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素质技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素质技能范文1
技能比赛的题目常源于行(企)业的生产实际,对职业院校的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性。首先,竞赛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学校要有一套完整可行的规章制度、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确保硬件和经费的投入、设备运行、材料购买、奖励发放等诸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否则,将不能真正为学生技能锻炼搭建一个良好的场所和平台。其次,有利于师生的共同进步。职业技能大赛不但要求指导老师必须具有很强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而且要求老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过程中,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结合企业行业实际,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采取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实现老师学生共同进步。然而,据调查发现,目前由于人们对大赛本质认识不足,常出现“排斥论”和“夸大论”两种倾向。前者表现为对大赛的本质及意义认识不充分,有的人视大赛为高校争名夺利的工具,认为只有通过旁门左道才能取得大的成功,而对大赛本身积极性不高,甚至严重排斥。后者表现为严重透支比赛热情,顾此失彼,出现“以赛代学”、“以赛代考”现象,走向“应试教育”。有些学校受大赛功利化影响,狠抓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学生一进校门就被拉入车间特训班备战国赛,完全进入了一种师徒模式,忽视了学生系统专业知识的学习、社交能力等重要职业素质的培养,急功近利现象严重,不利于学校职业素质的全面培养。
二、搭建学生参与大赛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搭建学生参与大赛的长效机制。
1.职业院校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比职业技能背后是比职业素质;比赛是形式不是目的;比赛是检验和激励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全部;比赛固然要看重结果,但更应看重比赛过程;比赛的重点是让学生和教师在准备和投入之中更快成长而非胜负。那些名次是唯一评价标准、比赛高于一切、应赛代替教学等极端的错误想法应该抛弃,树立良好的竞赛观和教学活动观,从而做到以赛促“教、学、改”。
2.壮大学生专业社团,开展校级比赛,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学习氛围就笔者所在学院现在机电系的状况而言,系部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为平台,建立了强大的专业社团管理机构,设有社团管理部部长、常务组、宣传组、外联组,下辖PowerMill数控编程、UG作品设计、3D动力、AutoCAD机械制图等十多个学生专业社团。社团一方面采用“优秀老生带新生制”,使学生每周参与专业知识辅导以巩固专业知识,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另一方面采用“教师参与统筹指导”,进一步确保疑难问题的及时突破,每学期开展比赛颁奖活动。这样不仅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社团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职业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总结
职业素质技能范文2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技能;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225-0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对人们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当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对人才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多数技能型人才都是来自职业学校。然而当前我国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质量还不是很高,学生的素质和技能并不能达到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所以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一、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问题
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高等职业学校培育出越来越多的实用技能型的人才,这些学生不仅拥有专业技能素养,而且基本素质也很良好。然而,通过近几年来对一些高等职业学校的调查,发现每个学校都存在至少1/3的学生基本素质状况令人担忧的现象。良好的基本素质的养成是靠长期坚持的,而恶劣的基本素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因此,那些基本素质败坏的学生在校园内很快带坏了部分学生,不良之风很快形成了,这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他们的不良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缺乏道德意识和法制安全意识,行为、举止比较极端,对个人的整体形象不注重,不懂得去尊重他人,对自我约束能力差,经常违反班级班规;对自己的情绪不能很好地控制,遇事易冲动,动辄武力解决问题,不能和同学和平愉悦地相处;不体谅父母,随意挥霍父母的金钱,不依据自身家庭经济能力消费,过度痴迷于网络文化,特别是网络游戏,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对学习不感兴趣,在学习上没有树立力所能及的目标,缺乏动力,导致学习成绩落后于几乎所有人;没有责任感,不管是对家庭还是对学习都没有自己应该做到哪种程度的责任感;意志力很薄弱,遇到困难自身无法承受,只会选择逃避。这种败坏的基本素质一旦根深蒂固,不管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还是学习成绩的提高都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也不利于学校的教育管理。
二、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培养现状
首先,职业学校对技能培养的理解存在偏差。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学生修完所有课程,就能实现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对学生的理论灌输,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其次,职业学校尚未建立特色的职业教学体系,现有的职业教学模式与普通高校一致,单一枯燥,缺乏新意,与实际脱节。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主要偏重理论讲解,而且没有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方式,课程安排不合理,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时间太短。这种教学模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失,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技能时缺乏系统性的安排,而且培养重点有所偏倚。职业学校虽然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训,但是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时主要是以理论授课的方式,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难以得到提升。
三、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质量
1.提高学生的素质。
(1)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新生入学后,教师应立即引导他们阅读《学生手册》,并帮助新生了解相应的校纪校规,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严格遵照法律法规办事,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引导,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要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细节往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规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倡导学生讲文明、讲礼貌;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和精神需求,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并提升其心理素质,使学生具备更加坚韧的品质,能在挫折中成长起来,勇敢地面对逆境,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来锻炼学生的耐力和意志,为学生进入社会之后身份的转换提前做好准备。
(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改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触的最早的一种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的质量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对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比较熟悉,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统一。学校可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管理,从而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改善教育效果。此外,要对学生家长的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类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来制定具体的改善措施。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工人和农民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处理不当,所以学校应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与家长进行互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质量。教师可以借助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并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以及如何正确地应对学生的成长问题,加强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教师还可以定期地进行家访,增强对学生日常生活的了解,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另外还可将学生引入到沟通活动中,形成三者互动的形式,促进教师、家长和学生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有利于改善家庭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3)培养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职业学校在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基础学科的教育。只有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职业学校的学生除了必须拥有优秀的专业知识基础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储备,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优势,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职业学校必须认识到文化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际为其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职业学校可将语数外以及计算机作为必修课程,并规定每个学生都要通过课程考核,若是达不到考核标准,可以利用补课来帮助学生通过考核;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比如篮球赛、足球赛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能使学生劳逸结合,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上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沟通环境,使学生更容易表露自己内心的情感,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并及时的采取措施,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帮助。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进入企业中进行体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对社会产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为日后学生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技能。
(1)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素质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及时了解专业相关的最新信息,掌握新技能,并将这些新知识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其次,专业教师必须拥有优秀的实际操作技术,并持有中级以上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由此可见教师不但能够向学生有效地传递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能将自己掌握的专业技能教给学生。然而当前我国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职业学校必须加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2)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础。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职业学校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理论知识教育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所以职业学校应该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在培养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和了解,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对专业技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3)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操技术。实践能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因此,职业学校应积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并提升自己的实操水平。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认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训,使学生理解每一个操作步骤的具体含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学校可举办一些专业技能大赛,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此外,学校应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操技能。
结语: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优秀的实用型人才,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学校应以实践教学为主,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优化劳动力结构,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职业素质技能范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职业素质 职业技能 校园文化
1.问题的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大学生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而现有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常常缺乏清晰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苦于找不到中意的单位和岗位;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频繁奔走于各类招聘市场,苦于找不到中意的所需人才。人才供需双方不对接的现状已经成为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突出问题之一。
能力是就业的基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导向教育,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强弱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考核指标,基本上能够反映出一个大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高低。
职业能力大体上可以分为通用能力和特殊能力两个层面。通用能力是指一个人的职业态度、行为习惯、自我管理能力(自行安排吃穿住行)以及正确处理与周围的人和工作环境的关系的能力,它是一个大学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具备的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个职业、某个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如会计必须能够做账、用账,记者应该知道如何采写新闻,秘书应该能够从事办公室事务管理,具有办文、办会、办事能力等等。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和进行的技能训练,大都针对的是特殊能力。但在现实生活中,通用能力也许更为重要。当前大学生频繁跳槽或失去工作,往往并不是因为不具备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技能,而是缺乏通用能力:或者不能与同事、上司友好相处,或者经常迟到,工作散漫,得过且过,等等。
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终极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路径上的最大不同。因此,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把对学生非专业技能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2.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内涵分析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然是一种就业导向教育,那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企业管理者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职场行为评价如何,怎样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是需要作为人才培养方的高职院校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杂志2008年第4期公布了一个针对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职业素质、职场行为评价分析的调查报告《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新员工——企业管理者对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职业素质、职场行为评价分析的调查研究》。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管理者认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按照“非常重要”选择比例排序(%)为:思想道德素质、价值倾向(77.4)、勤恳踏实、敬业奉献精神(70.8)、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61.9)、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61.7)、心理素质(60.1)、创新意识和能力(55.3)、团队合作能力(52.0)、积极追求进步的热情(47.6)、动手操作能力(46.0)、文明礼貌,亲和力强(39.9)、人际交往能力(37.3)、身体素质(36.7)、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35.3)、组织管理能力(27.1)。[1]
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因素而外化的适应和满足社会的质量。企业管理者看重的员工素质包括:文明礼貌、尊敬师长、谦虚自省、勤恳踏实,能够经受挫折和压力,具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积极追求进步的热情。企业希望并要求大学毕业生把选择的“职业”当作长期追求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工作”和临时落脚点;要求大学毕业生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反对随意毁约、违背诚信,反对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反对急功近利、好高骛远。一个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不能一味只关注企业能够为自己提供什么,而要考虑自己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
能力是一个人依靠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心身能量。企业管理者所看重的员工能力,依次是:获取知识的持续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和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麦可思公司的《高等职业院校2009届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能力分析报告》中有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分析表明:在35项基本工作能力中,积极聆听和有效的口头沟通这两项能力对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有帮助;而毕业生认为教学中最应该改进的地方为“实习或实践环节不够”(41%),其次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15%)和“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14%)。[2]
肖云等人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7.9%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具备沟通协调能力,而大学生对自身的实践能力评价不高,学生认为最欠缺的是组织管理能力,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另外,61.5%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而40.7%的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很欠缺。他们建议学校应组织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扩充实践内容,增强实效性。[3]
上述调查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合格大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内涵。
3.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能力提升的基本路径
校园文化是指校园活动的主体(师生员工)在校园内所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以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的总和。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教育导向功能,它对于大学生价值取向、思想品德、情感信仰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巨大影响。
为深入了解当代高职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参与度与满意度,我们于2008年11月至12月对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开展了一次有关“对校园文化活动满意度”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75.35%的学生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很有必要”,61.51%的同学表示对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很感兴趣”。在“最感兴趣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排位是: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技能培训,显示出当代高职学生对实践性、创新性、主动体验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所偏好。对于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收获,67.42%的同学认为最大收获是“提高了综合素质”、“锻炼了能力”,24.03%的同学认为是“认识了新朋友”,“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开阔了眼界”。
校园文化是高校实现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功能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是维系全体师生员工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的精神力量,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加强人际沟通、完善人格塑造的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指相对于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而言的具有素质教育内涵、学生自愿参加的学习实践活动。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课余活动,为学生提供自由而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自主意识、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充分的展示与锻炼。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区分,是社会分工条件下学科专业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因此,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的专业教育始终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但第二课堂在内容的丰富性、时空的自由性、参与的主动性、方式的多样性等方面具有第一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对学生非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作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科技创新、文艺体育、技能竞赛、志愿服务以及社会实践等等,都是第一课堂无法完全涵盖的。这些活动所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很多与课堂中的专业学习没有必然或直接的联系,但是有助于学生促进个性发展、丰富个人阅历、增强组织能力、加强人际沟通、改善身心健康、完善人格塑造,这些综合素质是学生就业和日后发展所必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既需要第一课堂的教育,也需要第二课堂的锻炼。因此,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牢固树立第二课堂也是课堂的思想观念,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
3.1把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
大学作为社会的人才库,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其三大功能。长期以来,以教学为中心,始终是高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学工作被认为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始终处于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课堂或实验室被当作人才培养的唯一教学场所,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被当作人才培养的唯一途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被当作学生能力考核的最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教师只把教学和科研作为自己的本分,而把参加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看作是份外之事。作为第二课堂重要载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仅仅被当作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缺乏科学规划,缺乏专业指导。学生是否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参加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全凭自己的兴趣,对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收效甚微。
当前,各高校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传统教学计划的翻版。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分解、主干课程介绍、教学实践安排、教学计划进度,成为人才培养方案必选内容。而作为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没有得到丝毫反映。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是“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观念的必然产物。
我们认为,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必须把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变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轨道上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就是要彰显“第二课堂”教育功能,把第二课堂作为与第一课堂并行的教学资源,把对学生非专业技能的培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使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存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必须将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至少参加哪些校园文化活动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在何时进行、怎样进行、由谁组织,如何评价,以保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合理衔接。
3.2建立激发教师参与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热情的激励机制
在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很少或者从不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在中国古代书院,教师既是学生的学业导师,也是学生的精神导师和行为导师,这个优良传统随着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日益复杂化和精细化而早已被抛弃,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的科技文化活动被严格地区分开来,教师对参与学生文化活动完全失去兴趣与热情。加之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和科研任务相当繁重,而第二课堂教学的工作量又存在难以确认和量化问题,使得教师很难把指导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内容。
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职业技术院校更应该把第二课堂看作是第一课堂的自然延伸,因为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而应该在实践活动包括校园文化活动中得到锻炼,而这一切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因此,高校必须建立一种激励机制,从制度层面激发教师参与学生文化活动的热情,使教师把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自己教学科研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此,必须保证教师对专业性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能够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必须保证教师对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等同于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计算。
3.3改革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体系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第二课堂,在人格塑造和技能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在我们所进行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令人担忧。11.41%的学生在业余时间“无所事事,经常在寝室睡觉或上网,觉得生活很无聊”,21.59%的学生的业余时间是在“谈恋爱、娱乐、逛街”中度过的。对于参加校园文化活动,36.25%的同学表示“兴趣一般”,2.23%的同学“没有兴趣”。在“你认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必要性”问题上,22.20%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可有可无”,甚至还有2.4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即使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还有少数人是为了交朋友或纯粹跟风。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各高校对学生的评价始终以学生的第一课堂学习成绩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所取得的成绩不能得到很好的评价与考核,导致第二课堂缺乏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因此,改革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体系,使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所取得的成绩能够得到很好的评价与考核,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必由之路。
为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以及奖学金的评定提供依据,有必要建立一套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把德育、智育和综合素质发展作为考核项,对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以及道德修养、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其他活动等方面获得的成绩进行全面的量化考核。
3.4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2002年3月25日,、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发文(中青联发[2002]14号文件),提出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其主要内容就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认证工作,以用于记载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课堂教学成绩之外的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产生积极作用的重要经历及取得的主要成绩。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具体包括六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主要反映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重要活动及加强思想道德素养方面的表现;“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主要反映学生组织和参加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主要反映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主要反映学生参与的文体艺术活动和取得的成绩;“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主要反映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技能培训及其它”主要反映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得的成绩。
素质拓展计划的重点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心,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感受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通过让大学生在参加活动中营造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梳理,明确每一项活动的目标与类别,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不同需求,确定每届学生在不同学期的工作重点,科学规划并合理安排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期有所侧重地参与不同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提升综合素质,稳固职业能力。
3.5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开发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高级形式,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拓展与深化。其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青年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开拓精神、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技能,使其最终走上创业之路。
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应该由相互关联的四个层次构成:开设“创业论坛”以激发创业意识,培育创业精神;开展“创业培训”以培养创业技能,分享创业经验;参加“创业竞赛”以鼓励创业实践,展示创业成果;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完善学生创业孵化园,积极帮助学生吸引风险投资,适时推出比较成熟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完成学生创业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转化。
4.结语
基于我们对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延伸培育过程中的意义、途径和方法的认识与分析,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第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把应用型高技术人才作为培育目标,因此,相较于普通高等学校,更应强调人才的“实用价值”,更应重视人才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不可能完全依靠第一课堂来解决,它既需要第一课堂的教育,也需要第二课堂的培养。
第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实现高校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的第二课堂。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牢固树立第二课堂也是课堂的思想观念,把第二课堂作为与第一课堂并行的教学资源,把对学生非专业技能的培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第三,实现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延伸培育的基本路径,一是把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二是建立激发教师参与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热情的激励机制,三是改革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体系,四是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五是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在人才培养中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性。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无缝衔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更好就业、更快成才的必由之路。
附注:
[1]http:///article/200804/200804290226.shtml。
[2]《麦可思研究》2010年9月下旬刊(第55期)
[3]《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高教探索》,2007年第6期
职业素质技能范文4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 高技能人才 综合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123-02
综合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胜任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的基本要素,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高技能、高素质。技能是劳动者外在的能力体现,它取决于劳动者在职业实践中的学习和积累,在传统的生产实践中,多以机器为主导,劳动者的主动性不高,只是被动地提高技能以适应完成岗位生产任务的需要,高技能人才培养也只是孤立地提升技能,因此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是不完整的。综合职业素质是劳动者的内在品质,它取决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实践过程。在高新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劳动者的主导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综合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以胜任岗位工作任务要求分析、构建综合职业素质要素,并将综合职业素质的训练、评价与工作过程的绩效相结合,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1 综合职业素质的内涵
1.1 综合职业素质
综合职业素质(Multiple Professional 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适应、完成任务或与岗位要求匹配性等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综合职业素质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如诚信、健康的心理、遵纪守法的意识、尊重规则与规范等;职业行为,如创新、协作、竞争、奉献等行为;职业意识,如自律、服务等意识。影响和制约综合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性格等。
1.2 综合职业素质的特征
综合职业素质主要有以下4个特征。
(1)综合性特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综合职业素质必须与完成工作任务或者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匹配,要体现整体性;二是综合职业素质是根据完成工作任务的流程、工艺、绩效要求等而定的,与之具有内在逻辑的紧密相关性;三是综合职业素质是要以解决问题或完成工作任务为主线。
(2)职业性特征。不同职业、不同岗位对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不同。离开职业活动谈综合职业素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综合职业素质具有显著的职业性特征。
(3)实践性特征。尽管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形成与发展,但实践才是学习、提升职业素质的最重要方式。安全教育培训,可以提升劳动者的安全意识,但在实践活动中仅有意识是不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职业素质,必须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运用中得到提升,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成。
(4)动态性特征。综合素质在不同的年g阶段、不同的职业岗位层级、不同的任务要求、不同的工作环境,要求是不同的。就如同在乡镇道路和高速公路上开车,对安全意识、注意力程度、快速反应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
2 高技能人才综合职业素质要素的重构
高技能人才的综合职业素质应该包含认知能力、行动能力和个性能力,其核心是指劳动者为完成某项任务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应具备的胜任力。基于胜任力对高技能人才综合职业素质要素进行重构,是必要的、科学的。
2.1 胜任力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胜任力最早是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来的,他首次将胜任力定义为: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随后,众多中西方专家学者纷纷提出自己对胜任力的理解,其中影响最大的也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大多采用的胜任力的定义:“与一项工作或一定条件下参照标准有效的或优秀的绩效具有因果关系的个体潜在特质,包括5个层面: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
胜任力有以下主要特征:(1)胜任力以工作绩效为导向,是导致个体工作绩效差异的重要因素。(2)胜任力与岗位任务要求具有匹配性,岗位任务不同,胜任力要求不同。(3)胜任力对工作情景具有依赖性,工作情景不同需要不同的胜任力组合。(4)胜任力具有可测量性,是特定工作情境下对知识、技能、态度、动机的综合考量。(5)胜任力具有动态性,随着年龄阶段的不同、职业生涯的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2 综合职业素质模型
胜任力模型是指劳动者为完成某项任务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应具备的胜任力不同要素的组合。通常这些要素可分为知识、技能、动机、特质等几个方面。
高技能人才综合职业素质模型以任务绩效为导向,培养任务绩效的优异者,高质量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包括认知能力、行动能力和个性能力3个维度以及阅读表达、分析思考等15个因子。
(1)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在对所要完成任务的标准、流程、规则等目标阅读、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决策判断,对完成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做法进行归纳综合,形成共性的结论。认知能力主要包括阅读表达、分析思考、决策判断、归纳总结4个因子。
阅读表达是指能正确理解标准和规则等,并能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等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分析思考是指能准确剖析、分辨、观察和研究任务的目标、功能与关键技术,并能提出完成任务的流程、技术解决方案等;决策判断是指能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方案,并能判断、选择最优化方案;归纳总结是指对任务各个环节中的做法、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
(2)行动能力。
行动能力是指劳动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具备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信息处理、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绩效评估、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6个因子。
信息处理是指获取和筛选有效信息并能分析和处理信息;沟通交流是指注重沟通技巧,有效传达信息,理解交流要点,适时提出问题;团队合作是指服从、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注重经验传承;绩效评估是指具有质量、效率及成本控制的意识,对任务绩效进行有效评估;安全防范是指遵守行业安全规范,对可能造成人身、O备、环境等危害的隐患具有防范措施,具备应急处理能力;操作规范是指遵守行业相关操作规范,按照岗位操作规程及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3)个性能力。
个性能力是指完成任务所必备的个人基本特质、动机等,主要包括道德诚信、工作态度、坚韧意志、创新能力和体能状态5个因子。
道德诚信是指恪守职业道德与诚信准则,尊重他人,遵守行业规范,具有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是指积极主动完成任务,对完成任务有信心,具有合作意识;坚韧意志是指遇到困难和突发事件,能够控制情绪完成任务,能够坚持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创新能力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改进或创造新的做法,并取得效果;体能状态是指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体魄,具有充沛的体能储备。
3 注重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训练评价
基于综合职业素质的构成,高技能人才训练与评价在训练模式、训练课程、评价标准等方面应体现认知能力、行动能力和个性能力3个维度。
3.1 注重综合职业素质的训练模式
训练模式是提高技能培训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关键,其核心是训练课程。训练课程应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实际。综合职业素质应该结合技能培训,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得到训练及提升。训练课程来自企业职业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具有独立性、综合性、完整性及可测评性,通过任务分析、任务实施、绩效评价完整的工作过程,实现综合职业素质目标的培养。训练实施要特别重视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效果评价,训练方法应依据职业岗位的工艺流程、技术标准、检测标准、操作规程开展,执行完整的工作过程。从高技能人才综合职业素质模型可以看出,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也就是注重综合职业素质的训练。
3.2 以绩效为主导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与训练模式密切相关,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训练模式,综合职业素质胜任力的评价应采用以绩效为主导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是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综合职业素质进行评价。一个工作任务通常由几个部分或阶段构成,尤其是综合类的工作任务,每个部分或阶段都有可评价的阶段性成果,因此,这种评价也是一种动态评价。终结性评价是与完成任务的结果绩效相结合的评价,如任务最终完成的数量、质量、效率等,这种评价通常是一种静态评价。在评价实施时,要尽可能采用客观评价的方式。
3.3 基于3个维度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应按照认知能力、行动能力和个性能力3个维度对绩效的优劣做出明确的要求,评价标准可以根据绩效划分不同的等级(或层级),比如可以将绩效划分成完美、符合行业标准、低于行业标准、不合格等层次,不仅要让评价者能够准确实施评价,更重要的是让参评者能够理解评价标准。
4 结语
现代技术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伴随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涌现出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生命科学、可穿戴设备、航空航天、现代通信等新技术突破性发展,给企业生产组织形式带来根本性的变革,要求高技能人才具有更高的职业素质,以适应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为此,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转变为综合职业素质与技能并重的训练体系。
参考文献
职业素质技能范文5
【关键词】职校生 高素质 职业道德 加强培养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人力资源需求极为旺盛。2011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职业教育,提出抓住职教发展机遇,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的建议。当前,我国迎接产业升级转移的最大挑战就是缺乏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产业工人。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抓好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更要抓好职业道德培养。但在当下的职教工作中,由于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就业的顺利与否以及对我国的产业升级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针对这一弱点进行调整,寻找解决的途径。
1 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
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合格职校生的重要内容和塑造新型职业劳动者的重要条件,当今的职校生都已经是90 后,独生子女很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自私、狭隘、唯我独尊的习惯,以及怕苦、怕累,期望值过高也是这代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毋庸讳言,职业院校中的极多数学生学习不用功,缺乏上进心,对未来职业劳动生活缺少信心。职业道德教育就要针对职校生学习和生活的过渡性特点,树立对未来职业活动的热爱信念,培养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有对这种职业及岗位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更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市场经济增强了人们自主、竞争、义利并重和学习创新等道德观念的同时,也带来了如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克服上述弊端不断完善,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职业道德建设。因此,职校生在走出校门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之前,必须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也是各行各业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3 高素质技能人才,更离不开职业道德的系统培训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理解和要求早已不再是单纯技能技术上的了,还包括敬业精神、合作态度、集体意识、公德观念等内容。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促进新的就业意识,也有利于实现职校发展和学生顺利就业,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但是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明显弱化,实际教学中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课程内容单调、方法单一。长期以来职业道德课程内容老化陈旧,不能及时更新,跟不上新形势的变化。例如,教材引用的案例都是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完全忽视21世纪的一些新的经典案例。再有部分教师认识上的偏差,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讲实际重自我,在教学中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这也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不能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
面对这种现状,本人认为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忽视不可掉以轻心,下面对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3.1 转变观念。
转变以往注重职业技能传授,忽视职业道德培养的教学理念,不能单纯为了提高就业率而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这一点从课程的安排上就充分体现出来:专业课占用课时最多,基础课每周至少也有两次,而职业道德每周只安排一次,内容根本不能授完。有的职校由于缺少专门的职业道德教师,就由其他任课老师代讲或直接让学生自学。想要转变这一现状,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提高职业道德课在所有课程中的地位,使其与专业课同样重要。必须要增加课时,要保证充足的时间把内容授完。在授课教师的安排上,要保证专业对口。如果没有专门的德育教师,也要尽量安排职业道德素质较高的教师,身正为范才能学高为师。另外,要从考查课改变为考试课。如果一开始就定位在考查课上,就会从主观上给学生造成这门课不重要的想法,学不学无所谓,开卷考试能过就行。如果是考试课,在对待的态度上就会认真些,通过这个几个方法,应该可以体现出职业道德课的重要性,提高教学质量。
3.2 教材内容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
特别是在案例方面,内容要新颖,时效性强,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教学方法上,大量引用案例才不会造成课堂枯燥,学生没兴趣的状况。辅助主题讲座、调查、讨论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包括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各项基本规范,也包括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例如生产行业、流通行业、服务行业、管理工作等都各有各的道德规范。一所职业技术院校包括多门专业的学生,分专业进行职业道德培养替代泛泛而学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
职业道德培训的核心在于训练,即通过一系列可以具体操作的行为要求,反复强化练习,从礼貌用语和文明举止入手,在训练行为、养成习惯过程中实现对本职工作的信念认同,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就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即使在结束课程之后,行为的训练也不要停止,在实训期间更要加强,以切实达到增强教育时效性的目的。
3.3 教师队伍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即师德教育。
教师的特殊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为人师表的道德风范,必须实践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课的教师,更要努力塑造人格魅力,真正做到言传身教,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学生,以无形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学生。良好师德风范的形成,将会在职校职业道德教育中显现最直接、最有效的榜样作用。
在职业教育中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的高度关注;但是,仅有学校方面的重视还远远不够,还有待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詹万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参考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职业素质技能范文6
[关键词]高职 大学生 素质 职业能力
[作者简介]运文强(1960- ),男,天津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运办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吴燕(1961- ),女,天津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北京 100176)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082-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迅猛发展。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大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技能人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文化的逐步提升以及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其必须与时俱进,适时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高职大学生的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国家建设培养出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双发展的各类实用型人才。
一、当前高职学生在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重视,以及人民群众对高职教育认识态度的转变和认识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高职教育不断地发展壮大,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批批高质量、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人才。然而,时移世易,时至今日,过去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就业市场形势正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各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市场对人才要求的提升等而一步步发生着新的变化。为此,高职院校必须采取各种对策积极应对这种局面,以求得在激烈竞争的局面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正视当前高职大学生在素质及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是其采取有效对策的第一步。高职大学生在素质及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实践能力不突出
近些年来,一些教育学研究人员对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做了多种市场调研,结果令人担忧。调研发现,多数高职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致使基本的专业知识流于表层。这类学生将有关理论知识仅仅看作是应付“考试”的手段,而没有真正从观念上将之视为专业之根、未来就业之基,在学习时往往依靠“死记硬背”,一旦通过考试则马上就扔、随后就忘,更别说温故知新了。调研还表明,高职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方面的机会比较少,实践能力比较弱。为数不少的高职学生或者很少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或者即便参加也是态度不端,加之其专业理论本就不扎实,导致原本以检验、提升专业能力为初衷的社会实践最终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实践效果,从而使得高职学生在以后的就业竞争和职业竞争上处于劣势地位。
(二)包括求职能力、应聘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在内的职业能力极为欠缺
职业能力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如果说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薄弱是影响大学生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根本的话,那么求职能力、应聘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等的欠缺则是拖大学生素质和职业能力后腿的罪魁祸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初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就业单位对于大学生的要求日益提高。然而,部分大学生甚至不少高职院校仍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仍然不重视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少大学生对于如何搜寻就业信息、准备应聘材料、规划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都知之甚少。这种局面如果不改观,必然影响大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
(三)包括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等在内的整体素质较为薄弱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大学生数量的日益增多,“买方市场”中的招聘就业单位就如同顾客一样,对处于卖方的“人才商品”的挑选技术越来越全面、越来越严格,本着“优中选优、良中择良”,他们恨不得所招聘的每一个大学生人才都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优秀。从相关调研来看,招聘单位除了按照传统考核思路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是否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是否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否在本行业具有创新能力和培养潜质,是否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追求,是其决定取舍的更为关键的砝码。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与未来的职业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高职学生素质及职业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高职学生素质和能力相对薄弱,既有学校教育理念陈旧的原因,又有实际教育体制中课程设置跟不上社会发展、教学体系不完善的原因。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培养理念落后于时展,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传统的高职教育观念中,教育规划者、管理者和实施者往往将过多的精力投放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规划和传授上,将目标定位为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突出的大学生。殊不知,这种指导理念忽略了一些潜在的、影响大学生职业技能与人生规划的其他元素,如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等在内的人文素养等。这种“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指导观念直接导致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残缺与职业能力的贬值。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素质和能力日益引起社会的重视,比如对本专业的长远规划能力和预见能力、面对竞争和挫折的心理调适能力、与团队的合作共赢能力等。这些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新时代大学生素质和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然而,旧有的教育观念往往忽略了这些方面,最终导致高职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薄弱。
(二)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老化、陈旧
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老化、陈旧,多数仍沿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课程模板,与之相应的是,教材使用也墨守成规、不思改进。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异常迅速,作为强调实践能力、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关联的高职院校在拟定教育体系、调整课程教学体系的时候,或是手忙脚乱跟不上知识更新步伐,或者根本不思进取照搬僵化的课程体系,必然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心胸眼界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
(三)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僵化、落伍
教学模式多样化本应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所要凸显的主要特点,但现实的情况是,高职院校的授课方式仍然比较单一。这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在相当多的高职院校中,“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记笔记”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仍旧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在传授某类知识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也绝对不可对之形成依赖,将各种实践性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都借此来实现。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重要区别就在于高职院校以直接服务社会第一线为目标、以培养直接与职业挂钩的职业人才为宗旨,因此高职院校的多数专业除了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外,更强调熟练的社会实践能力。但是,课堂教学的旧有模式很难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使得高职学生不仅在应对来自招聘单位的高标准挑选时深感吃力,还会在与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的相互竞争中败下阵来。
三、提升高职学生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主要措施
提升高职学生素质和职业能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在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同时,从高职教育培养体系的各个方面入手综合改进。
(一)完善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引入新的培养观念,积极淘汰落后的课程设置思想,建立起新的、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课程的设置应该既要照顾不同专业的独特性,也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需要。由此出发,笔者认为,完善课程改革的首要着眼点应该体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专业课程一方面要传授基础的、系统的、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时刻关注相关专业的发展步伐,及时将新的理论和新的知识设置成各自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这样就能保证学生既可以学好基本知识,又可以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理论,不至于枉费工夫学习一些已经被淘汰的知识。
与此同时,专业课程的设置还需要引入大专业课程以及交叉课程。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专业课程教学往往将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限定在狭小的空间中。这在人员流动加快、不同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今天显然不合时宜。因此,高职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考量这些因素,尽量体现基础性、时效性以及多元性、交叉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较强的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质。
除了专业课程的改革外,增添与人文素养提升和职业能力提升相关的课程设置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重视力度,并制定相应的机制,确保人文学科课程、就业能力培训课程在所有课程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以此提高大学生人文知识和人文技能、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就业应聘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等。
(二)丰富教学模式
不可否认,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在教学模式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可被废止,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这种教学模式。这是因为,课堂讲授倘若做得不好,往往导致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脱节。教师认为他教了自己应该教的,可是听课的学生却常常不买账。换言之,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忽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需要改进课堂授课方式,可以通过教师和学生互动、互换角色等方式完成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
此外,作为高职院校而言,由于专业性特别强,在授课方式上,除了坚持传统的课堂讲授之外,还可以创新教学模式。例如采取实验课、实训课、名师讲座、名课讲座、师生互动座谈、到兄弟院校交流学习等方式以及借助网络、媒体等现代化科技成果来丰富教学模式,以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提升大学生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三)强化社会实践
作为提升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教学日益引起高职院校的重视。一般来说,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两类:一是在学校内部,通过设立相关专业的兴趣会,参与有关的比赛项目等,例如数控专业兴趣小组、机电专业义务维修会、数学建模比赛等,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并使之在有关活动中扎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学会团队合作精神,遵守职业规则等。二是工学结合,高职院校可以寻求合作单位,或者在某些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或者与相关团体建立联合培养学生的体制,支持、鼓励学生将所学专业转化为技能、实践能力。这种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突出优势在于将课堂直接建立在社会实践基地之中,以此直接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能力。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一定不能将社会实践课上成理论宣讲课,使其走上“只讲理论不理实践”的老路,而应遵循“弱化空洞理论,强化动手实践,凸显职业能力”的指导原则,以参与实践的大学生为主体,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全身心投入相关活动中,真正感受到所学专业的魅力所在,并从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平.大学生专业素质与拓展[J].求实,2006(11).
[2]王义遒.通识课程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吴云志,王可欣.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李俊彬,王敏军.浅析职场新形式下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福建论坛,2008(6).
[6]范唯,马树超.切实解决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