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培养职业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培养职业素养范文1
中职学生享受较好的教育,在走入社会劳动者群体中后,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兼具较高的职业素养。为此,作者走访了人才市场,并在一些网站论坛上互动交流,结果发现大多企业愿意雇佣“成手”,他们有工作经验且流动性小,而应届毕业生大多浮躁、眼高手低。其实,一般企业对职能技术的要求并不很高,往往一些不懂技术的人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仍可以很好的完成工作,所以企业更看重人的品质、能力和潜力。正如某企业来我校招收应届毕业生,他们的条件很宽松,要求学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职业素养培训;进入企业的学生有3个月的实习期,实习期间对学生进行考查,合格后正式签订就业合同,正常工资待遇,有保险,有假期。但这些已经相当不错的条件,在一些学生看来仍然不够。其实他们并非胸有成竹,而是对自己的职业及人生规划知之甚少,职业目标不明确。同时一些学生责任感缺失,自我中心意识过强,不愿到艰苦行业工作,不愿走进基层。学生专业素养的不足,让其与许多就业机会失之交臂,所有这些都表明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实施对策
1、坚定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首先,树立职业意识。有使用职业技术的良好意识,在老师布置任务后,学生能够主动与所学专业联系起来,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同时,一遇问题就有利用专业知识解决的渴望,使自身学习不限于单一的书本。其次,构建系统的知识基础。专业知识是职业素养的形成基础。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具备计算机网页及网站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在职业生涯中有更好的发展潜力。再次,较强的职业能力,即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能力。在培养中,学校要用发散思维、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注重手脑并用,将学生的最大潜能挖掘出来。最后,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人们认真履行本职工作的先决条件,所以人们必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强化职业素养。
2、优化职业技术教学。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而对中职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更重于专业知识的教授。因此,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才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看作一名企业员工,而任何课题都是员工要完成的工作,“做中学,做中教”通过合作、交流、评价等方式将工作完成。这样不仅教会学生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途径,还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的潜力,最终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以提高。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教师在职业素养培养中具有主导作用,更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指路明灯,在一定意义上讲,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发展。学校方面应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建立起良好的职业文化氛围,以文化影响学生,促进其职业素质提升。如在学校公共报栏、黑板报等处刻意写上有关职业素养的文章;又如开展以职业素养为主题的活动,启发学生在这方面的思考;再如让IT精英走进学校,让他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和探讨,切身感受IT精英的成功之道与精神魅力,从而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同时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企业对员工素养的要求。
培养职业素养范文2
关键词:中职职业素养培养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一线操作者和管理者。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用工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员工要有适应岗位要求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面对这种形势,中职院校不但要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职业道德、法制观念、职业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是对劳动者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职业技能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或培训获得,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之中。制约一个人职业素养的因素很多,如智力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程度等。中职学校作为将学生和社会连接起来的桥梁,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职学校必须注重对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素养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遵章守纪的观念;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品质;抗压能力、应变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感恩意识;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二、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现存的问题
目前,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促进就业、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在这种形势下,社会上涌现出了大量的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一定技能水平的劳动者。然而,随着学校越来越多,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却尚未达到要求,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目标缺失
由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有些学校又可以安排就业,所以学生大多失去了目标,干什么事情都缺乏积极主动性。
2.纪律性差、作风散漫
有的学生上课经常迟到、早退、交头接耳、睡觉,甚至旷课,在进入企业实习后仍不能遵守纪律。
3.拈轻怕重,不能吃苦
现在的学生家中兄弟姐妹普遍较少,不少学生还是独生子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父母教育的不当,导致一些学生不爱劳动,在企业实习时对于安排的工作嫌脏、嫌苦、嫌累,不愿意干。
4.自私自利,不懂得感恩
有的学生自私自利,觉得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都是理所应当的,不愿意帮助别人,更不懂得奉献和感恩,遇到自己不会的知识,不去主动学习,总是找各种借口搪塞,眼高手低,缺乏竞争意识。
5.抗压能力差,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正
有些学生在去企业实习时,遇到工作忙的时候就嫌工作压力太大干不了。在自己犯了错误别人批评指正时又强词夺理,不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更不能及时改正错误。
6.欠缺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一些学生在学生和生活上遇到困难不敢和老师进行沟通,不敢请老师帮忙解决;在进入企业实习的时候,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敢去问别人,或是不知道怎么和陌生人交流,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以上种种问题,显然与中职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怎样在传授给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又培养好学生的职业素养,这是中职学校亟待研究的课题。
三、职业素养培养的措施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普通中学有很大区别,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积极主动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中职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采取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规范学生的行为
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在进行德育课程教学时应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举一些生动的例子并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课的方式来增加课堂的体验性和趣味性。中职学校很多学生的行为很不规范,有的学生有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有的学生上网成瘾,有的学生甚至结交校外不良少年。对这类学生不加强约束,他们很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笔者所在的学校会经常邀请法制教育方面的专家或法院的法官到校开展法制讲座,通过一些案例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法律知识,以此达到教育学生知法、守法的教育目的。学生入学后,一般都要进行半个月左右的军训,这个时期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黄金时期”。学校在军训过程中应加强职业素养的宣传教育,从个人卫生、就餐、早操、作息时间等方面全面规范学生的行为,对于一些不能完成军训任务的学生要进行严格的教育。军训对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团队精神、强化遵守纪律的观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好军训工作对于以后学生的管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中职学校应该明确自身的办学方向,创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笔者所在的学校每一学期都会开展红歌比赛、三字经和弟子规背诵比赛、体操比赛、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班级荣誉感。学校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大力提倡“孝”文化,在校园内制作了宣传《二十四孝》的展板,教学楼大厅墙壁上粘贴了三字经和弟子规中关于孝道的文章;学校每年都会举行一次“最美孝心”评比活动,征集学生日常生活中帮助父母、和父母互动的一些照片和视频,并上传到在校园网上进行投票评选,对票数前十名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奖励,并在全校大会上进行表彰,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此外,鉴于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学校还应该设置专门的展板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让学生尽早了解一些企业的管理制度、经营理念、品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并邀请企业专家和劳模开办讲座,让学生了解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明确职业目标。
3.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培养团队精神,增强班级荣誉感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校职业素养培养的主要阵地。中职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些大多都是在班级中形成的,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应该制定严格的班规和班纪,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约束,努力打造班级优良的班风。优良的班风有利于学生增强团结、积极向上,增强班级荣誉感。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让人人都有机会得到锻炼;要制定考核细则,让每名同学都有工作可干,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班主任应组织学生经常性地开主题班会,通过多种方式来增强班级凝聚力,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得到锻炼。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了解目前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检验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对于学生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利用学生寒暑假放假的时间,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学生在企业中的历练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使他们更加遵守规章制度,提高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让他们明白父母辛苦工作的不易。很多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的历练,回到学校后学习态度有了很大转变,明白了学习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学会了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学校的培养、感恩老师的教导。
5.深化校企合作,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
校企合作是中职院校的一项基本办学制度,学校要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在实训设施、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各个方面的合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学校可以引进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学科设置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减少企业的培训成本,更好地与企业接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讲学,给学生传授实践经验,讲解企业的管理制度、品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增进对企业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加强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指导老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多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工作。顶岗实习对于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观念,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品质,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及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具有很大的作用,利于学生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
培养职业素养范文3
【关键词】职业发展;幼师生;职业礼仪;礼仪培养
经过幼师专业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走向社会,进入职场,一般面对的都是幼儿。作为幼儿教师,他们的行为必须是具有楷模、榜样作用的。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和明天。幼儿的学习能力强,如果不能受到幼儿教师的正确引导,很容易形成错误的习惯,坏习惯进而影响他们的一生。尤其是礼仪以及行为习惯方面,所以幼师生基于职业发展必须严格职业礼仪素养培养途径。
一、幼师专业学生关于职业礼仪培养的现状
第一点,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和走访,发现学生对于礼仪学习的态度很明确,但是学习效果却很一般,礼仪素养的基础和现状也很不容乐观。我们就一个简单的问题进行走访发现,比如提问到关于一些日常礼仪,例如就餐礼仪,握手礼仪时,有很大一部分同学都回答错误。而且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同学在课堂礼仪的运用中有很大的不足,例如,很多同学都会迟到,早退,上课玩手机的行为更是屡见不鲜。但是当我们问到礼仪学习是否重要,是否想要加强礼仪学习,很多的同学表示很愿意。所以,我们作为学校对于学生的礼仪培养要从加强礼仪学习,和对日常行为习惯严加约束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二点,为了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了解礼仪学习,增强礼仪知识,对礼仪学习对于职业发展有更强的认识,院校经常会举行一些有关礼仪的活动,很多学生参与其中,这确实是一个既能培养综合素质又能培养礼仪知识的好途径,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好多学生认为这类礼仪活动远不如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礼仪课效果要好,所以我认为课堂上老师的教学仍然是学习礼仪知识的最好途径。所以,提高礼仪课堂老师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内容,是提高幼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礼仪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把这个措施落到实处。
二、高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的职业礼仪素养的培养途径
第一点,我认为应该增强对礼仪学习的重视,增加礼仪课程,逐步的丰富和完善对礼仪知识的课程系统。让同学们首先记住,了解这种利益,了解礼仪学习的各个方面,这样他们才能灵活运用到教学和生活之中。系统的让学生了解礼仪知识,习惯在生活中处处做到符合礼仪要求是很重要的事情。守礼首先要懂礼仪,系统的学习礼仪就是想让幼师生首先做到懂的礼仪知识。第二点,严格按照礼仪要求规范在校幼师生。形成好的习惯,必须长年累月的按照这个符合礼仪的做法去执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将礼仪规范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所能接触到的班规校规之中,让他们日后进入社会和进入工作之后,依然能够守礼懂礼,进而可以言传身教的影响学生,更好的进行幼儿教育,为我们祖国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出更优秀的幼儿,为祖国的发展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三点,高职教育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去适应灵活的就业市场,让学生更好的应对就业竞争,因此,培养职业礼仪素养培养途径就应该从就业作为着重点,所以说我们应该针对就业,多给学生安排实习和见习,让他们在实习和见习的过程中强化,对高职教育中礼仪培养的重要性的强化,并且培养他们的礼仪意识和对于课堂上学过的礼仪知识在实际工作和学习生活中的灵活运用。幼师教育是一件良心的事业,幼儿模仿能力强,可塑性极强,而且一旦形成错误习惯很不容易改正。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或者预备要投入到幼儿教育事业中的幼师生,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对于职业礼仪素养的培养,从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应该做到严于律己,积极学习培养好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为幼儿启蒙事业而努力奋斗。作为高职院校来讲,我们应该为了更好的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幼师学生而努力,为了让他们成为更优秀幼儿教师而努力。
作者:肖寒雁 单位:赣州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培养职业素养范文4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需要对职业素养的内容有较为全面的认识。笔者认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应当包括以下的内容:第一,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应当包括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两个方面的能力,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的管理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掌握前厅接待、餐饮服务、客房服务、收银、礼仪、清洁等多种操作技能。第二,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指的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于酒店行业应有的情感,如职业认同感、行为倾向等。第三,人际交往能力。酒店管理人员需要与形形的人打交道,需要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要尊重客人、关心客人,始终以客人的利益为主,同时也可以应付各种复杂的人际交往,对于突发状况能够做出合适的处理。第四,组织协调能力。通常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在基层岗位上经历一定的实习期的锻炼,才可以进入到正式的工作岗位,所以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可以处理好各项事务。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来看,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而且很多学生都缺乏主体意识,对于职业素养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有针对性的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根据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应当采取以下培养路径:
1.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平台,通过专业课程的有效实施,可以增强学生对职业定位的准确认知,也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可以利用酒店礼仪、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开展学生的职业化培养,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获得显著提升。
2.加强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
实践环节是检验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唯一途径,因此要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对此,可以利用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的酒店环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真实的酒店管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酒店的管理者、前厅服务员、餐饮服务员、客房服务员、住客等,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模拟环境中,可以迅速进入到角色中,体会不同角色应当具备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同时,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到酒店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并且在模拟工作环境中自觉的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3.加强校企合作。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有针对性的开展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同时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有计划的开展实训和竞争演练,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掌握酒店管理以及餐饮、服务等全套标准和流程,也可以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健康等方面都获得成长,毕业后可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可以在企业中为学生设置实习岗位,使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获得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比如作为前台接待,要有良好的仪容仪表,要关注大堂的情况,对进入酒店的每一位客人都礼貌迎接,强化前台接待的服务意识;同时前台接待还需要与客房部、营销部等部门之间通力合作,才能确保一切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机会,可以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迅速适应,并且发挥良好的工作能力。
结束语
培养职业素养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养;就业能力
一、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构成元素
(一)全面科学的思想认知
职业与就业,都是学生在掌握了知识、学习技能后,对自身价值的一种变现方式,而如何变现,怎么变现,所体现的就是学生本人在从业领域中的思想认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将表现在学生对于自身有较为科学的定位,对未来的发展有较为清晰的规划,对进入社会,走进职场后所经历的过渡期,所遇到的困难有较为合理的预期与提前筹谋准备的意识,对个人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及与预期存在差异的现实环境有较好的承受能力与变通能力等。
(二)匹配职业的从业技能
从业技能,是构成学生个人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核心元素,它表现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掌握并且具备与工作内容,与劳动力市场要求,与企业所急、所需、所期相配备的专业技能。从近几年来企业“用人难”的心声中可以判断,从业技能是大学生当前在职业素养和就业技能中最为薄弱和欠缺的。以“人工智能”为例,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用在自己的产品设计和长期规划中,但是大部分计算机科学出身的毕业生并无法在毕业之时就掌握这一领域的关键技能,这是大学生“硬件”能力不足的一个表现。
(三)追求发展的进取精神
新技术、新观念让社会始终处于动态发展当中,拥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应当具备追求发展的进取精神。承接上文所举的“人工智能”的例子,当前,这一行业的人才大部分还是毕业于计算机科学专业,而该专业的学生不论是在就业择业时,还是在进入企业之后,都应当时刻关注技术的发展与行业趋势,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不安于当前,不满于现状,才能够让自己始终拥有与职业相匹配的就业技能。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路方向
(一)创新学校的教学模式
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大来源,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应当主动求变,大胆求新,通过创新学校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应当融入与结合更多实践因素,尤其是要与学生的实际就业内容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为为实际劳动力的可能性。比如在教学方式中,应当融入当下的信息接收方式与大众主流渠道,尤其要与学生推崇的方式载体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便捷性与主动性。比如在就业指导中,应当融入社会所需、企业所急、学生所盼、发展所望,尤其要与学生迫切需要得到点拨的关键点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缩短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适应期。
(二)吸收社会的资源力量
社会是教育所处的大环境,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上,学校应当帮助学生尽可能地吸收社会的资源力量。比如将社会上的创新工厂、就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实验园与学校教学相结合;比如宣讲与介绍国家与政府颁发的针对大学生就业择业的政策(包括对大学生创业的税收支持,场地支持等);比如将优秀毕业生引荐给各个行业中的领军人物或者有影响力的机构团体,帮助学生前期拓展人脉关系等。社会资源具有分散性与特定领域性的特点,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如果能够在前期有所接触,则在其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提高上将具有很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三)加强学生的自我提升
大学生作为就业择业的一个群体,它与其他求职者一样,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在具体岗位上不断地磨炼。为了做好更充足的准备,学校应当加强与督促、勉励与提醒学生加强个人的自我提升。从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构成元素角度上看,大学生应当从思想认知、从业技能、进取精神这几个角度入手,这部分内容将在下文中展开并做重点陈述。
三、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培养的方法策略
(一)培养政治正确、健康向上的价值导向
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坚实的思想教育基础之上,因此,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政治正确、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就业信心,将更多的就业信息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掌握充足的、有价值的就业信息以辅助其做出正确的就业分析与就业判断,从而舒缓因就业所带来的压力与不适感。另一方面,要将正确的思想观念灌输到学生群体之中,有效消除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不良影响,坚决抵制各类不良思想对学生的错误引导。比如,有的学生在毕业初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为了在短期内实现较好的经济条件而尝试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对此,教师应当提醒学生保持警惕,避免不法分子以门槛低、放款快为诱饵,诱导大学生贷款消费,随之而来的是高额利息、手续费和违约金,甚至是连环借贷等。又或者被蒙蔽进入传销组织等。教师应当提醒学生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甚至是抱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而是应当培养自己敢于吃苦,勇于挑战,勤恳上进的务实精神。大学毕业生唯有先在思想上武装自己,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才能够以更好的精神面貌与思想心理来迎接就业择业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难关。
(二)树立多元选择、个性就业的从业观念
在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应当坚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树立多元选择、个性就业的从业观念。首先,在教学上,学校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色,兴趣爱好。针对学生的长处与短处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与指导,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面深耕细作,从而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体系,确保其在今后的就业发展中始终具有一定优势。比如:有的学生个性外向,喜于交际,乐于向陌生的、新鲜的事物发起挑战,这一类学生会更适合于外向型的工作,比如市场推广、产品销售、客户服务、外交公关等。基于此,教师可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处理纠纷的能力,让学生的个性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展现。再比如:有的学生个性内向,乐于个人思考、单独作业,那么这一类学生会更适合于内敛型的工作,比如财务管理、数据运算、内勤支持等,其培养的侧重点又与外向型工作存在差异。唯有针对性的、匹配性的就业培养方式,才能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我。其次,在就业选择上,学校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形成多元选择的模式。从就业岗位多元化、就业地区多元化、就业形式多元化等多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不要执拧于固守传统老旧的就业观念(比如国企一定比民营企业好,大企业一定比小企业好,成熟企业一定比初创企业好等),不要过分追求社会上推崇的但可能并不完全适合自己的岗位或职业。另一方面,应当给自己更多发展的空间,勇于向当下发起挑战,不要过分惧怕或贪图于舒适圈。总的来讲,学校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就业选择,确保学生能够在就业过程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
(三)尝试信息载体、数字技术的教学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快速更迭,越来越多的成熟技术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模式。一方面,信息的生成与传播正从过去常规的书面文件、口头告知、电视新闻、广播新闻等方式渐渐地发展为当下主流的PC端互联网、移动端互联网。另一方面,信息的交流与讨论也从过去完整的某一个时间段渐渐地发展为当下的碎片化时间,各种各样的资讯正以打破传统的方式向我们扑面而来。高校也应当主动适应并拥抱这种时代的趋势与发展的特征,在教育教学上尝试信息载体,数字技术的教学工具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比如,可以尝试通过建立针对实践教学的移动网络,与学生建立紧密关系,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对学生的远程指导、实时指导。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解决教师与学生不在同一个地区所可能产生的交流障碍,而且还能让师生之间的交流频率保持在一个比较活跃的状态中而不至于学生毕业之后就难以继续得到来自于学校与教师的指导与点拨(下文将着重分析)。再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移动渠道持续分享就业相关信息,紧密伴随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与就业择业有关的各类信息都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频率进行传播,以便学生保持足够的敏感度,而且能够让更多元的信息都借助移动渠道得以流通,以保证学生的思维触角更深更远更多样,这也符合劳动力市场对多技能人才的一种需求与期望。
(四)搭建过程追踪、定向指导的帮扶模式
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技能的培养与打磨,无法在学校内就很好地完成,因为还需要在实践中被检验,于实践中去优化,借实践来塑造,这也就意味着职业素养与就业技能的提升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部分学生在刚踏入社会后表现出很多的不适感,这其实就是身份转换必须要经历的过渡期,倘若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学生无法得到来自于外界正确的引导、恰当的点拨、充足的帮助,就很有可能会走偏走歪,遭遇挫折或失败。因此,学校与教师对学生就业从业的帮助,其时间期限还应当从求学期间适当延伸至学生毕业初期或更远的时间段。基于此,学校应当主动搭建过程追踪、定向指导的帮扶模式。比如,在学生找工作或者实习阶段,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所反馈的实际情况,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度的剖析,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并寻求解决的对策。类似于简历的书写与呈现、面试时的仪容仪表、着装服饰、谈吐技巧,求职应聘时的注意事项,对求职广告信息的辨别等,大部分在平常的教学中难以体现,但一实践就能发现学生的短板所在,也是必须有针对性的强化与提升。再比如,学生从最开始对就业择业的期望,到最后实际求职所得岗位与行业,这一过程也会经历迷茫,同样地,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就业规划与有意义的就业尝试。唯有搭建过程追踪,为学生在就业初始阶段保驾护航,定向指导,才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自身存在的错误认识和能力不足,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五)设计环节相渗、系统条理的全线链条
本文多次提到,在劳动力市场中,职业素养与就业技能,是置放在每一位求职者面前的问题,是每一位求职者都必须去磨炼与提升的,大学生作为劳动力大军中的一个群体自不例外。然则这种从业就业的综合能力绝非一朝一夕或是数堂就业指导课就能够完成的,它是多个方面、各个角度的综合性成果。回到本文开头所提出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构成元素从大方向与大视野的角度上讲是包含了全面科学的思想认知、匹配职业的从业技能、追求发展的进取精神这三个元素(乃至更多,本文就不展开分析),因此,学校应当建立更为系统化的培养模式,通过设计环节相渗,系统条理的全线链条来于潜移默化中持续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充分发挥学校的培养优势。首先,在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开始对其进行基于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提升方面的教学或活动,可以是为学生们提供更多贴合于社会,对口于本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再者,积极主动地与用人单位或劳动机构进行合作,让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到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从而提前做好准备或是提前培养个人的就业择业意识。再者,在就业促进与初期帮扶的阶段,鼓励有经验,能力卓绝的往届毕业生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针对性的指导与点拨。总的来讲,学校应当围绕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技能的各个环节同时发力,让各个环节能够得以有效的衔接而避免脱节(比如避免课外实践只是为了拿学分而不是为了提升实际能力等),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渐进式的全线链条中有序地成长。
培养职业素养范文6
目前,物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和从业人员可在物流企业、港口、海关、货运公司、商贸等各个企业就业,今后一段时期,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以及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也将是物流行业的缺口。
而物流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对在校物流专业学生的培养
相较于其他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物流专业的学生具有理论知识全面,但实际工作接触的不多的特点。因此,物流专业的学生在培养方面除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外,还应当注重职业能力和实际操作的培养。
1.环环相扣的理论知识体系
就物流行业来讲,理论知识是实际操作的基础,高校在培养在校生时,理论知识的培养要处理好先修和后续的关系,循序渐进。如先学习物流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个行业,再针对行业的不同学科,不同岗位,以物流工作的流程为主线,去有序的设置每一门课程,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形成知识结构,为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2.标准化的实际操作
对于在校生来讲,实际操作是薄弱环节,学生以全日制的形式在校学习,很难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去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这就对高校的教学设施有了一定的要求。高校要让学生与企业岗位的要求实现零对接,就必须引进相应的物流实训设备,进行实训教学。相关人员要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在实际工作当中所采用的设备、行业标准、行业制度、流程等等,将其引入课堂。尤其是课堂实操设备的购置,要以企业目前实际在使用的设备为主,要符合物流业务需求和特点,围绕三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的调配与整合。以真实物流企业业务流程为核心开展进行虚拟经营活动,构建工学一体的物流教学平台。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结合实际了解和学习物流程,培养学生适应实战的环境和能力。
3.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高校除讲授知识、传授技术外,还应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设置专门的课程,锻炼在校生的沟通能力、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在校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忠诚度,以便能更好的融入工作当中,为日后成为合格的企业员工打下基础。使学生在按照要求进行岗位操作的同时也可以做到积极探索客户需求,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为客户提供快速、安全的产品流通渠道,同时,帮助客户缩短贸易周期,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等,使客户能更快、更好地对市场作出反应。物流是一个需要吃苦耐劳的行业,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是在校生需要培养的职业素质;同时物流也是一个需要实时沟通的行业,因此沟通能力也是在校生需要具备的素质。所以除出课堂讲授知识以外,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团活动,来强化学生的这种素质。
二、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培养
目前,物流行业在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物流企业的员工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正规的物流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对于行业相关的知识和行业标准,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很难形成认知上的专业性,对于工作,尤其是需要标准化操作的工作往往容易出错,因此,对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培养应当侧重于以下方面:
1.物流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就进入物流行业,物流行业的部分从业人员并不了解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对于开展工作是十分不利的,尤其是在处理合同纠纷方面会十分被动。因此,物流从业人员应当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等法规中涉及到自身工作的相关内容都进行系统的了解。
2.物流标准化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