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治理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治理专业

环境治理专业范文1

1.优化培养方案,改进课程设置,适当增加学生实践时间

优化培养方案,用科学的方法通盘筹划,合理安排课程和教学,组织好人力、物力、财力,选择最优途径,使学生的培养收到最合理、经济、有效的成果,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便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势。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三年),大部分学生专业基础不强,尤其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美术基础薄弱,部分学生甚至无速写、色彩搭配等专业基础技能,同时文化基础也比较薄弱,在三年时间内,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能力,不对现有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是很难做到的。优化培养方案必须要做到有良好的预见性,把握好社会需求状况。同时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特色是生命、是灵魂,是专业生存的关键,要做到在培养上有高职院校的特色,重实践、重能力,融艺术与技术为一体,集知识与技能于一身。培养方案优化的重点主要落实在课程的设置上,改变目前专业课程设置重点不突出、各门课程课时平摊、学分平均分布的现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增减,做到学习内容更符合就业要求,又不增加总课时量。

2.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效益

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学制和总学时有明确规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还应在提高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下功夫。根据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1)明确教学目的,建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真正获得岗位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能做项目、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向。过去相对封闭的办学形式应向开放的办学形式转变。同时,在教学模式上也应积极改进,创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打破以往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验证理论知识,发展理论知识,建立教学、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手段方法上,必须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实现教学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可以请一线有实践经验的设计师来学校开设讲座、担任客座教授。同时积极对本校教师进行培养,可采用进修、下企业等方式培养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2)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引入“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融教、学、做为一体,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③它要求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学边做。教学中讲练结合、加强实践,突出职业素养,强化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第一,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做法,在实施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促进者的作用。第二,教材内容由以课本理论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操作能力为中心。让枯燥的专业学习内容变得灵活、生动,使看得见、摸不着的理论知识在边学边做中迎刃而解。第三,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中心,通过项目与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接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3)整合教学资源,积极创立校园专业工作室和企业实习基地“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学生必须通过工程实践才能将自己的思维“物化”为实践能力。然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大量的企业实习基地和校园专业工作室。学校应认真开发、组织好教学资源以满足教学需要,否则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空中楼阁,难以落实。

3.在实践能力培养中注重培养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

环境治理专业范文2

关键词: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政工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21-0206-02

1 企业政工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

企业政工管理体制的最基本指导思想所指的是: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思想,就会有利于将两个文明建设合理推进、有利于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有利于建设高效率的精简政工机构。

1.1 复合型干部队伍一定要严格关注

想要培养出一批复合型的干部队伍,就要对干部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要将干部的素质合理的提升到一定的层次。培训的内容要采用不同方面的内容,并且要从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培训。上级部门以及企业领导一定要严格关注。让干部都能够拥有行政、政工等岗位的培训机会,并予以实践,要建立好实践的条件,让干部队伍具备多项技能,从而成为复合型干部队伍。

1.2 转变观念要放在首位

政工管理体制在转换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残旧的观念尽可量避免,发展新型的意识。①避免“模式”的产生,将创新的意识升华。在一定程度上要将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为关键,让政工机构的设置部门独具创造性,让经济工作与政治工作完美结合;②避免“冲击”的产生,将求实的意识升华。企业的整体机制想要改革,就一定要对政工管理体制进行加强;③避免“静止”的产生,将发展意识强化;④避免“数量”的产生,将质量的意识强化。

1.3 企业要坚持自身所具备的自利

企业对人员配备和政工机构设置的自,要采用自身所具备的自利。并且,企业如果对需要改革的方案不能够确定的话,可以申请上级党委的有关意见再进行实施,让精干和精简同时有效,并且还要让工作保证正常的运转流程。

1.4 政工职能的落实和改革要作为关键点

政工管理体制想要达成新的水平,一定要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要将人员的配备以及机构的设置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对于机构的精简部分,不能够盲目的进行实施,要先将职能进行合理的捋顺才能够进行机构的精简。对机构的确定,要按照干部的基本能力、企业的规模以及企业发展的要求和党建工作的职能进行统筹,将人员合理确定。

2 企业政工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

2.1 企业对政工管理体制的改革还持有等待的因素

一小部分企业对于目前的现状感觉良好,认为已经是精干的队伍,没有时间去改革政工管理体制,目前的生产已经让人忙的不可开交。一直是处于等待的态度,如果经过改革,怕比不上目前的状态,或者没有主观能动性,抱着等上级布置硬性规定之后再改革也不迟的态度。

2.2 有必要对政工管理体制的转换加以深刻认识

在以前两个文明建设中所作出成绩中,企业中的党领导认为,因为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工作作出卓越的成绩,才将两个文明建设达到了完善。其实,一些企业不能够根据新型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普遍存在着一些不适应问题:①观念不能够加以适应,没有在经济上发挥思想政治工作;②机构不能够加以适应,还不能将此机构渗入到管理机构当中;③职能不能够加以适应;④方法不能够加以适应,存在着一些形式上的方法,是不应该提倡的。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把经济作为关键点,因此,政工管理体制一定要进行改革。

2.3 企业经营机制与政工管理一起改革

许多企业意识到经营机制与政工管理体制同样重要,因此,绝大部分企业进行统一改革的措施。①以企业的持续发展为基本点,在组织机构形式上推陈出新;⑦对专职的党务干部进行了适当的减少,那么自然就将党政干部的队伍精简到具备精华干部的姿态,精简的过程中都是以复合型的干部为标准;③为将工作效率合理提升,让形式观念及时消除,从而在职能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让同职能的干部合并在一起。

3 企业政工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和做法

3.1 复合型干部在培养中的思路

复合型干部就是行政干部和政工干部的有效融合。一些企业,为了能够选拔出复合型干部,采用了提拔、招聘以及调动的方式,在党务干部中以及行政干部中,挑选出了综合素质强的干部,升级为行政岗位以及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企业也可以在年轻的干部中选取一批到政工的部门进行系统的锻炼。在政工部门进行两三年的培养后,一定会具备着相应的能力,就可以投身到各个部门担任相关的职务,并且身兼多项技能,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的稳固。

3.2 把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将政工机构设置确定

在企业中,要对于职能进行理顺,把整体的管理模式作为出发点,将传统的工、政、党中较相似的职能合并成另一个整体。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党委职能部门当中的外延和内涵直线升温。可以将经济宣传添加到宣传科中;审计、监察以及纪委有必要进行联合性办公。为使自身的职能达到强化的目的,以及将工作内容扩大,宣传科和纪委有必要进行这一系列的改革。

此外,为了能够将车间与科室的党员合理分配,而不存在头重脚轻的情况,应该将行政机构的精简流程与车间党支部的扩大调整一起进行,让党员平均分配在车间以及科室中,就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将车间党员少的问题解除,将科室党员多的问题避免。

3.3 新型企业的管理模式要贯穿于政工管理体制

在传统的政工管理体制中,存在着很多形式主义,例如:在中层干部考核的过程中,在这一件事情上,就有四个方面需要着手抓,并且还要分为四次进行,包含:职代会、纪委、干部以及组织。然而有的企业的党委合理的采用了将四个方面整合在一起的方式,并且将考核的细则拟定的非常清晰,对内容方式、组织领导、考评范围以及指导思想都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受到了基层的采纳。企业中的党领导普遍认为,对基层来说,是党政一起来承担的。行政和政工所负责的范围可以分的不那么清晰,企业管理机构要囊括政工机构。因此,一些企业会将审计、监察以及纪委整合在一起办公;党委部门只是设置了单独的办公室,主要负责秘书、组织等相关日常的工作。

此外,要提倡政工干部参加经济性的活动。①经济性的活动,政工干部也要参加;②企业所举办的展销会以及订货会等,政工干部要积极的参加;③对厂务会的举办,政工干部也需要积极参加,并且了解其具体的情况。

3.4 政工管理体制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将观念转变

企业在政工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一定要敢于转变传统的观念,要以综合的能力为关键点,让有学识、有能力的党员晋升。一些企业就大胆的采用了精选的方式,让有学识、有能力的党员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特点,从而以原来的一般性干部晋升了中级干部,而一些中级的干部由于资历尚浅、能力有限而解聘。由于凭的是自身的优势,得到了企业中其他职工的支持,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机制得到了完善的改革。

通过优胜劣汰,可以让企业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让经营的机制可以得到顺畅转换。在一定程度下,干部队伍也会根据奉献的多少来拿收入,根据综合实力竞争来竞选岗位,使得公平的意识囊括于整体。并且,每个岗位在工时定额上,一定要合理的设置,在一般情况下,一定要进行满负荷的计划,让干部队伍在岗位的工时为8h,这样的话生产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而且在劳动的主观能动性上也有了相应的提升。以这样的方式持续的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提升,让企业能够在竞争较激烈的市场中独占鳌头。

4 总结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以分析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部分,想要将企业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及将经济效益提升,一定要对于企业的政工管理体制进行深化的改革,让经营机制得到相应的改善。企业政工管理体制的改革中,要正确的采用比较适合的方式。比如:政工职能的落实以及复合型干部队伍的培养等。力求让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让改革的进度逐渐步入新的层次。那么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就会有突飞猛进的提升。从而使得企业在市场的经济发展中,有准备性的迎接挑战,将企业合理的发展壮大起来。

参考文献

[1]百鸣,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的现代管理方法应用[J],财经研究,1994(11)

[2]韩明希,吕晓萍,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突破口[J],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1995(10)

[3]龚广虎,论税务部门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的主要作用形式[J],税务纵横,1993(03)

[4]艾瑞英,谈经营机制转换中的企业民主管理[J],江海纵横,1997(06)

环境治理专业范文3

关键词:超文本阅读;文本阅读;高职护生;专业课本阅读

一、超文本阅读与文本阅读

根据《中国读书大辞典》的定义,阅读是“人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本质上,它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作为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它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阅读是作者、文本、读者三要素之间的交际过程,作者是信息的发出者,读者是接收者,而“文本”作为信息的载体,充当着两者之间的媒介。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书已经以一种虚拟的形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网络超文本阅读似乎大有取代传统文本阅读的势头。

“超文本”(hypertext)是指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互联网文本样式。它以电子文档形式存在,其文字含有可以链结到其他位置或文档的连结。读者可以挑感兴趣的词语、句子跳跃式地阅读大意,然后直接“跳转”到与这些文字相关的内容进行延伸阅读,这就是电子信息时代独特的阅读方式──超文本阅读(hypertext reading)。它“基于文本而超于文本”,跳出“文本”阅读,使阅读对象从单纯的、抽象的文字媒介拓展为图像、声音、视频、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开阔了阅读视野,变革了传统的纸质阅读。

和文本阅读相比,超文本阅读实现了读者、媒体、作者间的多向互动;文本阅读的信息量有限,超文本阅读则能提供广泛共享的海量信息;传统文本是印刷体,超文本以电子媒体为载体,其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能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丰富学习体验。结构严密的线性文本阅读有利于逻辑思维的训练,而非线性的超文本阅读则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当然,超文本阅读也有其负面影响。首先,它容易使阅读者丧失方向感。每一次跳转就进入一个陌生的语境,都可能迷失方向;多次跳转后忘记了最初的阅读目标,导致阅读丧失目的性和计划性。其次,网络信息包罗万象,需要读者自己辨别真伪,这考验着他们的阅读判断力。再次,大量图像使网络阅读停留在表层,导致所谓的“浅阅读”;而没有直观图像的书本阅读却能激发想象力,这是语言文字无可替代的特质。

二、超文本阅读的影响

阅读被视为最基本、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近年来,随着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我校高职护理专业已成为培养行业人才的重点专业。然而,护生的课本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超文本阅读正干扰着学生对传统课本的阅读兴趣;网络环境正影响着她们的阅读能力。而高职护生的阅读习惯及能力,直接影响到她们专业临床课程的学习。就生源特点而言,高职生的入学成绩相对较低,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差,学习目的不明确,沉迷网络的现象很普遍。研究发现,长期处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的视听刺激中,会降低文本阅读的能力;长期大量地阅读和使用语法混乱、词义混淆的网络语言,也会造成口语和书面语沟通的障碍。

此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是深入了解网络阅读背景下我校高职护生的专业课本阅读心理,为医护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启示。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5份,回收率为97%,受访者全部为高职护理四年级女生,平均年龄18.6岁。她们已经开展了所有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即将进入临床实习阶段。问卷包括选择题(以多选题为主)和问答题。结果显示,排除考试因素后,绝大多数学生更喜欢网络阅读(83.30%)。几乎所有学生每天都要上网(97.73%),81%的学生每天至少上网1小时,其中1/3超过3小时,可见上网已成为高职生一项主要的课余活动。她们上网最主要是看微博、聊天等(85.36%),其次是看网络小说(52.99%),而查阅学习资料的人还不到一半(45.15%)。与此相对,大多数学生(68.25%)每天阅读专业课本不足2小时,另有37人声称自己几乎从不阅读课本。

(一)超文本阅读的积极影响

有91.5%的学生认为网络资源非常丰富,选择面广;88.5%的学生认为上网拓宽了知识面;76.3%的学生认为丰富的网络资源有助于专业学习,可以找到与专业相关的信息和学习材料,来协助理解课本的重点、疑点和难点;95.1%的学生认为,网络学习是终身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66.19%的学生认为网络不仅便于查找信息,上网工具手机的携带也很方便。网络阅读是很多学生的一种消遣方式,既丰富了课余生活,也打发了时间(58.35%)。阅读题材很广泛,包括文学作品、生活知识、趣闻轶事、新闻报道等,具有消除疲劳、减轻学习压力、增长见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作用。

(二)超文本阅读的消极影响

尽管好处很多,但网络阅读的危害正在高职护生中蔓延,并影响着她们的专业课本阅读。

1.专业课本阅读兴趣降低

图书馆借阅情况显示,随着阅读媒介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对纸质图书的借阅需求降低了。超过半数学生称,课本只有白纸黑字,没有声音或图像,阅读了网上的东西后,专业课本越发显得无趣,因此读得更少了,看书时也更难以集中注意力(52.58%)。很多学生选择高职护理专业并非出于热爱,只是因为上不了高中,基于就业考虑,听从了家长的意见(84.33%),因此,她们抱着敷衍的态度读书,主要是为了应付上课(44.95%)和考试(52.99%)。加之高职生中原本就普遍存在着恐惧、厌恶阅读的心理,最怕读晦涩难懂的长篇大论,还没读之前,就对书本产生了抵触情绪;网络阅读则轻松有趣,不需多费脑力,进一步反衬出专业课本的枯燥无趣。

2.专业课本“浅阅读”趋势明显

网络阅读时,人们因担心无法及时处理海量信息而引发焦虑,于是大脑对信息的处理由“接触―理解―反应”转变为“扫描―反应”,一目十行,浅尝辄止,不求甚解。阅读速度加快了,但深度钝化了,仅为追求短暂的视觉和心理愉悦。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对专业课本也开始采用跳跃式的“浅阅读”(72.37%)。课本中医学词汇众多,专业性强,晦涩难懂,学生怀着恐惧心理,强打精神去读,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看过就忘(38.56%),何谈深邃的思考呢?

3.专业课本理解困难

“理解”是掌握阅读技能最主要的标志。要想获得文本中的意义,首先要弄懂单个词语的意思,再把它们连起来,形成有意义的概念。长期使用便利的超链接和搜索引擎,会不知不觉弱化思维能力,影响对文本的理解力。调查发现,高职护生理解专业课本的困难,主要表现为难以理解众多抽象的医学专业词汇,进而影响了对整篇文本的理解(88.04%),希望再版时多加注释;其次是觉得课本内容太抽象,专业性强,语言不够通俗,看不懂(77.11%)。殊不知,她们习惯的“浅阅读”方式会弱化人的阅读能力,导致思维缺乏逻辑,语言表述混乱。有学生认为,它抑制了思维力、想象力的发展,使人无法深入思考和理解(23.51%)。但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她们还是最喜欢求助网络(72.16%),而非老师(20%)或工具书(19.18%)。这些学生既羞于当面向老师请教,也没有查阅参考书的习惯,丰富便利的网络资源自然成为她们信赖的对象。很多人还依赖网络搜索课本知识的答案(55.67%),然后机械地复制、粘贴。这种做法限制了她们推理、发散、逆向思维的发展,影响了阅读理解能力。传统的文本可以进行深入研读,有助于文化积累和抽象思维的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十分重要;超文本阅读虽然轻松便利,但多媒体的阅读方式侧重于形象思维,长此以往,会使思维钝化。研究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可能阻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遏制想象力。因过分偏好多媒体的视听刺激,难以对黑白的纸质文本产生兴奋感,逾八成人希望课本再版时多用彩色插图(81.65%);还有人提议,将课本由“二维”平面改为“三维”立体;因为图画多,文字少,有趣易懂,部分学生比过去更爱读漫画一类的书了(15.67%)。这些也会阻碍她们阅读能力的发展,给专业课的理解造成更大的困难。

4.专业知识掌握不系统

网络知识虽然得来便利,但并不正规、系统化。要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阅读文本是更好的渠道,因为课本可以反复精读,便于复习、做笔记、划重点等,这些是网络超文本阅读无法做到的。因此,有的学生更喜欢阅读课本,将其作为专业课阅读的主要途径(12.37%)。当网上的知识与课本知识不一致时,有人不知该相信哪个(35.05%),说明高职护生对网络信息的真假辨识不清,无法掌握要点。

5.其他消极影响

网络信息虽然丰富,但显得杂乱,有些还会误导读者(12.16%);链接太多容易迷失方向,内容良莠不齐,评价不尽客观(22.27%),考验着读者的价值判断。过度沉迷网络导致30.93%的学生睡眠减少,视力下降,影响了学习,手机费用也增加了;9.69%的同学不愿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减弱,书面表达能力也受到影响。

三、结论

互联网的超文本阅读代表着阅读发展的趋势,但超文本只是知识的载体,可以影响阅读,但不能替代文本阅读。超文本阅读信息海量,形式丰富,娱乐性强,有助于缓解压力;然而,网络信息的丰富性亦使人难以去伪存真,不利于人文素养的发展。而且,这种缺乏深思的阅读提供的精神营养有限,久而久之,会使人心智枯竭,心灵生锈。心理学家沃尔夫认为,上网阅读时,人们专注地进行深度阅读时所形成的文本理解能力和丰富的精神联想,在很大程度上都流失掉了,给高职护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因此,文本阅读仍是专业课程学习之本。在此基础上,适当借鉴网络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专业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陈锐军.数字时代阅读新特点初探[J].编辑之友,2010(8):86-89.

[2]李娟.高职学生阅读习惯调查分析[N].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教育版,2012(26):97,101.

[3]杨汉瑜.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内涵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0(12):105-106.

[4]石拓.影视传播对阅读心理与方式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0(4)(下半月):105-106.

[5]柳敏.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阅读现状反思[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7):107-109.

[6]乔菊英,李蕊平.当前我国国民阅读状况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9(13):8-11.

立项部门: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

环境治理专业范文4

【关键词】高职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7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保人才尤其是环保技能型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而现实中却有不少环境专业毕业生面临找不到对口工作的困境。这一“矛盾”现象必须通过加强环境专业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来解决。而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连,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关键。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特色”的高职办学理念,本文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公路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为例,对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探析。

一、原课程体系概况及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原课程体系概况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公路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从2004年开始招生,原有教学计划于当年制订完成,之后作过几次小的调整,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包括专业选修、公共选修)和实践教学环节组成。详见表1。

类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数 理论课时数 实训课时数 考核学期

程 工程测量 3.5 70 46 24 1

工程制图 3.5 70 60 10 1

无机与分析化学 6 90 74 16 2

建筑材料 3.5 85 47 38 2

园林植物 5 68 44 24 2

有机化学 3.5 60 52 8 3

公路工程 6 102 80 22 3

园林规划设计 3 68 52 16 3

植物造景设计 3.5 60 40 20 4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3 96 60 36 4

专业

核心

课程 城市与道路绿地规划 3.5 60 50 10 4

环境微生物学 3 51 39 12 3

环境监测技术 5.5 72 60 12 3

公路环境评价 4 48 36 12 4

生态学 3.5 60 54 6 3

节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 1 1周 2

环境评价课程设计实训 1 1周 4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 2 1周 4

绿地规划设计实训 1 1周 4

毕业综合训练 5 5周 4

专业顶岗实习 23 36周 5,6

CAD辅助设计 2 34 17 17 2

环境工程经济 1.5 51 33 18 4

公路环境监理 2 48 42 6 4

桥梁工程概论 3 51 42 9 3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保护法规 2 36 36 0 4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3 51 42 9 3

注: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未在表中反映。

(二)原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不足

结合这几年的实际教学过程,以及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信息,我们认识到上述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方面存在不相符的地方,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专业课程设置中专业面较窄,课程结构不太协调,未能很好地满足学生今后从事环境工程工作的基本要求,应删减植物造景设计等与环境科学关系不大的课程,增设环境科学导论、水污染控制技术等与环境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第二,部分课程内容有重复,如园林植物和城市与道路绿地规划这两门课程的内容有重复。可进行优化整合,以提高教学效率。第三,专业课程课时分配不够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时偏少,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足够的锻炼,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实训环节设置没有很好地考虑专业针对性,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第五,一些课程的上课先后次序不够合理,应综合考虑课程内容,做到统筹安排。如应在学完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的学习,等等。第六,部分专业课程学时数偏少,可适当增加,保证对专业人才的技能培养。

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与方案

(一)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根据以上总结归纳,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综合素质提高为根本”的原则,对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公路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具体思路如下。

第一,以职业活动内容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从环保职业活动的需求出发,考虑所设置的课程能满足污水处理工艺调试管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操作运行、环境监测、室内环境检测、环境监理、环保设备调试与维护管理、化学分析操作等多项环境工程相关活动的要求。

第二,从学生在校期间或工作后能更好地获取与专业相关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方面来考虑,如学生通过学习,可考取水环境监测工、大气环境监测工、污水处理工、化学检验工、室内环境检测员、环评上岗证等,基于此可适当增设相应专业课程或增加该门课程学时数,确定课程标准等。

第三,严格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调整原有专业课,提高专业针对性,减少重复性。另可适当增设与公路项目相关的课程,如公路环境保护工程等,使专业定位更合理。

第四,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实训环节,淘汰部分对专业技能提升帮助不大的实训项目,并增加部分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中实训课时的比例,优化实践内容。

第五,选修课的设置应能更好地实现学生专业方向上的拓展与文化素养、社会活动能力的提高。

第六,考虑学院交通行业特色,适当保留公路工程、桥梁工程概论等课程,拓宽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方向,但课时和课程类型可适当进行调整。

(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依据以上提出的改革思路,按知识体系的功能与作用,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工程基础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等6个基本模块,总计134学分。各模块学分分配情况见图1。

图1 各模块所占学分比例示意图

具体阐述如下。

1.通识课程模块主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数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6门课程,这与原课程体系一致,但为增大后续专业课程模块所占比例,此模块的课时分配由原来的570压缩为450,共计27学分。

2.专业基础模块所开设课程是环境专业的基础课,它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的前提。此模块增设了环境科学导论,保留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共计15个学分。在课时分配上,调整了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如两门化学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课内实训课时分别由原来的16 和8增加为36和35,比例分别增加了23%和31%。

3.专业核心模块立足于职业活动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增设了水污染控制技术、公路环境保护工程两门课程,拓宽了专业知识面;根据专业角度,考虑到园林植物、城市与道路绿地规划两门课程部分内容的重叠性与实用性,将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即园林植物及应用;另外,取消植物造景设计课程,加上原开设的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技术、公路环境评价等三门课程,共计22个学分。此外,在课程授课时间安排上,考虑到课程内容的衔接,将环境监测技术从第三学期调整为第四学期进行,并加大了该门课程的课内实训课时比例。

4.工程基础模块结合学校行业特点,综合考虑工程技术类人员所需基本技能,开设了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公路工程等4门课程,共计19.5个学分。在课时分配上,增加了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课内实训课时数,相应地总课时数由原来的70分别增加到90和80。

5.专业拓展模块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就业方向,开设了CAD辅助设计、盆景与插花艺术、公路环境监理、桥梁工程概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保护法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Photoshop辅助设计等14门选修课程,共计16.5个学分。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及兴趣等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6.实践教学模块增加了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设计,并根据课程内容、社会需求等因素,将课程设计时间由原来的1周调整为2周,并取消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绿地规划设计实训,保留原开设的工程测量实习、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环境评价课程设计实训、毕业综合训练、专业顶岗实习,共计34个学分。

调整后所形成的6大课程模块使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得以优化。首先,课程的设置更具专业针对性;其次,绝大多数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都加强了实验和实训教学,实践与实训环节课时比例基本保持在40%以上,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实现了更好的有机结合;再次,对部分课程进行了整合与取舍;最后,调整了实践教学环节与内容。优化后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了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且凸显了环保职业活动特色,基本能满足当前社会对环境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

总之,课程体系的建设一直是教学改革的热点,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还将不断地被充实而更加完善,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环保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亚民,陈向平.能力为本素质为魂――高职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0)

[2]纪振,田丽娟,朱其兆,等.高职环境保护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J].科技咨询导报,2007(27)

[3]宋卫军.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探讨[J].南平师专学报,2007(4)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B347)

环境治理专业范文5

【关键词】准企业管理环境 建筑材料检测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

0056-02

一、课程改革背景

(一)当前中职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突破。一是教学主要以单向传输为主,课堂教学通常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造成理论课时多、动手操作实践训练少,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的要求。二是核心能力的培养虽然加大了校内实验室、实训中心模拟训练的时间,但与企业实际操作还存在一定距离。面对中职生源变化及市场对该专业人才要求的提高,按传统模式培养的毕业生离市场人才需求差距较大。学生还需在检测行业同师傅跟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独立从业,使得培养的人才技能不到位,素质不尽人意。从“传授型教学”走向“学习工作化教学”的改革成为必然。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缺乏实用性,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的相关性低。中职学校实践教学通常是随堂进行,实验课依附在课程教学中,实验仅单纯为课程服务,缺乏专业相关岗位的实用性,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专业所要求的技术应用能力与综合能力。

3.实训配套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在加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各职业学校都建设了一批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中心或实训室,但由于经费和场地因素,这些实训场所的建设并没有很好地“关照”项目教学的要求。实践教学开展未能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实践教学开展深度不够,学生缺乏全面、系统、高质量的专业技能训练。

4.专业教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现在许多中职学校引进的教师多为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少一线工作的实践经历,不利于教授学生实践技能。

5.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缺乏全面性、科学性。在课程教学中,中职学校都各自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但由于对教材特点、职校生的特点、可利用的教学环境及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分析不够,通常只采取“一卷”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的质量都受到了极大影响。

(二)市场调研

我们对广西数家检测公司和开展土建工程检测的企业进行了有计划的调研工作。几乎所有企业都希望学校的专业教学能注重实践能力、新技术、新工艺的培养,尽量与岗位对接,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或有一段短暂的工作适应期后就能适应岗位工作。

我们对在校的200多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回答来校学习的主要目的一项时,93%的学生选择的是为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当前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又必须与职业培训区别开来。中职学生除了要能上岗工作外,还应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持续学习、提高的基础。

因此,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创建准企业管理环境条件下中职建筑类专业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模式,与企业联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市场需要的合格劳动者,使学生顺利完成向准职业身份的转换,缩短在企业工作中的适应期,减少企业人力资源培养的成本,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二、课程改革理念与方向

(一)明确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学生要想毕业就获取工作岗位,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当前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提高学生的首次就业竞争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竞争能力,才能够有机会被企业录用。在满足“踏进门槛”的提前下,中职学生还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持续学习、提高的专业发展能力,有机会谋求多元化的出路,达到“多岗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第一次就业能力,才能去兼顾多次就业的需求。

经过市场调研和我校的多次论证,确定我校建筑材料检测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检测等相关企业的“实验员”岗位。本课程改革重在以“首岗适应”为原则,缩短学生在企业工作中的适应期,减少企业人力培养的成本。

(二)重构“学习与工作一致”的课程体系

打破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课程体系,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的要求,重构“学习与工作一致”的课程体系。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把学生安排到实际企业环境中学习,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企业文化环境,创建职场化的准企业教学环境,将现有课程体系和企业行业需求相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实现建筑材料检测教学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三)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实际工作任务需要,本着“强化理论、重视应用”的原则,以职业岗位标准为主线,以培养专业技术娴熟人才为目的,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调研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意向及岗前培训内容等,进行信息处理、整合,打破以往章节“各自为王”的缺陷,重组并优化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开发“以项目为中心”的教材。

(四)转变教学行为和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方式,形成“教师任务实施、学生主动学习”,融“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采取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聘请企业相关人士参与教学环节。

(五)创建配套的教学环境

改善单一课堂教学环境,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创建准企业管理的教学环境,实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做到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向融合。

三、课程改革步骤

经过市场调研和多次论证,创建准企业管理环境条件下建筑材料检测的课程改革,力求“三个一致,两向融合”,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课程教学与岗位标准对应为课程目标,突出技能培养,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特点。

我校与企业联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准企业环境下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的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构建流程为:市场调研实验员岗位群分析工作任务分析构建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编写工作过程化教材创建职场化教学环境教学实施教学体系调整并完善。

(一)调查研究分析

认真分析专业培养目标所提出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研究其获取的途径;对我区检测员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开展专业调查,对建筑类群专业中职生的材料检测学习现状、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建筑工程专业人才面临的素质与能力的挑战,结合我校现行的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培养目标,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二)根据调研分析报告制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根据检测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特色的要求,构建合理的以项目为核心的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修订各实践性项目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重组并整合优化准企业环境下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制定各实践性项目教学环节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方案。

(三)创建职场化的教学环境

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场景,提供真实职教环境或模拟企业环境,将企业布置、设施复制到学生课堂上,让学生上课犹如到企业上班,教师成为领导,学生成为员工。做到学习就像工作,学生亲身体验职场中的各种公共关系。

(四)做好建筑材料检测教学“工作过程化”的课程研发

根据已制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和依托准企业的教学环境,确定“将学生培养为准职业人”为教学培养目标,编写“以项目为核心”、教学环节“工作过程化”的教材、实训指导书和实施性课程标准。

(五)构建准企业管理环境下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以“将学生培养为准职业人”为培养目标,按贴近企业员工要求、贴近职业资格标准制定评价标准。以教师、学生自己、同学、企业相关人士为评价体系主体,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评及企业相关人士综合评价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项目以小组形式展开。建立评价的激励制度,评价好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就业,评奖学金、评优等优先考虑。评价差的采取重修等方式加强。缩短学生在企业工作的适应期,实现教学效益、社会效益双提高。

四、预期目标

模拟企业管理环境教学,让学生上课犹如到企业上班;构建“以项目为核心”的课程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环境职场化,教学流程工作化,达到与企业、行业需求相对接;构建以“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采取“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避免学生毫无经验走上就业岗位,将学生培养成市场需要的合格劳动者,使学生顺利完成准职业身份的转换,缩短学生在企业工作中的适应期,减少企业人力培养的成本,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同时可形成师生同事化、学生员工化、教师技师化。准企业管理环境条件下中职建筑类专业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模式可复制到我校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中,为我区建筑类专业教学服务。

总之,结合我区中职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在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中采用“准企业实践模式”,可使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实现“生产过程化”,实践与理论密切联系的职业教育模式,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建筑行业检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环境治理专业范文6

关键词:新专业;培养模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地理学从开始之初就具有与其他学科许多显著的区别,表现出独特的学科特征。①地理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从古代地理学到现代地理学,他更加注重实验性,其知识成果表现出更强的实践性,并能够很快地被国家各级规划、生产部门所使用。当前,新学科的蓬勃涌现和新技术新手段的大量应用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撑。②但是,中国的高校长期以来传承沿袭着传统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把这些新技术应用到地理学当中成为本文所要探讨的焦点。

一、当前地理学新技术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介绍

当前,地理学受到大量新技术的冲击并与之相融合,逐步形成了自己特色的专业方向。这其中主要有:

(一)计量地理学出现。该方向大量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来解决地理的问题,更加侧重于地理学的定量表达,从而为地理学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二)遥感。遥感的出现彻底解放了地理学家,从资源获取到实验室分析,遥感都为地理学家提供了主要的数据信息。随着这种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大量的地理问题都直接或者间接借助于遥感进行解决。

(三)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使得地理学家有了更加便利的工具来分析和挖掘自己拥有的地理资源和信息,从而在获得知识的知识。

(四)测量学和数字地图制图。测量学和数字地图制图让地理研究工作者摆脱了繁重的地理数据获取和分析的工作,并且对地理数据的分析和标准化都产生了影响,也成为地理学方向的重要产业之一。

(五)时间和空间分析。时间序列的分析来源于地理资料的长期积累,通过时间序列的分析为获得具有规律性的地理知识提供了可能。空间分析的概念来自于数学拓扑学和GIS。空间分析为地理知识的空间表达和地理迁移提供重要的思想依据。上述这些重要的地理学思想和方法都为地理学新的发展提供帮助,实践也证明了这些方法和思想是可行的④,同时在当前地理学发展状况也可以看出这些方法已经被大量使用,并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为培养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和中国城市建设的需要,信息化、市场化、

现代化的时展趋势,培养掌握区域城镇有关理论和方法的人才而开设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主要让学生掌握制图、测绘、信息系统、区域规划、资源评价、经济地理和生态等方面的基本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从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该专业体系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几个专业:地理专业;规划专业;管理专业;测绘专业;生态专业;其他相关的资源专业(如水利专业、矿产专业等)。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按照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为主线,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以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为主干学科,拓展城镇规划、旅游区域规划同时兼顾工程技术、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面,并接受城市规划、城镇设计、计算机应用及CAD辅助设计等基本训练,

熟悉从事城镇区域规划、旅游区域规划设计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开设的层次课程

(一)基础层次课程主要是让该专业的学生对专业有个简单的认识,基础课程为其他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前提,因此基础课程开设的种类对本专业的建设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基础层次的课程主要包含自然地理、普通地质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

(二)专业层次为整个专业的核心,该层次的课程决定了在本专业中的研究方向,因此对于这个层次课程的选取对于新生来讲尤为重要;该层次课程主要有:区域(中国、世界)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学、水文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产业布局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土地规划、生态学、建筑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

(三)技能层次为该学科的一个辅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整个学科的技术支撑;这个层次的课程有:高等数学、线形代数、数理统计、计算机图像处理、数据库基础知识、地学统计方法、统计软件(SPSS,STATISTIC)、CORELDRAW,AUOTCAD,GIS软件等。

从学科内部分类来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含经济地理)、城镇规划、地图测绘以及其他方面(旅游等),这几个层次也代表了本专业当前发展的几个主要方向。自然地理学主要开展资源调查、资源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为社会经济等方面;城镇规划方向主要开展城市体系、园林、住宅区、经济发展功能区、生态等方面的规划研究工作;地图测绘方向一般脱胎于测绘专业,并与工程测量结合到一起服务于政府等部门的基础测量工作,同时也为科研部门提供重要的基础地理数据。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作为新的地理学科之一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学科设置、课程层次、技能培训等方法都大量依靠了新地理学技术的支撑,这些支撑使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成为地理学一个较为特殊专业,该专业既有了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的思想内核又有了工程学、技术科学的外在。本文在总结了大量高校该专业设置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培养模式。

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一)资源环境评估和分析为主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侧重于自然资源知识的掌握,对水、大气、土地、地籍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学习。

(二)区域经济分析为主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探讨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主要有国家的区域发展、地区经济区建设、城市化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口和资源问题等。

(三)以地图和测量为主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来源于以前的测绘学,主要研究地图测量、工程测量等一系列问题。

(四)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主的培养模式。

(五)以规划为主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城市规划学为主,并结合了经济地理和建筑学的一些知识而形成的。

从这几种模式上我们可以笼统的进行一下划分:第一种模式偏重于自然地理方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地质学基础和野外实习能力;第二种模式偏重于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要求学生的思维比较有扩展性和立体感,同时必须具备深厚的数学功底和统计学知识;第三种模式偏向测量,要求学生掌握的地图学和测量学的知识较多;第四种偏向于技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数据库、编程等应该比较熟练,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考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第五种模式偏向规划,要求学生的基本知识较多,该种模式是这几种模式中最高的一层,它所涉及的知识面可以涵盖上述几个模式。

五、几点思考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开设和建设要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师资情况和所在区域的社会需要进行设置。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爱好进行有侧重的模式选择。这就要求学生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完整地审视这几种培养模式,选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当前,很多高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都是依历史专业或者优势专业而建设的,这样在师资配备、实验室建设、学生课程开设以及整体专业定位上往往偏斜于历史专业或者本身的优势专业,造成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成为其他学科的一个附属学科,这必然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