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基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素质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素质基础

职业素质基础范文1

关键词:学生;护理;教学方法;基础护理学

近年来,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多,加大了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压力,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因此,要使得护理专业的学生具体较高的职业素质,需要不断地进行培育,这是尤为重要的。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研究对象选取了我校护理学院,即2014级、2015级的全体本科生,其中,2014级93名学生构成对照组,71名女,22名男,其年龄在(22.3±0.965)岁之间;而2015级93名学生作为试验组,其中有女生74人,男生19人,年龄都处于(22.13±1.04)岁,将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学生的年龄、性别和实习轮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方法对照组的学生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手段,试验组的学生采取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手段,本着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根本的原则。1.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传统的教学主要是采用的案例教学手段,与此同时,设置相对应的问题进行讲解,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增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结合图片、视频等方式来展示教学,从而不断使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得到增强。进行教学改革后的实验教学法,采取的是教师进行讲授内容的同时,学生结合实际的角色,进行真人演绎,加深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创新能力。2.增强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在基础护理实验课的设置上较之前增多,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从以前的两个学时增加到三个学时。采取科学分组的方式,举行各个小组之间的护理技能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技能操作大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实验课上着装要规范,要求学生每次上护理实验课的时候,要穿白大褂,指甲和头发都要进行规范,不能随便。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进行学习。另外,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加强,沟通交流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与患者要进行全程沟通,即在操作的评估阶段、操作过程、操作后,关怀和尊重患者,对患者有同情心;为了培养和巩固学生专业思想,需要特殊聘请专家学者,来开展相应的护理专题讲课。4.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形成,需要有一批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的人,对于护理教师,也要进行集体备课,运用最佳的教学内容和手段,教授给年轻的教师,使得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步入正常的教学,多听、评年轻教师的课,使得他们尽快在教学中成长起来,与此同时也要紧密结合职业道德教育。(三)评价方法为了评价两组情况,需要学生的实习条件一致,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的实习情况,将实习成绩为100-90分的学生定为优秀;实习成绩在89-75分的定为中等;74-0分的定为比较差;评价手段主要是由轮转科室的带教小组针对每一位实习生进行评价,综合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护理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结果

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我们知道,试验组的实习成绩在(89.82±1.94)分之间,而对照组在(87.66±4.78)分之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P<0.01)。试验组学生的实习成绩,其优秀率为68.9%(64/93),而对照组的为34.4%(32/9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7,P<0.01)。

三、讨论

(一)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在护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如果不一样,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手段不先进,都将影响学生的素质,所以,在教学手段上,护理教师要进行改变,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多媒体手段,结合动画视频等方式,都能够使得抽象的护理知识转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贴近临床为理论教学的原则,在授课中,通过增加案例分析,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更直观地了解临床工作。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实践的意识,培养学生职业荣誉感。通过将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改进,设置问题提升课堂的效率,不断增强学生的思维方面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教学的水平。

(二)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

护士专业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实践能力,这也是衡量护士的职业技能的根本标准。对于护理学基础的操作,同别的专业有着很大的区别,要求在技术方面必须做到规范、一致。基于当前的护理教材存在着内容相对落后的现状,为了适应临床上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对相应的内容进行改变,比如做心肺复苏术的时候,就不能按照教材中的内容去进行,而要按照临床上的具体操作进行讲授。

(三)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

对于优秀的护士的培养,要从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入手,不仅要求他们要有良好的行为举止,而且也要有优秀的职业道德,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本着关爱、尊重每一位患者的心态去做好自己的工作。要热爱自己本职工作,在工作中不断转变自己的思想理念,认清作为护士,一定要避免出现冷漠的态度,这将造成极大的影响。

(四)增强教师队伍素质

基础护理学这是一门有着较强的实践特点的课程,要紧密和临床进行相连,彰显出课程的特色,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具备理论和技能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从而为职业素质教育奠定基础,不断提升护理教学的质量。综上所述,这两个年级的学生,所实习的医院和实习的方法等,都是一致的,实习成绩综合了职业道德、行为、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不断对学生的理论层面,以及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相应的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葛芳芳,黄聆之.浅谈新时期护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职业技术,2010(6):62.

职业素质基础范文2

一、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由于高考的失利和未来就业竞争的激烈,部分高职学生自卑心理明显,心理压力较大,“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会调适心理、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懂得如何促进自我身心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这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积极的心态,帮助学生完成从“纯学生”到“社会人”“职业者”角色的转换奠定基础。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基础课”能不仅是传授思想政治理论,更注重知行合一,注重把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够展示个人才华和锻炼自己,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创新思维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中的“软实力”。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技能型人才,但不少企业也反映,高职学生就业率虽然比较高,但就业质量不太高,学生的能力往往与企业所需的实际能力有差距。许多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是全面的、综合的,并不仅仅看专业技能有多高,更注重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基础课”能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提高他们的自我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的“软实力”,并为未来的职业变迁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的内容没有突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目前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中使用的是高校统编教材,有很强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但却不能较好地体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特殊性,没有完全符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由于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理论学习能力较弱,且公共课学时较少,如果按统编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就会脱离高职学生实际,造成学生对课程的反感,达不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没有作用。

2.在教学中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所采用的方法过于简单。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使得部分学校只是关注专业课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思政课对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使“基础课”教学处在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思政课教师的教改积极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脱离社会实际,“唱高调”“满堂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应付,无法实现知行统一,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没有真正提高,更谈不上职业素质的培养。

3.在考核上还有明显的应试特点,实践能力的考核流于空谈。在许多高职院校,“基础课”都设有相应的实践课时和内容,但由于人力和经费有限,实践内容的落实和考核费时费力,于是“基础课”通过期末统考被强化,考试强调死记硬背的理论内容占大部分,实践能力只能通过学生的一些观后感、调查报告等文字形式考核,这种情况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只是“纸上谈兵”,更谈不上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三、立足职业素质养成的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措施

1.对教材二次加工,在教学内容上重新整合,为“基础课”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遵循“少而精、管用、够用”的原则,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线,“基础课”教学必须以教材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对教材内容适当取舍,突破教材偏重于理论的静态阐述,注意理论与实际的动态联系,经过整合,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教育以及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专业、就业岗位方向的不同特点有侧重地把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进一步细化,使“基础课”始终立足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实现学生职业素质提高的教学目标。

2.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上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基础课”教学在指导思想上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不能停留在学生浅层次的需要、今天的需要,还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明天的需要,因此要设法突破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通过多媒体的手段,运用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技巧和探究精神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在教学中尤其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拟定实践活动模块和相关要求,在课堂上将演讲、辩论等方式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培养学生搜集查阅资料、组织沟通、语言表达等能力;或者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完成调查报告。也可以因地制宜,与校外的单位签订社会实践教育协议,建立校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思政教师、学工部门、团委通力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实践,把课堂实践延伸到课堂外,使实践活动全程化,进一步落实学用结合,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职业素质基础范文3

【关键词】会计教学;职业素质;培养措施

引言: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于各种类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在经济社会,会计工作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职业素质是包括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情操以及职业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性的素质能力。为了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会计学专业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作为教学的重点,进行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革,优化教学手段,以提升会计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在未来的工作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一、会计职业发展趋势及其教育定位

现阶段,会计职业的工作内容与方法不断发生变化,已经由传统的手工处理的工作形式转变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财务处理。由于工作形式的改变,对于会计学专业的人才要求也不断转变,需要会计人员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同时,由于现阶段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职业道德要求也不断提高,企事业单位更加看重人才的道德品质,需要具有健全人格,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高端人才。

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两方面的内容,要求专业人员不仅掌握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1.会计教学工作中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意义

1.1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学工作人员面临的诱惑不断增加,社会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要求也不断增加。教师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引路人,不仅肩负着传授专业知识的重担,而且对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也承担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给学生传输正确的的职业道德和法律道德规范,对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拥有更好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1.2培养学生的会计学专业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新的环境下,会计学专业学生应该在掌握基础的专业技能的同时,适应社会的发展,掌握先进的会计学专业技能,更好的进行适应时展的技术。比如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编程技能的使用等等。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掌握实际工作,服务与社会工作。

2.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新的要求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会计学专业的发展,对于会计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教师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和职业的人才技能需求,进行课程的设计,保证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而且可以顺应时展要求,更好的适应会计学专业。另一方面,创新是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保证会计学专业的不断发展,会计学专业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穿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力在掌握基本的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其创新能力,不断发展其技术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3.提高会计学专业职业素质的措施

3.1 注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对于教学工作来说,教师是教学工作进行的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其教学活动中的言谈举止,讲解内容,会将自己的情感与自身的品格不知不觉的传授给学生。因此,会计学教师对职业素质的认知、对于职业活动中的判断和处理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提高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注意教师整体素质的培养,不仅重视教师的会计学实践经验和技能,而且注意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组织教师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教师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现阶段,很多高校教师同时承担着会计工作,在进行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会将其自身的处理经验传授给学生。虽然此类兼职老师经验丰富,对于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但是,学校在进行教师的选择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兼职教学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使其能够传授正确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思想。

3.2创新课堂设计,进行课程设置改革

首先在整体的课程设计上,学校应该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现阶段很多院校知识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缺乏相关技能的培训,造成学生职业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其次,教学设计上处理进行必要的技能课程的设计,还要注意安排职业道德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课程改革。结合新课改的课程要求,全面进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设计时,全面考虑学生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调整不同课程在教学活动中的比例,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3.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的培养理念的影响下,为了提高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效率。会计学教师应该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采用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设计,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现代的教学理念更加看重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新的教学要求影响下,应该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更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下进行职业素质的提高。教师可以采用案例讨论、情境教学和案例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4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会计学作为一项专业技能教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的进行社会实践。因此,学校可以采用实训教学的形式,安排学生到校外,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培养和锻炼其实践能力,更好地完善与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职业素质基础范文4

摘要:大学是进入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梯,是培养社会发展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大学生走出校园即将面临就业的现实问题。然而,目前大学仍然存在盲目进行专业学习、技能与社会需求脱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传统的无职业规划的教育模式显得力不从心。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职业规划以及职业指导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职业规划教育有利于与将来工作接轨。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有利于社会发展。针对经济危机下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规划教育应当受到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员的较高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培养 职业规划 教育

一、我国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背景

(一)背景

1、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日益受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近年来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烦扰的问题之一。据客观统计数据显示,就业形势严峻程度在近年来逐年增加。

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最新统计,2007年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85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在中国毕业生网最近的2010年和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

2、大学生职业能力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就业难有多个原因。严峻的客观形势对大学生的就业存在影响,但是大学生本身能力与社会需要脱节也是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之一。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一项调查显示,因职业技能不达标失去工作的大学生比例高达29.4%,即每3名毕业生中,就有1人因工作能力缺乏而痛失工作。①日前,由应届大学生在各类型企业中的离职率远高于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表明我国应届大学生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对市场适应能力的不足,在学校所学非企业所需,以至形成职业技能缺乏,不能在职场中站稳脚跟。

(二)研究的方法

1、宏观方面

在宏观上,笔者以社会发展状况为研究背景,学习职业规划相关理论。并参考文献和网络,了解当前国内外大学阶段职业教育状况,并对其进行分析。

2、微观方面

微观上,本文结合所从事的辅导员工作,采取与学生访谈以及与个别从事职业规划的盈利机构的方式收集信息。并参考我校、我院开展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情况。

二、职业规划概述

“职业规划”这个名词,是由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市场经济已经非常成熟的发达国家优先提出的,它主要是对自身条件和客观情况,进而得出结论,帮助人们主动将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促成自己的成功,而不再像以往那样坐等着机会的降临。

职业规划教育以教育为本,起内涵就是应当区别于一般的专业教育,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达到以下几方面目的:一是构筑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只是结构,二是根据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一定的职业理想,初步培养职业观,三是根据大学生相异的自身条件与职业观,寻求个体能力培养目标。

三、国外大学阶段职业规划教育状况

许多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中学就开设职业规划教育,把升学指导、职业规划作为重要教育内容,有些国家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对学生灌输职业意识,培养正确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目标。在大学,职业规划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每一学年都有特定的内容。

1、美国:美国是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比较早的国家,自从20实际50年代以来就特别注重学校职业规划工作的。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受到特别重视,从入学起,就业中心就通过心理测试等方法帮助学生对自身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作出评价。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和职业定向。

2、德国:在1902年已经出现职业指导活动。各高校派出专门人员对高中毕业生进行专门的入学咨询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专业。大学新生入学后,各高校通过心理测试、咨询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一到四年级开设不同内容的职业指导课程。

3、英国:大学就业辅导老师一般具有心理学等专业的博士学位,除了对毕业生进行择业辅导外,还包括个性分析、职业生涯设计等个性化辅导。

4、加拿大:高中有文、理、工、医、商、艺等大类,学生在高中一年级就接受专业职业咨询顾问的指导,然后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大学的攻读方向。

四、大学阶段职业规划教育模式思考

适应社会的大学生才是合格的大学生,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职业规划教育也才是合格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正在积极探索职业规划模式,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对职业规划理论分析以及实践状况的探寻后,结合工作性质,笔者认为大学阶段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望。

1、增加灵活教育方式

职业规划教育以学生个体特性为基础,因此,教育方式也可以个性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讲授法和讨论法结合的方法。既达到了知识的传达,又可以展现学生个性特征,有利于因材施教。辅导员在日常与学生谈话中就可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主动进行职业规划。

2、提高专业教育水平

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项专业工作,作为职业规划的专业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制定指导计划、明确实施管理。了解和理解职业指导的影响因素、明确指导的范围和目的。

3、进行全程教育活动

职业规划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教育工作者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当树立明确的全程教育观念。并使之与学生的个体需求、学校的培养目标、社会的人才需求相结合。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推行各阶段不同的职业规划项目和目标。

4、完善教育评估工作

评估工作是检验一个项目好坏的不可或缺的工具。职业规划教育无法通过试卷评判,可以根绝它的任务和目的来选择适合的评估手段。首先,大学生是职业规划教育的受益者。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教育后是否能够制定出合适的职业规划,以及实施程度如何是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其次,大学生走入社会后的客观就业状况和工作能力也可以作为衡量的标准。

总之,我国的职业规划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有许多可为之处。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正确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学习成功的职业规划教育经验、加速推进我国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发展。(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团委)

参考文献:

[1]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刘豪兴.朱少华著.人的社会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方向阳.职业学习与就业全程指导[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4]吴秀霞.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历程与趋向[J].理工高教研究,2008,(4).

[5]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6]罗双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J].中国公务员,2003,(6).

职业素质基础范文5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素质;护生

【中图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6-0322-01

护士专业素高低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目前中职学校护理教育普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对护生专业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学校要加强护生专业素质培养,使护生都能具备护士必须得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中职学校护生专业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在校护生素质现状:①学习专业课程的目的不明确和学习兴趣缺乏②缺乏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沟通能力薄弱④人文素质缺陷⑤文件书写能力差⑥缺乏责任感和积极主动性

1.2护理教师素质对护生专业素质的影响

护理学基础的实验课占课程的二分之一。护理学基础实验指导教师是学生掌握护理专业技能的启蒙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教师的不规范的语言行为对护生正确实施护理技能和对护理职业形象的认识有重要的影响。护生上实验课不穿护士服,留长指甲,佩戴首饰等行为体现了护理教师对学生的不严格要求。这充分说明了部分护理教师对护生专业素质养成教育认识不够。

2.《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加强护生专业素质教育的对策

2.1加强实验课中护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首先,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中可以邀请临床护理专家讲授护理工作的内容,使护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平凡和伟大,激发她们对护理事业的热爱,献身护理事业。其次,护理教师通过组织护生观看医疗战线上护理先进模范事迹的录像,使护生认识到崇高德职业道德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在实验课教学中,护理教师把那些因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缺乏,护理操作不规范引起的病人心理和身体上伤害的医疗事故穿插在讲课中,让护生体会到职业道德是护理质量的有效保证。

2.2加强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缺陷是当今临床护理和护理教育综合素质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1]。现代护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帮助护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提高自身的人格、气质、修养,怎样利用人文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护理水平来解除患者的痛苦,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对护士的要求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期望能得到心理上的理解和帮助。因此护理教师定期让护生临床见习,与病人交流,激发他们对患者的同情心和责任心,使她们今后实习中积极主动为患者服务,增进对病人的人为关怀。

2.3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3.1注重培养护生沟通技巧

语言是沟通护患之间感情的“桥梁”。沟通能力的培养却是中职护理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着重训练护生沟通的基本技巧。护理教师主要从操作前如何对病人解释,操作中如何用语言让病人配合以及操作完毕时如何对病人的交待等方面进行讲解和训练。护理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学习方式进行沟通学、美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课程的学习,以提高护生的道德修养、医德修养、艺术修养和人身修养。[3]在护理实践操作中运用情景和角色扮演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学生相互扮演病人和护士角色,使学生既能体验到护士的责任,又能体验到病人的感觉。这种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护生人际交往的沟通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2.3.2提高护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技能也必须经过模型、实体不断操作才能得以强化,护生结合临床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临床见习与不同病情、不同个性的患者接触,激发学生的同情、热情和责任心,可使学生能站在为患者着想的角度上主动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患者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在教学中鼓励护生多提问多思考,提供临床护理案例培养他们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4提高护理教师的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要求护理教师定期通过进修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护理实验教学质量。

2.4.1在护理基础实验教学练习中重视护理礼仪的培养。

护理教师定期组织护生观看有关护士礼仪的教学录像。在技术操作练习中要求护生保持良好的姿态,培养其端庄稳重的仪表,和蔼可亲的态度及高雅大方、训练有素的举止。

2.4.2利用多媒体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较1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实践教学更显生动、直观,提高护生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2.4.3中职学校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是对护生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护理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临床学习与实践,才能使教学不落后于临床护理。所以中职学校要不断加强和激励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护理教学任重而道远,护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其秀.加强实习护生的临床教学与素质培养.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7):624

-625.

2张亚男,林彦山.论现代护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护理学杂志,2004,1(19):.

职业素质基础范文6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职业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这说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既承载着培养中职生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所需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又为提高中职生的学习素质、职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奠定基础。因此在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现状从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入手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1 中职生现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中职生绝大多数毕业将进入社会,从事社会生产劳动,他们是我国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们的职业素养高低决定了企业甚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目前,中职生大多处在十六七岁的阶段,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中除了一少部分是有目的来到的学校,大多是因为不爱学习,中考成绩不理想,岁数小无法进入社会或迫于家长的压力才来,因此他们学习目标不明确,大部分学生缺乏创新和刻苦钻研的精神,集体观念及团队合作意识淡薄,诚信精神不足、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塑造能力欠佳。这些一方面制约着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更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被社会接纳,是否能在企业长远发展下去成为优秀员工。

2 改进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1)从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和专业对应的企业实际需求出发,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探究精神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以接近实际的“工作任务”形式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课堂中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以4-5人为一组模拟企业或某个部门,通过完成符合实际的“工作任务”来展开学习。每堂课可以对应一个任务,最后所有的任务综合起来就能表现企业的生产或经营模式。如电子商务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就可以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模拟电商企业,通过售卖计算机硬件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通过电商的网上销售了解因特网的应用和使用。

2)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观访问企业,了解企业需求、日常工作应用技术、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以及技术手段更新,从中收集适合课堂教学的素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转化课堂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工作任务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如在讲授Excel表格公式计算时,可根据企业实际生产中产品的进销工作进行改编任务,让每一个知识背后都链接一个工作内容,在模拟工作中学生增进对企业需求的了解,对企业用人标准也会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对自身的能力素质也会有更高的约束。

3 改进课程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原有的考核方式是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出勤情况,这就导致了学生只能会死记硬背,照猫画虎,在实际工作中不懂实际应用,这种评价方式不但不能客观的评价学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和培养。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才是课程考核的总要求。注重学习的过程评价。不以期末一次考试定成绩,而是要把平时成绩、课程设计以及模拟实战几方面成绩按比例来确定总成绩。根据学习任务的侧重点不同,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人格能力等全面评价;借鉴企业对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评价内容和方式,设计学生的评价考核;以学生自评为主,互评师评为辅,积极引入专业人士参与评价。全面考核、综合评价促进了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1)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学习态度、课堂提问、讨论互助四方面的考核评价。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关注学生课内外的学习和表现,评价学生成长的实际表现;关注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以及积极助人的行为,评价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2)课程设计考核,包括作品能否体现所要求的主要内容,考核学生是否用到课堂所学的方法技术来学以致用;作品界面是否规范美观、布局合理,考核学生是否具有职业意识;自主设计部分的质量和数量情况,考核学生创新专研能力,是否具有持续的职业发展能力。

3)模拟实战包括学生组内评分,组间评分、教师评分,企业导师评分。模拟实战是结合整个学期所学,创设接近实际的工作情景,学生4人一组,扮演部门员工及负责人,搜集相关部门的日常工作及职能等,最终设计、完善成一套可用于该部门工作的数据文档,从而完成文档的制作。通过对学生参与任务活动的行为表现给予正确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鼓励,指出存在的问题,使之明确努力方向,综合提高、培养学生的职业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玉红.中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J].职业技术,2008(90).

[2]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OL/R].教育部网站.

[3]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大纲[OL/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12月10日颁布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