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职业素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教师职业素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职业素质

幼儿教师职业素质范文1

关键词:幼儿教师 专业素质 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 专业情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87-02

教师专业化成长问题,已成为当前国内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也是当今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幼儿园发展的关键,它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较高的职业理想信念以及对幼教工作的热爱,要求幼儿教师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提高专业水平。但在幼儿教师专业化推进过程中,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往往被其所忽略,这不但影响了幼儿教育的发展,还影响了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所以学者们提出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这意味着把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标准和综合素质要求提高到另一高度。

1 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内容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应集中体现在专业人员身上,专业的幼儿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应包含基本专业知识,以及对专业能力和幼儿事业的推动上。

(1)首先是专业知识。这是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掌握的知识。它包括三类,分别为通识类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知识。通识知识作为幼儿教师中最基础的知识面,又分为两大类,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类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则主要有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等,这些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教师认识和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有效地分析、对待幼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其次是专业能力。是指专业技能、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

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以艺术技能为主,如,弹、唱、跳,这是由幼儿的年龄以及身心所决定的,他们处在了这个阶段,天性好动,所以幼儿教师要通过专业节能来引导他们,激发出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他们在健康快乐中成长起来,教育的教学能力是通过幼儿的心理特点以及生理特点,制定出幼儿发展的目标,努力创设教学环境,并积极的与幼儿进行沟通,从而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才能够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对幼儿进行仔细了解和观察,发现并深入研究幼儿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表现,从中总结出教育经验,并撰写出研究论文和报告;教育反思能力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以自己为研究中心,不断分析、检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的能力。包括评价幼儿的学习、评价其他教师的教育行为,以及对自己的教育决策行为、能力和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与反思,分析讨论对教学的利弊。这些都是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素质,这些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教师从实践向理论层面的转化,促进幼儿教师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

(3)最后是专业情意。幼儿教师的专业情意主要表现在专业情感方面和专业态度、专业信念、价值观和师德等方面。专业情感主要指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把幼教事业真正地汇入自己的生命历程;专业态度主要是指幼儿教师的责任感,和对幼教事业的激情和魄力;专业信念主要指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坚持力,忠于幼教事业的气魄和意志力。

2 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现状分析

2.1 专业知识与实践相脱节

当前从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现状来看,幼儿教师的学历结构不平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幼儿园教师,大部分是年轻教师,大多数是幼儿师范专业毕业生,一般属于大、中专学历,而大中专学历相对于当今日益发展的知识社会来说,较难适应幼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从职称方面来看,一些已获得中、高级教师职称的幼儿教师,也是幼儿园的骨干力量,但她们的专业化水平并不高,还急待于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2.2 专业能力不足

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来看,目前幼儿教师的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并不扎实,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知识领域排序也说明老师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等问题;专业知识比较全面的教师占的比例也不高;从教能力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都略显不足,具体表现在:(1)专业技能差:很多幼儿教师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表现出专业艺术技能不够扎实,如弹、唱、跳、诵读、演讲技能差,吸引不了幼儿,不能有效地驾驭课堂。(2)教育教学能力弱,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能达到教育目标。(3)缺乏教育研究意识,认为幼儿年龄小,所学知识都简单,不需要研究。(4)教学反思意识差,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计划性、目标性不强,盲目教学或走过场的现象,未形成课后反思,总结的习惯。

2.3 专业情意淡薄

从最近的调查统计情况来分析:因为对孩子的喜欢和热爱才选择幼师这一职业的只有43.8%,觉得幼儿教师职业较为稳定和轻松而选择幼师这一职业的占12.7%;认为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的占41.5%。这三种选择反映出三种比较典型的教师心理。第一类属专业思想稳定或可以稳定的教师,他们喜欢孩子,觉得幼儿园的环境相对单纯,他们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并具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使命感,有着教育好孩子的责任感。在幼儿教育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能带给她们幸福感,从而弥补了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低、收入不高等不足。第二类是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大多数的女性都想倾向于清闲和较为稳定、有保障的职业,幼儿教师收入虽然不高,但较为稳定有保障,也可以作为一种终身的职业。第三类是由于学历的局限或者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选择了幼儿教师职业。后两类情况,其专业思想容易动摇,专业情感不够稳定。目前,幼儿教师从教的思想不够稳定,很大程度上还源于幼儿教师经济收入不高。

3 如何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策略

3.1 树立事业心

事业心是幼儿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动力,有了事业心才能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并努力地把工作做好。因为对事业的爱是建立在对事业的认识基础上的。人才的成长是一个连续教育、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育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为培养合格人才打基础的。幼儿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兴旺、民族素质的提高,幼儿教师有了这种认识才会产生高度的责任感,也才会增强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情感,对工作才会倾注满腔的爱和热情,在任何情况下,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好。

3.2 改变教育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有经济知识的人才,经济知识的人才需要高质量的教育来培养。作为一个新时代幼儿教师,想培养经济知识人才,必须先提高自身的“创新”专业素质。首先树立新型的教育观,不能总是按规定模式办事。

(1)转变教学方法,树立新的教学观。

在传统教育观念上,只要把知识记得牢固就好。像多背背儿歌啊,多算算几道题啊,多认识几个字等。但如今现代化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反思还要求教学模式多样化,并以船东教学为例,增加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引导幼儿在尝试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积极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尝试来掌握知识、发展认知能力、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由传统、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知识转变为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更应改把教师灌输结果转变为让幼儿自己讨论的过程。这样,我们的教师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着眼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掘幼儿的潜力,把幼儿身上的创造潜能开发出来,这样才能把创新型的教学观呈现出来。

(2)学会角色转变,创建新型的教师观。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处在一个灌输以及爱护幼儿生活的角色定位上。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除了服从就是要不停的接受者教师的命令。而相对于创新型教学观念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观察者,合作的身份与幼儿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仔细观察幼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心发现幼儿生活当中的问题,并与幼儿一起解决难题。让幼儿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

(3)必需掌握扎实的教育和文化科学知识。幼儿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的基础知识,了解幼儿教育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掌握幼儿教育规律,提高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及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同时,幼儿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幼儿教育知识,密切关注教育形势的变化,结合教育实践,才能使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

(4)树立团队专业学习理念,教师专业活动要加强教师间的互动交流,重视教师间讨论、协商解决教学实际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了解幼儿的兴趣表现,观看个人文档记录,争论各种教育问题,透过成员间的对话,使个人思想在团体中相互交流、相互激荡、彼此影响,从而产生新的见解,幼儿园要积极营造“学习型组织”的氛围。

(5)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当今学习化的社会里,幼儿教师也要经历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和自我完善的过程。目前幼儿教师终身专业学习的意识不强,据调查:有37.5%的幼儿教师虽然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但却不知道该学什么,该怎样学;有18.8%的教师表示不需要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幼儿园的知识太简单,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技能她已驾轻就熟;有28.6%的幼儿教师表示工作太繁忙,没有多余的时间静下心来看专业书,提高自学的能力。幼儿教师在提高自学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提高自己“读”的能力、“写”的能力和“思”的能力。

3.3 怎样提高专业能力

幼儿教育是一门科学,只有了解幼儿,才能教好幼儿。而观察是了解幼儿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师如果能理解幼儿外在行为所传递的内部信息,敏感地觉察出幼儿的最迫切需要,并根据该幼儿的特点做出及时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恰当反应,那么教师就赢得了教育的主动权。

(1)加强班级的组织管理能力训练。教育全班幼儿,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几方面全面发展是教师的中心工作。在班级组织管理中,教师肩负着重大职责。教师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是有一个过程的,每做一件工作,事先经过周密的设计,教师要将这些内容和活动形式,合理计划,科学安排,并做出最佳方案,如:制订班级教育工作计划;创设与本班幼儿发展相适宜的环境;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树立良好的班风,建立班级常规;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纪律;按照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分组及灵活地指导各小组同时进行活动;组织幼儿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并进行评价等。

(2)提高沟通能力。沟通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互相了解并接纳对方观点,行为,以及达到默契的过程。

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能力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教师与幼儿的沟通方式有言语的和非言语的两种;教师与幼儿的言语沟通,通常是围绕一个话题开展的,教师应注意谈话的策略,观察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引入交谈的主题之中,运用简洁有趣的提问,保持幼儿交谈的兴趣,幼儿发言时,教师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耐心,注意倾听并给予鼓励。与幼儿进行言语沟通时,教师本身的语言素养非常重要,鉴于幼儿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较差,教师的口语表达应符合幼儿的接受水平,如说话的态度温和,使幼儿有一种安全感,并乐意听从;语气坚定,使幼儿感到教师充满自信,表述简单明了,从容不迫,使幼儿容易听懂,尽量用愉快的声调并走到幼儿身边说话,教师的语言应该为幼儿树立榜样。教师与幼儿的非言语沟通主要是指教师运用微笑、点头、抚摸、搂抱、蹲下与幼儿交谈等方式与幼儿沟通。这种方式比言语更容易表达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关心、爱护和肯定,符合幼儿的心理需要。

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发自内心地关心其子女成长,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情况,对不同个性的家长采取宽容的态度,主动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估工作,仔细聆听家长的想法和意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现矛盾时,绝不互相指责,而是设身处地地为家长着想,尽自己所能解决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遇到的困难,使家长感到教师是爱孩子的,这样才会调动家长主动与教师沟通的积极性,共同为孩子的进步而努力。本着爱护、关心孩子的目的,注意沟通的技巧,同时利用谈话,巧妙地指导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就能够在沟通的过程中得到家长的尊重、理解与支持。

(3)提高教育监控能力。教师的教育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自己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如,计划与准备、反馈与评价、控制与调节、反思与校正。

(4)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教师必须学习有关的课程理论,明确课程开发的顺序和方法。对原有课程进行反思,研究确立课程的目标;考虑怎样利用本园和社区教育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可供幼儿学习的材料;研究怎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并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幼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教师成为研究者,能更快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5)参与课题研究的能力。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主动性,我们必须从改变观念做起,树立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的意识,特别是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得到更快速的提高。在课题研究中,其中行动研究是提升教师实践、反思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改善行动,对教师教育采取自我反思的开展形式,通过不同的视角对教师进行文化引领,激发教师思考教育问题,进而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践证明,教师成为研究者,能更快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崇丽.在职幼儿教师科学素养内涵及提升策略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106-108.

幼儿教师职业素质范文2

一个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文明之林享誉千年,在于它独特而充满魅力的文化。我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古代有“孔融让梨”、“曾子避席”,现代有“的宽容”、“列宁让路”等等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礼仪教育体现在我们身边的细节中,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就像清新的空气一样,能让人心旷神怡。

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幼儿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孩子们思想道德的教育者。因此,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这就对教师自身的整体水平要求更高、更细致,而礼仪修养则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幼儿时期是其个性初步形成的关键期。教师对幼儿的影响不仅贯穿于他们受教育过程的始终,而且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所以规范的教师礼仪,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的思想、知识、智慧、道德、意志、情感、个性品质、言行举止等方面的渗透及其影响力是难以估量的。

一、礼仪的内涵

首先“礼”来源于生活,“礼”的根本源于“诚”,其核心最终是“尊重为本”。也就是《论语》中曾说的 “不学礼,无以立。”“仪”则是礼节的表现形式。它不但是尊重、友好的具体表现形式 ,而且还是社会秩序基本核心。“礼仪”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由此可见,礼仪成了人们道德修养标准的指向。

二、教师的礼仪和道德修养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广博的知识经验、现代化的教育能力和健康的身心,还要有为人师表的内在素质、受人尊重的外在职业形象。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是老师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展示的基础,也是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礼仪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礼仪修养的体现,成了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文明与教养的重要体现。作为教师,礼仪修养是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对幼儿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良好榜样。教师平时的言传身教更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严抓教师素质建设 ,才是教育繁荣的基本。

三、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应具备的素质

 幼儿教师教师应具备的七种素质

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更应具备优秀的品质及道德修养。教师是幼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幼师应具备以下七点基本素质:

1.要有执着的事业心

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琐碎和平凡的,同时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有时孩子的行为会出现问题,有时孩子的生活又需要教师特殊的照顾,在这样艰巨的工作下,许多教师不免会出现烦躁情绪,而这种情绪会传递给敏感的孩子,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所以教师应该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充分的准备,坚定信念,保持一颗执着的事业心。

2.要自信、自尊

自信、自尊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个性特征。一个对自己工作没有信心,消极懈怠的人是无法做好工作的。幼儿教师自身充满自信、自尊的人格,处理问题时也表现出自信都将感染幼儿,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模仿榜样。

3.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

幼儿虽然年龄幼小,但是也喜欢美好的形象。孩子们会说:“老师真好看,和妈妈一样”。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教师什么都懂,其形象在他们眼中无比高大,老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是敬仰和崇拜的对象,老师的位置往往在父母之前。因此教师要格外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喜欢举止大方,亲切活泼,穿着得体的教师,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举止。

4.要有爱心和童心

教师不仅要爱漂亮的孩子,也爱长相一般甚至丑陋和有缺陷的孩子;不仅爱聪明的孩子,也爱发展速度缓慢甚至迟钝的孩子;不仅爱听话的孩子,也爱调皮的甚至有许多问题行为的孩子;不仅爱家庭背景富裕、社会地位高的孩子,也爱平民甚至家境贫寒的孩子。童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心灵世界的桥梁。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往往是幼儿的“忘年交”,是幼儿群体中的一分子,他们保持了一颗纯真的童心,积极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和他们一起游戏、讲故事、说悄悄话。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教师就能够和幼儿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就会在幼儿内心引起“共鸣”,同时教师会在生活中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更加爱孩子,由此,教师的教育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四、如何提升教师礼仪素养

如何把教师礼仪融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使之更好的发挥它的重要性,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动听的语言、得体的表达是教师礼仪的基本要求。

优秀的美德、高尚的人格是语言美的基石和源泉。现代教师应该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使用普通话教学,这是拉近师生和同事之间距离的法宝。教师要言语要起到正向效应,从自尊需要的取向入手。

1、课堂教学的语言力求严谨准确、表达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节奏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教师优美语言产生的基石。文化修养的高低及视野的开阔度决定了一个人的思路开阔度。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舟也无力。”这就要求老师在学习和巩固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接受和吸收外界新的、有用的信息和思想,多参加对自身有所提高、感兴趣的活动,习惯性的把自己的感受与同事或幼儿分享,那么在沟通的过程大家之间的距离会渐渐拉近,在增加自我的人格魅力的同时也赢得了幼儿和同事们的尊重。

2、尊重幼儿,讲究表达方式和策略。用建议的方法容易让人改正错误,从而保护了双方的尊严。在充满对自己能力信任的氛围之中接受建议,启发了幼儿自我奋发向上的内驱力,进一步提高老师的威信和幼儿自己改正缺点的自觉性。 在针对中幼儿自尊敏感性以及幼儿自我认识能力提高的特点,教师只要让其明白错误行为及错误所在就罢手,尤其是在幼儿犯一些小错误,点到为止。

(二)得体的服装,不仅代表着教师的精神风貌,更是自身素质的体现。

1、教师的着装与教学效果是相互相承的关系。教师的衣着及言谈举止都是幼儿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正因为如此,教师的着装礼仪,就不能看做是简单的率性而为的行为,而是具有教育和示范引领的作用。教师日常着装应柔和、大方、典雅,以色彩柔和为佳;上岗时穿轻便服装,配以舒适的鞋子;上班时间不赤脚或穿拖鞋或跻拉着鞋。教师衣着能够反映出教师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自信的精神,衣着体现教师个人的情绪情感、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而教师的情绪情感状态又感染着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的心理状态。

2、教师服装礼仪规范原则是整洁大方。身为教师更应注重自身的职业形象,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避免在幼儿面前呈现不恰当的职业形象。女教师的服装忌短、露、紧、透、艳、异,男教师则不能脏、乱、破。因此,教师服装礼仪是有一定的要求。男士应该衣服整洁,上课不带通讯工具、不准在公共场所抽烟等,女士则服装得体、不能涂指甲、不穿奇装异服、可以化妆但不能浓妆艳抹,尽可能不要佩带首饰等。

(三)高雅的举止、得体的仪态、端庄大方的形象是我们现代教师的必然要求。

1、要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就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必须时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久而久之就自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习惯,一种由内向外散发的自然 。一个人表现出的行为举止很多时候是他内心世界及生活态度的体现。如何拥有高雅的举止形象,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做到端庄大方、自然得体,从容自信的步履、端正挺拔的站姿、亲切坦诚的目光、准确生动的手势等都会给幼儿及同事以精力旺盛、稳健敏捷的感染力。

2、面部表情亲切、自然。幼儿们喜欢充满热情、笑口常开,始终把真诚的目光投向全体幼儿的教师,教师要善于运用坦诚的目光和亲切的笑容来表情达意,正确地体现教师的态度和评价,让幼儿从教师热情注视的眼睛里看到启迪和肯定。每一位教师都应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幼儿,热情地关爱幼儿,真诚地为幼儿服务。例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表情就应该是亲切、富有感染力,目光柔和、有神,平易近人的神态,这样可以大大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平时生活中与幼儿的谈话,目光要坦然亲切地注视对方眼睛到下巴之间的区域,不要游移不定。

幼儿教师职业素质范文3

一、设立愿景,使专业成长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作为管理层,只有唤醒教师自我成长的意识,满足他们的自我需要,才能把专业成长转化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为,从而不断超越自我。1.专业发展规划——学会自我设计,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幼儿园精心策划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同时要求每一个教师潜心思考,发现自己的长处,正视自身的不足,并结合自身的“最近发展区”,设计规划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制定出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规划分为三年,每一年都有具体的方向、目标及措施。教师通过自我设计,明确个人愿景,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到年末,每位教师再对照自我设计的愿景,看目标达成的情况,并进一步调整下一年的规划。同时,幼儿园将根据教师的个人规划,确立教师发展梯队及目标,为他们的分步成长提供更多园本研训的平台和机会,并建立以教师自主、幼儿园导评管理方式,激励教师学习持续开展并保证学习效果,让他们“跳一跳摘得到果子”,为每一位教师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2.专业成长档案——强化自律意识,变“一桶水”为“自来水”。过去,我们常常用“一桶水”和“一碗水”来比喻教师占有的知识量和传授给幼儿的知识量之间的关系。然而,尽管是“一桶水”也是不够的,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陈年的水也是会变味道的。所以,要把这“一桶水”变为“自来水”,不断地吸收新的水源,并不断地自我“加压”,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给幼儿提供新的饮用水。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可以说是让“一桶水”变成“自来水”的良好催化剂。此外,要善于运用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从去年开始,教师的专业成长档案不再规定具体的模式和要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自主建立,给教师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可以是教学行为的反思,也可以是活动的实录;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照片;可以是成绩,也可以是曰常的点点滴滴。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成长的足迹进行档案积累,这种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自我管理与监控模式,关注真实的教育情境,有助于促进教师从外部控制为主变成内部动力的激发,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档案袋中提供的案例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向别人展示自己专业进步的机会,也为以后研究和别人借鉴提供了基本素材。通过一年一次的专业成长档案评比,让教师走出自我,学习他人,创设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自我成长。

二、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均衡发展

(一)草根讲坛——成为“专家型”教师

幼儿园里不乏一些骨干教师,有自己的专长,但缺乏一定的思想和自信,总认为自己是农村幼儿园里来的,没什么特别的长处。如何激发这些教师的工作热情,使他们由“平民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发展,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从2010年开始,我们开设了“云骨大讲坛”,为优秀教师搭建舞台,利用他们的特长为老师们作培训,这是个面向全体教师的草根讲坛。首先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由申报一个培训项目,先给园内教师进行培训,再由幼儿园选送优秀的培训项目,给全街道教师作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做一回专家。这样的自培活动不仅省钱省力,而且是双赢的,对于参加培训的教师是一个触动学习的过程,对于讲课者更是一个梳理反思、自我提高的过程,充分利用了优秀教师的人才资源,实现了他们的自我价值。通过幼儿园、街道的层层历练,这些优秀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和经验,慢慢由幼儿园的草根讲坛走向了省市的大舞台,逐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二)项目组活动——组建学习型团队

这些“业务精干型”和“专家型”教师在乡镇区域内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如何让这些个别教师的专长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幸福成长的源泉呢?除了草根讲坛,我们还将企业文化中的项目管理引进幼儿园,让这些有特长的教师负责一个项目,带领有相同志趣和爱好的教师组成项目组,形成一个合作、分享、学习、交流的学习共同体。去年,我们通过向教师、园长收集意见,成立了3个项目组,分别是写作、美术和教学活动设计。3个项目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多种活动和培训,带动了项目组成员共同前行,形成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三)自助培训——倡导自主学习

幼儿教师职业素质范文4

1 提升企业幼儿园教师素质的重要性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幼儿教师就是弹、唱、说、画、跳的综合体,认为凡是具备弹、唱、说、画、跳能力的就能胜任幼儿教师的工作,并且是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当前,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要具备扎实、渊博的科学基础知识,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相关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从工作、生活中吸取一切优良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知识存量。通过连续不断地学习,将多门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做到融会贯通,培养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 企业幼儿园教师素质现状分析

目前的许多企业幼儿教师,大部分都是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后才转行到企业幼儿园任教,没有经历过系统地学习、培训,能力和知识面偏窄,导致课程教学不合理,行动上出现盲目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知识结构不合理

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的提问把握不到位,回答不准确,同时对幼儿的回答不能给予合理的纠正,特别是涉及到专业以外的知识时,更是难以准确地解答,满足不了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需要。

2.2 科研水平有限

由于企业幼儿园具有企业的福利性,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不高,导致教师的科研能力参差不齐,甚至有些教师对科学素养缺乏研究或者研究深度不够。不能充分利用家庭和幼儿园两种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教学方式不当,使幼儿的科学教育难以产生理想效果。

2.3 理论教研程度不深

传统的“注入”式课程教学根深蒂固,一拿起教材,只会将知识填鸭式被动地塞给孩子,照本宣科。幼儿园教育工作只流于形式,花样繁多,年年更新,难以出现真正有价值的成果。

3 如何提升企业幼儿园教师素质能力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文认为,企业幼儿园要为幼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制定详细的培训考核指标,以促进其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3.1 广泛宣传,营造学习培训的良好氛围

我们鹤煤二矿幼儿园,成立了由园长挂帅的“教师首要任务是学习”的系列讲座,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最富有挑战性的,教师要敢于向权威挑战,向名师挑战,向自己挑战,以迎接社会的挑战、未来的挑战,所有这些挑战都给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实行终身制学习。

3.2 立足实际,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提到培训,人们的脑海中马上就会想到:外出培训或请专家来讲课。这种形式的培训虽然重要,但对企业幼儿园来说,极不现实,一是企业幼儿园的经费由矿厂说了算,争取资金比较困难;二是企业幼儿园教师编制少,各司其职,外出培训往往顾此失彼。面对企业的现状,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推动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我们启动了以幼儿园为基本培训单位的培训,集培训、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园本培训模式。通过自修与辅导相结合,自修为主,实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分散为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为主的培训模式,并引进蒙氏教学法。

3.3 集思广益、搭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平台

一是让教师学会“说”

首先,通过在幼儿园组织“每周一说”的活动,让教师阐述一周的研究心得,研究讨论幼儿的具体表现和相应的指导方法。

其次,我们还组织了“每月一问”的小组讨论活动,对具体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再各抒己见。通过这种讨论活动,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调整自己的思路,并表达出来。

二是让教师学会“写”

幼儿教师职业素质范文5

一、社会转型期学前教育专业面临的问题与出路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存在本质责任与延伸责任、适应社会与引领社会、专业纯洁度和学生就业广度、政府责任与自身责任、课程设置与课程效率等问题。东北师大王小英教授提出,社会转型是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转型。不同层次的院校应根据自身情况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进行转变和提高,“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幼儿教育》编辑部张虹主编也认为,社会转型时期学前教育除了关注自身发展之外,还要关注国家政策走向,为此他呼吁组织学前教育“智囊团”,以自己的力量努力影响政府决策。南京师大虞永平教授指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具有很大的社会需求,面对需求,我们不能仅仅是适应,而应当从理论出发引领发展,应当用研究的眼光理清社会需求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努力超越国家指定的目标,实现学前教育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不仅包括理论课程还包括实践课程。在研讨会中,陕西师大程秀兰老师、南通大学许铁梅老师分别具体介绍了本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包括各学年的侧重点、学分的分配及实践的情况,也提出了一些亟待研究的问题,如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课程比例 、课时膨胀与学分压缩、本科课程与研究生课程重复、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对接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与会学者普遍认为,不仅仅要从理论课程方面入手,更要考虑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关系,保证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互相支持、共同发展。教育实践课程应当落实配套措施,比如教师团队的建设、教学内容的统筹等,同时还要关注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及时对实践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与调整。南京师大顾荣芳教授提出,教育实践课程在大学的四个学年应各有侧重,一年级主要是基本素质的培养,二年级是综合素质的培养,三年级重视教育实践能力,可用双导师制确保幼儿园实习的质量,四年级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大家认为,因为各高师院校的地区差异很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培养目标而表现出多样性和特殊性,不能一窝蜂地设置同样的课程。

三、幼儿园教师的素质结构与培养

研讨会中,与会学者围绕幼儿园教师以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结构与培养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浙江师大王春燕教授认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应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伦理三个方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可采用“全实践”教育形式,即从入学开始,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每星期有一天进入幼儿园,从了解幼儿的一日生活、教师保育工作的基本环节到观察儿童、观摩教育活动、设计教育活动、实施教育活动等几个方面进行实践,并结合短期的见习和四年级的毕业实习,增强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泰山学院魏建培老师从哈贝马斯的观点出发,认为教师应具有技术的认识兴趣、实践的认识兴趣和解放的认识兴趣,并强调专业自我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华东师大施燕老师认为,幼儿园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应包括专业热诚、人文素养、专业知识与能力和实践智慧等几个方面。

尽管与会学者的认识不尽相同,但都认为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结构的要素除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伦理外,个体的主体性强弱、专业自我意识和反思意识也是重要的因素。促进幼儿园教师以及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成长要强调实践取向,成长的路径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的路径,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二是实践路径,主要指进行反思性的实践,发掘实践智慧;三是迈向解放自由的路径,做高度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实践者。

四、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思路

研讨会还探讨了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的相关事宜,主要议题包括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的运作方式、工作机制、工作的中心与宗旨。明确了专业委员会委员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协助全国各中专、专科、本科层次的召集人联络本地区相关的幼教人员,建立本地区的幼教联络网。各地区负责人要拟定相应层次的年度调研提纲,并根据调研提纲开展调研工作,发现各个地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的问题,以更好地进行研究与讨论,同时也为教育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咨询和建议。

Improve Preschool Education Program and Make Graduates More Qualified:A Review of the 5th National Proseminar on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in Higher Institute of Teacher Education

幼儿教师职业素质范文6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防治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038-02

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会让同事之间产生矛盾,与学园领导关系不和谐,还会经常让教师产生焦虑、恐慌、郁闷等不良情绪;甚至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严重挫伤了幼儿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将给幼儿的身心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因此,本文探索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是指幼儿教师在长期、过度与连续的心理状态影响下,很难获得相应的解决与释放,进而对教师这个行业的理想和信念产生了心理上的迷失,致使其教书育人的价值感和满足感很低,进而出现师幼教学交往的兴趣和热情枯竭以及教学方法和教育的简单粗略等现象。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种消极因素,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我们必须明确教师的职责,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用爱心与责任心呵护每个孩子健康的成长。因此,这一现象的改善势在必行。

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

1.生理和心理方面可能出现的亚健康。产生职业倦怠的幼儿教师在身心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亚健康的状态,如疲倦、易怒、紧张、急躁、焦虑、恐惧等。教育专家对450位幼儿教师进行职业倦怠调查发现:86.7%的教师总是感觉有什么事情还没做完;88.5%的教师感觉自己很疲倦,想睡觉休息;65.6%的教师则时常感到急躁,不想多说话。长期如此,许多幼儿教师的生理、心理都出现疲惫不堪的现象。可见,拥有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当你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一份愉快的心情,工作质量也将随之上升。

2.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有职业倦怠的幼儿教师对待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降低。有的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草草了事,有的甚至选择辞职。调查发现:65.6%的教师反映自己上班时很压抑,经常想出去走走,放松下,缓解紧张情绪;71%的教师表示回到家后不想再多做幼儿园的工作,也不想再说起幼儿园的事情;48.4%的教师想辞职;26.9%的教师则表明幼儿教师这个职业不适合自己。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兴趣度不高,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那么,孩子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3.人际关系变得紧张。产生职业倦怠的老师,无法亲近幼儿,不愿意听取幼儿的意见,无法耐心对待幼儿;与同事无法深交,难以融洽,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教育理念与研究;与家人的关系变得不和谐、紧张。

那么,职业素质也将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这样的教师不是国家所需要的,他们将会被社会淘汰。由此可见,幼儿教师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由职业倦怠所引发的教师厌教和教师流失现象已经成为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1.职业因素导致工作量大、压力强。幼儿教师教育与保育兼顾,幼儿的生活习惯方面需要教师不断提醒,才能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同时,幼儿教师要面临各类教学任务,撰写教学文字资料,还有家长工作需求和社会的期望。能力差异的幼儿所应接受的教育也是不同的,这让教师的工作变得困难。面对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支持与肯定,那么,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将逐渐减弱,导致职业倦怠。

2.组织管理因素的不健全导致教师角色冲突。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本职业的发展机会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教育学者梁慧娟在调查研究中指出,在组织因素里,职业倦怠受专业发展机会的影响最大、最直接。相对来说,幼教老师享有的发展机会越多的话,其对职业的倦怠感也就越低。这一方面是因为能让教师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着相对好一些发展;另一方面也能让老师感受到管理组织者的重视和期待。

3.社会因素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热情和自信心。社会的发展极快,对幼儿教师的专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一旦幼儿教师某一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就会得到社会的批判甚至谩骂。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幼儿教师必须谨慎工作,压抑情绪努力工作,因而也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四、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防治策略

在我国,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摒弃倦怠心理,用我们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孩子,用我们的期望和支持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让这些柔软的透明的生物,灿烂地在阳光下绽放童年的色彩。

1.调整自我心态,培养职业兴趣。幼儿教师时常要面临各种差异和变化,如教育对象、内容等。因此,幼儿教师要想把工作做好,应找到自己的专业特长,并充分发挥好。一般看来,能找到自己专业特长的老师,对工作能较为主动并充满热情;而对幼教工作缺乏热情的教师中则有部分人觉得工作有点力不从心,甚至觉得工作很吃力。因此,幼儿教师要自觉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积极调整心态,适应并热爱幼教工作。

2.合理的民主制度,调动工作积极性。在幼儿园内,负责人应该为幼儿教师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工作氛围,让幼儿教师知道幼儿园内一些重要的决策,并让教师有参与讨论的权利。幼儿教师感觉到自己是幼儿园里的重要一份子,就能调动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充分考虑教师的职责范畴、能力的前提下,负责人应该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和工作量,同时应该对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尽可能地提供信息、进修等方面的资料。

3.合理回报,保障幼儿教师权利。我们应对幼儿教师的工作给予一定的认可,多对教师进行表扬与肯定,并提供相应的外出培训机会。这能提高幼儿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避免职业倦怠。其次,幼儿教师的工作要受到平等的待遇和社会的重视,使幼儿教师整体地位提高。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适应幼儿的需求,起到榜样的作用。总而言之,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需要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同时也需要教师自身踏踏实实地努力做好分内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体红.幼教的职业倦怠与心理保健[J].中国民办教育(幼教版),2005,(9).

[2]陈明立.教师职业倦怠成因解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