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治理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治理报告

环境治理报告范文1

我局认真组织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习贯彻省、市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的相关文件,明确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及省第十次党代会“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提高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重大决策的实际行动。及时召开干部职工动员会部署该项工作。为抓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这项活动, 我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活动的组织实施。制订了《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与直属单位签订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清洁行动“进机关”责任书,制订了工作计划和措施。

二、强化宣传,全民参与

为加大宣传力度,我局通过会议、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机关”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发动干部职工献计献策、积极参与,为创建整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作出贡献,营造出良好舆论氛围。以争创文明科室、文明职工、五好家庭为活动载体,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文明新风,树立文明和谐意识、节约环保意识、作风效能意识,提高文明素养,争做文明职工。实现了办公区域及职工宿舍的“三美、六不”(即工作环境美、居住环境美、家庭环境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贴乱画、不乱放家禽、不乱停乱放),努力做到不留死角,养成文明、健康、有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

三、突出重点,综合整治

我局围绕努力打造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营造欢乐、祥和的深厚节日氛围的目标要求,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坚持突出重点,对内部薄弱环节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购置和更换了一批环卫设施,坚持每周整理一次办公室,做到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楼梯、过道、墙壁、厕所干净卫生,确保无痰迹污渍,无乱贴乱画,无乱扔乱放,无蚊蝇异味;对部分墙壁进行了粉刷,对绿化带进行植物补充和更换,添置绿树盆栽,清除了绿化带中的白色垃圾,完善绿化管理,进一步绿化美化了办公场所;定期更换宣传栏内容,做到摆放美观,增强了机关“讲文明”的良好氛围,切实打造了“洁、齐、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环境治理报告范文2

一、当前大石山区环境治理及绿色发展工作现状

近年来,大石山区环境治理及绿色发展工作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不断加大大石山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以及植树造林工作力度,着力改善大石山区生态环境,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饮用水源保护得到进一步改善。一是认真开展“清洁水源”创建活动。近年来,__县以清洁乡村活动为契机,结合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力开展“清洁水源”创建活动,主要设立在县城城区集中饮用水源地、全县9个乡镇集中饮用水源地及“清洁水源”示范村饮用水源地等显要位置,以“清洁水源”为主要内容,图文并茂,积极宣传“清洁水源”人畜饮用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意义,打造了9个乡镇22个 “清洁水源”标识牌和警示牌,同时开展“清洁水源”保护示范乡镇、村屯评比活动,全面推进“清洁水源”文化阵地宣传建设,为清洁乡村活动增添新力。二是加强对饮用水源水质的监测。__县坚持每月对全县9个乡镇重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日常水质监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下水所监测的36项指标符合GB/T14848-19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城区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三是加大饮用水源地的环境执法力度。几年来全县排查饮用水源地90多个,共取缔了6个位于水源地保护区违法排污口,搬迁2家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的排污企业,关闭3家位于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畜禽养殖场。

(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初见成效。一是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等区域。__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环境保护法》为依据,以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调整优化畜禽养殖布局,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生态要求,在全县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内划定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二是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列为实事工程,同时纳入生态建设重要内容。几年来,全县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畜禽存栏3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工作,也相继出台了不少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鼓励扶持政策。

(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逐年推进。一是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运行监管。目前已建成日处理量10000吨污水的有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500吨污水的有__镇、下老乡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200吨以下污水有__镇的__、__、__和__乡__以及__乡__等23个乡村。二是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进度。加快进度推进__乡政府驻地、__镇__、__、__镇__、__等项目建设力度,力争2016年底竣工投入使用。三是积极争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

(四)生态转移支付投入资金逐年增多。结合我县实际,扎实做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重点县的各项指标考核和争取工作力度,逐年提高生态转移支付资金额度。2009年1339万元;2010年2055万元;2011年2372万元;2012年2949万元;2013年3244万元;2014年3623万元;2015年3764万元,年均增加100多万元。

(五)大石山区绿化面积日益扩大。__县是全国生态重点保护县,有“森林王国、绿色天堂”之美誉;全县林业面积达276135公顷,占总面积的86.72%,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均达84%。在积极开展植树造林面积日益扩大的同时,还打造了如都隆、__、森里等一批生态示范村屯。

(六)乡村生活垃圾处理日趋健全。近年来__县不断加强环境基础设施的城乡统筹,较好地保障了城乡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置。一是城乡一体化“三级”收集处理网络基本建立。全线县各乡镇都建设了垃圾中转站,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大部分乡镇配备了专职环卫工,村收镇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三级管理网络已经基本建立。二是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渐趋完善。目前,__县已建成规模垃圾填埋场4座,处理能力约为每日1000吨左右,其中县城区垃圾填埋场日处理能力分别为300吨左右,__镇和下老乡垃圾填埋场日处理能力分别为200吨和150吨,基本能够满足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的需要,可以有效保证城乡生活垃圾的终端无害化处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随着__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整治和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正发生着微妙的结构性变化,正处于环境整治压力日益加大,而经济实力尚难以支撑污染治理需要的双重困境之中,已经到了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最尖锐和最敏感的时期,并且伴随产业转移,在大石山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加快大石山区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一)大石山区生活污水污染问题突出,导致全县水质恶化并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全县9个乡镇重点村屯没有建成标准化饮用水系统,__、__、__等乡镇饮用水源经常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下降明显,水库类饮用水源地总氮指标经常超标,部分水库存在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取水口附近藻类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问题的根源在于:一是大石山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供需矛盾突出,投入相对不足,建设严重滞后。主要体现在大石山区建设简易化粪池后,表面看解决了脏乱差问题,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粪便的出路问题,大多数大石山区的旧房子,没有三格式化粪池,更没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这些原因导致粪便和洗涤水等生活污水基本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染从表象转入附近水沟,严重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二是乱砍乱伐现象日益突出,导致许多山溪断流、各条小河流量变小,水体得不到更换,自净能力下降,近年来不是旱就是涝,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部分地区发生泥石流,由于人为开采土地,造成除草剂、化肥等有害成分的积累,污染水质,并

有长期潜在危害。三是大石山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落后。大石山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缺乏适应大石山区需要的、成本低廉的污水处理模式,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处理技术也不尽成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石山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 (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配套严重失衡,导致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大量小规模和散养的畜禽养殖场没有任何治理设施,尤其是新增的小规模养殖场绝大部分未经环保审批,这些未经处理的畜禽粪尿,通常就地简易排放,导致周边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禽畜污染治理投资较大,运行费用较高。二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大,污染治理动力不足。

(三)大石山区城乡环境治理投入不平衡,导致农村环境的脏乱差现象日益凸显。虽然“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处理模式体制基本建立,但实际操作还难以达到全覆盖,公路沿边、河道沟渠垃圾随处倾倒现象时有发生,难以达到环境整治效果。一是垃圾三级收集处置网络的覆盖面、运行效率、清理程度受制于运行成本。二是观念认识比较落后,分类收集难以推广。由于观念、认识和习俗等原因,目前__县城乡生活垃圾均为混合收运,收集方式主要是人工清扫、机械清扫以及利用居民区垃圾收集点集中收集,各种垃圾混在一起,没有做到分类收集,垃圾中可用资源回收利用率不高,增大了垃圾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难度。三是环保投入存在重城轻农的不公现象。在生活垃圾处理补助政策方面城乡标准不一、差异较大,造成大石山区生活垃圾收集率低的重要原因。

综合分析我县大石山区环境污染的根源,主要在于环境管理重城轻农,环境监管体系缺位;公共投入城乡不均,污染治理能力缺乏;扶持政策措施不力,污染治理市场化难以推进;技术处理模式不当,污染治理效率低下;生态补偿不够到位,治理动力难以激发。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严重影响大石山区的改革发展,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大石山区环境治理非抓不可。

(一)进一步完善大石山区环境治理管理机制。大石山区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复杂,分布广范,随机性、潜伏性和滞后性强,管理控制难度大等特点,需要从宏观层面对大石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做出科学的筹划,进一步完善大石山区环保管理体制机制。一是要建立部门分工明确、条块协调联动、多方齐抓共管的政府工作机制。二是要建立大石山区生态环境干部考核机制。把大石山区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率,农业面源污染、禽畜养殖污染治理、生态公益林、植树造林等纳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作为各级党政特别是乡镇领导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出台有利于大石山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一是建立大石山区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加大大石山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置等环境治理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和补助力度,规范和完善对饮用水源保护地、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常投入机制。二是出台促进有机肥料生产发展和使用的财政补助政策。考虑在地方税收减免、财政补助等方面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给予大力支持,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使用的污染。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大石山区环境治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并规范用于大石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支出项目,切实解决对大石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绿色农产品生产等方面财政扶持能力不足问题。

环境治理报告范文3

然而,xx之美,尚有“美中不足”。不足因为水浊,水浊是因最近各种污染,致使xx河水质大不如前,与真正的绿水常流还有不小差距。本次调查灾相关部门的带领下,深入源头,深入实地,多方检查,寻求良方,同时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联动下,意图全面分析水浊,真正“还美与前”、“还水与民”。

一、xx河水环境现状

xx河流经贵阳市xx区党武乡、石板镇、xx乡和xx镇等乡镇。在xx水库以上河段,由于人口、工业均很少分布,水质良好,属于清洁水平。在xx水库下游,由于人口主要集聚在河段两岸和周边地区,因此这一段主要表现为生活污水造成的典型的有机(生活)污染,表现为do(溶解氧)、总磷和大肠菌群均不达标。结果造成下游的贵阳市中曹水厂的饮用水水源受到一定的污染,水质属于轻度污染。

为保护xx河,近年来,各级政府先后多次投资,共计1200多万元,建设了贵州省首家生活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为此,xx污水处理工程被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全国优秀项目,xx区的“十大成就”之一。该工程采用土地处理系统工艺,处理的主要工艺为通过截流将污水通过集中沉砂池,机械输入9.5公里的灌渠中进入不同的沉淀池,分别进行厌氧和氧化,经过水产养殖利用,最后作为农灌水排入农作土地。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达到日本农灌水水质标准。

二、xx河环境治理对策

(一)治理目标。以“河安、水清、景美、人欢”为xx河环境治理总目标。河安就是xx河防洪设施要全面达到五十年一遇标准,确保防洪安全;水清就是要达到xx河溪水清澈、水质良好;景美就是要进一步抓好xx河沿岸景观工程建设,做好绿化、亮化、硬化、美化等文章;人欢就是要创造人水和谐环境,使xx市民傍水而欢、亲水而乐。

(二)治理思路。xx河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治标与治本方略兼顾,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联合行动,采取综合措施,落实长效机制,计划通过3年努力使文溪水环境有明显改善,通过5年整治基本达到治理目标。

(三)具体对策。

环境治理报告范文4

小碧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省高效生态农业示范试点乡,近年来形成了xx黑猪、家鸡、油菜蔬菜、花卉苗木、杨梅、葡萄等为主的规模化种养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随着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和扩张,由于发展与养殖治理污染的矛盾未得到同步解决,养殖排污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排放的污水对周边的水体、土壤与空气等环境造成一定污染,给环境保护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因此,加强对养殖业污染防治也成为xx乡养殖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和难题。

一、xx乡养殖业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xx乡的养殖业在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扶持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全乡养殖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乡共有规模化肉牛养殖场1个,蛋鸡和肉鸡养殖场两家,年出笼成品蛋鸡、肉鸡56万余羽,养羊专业合作社1个。重点产业牲猪养殖业发展迅猛,已建成规模养殖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1个,全乡XX年出栏牲猪84000余头,常年存栏牲猪48000多头,其中存栏万头以上养殖场1个—xx湘村黑猪原种场。存栏XX头以上的养殖大户6户,存栏150头以上的养殖户105户。

二、养殖业造成环境污染情况及原因分析

(一)环境污染情况

目前,全乡共有养殖户约1800多户,其中绝大部分为散养户,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有200多家。我乡是牲猪养殖大乡,污染主要集中在猪粪、污水的排放上,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污水、粪、尿,排放的主体主要是规模养殖场和规模比较大的养殖户,上规模的养殖场(户)在养殖过程中都大力推行“畜禽—沼—果(鱼、菜、稻)”等生态养殖,使养殖排放的污水、粪便、尿液在循环利用及无害化处理上得到了一定程度解决。但随着养殖量的不断增长,由于发展与养殖治理污染的矛盾未得到同步解决,各种养殖排污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湘村高科黑猪原种场常年存栏养殖黑猪万头以上,建设有标准化栏舍18栋,猪粪和污水处理也最规范,建设了800立方的沼气池、死猪处理池等环保处理设施,但污染问题仍未得到缓解,所在的集和村有五个组100多亩水田因猪粪污水注入导致土壤过肥,导致水稻空穗,颗粒无收,十余口池塘鱼虾绝迹,成为臭水塘,周边地表和地下水也受到污染,经检测养殖场周边水质,各种细菌含严重超标,人畜安全饮用水不得不从其他地方解决;十字养殖小区存栏猪XX多头,尽管建设了污水收集池,生化池等各种设施,并且定期将猪粪、污水运上山浇树,但由于养殖规模大,猪粪污水多,无法及时全部处理,雨季曾发生过污水溢出,流入池塘导致大规模死鱼现象;高坪村原是全乡第一个养殖大村,全村共有大小规模养殖户40余户,存栏牲猪6000多头,由于地势较高,猪粪污水大量流入高灯河,导致xx乡境内高灯河沿线7个村受影响,现限制养殖,规模养殖户大幅减少。各养殖场由于排放的污水对周边的水体、土壤与空气等环境造成一定污染,给环境保护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因此,加强养殖业污染防治也成为xx乡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和重要内容。

(二)主要原因

1、养殖户环保意识薄弱,对养殖污染缺乏科学的管理。对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重养殖轻治理,没建设好与养殖相配套的排污处理设施,采取直接、间接排放或蓄集污水,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没有做到环境污染治理与养殖持续发展相协调。

2、片面追求规模,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的环保标准。大部分的养殖场受利益的驱动,片面追求养殖的规模,把有限的资金全部都投入到养殖生产当中,对环境污染处理设施的投入很少,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进行养殖污染物排放,给养殖污染治理带来了困难。

3、规模化养殖过于集中,密度过大,增加了污染治理的难度。xx乡主要有高坪、十字、集和、桐梓、同安等村牲猪养殖户较多,集中养殖有利于养殖户开展防疫、饲料、种猪采购、牲猪销售运输等优势,降低养殖成本。但其缺点是排污量过大,难以治理及利用。各规模化养殖场都建设了相应的猪粪、污水处理设施,养殖户都建设了一至两个沼气池,污水池,但远不足以解决污染物排放问题,并且由于量大,治理难度高,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4、治理成本高,经费不足,措施不到位。养殖业污染环境防治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工作,十字村养殖大户李长青养殖牲猪1000余头,建设了大型沼气池和污水池,同时在屋后承包了100多亩荒山种树、养鸡,将猪粪、污水运上山浇树,但仅限于人工挑运,现今劳动力工价高,雇工请人都不合算,而最理想的办法是建设一个泵房抽取污水,尽管动物防疫部门有项目和扶持资金,也鼓励养殖业这么做,但经核算,他个人需投入的资金达90余万元。相比治污设施的高额投入,养殖户显得有心无力,只能建设一些面积小的沼气池、化粪池等处理设施经简单处理后就直接排出外面,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

三、目前采取的环保措施和成效

(一)大力实施标准化建设。我乡大力宣传牲猪标准化养殖,引导养殖户积极转变传统养殖模式,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努力整合现有资源,发展规模化养殖小区,全乡已建设高坪、十字、集和和湘村高科四个规模化养殖小区,使养殖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养殖业主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二)推行生态养殖。大力推广“畜禽—沼—果(鱼、菜、稻)”等生态养殖模式,实行循环利用。全乡共建设大小规模沼气池320多口,以沼气为纽带,将畜禽粪便进行沼气发酵无害化处理,沼渣沼液作为植物种植有机肥,利用沼气副产品沼渣沼液部分替代化肥农药,从而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治污效果和资源综合利用率。

(三)控制污水排放。畜禽养殖场远离居民生产区、生活区。养殖场的排水系统推行雨污分离,污水系统采用干法清粪工艺,做到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料水分离,不与尿水、污水混合排出,有效地降低了污水浓度和排放量。

(四)加大环保宣传力度。通过城乡环境卫生整建活动和创国卫工作,我乡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办法》及《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养殖户环保意识,引导养殖场做好环保工作。

四、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应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成立以政府为主,水产畜牧、环保、公安等部门参与的管理部门,为养殖业污染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治理方案,落实工作措施,统一进行治理。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要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养殖户的思想认识,自觉开展清洁养殖。有关部门要增强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切实把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坚持种养结合的一体化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整合养殖资源,采用既养殖又种植的模式,发展一体化养殖,使畜禽污染物有充足的土地利用、消化;同时推广“猪—沼—树(鱼、菜、树)”和“猪—沼—草—猪”等生态养殖模式,实行循环利用,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和自我治理改善的目的。

(四)推广采用科学工艺养殖,减少污染物排放。在养殖场中推行猪粪干、湿分离的处理模式,做到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料水分离,有效在设施上和工艺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使粪便和污水排放大幅减少。

(五)加大治污投入,有效解决现有污染问题。引导和扶持具备条件的规模化养殖户建设泵房,将污水抽上山浇树,配备污水抽运车,将污水及时清运到农场、菜地,既可解决养殖地污染问题,又可使这些优质有机肥变废为宝,提高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的品质。

环境治理报告范文5

关键词 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培养;苏州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320-02

Disscuss on Strategy of Training High Skill Talents of Agricult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 Suzhou City as Example

CHEN Ying YANG Wei-qiu QIU Xue-lin

(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Suzhou Jiangsu 215008)

Abstract status of agricult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raining high skill talents of agricult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Suzhou City were analyzed. The strategie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raining high skill talents of agricult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scientific position of training talents goal , enhance innovation of school and corporations coopera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enhance training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e producer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high skill talents;vocational college;train;Suzhou Jiangsu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形势较为严峻,成为当前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并重转变,已是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与任务。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实用人才的培养与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对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1 苏州市农业环境保护现状

农业是与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产业,不仅全面受惠于生态环境,而且全面、深刻地影响着区域生态环境。农业面源污染从成因分析,既有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急剧扩张,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变的大背景,也有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产生量增加,却因为被忽视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利用的客观因素。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物包括三大类,分别是畜禽养殖粪污及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农村居民生活污染、农田肥料流失养分等。面源污染面广、量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根据2010年度国家污染源普查公布数据,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43.7%、57.2%和67.4%,苏州仅比全国平均水平略低。从有关的科研单位长期研究结果显示,农业源是氮磷排放的重要来源,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1.1 农业生产结构和方式的转变,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

在种植业内部出现了经济作物比例上升与粮食作物比例下降的趋势,生产由自然或半自然状态,发展到精耕细作,肥、水、药配套,增加了新的面源污染源。以谷物收获为特征的种植业比例逐步下降,以肉禽蛋奶为特征的养殖业(包括畜牧业、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传统的家庭分散养殖逐渐被集约化、规模化的集中养殖所取代,养殖方式由纯粹的自然喂养向以饲料添加剂为特征的快速喂养转变,这些造成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所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

1.2 生态环境意识薄弱,治理的行动和投入不积极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危害是一个慢性积累过程,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出受害症状。各级在抓农业生产、农民工转移、农村小城镇建设时,将重点放在短时间内能增量增收、影响大、见效快的项目上。对农业面源污染危害,无论是在认识程度、舆论引导,还是在政策配套、资金投入上都不到位。有些农民甚至不知道农业生产会带来农业面源污染;或知道农业面源污染危害,不知道怎么防治;或即使知道危害,但受经济利益驱使,以致农业面源污染逐年加重。

1.3 廉价高效的环境友好技术缺失

化肥仍然以单一含量的常规产品生产为主,高含量的环境友好型复合肥产品研究、开发和推广不够,且品种类型少,特别是高含量的生物有机肥更少。已研制开发的生物有机肥产品,肥效不理想,价格偏高,农业生产中难以接受。农药还是以化学农药和杀虫剂为主。生产上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但实际农业生产中所需要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见效慢、效果不达标、价格高难以推广。化学农膜研制较多,而有机农膜(如淀粉膜)研制较少,缺乏突破性,价格高,农业生产上不宜示范推广。

1.4 农业环保立法及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

我国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政策,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政府部门的相关文件,主要集中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水污染治理和流域保护4个领域。但有关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政策的基本沿袭对城市工业点源污染控制所采取的“规制”治理模式,然而,日益严重的农业污染以及食品安全问题事件的频发,都表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规制”手段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政策中经济调控手段不完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需要多种补偿途径,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有待完善。地方农业和环保等部门职责不明,存在权责不一致现象。农业部门多从技术角度指导农业生产,缺乏有效的约束手段;环保部门大多通过政府行为下达环保目标,要求有关部门对面源污染进行治理[2]。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尚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2 苏州市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

苏州市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对于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早,但与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相比,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2.1 高校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缺少针对性

不少高校在专业设置时,注意考虑农业环境保护人才的需求,设置了相关专业,但具体到教育环节,首先,考生在考虑专业取向时,一般会优先选择高新技术、金融、贸易等热门专业;其次,在学校日常教育中,高校更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缺少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农业环境保护专业却需要走入基层进行实践工作;再次,随着现代农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高校教材往往很容易知识过期,其更新速度跟不上。

2.2 农民培训中普遍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培训

随着苏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得到了大力重视和支持,以种养专业户、种养大户、园区和基地农民等为主要培训对象的职业农民培训是其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培训主要采用集中学习、生产实践、考试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教授农业生产技术与技能,但是很少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培训。

2.3 复合型人才缺失是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大短板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农业逐步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现代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各种知识交叉越来越频繁,现代农业对于环境保护人才的要求,已经从之前的检测员转化为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就是集生产管理与环境保护于一体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够从生产过程各环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从农业环境保护技能人才持证现状看,同时持有其他农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占持证总数的20%左右,从侧面反映出高素质复合型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3 高职院校培养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的策略

3.1 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为地方农业发展服务

苏州市是全国20个地市级城市(区)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意见》及《关于建立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定点企业制度的意见》等政策,加大了公共财政投入、税收优惠、经费补助、招生改革试点等政策支持力度,率先建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与育人机制,这将为苏州地区高职院校今后的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苏州市启动实施了“百万亩现代农业规模化示范区”建设,建立了30个市级示范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需要一批热爱“三农”、熟悉“三农”、能在生产、建设、经营和服务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的专门人才。苏州地区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苏州及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把区域优势转化为办学优势,将专业特色融入区域发展特色。例如,为培养更多扎根于农业和农村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进一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太仓市政府紧密合作,开展“青年职业农民定向培养工程”。由太仓市政府资助,学生毕业后,作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统一调配到基层农村、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管理等工作,使双方达到双赢,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村专业人才留在了农村,增强了基层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的储备[3]。

3.2 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苏州地区高职院校应积极参与苏州市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程,探索建立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定点企业制度,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和机制,形成教学产研相结合的新模式。例如,为整合优势资源,推动苏州现代农业科技研发,培养更多高素质新型农业专技人才,在江苏省农委、省教育厅、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联盟结合了省内政、行、校、企的科技、人才、教学资源合作平台,目前共有理事单位144家。理事单位将共同致力于构建“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师资锻炼、岗位实践、就业创业”五位一体的合作目标。通过实施“校企联盟”行动,在政府、高校与企业之间形成网络化的工作平台,可推动科技为农服务“四大转变”,即由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转变,由部分高校院所科技人员的合作向覆盖全社会的合作转变,由单纯的项目合作向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多方位服务转变,由短期的项目或单位合作向建立稳定长效合作关系转变。

3.3 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生态环境保护再培训工作

农民培训不仅与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且是一项惠及整个社会的公益性事业,对于政府来说,要设立农民培训专项资金,保证专款专用,为青年农民发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示范作用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除了要保证培训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丰富性和可操作性外,还需要考虑参与培训农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实施分类教学,从课程体系设置、教材选用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确保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其人才和技术密集的优势,对农民进行系统的培训,改变目前我国农业培训现状,将其由单纯的技术服务,提升为现代农业基本知识的培训,开展涉农政策法规、农药常识、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的培训,加强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4]。针对农民培训工程中忽视对培训后农民跟踪服务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在这方面的引导和投入,充分利用高校多年来科教兴农积累的丰富经验,发挥高校专家教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优势,由学校培训管理部门或科技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有关学院积极参与对毕业后学员的跟踪和服务,及时掌握农民学员的后期生产实践情况,对其进行跟踪技术指导服务,完善学校专家教授与学员的联系网络,使农民学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

4 结语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对于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乡村背景下,苏州地区高职院校应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生态环境保护再培训工作,为推进苏州市生态文明、现代农业建设培养大批素质高、用得上的农业环境保护高技能人才[5]。

5 参考文献

[1] 张玉磊.我国现代农业环保问题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278.

[2] 王文.怎样通过法律手段达到农业环保[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9):59-60.

[3] 邓东京,饶异伦.关于农民培训的研究综述[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108-110.

环境治理报告范文6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9.102

目前血液透析已广泛用于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替代治疗。随着透析技术的快速发展,透析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但不安全事故仍不断发生,静脉针的脱出(VND)所致的大失血就是血透中最严重的安全问题之一[1]。本科自1993年成立血透室至今,血透患者已达350例,月透析量超过4000例次。2011年发生1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静脉针脱出致严重出血事例。现将病例汇报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6岁,1992年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995年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但因排异反应于2006年移植肾衰竭,再次做规律性血液透析至今。每周3次,每次4 h。均采用金宝AK95s透析机,透析器为F6,哈娜好16G内瘘穿刺针,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流量250 ml/min,为自体左前臂动静脉内瘘穿刺。2011年12月31日患者常规血液透析,13:00上机,透析开始患者生命体征正常。14:30主诉胸口不适,汇报医生,当时患者血压100/60 mm Hg,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予以相应处理后患者主诉好转。16:00护士巡视患者无特殊,测量血压100/55 mm Hg,检查穿刺针头处完好。16:10患者呼唤不适,护士立即去处理,发现静脉针头脱出,当时机器未报警(事后测试机器监测系统均正常),发现治疗巾床单有血液,估计出血400 ml。当时患者意识清楚,主诉头晕,测血压98/54 mm Hg,予以0.9%生理盐水600 ml加人体白蛋白10 g,50%葡萄糖40 ml扩容后血压128/66 mm Hg,急查血红蛋白9.8 g/L,较原来下降1 g/L,内瘘吻合处震颤明显情况良好。

2 讨论

2.1 原因分析

2.1.1 患者方面 (1)患者为老年人,并且内瘘使用时间将近10年,致使内瘘处皮肤弹性变差,皮下脂肪和肌肉层已变薄,皮下组织松弛,血管管壁弹性小,脆性大,对穿刺针的固定作用降低;加上血泵对血管的冲击作用等使穿刺针容易松动脱出;(2)患者对血液透析中针头脱出严重性认识不足,治疗期间穿刺肢体局部未能制动,使穿刺针意外脱出;(3)患者配合不佳,过分干预护士穿刺点的选择,只肯选择在老疤穿刺。

2.1.2 护士方面 (1)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未能使患者掌握血液透析的注意事项;(2)护士穿刺技术不规范,未能做到采用绳梯法交替进行,避免定点穿刺;(3)透析过程中护士未能及时发现穿刺针已有滑脱的隐患。

2.2 防范改进护理措施

2.2.1 对有出血倾向、意识障碍、躁动、年老等高危患者,做好标识,在机器上摆放“小心出血”标牌,重点关注。加强制动,用约束带将内瘘肢体固定在床旁。

2.2.2 加强宣教,让患者充分认识针头脱出的危险性,积极配合做好预防。

2.2.3 加强巡视,透析期间透析针穿刺部位,必须充分暴露,避免被衣物或被子遮盖,以便于护士经常方便地巡视与处理。遇到特殊情况在透析记录单上详细记录。

2.2.4 穿刺针固定方法应统一严格要求,采用宽2 cm,长9 cm的纸胶布各3条粘贴在动静脉穿刺针上,并再加2条将动静脉穿刺针固定粘贴在一起。使用过的胶布不可重复再用。穿刺前应评估血管通路特点,对易于发生穿刺部位渗血的患者,更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2.5 每一小时严密观察机器参数情况,正确调整透析机静脉压报警范围(除不能人为调整的机器外)。

2.3 静脉针脱出(VND)引起的大失血事故虽然较罕见,但国外报道指出其发生率远超出一般的印象。Veterans Administration(美国退役军人管理局)[2]的报告指出:在2002年3月1日—2010年3月31日期间,在350万次血液透析中,发生过49次出血事件,其中严重失血42次。目前对大失血尚无明确定量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短时间内失血超过总血量的15%~20%(相当于500~700 ml),即可导致休克死亡。由于透析患者心血管功能显著降低,透析中因超滤引起的血容量减少,常发生低血压,且又多合并贫血,故对失血耐力明显降低,在动脉泵速200~300 ml/min条件下。一旦发生VND的大出血,患者极可能毫无反应,而在1~2 min内就引起休克,甚至死亡。本组病例因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未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透析单位应加强对静脉针脱出的危险性的宣传教育,告知患者其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积极配合,防患未然。同时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提高警惕心,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对护士应急预案的考核,以保证在出现突发事件时护士能熟练应对。护理人员应该明确知道不应依靠机器报警来判断静脉针脱出,而必须对VND制定有效的预防与监视措施。

参考文献

[1] Sandroni S.Catastrophic hemorrhage from venous needledislodgement during hemodialysis:continued risk of avoidabledeath and progress toward a resolution[J]. U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2008,15(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