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文化的建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文化的建立范文1
1. 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据一项对世界500强的企业的调查研究表明 ,这些企业之所以出类拔萃 ,关键是有优秀的企业文化。
那么,何为企业文化呢?企业文化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处事风格、环境习俗、思维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精神境界的总和。
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和方式,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的缩影,是袖珍式的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各种实践活动的投射、凝结和反映,其内容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体系。这些内容的文化层次由高向低逐渐拓展,性质由软向硬逐次增强,因而其功能和作用也各不相同。而这一切的集中体现,即企业的主导文化,是以人的素质为中心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最高形式。企业文化的终极作用在于持续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
在我国,海尔集团在这几年所取得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海尔集团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海尔还在美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南斯拉夫等国家设厂,正在向国际化大集团的目标迈进。哈佛从中国企业中寻找成功运用企业文化的案例,海尔是中选的第一家。海尔说: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
在日本,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汽车和电子产品在美国市场上把美国货打得稀里哗啦,美国人不得不放下架子,研究和学习日本的经营管理的结果是:差距不在于技术设备,而在于管理;不在于管理的硬件,而在于管理的软件,在于企业管理文化的局限性。有人称之为“文化因素”,日本企业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职工对企业有高度的亲和力和认同感。
在美国,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通过对从美国22个行业中挑选出来的207家公司的调研,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具有重大作用;
第二:企业文化在下一个十年内很可能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性因素。
2. 企业文化的功能
2.1 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 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2.2 导向功能
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念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2.3 激励功能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起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2.4 约束能力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是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5 辐射功能
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3. 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没有文化,这个企业就没有了凝聚力,从而也会丧失了持久的竞争力”。这句话是现在已成为公商界人士最近几年的共识。企业文化的建立决不能生搬硬抄,也不能信手拈来。他是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的。一个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是创造企业文化的首要问题。每个企业都在自己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地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风格,它就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共同认同和遵守的、带有企业特点的活动精神和宗旨,以及在其间形成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员工的行为方式。一个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能造就一个好的企业形象,更能推动企业更快更进步的发展。
我认为,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和标准的企业文化,只有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
目前对于国内企业而言,面对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需要不断的来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而想要实现企业管理的有效进行,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达到共生与双向互动。作为企业管理者,对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剖析,从企业自身状况出发,找出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并且正确处理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不管是企业的外在表现,还是内在精神,都是企业文化的构成部分。而企业管理制度本身能体现出企业文化。
其实企业管理制度化过程是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制定的,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一个企业把自己倡导的理念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持之以恒,积淀成一种特定的文化。但要使这种文化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企业文化,还必须把它制度化,使企业的企业精神、管理理念及员工的价值观等都充分地体现在企业的各项活动中。而如何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文化,并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关键部分。体现企业核心理念的企业制度可以强化企业文化,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与完善,成为员工共同认可的思想。企业文化有着促进企业制度的有效实施和不断创新的作用。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激发员工的“自律意识”,从而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更有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达到企业文化的终极作用,即持续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
参考文献:
[1]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
企业文化的建立范文2
关键词: 创业; 合理; 文化; 建立
中图分类号: F27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6-0056-02
企业文化从根本上是一种共同的心理思维模式逐步转化为的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在企业不同生命阶段,这种心理思维模式在企业高层、中层、基层又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各自不同转化的行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着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困难性,并导致民营企业生存寿命不断缩短。从企业文化的性质角度来看,企业处于创业期阶段的文化性质是相对良性的。因此,企业文化的塑造的起初时点应该是企业创业的起点,企业文化发展与完善时间阶段应该是企业的创业期和成长期,企业文化调整期应该主要集中在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企业发展各个生命周期阶段,企业文化创造期塑造是企业文化建立的核心前提,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良性发展。
企业文化创造期一般处于企业创业期的前端。在这个阶段,民营企业家在开始创业进行项目选择的同时,就必须对未来企业文化进行整体策划。在整个策划方案中,必须明确企业价值和实现价值的阶段轨迹,企业生存的基本原则和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发展阶段的阶段性文化导向安排。只有有效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策划,企业良性文化建设才会具备良性的开局。
一、企业价值和实现价值的阶段轨迹判断
(一)企业价值策划
以中国人看来,一个企业的价值和一个人的价值在理解上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在设计企业价值的同时还必须考虑企业每一个员工的价值实现。脱离员工的实现价值单纯去倡导企业价值,员工会认为这样的企业价值是无效的,是“务虚”的。而脱离了企业价值单纯去倡导员工价值,企业发展是没有方向和前途的。因此,企业在考虑价值的时候,应该从企业的宏观角度和员工微观角度进行价值策划。
首先,企业宏观角度的价值理解:从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看来,企业价值最好选择描述较真实的企业愿景来加以实现。我们必须了解,中国本土的员工不太相信大道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是停留在现实中的。因此,企业价值描述一定是在未来企业发展愿景基础上的。而对未来企业愿景的现实化描述是企业文化建立的重要前提。一般在描述过程中,应注意,第一方面,企业愿景应立足于现有业务和市场的发展。第二方面,企业愿景描述应与员工自身努力加以有机联系。第三方面,企业愿景应该符合未来该行业的发展趋势。最后,企业愿景应该在整体上具有一种诱惑性,它为企业员工的价值描述建立合理而有效的素材。
其次,员工微观角度的价值理解:员工的价值体现不仅仅停留在“在实现企业价值的同时实现员工价值”这一比较空洞的说法上。大多数员工信奉“交互主义”,他们相信自己在帮助企业实现价值的同时,企业应该给予他们未来的价值。因此,此时的价值描述应该集中体现员工个人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个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和自己未来发展方向和前途等方面。
(二)实现价值的阶段性轨迹
从中国人人性角度分析,中国人不愿意相信不能实现的愿望。大部分中国人认为:理想是重要,可实现理想的路径更重要。因此,企业也应该从两个层面去描述企业和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路径。
首先,企业价值实现的路径描述:由于企业刚处于起步期,因此对未来企业阶段性价值和实现方法描述不一定十分清晰。但有一点必须清楚,这个描述对当时的企业团队意识是适应的,描述就是合理的。
其次,员工价值实现的路径描述:企业应该配合实现的阶段价值提出员工价值阶段实现规划。该规划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生存现状和员工对未来的一般期望。这种未来企业价值的员工阶段性分配计划在一定程度而言,是产生合理企业文化的根基,必须引起企业家的高度重视。
二、企业生存的基本原则的判断
在企业创业期,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生存的基本原则。换句话讲,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包括企业如何看待相关方和企业利益的关系、如何将个体行为转化为组织行为、如何确保企业能够高效运转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一个企业实现自身价值所必须直接面对的基本命题,企业对这些命题的根本看法将会引导企业成员的行为模式,进而影响到企业在行业中的发展地位,最后影响到企业未来的成长。
(一)民营企业与相关方利益关系的命题判断
一个企业要生存,必然在自己经营管理过程中与外部环境中诸多利益方形成多角度、多层面的复杂关系。如何对与相关方的利益关系判断是解决企业外部良性发展环境的基本前提。一般而言,企业外部相关利益方主要由竞争者、顾客、媒体与相关专业咨询机构、政府等行政管理机构、供应商、银行等融资机构等六方面构成。下面对以上六个方面的相关利益方进行基本利益关系分析。
1.企业对竞争者的态度判断
企业对竞争者的合理态度判断,是有效竞争的基本理念。在中国生存中的企业,必须明确中国式企业竞争从根本上是一种“合中有分”的基本状态。因此,竞争不完全是你死我活、弱肉强食的残酷斗争,而是在共生中谋求共同的发展。建构共生型的企业文化要做到:(1)合作中竞争。企业之间在合作的基础上鼓励相互竞争,竞争并不意味着你死我活,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2)共赢。竞争对手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形成共赢。
2.企业对顾客的态度判断
企业对顾客的态度判断,是企业发展核心市场文化的根源。顾客的内涵是一种广义的范畴,它不仅包括现实与潜在的终端消费者,而且包括企业销售渠道中的各个中间商。从目前众多的民营企业对未来的战略文化定位来看,多数企业一般都将自己定位为某个行业的领导者或主导者等等。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考虑,这样的战略定位是一种自我欣赏的定位,从根本上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自我推断。他对于企业未来外部形象树立弊大于利。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真正的战略文化定位来自于――他为客户带来了什么?他满足了顾客未来或现实的需求是什么?企业在建立之初就必须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基本市场态度文化定位。顾客是维系企业发展的核心基石,企业对顾客文化的重视性与持续性是建立良性企业文化的强大推动力。
3.企业对媒体与相关专业咨询机构的态度判断
企业发展之路是否长远,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而形象的树立必然与社会媒体或相关专业咨询机构形成千丝万缕的关系。企业必须对相关媒体等进行合理的态度定位,这是企业取得外部发展的良好环境的有效保证。从现实企业经营来看,企业必须接受社会媒体的舆论监督,与社会媒体或相关专业咨询机构保持良好协同关系,共同寻找企业宣传平台,共同实现企业发展的形象塑造。
4.企业对政府等行政管理机构的态度判断
企业对政府等行政管理机构的态度判断,是建立企业核心外部环境的关键所在。企业应该十分关注政府对自己行业的相关政策导向,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和谐的关系,在需要的情况下,能够帮助政府在某个领域实现有效的区域经济开发与发展,是企业长治久安的良好方法。
5.企业对供应商的态度判断
一般而言,企业对于自己供应商而言,是供应商的客户。从市场地位而言,自己的地位高于一般的供应商。但企业必须清晰理解其实自己与供应商之间是一种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企业发展最困难的阶段,往往供应商伙伴是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企业关键外部角色。
6.企业对银行等融资机构的态度判断
民营企业在创业和发展阶段,往往最缺乏的是企业的流动资金。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中国民营企业。因此,民营企业与银行等融资机构必须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多方面建立自己的融资平台,从长远而言,才是根本有效的。
(二)员工个人行为转化为组织行为的命题判断
我们必须清晰认识到,个人行为和组织行为存在明显的一致性和区别性。从根本上讲,个人行为是一个主体思维决定的。因此,个人行为的协调性和配合度是与个人思维体现最一致的。但是,组织行为却是一种团队行为。团队的构成是由不同的个体来完成的。诸多个体行为必须经过协调才会逐步成为组织行为。企业都普遍认识到,一个团队拥有共同意识是实现有效组织行为一致性的前提。因此,团队共同意识的建立,是企业文化建立又一核心所在。西方国家企业团队意识建立是一个“立体”结构,多依靠一个“团队意识轴”。换言之,其团队意识是由企业各阶层意识共同协调的意识体系,最终将“团队意识轴”转化为制度进行相对固定化,逐步使企业组织各成员围绕这个轴形成团队,个人行为将围绕这个轴逐步转化为组织行为。而在中国,企业团队意识建立不是一个“立体”结构,而是一个“平面”结构,更多依靠一个“团队意识”中心。具体讲,企业主的意识能否有效转化为“团队意识”中心,是企业团队意识建立的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团队意识就是企业主意识群体化体现。西方团队是依靠企业显性阶层的协调化与制度化而形成的。而中国团队则必须依靠企业隐性结构的合理性与习惯性来加以形成。民营企业必须充分理解和重视中国团队的形成机制,逐步将核心意识有效转化为团队意识,企业个人行为才能有效、合理转化为组织行为。
(三)企业高效运转的流程命题判断
企业能否高效运转的核心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建立合乎企业发展阶段的价值流程体系。而对企业价值流程体系的判断与理解是合理企业文化建立的根基。企业价值流程不完全等同于企业组织流程。而是根据企业现金流入与流出两个标准将企业职能岗位进行细分,从系统的角度将企业价值实现模型加以合理的构建。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价值链模型将企业的职能岗位区分为六类:第一类,现金流入量大、现金流出量大的岗位;第二类,现金流入量大、现金流出量小的岗位;第三类,现金流入量小,现金流出量小的岗位;第四类,现金流入量小,现金流出量大的岗位;第五类:现金流出量大的岗位;第六类:现金流出量小的岗位。(其中:判断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大小的标准来自于对企业整体现金流入总量或现金流出总量除以职能岗位总数得到的某个职能岗位平均现金流入量或平均现金流出量)企业应该十分关注现金流入量大或现金流出量大的职能岗位的责任界定和该岗位的职能监控和人事配置。一般而言,此类岗位将占到总岗位数的20&。我们把他们称为价值链核心岗位。核心岗位一般由核心团队的员工担任,完成有效绩效。企业相关的绩效评估或薪酬设计方案应该重点考虑这些岗位。以一种“捉重放小”的心态,将管理流程简单化,努力提高管理的效率。价值链流程管理的完善与提高是构建企业合理文化的流程框架。
三、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发展阶段的阶段性文化导向安排
企业在创业阶段还必须明确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发展阶段的阶段性文化导向安排。我们必须明白,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于文化的竞争。而企业不同阶段的文化塑造是逐步形成核心企业文化的关键所在。从一般意义上而言,企业在创业期,应该主要传播创新、拼搏、信任、高效的企业文化;在成长期,应该主要传播规范、合作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处于成熟期时,应该主要传播竞争、关系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处于衰退期或转型期,企业应该主要传播团队、赏识的企业文化。从以上文化理念的阶段界定上面,的确存在一定的文化移植的侧重点的不同。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自己的市场基础、自己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等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加以合理判断与选择。这样,创业阶段的文化策划才得以完成。
参考文献:
[1] 曾仕强.人性管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企业文化的建立范文3
(一)企业文化能够使团队更加具有凝聚力,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流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及发挥作用,必须要有良好的企业环境,也就是良好的企业文化,在该环境中,员工的工作潜力、创造性才华以及责任意识都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企业的建设中,最核心的就是建立意志统一、行动一致、具有活力的团队。而这些品质的培养又得益于优良的企业文化的构建,在良好的企业文化中,有利于人才队伍的培养、人文环境的建设、企业净胜的形成,也有助于企业员工将自己的利益和企业的核心利益联系在一起,使企业更具凝聚力。
(二)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的灵魂
纵观整个经济市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具有卓越品牌的大企业,都具有鲜明独特的、深为员工信奉的、深为广大消费者及社会认同的企业文化。在现代高速经济发展中,消费者选择产品,就是认可某个知名的品牌,更是对其企业文化的选择及认同。企业的竞争力源自于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而创造力又来自于深厚的企业文化,创造力的培养及创造能力的形成无不得益于企业文化的熏陶。许多知名的文化品牌如:苹果、三星、索尼及同仁堂,已经成为宣传企业价值的品牌宣言,也成为企业向社会保证质量安全的宣言,成为企业长久的文化信仰。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企业文化相当于企业的标签,为企业赢得了客户,赢得了竞争。
二、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一)培育企业精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电力企业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树立优良的文化作风,以提高企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此外,要坚持提炼企业精神、凝集人心、汇聚力量,以提高服务用电客户能力,坚持以经济效益为重、社会效益为先的原则。要注重员工职业道德的建设,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另外,还要树立市场经济的新理念,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同样作为企业文化的建设重点。所以电力企业在体制改革中,应当注重培养先进的企业精神如“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等理念,以激发员工的干劲及建设国际先进电力的激情。
(二)推进电力特色文化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电力企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力企业要保证供电安全,确保电力可靠供应,注重服务质量,担负起国家赋予的职责和使命。具体来讲,要注重在安全管理、电力服务、廉洁内控、执行责任、员工关爱等方面加强文化建设。安全管理主要是培育“风险管控、自主管理、团队互助”的文化理念,电力服务主要是培育“辛苦我一人点亮万家灯火”的精神,廉洁内控主要是培育“干净干事清白做人”的廉洁文化,执行责任主要是打造高效执行的员工队伍,员工关爱主要是实施人文关怀建设员工温馨之家。要提高符合电力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深度、厚度,增强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凝聚力、影响力、引领力。
(三)提升服务品质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体现。所以电力企业要树立央企新形象,建设电力优秀品牌,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企业文化,提升电力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形象。同时,制订完整的发展战略、实施途径、团队建设,以提高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营质量,提升服务质量,以赢得广大客户的支持和信赖。
三、结语
企业文化的建立范文4
关键词:民营企业 科学发展观 企业文化 人本管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各种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难以跨越的瓶颈问题:员工平均素质偏低,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发展速度;企业内部管理薄弱,缺乏科学化、制度化规范管理,难以适应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消极的企业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凝聚力很小,员工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等。如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1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营企业的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是指在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企业在其管理活动中以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以合理满足企业全体人员正当需要为出发点,开发、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从而实现企业目标,并进而实现组织内全体人员全面的发展,其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
党的十七大明确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如此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民营企业主必须端正思想认识,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对待员工,搞好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培育竞争优势的“重中之重”。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是管理跟不上,应注重吸收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及管理思想,结合我国实际,探索一条民营企业的人本管理之路,使民营企业管理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 以"人本化"管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管理理论的发展,已进入到了企业文化管理阶段。企业文化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它的最根本含义是人本管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理论和管理方式,也是一种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是时代的要求,企业成功的关键。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有效激励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并通过员工价值的实现来达到企业价值的实现,它所确立的是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的有机结合。
2.1 企业文化和人本管理的关系
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人本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管理理论的创新发展。人是企业之本,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人、财、物的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人处于管理的中心和主导地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等精神因素,必然产生与经济相适应的文化观念,对企业生存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功能有:第一,导向功能。是指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使之符合企业所确定的目标;第二,约束功能。指企业文化对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这不是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它产生于企业中弥漫的企业文化氛围;第三,凝聚功能。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个方面把成员团结起来;第四,激励功能。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发奋进取精神的效应,使每个企业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产生为企业拼搏的献身精神;第五,辐射功能。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还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
企业通过文化来引导、控制和凝聚人,用精神和文化的力量,从管理的深层次规范企业和职工行为,提高企业和职工的整体素质,以达到企业的人本管理目的,对促使企业的物质、制度、精神三大要素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本管理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强调用文化开发人力资源,而且把人看作生产、管理的中心,确立了人处于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心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管理中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着眼点的短视行为,更注重企业发展目标和长远利益,强调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人本管理中,培养和塑造高素质的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培养出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人,才能使企业的目标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实现职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高度一致。人本管理把职工看做企业的主人、管理的主人,不仅重视人力,更重视人才,不仅重视人的体力,更重视人的智力和首创精神,用各种激励机制,把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科学地调动起来,充分地发挥出来。
另外,人本管理文化具有约束激励作用,能以特有的企业精神、无形的行为准则,规范企业和职工的思想和行为,促进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提升企业和职工的综合素质。
2.2 人本管理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动力
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可靠保证。我国民营企业由于先天的原因, 员工的素质制约了企业技术更新的速度,阻碍了企业的管理变革,学习型企业把学习作为企业管理的根本措施,以学习推动个人成长和组织变革,不断提高团体的学习能力,从而使个人与组织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当前国际上的先进企业都在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把学习看成是核心力量,而人本管理的文化是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一种不同凡响的、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的过程,都是通过学习修炼才能掌握的。其中,创建学习型团队具有正确的核心价值、强韧的生命力和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让人从学习中体悟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从而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价值实现,并将个人愿景转化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共同创造优异的成绩,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并非天生的本能,而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就企业而言,要适应市场竞争和自身发展,必须通过倡导学习,用文化力量提升企业的群体智力,使企业进入自我学习、自我组织、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的新境界。
2.3 用人本管理营造深厚的企业亲情文化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树立依靠职工办企业的理念,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以人为本”的亲情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大力倡导“深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和“创业、敬业、精业”的企业精神,培育职工热爱企业、忠于企业、感恩企业、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的良好品质,唤起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形成目标共识,感情共鸣、任务共担、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在引导职工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同时,把职工利益放在首位。引导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切实维护和保障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尊重职工的创新精神,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建立选人、育人、爱才、重才的用人机制,创新“敬而待之,爱而使之”的人才观,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保持适度的员工流动率能够不断为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但是, 如果员工流动率过高, 员工队伍不能保持相对稳定,尤其是优秀人才和核心员工的大量流失必然会使企业因缺乏人才而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因此,如何创造条件,“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并且创造符合现代价值观念的企业文化,就成为影响民营企业可持续战略的重要因素。防止人才流失除了通过建立公平合理和切实可行的薪酬体系,完善各种激励手段这些通行的方法以外,创造良好的机制和亲情文化氛围来增加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失为避免人才流失的一剂良方。
3 结语
人本管理有利于创造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亲和力,促进合作,有效地消除企业内部各种矛盾和内耗,形成目标同向、事业同干的坚强合力,共同创造出充满活力与生机的企业文化。用人本管理的文化力打造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对企业建设与改革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而且可以对企业转制、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引导员工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以及弘扬企业精神都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成荣.企业文化学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申望.企业文化实务与成功案例[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
企业文化的建立范文5
关键词: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培育
一、企业文化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以价值理念为核心的企业价值系统,及由此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构成企业精神支柱,形成企业惯例、传统及员工自觉行为。企业文化包括不同的文化形态:一是物质文化,包括企业产品、物质技术设备、工业水平、服务项目、环境设施等;二是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的组织制度、规章条例、奖惩措施、管理方式、仪式、人际关系等;三是精神文化,指企业精神价值理念、目标、宗旨、企业信誉和形象,员工专业技术素质、道德规范与行为趋向等。企业文化内容广泛,是企业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属性企业文化的特征属性表现在企业文化的个性、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传统性和继承性等方面,具体而言:(1)企业文化的个性是指各个具体企业文化的个体特征。由于企业所处的社会制度、民族文化和内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就形成了不同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企业文化的个性是区分不同企业文化的根据和标志。并且,只有当企业文化形成鲜明个性时,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其作用。(2)企业文化的时代性是指企业文化具有的鲜明时代特点。即任何企业文化,无论其形成或发展,其内容或形式都无一例外地受到所处时代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同一企业在不同时代,其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特点。时代特点影响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反映着时代风貌。(3)企业文化的社会性是指企业文化所体现的社会特点。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在企业群体中表现出的特殊形态。正因为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紧密种属关系,所以在不同社会状况下的企业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具有不同性质。(4)企业文化的民族性是指企业文化具有的民族色彩。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根基,一般来讲,企业文化是从属于一定的民族文化体系的。企业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企业,尽管吸收了世界各国文化、企业文化来丰富发展自己,但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积淀,往往是以本民族文化为根源;企业文化都其有本民族文化的特征。一个民族的民族伦理、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准则等,往往成为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5)企业文化的传统性是指企业文化所体现的所属国家、民族、地域的传统。企业文化中的许多特色来源于历史的、长期稳定的、流传至今仍发挥作用的传统因素。企业文化的传统性还表现在,企业文化本身是企业管理行为过程的观念性凝聚和反映,其形成是要经过较长的时期才能实现。这种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承袭性,并且对企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起着维系和巩固作用。但这种传统的稳定性具有相互背离的内容:一方面是积极的、进步的内容;另一方面消极的、落后的内容。因此,在企业文化发展变革过程中,只有消除消极传统因素,否定落后传统因素,肯定积极传统因素,继承进步传统因素,才能将企业文化推向新的发展阶段。(6)企业文化的继承性是指企业文化的延续发展特点。每个企业都需要本企业优秀文化的积累,通过文化的继承,将其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结起来,使企业精神代代相传。企业文化的继承性中也内含着选择性,即现有的企业文化所继承的应该是原有文化中积极合理的部分,而不能无选择地继承。否则,企业文化就无所谓进步与发展。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还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体包括:一是激励功能。企业文化体现着企业精神,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激励能够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心理情感,即精神层面的需要,从而调动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诱发人们的潜在智慧,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企业整体理念,必然为员工所共同遵守的。当企业目标确立了后,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行为,企业文化可以发挥“软约束”的作用,保护企业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与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三是形象塑造功能。企业文化比较集中地概括了企业的基本宗旨、经营哲学和行为规则。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与外界的交往接触,向社会大众展示本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良好的经营理念和积极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一项巨大的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高美誉度和高生产力。四是导向功能。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相对稳定的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经营理念,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正确方向,有利于凝聚员工队伍,引导员工树立积极进取的观念,有利于企业制定基本竞争战略和策略。五是凝聚功能。企业文化用精神和物质等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融合其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其集体意识。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下,员工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产生出对未来本职工作的自豪感与使命感,对本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员工将其的思想、感情、行为与整个企业联系起来,形成集体与个人双赢的局面,从而使整个企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
二、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西方战略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1990)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并以学识拥有程度或能力为前提,以此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二)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对外表现形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对内可表现在企业的员工、组织机构、资产、技术研发能力、产品能力、资源获取能力等,对外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企业文化。海尔对外宣称的口号是“真诚到永远”,在这个口号里体现了海尔人的诚信精神。沙因、迪尔、茨威尔都论证了诚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可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诚信精神的指导下,海尔市场出发,不断地解决消费者遇到的问题,开发出满足消费者潜在需要的新产品。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对外表现形式。(2)企业文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企业文化是以人本管理为核心,对职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加以引导,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
的价值观得到职工认同后,就会激发职工的热情和积极性。企业文化还可以通过其它的手段如目标激励、领导行为激励、竞争激励等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崇尚满足企业成员的尊严、地位、情感、成就和自信等需要的企业文化,能培养企业成员对企业的归属感、责任心和事业心;倡导创新意识,运用创新思维、敢于创新竞争的企业文化,能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助于创新思想的产生,并能使这些新思想迅速而有效地变成现实的生产力。(3)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文化是与企业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的,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根植于本企业之中,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即全体人员所信奉的价值观不会轻易动摇。人们可以重新塑造或变革企业文化,但绝不能照搬其它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企业只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形成持久的竞争力。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包括人、财、物的合理使用,都必须受企业文化的指导,因此,企业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只能起因于先进的企业文化。(4)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优秀团队的形成。优秀的团队可以提高企业凝聚力、创造力和向心力,而优秀的团队又可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在现实竞争中,任何企业都很难凭个人的力量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团队是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团队也在现代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功的创造团队文化的企业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向心力,能够吸引、培养和挽留优秀员工,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从而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了源泉――人力资源。团队也可以对团队内个体的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逐渐形成自身的行为规范,使每个个体的期望值与团队所要达成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并通过增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能够加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三、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构建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密不可分,竞争力是平台,但没有成功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生产力是有限的。打造适应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具有前瞻性企业的自觉选择。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坚持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采取“以人为本”的对策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应注意克服长期以来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自我封闭、因循守旧、不求变革、以政代企等与市场经济相抵触的旧观念、旧思想、旧作风和旧体制,建立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生产力三要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最活跃的要素。因此,坚持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合理使用人、全方位地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积极地培育职工的现代企业价值观。
(二)提高企业领导者素质 企业领导者素质对引导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人格化,是企业文化中极具张力的要素。合格的领导者不仅能够领导企业文化的维持,其更大价值在于能够使企业文化的再造、创新成为现实。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竞争观念,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影响并推动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指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新见解为指导,勇于修正自身行为的组织。在学习型组织中,组织成员拥有共同的愿望,使企业不同个性的人凝聚,朝着组织的共同目标前进。组织成员不断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是全方位的,不但注重员工的个体学习,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组织智力的开发。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是扁平的,其决策权往往向组织结构的下层移动,这样组织上下的交流更为直接,信息传递也更为准确,易形成协调合作、整体互动的群体,产生持久的创造力。学习型组织还能与顾客和合作伙伴充分交流信息,按客户要求开发产品,并能及时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信息,以便主动调节市场策略,促进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最终使企业具备不断改进的能力,提高企业组织的竞争力,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引导出创新――进步――创新的观念,建立起为公司――客户――竞争对手而学习观念,从而使企业文化保持长久的活力。
企业文化的建立范文6
关键词: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物业管理企业要在构建和谐社区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必须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和概念,并且应该明白如何去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方可在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切实发挥物业管理的积极作用,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提升企业的品味、品格和文明程度。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及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探究
物业管理企业作为认房屋对管理对象,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市场主体,更应对企业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实际就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企业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
1、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在信念、精神上的升华和凝结,目的就是要在企业中形成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一旦企业的价值观变成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理念,企业的内化控制无疑就会加强,员工也会以共有的价值观念为准则来自觉监督和调控生产。如果企业的每个成员都工作在平等向上的环境中,素质得到提高、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将人力优势转化为智力优势和生产优势,很显然企业在竞争中将会获得全面优势。
2、企业管理就是通过人的集合,资源的集合,资金的集合,然后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如何将人、资源、资金等要素有效的组织起来,是非常关键的核心问题。显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企业的体制是否有利于这种集合,我们还必须关注企业的文化。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核心作用是凝聚力与竞争力的形成。任何成功企业,文化的成功也必然是其获得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要赢得企业战略上的优势,占领文化制高点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3、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对内它能激励企业全体员工积极进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员工更加重视职业道德,注意改善同事间关系,将个人发展与企业兴衰挂钩,以实现企业目标为已任;(2)对外它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企业信誉,扩大企业知名度,给企业带来难以估计的社会效益;(3)它也是企业实行改革、创新和实现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企业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支柱。
二、物业管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注意问题分析
物管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由于每个人的个人价值观与组织所倡导的共同价值观总是存在差别,因此必须做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企业应该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作指导,按照一定步骤,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推动 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应该避免的下面几个问题:
1、避免无文化现象
没有文化的物管企业必定是失败的企业。如果企业仅有十分系统和严明的各种规章制度,没有明确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倡导,疏于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可能会导致企业活力不足,死气沉沉,缺乏忧患意识,严重的可能离心现象严重。
2、文化愚民现象
如果过于强调企业的某种文化理念,推广教育手段过急,可能会使企业员工盲从,而缺乏独立思考创新。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如果企业不思进取,故步自封,无疑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文化理想现象
企业文化如脱离实际,其倡导的文化理念超出企业范围,或认为企业文化可代替一切企业管理所有其他内容,可能和住业户的价值观发生冲突,从而使企业的运作不灵验,导致企业运作环境恶化。
三、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探究
1、树立经营理念,建立企业核心价值观
一个企业要想深入人心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企业理念概念。因为,公众往往通过企业理念来了解企业,并就此在心中给企业形象和声誉定格,企业理念可以说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竞争成败,是一种无形的企业资产。这就需要培育一种自己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精神进行提炼、弘扬,建立企业独特的价值观。一个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取的一席之地就必须制定能反应企业经营理念的口号和行动准则,并以这些口号和准则为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来激励企业员工爱岗敬业,自觉维护企业形象。
2、打造品牌战略,树立鲜明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直接关系到企业品牌,高品位和深层次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的文化底蕴。所以,应该建立起对内能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对外能提升企业视觉印象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切实得到提升。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形象,并向外界传达了企业精神,精神是通过形象具体反映给公众的,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企业精神。应当强化员工在思想文化、道德品质和服务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3、凝练企业文化,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从本质上说就是在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由新对旧的的挑战和改造。在定位企业文化时,企业领导要依据企业当前的发展战略,弘扬企业的优良传统,并借鉴和融合其它企业的先进经验,提出能反映本阶段的经营管理活动的企业文化。而且,企业领导要重视自己的模范行为,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对员工的一种无声号召和示范。公司领导以自己的行动向企业员工诠释企业的价值观,带动和启发着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进行建设。营造一种团结和拼搏的企业氛围。
4、加强科学管理,追求提质增效,创新服务能力
(1)正确引导业主学习安全常识和法规道德,提高业主文化思想素质,构建小区和谐氛围。再者,对物业主管部门申办物业企业和资质年检等工作程序进行简化,提高办事效率。
(2)发挥好社区居委会的协调作用。物业主管部门跟街道办一起,在各社区中成立居委会,组织居委会调解社区纠纷,尽量争取在社区中化解矛盾,减少法律诉讼;强化对于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指导,从当前业主的最关心的问题和需求出发,帮助业主创建业主委员会;在受到群众投诉后,尽快认真处理矛盾,维护社区稳定。
(3)健全物业维修等日常资金的收缴和监管办法,保证公共设施维护有足够资金。完善维修资金等相关管理制度,清缴被挤占挪用的物业大修资金,追收未缴纳物业大修资金,形成维修资金的归集、使用和再投入的良性循环,合理使用维修资金,为社区居民提供完善的物业服务。
5、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物业管理中的作用
应该发挥好企业文化凝聚、导向和规范的作用,切实做好企业物业管理。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似一种粘合剂,它让全体员工的追求目标都集中在为企业经营共同奋斗上,彼此团结合作。积极的企业文化可以建立起相互支持和理解的和谐关系,形成巨大的凝聚力,给企业注入活力和生机。企业文化来源于员工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又反过来成为了规范员工行为的准则,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约束力。
6、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职责
真正落实好企业文化建设,并将责任分配到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和党群工会工作部等部门,各个部门同心协力,创建齐抓共管新局面。人力资源部主要的职责是引进优秀员工,并对其进行培养和激励,开展企业传统教育,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和专业技能,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培养共同价值观。
7、加强总体规划,形成长效机制
企业文化建设是需要时间,逐步实现的。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该着眼于长远,制定分阶段的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计划。通过明确的制度来约束各部门和全体员工,以一定的奖惩措施配合实现岗位职责。应该通过日常教育和专门培训中,规范每位员工的言行,呈现企业的风采和先进文化成果。
结束语
物业管理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文化不是一种附庸风雅的装饰物,是由一系列系统的理念组成。它不单是表面的,而且有着深邃的内涵。物管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同样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针对企业自身特点、市场状况以及企业未来的经营和发展等情况不断加以充实完善,还要防止企业无形的文化和有形的其他管理制度冲突碰撞,防止物管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脱节。
参考文献
[1]邓佳全.谈谈物业管理企业的文化建设,[J].现代物业.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