将孤独感分为暂时和境遇性孤独感(状态性孤独感)和慢性长期存在的素质性孤独感(特质性孤独感),并以此为依据,于1973年设计了状态—特质孤独量表(Status-trait Loneliness Scale),目的是区分这两种孤独,但是该量表在实际运用中内容的灵活性不大,因此,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情况中。
多维的孤独感结构及其量表
de Jong—Gieveld和van Tilberg早期在对德国人的研究中将孤独感分成三个维度,强度(社会剥夺感的性质及强度)、时程(孤独的易变性或稳定性)、情绪特征(缺乏正性情感如幸福与爱,以及存在负性情感如害怕与不确定感),并依此理论于1990年设计了Rasch型孤独量表,用以探讨孤独者的感知、体验及对缺乏人际交流的评价。
Scalis,Ginter和Gerstein,以及Vincenzi和Grabosky都认为孤独感的结构是多维的。calis,Ginter和Gerstein于1984年编制了多维孤独感量表(Loneliness Rating Scale),用来评价孤独者特殊情感(衰竭、鼓励、激越与颓废)的频度与强度。Vincenzi和Grabosky于1984年编制了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motional—Social Loneliness Inventory,ESLI)是为了区分R.s.Weiss(1973)提出的孤独四种类型所设计的,这四种类型是:情绪与社交孤立(状况),情绪与社交孤独(感受)。
目前,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是UCLA孤独感量表和情感、社交孤独感量表。由于我国孤独感研究起步较晚,本土化的信、效度较高的孤独感量表在我国并未成型,这仍是我国孤独感研究的一块空缺,需要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不断努力,使得我国孤独感研究更加深入和精确化,让孤独感群体早日摆脱孤独。
参考文献:
[1]王晓刚、陈卓,孤独的概念辨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81-84
[2]黄希庭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谢华、苟萍,近十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孤独感本土化研究综述,当代教育论坛,2007:36-38
[4]Friedman(李维、张诗忠译),生活风格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40-341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4
关键词:孤独感 自我归因 自卑 人际交往
不少高校学生存在孤独的情绪。孤独感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学生们有程度不同的孤独体验。伴随着孤独,种种消极的情绪如抑郁、自卑等也会产生,这直接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其学习、生活和发展成才。应关注高校学生的孤独感及其心理调适问题。
一、高校部分学生产生孤独感的因素
1、青年期的封闭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孤独感最强烈的时期就在青春期。学生的年龄基本上处于17-23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一方面觉得自己有许多不愿告人的秘密,有一种封闭心理;另一方面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又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我与其他同龄人之间的心理差异,意识到与众不同的特点,渴望别人能真正理解自己,能与自己以心换心地进行沟通。这种矛盾心理导致孤独感的产生。高校新生由于环境的变化、陌生感和青春期封闭心理,言行表现显得较为孤独。反过来别人的淡漠态度又会加深他们的孤独体验。
2、自责太重、自卑感太强
这是产生孤独感的深层心理原因。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中自尊与自卑其实是相伴而行的。他们的自我的肯定值一般都比较高,充满自我炫耀的冲动,容易蔑视权贵、标新立异、惟我独尊、我行我素,总是希望超过别人、得到别人的尊重,容不得别人的轻蔑和漠视。然而,由自身能力和社会复杂性所限,事实常常会使他们深感不尽如人意,受挫之后自信心下降。恐惧失败、寻求自尊安全感的心理最终可能导致其对社会活动的退缩与逃避,从而陷入自卑之中。
这种自尊与自卑是相互贯通的两端,其实都是心理不够健全的表现。来自不富裕或贫困家庭的学生更易产生自卑情绪和心理。自卑对高校学生来说,无异于作茧自缚,因为自卑往往使他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敢、不能也不愿意与人交往。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泰勒所言:“缺乏自信的个体,可能不大愿意在社会中承担风险,于是可能自觉不自觉地传递给他人一种无价值感,这反过来可能使钢铁的社会关系不令人满意,使个体产生孤独感。”
3、自视清高,理想化、完美主义的交友观,加剧了学生的孤独体验
高校里的学生,随着身心走向成熟,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有了归属、赞许、与人交往的需要,他们渴望友情。然而在人际交往中,一方面他们的自我肯定值过高,自命不凡、自视清高;另一方面,过分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对校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总是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来衡量别人,苛求别人。当他发现现实中没有人能与自己想象的标准完全一致时,就或许会产生对谁也看不上眼,不愿与他人交往的心理现象。同时,他们经常苛求自己,既为自己不爱与人交往而苦恼,又不愿意、甚至讨厌说客套话、应酬话,觉得这样很庸俗,把自己的愿望要求与现实生活完全割裂开来,再加上他们与人交往的技能较不足,这样就造成了与他人难以建立正常及和谐友善的关系,孤独体验显得很强烈。
4、归因偏差也会增加隔膜和距离
高校学生在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时,容易呈现出一定的归因偏差甚至错误。例如,一位女生不敢与异性打招呼,可能归因于自己来自农村,长得不漂亮等;而有些学生或许将自己交往范围小归因于对方考虑会地位、家庭背景、利益等,而不是归因为自己与人交往缺乏主动,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够广泛等。另有调查表明:高校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总体归因偏向于内控性,但对人际关系失败的归因多表现出外控倾向。正是由于对自己的认知偏见和对他人的消极认识、评价,使许多高校学生产生嫉妒、自卑、猜疑、报复等不良心理,程度不同地局限了自己的人际交往,障碍了人际关系的发展,加深了同学之间隔膜和距离,从而体验到了更多的孤独。
5、学生人格养成方面的疏失
中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发育阶段,也正是人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学生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人,应该是正常人格心理的逐渐形成和完善。遗憾的是,人的社会化平台扁平化了,不论是否步入高校大门,不少人身上都存在或多或少人格心理不够健全问题及不适倾向。极端的个例虽属少数,但反映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引起我们大力关注和解决。究其原因,与我国的高考制度有关,与学校有关,也与学生本人有一定的关系,更有家庭的责任和关系。因为家庭在学生的人格养成方面有密切的关系、不可替代的地位和独特的作用及影响。多少年来,社会各方面在学生良好人格心理养成上未比较充分地尽各自的义务。
6、激烈的竞争也是产生孤独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考上高等院校的学生,以前在中学都是各方面比较优秀的,进入高等院校之后,生活在一个大家都较优秀的环境中,彼此免不了要对比、竞争,为了将来工作理想也要竞争。这种能力上、利益上的竞争是高校学生不能相互沟通进而产生孤独感的一种原因。各高等院校的客观差别及置身其中的校园环境,会构成对学生心理持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二、孤独感的消极意义
1、孤独感加剧了内心矛盾冲突
导致一方面不愿意与人交往,人际关系淡漠,另一方面又深感“我现在很孤独”,心理处于矛盾之中。高校学本来就是一个小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冲突,在高等院校里的学习生活的阶段正是青年学生人生发生重大变化和转折的时期,矛盾冲突有其独特的内容及其反映,心理孤独是其一个方面的因素,它和其它矛盾问题相互之间具有诱导性,如不能正确调适,则会影响这一群体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一些反常的行为偏差甚至个别的极端事件和现象,既反映学生自身社会适应性的缺乏及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欠缺,又反映出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缺失、疏漏、不到位。
2、孤独感会造成部分学生人际交往障碍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人际交往的需求。高校学生的成长其实就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高校每个学生都将融入社会之中,如果他们不能在充满人际交往的社会中学会寻找友谊,建立自己的友谊网络,难以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将难免孤立于社会。所以,高等院校里的学生若缺乏建立友谊网络的技能,由孤独再陷入封闭,那么他们将面临着进行强制性再社会化的危险。
3、孤独感会使高等院校里的学生出现人格失常
孤独感会增加与他人的隔膜与疏离,反过来,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孤独感。这种被强化的孤独感会导致所疏离的个体人格失常。因为孤独的人是不快乐的、孤单的、郁闷的。他们缺少朋友的友谊和关爱,缺少了青春的活力,也没有精神寄托和疏导不良情绪的机会和途径,自然显得较为落寞,人生状态呈现灰色的基调,甚至出现人格失常。
三、进行心理调适,摆脱孤独感
高等院校的学生要摆脱孤独的困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适:
1、消除偏见和刻板印象,增加同学之间平等的、直接的接触
偏见是造成孤独感的重要原因之一。偏见有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分,而偏见的认知成分往往建立在一种不平等、间接的接触上。由于不平等的接触妨碍双方相互间深入细致的了解,且有先入为主的判断,不平等的、间接的接触通常导致双方之间肤浅、表面、片面的认识以及偏见。因此,多直接接触是消除误会和偏见的有效途径。
在交往与直接接触中,首先要以客观地承认、理解人的个性为前提。应该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兴趣、爱好、性格、观念等各方面各有其特点,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那样,只会限制自己的眼光和交往范围,是自我封闭和孤立。其次,既然人的个性存在客观的自然的差异,加之其它各种现实因素,在与人交往和直接接触中,产生矛盾纠纷甚至误会、偏见是必然的,那么,学会宽容就显得很必要。宽容可以减少矛盾纠纷,化解、消除误会及偏见,增进友谊,扩大交际,改善人际关系,提升人生品位和境界。宽容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修养情操、品位境界的体现,要学会宽容,学会以宽容的心态对人对事对物。第三,学会尊重他人。人人都有获得尊重和关怀的心理需要,在人际交往中,彼此应相互尊重,这是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学会尊重他人。最后,对人不可抱有成见、偏见、片面之见,应克服自身心理上的消极因素,以坦城、开放的心态与人交往。
2、增强自信,走出自卑和羞怯的阴影
首先必须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悦纳自己”,悦纳自己是增强自信的一条有效途径。自我肯定、悦纳自己以自己的独特性为前提,既承认和接受现实的自己在思想观念、性格品质、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又充分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充分肯定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自己的优越感,增强自信,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皮列马利翁效应”。心理学实验和现实不少事例反复证明了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诱导能使人更加进步,所以,肯定自己、悦纳自己就会使自己从自卑和羞怯的阴影的走出来,赋予自己的人生生活以明快的色彩。
3、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艺术
人际交往也是一门艺术,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把人际交往的技巧看成虚伪做作,那是片面的,甚至说是不对的。它是人际交往的必要的手段,是达到人际关系和谐的有效的方式,运用得当,可以,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相反,则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平时既应多学习一些社交礼仪和交往技巧,掌握处理人际交往艺术,又要不断反思自己和交往经历,不因几次失误或偏差而患得患失,不断总结,改变自卑和羞怯的心理,融入群体。
4、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克服不良性格
由于处在青春期,具有特定的社会地位和特殊的群体环境,大学生中有许多人具有高傲、冷僻、尖酸、刻薄等不良性格,无形中造成了与他人之间的隔阂,拉开了人际间的距离。因此,要摆脱孤独,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水平,自觉克服各种不良性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采取适当的行为,通情达理地与人交往。
5、通过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改变消极心理
一个人若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并在活动中担当某一角色,就要和他人交往,自己的行为客观上受到该角色所特有的规范和准则的制约,而且受到他人的角色期待和评价之中。这就意味着个体的行为要与角色相符合,这样,个体的行为及心理就会发生改变。这种外在的带有强迫性的要求可以使参与者较快地改变,因为活动本身就是社会性的,它既丰富了人的生活,增加了交往,彰显了个体的存在,也改变了因缺乏交流机会所造成的封闭状态及孤独心理。所以,高等院校的学生应自觉将自己纳入群体生活中,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使自己的身心得以正常健康成长,而社会活动也正是人的社会化的必由之路。
6、确立人生目标和计划,学会善于独处
孤独感虽然和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社会活动对之有客观性的制约作用,但更主要的是它属于人的主观心理体验而非一种客观状态,活动量的多少与内心的虚实并不一致,因此,应关注高校学生自己的内心体验。现实生活中有聚会,也有独处,人的性格有内外向之分,有人喜聚会,有人喜独处,善于独处也是人度过孤独的必要方式。体验孤独而克服孤独感,也会提升人生内在精神境界。高等院校的学生也应学会善于独处。
最后,高等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人格健全、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材的人格要素和条件,学校、教师、家长及全社会都应关注高等院校里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家长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外,更应侧重于孩子人格心理的养成和健全,这是需要家长而且家长也应该尽责可以尽责的地方。因为正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说:“学生在这里是几十分之一,而在父母那里是百分之百。”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社会也在不断创造改进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的环境和条件。这里谈及的孤独感问题是其中已被关注并不断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困扰;成因;策略
一、大学生人际困扰的现状
人际困扰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关系不和谐,交往不协调,伴有焦虑、孤独、自卑、抑郁、苦闷等消极情绪的体验过程。现实治疗法的创始人格拉瑟认为,所有心理问题都是由令人不满意的人际关系造成的。我国的心理卫生学家丁瓒先生也认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有人类的心理病变,主要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发的”。可见,人际困扰是引起其他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们正常交往,顺利开展其他活动的保障。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专注。先有“马加爵事件”,后有“复旦投毒案”,虽然只是一些个例,但是从中却能够看出一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诱发的心理问题,最终酿成了悲剧。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社会学习资源分社就曾经针对28所高等院校的74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59%的受调查者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人际困扰,人际困扰问题成为在校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王涛,席波等人随机抽取了山东省三所高校7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人际困扰者的总检出率为53.57%,其中,轻度人际困扰者占38.51%,严重人际关系困扰者占15.06%。从以上这些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人际困扰是普遍存在的,要全面做好心理健康工作,克服人际困扰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分析探讨大学生人际困扰的原因,有的放矢的帮助大学生战胜人际困扰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二、大学生人际困扰的成因分析
(一)由认知偏差引起的人际困扰
认知因素涉及到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对人际关系错误的认知会导致人际交往时出现问题,引发人际困扰。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后期,已经开始向成人阶段转化,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产生着迅速的变化,开始对很多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是要求独立与自我反思的重要阶段。大学生自我意识也逐渐增强,但是由于社会经验尚浅,阅历不足,往往不能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全面且正确的认识。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都易造成人际困扰。交往时常会有理想模型,一旦他人与理想不符合,就容易有挫败感,并对交往失去信心。有的大学生会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有自我中心的倾向,在与他人交往时“严于律人宽于律己”,双重标准,自私自利,这些错误的人际认知都易造成人际困扰。
(二)由情绪情感导致的人际困扰
情绪情感作为个体的心理体验会间接影响人际交往过程。情绪情感的合理表达与个体人际交往的质量和有效性紧密相关。大学生时期的情绪情感呈现两极性,不够稳定,情绪容易起伏,这一情绪特点使得大学生在交往时,常会出现忽冷忽热的交往行为,容易出现各种人际困扰。情绪情感包括情绪体验、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等内容,其中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对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采用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能够使个体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从而能够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满足社交需求。而大学生的情绪调节策略往往不够成熟,经常会任意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较差,人际困扰也由此而生。大学生的这种情绪特点也使得他们在应对人际冲突时无法采取正确的情绪调节策略,无法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人际关系进一步恶化,人际困扰问题加剧。
(三)由人格因素引起的人际困扰
人格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整合和统一,它“永远无法与个体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背景相分离”,人格也是造成人际困扰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的人格正处于定型阶段,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逐渐形成,外部的行为愈发受到内部行为反应倾向的制约。大学生的这一人格特点使得不同人格类型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上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那么某些不利于人际交往的人格类型就可能产生人际困扰问题。对艾森克人格类型和人际关系的研究表明,在内-外向维度上,越内向的个体人际交往状况外面对的人际困扰越多。在社会掩饰性维度上,社会掩饰性与人际困扰存在负相关,即不良的社会掩饰性不利于人际交往,在神经质维度上,神经质与人际困扰存在负相关,即神经质越高、情绪不稳定的个体人际状况越差。从以上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人格类型在人际交往上的表现不同,大学生时期的人格类型趋于稳定,对于更易引发人际困扰的人格类型,值得我们关注。
(四)由交往技巧缺乏导致人际困扰
人与人的交往不是任意而为的,而是需要一定的交往技巧。交往技巧是在一定的人际交往练习和经验基础上总结积累而获得的,其与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状况有着相当的关系。很多大学生虽然深知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也有强烈的交往需求,但因只是初步涉及社会性的人际交往,缺乏系统的人际交往技巧,对于人际交往没有太多经验,拿捏不好分寸,容易造成人际困扰。
三、引导大学生战胜人际困扰的主要应对策略
(一)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共同作用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体,它是以宏观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言行,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能使学校成为大学生友好人际交往的平台,而且可以不断地锤炼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良好的物质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撑,丰富的精神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学校要重视根据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需要,不断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加强校风、学风、班风以及诸多人文景观、学术沙龙、活动场所的建设,为促进大学生的和谐交往提供物质和精神保障,鼓励和指导大学生广泛开展和投身校园人际交往活动中去,长此以往,即使有人际困扰也能在浓郁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中得到缓释与消除。
(二)加强人际交往教育
人际交往观不完善是大学生人际困扰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很多认知偏差与交往观不完善有关,因此,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观念教育十分必要。正确的人际交往观要求大学生认清自我、正确看待自我,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促使大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引导他们正确地剖析自我,合理评价自我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提升交往效能感;要加强心理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培养大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品质,尽量避免人际交往活动中的心理偏差,如首因效应、小团体意识等,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和谐的关系;学校还应多开展以协作为主导的学习或竞赛活动,引导大学生建立以合作为导向的友谊观、互助观、竞争观、共同成长观等,在协作、竞争与分享中体验真诚、感悟友谊,逐步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三)开拓人际交往渠道
交往渠道少、不畅通,缺乏交往机会,也是造成大学生人际困扰的原因之一,学校和家长都要重视为大学生广开交往渠道,为其提供广泛交往的机会。学校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大学生有充足的交往机会,促使他们在各种人际交往活动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逐步克服人际困扰;还应努力创设条件,鼓励大学生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社会交往的技巧,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四)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心理咨询与辅导对解决大学生人际困扰,缓解人际交往压力有很好的帮助和疏导作用。学校需完善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安排专职的心理老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面对的人际困扰,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咨询方案和疏导策略;有计划的组织人际困扰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发挥群体和朋辈的力量,让同伴之间互相启发、相互影响,达到共同成长、战胜人际困扰的目的;在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时,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提供有建设性的、恰当的帮扶措施,帮助和指导那些在身体、个性、情绪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大学生及时战胜人际困扰。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要对其人际困扰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针对造成人际困扰的原因,采取切有实效的措施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战胜人际困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辛志英.大学生心理困扰扫描[J].大学生研究,2003(4): 40-41.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范文6
关键词: “90后”艺术类大学生 人际关系 心理调适
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适应社会、完善自我,对其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以“90后”为主体,笔者从所在的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选择了60名学生进行深度交流,让“90后”大学生阐述自己的人际关系和遇到的困惑,以此探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的路径。
1.“90后”艺术类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特点分析
1.1个体意识突出,集体观念相对淡薄。
“90后”艺术类大学生大多追求个性化发展,认为标新立异、放荡不羁才能激发灵感,有利于艺术创作。他们希望能够主宰、决定自己的一切,对于辅导员的管理、家长或教师的引导、学校管理部门的规章产生反感甚至抵触情绪,在行为上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散漫,带有一定的功利意识,合作观念相对淡薄、集体荣誉感不强。交谈的学生中,有23.33%的学生提到了课堂分组排练很难合作的问题,常常约定好排练的时间和要求,却总有个别同学由于个人原因没有按时到场或者台词没背熟练,耽误了整个团队的进程,造成同学间的不信任。而在班级集体活动中,也会出现几个班干之间相互推诿,通知不到位,导致活动无法正常开展,这体现了部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意识不强,没有较好的团队精神。
1.2虚拟交往形式广泛,缺乏良好的现实沟通技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信、电话、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交友渠道日益多样化,网络媒介凭借方便快捷的特点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渠道。QQ、飞信、微信、微博等聊天软件纷纷亮相,网络社交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交往的主要方式。但是大学生应清醒地认识到,虚拟环境下的交往是轻松和随意的,大部分情况下不用为自己的言辞所负责,也不会引起太大的矛盾,加上谈论的也都是双方感兴趣的话题,不会和现实中的具体情况挂钩,这就决定了虚拟交往方式并不能和现实相提并论。
现实中的沟通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情感、态度、信念和想法的过程,良好的沟通指的是一种双向的沟通过程,需要一定的沟通方法和技巧。“90后”习惯了沉溺在网络社交的环境里,却对现实的人际交往技巧、造成人际冲突的原因、面对人际冲突的应对方法所知不多,也不知如何处理和解决。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当中,大学生往往凭自我感觉,凭情绪和自我经验处理各种人际问题,这样就很难适应新环境下复杂的大学生活,很多情况下反而会造成人际冲突,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与我交流的学生中,有26.67%的学生谈到了宿舍关系难相处的问题,觉得宿舍同学“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宽容,不能谦让别人,不换位思考而容易与别人发生矛盾”。
1.3自我表现欲强,抗挫能力较弱。
“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活跃,想法新颖,个性张扬。他们经常在微博、人人网、QQ空间等网络平台上针对课堂上老师的话语或者学校的管理制度抒发自己的独特观点,在学生会竞选的讲台上敢于发表个性的设想和理念,在衣着、发型、配饰上淋漓尽致地展现自我。我所在的学院每年一度的卡拉OK比赛,总是受到学生的热力追捧,不仅为了精彩的节目,更是每年的现场都会有男生一曲歌罢,向心仪的女生献上鲜花和浪漫的表白。
在强烈的表现欲望驱动下如果获得成功自然可喜,一旦出现失败就会引发问题。“90后”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很少经历挫折,心理承受力不强,一旦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往往难以理智地对待。特别是艺术类学生,常常对恋爱抱有浪漫的幻想,一旦情感出现问题,精神很容易崩溃,部分学生不好意思向家长或同学诉说,久而久之,心理问题渐渐产生,若得不到及时引导和有效沟通,很有可能会做出一些过激举动。我与一位休学的学生交谈中了解到,因为恋爱失败,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失败,在同学和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无法以正常的心态参加毕业答辩,在临近毕业的时候不得已选择了休学。
2.用心理调适介入“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的必要性
为了进一步调查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主要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和采用的处理方式,笔者随机挑选了本校60名学生做了一份调查表格,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这份表格里显示出“90后”大学生当人际关系遇到问题时,半数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用心理调适介入指导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已经是当务之急。
表1 学生所遇问题及处理方式调查表
2.1积极的心理调适促进“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与协调,能顺应时代并保持与社会同步。实现心理健康最根本的是保持心理与环境、心理与行为的协调与统一。“90后”大学生只有保持心理健康,才能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调整好心态,坦然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挫折。
心理调适是使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认知、情绪、意志、意向等心理活动进行调整,以保持或恢复正常状态的实践活动。“90后”大学生多数在父母的呵护和溺爱中长大,当在大学人际交往中遭受心理挫折时往往比较脆弱,从而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而积极的心理调适能够帮助他们走出困惑,保持健康的心理,从而达到全面协调的发展。[1]
2.2积极的心理调适促进校园环境和谐稳定。
我国提倡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只有邻里和睦、社会和谐,才能有利于我国各项事业积极向上地发展。同样,一所大学要在科研上有所作为,先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作为其最主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应当从大局出发,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际交往中的负面因素。
在我们身边的大学校园里,有个别大学就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使纯净神圣的校园遭遇了负面事件。这些事件的起因往往都是一些小矛盾,由于个别大学生未能及时调适心理而酿成了惨剧。例如马加爵不由让人唏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日益引发社会关注,“90后”为主体的校园环境同样存在一些隐患,因而及时介入积极的心理调适,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能有效促进校园环境乃至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
3.“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调适路径分析
3.1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90后”艺术类大学生处于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常常有校外演出、“跑场子”的活动,对于社会、生活及与人相处的认识比较浅显和片面,处于认知与非认知的交错阶段,非常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易受扭曲。笔者所在的学院会定期请来德高望重的教授或有丰富思想教育经验的老师给学生开展主题讲座,通过对一些社会现象的分析,提高学生对社会及人生的认知水平,强化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崇高坚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人际关系冲突,以人为本,针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采取疏导方针和以情说理的方法,催化、引导、转化学生的心理需求,鼓励学生以开阔的胸怀及乐观主义的态度,客观地理解、分析和处理现实中的冲突事件,增强他们对挫折和打击的承受力,从而把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
3.2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促进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90后”艺术类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程度较高,思想较为活跃和独立,很多时候都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很难考虑到他人和集体因素。“90后”平日在学校课堂上接受各种专业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导,这固然是高校在教育方面的本职工作,但是作为学生自身的成长,仅仅依靠坐在课堂里纸上谈兵是不够的,更不能将学生圈定在校园里,缺少与社会的沟通。让学生参与到服务社会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淡化自我意识,增强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能力,无疑有利于“90后”的成长。[2]
以我院为例,通过与婷婷聋童幼儿园建立了长期的志愿服务关系,定期与古林社区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这些公益活动中。在此过程中不仅体验了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使思想得到升华,同时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增长了知识才干,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3.3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环境,运用心理学、行为科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提高其心理调适能力的过程。高校要设立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负责组织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辅导形式,通过各种辅导方式,例如定期开展心理素质训练,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等,对大学生的独立生活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人际交往的适应、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切实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3]
开办心理咨询讲座、开设心理问题专栏等,也能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调适的手段及时解决心理问题。我院曾请来《非诚勿扰》嘉宾主持黄菡为“90后”大学生主讲“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类似的讲座丰富了大学生的心理学知识,增强了他们的心理保健意识,端正了他们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帮助,消除负性的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3.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90后”艺术类大学生大多个性较强,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时不愿意与家长沟通。在与我交流的50名“90后”学生中,仅有18.33%的学生表示会与家长交流,81.67%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解决,没必要告诉家长。然而从学校管理及危机预防的角度讲,部分学生在情感交往、宿舍关系中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做出一些行为失控等过激举动:影响到自己和周围同学的人身安全,学校应当与家长及时沟通,让家长知情,两方面共同采取矫正措施。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联系,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调适,可以更好地帮助“90后”大学生乐观健康地成长。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的主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下的大学生群体,广大高校心理辅导员一定要仔细把握和研究他们人际关系的特点,对症下药,总结出适合的心理调适途径,为创造和谐的教学、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林良盛.“90后”大学生特点及其教育引导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