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文化创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文化创建范文1
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建设先进文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些重要的精神,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明确和具体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的核心,用文化来塑造和陶冶人的灵魂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的载体,更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二是推进企业又好又快的需要。企业文化,它与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培养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激发经营者和员工创业激情的关键措施,是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的有力保障,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更是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农房集团通过几年多的努力,实现了有弱到强、择地造城、铸造品牌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国有房产企业焕发青春的独特发展之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管理方式和方法,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推进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和谐企业,最根本的是员工在思想上融和和认同。而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是最大限度地达成企业各方利益的协调,多赢,共赢,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它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农房人以质朴、执着、勤奋的精神,形成了专注于人,专精于房、专心于事的独具魅力的核心价值观念,为建设农房集团企业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人在企业发展中决定性作用,把以人为本思想贯穿于企业发展和管理全过程,在管理中真正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通过实施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更新观念和转变管理方式。
2、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借助必要的载体和抓手,着力抓好企业文化理念、制度和物质三个层面的建设。注重把理念体系渗透到各个管理环节;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体系,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科学、效益、文化管理型企业转变。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在激励约束中实现价值导向,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促进经济管理和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3、坚持继承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既要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企业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借鉴光明食品集团系统内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并与农房集团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形成具有农房集团特色的企业文化。
4、坚持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要使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确定、组织领导、活动安排、实施检查等方面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充分发挥整体功能。
三、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实践
(一)形成共同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核心理念
当前,文化制胜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增强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在企业制胜战略的实施中,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确立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作为正在上市中的农房集团,要真正把各单位的力量凝聚起来,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统一的思想旗帜和构建文化大厦的重要基石。农房集团党政领导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高度,紧紧围绕房地产经营和资源、资本整合等企业经济工作重点,大力塑造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先后完成了以价值为核心的4大系列共11个文本的成果,形成农房集团的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企业使命、企业核心价值等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把全体职工凝聚起来,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从而促进农房集团的飞速发展。可以说,独特的企业文化建设构成了农房集团整合资源、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其次,在坚持集团文化价值信念趋同的同时,要考虑各企业不同的文化背景、多元的经济结构、各异的产品、不同的经营方式等因素,允许各单位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倡导一种精神,营造一个全新氛围,着力锻造本企业经营哲学,提倡各有优势、各有特色,确保集团上下的企业文化创建活动,既有农房集团文化的内核又各具特色。
(二)选准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创新实践主题
1、加强理念与外显文化的建设。
(1)加强理念导入,培养企业精神。通过各种学习宣传等形式释义企业的使命、企业的愿景、企业的精神,企业价值观,激励和引导员工牢记企业使命,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积极作为。激励和引导员工立足本职岗位,把员工自我发展和实现企业愿景结合起来,勤于实践,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攀高峰,创一流,实现农房集团的战略目标。弘扬企业精神,让“厚德载物、惟精惟勤、家园即道、信守一生”的十六字精神深入人心,融入全员的自觉行动,成为全员思想、行为的主旋律。实践企业理念,引导员工全面理解、信守和实践企业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发展理念和人才理念,并在经营管理实践中自觉地全面体现和深入贯彻落实,不断地建立起科学、先进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体系。
(2)加强企业文化培训,形成各级干部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企业文化的主导是企业领导,企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讲是领导者的文化。各级领导干部、管理层干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与运用过程中,扮演着“中心”角色。通过开设企业文化建设的培训,组织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专题讲座、企业文化建设交流会,以及组织先进企业文化学习参观考察等形式,让各级管理者全面了解究竟什么是企业的文化?知晓企业文化的作用;思考今天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研究企业文化怎样建设等企业文化的内涵;在高度认同的基础上,提出《农房集团文化建设纲要》,使企业的各级管理者自觉地将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作为提升思想境界、企业管理的行动指南,并转化为自律意识和自觉行为。
(3)以各类创建活动为载体,扩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覆盖面。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依赖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广泛参与。因此要充分发挥工会、团委作用,积极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学习型组织”,评选“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红旗班组”、“岗位技术能手”等活动,营造比事业心、比责任心、比贡献、比进步的良好企业氛围。为丰富职工精神生活,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群众文体活动,有计划地每年组织一次健康向上、特色鲜明、大型的文体活动(文艺或体育),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展示了农房人昂扬向上、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同时有组织的建立足协、摄影、羽毛球等各种业余协会,不定期地举行单项比赛活动,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活动,营造健康、祥和、温馨的文化氛围,满足员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需要。
2、加强外显文化建设,扩大农房的知名度。
(1)充分利用农房门户网站、《农工商房报》宣传平台、通过各类媒体宣传和报道,广泛深入地宣传导入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充分发挥农房集团职工艺术团的作用,充分展示农房人的风采。
(2)加强形象化展示。把深化品牌建设、品牌理念深入人心作为统领性工作,不仅使品牌共识得到各单位的认同,而且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子公司品牌向农工商房产品牌的转变。各单位要将农房集团的标识和集团的企业精神展示在各个领域和工作环境之中。
(3)举办农房集团发展轨迹的展览馆。作为一个有不同文化背景整合重组的企业,作为在发展中不断扩展规模的集团,延伸和拓展原来农房的展示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既可作为新员工培训的教育馆,又可作为扩大农房影响力的窗口,更是农房人共享成功的记载和农房文化的流传。
3、加强制度、行为层面的文化建设。
(1)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高层次管理领域,建立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规范企业文化建设职能与分工、责任与考核,把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理念落到实处。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党政领导的重要职责,总经理和党委书记应当同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共同负责,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主要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规划、定位、指导和协调,定期研究,制订措施,检查落实。逐步构建党政领导一起抓、党政各部门协调抓,上下互通、左右联动、整体运作和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
(2)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要制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标准、规范、制度等,做到工作有章可循。要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党建工作之中,形成党群互动、内外互动的全覆盖工作机制。要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农房集团总体发展规划和领导任期目标,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责任制,形成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长效运行机制。同时要加大硬件投入,要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企业文化创建范文2
关键词:企业文化;作用;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149-02
0 引言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企业的重要标志,只有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创建企业自己的文化品牌,才能弘扬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升企业“软实力”,加快企业的发展。
1 创建企业的文化体系,用文化力推动生产力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不仅在经济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文化上对社会的价值取向也起着很大的引领作用。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还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甚至是铸造企业灵魂的力量。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融合日益显著,离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主流价值的涵养,企业是不会兴盛的。在这种情况下,对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营造以人为本、创新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为战略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平台。
一个企业的成长壮大除了社会环境的建设之外,更重要的是练就自身的“内功”,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在精神,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就更应该加紧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其实说到底,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一个人若没有灵魂,那么他就是一个行尸走肉,一个企业也是一样。企业文化表现在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或价值体系上,若员工的价值与企业的价值相同,那么他们的员工就会有强烈的归属感,员工就会把这种归属感转化为动力,表现在工作上,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纵观天下,成功企业的发展史,无一例外地都有深厚的自身文化的沉淀,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只有创建企业自己的文化体系,将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才能把这种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2 提升企业文化内涵 用文化力保证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它是向心力。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是经过时间的考验,不断的总结出来,并被企业成员所认可。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从而把整个企业凝聚在一起。它向外代表一个企业,可以说是企业的另一招牌;向内则是企业凝聚力的体现,也是全体成员的信念所在,可以培养员工统一的价值观,激发员工团结创业的精神动力。提高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否则的话,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只能是一种幻想。
人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企业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企业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把着眼点放在人身上,必须培养员工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只有把员工的思想和命运与企业的发展紧紧联系起来,形成命运共同体,使员工把企业视为自己的家园来回报和付出,真正做到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心连心,才能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发展,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归属感和荣誉感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要素,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帮助和引导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树立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的性格,企业的精气神。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士气、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相反,企业文化的缺失会导致企业人心涣散,最终被市场淘汰。所以,优秀的企业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培养本企业员工认可的文化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将全体员工的心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3 坚持企业文化创新 用文化力促进持续力
创新是一切事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力量之源。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作为社会产物的企业文化,也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融入新的文化要素,才能紧跟时代,常青不衰,从而促进企业持续地发展。
由于企业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那就不能固守一种固定的文化表现形式,它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质不变,又要不断创新它的表现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内容,这是企业文化获得巩固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它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化同步,不能有丝毫的停滞和倒退。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的技术、创新的管理、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和创新的市场,企业就会丧失其社会价值的根据和核心竞争力。把创新这一观念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这是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成功的共同经验。
企业的竞争具体表现为产品的竞争,产品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较量。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国家的文化,同样,一个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个企业的文化,建立适应新形势的企业文化,是创造和谐的企业氛围的优良的企业环境,使企业能够在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得以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众所周知,物质资源在逐渐减少,总有一天会枯竭,但是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一个企业没有文化,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它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走向失败的深渊。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一种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相互融通、促进,形成了企业文化优势,这是企业战胜困难、取得战略决策胜利的无形力量。企业文化融于企业管理之中,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人们对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认识的深化,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以经济力量的竞争、抗衡、较量的变化为背景。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无处不在,影响着职工的素质、管理的水平、技术的水平等,为企业发展创造良性的循环环境,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基石和灵魂。所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生产要素和宝贵的发展资源,存在于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之中,它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忠英.企业文化——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J].商业研究,2004(03).
[2]赵铁成.论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
企业文化创建范文3
一、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内涵
要正确、全面的理解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内涵,需要从企业文化和学习型组织两个方面综合谈起。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理论和管理方式,也是一种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精神和文化的力量,从管理的深层次上规范企业的行为,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服务。它的核心特质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所谓学习型组织,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认为,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学习型企业文化建立在上述二者基础之上,其内涵可以理解为:企业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和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鼓励和促进知识分享与创造的价值观念、指导信念和思维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态不断变化,任何企业的竞争力都最直接体现在产品竞争力上,围绕产品的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产品创新是由技术竞争力决定的,所以说,技术竞争力优先;技术竞争力则由制度竞争力决定,制度高于技术,制度又成了第一竞争力;但制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又高于制度,理念成了第一竞争力。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从产品平台的竞争转向深层次的理念平台的竞争。任何企业如果没有全体管理者和员工科学、统一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就无法在当代的商海中自由搏击。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正是培育当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学习型企业文化与传统企业文化相比,在以下几方面存在差异:一是学习型企业文化强调个人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基础,倡导员工必须有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将学习作为一种真正的终生学习。而传统的企业文化更多的是强调领导者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的完善,强调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的总设计师,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人格魅力对企业总体风貌的影响;二是学习型企业文化强调目标的共享性,注重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统一,但传统的企业文化,更多的是对员工完成组织目标的任务性要求,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驱动力作用发挥不明显;三是大多数企业传统的企业文化起源于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发的、无意识积累中形成的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价值观,也有一些企业会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去设计自己的企业文化,提出一些文字性的经营理念、经营使命、经营价值观等,但往往带有一般性、模仿性、朴素性、不连贯性,缺乏系统性和适应性,而学习型企业文化更加注重整体观念和系统思考,倾力塑造一种知识共享的团队学习氛围,企业成员的能力普遍得到完善和提高;四是与传统企业文化相比,学习型组织由于更加强调以学习为主导和不断学习的过程,所以,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创建也将更加体现创新、应变等文化要素的融入,使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
二、民营企业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1、传统民营企业文化的缺失
中国的民营企业正处在剧烈的转型期。产品结构在调整,经营领域在变化,职工的文化结构正在提高。民营企业发展初期所擅长的集中垂直型面对面管理,只适合搞简单加工制造业,而且一般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个人创造性难以发挥。随着工厂制向公司制过渡,民营企业、尤其是那些遍布全国的相对独立的子公司组成的松散型的企业集团,在管理上就必须向扁平化及职业经理人制度过渡。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只靠一个能人,一个能人要善于团结更多比自己更强的一批人同心协力发展,这才是当代民营企业发展的大计,这就要靠恰当、合理的企业文化。
但是,在当前我国的民营企业中,企业文化的缺位和落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通常民营企业或多或少存在以下落后的企业文化:只有亲属和朋友才是值得信任的,任人唯亲;对职员的培训是浪费钱财,忽视人力资源;不允许出现异议,唯企业家个人意志;态度重于业绩,家长制作风严重。
很多民营企业善用经济杠杆和组织手段,提倡“收入能高能低,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等,对职工的管理也比较严格,甚至还延伸到了八小时以外。这些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不懂得沟通、交流、尊重在凝聚员工人心方面的重要性,动辄写检查、扣奖金、辞退人,用压制、驯服的手段管理企业,将职位高低、收入多寡等“钱与权”这些东西在企业管理当中的作用发挥至极限,根本不了解企业文化在形成全体职员共同的心理契约和亲和力方面的积极作用。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人们将不再把工作仅仅看成谋生手段,而是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一种途径。个人的工作追求绝不仅仅在于职位高低、收入多寡,和谐、宽松、平等、顺心的人际关系更为重要。同样,企业文化将不再是企业追逐利润的手段,而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内在需求。学习型企业文化要求每一位职工都成为“学习者”,建立共同愿景,实现自我超越,从工作中得出生命的意义,达到伦理上的整体感。
许多民营企业也开始重视职工精神方面的激励,经常搞一些娱乐、庆典、谈心、宣传活动。但是,民营企业往往犯有以下常见的错误:注重娱乐、庆典、礼仪、网站、内刊等等激发荣誉感活动的形式,而不理解这些活动只是企业文化的载体,虽然都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但还不是企业文化的全部和核心;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往往搞那些口号式的、吓唬人的东西;搞“宣传”工作时不注重实效,老是自己写,自己看,自己把自己哄得团团转;设计CIS时不注重差异性,而是动辄就提出“占领主阵地和唱响主旋律”;树立企业家形象时则过多地染上浓重的个人色彩。真正科学的企业文化,应当作为一种伟大组织和优美制度而存在,而在这些组织和制度背后的核心则是统一的信念及信念对于全体职员所具有的感召力。
2、民营企业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意义
(1)知识经济时代对民营企业发展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以知识和智力资源占有、配置、使用及消费为经济增长动力的时代。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在不断的争斗中实现其战略目标和凸显其核心竞争力,拥有大量的高能力、高素质的知识型和技能型员工无疑是实现这一系列目标的最佳保证。而许多民营企业的成长历程,决定了民营企业内部情缘、血缘、类似血缘关系的建立高于人力资源的理性配置,这种先天的缺陷导致企业融合新员工带来新的个体文化的难度要比国有、外资企业更大,民营企业对待外部吸纳的员工,更加注重的是他们任务目标的完成程度。因此,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率高、技术工人经常断档一直是令企业主头痛、难以解决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就是建立注重以人为本、个人超越和突破的学习型企业文化。通过不断强调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的统一:一方面有利于拓展员工的学习领域,提高其自身能力和素质,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增强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所以,学习型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的核心凝聚力和驱动力作用发挥明显,能较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发展的要求。
(2)民营企业长期发展的保障。不少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唯企业家个人意志的色彩。这种状况与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经历分不开。他们或承受风险的能力特别强,或对机会特别敏感,或技术创新的能力特别强,或有运作市场的丰富经验,或有很强的人际关系能力,或有很强的融资能力等等。这些独到的能力,一方面,使他们能在风险丛生的市场竞争中一路走来,另一方面,也使他们遇到问题更加相信自己的经验判断和能力。而且,创业之初以“家族制”形式生存的管理模式结构简单、决策迅速、指挥统一,加之血浓于水的亲情构建的组织凝聚力,使得民营企业在突破常规、寻求生存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然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恰恰是原来的独特优势逐步变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逐渐显现唯个人意志文化的弊端。现实中很多民营企业在经历了最初的辉煌之后,走向衰退的速度非常之快,企业的平均寿命较短。究竟哪些因素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呢?虽然由于各个企业自身情况和所处环境有很大差别,造成企业寿命较短的原因也会多种多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在发展的进程中,企业管理者在思想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唯个人意志、经验主义滋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而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建立,强调终生学习、不断超越和突破;强调改变心智模式,理性而系统地思考。这对于企业明确自身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有积极的意义,是维持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3)民营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尤其对现阶段处于由人治向法治转换过程中的我国民营企业,学习型企业文化将能削弱甚至取代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为向现代企业的平稳发展、壮大创造条件。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表现为行为,即企业的凝聚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责任感、自豪感、精神面貌和职业化行为规范,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留住人才,为增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力提供人才保障。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还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在当今社会,创新是任何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本保证,不断的创新是企业经营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有学者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最稀缺的要素是知识,是不断创新的技术。对知识管理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创新文化。而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建立,通过持续的自我超越、不断改善的心智模式以及团队学习,从系统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愿景,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可以这么说,学习就是不断地利用知识创造出新知识的过程,没有学习,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培育学习型企业文化也是民营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4)促进企业文化内涵建设的手段。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主要表现在:一是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外在形象设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企业标语口号的斟酌、企业标识的设计上,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把企业文化核心──企业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也没有把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员工思维方式、工作、行为习惯中;二是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体活动,寄希望于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达到塑造企业精神的目的;三是将企业文化等同于规章制度。他们认为,只要制定出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员工学习、了解并严格实施,企业的文化建设就完成了。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以体现企业价值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引导员工的行为朝着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实力。因此,提高对企业文化内涵建设的思想认识、注重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创建,使得企业上下必须树立重视学习的价值理念,注重培养企业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只有全体员工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学习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企业学习文化的塑造才有共同的思想平台,才能真正产生文化应有的推动力。
三、民营企业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的途径
1、树立学习的价值观
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联结企业员工之所想和所做的纽带,对员工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约束和支配作用。民营企业要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一方面必须使全体成员达成学习的共识,抓好共同愿景这个切入点,要把建立共同愿景作为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创立企业文化的一个载体,夯实认识基础,解决方向问题、动力问题,增强企业共同愿景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使员工奋斗有方向,工作有动力。另一方面,要在员工中倡导如下学习理念和价值取向:保持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与能力;敢冒风险、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善于合作和交流等。这样才能使企业和员工在变动的环境中持续学习和成长,学习型企业文化才能得以建立。
2、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
为了保证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创建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民营企业的领导层在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之前,需要在充分掌握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文化等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战略目标和客观环境,预先策划、制定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以形成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和依据。在此基础上,由相关的职能部门拿出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测评方案。最后,以此为依据对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进行设计,并结合企业共同愿景文化建设对员工引导发展,从而持续、渐进地形成培育“学习型企业的愿景文化”。
3、营造良好的组织学习的文化氛围
文化的形成与环境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要想营造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就要形成鼓励企业及员工学习和知识共享的组织环境和氛围。要在民营企业中营造一种坦诚、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气氛,形成一种相互尊重、高度信任、有利于知识传播和共享的人文环境,促进员工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学习以及团队和组织的持续学习,以提高企业整体学习能力,创立知识共享机制。首先企业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大力推动个人愿景的建立和与企业共同愿景的结合,培养员工热爱学习、勇于竞争、敢于创新的精神,增强员工自觉学习和不断学习的能力,使企业发展成为一个高度自觉的学习型组织。其次要营造一种有利于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企业的管理者要清楚,个人学习不等于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所产生的收益要大于个人学习。因此,企业必须把集体知识的获得、共享作为企业赢取竞争优势的支柱,在本企业中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知识共享的交流氛围,使企业整体能力得到提高。再次要培育勇于挑战和创新的企业精神。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应当清醒认识到未来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的较量。因此,本企业要想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就必须注重营造一种宽松的创新环境。要鼓励员工敢于否定传统、敢于质疑和挑战;要重视员工的新思想、新火花,倡导员工努力创造新知识和新的工作方式。最后要营造鼓励冒险和容忍失败的文化环境。有创新,就会有失败的风险。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要正视这一问题,通过努力创造鼓励冒险和容忍失败的文化环境,能够培养员工敢冒风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否则,有了失败就追究责任,就会使员工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本企业的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4、发挥管理者的示范带动作用
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指出:领导者并不是站在群体的后面推动和激励,而是要置身于群体之中,促动群体前进。在民营企业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管理者的示范带动作用仍非常关键。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一方面自身要是一个好的学习者,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稳中求变的创新意识,做好带动和示范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要督促和激励员工有效的学习,起到一个好教练和好教师的作用,塑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5、构建有利于鼓励学习的组织机制和结构
要构建有利于鼓励学习的组织机制和结构,民营企业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改变:一是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在企业中精简组织层级,建立一种紧凑的扁平型组织结构,创建工作团队,使本企业更加灵活从而提高效率。二是要打破部门间的界限,促进形成企业内知识和信息的交流传播。在企业内部,通过建立开放式的工作环境,消除企业内部的条条框框和冗长的程序,以完善内部沟通网络,增强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三是要创建一种对外开放的组织机制。在外部,企业可以通过研讨会、集会、参观学习或建立项目小组等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信息的有效交流、合作和共享,使企业能及时、准确、全面地从外部收集信息和积累知识。四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促进和激励机制。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塑造,需要企业建立报酬、股权、知识产权等物质激励机制和给予员工信任、尊重、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等精神激励机制。从而为培育学习型企业文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企业文化创建范文4
一、要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今天的中国企业应积极从祖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丰富和完善现代企业文化的内涵。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先进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诸如儒家文化中的处世做人;道家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兵家文化中的机智变化;佛家文化中的面对困难的态度等,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文化精髓。近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强,许多外国企业开始积极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吸收中国文化的先进理念。同时,我国一些著名高校也为中国的企业老板开设了“国学课堂”,许多企业领导积极学国的国学经典,从中领悟企业经营之“道”,这对企业文化构建意义重大。从另一方面看,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困循守旧、墨守成规、妄自菲薄等落后的思想观念,这些落后观念抑制了中国企业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应予以剔除。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形成现代企业文化中的核心内涵。
二、要大胆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
当今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先进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的文化。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经营哲学“进步是我们最主要的产品”,IBM公司的“尊重个人,服务顾客,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麦当劳“品质、清洁、服务、价值”的企业精神等,反映了美国企业倡导个性化、追求创新的文化的内涵。日本的企业文化既具有东方文化的色彩,又具有西方国家不断追求创新的先进理念,是东西方文化优秀成分的结合,如松下电器的经营理念“工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斗向上,礼节谦让,适应形势,感谢报恩”。日本丰田公司经营理念“优良的产品,优良的思想,世界的丰田”等,而在中国的企业文化中,创新意识、竞争观念,风险意识、自信心等方面的内涵略有不足,制约了企业发展速度和成长质量。因此,我国企业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学习国外企业文化中的创新和竞争的理念,以弥补我国企业文化理念中的不足,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加完善。
三、要树立人本管理的思想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关心员工,关心顾客,关心公众,这是企业管理的重大转变。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文化的忠实载体。企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的工作很多,企业领导的关注经营规模、产值、利润、新产品、市场等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关心员工的成长,尤其要关注普通员工的成长发展。要创造满意的产品,首先要创造满意的员工,企业文化在实施和推行的过程中,普通员工的作用巨大,没用员工的认可与认同,再好的企业文化构思与设计也形同虚设,没有实际意义。良好的企业文化能鼓励企业每一位员工不断进步,齐心协力,众志成诚。海尔的“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的用人机制,使海尔在普通员工中涌现出了一批千里马,这也是海尔文化的独到之处。
四、中国企业文化的创建关键在于企业家
国内外企业的发展历程表明,企业文化的建设关键取决于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只有杰出的企业家才能塑造出卓越的企业文化,企业家在企业文化的创建中起着核心作用。企业家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构思者、设计者、实施者,同时企业文化又促使企业家的成长。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家的文化,而目前有些企业,领导的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设计构思企业文化的目标上,但在执行过程中自己却不能身体力行,习惯用“大尺子”量人,难以服众,结果丧失了领导的人格魅力,后果可想而知。有些企业的经营失败并不是产品不好,市场不好,问题处在企业领导身上。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领导一定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于律已,公正严明,以提升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创建科学的企业文化。
五、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要系统而具体
企业文化创建范文5
[关键词]创建 优秀 企业文化
一、优秀企业文化的特征
1.学习文化。近十多年来,人类的知识在以成倍的速度提升,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新老知识更替加快,使企业持续运行的生命周期收到严重的挑战。如果企业不重视员工的学习培训,不注重员工的知识及时更新,企业持续发展就缺少后劲和动力,甚至被市场淘汰。不断调整整个企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注重员工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提升,才能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
2.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文化就是要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深刻理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理念。从制定企业的中长期战略到市场定位,到产品开发,都要树立创新意识,推陈出新,以变应变。因为新经济的特征之一讲就是创意经济,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3.速度文化。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在人才和时间的竞争。人才的流动越来越快,新产品的研制时间越来越紧,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而顾客不但需要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而且期望通过互联网得到“零”交货或瞬时服务。这就要求企业员工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南半球的蝴蝶煽动一下翅膀,可以引起北半球的“龙卷风”,这就是所说的“蝴蝶效应”,这就是信息化时代的速度文化。
4.融合文化。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移,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移。第一次现代化多是对大自然的征服,而第二次现代化是与大自然和相关行业的融合。企业在第二次现代化中从过去的恶性竞争逐步转向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竞合”关系,要求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它使企业能够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的资源重组,做到“双赢”乃至“多赢”。在市场活动中我们经常遇到,某个项目规模大,涉及面广,多个单位竞标,这就是竞争,但有时单靠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多家企业合作共同完成,实现共赢。
二、建立优秀企业文化的意义
1.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过去是资本的竞争、技术的竞争,现在看来,企业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创造技术、搞好企业管理最终靠什么?靠人的智慧、激励、创造和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因此,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家的普遍关注。凡是成功的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并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20世纪90年代初,海尔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濒临破产的小厂,现在它已经成为一个总产值达600多亿元的企业集团,成为一个跨国公司。海尔考的是什么?张瑞敏在谈到海尔经验时曾经说过:“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
2.优秀的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的经营状况。世界著名的零售公司沃尔玛之所以能打败美国的零售老大凯玛特就是这个零售巨头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这样的一个企业文化“为给顾客省钱而做零售”。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达到优化企业形象的目的,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其生产经营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形象是否优化。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愿意接受有良好企业形象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优秀的企业形象能给人一种安全和依赖感,这就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意义所在。
3.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世界优秀企业之所以长盛不衰的秘密就是将人性化的理念与商业化的操作成功融为一体。福特汽车公司提出“让每个人都能驾驶性能好、价格低的汽车”。这种看似与经营无关的口号就是该公司的企业文化。正是这种与金钱无关的企业文化将整个企业的员工凝聚在一起,从而形成共同的思想价值和行为准则激励着全体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自己的贡献。这个企业将人性化的理念作为指导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则和动力,人作为有灵魂的动物,只有灵魂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就必须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源――企业文化。
三、建立优秀企业文化的途径
1.以人为本是建立企业文化的主题。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企业文化是作为一种“无形规则”存在于员工的意识中,企业文化离开员工根本无法独立存在,“以人为本”是形成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拒调查,现在国际上成功的大企业不再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的目标,而是有着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也就是说,“ 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卓越的企业总是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物是第二位的。应该尊重人的思想,在这个企业里,要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企业的领导者要能够接受新思想所带来的冲击,这样才能让这个企业保持活力,也才能不断地激发人的创造力。如:成立于1812年的美国花旗银行,历经两个世纪的潜心开拓,已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声誉最响的全能金融集团。它的成功与创业初始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战略是分不开的,花旗银行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它的人力资源政策主要是不断创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企业氛围,让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让员工在花旗有“成就感”、“家园感”。
企业文化创建范文6
(2)通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成长能力,提高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发展潜力。
(3)通过重建信息交流平台,搞好公司网站建设和企业内部通讯的编写工作,以此扩大企业宣传和交流渠道,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1、网站升级工作:
目的在于提高公司网站的内部使用率、外部点击率和信息量,加强作为交流平台的作用。
方法:可引进杭州慧泉软件公司协助进行网站升级和建设工作。
具体负责部门:综合部。
具体费用预算,另行确定。
内部刊物是员工交流的平台,也是企业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媒介。
计划半年出一期。
组织方法:在公司高管领导下,由行政部牵头,组成编辑部,负责运作。
每期排版印刷费用,预计3500元。
3、企业内部诊断工作:
企业诊断和内部管理改革工作,完全采取公司内部自行组织的方式,不引进外部专业咨询机构。由公司高管牵头指导,按照计划分步组织实施。培训主讲讲师由公司高管担任,公司内部有关人员辅助或者协助授课。
与员工培训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引进美国最流行的企业诊断工具,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以培训的形式,借用各种调查问卷和测试表格,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和梳理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企业文化特征和员工自身存在的问题。
培训和诊断相结合的的过程,既是学习,又是寻找差距;既是提出问题,又是寻求解决方法。最终提出企业管理改革措施。
在培训过程中,对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深层特征的认识、学习、解析、诊断,不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完成,也不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路主导,而是由全体参与人员共同进行。
利用这样的工具进行企业诊断的过程,实际上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利用诊断工具,设计多个课题,通过培训的形式,在全体人员参与的过程中,共同探讨每一个研究课题,而不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在课题研究中唱主角。
所有诊断结果,都是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由全体参与者共同探讨出来的。因此,大家对诊断结果会有高度一致的认同。同时,这样的培训和企业诊断会产生难得的企业文化效果:可以达到统一认识,提高参与意识,提高凝聚力的明显效果。员工通过培训,不但学习了最前沿的管理知识,而且对企业的发展现状产生了深刻的认识;不但参与了企业的诊断全过程,而且为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定新的目标做出了贡献。
与培训相结合的企业诊断工作,由两大部分工作组成。一部分,是培训、讨论、交流、学习和解析案例。另一部分,是测评、测验、填表、统计、整理。其中,统计和整理工作有很大的工作量。这一工作需要组织人在培训课后完成。
每一次培训或集体课题研讨结束后,需要专门安排人完成统计和整理工作。整理结果,作为下一次课题素材,用以共同学习、分析、研究、讨论。
4、内部诊断和培训的组织方式:
组织工作:由高管负责组织领导,由行政部负责协调与配合。
培训期间,需要分小组,各个组需要指定负责人。
研讨培训周期:每月2个半天,每半天研究一个课题。一共约10个课题。具体时间表另行确定。
参加人员:公司全体员工。
研讨培训形式:(1)授课、(2)讨论、(3)发言、(4)案例分析、(5)测评、(6)资料整理、(7)总结。
研讨培训预算:1.05万元。
5、培训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和效果
本次培训的核心主题是团队建设。要达到的目的是:理解团队角色、团队价值、团队要素,学习团队建设方法、步骤、原则,形成团队意识,提高团队凝聚力,最终在公司范围内产生学习型团队的企业文化氛围。
培训要达到的具体效果,体现在三个层次中:
第一,在全体员工的范围内,形成团队意识、配合意识、沟通意识、服务意识、角色意识,培养主动学习、自我提高、融入企业的习惯和风气,促进员工整体素质的逐步提高。
第二,在骨干管理人员中,通过学习团队建设方法、步骤、原则,培养改善团队建设的能力、带队伍的能力、发现和培养骨干的能力,从而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第三,在公司决策层,通过培训和诊断工作的开展,了解公司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产生不足的各种原因,进而形成改进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对策,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员工的团队意识,提高团队凝聚力,在公司范围内产生学习型团队的企业文化氛围。
6、培训的考核与评价
(1)本次培训,是全体员工的必修课。每一个员工必须参加课程表安排应该参加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