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素质的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素质的培养范文1
【关键词】高等院校 动漫专业 职业素质培养 现状 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都开始转向人才强国的战略。从当前经济发展规律和形势来看,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有利之地,好的人才价值观已经成为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树立的理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唯一的法宝就是创新步伐的快速迈进,而推进创新步伐的最大动力则是拥有一支比其他团队职业素质和质量都要高的新型人才队伍。对动漫产业来说,高素质的专业动漫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各大企业的需求,更是我国动漫产业走出当前发展困境的必要手段和出路。在我国动漫产业正在进行深入改革,开始迈入产业化和国际化道路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对我国高等院校动漫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就成为促进我国动漫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极为重要的一点。
所以,为了推动我国动漫事业向产业化之路快速迈进和发展,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对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加强,高等院校动漫专业相关人员更是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对动漫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加以提高。但是,从目前高等院校动漫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等院校动漫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职业技能比较低下,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作为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一种专业,动漫专业在我国社会飞速发展与国际动漫产业渗透的背景下处于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之中,动漫事业呈现出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都要求相关教师对动漫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知识上进行不断的巩固,对动漫事业的发展方向予以关注,推动学生个人职业素质的不断发展,以适应动漫行业发展形势的高速变化,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从高等院校在动漫专业职业素质培养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有不少学校在教育模式与发展政策上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学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这直接导致高等院校动漫专业一部分学生出现专业知识不牢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扎实、知识面比较狭隘等问题,继而导致其对复杂的变化趋势难以应对,最终使学生在就业时出现职业技能普遍偏低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动漫事业的发展。
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比较差。我们常说的行为习惯,主要是指生活与学习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积累下来的习惯,对于高校动漫专业的学生来说,行为习惯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着其在专业知识体系上的构建。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对他们相关知识的丰富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他们自身情绪控制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安排将会更合理,在工作和社会中也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这些对提高其职业素质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很多家长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所忽视,导致学生在进入高等院校后自制力仍然较差,缺乏一定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等,这些对其职业素质的提高都有负面影响。
团体合作意识有待提高,作为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动漫的整个创作过程不仅包含绘画、音乐制作及剧本写作,还包括美术设计、摄影特效与场景制作等各种技能。因此,对工作人员的合作有比较高的要求。只有在各个步骤,如场景设计、音乐制作及漫画语言等都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才能制作出真正深受观众喜爱的动漫作品,并且成为经典。而这种高质量的动漫作品背后的制作团队也一定具有较高职业素质。但反观如今高等院校动漫专业的学生,由于各种客观以及主观原因,在团队协作意识上存在普遍不强的现象。动漫专业学生大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风格,不喜欢与人合作,这种独来独往的个性削弱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这是高校动漫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的一个普遍难题。
二、加强高等院校动漫专业职业素质培养具体策略
(一)加强动漫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巩固理论知识
社会需求的导向是高等院校教育人才的关键,对专业性比较强的动漫专业来说,更应该注意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我国教育界当前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和推行,这是对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与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一种时令规范,对动漫专业来说,更是应该如此。首先,高等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动漫专业知识考核的重视,使学生重视动漫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从源头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培养和提高。其次,高等院校应该多举办一些动漫作品展览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实际操作中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逐渐提高其职业素质。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不断改变和创新旧有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观念,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动漫职业素养。
(二)加强对责任心培养的重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从职业素质的概念来看,它所包括的不仅是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方面,还包括行为习惯等方面。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良好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在学生专业知识培养之外,着重对其职业道德的培养。我国动漫目前正在通往产业化发展的路上,还有种种挑战要面对,所以,高校教师在对其职业素质培养中还要加入对学生的责任观念的培养。高校要注意对动漫专业学生进行团队观念的培养,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教师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也可以通过对制作过程中发生的趣事进行提醒和总结,使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动漫专业学生团队的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琦.高职动漫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研究[J].美术界,2011(10):91.
职业素质的培养范文2
关键词: 职业中学教师 职业素质 培养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旺盛,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日渐扩大,能否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保障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关键在教师素质的高低。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更决定了学生素质的高低。要提高中职教师素质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人文素质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出现了很多不良思潮,对中职生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中职生一般文化基础较薄弱、不够勤奋,家境较好,自我认识和控制力差,同时个性突出,自我约束力不够。因而,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自身的思想、言行、人格、技能,甚至教师的礼仪和服饰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是提高职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认识,树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观;改变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挖掘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努力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适当选用对话教育、小组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观念陈旧、理论匮乏,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等问题,是制约素质教育的主要因素。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观念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在教育目标上,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合理的需要,使学生有主动选择的自由和权力,有发展个性的机会。二是教育方法上,教师首先要实施个性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其次,要以热情的态度,积极地帮助学生,坚定他们的信念,树立他们的信心。最后,要善意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和问题,友好地、耐心地帮助他们寻找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他们共同寻找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克服行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困难。三是教育评价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三、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终身学习能力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是激烈变化的社会中的“生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是新世纪知识经济、知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面临“学习的革命”的严峻挑战,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懂电脑、不会外语、不会捕捉和使用信息的人。称职的教师应该是集学科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于一身的综合型教师。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学习能力,时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这样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利,而且对成长中的学生基本能力发展有利。
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正改变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组织方式、授课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由信息技术带来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质量效益及管理等方面都有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势在必行。因此,职中教师应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与时俱进。
五、具有良好的心理学修养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精神沟通,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
在工作中,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心中都充满阳光。信任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是可塑之材。只有教师真心地信任学生,学生才会真心地相信教师,这样才能消除他们心中的隔阂,他们才会对老师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教育,才会自觉地转变自己。让学生在轻松和谐、亲切自然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应该做到体谅、宽容学生,使教育真正深入学生心灵。在教育教学中,适当应用宽容的手段,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一些后进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差,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失,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错,教师就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给学生台阶下。学生会从教师的宽容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护和对他的人格的尊重,从获得这个尊重开始,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这是一个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努力提高创新能力,灵活掌握教学方法,才能出色地履行自身职责。
参考文献:
职业素质的培养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081-0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可以使他们自觉认识到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取向,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摆在每一所高等院校面前的紧迫任务。
一、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
高校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应重点围绕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专业素质等内容进行,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1.职业素质的内涵
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对于大学生而言,职业素质就是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将其固化到人的身心,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优良品质和职业修养。
2.职业素质的内容
大学生将来在职场能否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是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质。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
(1)思想道德素质。它包含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作为大学生应具有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观念,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诚信做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文化素质。它包含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等。大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音乐、美术、艺术鉴赏力和高雅的品味,同时还应具有创新精神、竞争意识等。
(3)专业素质。它包含科学素质和技能素质等。大学生应做到在工作中掌握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求真务实、踏实肯干的精神;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能尽快熟悉职业岗位;能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将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
(4)身心素质。它包含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大学生应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坚强的意志。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素质状况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现在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成绩、知识的欠缺,而是职业规范、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等职业素质的缺乏。具体表现如下:
1.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
科学地认识和选择职业是大学生走向成熟和社会化的必经之路,这其中,能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于职业活动而言,热情和负责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厌倦自己职业劳动岗位的人,他的职业劳动的价值量肯定会大打折扣。然而,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不容乐观,比如缺乏敬业精神,更多考虑的是获取多少,而不是能奉献多少,缺乏诚信,把目前所在的工作单位看成“跳板”,难以稳定就业岗位,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另据有关学者对某高校的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只有约28%的同学认为“吃苦耐劳、贡献敬业”的精神是今后从业最主要的思想素养,而有约36%的同学认为“物质诱惑”是工作的主要动力,而“吃苦耐劳、贡献敬业”的精神已经过时。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人文素质欠缺
当前,科技的迅速发展在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教育带来极大影响。功利理性一时盛极,大大削弱甚至取代价值理性,这就使得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出现明显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关心社会,渴望成才,但缺乏相对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少主人公的参与与责任精神。追求美,崇尚美,但相对缺乏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他们中普遍存在历史知识匮乏、文学艺术修养不足的缺陷。许多学生职业技能高,动手能力强,但沟通、协作和组织能力较差。许多学生心理较脆弱,遇到人际交往或自身心理问题时,沟通协调和自我调节能力差。法律知识缺乏,法制意识较为淡漠。
3.职业技能欠缺
通过在大学期间三、四年的学习,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毕业生的技能掌握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的实际能力存在明显的差距。在职业技能方面,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认同程度低,认为他们工作经验缺乏,职业技能和对工作环境快速变化的适应性和创新性不足,不能胜任工作。据2005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对83家企业人力资源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现阶段只有10%的毕业生具备直接在公司工作的技能。
4.创新精神不足
当今时代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以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二是缺乏创新的意志力。有些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半途而废,放弃追求。三是缺乏创新所需的观察力。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足。四是创新性思维能力欠缺。大学生在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
三、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能力强而没有道德的人,不仅对社会的前进无益,反而是有害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已成为社会选人、用人、评价人的基本标准。职业道德素质是每个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活动,如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开专题讲座、形势报告、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生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知识技能,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同时大学的教育目标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这就决定了高校要坚持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并举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可通过开设公共选修人文课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环境与教师人格魅力影响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
3.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毕业生要具备较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外,更注重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敬业奉献的精神以及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职业综合素质。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必须在职业训练和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大学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真领悟、体会和感受职业素质要求,才能提高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高校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到社会这个真正的大课堂中去实践和锻炼。鼓励大学生通过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方式,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艰苦奋斗和自强自立意识。同时,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担任多种角色,从事各类工作,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会交往,学会包容,学会竞争和合作。
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并没有减轻而是加重了劳动者的身心负荷,劳动者身心健康对个人、家庭、企业、社会越来越重要。同时劳动者的身心素质已经成为企业的人本生产力,所以企业愿意聘用具有良好身心素质的毕业生。高校首先要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和企业对劳动者身心素质的要求,认识身心健康是个人和家庭幸福的基础,是学习和工作的本钱,积极确立保持身心健康的观念。大学生要学习和掌握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并自觉实践,从而做到主动适应社会并融入社会,成为身心健康的专业人才。
总之,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等院校应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专业特点,全面加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许启贤.职业素质及其构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11:13~17
2 刘 洁.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性.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7.6:11~13
3 平 芸.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现代商贸工业,2007.1:54~55
职业素质的培养范文4
一、教育思想――教师职业素质培养的主导
每当提及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可能会感到它大而空,是“务虚”。有不少人认为,教师只要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巧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要求他们具备教育思想。我们认为,教育思想,包括建筑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教育观念、教育信仰、教育理想等,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的主导,它既把握着方向,又提供着动力。思想支配行动,没有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就不会有教育热情,更不会有开拓、改革、创新、进取的精神。所以我们说,教师应该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_[作者。特别是在当前,每一个教师都面临着一个新的角色学习、角色规范、角色适应和角色创造的问题。可以这样说,一个教师尽管尽心尽责,但由于观念陈旧,仍凭老经验、老眼光进行传统式教育,那也要落伍。现代社会要求学校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在学习化的社会中学会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其中包括关于独立思考、勇于开拓进取的优良素质,在智力、体力、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上,应达到和谐的统一。
一个高素质的教师,一定要积极投身教育发展,转变教育观念,要实现由传统的“标准件”型的教育观向信息文明时代的创新型教育观转变;由重知识、重考分的评价观念向素质教育的评价观念转变;由以课堂教学、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三中心”向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内容的“三元结构”的转变;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会学习的大学习观转变。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未来的设计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对学生的思想、文化、技能、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进行充分的培养与塑造,使之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
二、教育能力――教师职业素质培养的核心
教育能力应包含教养能力和教学能力两大方面,教养能力是对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等方面的培养、辅导、促进的能力;教学能力不仅包括知识、技能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因素,而且需要教师在非认知方面的素质作为支撑。不同的教师采用同一份教案,实际教学效果可能大相径庭,区别不仅在于执教者的知识水平。成功、高效的教学,还需要涵盖教师本人认知与非认知水平的教养、教学技能与艺术。
可以说,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的看家本领,是教书育人的坚实基础。具体地说,教育能力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教师应是一个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人。他应具备本专业丰厚扎实的学科功底,对本专业相关学科知识有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掌握和运用,有宽广的知识面,能沟通文、理、工。因为一个教师从教的基础条件之一是他的见识、学识和知识,具体说来就是发现知识、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综合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应该力求全面而娴熟地掌握所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做到学识渊博,专业精深。尤其是现今,计算机软件的发展,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的应用给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学生从网络上得到的信息比老师头脑中储存的知识要多得多,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和无知的基础上。所以,教师并非只是日复一日地宣讲,而要与日俱增地学习、提高和创新,力求在学识上动态地保持对学生的领导地位。
(二)教师应掌握必备的教学程序知识。所谓教学程序知识,即如何教好课的知识。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专业知识,不懂教学规律、方法和艺术,也不能搞好教学。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都属于教学程序知识的范畴。比如,教师应明确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目标,并能用有效的方法去实现这些目标,因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之中。所以,教师要过好三个基础关,即“备课关、讲课关、动手能力关”,同时,还应不断学习和实践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便更好地从事教学。
(三)教师应具备综合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掌握教学基本功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首先,教师应善于表达。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全部过程中,是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可以说,教师的语言修养本身就是教育感化能力的体现,也是构成教师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教育手段如何现代,教学语言的作用也不会淡化到无足轻重的地步。因为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只能帮助教师和学生交流而不能完全替代教师讲授,更不能给课堂教学质量带来质的变化,尤其是一些逻辑推理较强的课程,必须通过教师的表达来完成。同时,教学是双边活动,双向交流,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光接受知识,而且感受情绪。在这方面,语言具有其他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
教学的基本能力还包括教学监控能力。即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对实际教学活动进行监察、评价与反馈以及调节、校正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体反映在教师的执教方面,必须做到严肃认真、严密谨慎,一方面保证把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又要熟练运用教学的技能技巧,时刻注意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提出高标准、严要求,避免流于一般化和简单化。同时,还要做到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组织考试考核等等,这是作为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
教育能力的第三方面:教育科研能力,即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学术水平的需求,是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化的必由之路,它能够使教师逐渐进入一种全新的角色,同时能够全面提高教师群体的业务素质。因为教育研究的过程,是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再现能力,理论思维水平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综合性实践过程。卓越的研究者有可能并不是优秀的教师;但优秀的教师却必须首先是卓越的研究者。这是我们的高层目标。
(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人才综合素质的构建中,创新素质占重要地位。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等)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对于创造性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传统观念上一提到创造性,往往视之为一种高不可攀的境界。认为能导致诞生前所未有的新颖独特、有突破性的活动和思维,可称作“特殊才能的创造性”。从这一点上讲,创造显然成为少数人的活动。而我
们实施的创造、创新教育,应当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关注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观念。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创造者、创新人才,都可以开发自己的创造能力。只要相对于自己的过去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具有突破性的,就是创造性的活动。相对于“特殊才能的创造性”来说,这可称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也是可以培养的。学生在学校里要培养的创造性,就是这个广义上的创造性。这是符合素质教育关于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原则的。
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具有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于教学中,并具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创新型教师一般都具备如下特点:有创造能力;强烈求知欲;敬业乐业;创立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能与学生共同学习、研讨等。
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我们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性教学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其基本要求就是教师要实践性地教,学生要实践性地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教法不仅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法,影响到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教师自身的实践性教学能力的提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三、教育特质――教师职业素质培养的基础
职业素质的培养范文5
责任意识是一个人能够成才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根本标准。具有责任意识的人往往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这种强烈的责任心是个人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一个人才能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多数用人单位在聘用人才时,十分强调敬业精神,而敬业精神的深层次来源就是一个人的对工作强烈的责任心。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不可能会有敬业精神。我国当代大学生由于其成长环境以及所接受教育方式的原因,普遍缺乏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学生时代,他们往往处于“责任延缓”状态,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是将本该由他们承担的责任转移给了他们的父母和亲人。这种责任意识的缺乏,在大学生身上具体地体现为:以自我为主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不去考虑他人的感受;一旦产生问题或矛盾,也往往试图寻找对方的原因,而不会从自身去找问题的根源。孔子曾指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当一个人总是对面临的问题寻找自己之外的各种借口时,是不可能有责任心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尽快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对自己的大学学业负责,通过自身努力来获取优异的成绩;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勇敢面对向职业人的转变,制定切实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对家人负责,不辜负家人对自己的期望,多关心和照顾家人;对集体负责,处于集体之中要积极完成自己的职责,并尽可能协助和帮助他人更好地达成集体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为迈入职业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主动精神
主动精神也是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准。主动是与被动相对而言的,具有主动精神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达到最高的效率。与其相反,被动型的人,往往需要别人要求去做事情,而且只会去做被要求的事情,不会超出被要求的范围。在我国,大学生从小到大,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往往会有父母或老师不停地告诉他们。在他们的心里,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人事先告诉他要做哪些,怎样去做,不需要去主动地思考和选择,这就养成了一种不良的思维习惯,即被动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我国传统“添鸭式”教育方式带来的一种苦果。这种苦果在现实的大学生身上体现为:在大学学习上,老师教什么学什么,老师不交的不会主动去学;对于面对的问题只会按老师或父母的解答去理解,不会寻求其他的理解方式。然而,大学阶段是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时期,作为学生可以按照被动型思维去学习,作为职业人去不能再按照这种被动型思维去工作。因为被动型的人会造成人的思维懒惰,进而走向行为的懒惰,而任何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都需要不断更新、不断进步,这也是为什么用人单位往往非常注重创新能力的原因。所以,当代大学生在学生时代要尽快完成由被动型思维向主动型思维的转变,由他人主导型向自我主导型的转变。具体来看,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结合自己的特点与需要,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多涉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拓宽知识面。其次,要尽快准确地认识自身的心理特征,结合自己的社会认知,确定适合自身未来发展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相应地以其作为自己大学学习生活的指南。此外,要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主动精神,形成主动型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诚信精神
职业素质的培养范文6
关键词: 中职幼儿教育专业 职业素质 培养方法
职业素质指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是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某种特定技术、技能和素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中职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是指教师运用幼儿教育相关知识与经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过程。
职业素质是幼儿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保证,也是其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幼儿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应以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为前提,以学生对工作环境的熟悉为基础,以操作实践为根本路径。因此,幼儿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不是单一教学技能的训练和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职业情感的培育、职业形象的塑造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等。
一、培养学生职业情感和专业精神
研究表明,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动力来自教师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精神。培育职业情感、加强职业认同感是幼儿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前提。职业情感的培养受制于多个影响因素,一是对职业本身的兴趣,这种兴趣与学生的个性相关,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和孩子在一起玩耍,而有的学生觉得和孩子在一起不舒服。这是一种本源性的影响因素,对学生在学校能否踏实地学习本专业知识,走上岗位后能否主动追求教学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二是行业地位。行业声望和行业报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从业选择。长期以来,幼儿教师都被认为是“看孩子”的工作,工资报酬偏低,这些不利的外部因素也阻挡了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对这一行业的认同与选择。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学校首先应在学生入学之初,就针对性地安排相关活动,如参观、见习、座谈会、幼儿园园长报告会等,帮助学生尽早熟悉幼儿教育的职业环境,体验职业情感,培养职业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心,进而提升其对本专业的认可度,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形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形象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灵魂发展早期的工程师,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幼儿教师个人形象是幼儿园组织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个性的,它影响着幼儿园的总体形象,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园的发展。职业形象包括外表形象、知识结构、品德修养、沟通能力等多种因素。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开设职业道德、礼仪、形体、演讲、职业指导等方面课程,重点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形象教育,使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树立职业形象意识,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三、加强职业知识学习
知识的学习是能力增长的基础。幼儿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知识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教育基础知识,包括文学、艺术、管理、教育等方面,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专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包括幼儿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如幼儿心理学、幼儿园课堂组织、教材教法、幼儿舞蹈、幼儿美术等,目的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专业水平。三是实践性知识,包括幼儿活动组织、教学活动安排、幼儿园环境创设等,目的是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这对学生日后融入工作环境非常重要。
除了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教学保证前两项知训的学习外,学校应该拿出一定的时间,安排学生参加各种见习和观摩活动,特别是到幼儿园进行见习观摩和模拟仿真教学活动。学生的见习活动应该由学校和幼儿园双方教师共同设计与理论教学同步的实训项目,并努力涉及儿童行为表现、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观察、记录与评价等方方面面,并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提高学生见习的实效性。模拟仿真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动态性、交互性和协作性的教学方法,宜贯穿于幼儿教育专业各个年级的专业学习过程。
见习活动和模拟仿真教学虽然不是直接从事幼儿园各种教育活动,但是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幼儿教育的感性认识,有效拓宽理论教学的视野,缩短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距离,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应用技能,使学生克服面对教育现场、实施教育活动时的紧张、慌乱心理,帮助学生尽早进入教师角色。
四、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要实现幼儿教育专业按培养方案所确定的最终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目标,仅有职业情感培养、职业形象塑造和职业知识的学习显然不够,因此,必须加强幼儿教育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加强音乐、舞蹈、美术、演讲与口才、教学设计等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音乐、舞蹈、美术、演讲与口才、教学设计等是幼儿教育的基本技能,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全面掌握这些技能。因此,学校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通过实训、模拟教学、座谈、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