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治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资源环境治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资源环境治理

资源环境治理范文1

关键词:煤矿开采 环境治理 生态恢复 研究

一、煤炭资源开采的环境治理

煤炭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资源和地表土壤及植被的破坏上,导致一定范围内地表塌陷和地下水位变化。其后遗症有:地表移动盆地、产生地裂缝出现塌陷坑、土地自生的机能受到毁灭性破坏,永久积水或季节性积水,加速农田土壤盐渍化。随着工业迅猛增长,大量老矿区问题尚未解决,新矿又不断开采,煤矿与生态环境的对立关系不断激化。充分利用工程措施的控制性和速效性,同时发挥植物措施的长效性,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土地整治与复垦措施相辅,以植物措施为主,全面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发挥各项措施的综合防护效能,实现总体防治目标。

(一)矿井生产、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项目施工过程是加强管理,要采取少占少破坏,尽量不占不破坏的原则,施工过程中损毁的灌木,要制定补偿措施。

2.掘进工作面在接近含沙层,必须打超前钻孔控防水,井下有突水危险的地区,必须在其附近设置水闸门或水闸墙,在掘进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生明显的突水征兆或大量涌水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确保含水层不受破坏,保证当地饮用水安全。

(二)工程施工营地、料场临时占地及弃渣堆放占地会破坏地表植被,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时应进行绿化,恢复植被。

(三)对矿区中废水都应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矿井水斜管沉淀池和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使其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后才能外排,并尽量进行综合利用。

(四)工业场地绿化美化区

1.由于工业广场既是煤矿开采基地,又是职工生产生活场所。因此,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既要具备保持水土功能,又要满足提高环境质量的要求。在做好排水、边坡防护的前提下营造分割林带划分功能区,同时对厂区道路和空地进行绿化美化,使之成为生态矿区、园林矿区。

2.建议在办公楼前栽植观赏性较强的树木、花卉,并辅以绿地;锅炉房、污水处理站、煤仓等产生粉尘、噪声大的生产系统四周,职工宿舍楼前,应以乔、灌林相配种植,以防尘降噪。

(五)排矸石场地

对矸石场治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一是建拦渣坝,作用是拦蓄弃渣;二是渗水盲沟,其作用是有效排除弃渣区域沟道渗水,防止拦渣坝坝体因沟道长期渗水浸泡而损坏;三是排水沟,主要用于排除弃渣堆积面上的汇流洪水,四是弃渣场封闭,作用是防止矸石自燃。

(六)沉陷区的治理

1.开采中应加强对靠近山区矿区山体滑坡的监测、监控工作,采取预防措施,对土崖和坡度大于45度以上坡度,设置危险标志,在边缘修建排水沟,减少雨水对其的,在重点保护区修挡土墙等。

2.面对煤矿塌陷区的种种问题,国内的应对大多还停留在湿地利用、土壤复垦等技术层面,对煤矿的塌陷采取一对一解决和修复,这种往往难以治本,事实上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更大空间视角出发。

3.结合开采对村庄搬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从经济、社会、自然和谐的角度规划煤田内农村改造建设,使村庄迁移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一致,形成规模较大的村民聚居点,公共设施得到优化,使人民生活更加安居乐业。

二、生态恢复几种补偿制度

(一)预防性生态补偿制度----煤炭资源开采生态风险基金制度

煤炭资源开采,会导致大面积生态破坏。因此,建议建立预防性生态补偿制度。其资金来源于开采者、地方财政收入或者专项资金等,其资金使用主要范围是针对开采者没有能力承担的部分。

(二)补救性生态补偿制度

1.煤矿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项目可行性方案,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中确定哪些是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此,开采者应建立煤炭开采环境治理恢复补偿保证金,用于对污染和破坏的治理与恢复。此种制度属于补救性生态补偿制度,依据“谁开采,谁治理”的原则,保证金由开采者筹集,资金多少主要取决于生产规模大小、自然环境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条件。同时,资金要保证足额到位,专项使用于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的补偿。建议此项基金应有环保部门进行监督,承担监管责任。

2.煤矿环境损害行政补偿制度。煤炭开采者对生态污染和破坏,会导致矿区居民人身、财产及环境权益损害。其中,环境污染侵权损害有的因加害主体难以确定、或支付能力有限、已经破产、关闭等原因,致使受害人无法获得适当赔偿之事时有发生。在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因果关系推定困难,受害人要取得胜诉十分不易,即使胜诉,有时也很难将赔偿真正落实到位,使受害者的损失得到有效补偿。为此,建立煤矿环境损害行政补偿制度。首先,要有矿业行政管理部门建立环境损害行政补偿金,资金来源于煤炭资源的开采者、政府财政收入或专项资金等。

3.矿区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借鉴我国森林生态效益区际补偿的经验,依据矿产资源开采经济上正外部性和生态环境上的负外部性利益冲突协调原则,建立矿区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开采出来的煤及其附属产品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虽说矿业城市是矿产品的制造者,但矿业城市并不能阻止其他工业城市消耗矿产品,并且制造矿产品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工业城市的消耗。

三、结论

资源环境治理范文2

近年来,省市积极创新工作理念,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大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保护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有效促进了绿色矿山建设。

严打非法采矿——遏制环境恶化

市位于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区域总面积623.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58.2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25.4%。本区矿产在种类上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已发现的矿种有煤、铁矾土、铝土矿、耐火粘土、高岭土、石灰岩、白云岩、方解石、水晶、铜等数十种,矿产地百余处。资源分布具有地域特点,铁矾土、铝土矿、耐火粘土、高岭土、石灰岩、白云岩、煤等矿产主要于北部中低山区,具有埋层浅,易开采的特点。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沿山村庄,人均耕地不足三分,过去,多数群众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从山上打材换钱,维持生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山区林木的管理,严禁毁坏林木,在此情况下,人们把目光转移到了采矿上来,尤其是从八十年代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也一路攀高,为沿山群众创造了“发家致富”的大好机遇。当地有段顺口留是这样说的“天天上山,金砖家搬;日日上山,快活如仙”。由于受利益的驱动,形成了大人小孩齐上阵,男女老少同采矿的局面,由此造成了矿业开发秩序混乱,矿山植被遭到破坏,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问题,大量的非法采矿活动频频出现,禁而不止,重复反弹,成为矿管工作的一大顽症。

近年来,市不断加大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工作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徐明新介绍,该市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持之以恒抓整顿规范,使矿业开发秩序从根本上得到了好转,目前,呈现出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为切实加强对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工作的领导,该市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分管国土、安监、公安、环保、林业等工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和沿山乡镇政府为成员单位的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市委常委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还定期不定期地听取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工作情况的专题汇报并进行研究决策。同时,频出重拳,实施集中整顿。每次开展大规模的集中整治,都要进行广泛的动员和以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领导小组的名义印发文件,明确目标任务,提出严格要求,确保取得实效。去年7月初召开的矿业秩序集中整顿活动工作会议,是该市历史上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一次会议。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主持会议,所有市政府副市长参加,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市长作动员讲话,参加会议的人员涵盖有关职能部门、沿山乡镇、行政村和矿山企业的负责人计18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自以来,该市就实施大规模的矿业秩序整顿达50余次,起到了强烈的遏制和震慑作用。第三,严格目标管理,每年都要与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进行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对发生严重问题的单位,一律取消年度综合评先资格,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由于该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思路决定出路,措施决定成效,去年上半年,为进一步强化对非法采矿行为的打击力度,该市注重创新方式和方法,结合本市实际,利用3个月时间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长效机制的决定》,组建了矿山公安中队、市政府冶金管理办公室,核定编制,保障经费,明确职责,并实行了对举报非法采矿行为奖励制度等措施。同时,在市政府的财力支持下,去年以来投入资金70余万元,克服点多、线长、面广等困难,对非法矿硐实施了封堵计531余个,并以市政府名义 公告,将其作为公共设施予以保护,对擅自扒开者,按破坏公共设施罪依法惩处,此举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非法采矿。

国土部门作为矿业管理的主管部门,强化监管责无旁代。为此,近年来,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严格履行职责,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年投入到矿管工作的资金就达100余万元。为了加大监管力度,经请示市政府批准,成立了西万、西向两个矿管站,主要职责就是对非法采矿进行制止和查处。并为他们购置了两辆新型北京吉普,专门用于矿山巡查,对非法采矿活动,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针对沿山群众受“靠山吃山”传统观念的影响,经常采取“你进我退,你打我逃,你追我跑,你疲”等游击战术,进行乱采乱挖活动,给矿管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的实际,认真总结非法采矿的特点,创新方法和措施,积极探索矿管工作的有效途径,推出了加强矿管工作的“五定”方案。即:定区域,将所辖矿区进行划分,分组包片;定人员,将所分区域内的矿区划分到各矿管人员,责任到人;定硐数(沟数),要求各矿管责任人员对管辖区域内的硐址、数量以及露天开采点登记早册,制作备忘录,对自己责任区域内的情况必须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定职责,各矿管人员对辖区内的非法矿点要求做到3天巡查一次,做好巡查日记,发现非法采矿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立即制止,并逐级上报依法予以处理;定责任,矿管人员在日常动态巡查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履行职责,不得超期巡查,不得参与办矿,不得借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得推诿扯皮,不得隐报满报。“五定”方案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矿管工作的质量,对遏制“游击式”的非法采矿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安部门不仅积极参加市政府组织的整顿活动,而且,平时注重配合国土部门的非煤矿山监管,以来,共行政、刑事拘留非法采矿者30余人,有效弥补了国土部门在职能上的缺陷,为扭转矿业开发秩序的被动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池岭位于省与山西省交界处,是常平乡的一个自然村。今年以来,该所在对矿山巡查过程中,多次发现天池岭矿点有非法采矿活动。由于进入该区域必须经过山西省大口村,该所在打击该处非法采矿的过程中,非法采矿者听到风声后,立即携带采矿设施等转移到山西境内,躲避打击,伺机再采。该所将这一情况上报局里后,引起局领导高度重视,向山西省泽州县国土局去函协商实施联合执法,立即得到了相应。10月15日,泽州县国土资源局、晋庙铺镇政府、晋庙铺镇公安派出所和市国土资源局、常平国土资源所、西万国土资源所联合行动,对天池岭矿区进行集中打击。当天共出动执法车辆8辆,工作人员30余人,拆卸挖掘机一台,暂扣电瓶2个,液压管3根,液压缸1个,有力地震慑了非法采矿者。

该市常平乡山路平村和博爱县许湾村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地域之间互相交叉,当地老百姓俗称“插花地”。非法开采者利用这一特殊性,给执法人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当常平所来查时,他们就转移到博爱地界,而当博爱来管时,他们又转移到地界,给执法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因地域问题,市执法人员曾多次遭到欧打。这一带的开采管理也一直处于想管管不了的状况,非法采矿行为十分猖獗,矛盾突出。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市国土局与博爱县国土局经多次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建立责任共担机制,实行联合监管。7月28日,市常平国土所、乡政府、派出所及博爱县国土局监察大队、博爱县许良镇政府、派出所等负责人,一起来到该地段,并将山路平村和许湾村村两委叫到现场,指认地界。现场查看后,制定了详细的治理方案,要求要保证通讯24小时畅通,一方接到举报或发现违法现象时,要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对方,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实施联合执法。这一做法为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7月31日夜晚11时30分,市常平国土所和博爱县监察大队同时接到群众举报,在该市常平乡山路平村和博爱县许湾村交界处有人在非法采矿。两个单位执法人员迅速出击,将4名非法采矿者堵到现场,并暂扣三轮车两辆及其它采挖工具八件。自联合执法以来,共查处非法采矿行为3起,乱挖乱采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实施治理项目——改善地质环境

10月16日上午10时30分,省市西万红土坡矿区,红绿黄三色旗迎风飘扬,氢气球牵挂着白色条幅标语在高高的天空中摇弌,巨大的彩虹门格外引人瞩目,往日寂静的山野笼罩在欢乐的氛围之中。“省级市西万红土坡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开工!”,随着市政府副市长董红倜的一声令下,礼炮冲天,鞭炮齐鸣,三辆大型铲车轰隆作响,开始作业,拉开了实施市西万红土坡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帷幕。

红土坡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区位于市西万镇西万村北。该矿区为露天开采,1958年起,经过38年的挖掘,对矿山地貌及地表植被破坏非常严重。粘土矿开采虽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也产生了大量的采矿坑、水土流失、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环境问题,诱发地质灾害和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地质灾害,所有这些灾害直接或间接的对矿区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关于建立矿山环境治理类项目库的通知》精神,于8月及时申报了市西万红土坡地质环境治理项目,12月被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立项。该项目投资300万元,治理面积约10万平方米,计划3月完工。

本次治理将针对矿山地质灾害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采用削坡、挖方、填方、废渣清理、挡土墙、土方调配、土地平整、经济林地、浇水养护等综合治理措施对破坏的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主要任务是:1、对治理区内的不稳定边坡进行削坡,削坡方量13552.6m3;土地整形挖方47374.2m3,填方91232.7m3。废渣清理30055.5m3。2、修筑挡土墙298.8m3,截排水沟865.9m;3、土地平整47886.75m2,植树9616棵;4、建立市矿山公司红土坡粘土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数据库。

据悉,同时开工的还有市神农山南坡采石场边坡治理项目。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神农山园区南坡采石场北邻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 交通专线―“云台大道”,南邻沁北工业规划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焦枝铁路的兴建,在北部山前1.2km长范围内开采石料,修筑铁路,造成山体千疮百孔,形成多处高陡险坡,严重破坏了地质地貌景观,并存在多处地质灾害隐患,对当地居民和游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严重影响着市的工业布局和投资环境。因此,市人民政府申请省财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专项资金260万元,对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神农山南坡采石场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本次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采石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确保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道路交通畅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景区生态环境,维护旅游城市形象。项目主要任务是:(1)边坡工程治理:按照国家边坡治理规范要求,通过采用削坡16289.22m3、截排1422.62m、锚杆加固600m、挡土墙730m3等工程措施,达到边坡安全、稳定,满足生物防护工程的施工要求。(2)边坡生物防护(复绿):采用先进的边坡绿化技术对采石场边坡进行植被重建,喷播绿化面积10724.62m3,建立与周边景观协调一致的生态型边坡;(3)建设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神农山园区南坡采石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数据库。

建立健全机制——助推环境治理

为加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力度,解决矿主开发挣钱,政府治理买单的问题,市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缴纳”的原则,自去年起,对矿山开发企业实施收缴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目前已征收120余万元。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省实施〈矿产资源法〉办法》、《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等规定,该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是指采矿权人在开采矿产资源过程中及其在闭坑、停办、关闭矿山后为保护矿山自然生态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恢复植被等工作应缴纳的恢复治理资金。保证金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缴纳”的原则征收。凡在该市行政区域内开采矿产资源的采矿权人必须履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义务,按规定标准缴纳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

资源环境治理范文3

一、国外质子重离子机构的设计特点

1.1日本放射医学综合研究所重离子中心(NIRS)该中心占地面积55000m2,建筑面积16000m2,设床位100张,地下1层、地上5层。地下一层为通往重离子治疗设备的通道、治疗舱和治疗计划室,一层为门诊、药剂室和临床检查室,二层为医技科室和手术室,三层为行政办公,四、五层为病房(含无菌病房和负压病房)。该中心于1994年正式运营,已治疗了10000余名患者。由于重离子设备产生的射线能级较高,所以NIRS设定了合理的射线管理区域。不但划分医护人员、维护人员的工作流程,还考虑到对射线区域的管理以及其他医疗区域的流程设置。同时,在建设中充分考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把设备机房设置在地下20m左右,并对加速器部分采取屏蔽措施,墙体最厚部分达2.5m。考虑到肿瘤患者经常会有不安和紧张的情绪,NIRS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患者的舒适性和就诊流程的合理性,在色彩、空间布局、流程等方面突出人性化。

1.2德国海德堡质子重离子中心(HIT)该中心占地面积4500m2,地上3层,地下3层。地下二层为设备层,地下一层为治疗室,设3个治疗室,其中两个为水平束,一个为旋转机架。固定束治疗室内均配备锥形束CT,并安装了一台高精密度的机械手。HIT整体设计紧凑,与海德堡医院以及临近的儿童医院、妇产科医院、国际会诊中心通过地下连廊实现连通。HIT对辐射防护和管线维护设施考虑颇为周全。治疗室与公共走廊之间相隔两堵墙壁,均为1.5m厚的混凝土、外包0.5m的钢板,用于辐射屏蔽。主加速器采用双层钢板门和门禁系统。治疗室内均采用防静电地板和下送新风系统,地板下预留60cm的空间用于安装设备支架和相关管线。

1.3德国马尔堡质子重离子治疗中心该中心建于马尔堡大学医院的院区内,占地7500m2,地上2层,无地下层(地下是岩石)。治疗中心共设4个治疗室,每个治疗室配备1个束流头,均为固定束,没有旋转机架。3个治疗室为水平束,其中有一个用于研究,另一个为45°粒子束治疗室。治疗中心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共分为接诊区、准备区、治疗区三大部分。接诊区域色调柔和,采用阳光谷设计,自然光线充足,充满了对肿瘤患者人性关怀的设计细节;准备区域设计了医患分开的双通道,为每个治疗室配备了两个准备室,用于治疗前患者的固定;治疗区域有明确的放射警示标志和钢门辐射防护,治疗车沿地下铺设的磁铁轨道进入治疗室,不会产生偏差,有利于精确定位。

二、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环境设计特点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身的现代化、国际化肿瘤中心,是国内首家、全球第三家拥有质子重离子放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医院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国际医学园区内,占地150亩,建筑面积52542m2,核定床位220张,地下1层,地上7层。医院在设计前期经过充分调研,参照国外同类机构先进的设计理念,针对肿瘤专科医院的特殊性,在环境设计方面突出安全、便捷、人文和绿色。以确保安全和质量为前提,设置合理舒适的流程,同时注重提高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2.1整体建筑设计医院整体设计遵循现代、简洁、流畅、可塑性的原则,建筑整体布局紧凑,功能区域清晰,主要分质子重离子放疗区、门诊楼、病房楼、行政楼、能源保障辅助用房等,并为二期预留拓展空间。设计中强调内部功能与外观形式的统一,采用以中心景观区为核心的集中式总体布局,将住院部、门诊部、医技和质子重离子等各功能区域用连廊联系起来,所有地下室也均连通,以缩短医患行走距离,突出安全和便捷性,从而提高治疗及工作的效率。同时,引入全景绿化的理念,在地下医疗区充分引入阳光和绿化,在门诊区域引入庭院绿化,力争在每个区域的窗外都能看见绿色,满足建筑环保节能的要求。

2.2大厅设计大厅关系到患者对医院的初始印象与感受,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赖程度。因此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大厅设计开阔,采用全墙面落地玻璃窗,尽可能使阳光进入内部空间,使患者可以一览室外地下绿化庭院、连廊等区域,在心理上消除患者的顾虑。整个大厅力求打造亲切、舒适、愉悦和温馨的空间氛围,除了常规的咨询、挂号、付费、配药和患者服务区域,还增设了适宜的绿化小品和配套服务等功能区域,如咖啡吧、超市、上网区等。同时,环境设计充分体现了医院文化和内涵,在大厅内设置多处体现医院特点的同步环元素,如问讯处、花坛、玻璃门和展示舱等,同步环展示舱内的电子屏幕上显示医院情况须知、医院概况、专家简介、医院周边交通餐饮介绍等内容。

2.3门诊设计医院门诊共有3个功能区、24间诊室,面积约6000m2。门诊设计注重环境、布局和流线。候诊区域布局紧凑、合理、便捷,医患流线分开,各行其道;诊室独立,不受干扰,又有内部通道相互贯通;每个候诊区域都能直接看到室外庭院绿化,以平复患者焦虑情绪。内部配置突出肿瘤专科医院的特色,以高科技信息技术为主。诊疗床舒适并可多角度变化,满足不同患者就诊需求;提供诊室抽血的检验服务,减轻患者就医的周折和奔波,提高效率。同时,患者初诊后,将由放射治疗、放射物理、放射诊断、核医学等多学科的20余位专家进行大会诊讨论,因此门诊区域还设有多功能室,满足多学科会诊、病例讨论等功能需要。

2.4质子重离子区设计质子重离子区域是医院的核心区域,建筑面积约17000m2,包括质子重离子系统设备机房、治疗室、配套机房和办公用房等。共有4间治疗室,其中3间为90°水平束、1间为斜45°束治疗室。治疗室色彩温馨,装饰、布线和设备等材料选用均严格按照质子重离子设备的特殊要求,不影响束流的引出和治疗,且便于维护和清洁。采光长廊跨度大,采用屋顶天窗补充日间自然采光。考虑夏季日晒较强,配备了遮阳窗帘,既节能又美观。在设置常规的门禁系统的基础上,该区域出入口和治疗室单独设置门禁系统,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地下室患者等候区域设置玻璃天窗,结合下沉景观,将室外景观以及自然光线引入室内,给患者安心、静心、舒心的感觉。

2.5病房的设计病房是医院最重要的区域之一,患者停留在病房内的时间最长,且大部分活动都在该空间进行,病房设计关键是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医院病房楼共7层,面积约10690m2。楼体日照和自然通风充足,环境清幽;设备齐全,每间病房配备了电视机、陪护椅、患者密码锁橱柜、无障碍浴室等;每个病床旁配置一台iPad,患者能实时了解诊断、化验结果,并具备点餐、娱乐等功能。病房设计充分考虑到患者和陪护人员的各方面需求,令患者产生一种归属感,使病房有“家”的温馨感觉。此外,病房环境的设计还注重医护人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配有适当的休息场地,以激发医护人员良好的工作心理。卫生间和污物间设置合理、环境整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6标识系统设计覆盖全院范围的标识导向系统引入当前国际前端的标识设计理念,着重突出“服务患者”理念,为患者构建全方位的标识导向系统。根据重离子医院的特色和功能分区,明确医院标识主色及辅助色,按字母划分区域,将医院划分为门诊、质子重离子、病房和行政4个不同区域,使用不同颜色区分,极大地提高了标识导向系统的辨识度和清晰度;充分考虑了肿瘤患者身虚体弱、普遍年龄偏大等特点,在环境布置和色彩上给予充分考虑和照顾,让标识更具视觉效果。医院入口处显示周边环境和各种服务功能的标识设计通俗易懂,各科诊室位置分布一目了然,减少患者就诊的时间。为了更好地发挥标识导向的作用,我们特地安排了志愿者来院模拟就医,评议系统效用,标识英文翻译也经过美国、英国、新加坡、德国等专家现场踩点核对。汇总各方意见后,我们对标识导向系统的字体大小、颜色进行了修改,使其更加符合患者的需要。

2.7室外环境和绿化设计绿化设计是医院环境设计的特色,设计中充分发挥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力求营造整体优美、和谐、生态的绿色医院。绿化设计以草坪和树木为主,建有门诊中庭、地下花园等绿化设施。医院内摆放、种植大量绿植,充分与周围大绿化相互渗透联通,组成良好的医疗环境。医院将自然景观、室内庭院与候诊空间有机结合,患者可直接步入庭院中散步、小憩,欣赏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绿化和绿波荡漾的池塘,享受舒适轻松、安逸幽雅的气氛。室外环境设计将人工景观环境与自然景观环境有机结合,避免患者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例如,室外配置充满活力的小型喷泉,体现勃勃生机;在病房楼外休闲区域设置石凳、坐椅,配置艺术性强的铺路图案、花架等,为患者提供休息散步场所,使患者在优雅的环境中产生神清气爽的解脱感,获得良好的心理感受。

2.8环境保护设计质子重离子系统设备是一个高能量、由多系统组成的加速器装置,设备厂商对系统设备精确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极其严苛。因此,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设计、施工到完工后的检测都充分考虑了对环境的影响。质子重离子区域墙板厚3.7m、顶板厚2.7m、底板厚2.9m;治疗室主辐射区域由15块10cm厚的钢板交错叠加而成;在同步加速器和治疗室入口专门设置了防辐射的迷道,并设置辐射安全连锁系统和室内外辐射监测点,确保不会对环境、患者和工作人员等产生不良影响。经过国家环保部门的检查和测试,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拥有一类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此外,医院还重视降噪和隔震,机房内各类管道支架均采用减震支架,铺设隔震弹簧1198个,对风机、水泵、空调机组、冷水机组等设备均采用低噪声型,确保震动幅度满足设备厂商提出的小于0.01mm的要求。

三、思考和建议

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改变,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对患者舒适度及其康复的影响。医院的环境设计也逐渐向“四个回归”发展,即医疗服务回归本性、医疗场所回归家庭、建筑环境回归舒适、人性需求回归自然。针对质子重离子医院的环境设计,在积累经验的同时,我们仍需要不断改进、创新和发展,形成具有肿瘤专科医院特色的环境设计理念和思路。

3.1突出专业特色医院环境设计应根据医院特色提供设施与服务,结合医院临床学科的特殊性,突出实用性、舒适性和适用性的细节设计,对采光通风、声音、照明、色彩、绿化、装修、无障碍等设施均应进行充分考虑,满足或超越患者的期望,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和病情康复。质子重离子治疗每天仅需30分钟,患者大多数时间可在院内散步。因此,医院的环境设计需增设患者的休闲活动场所。此外,总体设计时还应结合医院的特殊性预留一定空间,从而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3.2科学合理规划医院的环境设计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完善设计细节,有效避免因设计不足而给后续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的标识系统、饮水装置和充电装置等设施均是在医院竣工后才增设的,相关接电、排水等工程在后期再施工,使医院的原有布局受到破坏。因此,建议环境设计提早介入,坚持方便患者的原则,做到功能适用、流程科学。在整体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环境、设施、用电和给排水等需求,预留相关管道和布线,达到环境和功能的完美统一。

3.3重视人文关怀医院设计应引入环境心理学理论,实现人性与自然的融合,将人文关怀融入室内环境设计,并结合其他相关因素如社会人文需求、人的精神心理需求、患者休养康复需求和医院功能需求等设计要求,制订全面、专业和针对性的规划设计,从而实现医院室内环境的“人性化”。

3.4软硬件协同发展医院环境不仅是医院形象的具体展现,而且对医院的各项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硬件环境满足医疗需求的同时,还应更好促进和带动软件的发展,注重内涵和效益,树立生态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提升医院的服务品质,提高医院在市场经济中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好的环境、好的行为和方式可以延长建筑寿命周期。在建筑环境设计时,应调动患者和工作人员积极性,医院和设计师以及患者需要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对患者的人性关爱,“人性化”环境的设计理念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四、结语

资源环境治理范文4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会计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的基础上,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类专门会计学科,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程序和方法,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

人力资源会计可分为社会人力资源会计和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社会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人力资源作为社会的经济资源而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管理;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是利用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价值信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规划进行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和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分析、投资决策分析。人力资源会计与传统会计对人力资源的核算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更科学地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状况。

二、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世界高新技术革命和进步的浪潮,已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从自然资源竞争、资本资源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中不能回避人力资源价值的管理方法――人力资源会计。我国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最大发展中国家,要保持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建立并不断加强人力资源会计势在必行。

1、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现行会计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计入当期费用,违背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上的投资支出,其收益期往往超过一个会计期间以上,属于资本性支出,应先予以资本化,然后在各收益期内分期摊销。而且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投资比重日益增大,再将人力资源支出全部计入当期费用,势必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各期盈亏报告不实,导致决策失误。

在市场经济下,谁争取到合理的高素质人才,谁就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人才,加大了人力资源投资,包括提高物质待遇、改善人际关系、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提供在职培训等。而投资效益如何,这是企业管理当局所关心的问题,相应地就要求会计上对人力资源的收益与成本进行核算,考察其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用人制度的不断完善,这种对人力资源进行核算的动力将会逐渐加大。

2、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力资源的因素对企业经营成败的影响越来越大,投资者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是人力资源会计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最根本动因;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细胞,政府主管机构和社会公众不仅要求企业披露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要求企业披露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为了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争取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经营的有力支持,企业也必须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在谋求投资者权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兼顾企业员工、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人力资源利用方面的贡献,企业要为人力资源的载体――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人力资源会计是提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主要信息来源。

3、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政府可以了解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维护与开况;同时,政府还可以运用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加大人力资源投资的力度,以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

4、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需要。在我国对外交往中应重视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核算,一方面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另一方面要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正确计量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争取合理的人工成本和价值,正确计算经济效益,以维护我国公民的正当权益。

5、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科技水平的提高必须依靠大力开发智力,进行人力资源智力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这必然使企业直接用于人力的开支加大,因而有必要进行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使企业明确在经济竞争中拥有多少人才,具有多大经济竞争实力,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具有多大潜力,需要多少投资可以挖掘出这些潜力。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

人力资源能否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著名会计学家弗兰姆霍尔茨认为,资产有三个衡量标准:它应具有未来的服务能力、可用货币计量和企业主体可以控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资产定义为:“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由此可见,作为资产首要的标准是“未来经济利益”,即单独或与其他资产结合在一起时具有直接或间接地为未来现金流入作出贡献的能力。人力资源是能够为企业所控制、可以计量、并且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它理所当然是企业的一项资产,而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特殊的资产。

四、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特殊资产,对其计量可采用多种方法:

1、历史成本法。人力资源的取得必然产生选拔、聘任、培训和辞退等费用,这些费用的资本化即为人力资源的历史成本。在这种方法下,对各会计期间的人力资源投资支出,即按照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在各会计期间终了时将资本性支出部分确认为人力资源的价值。此方法操作简便,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并且与现行准则下其他资产的一般计量方法一致,易于融入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但人力资源的历史成本与实际经济价值有较大的差异,人力资源的增值或摊销并不直接与人力资源的实际生产能力相关联,拥有相同生产能力的员工所分摊的招聘、培训等历史成本可能并不相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人力资源计价的可比性和真实性。

2、重置成本法。它是指在当前物价水平下,假设对企业现有工作人员重新取得、开发、培训及辞退所需发生的全部支出资本化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管理决策,反映了人力资源的现实价值;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价值保全。但重置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传统会计模式,而且重置成本估价的难度和工作量大,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3、工资报酬折现法。即将一个员工从录用到退出企业而停止支付报酬为止预计将支付的报酬,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这种方法以职工工资报酬为基础,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未来的工作年限、工资报酬、折现率却需主观确定,故有一定的缺陷。

4、机会成本法。是以企业员工离职时使企业所蒙受的经济损失,作为企业人力资源计价的依据。其优点是较接近人力资产的实际经济价值,但该方法使用面太窄,主要用于一些拥有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员工,对于一般员工不适用。

会计计量主要解决计量尺度和计量属性两个方面的问题。传统会计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但由于人力资源价值的许多特性是货币所无法表现的,所以人力资源会计除要用货币计量外,还必须合理地运用非货币尺度来反映。这种非货币信息,可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列示或以其他方式揭示。

五、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披露

人力资源会计报告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如何把有关人力资源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传统财务报告既不反映人力资产的价值,也不反映人力资本,从而低估了企业资产总额,忽视了劳动者对企业的经济贡献,把为取得、开发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也背离了收入与费用配比的会计原则,严重歪曲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以有必要对传统的财务报告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使人力资源这项重要的资产及其有关的权益和费用,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揭示和披露。

资源环境治理范文5

【关键词】校本;环境;资源;环保;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103-02

为了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态度,我国早在1994年就颁布了第一个国家级“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要求“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在中小学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改变对环境的不可持续行为和生活方式。”为此,正在进行中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将环境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2011年党的十提出了“五个建设”,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学开展环保教育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另外,《重庆市2011年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环境友好学校”创建试点工作。巩固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加强环境教育地方教材编写和使用,开展环境征文比赛等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环境教育活动。笔者认为开发校本环境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未来人才的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对校本环境教育资源和环保教育的认识

在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所谓校本就是要“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在课程开发之前要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等。

针对环保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订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中,指出环保教育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环保教育的基本理念:即,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引导学生珍视生物多样性,关注不同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为每一位学生自主发展奠基”,培养学生的过程和目标是“品德自育,学习自主,生活自理,交往自律,为人自强”,学校的所有基础工作以此为出发点铸造“五自教育”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我校周边环境教育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无疑是深化我校“五自”办学特色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们认为校本环境资源是指中学所处地区所具有的与中学各学科教学相关的环境知识内容总和,对环保教育认识,引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佟晓琳教授的观点:环保教育是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其能够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获得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态度的跨学科的教育科学。

二、开发校本环境资源和环保教育三方面价值需要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严峻的环境危机,使得加强环保教育成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教委从1990年起把环境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指出“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有关学科教学中去。”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和使用适合本校的课程。”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建设、开发与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积极编写校本教材,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参与社区的建设实践,关心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我国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调整课程培养目标,不仅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实施环保教育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产和生活实际,在实践中应用和学习,探索和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2.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发展的需要。办学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必须以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宗旨,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为每一个学生自主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是引领我校奋进的火炬。“五自教育”,即品德自育、学习自主、交往自律、生活自理、为人自强,充分的展现了我校办学理念指导下的办学特色。它强调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均应聚焦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上,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在生动活泼地学习中掌握自我学习、管理和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基。因此,形式多样的环保教育活动也是促进我校办学特色发展的需要。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环保素养的需要。结合我校处于长寿境内以及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情况,我们提出要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通过中学环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使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工业发展与工业污染的关系,努力学习造成解决环境污染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环保技能和综合素质。因此,环保教育既是学生自我生存的需要,也是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环保素养的需要。

三、利用校本环境教育资源开展环保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环境教育已在我国各地中小学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很多经验,对于环境知识的普及、环境意识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山东省莱州市实验中学的《环境教育课程实施方案》,结合莱州市当地环境状况以及环保教育问题探寻出了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模式。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通过开展中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课程,初步探索了在中学开展环保教育的策略。广东省英德市第一中学于2006-2007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等等。我们认为在一所中学进行多学科跨学科开发校本环境教育资源进行环保教育,并纳入特色办学目标,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

1.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强调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走出课堂,走进生产和生活实际,在实践中应用和学习,探索和提高,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的一个有效途径。社区是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社区中蕴藏着丰富的学科课程环境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环境资源是学科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通过本课题研究,学校会重视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组织和鼓励教师开发联系当地生产实际和反映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教学资源,应用和研制教学软件,利用网络化的教育资源,形成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在常规性的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地域性环境资源的优势,利用学生身边事展开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他、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2.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彰显。“五自教育”的办学特色是我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这样的理念和特色是我校践行科学发展观,实践新课程的突破口,是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定位,是我校几代教育工作者百多年智慧的结晶。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环境教学资源,将园区作为我校学科环保教育实践的基地,发挥我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实践基地学校”优势,积极引导学生探讨和研究园区内及周边诸多现实的环境问题,帮助师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育学生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教会学生实现“五自教育”,有利于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3.有利于促进教育与学生的生命更贴近,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通过本课题研究,努力使教育与学生的生命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他们将学科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的意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环境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与环保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对与环境有关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培养学生一生的环保意识,形成代代相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使学生将珍爱生命、热爱家乡、保护环境成为一生的习惯和主动行为,增强学生努力学好科学,创建美好校园、社区和美丽中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诚然,未来人才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全方位为的。这里仅从我校开展环保教育,促进学校特色形成的一个切面阐述了个人的做法和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订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针对中小学如何开展环境教育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相信只要不遗余力地实践和探索,在中学开展环保教育将会为未来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更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 2012年第7期

2、《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

资源环境治理范文6

关键词:新医改 乡镇卫生院 人力资源配置 问题 措施

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配置是指根据乡镇卫生院实际运行的水平以及当地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在符合国家相关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对相关的医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配置的工作。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配置工作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就新医改环境下我国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新医改环境下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究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且根据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新医改环境下,强化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工作的措施。

一、新医改环境下我国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

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2个县186所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的调查发现,186所卫生院中,工作人员一共是7496人,其中卫生技术员占总人数的79.6%,而这些技术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33.4%,这些技术员中本科以上的学历占18.1%,由此看来,新医改环境下,相关工作人员的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学历普遍偏低。

而据国家相关制度规范显示,乡镇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得低于聘用人员总额的90%,公共卫生人员配备数量原则上按服务人口10000:3的比例配备,乡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事处配备专职新农合管理人员,配备数量原则上按辖区服务人口10000:1的比例配备。由此看来,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依旧不够完善,存在技术人员少、老龄化严重、学历偏低、人力资源配合不合理等问题。

二、新医改环境下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的配置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实施绩效考核的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但是就目前的执行情况来看,依旧没有得到改革的初衷,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新医改环境下,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配置工作需要改革原有的人事制度、实施全员配置制度,要根据当地的医疗环境和实际需求来科学合理的配置相关的卫生人员。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乡镇卫生院没有切实的意识到“因需设岗、按岗定员”的重要性,容易出现患者多、卫生人员少,或者患者少,卫生人员多的现象,前者容易增加卫生人员的工作压力,影响工作质量;而后者容易降低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使卫生人员存在很大的惰性,不利于乡镇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缺乏高精尖的复合型卫生人才

缺乏高精尖的复合型卫生人才是新医改环境下,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中存在的又一比较严重的问题。由上述的资料显示,现阶段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年龄普遍偏低,而且学历也比较偏低,而乡镇卫生院没有积极的引进专业素质比较高、专业技术比较强的高精尖卫生人才,使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的乡镇卫生院很难应对现代复杂的信息技术时代给其带来的压力,不利于解决新医改提出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对卫生人才的考核和培训力度亟待提高

新医改环境下,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中存在的又一主要问题就是对卫生人员的考核和培训力度不够,导致在执行工作时由于个人素质原因或者专业技术不够强的原因造成不必要的问题,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的民众,一方面表现在没有及时的对相关的卫生人员宣传新医改的政策法规和所需具备的素养,一方面没有定期的对卫生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和培训,导致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不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及措施

通过上述对新医改环境下,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镇卫生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也很难使其顺利应对新医改环境下,给其带来的新的压力和要求,所以探究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原因和措施,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明显,众所周知,政府是统筹乡镇医疗卫生的主导者,但是由于相关责任主体的不明确以及利益的影响,使得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容易出现人才流失,配置失控以及上述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新医改环境下给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配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缺乏相关的制度规范做根本的约束和保障,也没有完善的、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进而影响了人力资源配置工作的高效进行,导致上述问题的发生。 措施 科学设置岗位,实现人尽其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措施,这就要求乡镇卫生院要以“因需设岗、按岗定员”为总体原则,以《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为指导,以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依据核定的聘用人员名额和职责任务,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合理安排每个岗位的人数,在实现人尽其才的基础上促进其他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 竞争上岗,强化卫生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强化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就要求乡镇卫生院严格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合理界定竞聘人员的范围,通过报批设岗方案、确定竞聘人员、组织竞聘上岗的步骤来完成竞争上岗,除此之外还要不断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在实现卫生人员自身价值的基础上促进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 按照《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试点办法》来加强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力度能够有效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进而能够有效的缓解民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而乡镇卫生院对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可以作为其考核周期(每周期为半年)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其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保证乡镇医疗卫生院人力资源的配置工作的高效开展,而且有利于实现乡镇医疗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总之,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工作对于乡镇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及时的发现乡镇医疗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根据乡镇卫生院的实际运行状况和战略目标以及新医改的要求不断的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