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行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治理行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治理行业

环境治理行业范文1

[关键词]环境 化工行业 竞争力

1 环境规制

“规制”一词来源于英文”Regulation",是规制部门通过对某些特定产业或企业的产品定价、产业进入与退出、投资决策、危害社会环境与安全等行为进行的监督与管理。具体来说。环境规制是通过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来达到加强环境保护的目的、实现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从国内环境规制来看,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制定并且长期实施的一项环境规制政策就是排行收费制度。排污费的收取是我国实施环境管制的一项重要措施,主要规定了对超标准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污水、废气、废渣、噪声、放射性等五大类,00多项排污收费标准。排污收费制度是指标涉及面广,实施时间长,能较好的反映我国环境管制水平。 2,我国化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2,!行业国际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是指,在一个开放型经济体制下,企业、产业、甚至国家开拓国际市场、应对国际经济变化的能力。它可以从国家、行业或产业、企业等层次进行分析。 本文所指的产业竞争力,是从行业的层面进行界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在排除了贸易壁垒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国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其他国更高的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或购买者需要的更多的产品,并持续获得盈利的能力。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是指该产业的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它代表着该行业的技术水平、产业的相互关联和支持程度。 2,2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化工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我国化工行业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并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要的化工行业体系。我国化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提高,随着产量的不断扩张,近年来化工产品对外贸易迅速增长。橡胶制品、无机化工品以及以化学农药和生物化学品为代表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的出口增长迅速。此外,我国的烧碱、纯碱、化肥等行业的出口量一直占国内产量的20%以上,轮胎出口量占国内产量的5096以上,无机盐、染料、农药也是我国出口的优势产品。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化工行业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由于化工行业门类繁多、工艺复杂、产品多样,生产中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毒性高,化工行业是污染大户;化工产品在加工、贮存、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大量有毒物质而影响生态环境、危及人类健康。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较为严重也恰恰反映出我国化工行业产业竞争力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2,3我国化工行业面临的环境规制问题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逐渐加深,1989-2004年间集中制定了包括

环境治理行业范文2

关键词:颈内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护理

安全稳定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基本保证,随着血液透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妥善保护血液透析通路至关重要[1]。

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用软的硅胶材料制成,具有热塑性,在体温下变软,避免僵硬和不规则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而减少血栓形成。为了使部分血管条件较差的尿毒症患者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血管通路,尽量减轻穿刺带来的痛苦,可以为这类患者使用长期性颈内静脉置管,使用这种技术还可以提高透析的质量和透析后的生存率,得到了大部分患者的认可,如何做好静脉置管后的护理工作是确保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能正常使用的关键所在,具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院自2009年6月~2013年12月共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均有上级医院置管成功后转入,男2例,女4例,年龄47~83岁。原发病:慢性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2例,狼疮肾炎1例,多囊肾1例。

2护理

2.1术前护理要告知患者长期性颈内静脉置管的优缺点、置管方法及成功例子,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以得到患者的配合。

2.2术后护理

2.2.1确保全过程无菌操作 患者进行透析的前后都需要用碘伏进行全面的消毒,尤其是装卸接头操作时的无菌环境,进行透析时,在接头处应使用无菌敷料进行保护,肝素帽需要每次更换。透析过程完成之后应使用无菌敷料保护导管并做好固定工作。

2.2.2保证导管通畅 患者进行透析之前应把动静脉管腔内的肝素钠封管液抽取干净,避免残留血凝块,等透析结束之后应按照导管上的容量标示使用规定计量的肝素钠封管。

2.2.3 注意伤口变化情况 若出现伤口渗血现象,应该使用无菌纱布对局部进行按压,更换无菌敷料,保持伤口敷料干洁。

2.3并发症的护理

2.3.1感染 为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有2例发生导管口感染,经治疗后治愈。导管感染通常有以下几点分类,分别死导管出口处感染、隧道感染和导管相关菌血症。若感染出现在导管出口位置,表现为导管口周围的皮肤或隧道表面出现红、肿、热现象,伴随脓性分泌物,处理措施是对局部进行定时消毒,让患者口服抗生素,炎症即消除。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血液透析开始1 h左右,出现畏寒,严重者全身随之发热,在排除其他病灶的前提下,应首先考虑是留置导管内的细菌致全身感染的可能性,一般先用抗生素治疗,肝素加抗菌素封管,具体方法:用2 ml生理盐水将先锋霉素1 g稀释后加肝素在导管所标示的容量封管,1次/d必要时增加封管次数。隧道感染时,出口处可见脓性分泌物,临床上必须使用有效抗生素1~2 w,严重者要按时拔管,必要时拔管后继续使用抗生素1 w[2]。

2.3.2血栓 每次透析前抽吸前次的封管液和可能形成的血凝块,如在抽吸过程中如出现血流不畅,切忌向导管推注液体,以免血凝块脱落而引起栓塞。有血栓形成,可用尿激酶溶栓法,用尿激酶5~15 U加生理盐水3~5 ml注入管腔内,保留15~20 min后,回抽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若一次无效,可反复进行[2]。

2.3.3流量不佳 流量不佳常因造成双腔导管不畅而引起,可调整或关闭动脉端夹子,让动脉管路进一点空气后再连接重新开泵,利用回抽的力量使管路通畅,如还不通畅可将动静脉端交换使用。

3结论

通过6例病例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密观察皮肤隧道开口处的变化,正确使用导管,再配合良好的护理,延长了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国外报道采用本方法建立血管通路透析高达45%[3],护理使用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需要注意点有以下两点,首先,在进行透析的前后要确保无菌,定期换药。除了医护人员,患者自身也应当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的隧道口清洁和干燥,避免因触碰污染导管,影响血液透析。只要规范的护理和高度的责任心,是可以为终末期肾病患者长期使用的。

参考文献:

[1]Tarar D.cheury AK Ultrafiltration method for measuring vascular access flow rates during HD[J].Kidney Int.1999.56.(3):1129-1135.

环境治理行业范文3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护理

通过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时间,在血液透析中,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顺利进行的前提。在透析中采用中心永久性置管对于高龄、血液疾病较多透析患者患者而言,有效改善了自身血管条件差、改善内瘘失败等现象,患者生理痛苦明显减少,同时透析充分性得到保证[1]。笔者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分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2014年1月接受血液透析的40例患者,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38~85岁,平均年龄(51.27±4.36)岁;患者进行2~3次/w透析,4h/次,血流量为200~250 ml/MIN,采用低分子肝素及普通肝素抗凝,静脉置管部位:右颈内静脉25例,右锁骨下静脉1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20例(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参考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治疗前将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并在透析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观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 患者多对手术缺乏了解,心理上会表现为担忧恐惧等情况,因此有必要针对患者的心理情况给予患者必要的安慰鼓励,正确获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理解支持。

1.2.2透析中护理 在透析过程中,应做好必要的观察护理,若有血流量不足情况,首先应对以及体外因素进行检查。检查导管是否有扭曲打结情况,应解除扭曲,保证引流顺畅。透析中采用无菌敷料对接头处进行保护,每次透析均需将肝素帽更换。在透析前将腔内出现血凝块及腔内封管液抽尽,在透析后根据导管被标的容量进行肝素纳原液封管。每次透析时将无菌敷料更换,对于管口内出现炎性反应的患者,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在透析后采用无菌敷料对导管进行保护,将导管妥善固定。回抽出血凝块以及被溶解的纤维蛋白,若一次治疗无效,可重复多次。

1.2.3透析后封管 采用导管夹关闭,同时必须对双腔导管口进行严格消毒,再盖上肝素帽。接受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应每天对体温进行测量,若观察皮肤有红肿热,合并脓性分泌物溢出,应给予患者局部定时消毒,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或更换敷料,消除炎症。若疑似有导管感染,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患者血培养检查,给予患者足量抗生素药物治疗。

1.2.4留置导管并发症护理 术后每天对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定时更换无菌敷料;消毒范围直径需要大于5cm,同时采用透气性良好的敷料覆盖、固定。出现轻微局部感染患者,可通过服用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然而对于伴随严重的导管相关菌血症及伴有临床症状的隧道感染患者,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诊断,明确其感染部位,并静脉滴注使用抗生素。在治疗中,需要预防导管功能失效,而这可导致血栓的发生,因此可给予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若一次性治疗效果不佳,则反复进行。在再次接受治疗前,抽出的封管肝素内仍有血栓存在,则改用尿激酶10万U加0.9%NS4mL封管,透析治疗期间,则静脉滴注尿激酶20万U与0.9%NS150mL混合液,双侧管腔交替进行。

1.2.5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实施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的重要性以及导管发生脱落的危险性,叮嘱患者做好个人卫生,保证敷料清洁干燥以及隧道口的干净,注意洗脸以及洗澡时不能沾水,减少穿刺口感染。叮嘱患者睡眠时取健侧卧位以及平卧,防止导管受压而闭塞。叮嘱患者脱衣时动作要轻柔,防止导管受到牵拉。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观察组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5%,参考组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2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出现1例导管滑落,并发症发生率为2.2%,参考组患者置管期间出现3例导管脱落、2例导管扭曲、4例导管出口部位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观察组患者导管使用时间为(35.21±4.17)d,参考组患者导管使用时间为(23.19±7.14)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安全易行的净化方法之一,对水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同时净化血液,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期[2]。血管通路直接对血液透析的结果产生影响,而对于部分患者而言,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对于患者生命时间的延长作用巨大[3]。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操作较为简单,患者无需反复静脉穿刺,然而亦存在较多的缺点,置管后可出现感染、血栓等并发症,同时管腔使用时间较短,拔管时可导致大出血等,有研究显示患者每年更换导管接口约130次[4]。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有着重要的作用[5,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置管期间出现1例并发症,显著低于参考组(P

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贾洪全,贺承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4):371.

[2]董雄军.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06):877-878.

[3]朱思珠,王蕾,梅竹,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原因分析及护理[J].江苏医药,2014,40(01):121-122.

[4]白福香,周冰宣,袁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及防控[J].西部医学,2013,25(01):72-73.

环境治理行业范文4

一、企业工商管理简析

企业工商管理是企业经营与管理人员围绕企业发展经营需要、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外部经济形势、国家法律法规而制定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确定企业发展方向、开展经营管理行为的全过程。企业工商管理行为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全?^程,其中既包括了财务管理、人力管理、销售管理等等内容,同时也包括了生产管理、日常管理等等内容。企业开展工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最终实现最大的利益产出。工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需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企业自身状态变化、企业发展需求等等内容不断调整工商管理思路,将工商管理的效果最大化。

二、工商管理的主要职能及关系

1.工商管理对企业的引导职能

工商管理是企业管理部门对企业经营施加影响的过程,有效促进企业发展、保证企业经营效率最大化是工商管理的主要职能,在这个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积极调整与引导企业内部更加高效地配合工商管理行为,真正将整个企业融合成为一个整理,全面落实工商管理的各项措施与规定。工商管理部门在发挥其引导职能时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按照统一的管理规定及发展策略开展工作,特别关注薄弱环节,从薄弱环节入手,发挥管理部门的职能,扎实推进企业内部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工商管理人员应该对当地市场及国内外市场展开深入研究,积极开辟市场,并结合市场需要及同行业实际情况采取更为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企业工商管理能够时刻保持在行业前沿状态。

2.工商管理对企业的服务职能

工商管理部门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重要支持,全面促进企业步入正确的发展轨道。工商管理的服务职能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一些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中,及时调整工商管理方式和工商管理措施有助于企业摆脱困境。而在生产经营状态较好的企业中,企业管理人员同样可以根据国内外经营形势及行业形式有效预判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提前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确保企业能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有效避免企业进入发展误区。综上所示,工商管理的服务职能不仅仅着眼于当下,它更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保障,企业开展工商管理活动的过程也是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工商管理的服务职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在新形势环境下,企业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工商管理的服务在职能,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新形势环境下企业工商管理职能的不足及改进策略

1.企业对工商管理职能缺乏正确认识

很多企业在经济高速发展形势下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这也导致很多企业经营者对工商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只要按照现有策略继续经营发展就能够取得更好的业绩。但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国内外的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如果不能够及时调整自身发展经营管理策略,则很容易陷入发展困境。因此企业必须调整自身观念,提高对工商管理职能的重视,确保企业工商管理活动能够落在实处,而不仅仅是一些规章制度,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采取更加明确而有效的管理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企业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企业工商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未能经过深入研究学习并进行积极探索实践则很难保证工商管理活动的高效与专业。当前我国高校虽然培养了大量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但是中高级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仍然处于严重短缺状态,特别是很多人才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导致工商管理活动无法落在实处。在新形势环境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专业人员培养,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培养更多具有较强专业能力且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的工商管理人才。确保工商管理人才能够为企业的工商管理活动提供重要支撑,共同构建全新的工商管理体系,促进企业不断发展进步。

环境治理行业范文5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 血液净化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202-02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属于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达50%[1]。血液净化可清除过多炎症因子,阻断炎性反应,从而治疗SAP,近年来逐渐成为SAP的治疗热点[2]。我们对50例行血液净化治疗的SAP患者进行研究,总结了护理体会。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至2010年间50例SAP患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从25~68岁,平均年龄42.6岁。其中暴饮暴食21例、酗酒17例,慢性胰腺炎复4发例,不明原因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标准[3]。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治疗

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抗休克治疗,并予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抗生素抗感染等药物治疗,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纠正酸碱代谢紊乱、全肠外营养等支持治疗。

1.2.2 血液净化治疗

采用德国金宝公司PRISMA血液净化机,珠海丽珠公司生产的HA230型树脂灌流器进行治疗。选择股静脉或颈内静脉,使用双腔管建立通路,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根据病情治疗,24h/次,1~5次不等。当满足以下条件时,停止治疗:心率≤90 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平稳;腹痛、腹胀、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腹部体征消失;生化指标恢复。

1.3 观察指标

监测治疗前后体重、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淀粉酶及腹部体征阳性率的变化。神志变化包含于APACHEⅡ评分中进行统计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50例患者中7例出现低血压,经处理后平稳,5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其它痊愈出院,治愈率86.0%。43例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血淀粉酶以及腹部体征阳性率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2.2 治疗后43例患者APCHEⅡ评分明显降低,治疗后(7.6±2.4)与治疗前(15.5±3.7)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护理要素研究

3.1 心理及基础护理

SAP患者病情危重,易产生恐惧感,甚至会干扰治疗。因此,要以亲切耐心的态度鼓励患者参与治疗,疏导患者的恐惧情绪。做好基础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口腔炎、褥疮等。

3.2 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

针对SAP患者设立专人护理, 每15min~30min观察并记录各项指标。及时记录出入量,尤其是每小时的尿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检查静脉插管的外露长度并记录。观察血液净化机运转情况及废液的颜色。防止滤器凝血,管道堵塞等。治疗结束拔管后至少压迫30分钟,防止血肿发生。本研究27例患者经股静脉插管、23例经颈内静脉插管,均无以上情况发生。

3.3 健康指导

从入院到出院,健康教育贯穿始终。出院前告知患者和家属,本病易复发,要重视预防,严格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注意劳逸结合,定期门诊复查。有胆管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4 讨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在急性期有大量炎性因子释放,连锁反应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继而引起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0DS)[4]。血液净化可清除过多的炎性因子,稳定血流动力学,控制氮质血症和液体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发现,血液净化能有效的缩短患者神志,腹部症状体征的恢复时间,改善SAP的预后,提高存活率和治愈率[5],并且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并使患者免除手术痛苦。血液净化过程严密繁杂,所以护士要密切观察,及时记录,报告,同时要争取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 谷丽冬,杜宏娟.重症胰腺炎并发症的处理[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7(9):824~824.

[2] 刘允怡,赖俊雄,刘晓欣.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的发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4):290-293.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胰腺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杂志,2004,24(8):190.

环境治理行业范文6

关键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运行机制;环境;构建

1990年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以来,对传统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构成了强大的挑战,引起了经济理论界和实业界的极大反响,并在实践中显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长期以来,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认识往往将其与大型企业联系起来,似乎只有大型企业才拥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资源。笔者认为中小企业由于本身资源的制约,更需要将有限的资料用于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从而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可持续竞争优势。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外部和内部问题,却使其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失。这也需要中小企业构建适合核心竞争力成长的有效运行机制和环境。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又称之为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它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源。对于具体企业而言,不是每种竞争力都同样重要、等量齐观的。1990年,帕拉哈拉德(G .K. Prahalad)和哈默尔(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明确指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对企业拥有的资源、技能、知识的综合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各种技术流的知识”,并据此创造出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的经营理念、技术、产品和服务。自那以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已成为企业经济学和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学说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的战略规划应围绕核心竞争力展开。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在学术界引起巨大的反响,而且在企业界的经济管理实践中产生了较大的作用,影响了一批大型公司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经营行为。著名美国跨国公司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CEO韦尔奇则认为,“公司战略必须围绕核心目标展开,公司的每一项业务都必须成为世界市场上的第一或第二,并且与GE的产业战略结构相一致,否则就将被出售”。上述事例表明,在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管理者已经比较普遍地运用“核心竞争力”的观念思考和定位企业的战略。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对于具体企业而言,不是每种竞争力都同样重要,这就要求企业能够从各种竞争力中识别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奠定基础。核心竞争力可以把企业之间具体产品和业务单元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以避免企业目光短浅的行为。那么,企业拥有的各种竞争力哪个是核心的,它又具有什么特征?

1.价值优越性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能力,应当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同时,它能够为顾客创造独特的价值和利益。

2.资源集合性

建立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思想,就是将企业的资源集中于少数关键的领域,以便使自己在这些领域中建立优势,成为价值增值链中一个不可替代的节点。例如Microsoft(微软)有极其强大的软件设计能力,它把自己的资源集中用于开发桌面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奠定了自己在IT业中难以撼动的地位,其Windows操作系统几乎成了桌面操作系统的一个标准,其它软件厂商开发的程序软件不得不考虑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兼容。

3.能力整体性

一般情况下,它是企业内部不同能力的集成组合,很少有企业的单一能力能够成为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企业跨部门人员不断学习、获得知识、共享知识与运用知识而形成的整合知识和技能。这也是为什么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的原因。单一的能力比较容易模仿与复制,但是要仿制经过整合了的核心竞争力就困难得多。因为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机制与相关的企业文化环境是难以模仿和复制的。

4.异质性

正是因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整体性,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独一无二的,即其他企业不具备或至少暂时不具备的。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深深地打上了企业特殊组织机制、特殊经历或其他烙印。

5.延伸性

哈默尔(G. Hamel )在其《Competing for the Future》一书中说到,核心竞争力是打开未来市场之门的钥匙,而且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把钥匙,而是一大把钥匙。它不是局限于个别产品,而是像一个“技能源”,通过其发散作用,把能量不断扩散到一系列的产品上。因此,核心竞争力不仅可能超越任何产品或服务,而且可能超越公司内任何业务部门。例如Canon(佳能)在其光学镜片、成像技术等方向的核心技能,使其成功地进入了复印机、打印机等20多个市场领域。

6).动态性

技术是有生命周期的,产品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外部环境更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优化和提升,做到“人优我更优”。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设计创新

(一)传统的机械式组织的缺陷

我国中小企业的产品品种单一或较少,生产规模不大,职工人数不多,在传统上采用的组织结构大多是比较典型的金字塔形机械式组织。它是在工业时代引入企业管理制度的,是建立在劳动的分工、再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上的。它通过分层的管理使得每一项工作都必须按部就班操作,从而为企业带来效率。但随着技术的飞跃发展,市场需求变化迅速及市场竞争程度加剧,这种机械式组织渐渐开始落伍了,暴露出许多缺陷。机械式组织坚持统一的指挥,以一条正式的职权层级链,使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只服从于一个上司,造成层级繁多,决策缓慢,形成一个狭窄的管理空间。在当前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市场需求变化迅速,信息高速传递且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要求组织能对外面多变的环境迅速作出反应,机械式组织已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变化,组织创新在所难免且出现一种趋势,即机械式组织逐步向有机式组织演变。

(二)有机式组织的特点

与机械式组织相比,有机式组织是一种松散的、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组织形式,由于不具有完全固化的管理规则,企业能够根据外在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和变更。它讲求纵向和横向的合作,不断调整组织结构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在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有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和灵活的决策体系。

网络组织就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式组织。它是对新技术变化、市场竞争反应灵敏的一种组织,通常它只有很小的中心组织,它依靠其他组织,以合同为基础松散地联系在一起,进行开发、制造、营销等活动。这种组织能够适应高度变化的竞争环境,中小企业只需利用有限的资源营造和维持企业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并善于利用外部资源,与外部展开多种方式的合作,就能够联合完成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营销等一系列创新活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组织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组织创新,取代过去传统的机械式组织结构,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这种网络组织得以成功运用。如耐克公司,它把生产任务外包给符合条件的公司,其主要精力放在其核心竞争力――不断的产品创新和营销网络的高效运转――的培育和维持上。

(三)学习型组织形成

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对于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十分重要的。没有一个学习型组织,不论是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内部开发还是外部获取,都将难以实现。尤其是在核心竞争力要素的整合过程中,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决定着其学习的成效,也决定着其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内部整合。即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没有一个学习型组织的持续学习、积累和创新,也是很难做到。这就要求一个企业组织要设法成为学习型组织。在一个学习型组织中,支持其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组织机制(组织特征)有:①组织的开放性,信息与资源在企业组织内部能够顺畅的传递,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②企业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各个项目小组以及组织个体成员之间建立亲密合作的协助关系;③以任务为中心的自组织项目团队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如何才能构建形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呢?按照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的研究,一个组织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的修炼来构建学习型组织:①激活企业员工的“自我超越”。企业员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携带者,对其进行激活,使其不断地学习与创新,成为具有“自我超越”精神的个体。②检视、改善团队的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根据企业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发展变化,摒弃旧的、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的传统思维模式,建立能够体现企业组织新的发展要求的新思维模式。③建立企业组织共同愿景。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为使命,通过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来提高企业的市场领导地位和竞争实力。④团队学习。构建富有合作精神的自组织项目团队,依靠团队的不断学习和创新,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⑤系统思索。用系统、整体的观点看待企业的业务,将其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三、构筑适宜的中小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通常代表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这些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往往为一个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往往是通过较长的时间积淀、存留下来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可起到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的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的历史总的来说并不长,能明确而系统地提出自己的企业文化的并不多。尤其是家族式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并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育。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发展速度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消费者日益追求产品的新颖性、个性化。另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创造性发展、不断创新等成为中小企业发展中重要的因素,而这些都应该体现在中小企业文化的特点中:第一,客户至上。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中小企业一切以客户的价值观为出发点,迅速推出客户喜欢的新产品,并能时时抓住客户的需求,不断推出个性化的新产品,提供新的服务。企业的竞争力并不仅仅在于保持产品的质优价廉,关键在于维持客户的忠诚度,通过提供最高水准的服务和最佳表现的产品,以客户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第二,以人为本,团结协作。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源要素之一,知识蕴藏于人力资本之中,企业只有创造一个有利于发挥员工积极性、创造力的文化氛围,创造一种让人有所作为的工作氛围并能在企业内部上下均得到充分体现,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掘人才的潜力。另外,由于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和技术的复杂性也要求必须强调团结协作,发挥全体员工的合力,不仅在企业内部要培养人才的团结协作精神,而且由于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第三,追求创新。在复杂多变、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迫使企业必须培育创新文化。

中小企业建立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扎扎实实做一些基础工作,不让企业文化变成一种形式,要以人为本,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协作,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而且要有意识地树立起企业形象,将企业经营理念、企业行为和企业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进行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在强化与核心竞争力的整合过程中,使核心竞争力具有异质性,带有本企业独特的烙印。

四、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企业各种资源中最具能动性的一种,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但广大中小企业人才匮乏,没有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引进、培育和利用机制,这是造成企业效益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为解决人力资源困境,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中小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招聘人才。当然,中小企业不能如大企业那样通过为职工提供丰厚的待遇和各种保障吸引人才。但也有其吸引人的地方,如人际关系融洽,可以给员工一定的权力,并给予一定股票期权奖励。另外现在很多国有大企业正裁减人员,中小企业则可以大胆利用这些下岗工人,既减轻了社会负担,也充实了自身的人力资源。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中小企业将会更容易招聘到人才。

(二)培训人才。许多中小企业主认为培训工人不划算,因为怕工人学了本事之后跳槽,从宏观上来说,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三)利用人才。中小企业本身人力资源有限,所以要善于利用人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首先,分配给员工的工作要有挑战性,使之觉得有适度的压力,因为有压力才能产生动力,进而激发员工们的活力。其次,要利用多种手段激励职工。比如可以实行“基本工资级+浮动工资+奖金”的结构工资制。对于企业内比较重要的人才,还可以实行利润留成、股份赠予等激励方式。此外,还要重视精神激励,多关心职工,对表现突出的,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当人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精神激励手段往往更有效。最后,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以规范职工的行为,这其实也是必要的控制手段。中小企业对于员工一定要做到赏罚分明,让员工感到既有压力又有动力,这样才有利于他们为企业的目的而努力工作。

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沿海的中小企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这既有系统风险的原因,同时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也是重要的因素。中小企业要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抗击市场经济中各类危机的冲击的能力,构建适合核心竞争力成长的有效运行机制和环境已经变得十分必要且紧迫。

参考文献:

【1】C. K. Prahalad and Gary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90.

【2】韦尔奇.《杰克・韦尔奇自传》[M]曹彦博等译,2001年版,99页。

【3】张新华等. 识别、构建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J]复旦大学学报,2000.(5)

【4】林汉川等. 《中小企业发展与创新》[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01-302页。

【5】[美]小乔治・斯托尔克等. 《企业成长战略》[M]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01页。

【6】[美]约翰・科特等,曾中等译,李晓涛校《企业文化和经营业绩》[M]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176页。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小企业发展与政策》[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