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机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环境治理机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环境治理机制

生态环境治理机制范文1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对策分析

引言

关于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其中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本身的破坏。由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他段也给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损害。在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推进过程中,这不利于农村人民的正常生活。中国最新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虽已出现,但是在综合环境治理发散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何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做好打造,完成系统化治理体制建设是目前环境治理工作的要点。必须积极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结合农村实际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完成农村生态化发展。

1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1.1农村生产环境污染

农业、工业是农村人民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由农业和工业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却相对严重。后续其治理难度也较大,这成为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污染物用量逐渐增加,农民为了获取好的收成,其大面积的使用一些农业化肥,造成了土体环境的失稳,也使得水体遭受到了破坏。大多数农村工厂没有完善的污染物处理工艺,在排放污水时,这污染了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农村生态的破坏[1]。同时过度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公路等内容也对原有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它导致土体和水体的污染。乡镇企业盲目的注重经济开发,没有与农村可持续化发展相匹配,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1.2农村自然环境污染

在大多数农村地区,为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大量开荒毁林,过度放牧,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近些年来,虽实行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但是人们的环保意识仍然没有提升。原本的环境污染给现有的发展带了来巨大的破坏,大多数居民的环保意识都较差。即使其参与到了环境治理过程之中,但是很快之后原本的生态平衡又会被打破。他们随意开采资源,造成了当地生态结构的改变。这使得田地、河流遭到严重的污染,而肆意使用化肥、农药等污染物则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这些严峻的污染问题不容忽略,也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对这些问题做好管控。它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环境,阻碍了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化发展。

2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问题

2.1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较差

从农村当前的生态环境治理过程来看,政府本身投入的资金内容就不太多。任何时候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中国农村总体生态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政府也没有开展相应的奖惩措施对其作出管理。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过多重视城市治理工作,将大量的公共服务型资金用于城市环境治理。由此,农村的环境治理也很难与相应的财政支出相匹配。其次,其缺乏适用于农村进行建设发展的基础服务体系。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部分偏远山村甚至都没有垃圾桶、垃圾处理站。即使农民的环保意识较高,也没有配套设施给其进行使用。一些配套设施在设置之后没有相关人员对其作出维护,部门为了谋取私利,随意减少设施建造用量,它使得环境治理流于表面[2]。在多头管理过程中,各部门之间也常出现相互委托现象。在贯彻部门内容时没有做到及时,也很难实现高效环境治理工作发展。

2.2环境治理综合体系不健全

完整的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是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中国针对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发展内容不健全。其没有相关的配套设施对其作出完善,农村地区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环保工作也很难做到实际发展,关于农村环境保护虽颁布了一定的法令,却没有针对农村地区本身环境治理现状做出差异化环境治理工作发展。在宪法方面仍是处于基础的法律保障层面,它对于公民的环境权内容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公民却缺乏对于环境治理的诉讼权。在环境治理过程中,部分农民显得素养较低,他们自身的思想会限制后续环境治理工作的发展。而一些农村干部则滥用私职,这造成了环境治理工作流于表面。没有后续的民意调查,环境治理工作开展对接性不强。

2.3农民环保意识普遍薄弱

农村地区人民的环保意识普遍是低于城市地区的,有些农村地区生活的人们在生活方式方面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他们仍停留在上世纪的生产模式,这样一些传统的小农思想让农村人民在生活过程中缺乏对于公共环境的保护。现有农村地区部分农民将生产废物随意地堆积在路边,他们没有任何与环保有关的一些理念。农村地区人民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的意识较低,他们更加注重的是自我收入内容。加之部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这造成农村地区人民素养普遍偏低。其不具备相应的生态文明意识,认为环境治理工作是政府部门的工作。这阻碍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也难以对于生态环境内容做出实际保障。

3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3.1加强基金投入,完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也必须由政府部门作出牵头引导。完善当前的环保资金投入力度,增强整治制度发展。拓宽社会参与机制,寻找农村环境、社会治理途径。在建立专项化农村拓展资金过程之中,了解到农村环保治理体系建设过程。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通过调节税收以及支撑企业做出发展,完成综合化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引导农民做出参与,完善当前的环保基础设施建造。其主要包括对于垃圾污染治理,增设垃圾分类桶、垃圾处理站,对于生产所造成的农业污染、粪便污染、焚烧污染等问题作出管理。进行严格控制制度建设,并建立相关的沼气池,做好生态化农村环境站建立。在全面宣传农村环境治理技术过程中,提高农民的治理能力。政府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公众做好创新,将创新型农业作为后续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并以农业实际治理效果作为其要素。

3.2完成环保宣传,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政府部门必须综合当前的环境宣传有效模式,由政府部门人员的环保意识提升去强化后续多形式农业生产宣传工作。通过放电影、放广播、做走访等多种模式,让农村人民意识到环境保护已成为除农业生产之外应该关注的另一大问题。自主组织相关的农业部门作出挨家挨户的演讲,并以农村居民的行为作为其约束要素。通过农村人民环保意识的提升,真正解决其环境保护问题。在认识环保宣传重要性过程之中,要实时对自己的宣传效果做出评估,了解行政化方案给出要点。农村干部环保意识的高低决定着后续环保宣传的实际效果。干部人员需要带领农村人民共同治理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对于自身的工作内容做好深刻认识。同时,这也需要上层部门加强对于农村地区环境治理的综合支持。在开展环境治理工作过程中,由中介组织加入,增强政府与农民进行合作的联合度。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惠民政策,支持民间组织进行发展,及时做好监督。

3.3严格控制农村外沿污染物,强化农村生态监管

农村生态问题的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也必须在全局利益发散过程中了解到城市与农村发展的差别。并对于农村所起到的作用做出认识,针对城市地区出现的污染向农村转移这一现象。在严格做好项目审批过程中应遵循其环保准入策略。加强工艺研讨,正视环境污染的要害[3]。农村发展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抵制城市污染问题的转移。杜绝做“城市的垃圾中转站”,保护农村环境,维护农村生态发展。农村人民也要由自己的环保理念规范自身行为,用切实行动去做出环境保护。共同完成环保内容提升,遵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在绿色宗旨发扬过程之中,围绕生产效率提升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于乡镇企业的三废排放,做好严格把关。对于不达标者,一律作出惩处。控制好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使用用量,农村基层领导要发挥自身带头作用,积极检举各类破坏环境的行为。通过强化农村生态监管,做好社会形态下的新农村内容构建。

3.4建设可持续化农村经济,做好有效农业建设

传统的小农经济限制了农村生态化步伐的推进,粗放式的农业经济也给水、空气、土地带来严重的破坏。这样的农业生产模式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它也让农业生产过程不够其科学化,由此政府部门要牵头做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对于科技化农业的关注,并做出高效化农业生产体系推进。科学合理地做出现代农业生产,走出新型的农业发展道路。在利用特色资源过程中,结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发扬特色农业、完成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化农业的结合。形成属于自我的竞争优势,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尽可能地使用一些有机肥,同时也要对于地膜的使用作出管控。在使用地膜之后及时作出回收,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让其认识到可持续化农业发展对于后续农业发展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不盲目追求农产品的高产量,在工业发展方面,也要加强对于新设备的研究引入。减少资源浪费,做好农村工业废弃物处理。发展循环经济,提倡循环工艺建设。改变农村生产经营模式,做好可持续化经济构建。

生态环境治理机制范文2

作者简介:李国平,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通讯作者:郭江,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矿区生态补偿。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编号:12&ZD072)。

摘要从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和政府财政支出两个角度探讨能源资源开采过程中生态环境的补偿费偏少的问题。煤炭企业每开采1 t煤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约为11.12-12.9元,最多只能补偿因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损失的1/3,资源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远远低于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的水平要求。能源资源富集区地方财政的生态环境支出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难以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治理经费所占比重偏小,限制了生态环境治理经费的支出;另一方面,现行财税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地方财政增收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导致地方财政支出资金来源不足,造成地方财政不能满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要求。最后,从明确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补偿的原则、改革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补偿税费体系、增强地方财政的增收能力三个方面提出完善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补偿费来源渠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治理;补偿费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7-0042-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7.007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开采,往往都是以牺牲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这是一种典型的外部不经济现象。为了有效地矫正能源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现象,通常采取生态补偿的手段使这种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生态环境补偿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实践多属于“抑损”型的生态补偿,是获益的经济系统对受损的生态环境系统的补偿[1]。恢复治理因资源开采破坏的生态环境,需要大量的生态环境补偿费作为保障。当前我国能源资源富集区的生态环境补偿费主要来自来两个途径:一是资源开采企业上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二是政府财政拨款。但是补偿费远不能满足资源开采带来的巨大生态环境破坏[2]。生态环境补偿费的不足,直接导致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为了进一步研究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本文以榆林市作为研究对象。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拥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随着能源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截止到2010年,榆林市煤炭采空区达499.41 km2,每年新增70-80 km2;已塌陷118.14 km2,每年新增30-40 km2。至2007年,榆林市因煤矿采空区塌陷造成2 805户、9 585人受灾,损毁房屋4 500多间、耕地2.4万多亩、林草地65 800多亩;湖泊由煤田开发前的869个减少到79个。目前,榆林市的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未达到治理的要求,其中生态补偿费不足是影响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结合榆林市的实际情况,从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和政府财政两个角度探讨能源资源开采中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偏少的问题及对策。

1能源资源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分析1.1能源资源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

我国能源资源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主要有两类,一是生态环境治理费,二是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生态环境治理费属于事后行为,能源资源开采企业缴纳生态环境治理费后,政府将代替企业承担起生态环境治理的责任。征收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属于事前行为,该行为一方面能够激励企业认真履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责任,以获得保证金的全额返还;另一方面,约束企业规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责任的行为,使其为忽视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付出代价。虽然,生态环境治理费体现了“谁破坏、谁付费”的原则,使得能源资源开采企业为自己的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买单,但是,能源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往往治理难度大、周期长,甚至有些破坏是不可逆转的,所以,企业上缴的生态环境治理费可能不能满足整个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的费用开支。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作为生态补偿费的有效补充,能有效地激励和约束企业参与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行为。生态环境治理费和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能够从事前、事后两个阶段,有效地保证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任务的完成。

根据各级政府部门的规定,榆林市煤炭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主要涉及以下名目:水土流失补偿费、煤炭矿井废水处理费、煤矸石排污费、地表塌陷补偿费、煤炭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等。具体标准见表1。

综上,榆林市每开采1 t煤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为11.12-12.9元。

李国平等: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7期1.2能源资源开采中的生态环境破坏的损失水平

李国平等[3]根据煤炭开采给当矿区大气、水、土壤、植被等造成污染破坏的统计资料,以2003年为计算口径,估计出陕北地区平均每开采1 t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约为34.63元。茅于轼、盛洪和杨富强[4]以2005年为计算口径,估计全国开采1 t煤炭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损失约为69.47元。吴文洁和高黎红[5]从环境污染损失和生态破坏损失两个方面对榆林能源资源开采的环境代价进行估算,得出,2008年榆林地区平均每开采1 t煤炭会带来约 78元的生态环境破坏损失。

本文以2009年为计算口径,分别对李国平等、茅于轼等、吴文洁等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折算,得出他们三人的估算值分别为:41.40元/t、78.52元/t、77.45元/t。需要指出的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破坏状况的估计的复杂性、计量数据收集的难度和计量方法的差异,是引致以上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偏差的原因。

1.3能源资源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与生态环境破坏损失价值的比较从当前榆林市煤炭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标准来看,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远远小于生态环境破坏的损失价值。如果以李国平等估算的生态环境破坏

表1榆林市煤炭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

Tab.1Compensation paid by coal mining

enterprise in Yulin City

项目

Item征收标准

Collection

standards依据

Basis生态环境

治理费水土

流失

补偿费5元/t2009年实施的《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得知陕北地区征收水土流失补偿费的标准:原煤5元/t、石油30元/t、天然气0.008元/m3。矿井

废水

生态环境治理机制范文3

生态脆弱性地区的开采活动改变的不仅是该采矿区域的生态环境,还引发了周围的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受当地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这些破坏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很难恢复到原有的环境状态。这也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阻碍。因此,脆弱性露天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措施,无论是技术理论研究还是政策投入上都要有所突破,有针对性地治理脆弱性露天矿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1.脆弱性矿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自然地理位置对矿山的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加之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可避免会对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地质环境造成破坏。

露天采矿区大部分位于干旱、半干旱的生态脆弱区,海拔较高,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其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是: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森林稀少,植被覆盖率低;沙漠戈壁面积大,土壤贫瘠,大部分土地难以利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溴化、盐碱化加剧。恶劣的自然条件使露天采矿业始终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缺少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物质基础,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比较原始,人口素质及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等一系列现状。还处于掠夺式发展模式中,植被的乱采乱伐,过度放牧,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加剧了自然条件的恶化。

2.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分析

2.1 脆弱性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的不可逆性

露采矿山在开发过程中,实施露天表土剥离、废石堆放、交通运输等都将破坏原始地貌、毁坏植被、改变地表和地下水均衡,污染空气。引发露天矿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减少,主要表现:一是植被的退化,采矿区和排土场的使用以及地面生产系统的建立必定会造成该区域地表植被的破坏。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区域的植被破坏越来越严重,甚至造成原生植被的消失。二是水土流失加剧,基建期地基开挖及临时堆放弃土、采场的土层剥离、生产排土作业等扰动地表造成表土疏松裸露,造成水土流失,甚至因此所引起的自然灾害频发。三是污染物的排放,由于爆破、采掘、运输形成的粉尘较大,各种药剂的使用等都会污染原有的生态环境。

脆弱性地区露天矿开采带来的生物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植被的减少或是消失、水土流失加剧甚至因此所引起的自然灾害频发,以及各种废弃物对矿区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污染负效应,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也不可避免地引发周边生态系统的破坏。受自然条件限制,加之政策投入的不到位,这种破坏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甚至很难恢复到原有的环境状态。造成了脆弱性露天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不可逆性。

2.2 环境保护意识及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正处于经济髙速发展期,而环境保护工作起步比较晚,管理手段也较为薄弱。环境保护意识还处于进一步提髙的转轨时期,远远没有跟上经济高速发展的步伐。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管是“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并逐步形成了“五级管理”“四级机构”的组织体系。该体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也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部门分散、地方分割、条块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人员充足、技术设备好,对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比较强比较集中髙层的管理机构,而地方机构人员越缺乏,技术设备越差,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也越弱。因为环境本身具有外溢性和跨区域性等特点,各地区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就比较复杂,有些地区重视环保工作,有些偏重于局部、眼前的经济发展。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很难全面衡量各地区治理环境的业绩,这就使得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流于形式。

2.3 脆弱性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资金缺乏和技术落后

资金和技术是脆弱性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的主要瓶颈。生态性脆弱的地区的露天矿山生态环境恢复问题,包括采掘区、排土区、尾矿等生态恢复需要大量资金。一方面由于早些时候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也没有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账户,致使一些历史遗留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也需要现在治理。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讲,在没有监管或者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还是会以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大量资金到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中。所以,及时有效解决资金问题,是促进我国脆弱性露天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脆弱性矿区的露天采坑、排土场和闭库后的矿山尾矿库好似小沙漠,随时会引发各种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在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条件下,生态环境恢复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还需要实用可行的技术措施。虽然社会上的环境保护评价和恢复治理专业技术参与到矿山企业的生态环境治理中,也提出了一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措施,但有些技术措施并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有些技术措施因为实施成本过高也只能停留在文字上面,不能落到实处。脆弱性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因其地域、矿种和开采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恢复措施也各有不相同。针对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与破环问题,在恢复治理方式和技术要点等方面要有不同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3.脆弱性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矿山环境管理的体制

在目前经济髙速发展期且对环境治理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建设,依法规范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行为,是控制矿山环境破坏的有效途径。目前有关矿山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比较分散,且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为使操作性更强,可以制定相关的细则和技术规范与标准,使矿山生态环境防治工作处处有法可依。

建立健全完善的矿山环境管理结构也是管理体制中的重要部分。包括政府部门和矿山企业内部均应建立专门的矿山环境管理机构,并配备有专业责任的管理人员。政府要充分利用其行政执法职能加大对矿山环境管理的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后监督、责任追究和执法检査等。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在矿山企业内部建立环境目标评估程序和决策模式,鼓励企业发扬主人翁精神,对企业自身的环境保护行为进行管理和反思,落实责任人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各项承诺,切实履行企业应尽的义务。此外,还应在管理机构及企业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确保矿山生态环境防治工作科学开展。

3.2 脆弱性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技术和方法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技术方法一直以来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大课题。目前较为成熟并被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法,如实施清洁生产工艺、土地复垦技术等,还有一些技术方法在实践中逐渐完善。针对脆弱性矿区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必须从源头开始控制污染与破坏,在矿产资源开发时,应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资源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减轻对环境的破坏。采用一些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绿色技术,比如采空区综合利用技术、原位浸出开采技术、无尾矿选矿技术、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技术等。

在脆弱性露天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技术的合理使用尤为重要。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技术是针对破坏地表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破坏地貌景观的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植树、种草等措施恢复和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它的显著特点是成本低、易操作、效果好,也是国内外治理矿山环境普遍采用的措施。在采取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技术的同时,应结合所产生的环境问题,采用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3.3 多元化资金筹措渠道

脆弱性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是一个持续攻坚克难的巨大工程,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面广、治理难度大。为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资金成为关键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所需要的经费,按照“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筹集。

(1)收取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对新建矿山可以适当收取环境治理保证金,使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有了第一笔保障基础资金。在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下,要做到专款专用。

(2)提取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基金。矿山企业可以从矿产品销售收入中逐次提取出部分资金,作为企业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基金。矿山企业作为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制造者,必须对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负首要责任。企业在享受开发矿产资源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环境保护义务,如何在权利与义务中间权衡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矿山企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这也促使矿山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初期就会努力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把环境恢复治理的资金从源头上控制到最小范围内。从这方面讲,矿山企业提取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基金最有利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

(3)收取矿山企业的排污费。这有利于督促矿山企业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如何将排污费真正投入到环境的恢复治理中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从企业缴纳的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等税费中划出一部分,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基金。根据“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企业缴纳的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等税费都是归国家所有,国家获得了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等税费实质性收入,国家必然要承担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责任。按照收付对等原则,国家当然要支付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促进国家相应机构行使矿山环境治理监督权,从而有利于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

(5)市场化筹资治理矿山生态环境。可以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作为资源进行开发,使其尽可能地产生经济效益进行市场化治理,将需要治理的矿山生态环境区域承包给个人或其他组织来治理、种植和经营。这样不但解决了矿山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资金问题,还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

3.4 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尊重自然、协调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矿业是以开采矿产资源为目的,在原始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在进行矿产开发时,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扰动自然环境。发挥自然的生态调节功能与机制,充分发挥自然系统服务功能。

科学开发,边开采边治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在矿山开发过程中,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制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提出治理计划,及时落实,不留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农业科技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中的应用。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过程中,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引用一些农业技术及科研成果,种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农业作物。在治理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4.结语

生态环境治理机制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问题;对策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当前的高校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所以社会对高职学校教育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要求也在提高,高职教育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教育管理思路、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此外对高职继续发展以及学生的就业率提升也是十分不利的。而且,很多的研究结果集中落在教育管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教学特殊性等方面的分析[1]。因此,基于教育生态学视野下,深入研究高职教学管理,需加强对教育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以促进教育管理不断进步,促进高校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迫切需要对高校教育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与完善。

二、当前高职教育管理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充分贯彻落实能力培养

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就是追求学生的升学率,只要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优秀突出,就会认为高校的教学模式合理,教学效果良好,因此师生的共同理念就是将文化课素养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在这种生态环境下,使学生长期处在一种高压之下学习,思想局限,难以满足社会的用人标准。

2.教育管理的手段比较单一

就目前而言,很多教育管理的工作中教育课程比较多,但是,选修课程相对较少,依然使用传统教学手段与方式。传统教学的手段对新信息和新知识充实速度、更新速度不足,再加上,目前高校教育的管理工作学分制的计分方法存在诸多不妥,而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到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工作进展。导致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手段过于单一,不能符合人才培养实际需要和教学改革需要,同时缺少人本化管理思想和民主的管理理念,进而不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地位。

3.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意识薄弱

高校教学管理意识的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的封建教学思想严重制约了师生以及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此外,很多高校束缚性太强,为了追求名利,给学生不断施压,所以在具体的创新中显得不足,在执行中,很多教学管理制度根本无法深入贯彻实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严重挫伤了高校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不能大力推行国家教育部实施的素质教育理念,也无法保证高校教学的平稳运行。

三、在生态环境下高职教育管理机制对策

1.提高管理人员教育意识

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如果高校管理意识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就会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所以针对当前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不强、实施不到位等情况,全校师生应该齐心协力,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以身作则,明确自己的担当的教育使命与历史责任,背负着人民的教育期待,要为师生的良好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教学环境,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也要不断创新。

2.切实完善教育管理的制度

制度是一个学校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但是制度的设立并非是为了惩罚或责令学生,其初衷是为了师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规范学生的在校行为,但是在当前的生态环境下,学生对需求能力不断上升,高校只靠单一的制度约束是不行的,要靠循序渐进的引导,通过高校院系的权利下放,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同时学校可以发挥学生会或高校团体组织的管理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培养管理型人才[2]。由于这种教学管理方法具有很强的学习自主性与互动交融性,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课程的教学模式转化,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容易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从而不断提升其认知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在社会发展中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3.提高教师团队整体水平

教师是高校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教师的素质高低对学生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优秀的教师队伍可以促进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教学管理政策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创新。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不断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如同过去的刻板教学模式,让师生共同禁锢在大学的世界中,缺少观察生活的能力,因此很难发现生活的乐趣和魅力,管理人员在管理时要切中要害,机构组织要严谨,要经过一系列的论证,为师生创造一种“健康的、和谐的、创新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教育环境”不断引导学生,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四、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高职教育管理中存在了许多问题,所以在管理中需要不断加强高校的人才培养创新,确保高效的教学模式得到普遍推广与应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对学校的现有不足进行不断完善,只有把生态管理、人性化管理、激励性管理来优化和调整高职教育管理,才能极大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创新——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化生态环境建设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3(5):52-53.

生态环境治理机制范文5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污水治理;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回用

中图分类号:X7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2-0113-02

污水回用的关键是污水处理技术,按其机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等。通常污水回用技术需多种污水处理技术的合理组合,及各种水处理方法结合起来深度处理污水,这是因为单一的某种水处理方法二般很难达到回用水水质的要求。目前,污水集中处理回用土艺中常用的有好氧生物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等方法,当前流行的污水处理工艺有:AB法、SBR法、氧化沟法、普通曝气法等,这几种工艺都是从活性污泥法派生出来的,且各有其特点:

一、SBR法

SBR法早在20世纪初已被开发,由于人工管理繁琐未予推广。此法集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在一座池子中完成,常由四个或三个池子构成一组,轮流运转,一池一池地间歇运行,故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现在又开发出一些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改良性SBR工艺,如ICEAS法、CASS法、IDEA法等。这种一体化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由于只有一个反应池,不需二沉池、回流污泥及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初沉池,故节省占地和投资,耐冲击负荷且运行方式灵活,可以从时间上安排曝气、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状态,实现除磷脱氮的目的。但因每个池子都需要设曝气和输配水系统,采用滗水器及控制系统,间歇排水水头损失大,池容的利用率不理想,其水处理工艺流程:废水毛发截留井调节池份提升泵SBR反应池滗水器重力式过滤罐消毒中水池回用 (冲厕)。因此,一般来说并不太适用于大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二、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工艺是循环活性污泥技术 (CAST)的一种型式。CASS生物处理法是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的简称,该方法是美国川森维柔废水处理公司1975年研究成功的,90年代初引入中国,是国际公认的生活污水及工艺废水处理的先进工艺。LASS工艺的主要原理是:把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的反应池沿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前部为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在预反应区内,微生物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对进水水质、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对丝状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在其后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完成对污水中有机物质的降解。CASS工艺同时能够比较充分发挥活性污泥的降解功能,也能够减轻二沉淀池的负荷,有利于提高二沉池固液分离效果。CASS工艺集反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污染物的降解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过程。而微生物则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三、AB法(Adsorption Bio oxidation)

该法由德国Bohuke教授首先开发。该工艺对曝气池按高、低负荷分二级供氧,A级负荷高,曝气时间短,产生污泥量大,污泥负荷2.5kgBOD/(kgMLSS・d)以上,池容积负荷6kgBOD/(m3・d)以上;B级负荷低,一污泥龄较长。A级与B级间设中间沉淀池。二级池子F/M(污染物量与微生物量之比)不同,形成不同的微生物群体。AB法尽管有节能的优点,但不适合低浓度水质,A级和B级亦可分期建设。

四、普通曝气法及其变法

本工艺出现最早,至今仍有较强的生命力。普曝法处理效果好,经验多,可适应大的污水量,对于大厂可集中建污泥消化池,所产生沼气可作能源利用。传统普曝法的不足之处是只能作为常规二级处理,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近几年在工程实践中,通过降低普通曝气池容积负荷,可以达到脱氮的目的。在普曝池前设置厌氧区,可以除磷,亦可用化学法除磷。采用普通曝气法去除BODS,在池型上有多种形式,工程上称为普通曝气法的变法,亦可统称为普通曝气法。

五、气浮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气浮处理法就是将空气通入污水中,并在污水中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使废水中微细的疏水性、悬浮颗粒(固态颗粒或液态颗粒)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层,气、水、颗粒三相混合体,然后用机械方法撇除,从而使污染物得以从废水中分离的一种处理方法。众所周知,疏水性的物质易气浮,而亲水性的物质不易气浮,为了使亲水性的污染物也能气浮除去,需投加浮选(混凝)剂,改变污染物表面特性,使某些亲水性物质转变为疏水性物质,然后除去,这种气浮处理法方法也称为浮选。在污水处理中采用的气浮法,按气泡产生的方法可分为:布气气浮、溶气气浮、电气浮等。溶气气浮:加压溶气气浮是将空气在一定压力下溶于水中,并达到饱和状态,然后突然减压,过饱和的空气便以微小气泡的形式从水中逸出。此方法形成的气泡粒度小(约80μm左右)、分散度高、量多,而且气泡与污水的接触时间可以控制。因而净化效果高,并可针对不同水质进行调节,适应范围广,因此在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气浮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现代气浮理论认为: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气浮节约能源,能充分利用浮选(混凝)剂、处理效果优于全加压溶气气浮流程。而回流比为50%时处理效果最佳,所以部分回流(回流比50%)加压溶气气浮工艺是目前国内外最常采用的气浮法。浮选(池)一般设置在生物处理单元之前,物理处理单元之后,习惯上将其归为物理处理单元。为保证气浮效果,一般设为两级浮选。图1是其流程图。为了方便操作、节约投资、减少占地面积,平面布置时常将一、二级浮选池并列,一、二级浮选池间约有500mm左右的液位差保证污水从一级浮选池流动到二级浮选池,而取消提升泵达到节能效果。体现在竖向布置上,即在设计、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刮渣机拖架(板)、可调节堰和除渣槽顶的标高,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关键因素之一,否则会严重影响气浮效果(泡沫层无法用机械方法撇除),这也正是必须采用可调节出水堰的原因所在。因为污水中一般含有毒有害物质,故浮选池结构设计要考虑设防腐层和顶盖板,有条件时可考虑浮选气体的有组织排放。

六、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是以膜组件作为取代二沉池的泥水分离单元设备,并与生物反应器组合构成一种新型的生物处理装置。污水首先进入反应器,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同化和异化,异化产物多数成为无害的CO2和H2O,同化物质成为微生物的组成物质。膜单元部分主要用于截留微生物和过滤出水,微生物固体可有效地被截留在反应器中,可以完全地控制微生物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污泥龄)及有效地对处理水进行消毒。如图1所示:

膜生物反应器综合了膜分离与生物处理技术的优点,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去除悬浮物,同时可以通过膜分离将二沉池无法截留的游离细菌和大分子有机物阻隔在生物池内,从而大大提高了反应器内的微生物浓度,提高了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率。由于膜生物反应器对污水同时进行降解和消毒,所以其出水的水质较高,通常有机污染物(COD或BOD)和悬浮物的去除率可达95%。由于膜的良好的截留作用,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污泥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难以协调的问题在此得以解决。污泥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可以有效地分开,这样可以优化生物处理工艺,提高其可行性和灵活性。根据不同的污水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以培养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于城市污水来说,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龄的有效控制,可以使得难以生存的生长周期长的硝化细菌得以存在,使得原来需要两步的碳化和硝化过程,可在膜生物反应器的一个设备中完成。膜单元可以承受比重力式沉淀池更高的污泥负荷,这样使得膜生物反应器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的优点,同时膜可以截留一些大分子有机物,提高了它们在生物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增大了其生物降解的一可能性。

比起常规的生物处理方法,膜生物反应器具有如下显著特点:(1)能够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出水水质良好,可完全滤去悬浮物及有关微生物,出水无需消毒,可直接回用;(2)膜的机械截留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使生物反应器内保持高的微生物浓度,从而大大提高了容积负荷,降低污泥负荷,减少占地面积;(3)污泥泥龄长,剩余污泥量少,大大降低了污泥处置费用;(4)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的彻底分离,使设计与运行简化;(5)工艺结构紧凑,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七、结语

众所周知,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并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这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恶化,同时也带来许多城市环境问题,并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采用合理的污水处理方式,节约水资源是我们必须实现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周锋,吴浩汀,曾苏.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J].污染防止技术,2003,16(4).

[2]王月红,王正林,等.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在生活小区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净术,2005,24(4).

生态环境治理机制范文6

关键词:生物治理;生态环境问题;三峡水库;消落区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0865-05

The Status and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Water-level-fluctuating 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WANG Di-you1,DENG Wen-qiang2,YANG Fan2

(1.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Planning,Design and Research,Wuhan 430074,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Aquatic Botany

and Watershed Ecology,Wuhan Botanical Garde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 Water-level-fluctuating 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possesses some specific characters such as long flooding duration, wide-range fluctuation of water level (30 m), reversed flooding time to winter, large area and complex habitat types and so on.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water-level-fluctuating 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research advances on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of water-level-fluctuating zone of the reservoir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summarized. The bioremediation strategies for water-level-fluctuating 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y;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 Three Gorges Reservoir; water-level-fluctuating zone

长江三峡工程是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尽管三峡工程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同时对社会、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些不可逆的负面影响[1]。消落区(Water-level-fluctuating zone)是流域内水陆生态系统的自然交错带,是相邻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纽带,是流域生态系统组成的敏感部分,其特殊生境为物种的演化、发育和保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三峡水库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消落区的生态问题,已成为流域生态修复和研究的中心环节[2]。

三峡水库(29°16′~31°25′N,106°20′~111°50′ E)实行145~175 m “冬季蓄水、夏季泄洪”的人工调节水位后,其水位涨落节律逆反自然枯洪规律。同时,水库消落区具有水淹时间长(可达8个月)、面积大(约350 km2)、消落幅度大(30 m)、生境类型多样等显著特点。原来适应长江水位节律性变化的河岸植被难以适应三峡水库水位的反季节变化,逐步消失或死亡,造成新生湿地植被稀疏散布,群落结构简单,所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3]。

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复杂多样而突出,认识和梳理过程仍需要一段时间,诸多目前已认识到的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也没有可供参考和借鉴的资料。消落区的生物治理,首先要掌握消落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其次要注重消落区的生态效益,另外,还要发挥消落区的经济价值。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监测和了解消落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开展消落区生态环境修复,保障三峡工程的生态安全运行,改善水体质量,促进库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中心环节。

1 三峡水库消落区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受水库水位逆反枯洪规律人工调节的影响,三峡水库消落区逐渐演变成一种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问题与自然消落区或一般湿地生态系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存在较大差异。三峡工程上马后,水位从以前的62 m逐渐上升到目前的蓄水水位(145~175 m),造成生境严重破碎化[4,5],Wu等[6]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估算出水位上升到175 m后,将形成47~102个新的岛屿。水位的反季节变化及生境破碎化造成原来的河岸植被难以生存,植物多样性急剧下降[3]。王勇等[7]对三峡库区自然消落区植物区系的研究表明,消落区分布有维管植物83科、240属、405种,但2009年刘维等[8]对蓄水后水库消落区植物区系的调查表明,维管植物只有61科、169属、231种,其中科、属、种分别减少了26.51%、29.58%和42.96%。水库蓄水后,水流速度变慢,水体自净能力下降,造成营养元素及重金属沉积;水库蓄水后,消落区岩土含水量变为饱和,在暴雨径流冲刷、库区水位变动侵润、来往船只航行涌波等各种动力的作用下,消落区内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水库的泥沙沉积[4]。水库蓄水后,河面变宽,从而通过蒸腾、净辐射等途径的改变影响三峡库区的微气候[9]。水位降落后,库区居民利用夏季出露的消落区土地开展短季节农作物的种植、发展淡水养殖或开展其他多种经济活动。肥料、药物、饵料残余、作物残留物、畜禽粪便形成新的非点源污染[10]。消落区受水陆交叉污染,易滋生各种相关的病原体、致病菌,特别是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污染严重的消落区将成为相关病菌、寄生虫的滋生源,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疫情的发生和流行,危害库区居民身心健康[11,12]。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峡水库消落区的核心问题是植被退化严重,并由此引起一系列其他生态环境问题。目前三峡水库消落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落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方面。消落区植被对水陆生态系统间的物流、能流、信息流和生物流等发挥着廊道、过滤器和屏障功能,同时对维护库岸稳定、水库寿命以及保持生态景观、水体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3,5]。

近几年,对三峡水库消落区植被的研究较多,如Jiang等[13]对长江三峡干河河岸植被的16种草本及灌木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群落之间物种多样性差异不显著;王勇等[14]对长江三峡库区自然消落区植物群落的研究表明,消落区主要分布有19种植物群落,4种植被类型,并提出水淹时间和土壤湿度是该区域植物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的主要限制性影响因子。对蓄水后水库消落区的植被类型、群落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部分高程或部分地区,还缺乏系统性研究。如白宝伟等[15]、冯义龙等[16]分别对重庆段库区、重庆市主城区范围内消落区植被种类组成及群落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杨朝东等[17]对三峡库区秭归太平溪港至巴东楠木园的145~156 m消落带的植物分布进行了研究,王强等[18]对三峡水库蓄水后澎溪河消落带植物群落格局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都表明蓄水后水库消落区植被退化严重,群落单一,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原来适应长江水位节律性变化的植物难以适应三峡水库消落区的反季节水位变化,逐步消失或死亡。

受三峡工程淹没的影响,一些库区特有植物如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丰都车前(Plantago erosa var. fengdouensis)[19]、宜昌黄杨(Buxus ichangensis)[20,21]及荷叶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 var. sinensis)[4]等的自然栖息地完全或部分消失。但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对以上物种进行迁地保护,有效地保存了物种资源。王永吉等[20]还对宜昌黄杨进行了扦插繁殖研究,已取得良好进展。由于三峡水库消落区是一种新生的湿地生态型,其内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于2003~2007年在武汉植物园、秭归库区和万州库区水淹试验基地进行了三峡水库消落区植被重建适宜物种的筛选研究,通过水淹时间(3、5、8个月)和水淹深度(1、2、5、15、25 m)的交互试验,筛选出适宜重建的耐水淹植物7种、种子散播植物8种、带外攀爬植物12种,为深入开展三峡水库消涨带植被重建工作提供了种源基础。同时还开展人工植被组建、结构优化配置研究和示范,结果表明:在145~156 m高程,植被恢复以耐水淹的草本植物为主,如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双穗雀稗(Paspalum paspaloides)、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等;156~175 m高程,可采取灌草、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乔灌木主要定植在170 m以上。同时,构建狗牙根+双穗雀稗、狗牙根+秋花柳(Salix variegate)、加杨(Populus canadensis)+中华蚊母(Distylium chinesis)+暗绿蒿(Artemisia atrovirens)+狗牙根等植物群落。目前植被恢复效果良好,可为三峡水库消落区植被重建提供理论指导、技术基础和优化植被模式。

另外,近年来对库区原有植物还开展了水淹胁迫下的生理生态适应研究,如硬秆子草(Capillipedium assimile)、双穗雀稗、狗牙根[22,23]、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菖蒲(Acorus calamu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24]、 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25]、中华蚊母[26]、疏花水柏枝[27]、秋花柳[28]等。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植物都形成了特定的耐水淹机制,可作为三峡水库消落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适宜物种。如疏花水柏枝利用在夏秋季处于休眠状态、停止生长,而在冬春季露出水面,进入生长繁殖期的生活习性来适应夏季洪水淹没[27];宜昌黄杨通过皮孔、不定根等形态特征的变化来适应夏季洪水淹没[21];秋花柳通过提高酶活性来降低活性氧对细胞膜的伤害以适应水淹胁迫[28]。

三峡库区陆域污染物主要通过水土流失及地表径流进入水库消落区,经滞留积累转化再进入水库;因此,水库消落区在陆水污染物迁移转化中具有“库”、“源”、“转换传送站”和“调节器”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库水中的污染物、营养元素、重金属等通过土壤机械吸收、阻留、胶体的理化吸附、沉淀、生物吸收等过程不断地在土壤中富集,造成土壤污染[29]。喻菲等[30]对三峡水库消落区重庆段5个区县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d、Cu、Pb、Zn、Hg、As含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2级标准,且沿长江水流方向土壤Cu、Pb、As、Hg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处于警戒状态,其中丰都和忠县已受到轻度的Cd和Cu重金属污染。据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估算,沿岸农田地表径流入库污染负荷总量达2 493.6万t,其中悬浮固体(SS)为2 410.0万t,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为62.4万t,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为7.8万t,总氮(TN)为12.7万t,总磷(TP)为0.7万t。万县市淹没城区的污染表层土壤中Cd、Cu、Ni、Pb、TN、TP与溶解磷均比淹没区农田土壤中的含量高2~255倍[29]。另一方面,水库蓄水后,被淹没的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被水溶出,可能引起水库的水质下降,水体富营养化。张金洋等[31]对三峡水库消落区淹水后土壤性质变化的模拟研究发现,淹水后土壤中的Zn、Cu、Pb、Cd、Cr、Hg、As的含量都有一定的降低,表明土壤中的重金属不同程度地被水溶出,对水质影响较大。

在三峡库区消落区面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保持水库消落区库岸稳定、控制消落区的水土流失、提高消落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观效果。要达到这些目的,采用构建消落区植被、提高并恢复消落区生态质量、增加居民收入的生物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上采用营造植被的生物措施来稳定河流湖泊库岸和控制水土流失已有较多的研究和实践,效果明显。在美国科罗拉多河[32,33]、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河[34]、 美国的Kingsley大坝形成麦克克拿基湖通过杨树防护林来稳定河流湖泊库岸和控制水土流失[35]。Fortier等[36]利用杨树作为护岸植物来控制河岸带的非点源污染,结果表明,在加拿大布朗普顿维尔的6年生杂交杨的固碳、N、P吸附的值分别达到了52 t/hm2,770 kg/hm2、82 kg/hm2,有效地改善了水体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效益。Madejon等[37]利用白杨(Populus alba)作为生物监测器来追踪污染河岸带土壤中8个元素(As、Cd、Cu、Mn、Ni、Pb、Zn、Fe)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白杨叶片对土壤中Cd、Zn、As元素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孙启祥等[38]通过滩地杨树人工林对抑制钉螺滋生的效果进行研究,人工造林后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随林龄的增加,其下降幅度增大。吴立勋等[39,40]研究了杨树人工林内钉螺种群消长的内在规律和环境因子的偶发效应,结果显示了滩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抑螺机制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3 生物治理初探

3.1 建立生态环境监察站

保障三峡工程的生态安全运行和库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赖于在水库运行的条件下,对库区包括消落区在内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环境开展长期系统的监测与评估。建议建立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监测站,为全面系统地反映消落区的生态环境变化和实施综合治理措施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指导。监测内容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消落区所面临的重大和重点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监测内容包括:①消落区内的主要植物物种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群落演替规律;②土壤理化特性包括土壤的颗粒组成、含水率、容重、pH、有机质含量、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全磷和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重金属元素(Cu、Zn、Mn、Pb、Cr、Cd、Hg、As)含量等;③地表滞留水体水环境内容包括水温、pH、溶解氧、COD、电导率矿化度、铵态氮,硝态氮、重金属元素(Cu、Zn、Mn、Pb、Cr、Cd、Hg、As)、大肠杆菌数、细菌总数等内容;④生物媒介(鼠类、蚊类、蝇类、钉螺)密度及病原感染情况,土壤主要微生物(好氧和厌氧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等。消落区监测站将对以上内容全面系统地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并围绕三峡工程的运行,对消落区的生态环境开展综合集成分析,预警和预报消落区土壤和水环境、植物群落和人口健康等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消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为水库管理部门的决策和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3.2 建立生物治理示范基地并开展应用研究

如前所述,消落区植被能有效地保持库岸稳定、控制水土流失、提高消落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观效果。消落区植被恢复不仅要注重生态效益,而且应发挥经济效益,促进当地政府及居民的积极性。由于消落区特殊生境及生态环境问题,消落区生态修复及生物治理应秉承“勤研究,多示范、慎推广”的原则,因此应积极开展典型消落区生物治理试点示范与应用研究。

在示范建设方面应做好以下工作:①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开展三峡水库消落区植被重建适宜物种的筛选研究,尤其是一些具有生态、经济价值的典型植物,如枸杞、桑树[41]、杨树[42,43]等。研究不同植物的耐水淹极限值(水淹时间、水淹深度),从而确定在消落区的种植范围;②开展水库消落区人工植被组建和群落结构优化配置的研究,探讨适合三峡水库消落区生境特点的人工植被优化模式,建立消落区植被重建技术体系;③开展种子库萌发试验研究,研究消落区土壤种子库萌发数量特征及动态变化,掌握消落区植物种子的扩散方式,从而掌握消落区物种演替规律,为消落区植被群落构建奠定基础。由于不同种[44]或同一物种的不同生态型[45]、不同性别[46]的植株对环境胁迫的持续时间[47]、胁迫程度[48]的反应不同,因此,在应用方面建议开展以下工作:①不同品系或不同生态型对水淹胁迫(水淹时间+水淹深度)的交互试验,开展其对消落区环境(冬季水淹+夏季干旱)的适应机理研究;②不同适宜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不同植物对土壤营养元素及重金属的影响;③不同适宜植物(特别是食用植物如枸杞)组织内的重金属含量,确定是否还能食用;④不同适宜植物对病原生物的控制效果研究。筛选出“既耐水淹,又耐干旱,还能有效改良土壤环境并能创造最大经济价值”的适宜物种,从而为消落区的生态环境修复、经济发展做出最大贡献。

4 小结

受三峡水库水位反季节大幅度涨落的影响,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复杂多样而突出,认识和梳理过程仍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因此应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站,充分掌握消落区生态环境现状,为三峡水库消落区的生态环境补偿提供第一手资料,预警和预报消落区植物群落、土壤和水环境及病原生物等生态环境问题,为消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及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鉴于消落区植被对维护库岸稳定、控制水土流失及改善水体质量等方面的重要性,开展消落区生物治理试点示范及应用研究,为保障三峡工程的生态安全运行和库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科学指导。

参考文献:

[1] SHEN G,XIE Z. Three Gorges Project:chance and challenge[J]. Science,2004,304(5671):681.

[2] NILSSON C, BERGGREN K. Alterations of riparian ecosystems caused by river regulation[J]. Bioscience,2000,50(9):783-792.

[3] NEW T, XIE Z. Impacts of large dams on riparian vegetation: applying global experience to the case of China’s Three Gorges Dam[J].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2008,17(13):3149-3163.

[4] STONE R. China’s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Three Gorges Dam: into the unknown[J]. Science,2008,321:628-632.

[5] WU J,HUANG J,HAN X,et al. Three Gorges Dam――experiment in habitat fragmentation?[J]. Science,2003,300(5623):1239-1240.

[6] WU J, HUANG J, HAN X, et al. The Three Gorges Da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J].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4,2(5):241-248.

[7] 王 勇,厉恩华,吴金清. 三峡库区消涨带维管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2,20(4):265-274.

[8] 刘维,杨 帆,王 杰,等. 三峡水库干流和库湾消落区植被物种动态分布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2011,29(3):296-306.

[9] TULLOS D.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 on science and policy: an analysis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9, 90(3):S208-S223.

[10] WANG L,PEI T,HUANG C,et al. Management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 the Three Gorges region[J]. Waste Management,2009,29(7):2203-2208.

[11] 陈小兵,潘仲刚,邱占富. 开县三峡库区传染病传播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1):14-15.

[12] 肖邦忠,廖文芳,季恒清,等. 三峡库区钉螺生长繁殖模拟试验[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4,16(1):65-66.

[13] JIANG M X, DENG H B, CAI Q H. Characteristics, clssification and ordiantion of riparian plant communities in the Three-Gorges areias[J].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2, 13(2):111-114.

[14] 王 勇,吴金清,黄宏文,等.三峡库区消涨带植物群落的数量分析[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22(4):307-314.

[15] 白宝伟,王海洋,李先源,等. 三峡库区淹没区与自然消落区现存植被的比较[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5):684-687.

[16] 冯义龙,先旭东,王海洋. 重庆市区消落带植物群落分布特点及淹水后演替特点预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5):112-117.

[17] 杨朝东,张 霞,向家云.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及分布特点的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3795-13796.

[18] 王 强,刘 红,袁兴中,等. 三峡水库蓄水后澎溪河消落带植物群落格局及多样性[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4):48-54.

[19] 王 勇,吴金清,陶 勇,等. 三峡库区消涨带特有植物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的自然分布及迁地保护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3,21(5):415-422.

[20] 王永吉,徐有明,王 杰,等. 濒危植物宜昌黄杨的扦插繁殖研究[J]. 北方园艺,2010(2):123-125.

[21] 薛艳红,陈芳清,樊大勇,等. 宜昌黄杨对夏季淹水的生理生态学响应[J]. 生物多样性,2007,15(5):542-547.

[22] 谭淑端,张守君,张克荣,等. 长期深淹对三峡库区三种草本植物的恢复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9, 27(4):391-396.

[23] TAN S,ZHU M,ZHAN Q.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bermudagrass(Cynodon dactylon)to submergence[J].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2010,32(1):133-140.

[24] 王海锋,曾 波,乔 普,等. 长期水淹条件下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菖蒲(Acorus calamus)和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存活及生长响应[J]. 生态学报,2008, 28(6):2571-2580.

[25] 罗芳丽,王 玲,曾 波,等. 三峡库区岸生植物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Steud.)光合作用对水淹的响应[J]. 生态学报,2006,26(11):3602-3609.

[26] 陈桂芳,蔡孔瑜,李在军,等. 淹水对中华蚊母树生长及生理的影响[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28(5):42-44.

[27] CHEN F Q, XIE Z Q. Survival and growth responses of Myricaria laxiflora seedlings to summer flooding[J]. Aquatic Botany,2009,90(4):333-338.

[28] 类淑桐,曾 波,徐少君,等. 水淹对三峡库区秋华柳抗性生理的影响[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3):30-33.

[29] 范小华,谢德体, 魏朝富. 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与调控对策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4):495-501.

[30] 喻 菲,张 成,张 晟,等. 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1):165-168.

[31] 张金洋,王定勇,石孝洪. 三峡水库消落区淹水后土壤性质变化的模拟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6):120-123.

[32] VANDERSANDE M W, GLENN E P, WALWORTH J L. Tolerance of five riparian plants from the lower Colorado River to salinity drought and inundation[J].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1, 49(1):147-159.

[33] TIEGS S D, ?LEARY J F, POHL M M,et al. Flood disturbance and riparian species diversity on the Colorado River Delta[J].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2005,14(5):1175-1194.

[34] SCOT M L, LINES G C, AUBLE G T, et al. Channel incision and patterns of cottonwood stress and mortality channel incision and patterns of cottonwood stress and mortality along the Mojave River, California[J].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0, 44(4): 399-414.

[35] JOHNSON W C. Riparian vegetation diversity along regulated rivers: contribution of novel and relict habitats[J]. Freshwater Biology, 2002, 47(4):749-759.

[36] FORTIER J, GAGNON D, TRUAX B, et al. Nutrient accumulation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6-year old hybrid poplars in multiclonal agricultural riparian buffer strips[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10,137(3-4):276-287.

[37] MADEJON P,MARANON T,MURILLO J,et al. White poplar (Populus alba) as a biomonitor of trace elements in contaminated riparian forests[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4,132(1):145-155.

[38] 孙启祥,张建锋,吴立勋. 滩地杨树人工林抑螺效果与碳汇效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3):701-706.

[39] 吴立勋,汤玉喜,吴 敏,等. 洞庭湖滩地杨树抑螺防病林研究[J]. 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2(4):14-19.

[40] 吴立勋,汤玉喜,吴 敏,等. 滩地钉螺种群消长与杨树人工林关系的研究[J]. 湖南林业科技,2004,31(6):5-9.

[41] 贺秀斌,谢宗强,南宏伟,等.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与蚕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J]. 科技导报,2007,25(23):59-63.

[42] 杨 帆,刘维,邓文强,等. 杨树用于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防护林建设的可行性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S2):141-146.

[43] YANG F,XIAO X,ZHANG S,et al. Salt stress responses in Populus cathayana Rehder[J]. Plant Science,2009,176(5):669-677.

[44] YANG F, WANG Y, MIAO L. Comparative physiological and proteomic responses to drought stress in two poplar species originating from different altitudes[J]. Physiologia Plantarum, 2010,139(4):388-400.

[45] XIAO X,YANG F,ZHANG S,et al. Physiological and proteomic responses of two contrasting Populus cathayana populations to drought stress[J]. Physiologia Plantarum,2009,136(2):150-168.

[46] XU X, YANG F, XIAO X, et al. Sex-specific responses of Populus cathayana to drought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s[J].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2008,31(6):85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