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1

1 概念

黄土地貌:发育在第四纪黄土(或黄土状土)地层中的各种地貌形态的总称,具有一系列自己特有的特征。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面积40万km2。占世界黄土分布70%,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80m。

2 黄土高原的现状

2.1 黄土高原地貌现状

中国黄土高原素有“千沟万壑”之称,多数地区的沟谷密度在3~5km/km2以上,最大达10km/km2。沟谷下切深度为 50~100m。沟谷面积一般占流域面积的30%~50%,有的地区达到60%以上,将地面切割为支离破碎景观。

2.2 黄土高原的水土现状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本身自然环境脆弱,加上长期以来土地利用不合理,植被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植被从古代到今天的巨大变化,更主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总的趋势是面积越来越小,植被的结构也渐趋简单化。

2.3 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

黄土高原是我国独特的地理区域,它在地理上有如下显著的特征。

2.3.1 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黄土高原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受长期内外合力的作用,地表剥蚀切割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2.3.2 气候差异比较大。黄土高原气候受系统中岩石圈和大气圈相互影响。大气系统中降水量具有很明显的地域和季节性,降水年际变率大,时间变化上降水呈减少趋势。就气温来看,黄土高原具有冬寒夏热、寒暑变化剧烈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2.3.3 水资源缺乏,供需矛盾突出。在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水面蒸发是降水的2倍多,而且降水集中,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3.4 山地丘陵面积大。黄土高原地区土地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整个地区的80%,而河谷平川只占土地总面积的20%。这种起伏的地貌构造不适合农耕。

2.3.5 植被覆盖率低。在黄土高原上,30%~40%左右的地方都是荒山秃岭,给人留下满目疮痍的景象。人工草地很少,有的地方由于过垦山坡,表土流失严重,显露出基岩。

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一些人为因素共同造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强度大,面积大,速度快的现状;导致了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严重、农田破坏严重、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泥沙淤积河道,旱涝灾害不断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由于该现象会破坏耕地,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以有必要采取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提高黄土高原土壤的生产能力。

3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

3.1 综合治理措施

从目前国内外防治水土流失的各项措施看,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它们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们是一个统一体,缺一不可。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水平梯田,打坝淤地,引洪灌地。植树种草可以有效的减轻水土流失。由于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应以乡土林种为主体,合理利用外来树种。在林种布局完整的基础上,要慎重选择经济林树种。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来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目前根据旱坡地坡度大小,提出一套适合于坡度大小的耕作制度。

3.2 生态旅游开发

加强黄土高原的道路建设,建设成以黄土地貌景观为特色,千沟万壑的立体环境生态景观体系。充分利用地形特征,开发陕北地区的民土风情,利用本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旅游。

3.2.1 制定生态旅游方案。生态旅游资源规划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纲领和蓝图。黄土高原地区地域广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依照统一规划、循序渐进的开发方式。 同时,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要制定严格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法律、法规,并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监督法规的执行,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法律保护,真正做到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2

黄土的堆积是经过风的吹扬、搬运、堆积而成。堆积之后,又受流水和块体运动影响,可发生再搬运,形成黄土状堆积物。而今黄土高原广大地面被为数众多的沟谷切割的十分破碎。在黄土堆积最厚的中心地区,泾、洛河中游、马连河和蒲河间有几片相对平坦的塬面,如董志塬、洛川塬等巄、陇中祖历河中游、延水关到禹门口的黄河两侧,晋东南漳河中游等地保留部分窄条的“黄土残塬”。塬的顶面比较平整,坡面坡度一般为1°—3°四周受沟谷侵蚀,形成陡峻的边坡。目前平整的黄土塬已残存不多,塬面已不及黄土覆盖面的1/10。目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已被分割成千沟万壑的丘陵沟壑区,称为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其面积约占黄土总覆盖面积的9/10,梁峁分布区地面非常破碎,丘陵顶部面积小,梁的面积很少超过2平方公里,峁的面积仅有0.25平方公里,顶部坡度3°—5°,或8°—10°,坡面的坡度大到15°—35°。梁与峁在地域分布上无法划定其分带,大体上,陇中梁多于峁的比例较大,那里较多出现具有大面的凹斜坡的长梁。陕北与晋西梁多于峁的比例较小,那里则以较大面积的凸斜形坡的短梁居多。在延水关以北的黄河沿岸及其较大的支流的下游,梁峁面积大致相等。黄土高原受现代加速侵蚀,被切割的程度和速度十分惊人。

水土流失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这是由于黄土的结构、地质、气候、植被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1)地貌形态的不稳定与黄土结构的易侵蚀性:表面覆盖着身后的黄土。黄土质地疏松,雨水崩解,极易侵蚀。当水易集中、一定强度运动时,就能产生侵蚀—水蚀。光热变化大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加之强烈的大陆季风,在西北部干旱地区,产生了另一种侵蚀—风蚀。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谷纵横,谷坡陡峭加上本区大面积且厚度较深的黄土覆盖,使地表物质很不稳定,一遇外力,很容易引起侵蚀和崩塌。

(2)降水集中,多暴雨且变率大:本区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偏少,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650毫米之间,且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7—9三个月降水量之和占全年的60﹪左右,冬季只占5﹪造成暴雨的原因很多,主要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有关。每当冷气流从西北方或北方侵入本区,与副热带高压间产生冷锋,而当冷锋移动滞缓,锋面两侧辐和作用加大的时候,常产生暴雨。由西来高空地槽环境,受副热带高压阻滞,也可产生持续性暴雨,此外,气旋、台风过境也可以形成暴雨。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加上植被稀疏,有利于夏季热力对流,故降水多为暴雨,因而降水过于集中和多暴雨且变率大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3)植被稀少:本区的自然植被中,目前面积最大且分布最广的是森林遭受破坏后而出现的灌草丛。在天然植被破坏、缺乏师徒保护措施下,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耕作方式,引起屯壤侵蚀。随着土壤的破坏和流失,土壤剖面逐渐被侵蚀,以致黄土母质出露,由于土壤侵蚀不断进行,成土过程始终处于微弱阶段。基于自然土壤剖面的消失,是土层变薄,肥力降低,保水保肥性差。

﹙二﹚人为原因:

本区是我国古代文化中心,长期的认为影响,使自然面貌受到极大的改变,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被毁掉,地表抗侵蚀性大大减弱,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其次是不合理的利用土地,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树木、开矿以及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不合理利用土地造成恶性循环。

水土流失的危害:

(一)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黄土高原上自然土壤易剥蚀,多坡地,经暴雨冲刷,使喊腐殖质的表层土壤流失,造成肥力下降,使农业减产。

(二)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暴雨期间,泥沙与雨水齐下,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沟壑发展日益加剧,同时黄土崖壁的崩塌以及水土流失引起的泥石流灾害,危及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三)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水土流失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降低,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土、肥的长期大量流失,使土地日益瘠薄,持水能力降低,干旱灾害频发,再加上本区的过渡性特性,生态环境恢复相当困难。

(四)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

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冲入黄河,淤积水库,阻塞河道、抬高河床,引起洪涝灾害。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汇入河道的泥沙量大,流经中、下游时,随着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降淤积,使水库淤浅而容量减小,河道阻塞,使得黄河下游成为著名的“地上河”且入海口三角洲不断向渤海推进。

(五)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本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量减小,部分黄河干、支流水库不得不采取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每年大约有1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用于冲沙入海,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

水土流失的治理: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必须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因地制宜确定生产方向,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要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改土与治水结合,治坡与治沟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积极建设基本农田,大力造林种草。一中小流域为单位,实行山水田林综合治理,集中治理和连续治理。

(一)统一规划、分清缓急、区别对待

包括山、水、田、林、路,农、林、牧、副、渔的全面规划,沟、谷、坡综合治理方案要以黄土区的侵蚀现状为依据:对目前还处于正常自然侵蚀阶段的地区,只要坚持合理利用,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危害性的水体流失;对严重切割的台地和丘陵地,包括坡面被切除的细沟、浅沟,甚至冲沟,这些地区地面破碎,即使无雨,在耕松的黄土面上也会不断发生土粒泻溜,水土严重流失,因此必须十分重视这类地区的治理。

(二)因地制宜增加植被的覆盖度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加植被覆盖度,是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关键性措施。黄土之所以受侵蚀,是因其质地疏松、胶结力弱、的土面经受不住暴雨冲刷,表土地易随水流失。本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数千年来无计划、不合理的垦殖,在天然植被遭受严重的破坏,极大地削弱了地面的抗蚀能力之后才造成的,植被一经破坏,便形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历史证明,单纯用各种工程设施来补偿、修复自然生境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增加地面覆盖度,增强地面抗蚀能力。

(三)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治理黄土高原的谷、坡、沟,生物措施是治本,但是生效较慢,对某些侵蚀严重或急需治理的地区,不采用必要的工程措施为先导,植被不易成活。所以在这些地区和地段必须先采取快速的工程措施,控制住水土流失,然后转入根本性治理,恢复植被覆盖,也只有植被生长起来之后,才能保证和巩固工程措施。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同样也必须要以全面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作保证,不解决大面积绿化黄土高原,控制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水利工程就无法生效,而且变水利为水害,恶化水库附近地环境,加速水土流失。

具体治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措施,以建设梯田、坝地等基本农田为主:把坡耕地修成水平梯田,能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70—90﹪,提高作物产量1倍以上,是丘陵区保持水土流失、改造低产田的主要措施。甘肃省庄浪县,1998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梯田化模范县”,“九五”期间新增梯田1.567万hm2,累计达到6.03万hm2,占坡耕地面积的92%,农业人均水平梯田2.5亩同期,建设水窖30000眼,扩大梯田补灌面积4000hm2,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陕北吴堡县,面积428km2,有6.48万人,共建成水平梯田10.7万亩,加上1.24万亩坝地和小片水地,人均基本农田1.84亩,人均粮食由不到200kg上升到378.9kg,粮食基本自给。

在沟中修坝淤地,变荒沟为良田,既能抗旱,又能增加产量。山西省汾西县,面积865km2有10.8万人,到1984年全县有坝地5.83万亩,平均亩产325kg。1970年全县粮食总产0.2亿kg,亩产75kg,人均200多kg,1984年全县粮食总产0.53亿kg,亩产1851kg,人均490kg,坝地面积为良田面积的19.9%,而坝地产量为粮食总产量的56.9%。

2.造林种草:在荒山、荒坡、荒滩、荒沙和退耕的陡坡地上,造林种草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小气候的主要措施,同时又是解决“四料”,促进林牧副业发展,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黄土高原地区造林种草750万hm2改善了生态环境。长城沿线风沙地区通过综合治理,有效地制止了沙丘南移,陕西榆林市有42.7万hm2流沙得到固定或半固定,减轻了风沙灾害。数十万公顷的沙荒地变成了农、林、牧基地,风速降低49.5%春季气温提高0.7至2.4度,有效减轻了早霜危害。

3.耕作措施:在尚未修成水平梯田的坡耕地上,采取沟垅种植、抗旱丰产沟等改变微地形,间作、套种、草田轮作等增加地面被覆,深犁浅翻、增施有机肥料等改良土壤,都能够减轻水土流失,提高作物产量。陕西省延安市上贬村,42户农民,1982年采取沟城种植435亩,平均亩产163.4kg,比一般坡地亩产42kg提高2.9倍。

4.小型拦蓄措施:在不同类型的地区,修建水窑、涝池、谷坊、沟头防护等辅小型工程,以拦蓄地表径流,解决人畜饮水,制止沟头前进与沟底下切,宁夏固原地区,近年来共修水窑7万多眼,配合少量涝池和水井,解决了21.2万人口、3.5万头大牲畜、16.2万只羊的饮用水。

参考文献

[1]《中国自然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3

关键词:黄土高原 淤地坝建设 施工队伍

一、淤地坝工程建设简况

在黄土高原多年的治理水土流失实践中,一条成功的经验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在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加强沟道工程建设,尤其以治沟骨干工程为支撑,积极探索和开展小流域沟道坝系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治理水平。

治沟骨干工程,即在小流域坝系中起骨干作用的淤地坝,它是在严重水土流失区坡面治理的基础上,为加强综合治理、提高沟道抗洪能力、减少水毁灾害而在支毛沟中兴建的控制性缓洪拦泥淤地工程。工程建设项目于1985年经国家计委计土〔1985〕1225号文批复,列入基建计划,作为小型项目管理,于1986年投入试点建设。截至2000年,15年间共安排兴建骨干坝1436座(其中新建1046座,加固配套390座),1152座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

二、淤地坝工程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在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以其显著的拦蓄、淤地、增产作用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尤其是自80年代中期利用国家有限资金兴建骨干淤地坝工程后,提高了建设标准,规范了建设程序,又加强了科学研究,工程发挥了应有的骨干作用,巩固了众多中小型淤地坝建设成果,使治黄成效大大提高。

1.近期实施概况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加快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步伐,投资力度增大,建设规模逐年增大。从1998年以来,每年治沟骨干工程建设数量都在100座以上。根据单坝国家补助投资分析,在单坝建设规模不变情况下,国家补助部分由“八五”期间的16.34万元增加到“九五”期间的32.38万元,翻了一番,增长幅度较大。2000年以后,又进行了重点支流项目区及示范区建设,除骨干坝建设外,还增加了中小型淤地坝建设,已安排建设1040座。

2.规划发展建设前景

2002年7月,国务院批复了《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确定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总体布局、目标及重点措施等。2003年初,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坝系建设被水利部列为年内争取启动实施的三大“亮点”工程之一。根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新近组织编制的《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规划》,到2010年,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淤地坝6万座(骨干坝1万座,中小坝5万座),近期至2005年建设1.84万座(骨干坝4200座,中小坝1.42万座)。

大规模的淤地坝建设,持续的高投入,必将给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对淤地坝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也将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三、抓好开局,努力工作,迎接新挑战

和过去相比,大规模的淤地坝建设不单单是建设任务的增加,建设环境也大不相同,国家已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全面推行“三制”。依据多年来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的情况来看,在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应研究对策措施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1.抓住关键,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长期以来,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资金投入的标准普遍偏低,按照工程全额需要,各级的投入比例一直是一个困扰工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加之多层次行政审批、管理,没有哪个主体对投资风险责任负责,投资控制和项目管理难度很大。尽管在目前条件下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困难还很大,但为适应大规模淤地坝建设的需要,必须转变观念,全力创造条件,推动这一核心制度的实施。淤地坝建设是以支流为骨干,以县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流域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负责组建项目法人,要按照政事或政企分开的原则,彻底摒弃过去那种政事、政企不分,各种职责集于一身的管理模式。应由组建的项目法人对淤地坝工程的建设、管理、经营负全面责任。工程参建各方必须严格按照合同从事工程建设,全面落实各自的责任与权利,加强质量管理,使淤地坝建设项目的管理逐步走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建设管理的轨道。

2.着力提高淤地坝工程建设监理水平

今后大规模的淤地坝建设,给水土保持行业监理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根据目前情况,监理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完善:一是监理队伍需要扩大和加强。尤其是流域机构所属的监理单位,应利用现有的优势发展壮大,提高竞争力,满足骨干坝建设监理的需要;大量的中小型淤地坝需要地方监理队伍监理,完善和加强地方监理队伍必要而紧迫。二是根据淤地坝工程的特点加强专业人员配置。淤地坝项目不同于其他水土保持措施项目,淤地坝工程对专业的要求较强,尤其是骨干坝,不具备水工专业基础知识是很难完成工程监理任务的。三是规范淤地坝工程监理行为,提高监理质量。根据淤地坝项目面广量大、布局分散的特点,近年来采取的以巡视监理为主的方式,难以保证淤地坝建设质量的要求,影响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因为淤地坝工程投入资金量大、工程等级高、专业技术要求严格,一旦失事后果将非常严重。必须改革原有的监理制度。

3.逐步探索并试行淤地坝工程招标投标制

近期在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建设中大规模推行招标投标制的条件还不太成熟。一是过去十几年的淤地坝工程建设中投入资金低而不稳。一方面是国家补助标准低,另一方面是大多水土流失地区地方财政困难,匹配资金不到位。尽管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近几年国家提高了建设补助标准,但与建设的实际需要还有差距,项目招标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资金保障。二是由于投入低而不稳,建设项目时有时无,一方面在基层县(旗)一级,形不成像样的专业化、正规化施工队伍,缺乏适应工程建设施工的建筑市场条件;另一方面,在一些大中城市虽有实力雄厚的专业化、正规化施工队伍,但淤地坝建设项目小型多样、投入资金偏少、利润低,有能力承担的施工队伍又不愿做。

因此,笔者认为,当前要推行工程招标投标制,应营造适当的外部条件,一方面随着国家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加,在招标的建设资金方面条件会逐步具备。另一方面,在今后建设中要创造条件加强基层专业化、正规化施工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发展壮大招标投标建设市场,根据条件逐步实施。当前应对投资重点项目,如骨干工程积极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行实施。

4.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多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的小型淤地坝建设由群众自发兴建,治沟骨干工程建设也一直是“僧多粥少”,除少数重点县外,大部分市县项目时有时无,加之大都是在山大沟深、地域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许多地方技术力量薄弱、人才奇缺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业务管理人员因项目少得不到锻炼,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低下,尤其是具备水工专业素质的技术人员、懂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政策法规的管理人员少之又少,的确难以应对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因此,重点对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加强人员培训和提高,是淤地坝建设前期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5.抓紧淤地坝项目相关政策和配套法规建设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4

生态长城

在缺水少雨的西部地区,鲜有山头郁郁葱葱。而在宁夏彭阳县,我们却发现了一条一望无际的绿色山脉。

站在高高的山顶,眺望四周,只见满山的林木苍翠挺拔,草木旺盛,宛如长蛇的黑色道路,盘绕着层峦叠嶂的绿色山川,蓝顶红瓦白墙的农家院落,安静地点缀在山川之中,如成熟的果实般散发着诱人的甜美。

以前,它也和其他的西北山脉一样,很难见到长有树草。彭阳县地形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残塬区,1983年建县时,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333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92%,年流失土壤总量约1400万吨,土地贫瘠,植被稀疏,小气候恶化,生存条件恶劣。

为此,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一道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按照“山顶沙棘带帽,山坡两杏缠腰,坡底广种核桃花椒”的方式,改造梯田使斜度小于15度,在山下筑起多道绿化防护带,防户带上种上银杏和植被,并在山体上种草,使“泥不出田,水不下山”。

截至2007年,全县累计治理小流域92条,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633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70%。彭阳人用双手挖出的“88542”工程整地带可以绕地球赤道3.2圈,被日本友人称为“中国生态长城”。

财政搭台

生态跨越的背后,是一种创新性的整合合力。

宁夏财政人自豪地说:“这是我们多年来创新机制、转变思路,实行生态移民、退耕还林还草、封育保护的结果。”

在财政厅牵头实施的小虎洼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扶贫开发示范点,彭阳县财政局副局长孙智慧指着一个长方型的土坑说:“这就是我们的‘88542’水土保持水平沟,高0.8米、长0.8米、宽0.5米,边宽0.4米,面积2平方米。这都是我们全县干部职工义务挖的,长度可以绕地球3周。”

除了依靠这种坚韧不拔的苦干,更主要的是巧干。

为了克服部门“单打一、唱主角”的弊端,彭阳县将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按部门职能分配,共同实施,形成“县委决策、政府组织、财政搭台、部门唱戏”的联动机制,探索出了一个统一规划、部门联动、共同治理的模式。先后整合使用各级各类财政支农资金4629.7万元,其中整合使用自治区发改、财政等部门投资2539万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5%;县级整合投资2090.7万元,占规划总投资的45%。相关部门既在各自范围内开展工作,又在统一规划下集中优势打“歼灭战”。

彭阳县财政局局长杨天峰介绍说,“我们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采用的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管理模式,还在全国黄土高原类型区进行了推广。”

“10年初见成效、20年大见成效、30年实现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的宏伟蓝图,咬定青山不放松,敢叫日月换新天,一代接着一代干,一级干给一级看,一张蓝图绘到底。”杨田峰说,这是宁夏人的精神,也是财政人的精神。

宁夏模式

彭阳只是宁夏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

自2003年以来,宁夏先后在黄土丘陵地区实施了彭阳县“小虎洼”、“长城源”、原州区“庙台”等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扶贫开发项目。

如今,宁夏黄土丘陵地区初步实现了“天蓝、地绿、水清、路通、景美、民富”的目标。在刘沟门村,记者看到,农民利用山上新长出的紫花苜蓿,发展蓄牧业,平均每户养牛4头、羊4只,每户年均2万多元,一举脱贫致富。

宁夏模式逐渐成型,这就是将生态建设、小流域治理、扶贫开发结合在一起,把各部门项目、资金、技术整合在一起,统一规划、部门联动、共同治理的模式。

除了小流域治理的“宁夏模式”,宁夏财政还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宁夏模式” 。

财政厅外经处处长常立民向记者介绍:宁夏还曾利用日元贷款项目,实施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专家支持、群众参与、严格内控、简洁支付、有力检测”的项目管理模式,曾被总理批示“要宣传推广宁夏的经验”。日本贷款银行更将这种项目管理模式称为“宁夏模式”,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推广。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5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224

1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我国甘肃是西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水力侵蚀,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质结构受到破碎,土壤质地严重疏松,生态植被遭到破坏,已成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罪魁祸首。目前,黄河流域以水蚀为主,伴有土沙下沉、崩塌、滑坡等重力和风力侵蚀,使原有清澈的河流变成了浑浊不堪的“泥沙河”。

2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当前,黄河流域中出现水土流失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在人类的不合理规划、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情况下,造成了土壤植被严重破坏,经自然环境下雨水冲刷而引起的表层土壤的流失,这2种因素无疑是加速水土流失的问题根源。

2.1 造成水土流失的地质因素

甘肃省内以高原山丘为主要地形,黄河流域两边趋于山谷之间,而山上大部分为松软黄土覆盖,并以粉沙壤土为主,如自然环境影响,在不可抵御的条件下发生地震,在地震的多次作用下,容易产生土质松散,土层破碎滑塌、湿陷并流入河中,这是引起滑坡侵蚀河流的重要原因。

2.2 造成水土流失的地貌因素

黄土高原土石山地山高谷深,形成了坡陡沟密的地貌类型,时常会在水流过程中囤积雨水、雪水,土壤表面明显出现新裂痕,这是引起水土流失的地形因素。

2.3 影响水土流失的气候因素

在甘肃境内黄河流域,每年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降雨量大、风沙也大,常以暴雨、大雨形式降落,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山坡上形成泥石流一顷而下。

2.4 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为在开发建设项目过程中未能及时有效采取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必要措施,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加速了现代土壤的侵蚀程度,导致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在山丘、高地居住的群众为了农业生产,靠陡坡开荒种田,从而进一步导致形成了新的侵蚀沟;大坝、溢洪道等建筑物的开挖、填筑扰动了原地貌,破坏了水土保持设施,造成水土流失;料场的开采、弃渣的堆放,尤其是随意向河流倾倒弃渣,影响排洪。

3 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3.1 强化宣传,提高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责任意识

防止边治理边破坏,预防新的水土流失。必须加大对《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能够自觉参与到水土保持组织中,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3.2 立足实际,全面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进程

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是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有效措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不但保护了包括黄河流域在内的其它生态环境,而且也达到了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

3.3 加强管理,着力做好对易发地区的重点监管

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大对生态植被的保护力度,对不合理开垦、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严厉制止。

3.4 总结提炼经验,提高作用实效

充分利用现有技术,逐步加强对新技术的推广及运用,可根据气候变化、水土保持等特点设立试验示范点,通过示范,做到善于总结、善于提炼经验,如:修建水平梯田,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实施打坝淤地工程,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使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使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3.5 以小流域为单元,形成防治体系

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形成综合的防治措施体系。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小流域治理与开发的基础,能为林草措施及农业生产创造条件,是防止水上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并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水土保持农业措施。在水土流失的农田中,采用改变小地形,是一种增加植被覆盖度和土壤抗蚀力的方法,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目前,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中的防护林主要包括分水岭防护林、护坡林、侵蚀沟道防护林、护岸护滩林等,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与开发的根本措施。

总之,采用以上措施,可以极大预防和治理好水土流失。有效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缓解和减少水土流失,继续做好水土保持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滇平,吴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3.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6

水土流失遍布全国各地,不论山区、丘陵区、平原区,还是农村、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水土流失。在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43万km[2]。在内蒙古河口镇到龙门之间,面积达10万km[2]的晋陕陕谷地带,年平均水土流失模数达1万t/km[2],最严重的地区达5万~6万t/km[2]。在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73.94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41.1%,水土流失区土壤年侵蚀总量约22.4t。在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面积达5万km[2],占黑土地总面积的42.8%。目前沿我国北方地区约有沙化土地面积20万km[2],潜在的沙漠化土地面积16万km[2]。

1.2 趋势

第2次遥感普查结果表明,经过近年来的综合防治,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程度有所减轻,但从全国来看,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总体来看,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目前,平均每年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km[2],沙漠化也呈扩展趋势。据最新的卫星遥感图片显示,在我国的北方,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一条东西长约4500km,南北宽约600km的黄色带正在扩展。从治理上看,全国367万km[2]水土流失面积中,亟待治理的有220万km[2],还有2666.67万hm[2]坡耕地要改造。长江上游、黄河中游、风沙地区、黑土地等水土流失依然严重,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如果按照现在的治理速度和技术水平,要半个世纪才能初步治理一遍。更为严重的是,在土石山区、石灰岩地区、黑土地以及一些人口密集的水土流失区,如果不能尽快治理,人们就有可能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

2 危害

2.1 导致耕地减少,质量下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据统计,建国以来全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约266.67万hm[2],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在100亿元以上。每年流失的土壤,相当于在流失的耕地上刮去1cm厚的沃土。在自然状态下形成1cm厚的土层需要120~400年,这也就意味着土壤流失的速度比土壤形成的速度快120~400倍。年复一年的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地日渐贫瘠,土地生产力大大下降。资料显示,全国4200万hm[2]坡耕地和666.67万hm[2]风蚀耕地,平均每年要流失土壤30~150t/hm[2],全国每年至少有50亿t沃土付之东流,上亿t氮、磷、钾养分随之流失,超过了全国一年的化肥用量。在干旱和半干旱的“三北”地区,由于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鄂尔多斯草原沙漠化面积由50年代初的66.67万hm[2]扩展到80年代初的400万hm[2],已占到该草原面积的一半以上。据统计,目前我国北方沙化面积已扩展到20万km[2],潜在沙化面积达16万km[2]。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随着对耕地资源的破坏,直接造成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和粮食单产的下降,并进一步导致粮食总产量的下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2.2 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水旱洪涝灾害

水土流失淤积河床,降低江河防洪能力。黄河年输沙量达16亿t,成为世界河流输沙之冠,其中4亿t淤积在下游,形成千里悬河。长江也日益混浊,每年进入中下游的泥沙达5.3亿t之多。湖南洞庭湖每年游积泥沙约1.2亿t,湖面已由50年代的4350km[2]减少到2690km[2]。湖北省的湖泊面积20世纪80年代比50年代减少61%,50年代初期湖北有332个面积在333hm[2]以上的湖泊,现在只有125个,总面积为2520km[2]。建国以来,泥沙淤积水库、塘堰达220亿m[3],等于损失上百个大型水库,影响农田灌溉和城乡供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达100亿元。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自然灾害的种类多、频次高、强度大、影响广。建国以来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约25000多亿元。年均灾害损失约占年均GDP的3%~6%,占财政收入的33%左右,高出发达国家几十倍。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因水土流失而造成的灾害是最严重的。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因灾害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总损失的40%以上。

目前,我国有1/2的人口、1/3的耕地和70%的国民生产总值处于江河的洪水水位之下,泥沙淤积造成“悬河”增多,有20余万km江河堤坝一旦遇到大的洪水灾害其后果不堪设想。

2.3 使生态环境恶化,造成贫困,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1986年的9790.06万hm[2]减少到1999年的8953.57万hm[2],减少0.7%,10多年来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时起时落。目前西部的生态环境正呈现出由系统结构破坏向整体功能紊乱演变的态势。

目前,全国4200万贫困人口绝大多数都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其中西部地区,国家扶持的贫困县307个,农村贫困人口达2300万,一些地区已形成“越垦越究,越究越垦”的恶性循环。因水土流失造成的沙漠化地区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和边疆区,水土流失在加深贫困程度的同时,也扩大了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据调查,沙漠化危害严重的西部地区1995年农村人均产值1014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2%,为东部地区的1/5。在水土流失地区,尽管国家已为扶贫工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恶劣的生态环境很容易使扶贫的成果丧失,一场旱灾就会使许多刚摆脱贫困的群众再次陷入困境,一场不太剧烈的山洪就可以将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鄂托克旗30年间流沙压埋房屋2200多间,棚圈3300多间,有近700户村民被迫迁移他乡。宁夏由于沙漠化导致搬迁的生态难民就有100多万,青海已搬迁了20多万生态难民。

据中科院的研究表明,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排序中,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的云、贵、川、青、甘、陕、鄂七省(区),除湖北排在第15位外,其他6个省全部排在倒数10名之列。

2.4 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据统计,全国有60余座市镇常年受到滑坡、崩塌的侵扰,50余座市镇受到泥石流的侵扰。1998年,全国发生各种不同规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约18万处,其中规模较大的477处,死亡1573人,受伤1万多人,毁坏房屋50多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70亿元。2000年我国西北、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暴风雨集中,引发大量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死亡人数达1080人。西部地区最为严重,死亡787人,占全国的73%。西藏易贡藏布扎木弄沟发生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大山体滑坡,历时10mim,滑程约8km,高差3330m。滑坡造成交通中断,4000多人被困,1万群众遭受洪水威胁,经济损失达1.3亿元以上。

2.5 严重影响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

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着我国大中城市、工矿企业和国防要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北方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大中城市,受风沙危害严重。北京北部的坝上地区,近9年来流沙面积增加了39.9%,浑善达克沙地近7年来流沙面积增加了93.3%,风沙仍在紧逼北京城。全国有1300多km铁路、3万km公路、数以千计的水库和5万多km长的灌渠常年受风沙危害。全国有2.4万多个村庄和许多城镇经常受到沙漠化危害。建在沙化地区的榆林城,曾因风沙而三迁城址;湖北三峡秭归县城,也因滑坡而三迁城址。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皮山、民丰2县城,因风沙危害2次搬迁,策勒县城3次搬迁。

转贴于

3 原因

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中,人为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因素。

3.1 自然因素

3.1.1 土壤条件

纵观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土壤都是极易被冲刷的土壤类型。黄土高原的黄土为粉沙质土壤,土体疏松,易被水分散,抗冲刷能力极弱;西南地区的紫色土由紫色页岩、砂岩和砂页岩形成,易于分化,土体疏松,侵蚀严重;南方的红壤、黄壤地区及赣、湘、浙等省的土壤主要为红色粘土和石灰质土,土质粘重,透水性能差;鄂、闽、粤等地的土壤主要是由花岗岩、片麻岩分化而成的岩石土,土质粗糙,易于侵蚀。

3.1.2 降雨强度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季风区,降雨年际变化大,且季节分配不均,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雨季降水多,强度大,易于形成暴雨,这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动力条件。据对江西兴国县的观测资料表明:在降雨量(20.5mm)和坡度(33°)相同的条件下,降雨强度为82mm/h的径流量与冲刷量分别为降雨强度4.2mm/h的32倍和17倍,即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水土流失量也在增加。我国黄土高原地区,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90%。

3.1.3 地形地貌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地形地貌条件比较差。据对陕西城固县的测试表明:大于35°的坡耕地水土流失模数为每年1.4~2.6t/km[2],是30~35°水土流失模数的2.9倍,25~30°的4倍,25°以下的7.5倍。可见,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加剧。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形破碎,沟深坡陡,缓平地只占土地面积的1/5。据不完全统计,黄土高原地区长度为500m以上的沟谷达27万条之多。长江流域则更是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土层瘠薄。这些特殊的地形地貌为水土流失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3.2 人为因素

3.2.1 植被破坏

在正常条件下,植被如果不受到外力的破坏,一般多生长茂密,植被覆盖率可以很高,即使在50~60°以上的极陡坡地和抗冲刷能力很弱的土壤上,在暴雨时也很少形成强水土流失。一般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模数相当于林地的10倍,相当于荒山和其他用地类型的3~6倍。植被覆盖率低,则径流系数就大,水土流失就强。由于长期的不合理砍伐,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4%,仅为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1/5。

3.2.2 过度放牧

草场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植被,但由于过度放牧,导致了草场资源的严重退化,由此也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建国以来,我国牧区家畜由2900万头(只)增加到9000万头(只)。据统计,北方部分地区草场超载率高达50%~120%,有的甚至高达300%。目前我国中度退化程度以上的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1/3,其中,内蒙古6359万hm[2]可利用草地中,退化面积已达3867万hm[2],占可利用草原的60%。内蒙古草原的牧草平均高度由70年代的70cm下降到目前的25cm,产量由60年代的1635kg/hm[2]下降到80年代的645kg/hm[2]。新疆和甘肃的草场因过度放牧导致退化的面积已分别达63.6%和87.8%。

3.2.3 陡坡开垦

由于人口和粮食的压力,以增加粮食为目的而开发陡坡所形成的坡耕地在我国大量存在,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每年进入长江的泥沙约5万t,其中1/3来自坡耕地。长江支流乌江流域44个县,每生产1kg粮食要流失23.5kg泥沙;四川省三江(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地区每生产1kg粮食要损失26.5kg泥沙。

3.2.4 工程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工程建设活动日益增多,每年搬动岩土总量达380亿t。工程活动因缺乏有效水土保护措施和存在不良行为等,经常导致或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

4 防治对策

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了重大损失,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认为发展中不可避免地要造成水土流失,先发展、再治理等思想的存在和水土保持法治观念淡薄等原因,造成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很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在局部地区甚至仍存在扩展的趋势。水土流失的治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4.1 积极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各地要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有关方针政策,将坡耕地等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加强生态建设,从源头上治理水土流失。据测定,在黄土高原地区,同样坡度的陡坡地,耕地土壤流失量是草地的5~20倍,水的流失量是草地的2~8倍。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既可以治理水土流失,取得生态效益,又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据对陕西米脂县泉家沟的实验分析:在大于20°的坡耕地上,粮食单产750kg/hm[2],盈利150元/hm[2]以下,且水土流失严重;种草则可达11250~15000kg/hm[2],养牛收益达1917元/hm[2]。

4.2 加大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力度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多种措施,重点加大对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风沙区综合治理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力求取得突破。同时,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开发,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认真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把防治水土流失与提高农业生产结合起来。

4.3 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加大监管力度

水土流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加强监测,才能及时作出决策,采取相应措施。为适应防止水土流失工作的要求,要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特别是对水土流失扩展严重、水土流失易发地区实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变化情况。要争取做到将各地防止水土流失工作的成效每年反映在监测数据上,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又可以作为对各地工作成效做出量化考核的客观标准。

因此,一方面要采取最严厉措施,加大对植被的保护力度,制止毁林、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有效降低人为不良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同时,要加大对生态效益的评估,要像经济效益一样,有具体的量化指标。

4.4 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水土保持,并确保资金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形成稳定、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银行要增加贷款额度,并适当延长偿还年限。

4.5 开展水土保持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

建立稳定的水土保持科研队伍,加强高新技术的攻关、推广和应用工作,注重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提高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水平。

4.6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