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环卫一体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环卫一体化范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镇为主体、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整体推进”的原则,建立完善农村环境卫生运行管理机制,逐步把农村环境卫生纳入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轨道,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努力营造清洁舒适、文明和谐的城乡环境,持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目标
通过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环卫管理体系,形成“镇村收集、市运输处置”的生活垃圾收运机制,逐步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使城乡环境卫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卫生意识显著提高,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组织实施
(一)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根据区域分布、地形地貌、人口总量等条件,4月底前,将全市375个城中村、园中村、乡镇驻地村、主要交通干道沿线村纳入环卫一体化管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环卫管理新模式,年底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市环卫管护中心负责制定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居)环境综合整治验收标准,对实施环卫一体化的村(居)进行验收审批,做到整治一个、验收一个、纳入一个。各乡镇(街道)、村(居)要按照验收标准,集中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彻底清理积存垃圾,为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奠定良好基础。
(二)配齐设施,健全队伍。按照2-3个乡镇建一处垃圾转运站的标准,在全市规划建设7处垃圾转运站,住建委、国土资源局、环卫管护中心负责选址规划,做好用地、立项、环评等各项手续办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计建设;年内镇垃圾转运站建成投入使用。各乡镇(街道)按照每30户设置一个垃圾箱的标准,规划确定各村垃圾箱位置;环卫管护中心在对各乡镇(街道)、村(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负责把垃圾箱安装到位。各乡镇(街道)按照每100户设1名保洁员的标准建立专业保洁员队伍,并配备专人对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存放;同时,每村设立1名环卫监督员,负责政策宣传、全民发动、监督检查等工作,并引导村民将生活垃圾入箱、定点倾倒建筑垃圾,及时制止乱排乱倒垃圾、损坏环卫设施等行为。各乡镇(街道)要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安排2~4人成立专门管理办公室,具体承担本乡镇(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组织发动、宣传引导、费用收缴、检查考核、推进落实等工作;环卫管护中心、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对村级保洁员和监督员队伍的管理、指导和服务,督促做好各村垃圾收集、清运管理工作。
(三)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各乡镇(街道)、村(居)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积极探索全托管式、半托管式和自我服务式等环卫管理模式,实现村级垃圾的“日产日清”。对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村庄,要创新思路,结合各村地域特点和群众生活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分类分拣,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处置总量,提高无害化垃圾的就地处理率。市住建委、环卫管护中心和各乡镇(街道)要研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五个一”管理制度,即:有一套完善的农村垃圾管理和卫生评比等规章制度、有一个妥善解决保洁员工资的渠道、有一套切实提高农民卫生意识的教育办法、有一套过硬的农村垃圾处理督查制度、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同时,各村(居)要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的作用,通过村民代表会制定村规民约,划分村民卫生责任区,与村民签定门前“三包”责任状,规范和约束村民卫生行为,真正做到“污水乱排有人问,垃圾乱放有人理,沟渠淤塞有人清”,不断巩固农村环境整治的成效,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的长治久洁。
(四)创新举措,多元筹资。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建立市、镇、村三级共同承担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经费保障机制。市财政承担全市垃圾转运站、垃圾箱、环卫车辆建设购置费用。各乡镇(街道)、村(居)承担所辖道路保洁、生活垃圾清运处置等费用。乡镇驻地有关企事业单位、经营业户承担各自的环卫保洁、垃圾清运处置费用。各村(居)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村集体拿一块、社会捐一块、群众集一块”等形式,筹集村级环卫费用,也可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形式筹措。乡镇(街道)、村(居)承担的费用由社区服务中心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市、镇、村三级环卫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市财政根据环卫一体化检查考核情况,年底对乡镇(街道)实行“以奖代补”,具体奖补办法由市财政局、环卫管护中心共同研究制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检查考核等工作。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工作合力。各乡镇(街道)成立相应机构,落实人员、职能和责任,及时协调处理工作推进中的相关问题。市、镇、村三级要层层签订责任书,把任务目标落实到具体村庄和道路,明确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农村环卫一体化范文2
为进一步提高城乡环境卫生质量,创建清净舒适、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市政府确定,在全市推行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是指对城市建成区、各镇(街道)、村(居)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实施城乡统一管理的模式。通过组建市、镇(街道)、村(居)三级环卫管理机构和环卫清扫保洁队伍,按照“村(居)收集、镇(街道)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集处理模式,明确落实责任,强化绩效考核,严格奖惩兑现,全面构建起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网络,切实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促进全市城乡环境卫生质量持续改善提高。
二、运转机制
(一)市里成立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制订城乡环境卫生工作标准和管理考核制度,负责对各镇(街道)环境卫生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管理,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检查考核。农村公路和环境综合管护工作办公室不再负责镇(街道)驻地、村(居)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及垃圾收集清运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考核,其它管护事项仍按原政府文件规定执行。
(二)各镇(街道)成立环卫所及环卫清洁队伍,由镇(街道)分管负责人兼任所长,对镇街驻地及辖属村(居)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及垃圾收运的工作实行指导管理并组织实施、考核。
(三)各村(居)设立环境卫生专管员及环卫清洁队伍,专管员由村(居)两委班子一名成员担任,负责村(居)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清洁人员的工作考核。
三、工作责任
(一)建成区环卫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市环卫处负责《关于公布市政界限的通知》中界定的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负责市垃圾处理厂的运行管理;负责13个镇(街道)15座垃圾转运站的运行管理及村(居)地埋式垃圾箱的转运、箱体维修。环卫处负责3个镇4座垃圾转运站的运行管理及村(居)地埋式垃圾箱的转运、箱体维修。
(二)镇驻地环卫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镇(街道)环卫所负责组织实施镇(街道)驻地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督导所辖村(居)组建环卫清洁队伍,指导其开展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作,以及对其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三)村庄环卫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村级环卫清洁队伍负责村(居)内及四周环境卫生的日常清扫保洁、地埋式垃圾箱和垃圾桶等垃圾容器的管理维护,做到随脏随清、全天保洁,草堆、粪堆应统一设置场地进行规范处置;负责村(居)生活垃圾的统一收集并就近运送至村地埋式垃圾箱或镇(街道)垃圾转运站、市垃圾处理厂(各镇应设置规范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对农村建筑垃圾进行规范填埋,严禁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之中),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四、人员和设施配备
(一)人员配备。各镇(街道)要按照以下标准分别组建成立镇(街道)、村(居)两级环境卫生清洁队伍,并将保洁员的基本信息统一上报至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办公室备案,以便于考核:镇(街道)驻地按每9000平方米道路配备一名清洁员;村(居)按每100户配备一名清洁员(不足100户的按100户计算)。
(二)设施配备。各镇(街道)负责为环卫所配备工作车辆和日常办公设备,并结合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为镇(街道)、村(居)环卫清洁队伍统一配备垃圾运送车辆、垃圾收集容器、清洁员作业工具和服装等,做到标识、装备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满足环卫工作需要。
五、经费投入
(一)资金筹集。坚持多方投入、分级负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环卫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清运经费。一是各镇(街道)将环卫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清运经费纳入镇(街道)财政预算,落实专项资金,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市财政按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办公室的考核情况,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每年对各镇(街道)进行补助。三是各镇(街道)可依据国家收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有关规定,参照市区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向辖区内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业户收缴生活垃圾处理费,用于补充镇(街道)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经费。四是鼓励各镇(街道)、村(居)通过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吸引企事业单位帮扶等方式筹措环卫清扫保洁资金。
(二)建设投资。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村(居)需建设的地埋式垃圾箱及配套的运输车、吸污车等设备,由市财政负责统一采购;地埋式垃圾箱的土建及配套工程建设由各镇(街道)、村(居)负责。未建设地埋式垃圾箱的村(居)垃圾收集、转运,仍按照《关于做好农村公路和环境综合管护工作的补充意见》规定,由各镇(街道)按照每1300户居民1辆垃圾清运车的标准,配备各自向中转站运输垃圾的车辆。
(三)运行费用。
1、环卫清扫保洁费用。镇(街道)驻地、村(居)日常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及村内生活垃圾收集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由镇(街道)、村(居)自行负担。
2、生活垃圾运送费用。垃圾中转站的运行费用、已运行的地埋式垃圾箱和今后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村(居)建设的地埋式垃圾箱的转运费用及地埋式垃圾箱体维修费用由市财政负担。
未建设地埋式垃圾箱村(居)的垃圾清运费用,仍按照《关于做好农村公路和环境综合管护工作的补充意见》规定,根据镇(街道)按标准配备的垃圾清运车数量,按每辆车每年3万元经费标准计算(包括司机报酬、跟车员报酬、燃修费等),市财政给予专项资金补助,补助标准为:内陆镇、街道补助100%,沿海镇、街道补助70%。
(四)资金拨付。市政府批准的专项补助资金纳入年度财政支出预算,由财政部门根据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办公室提供的考核情况拨付至各镇(街道),并监督兑现到作业队伍,严禁挪作它用。市农村公路和环境综合管护工作办公室不再负责专项补助资金的拨付。
(五)人员待遇。参照《关于推行农村公路和环境综合管护的实施意见》规定,环卫清洁人员报酬按工作绩效支付,由基本报酬与绩效考核报酬两部分构成,基本报酬按月发放,绩效报酬以考核为依据按季度发放,具体待遇标准由各镇(街道)根据情况确定。各镇(街道)负责为环卫清洁人员投保工伤保险或雇主责任险。
六、实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切实加强对全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市督查考核、城建、财政、交通、城管执法、环保、工商、广电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设局。各镇区、街道要充分认识推行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列入议事日程,健全组织机构和清洁管理队伍,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和村(居)环卫清扫保洁管理考核办法,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工作责任,保障资金投入,确保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办公室要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切实抓好全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监督考核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镇、街道是本辖区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相关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具体工作落实,督促各村(居)成立环卫专业队伍,配足垃圾收集容器和清运车辆,做好环卫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作;要加强对村(居)环境卫生检查考核和监督管理,取缔辖区内私设垃圾场,消除污染源和环境隐患。市督查考核、城建、交通、财政、城管执法、环保、工商、广播电视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加强协作,共同做好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农村环卫一体化范文3
环卫托管费。各镇(街、区)村庄落实“一事一议”筹集托管资金情况,市政府督查办每季度对镇(街、区)进行督察通报,市人大、政协督导组每季度对镇(街、区)进行专项督导。各各镇(街、区)对各行政村落实资金筹集情况,每周进行调度,每月进行通报。
2、不断改进垃圾处理收费方式。为解决镇(街、区)环卫托管资金挪用、迟缴问题,环卫局改变托管费收缴模式,行政村托管费由原来的镇(街、区)经管站代管改变为经经管站监督直接支付给环卫局。各单位的有偿服务费直接向环卫局缴纳。通过完善资金保障机制,规范了资金的收取途径和方式,保证了托管资金的及时到位,保障了环卫托管业务的正常进行。
3、不断扩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融资渠道。环卫局积极探索融资途径,通过市场化运作,与潍坊金丝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合作,采取bt模式融资建设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再利用项目工程,实现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目标、达到了处理过程污染零排放的效果。
(三)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打造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利用新体系
今年来,市环卫局立足实际,科学谋划,把垃圾治理作为统筹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真正实现城乡垃圾“集中收集、统一清运、无害处理、再生利用”模式,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不落地、零污染、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1、设置垃圾桶,实行集中收集,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农村环卫一体化范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环境卫生;市场化;思考
1龙文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龙文区的环境卫生管理主要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城市主、次干道(街道)和公共区域的保洁由环卫部门负责管理;二是商品房住宅小区、机关事业单位大院由相应的物业公司负责管理;三是农村、安置小区、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由环卫部门和镇村联合多级管理。目前,龙文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已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环卫市场化率达100%,即通过政府公开购买服务,由有资质的保洁公司承包运作,从而形成了保洁公司负责作业、环卫部门或镇村监督考评的管理模式。应该讲,龙文区垃圾管理体制和主体是明确的,但垃圾随处可见、随处倾倒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那究竟问题出在哪里?龙文区现有常住人口18.29万人,流动人口约4万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共计22.29万人,按每人每日产生1公斤的生活垃圾测算,该区每日约产生223吨的生活垃圾。但是,每日进入蒲姜岭垃圾焚烧厂的生活垃圾平均只有174吨,这意味着每日仍有近50吨的生活垃圾囤积在区内的某个角落,一年就达18250吨,这还不包括农村和企业大量的建筑垃圾、生产工业垃圾、生活杂物等。长此以往,人们将被垃圾包围,垃圾也将逐步腐蚀生活的环境。
2龙文区城乡环境卫生问题成因
2.1保洁经费无法保障市场化的高标准
龙文区目前执行的保洁单价是城市道路4.86元/㎡.年、公园景区1.34元/㎡•年、农村和城乡结合部1.3元/㎡.年,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省内一些城市(区)保洁单价如表1所示。以城市道路保洁单价为例,龙文区按照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定位,城市道路需执行二级以上的标准,按照国标配套的定额是:每个环卫工人每班次的清扫保洁面积是3125㎡,每天至少需2.5个班次(每班次有效工时为6.5小时),根据国家和福建省定额标准进行测算,保洁单价将达到了12元/㎡•年以上。而龙文区现行清扫保洁的招投标成本是按照每人每班次负责清扫保洁面积8000~8500㎡(四级道路保洁标准为3375㎡•/人•班)每天1个班次进行预算,而实际中标额每人每班负责的清扫保洁面积超过了10000㎡。对照国标,相当于不到0.4个班次的环卫工人配备数量需要去完成2.5个班次的工作量。因此目前龙文区道路的保洁档次仍然较低,清扫保洁时间大多只有8~10小时,保洁空点仍大量存在。财政缺口使保洁经费受限,使保洁质量和标准都难以有效提升。
2.2城乡保洁责任体系存在多头管理
目前按照龙文区的城乡保洁责任体系划分:城市道路属环卫部门管理、公园景区和绿地属市区园林部门管理、下水道属市政部门管理、公路的机动车道属市公路局管理,农村、安置小区、镇道、城乡结合部等属环卫部门和镇、村共管。这种保洁责任体系的弊病:一是路面作业相互影响;二是作业时段不同,使区域洁净度不一;三是作业的质量标准不同;四是保洁专业程度不一致。各管理部门交叉管理,各自为政,推诿扯皮,使保洁合力难以形成实效。
2.3非生活性垃圾渣土管辖机制缺失
非生活性垃圾主要有建筑渣土、装修垃圾、工业垃圾等,其行业主管部门有执法部门(渣土办)、建设(房管)部门、环保部门。但是目前应管部门对垃圾渣土的专业性管理不够重视,管理机制处于失控的境地,而龙文区正处于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阶段,但路面滴、撒、漏现象相当严重,小区物业和工业企业垃圾杂物、土头随处乱倒在工地、港道,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
2.4基层环卫管理机制缺失
镇村对于垃圾治理重视不够,有严重的“一包了之”的“大爷”情绪,同时镇村尚未配备专职的环卫管理机构和人员,未建立完善的镇村环境卫生综合考评机制、市场化的委托监管,也使区镇两级推诿扯皮的现象增多。而治理责任和服务思想的缺失,构成了卫生监管的盲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各镇村将突击式的应付检查作为农村垃圾管理的重点,而不是将心思放在长效机制的构建上。同时,群众(甚至保洁人员)卫生意识不足,对垃圾治理参与度较差,有的甚至破坏创卫成果,从而在垃圾治理上造成了恶性循环。
3解决城乡环境卫生问题的对策思路
3.1公布和保障环卫市场化指导价标准
环卫服务质量与当地财政状况息息相关,因此要在环卫劳动定额的基础上,公布全国各城市的清扫保洁市场化指导价,以确保财政资金足额供给。各地再根据区域差、人流量进行适当系数调节,严格执行。我们以龙文区为例,推算全国各城市的指导价以供参考。由于环卫清扫保洁是以人工为主,配合机械作业,因此,可在原市场化价格标准的基础上,以最低工资标准和保洁时间、密度的提高幅度为依据,确定龙文区的环卫指导价。对此,根据龙文区的人口密度,笔者因地制宜,认为城市范围内的道路、广场、公共区域等清扫保洁时间须达到16~18小时;农村保洁时间只需12小时。考虑到从2011年至今,龙文区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4次,从950元/月提高至1350元/月,如表2所示。因此,2018—2020年新一轮市场化运作,最低工资标准预计将比目前提高25%~30%,同时增加50%的保洁密度。据此,相应的清扫保洁市场化指导价(城市)的合理取值范围应在8~10元/㎡.年;农村的保洁单价应在2~3元/㎡.年;风景园林的保洁单价可保持25%~30%的增幅(与最低工资标准的增幅持平),维持在1.7~2元/㎡•年。按此标准,龙文区每年的清扫保洁经费需增加3000万元左右,扣除最低工资标准和物价指数的增长因素,实际用于提高保洁质量的投入估计在30%以内。2016年龙文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5.3亿元,而用于环卫清扫保洁约4000万元,按照目前的增幅,到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将近30亿元,而7000万元的保洁费应是在区财政的可控范围。综上,按城市线类划分,漳州应属三线弱城市,应比龙文区(漳州的新区)提高一个档次。因此,一线城市保洁市场化指导价应在25元/㎡•年以上,二线18~25元/㎡•年,三线12~18元/㎡•年,四线7~12元/㎡•年。
3.2提高市场化准入门槛
改变按道路、镇街、村落划分标段,由不同资质保洁公司分别承包的方式,引进上市公司或大型国企,整合市场和资源,以县区为单位一个标段统包,由真正有实力的公司承担保洁任务。同时,在市场化中采用PPP的模式,中转、设备、车辆由中标企业一次性投资,按折旧纳入市场化预算,环卫部门按合同每月核拨,以减少财政压力。推行先进的“桶换桶”垃圾不落地收集方式,以高品质的公司管理来提高保洁标准。
3.3建立多渠道筹资新体系
对环卫市场化资金应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体系,转为区、镇、村三级负担的筹资新体系。按区域划分经费负担体系:城市道路、景区公园由区财政全额负担;农村、安置小区、镇道等由区、镇(村)各负担50%。村按村规民约的形式向村民收取20~30元/年的卫生费,不但能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也能弥补镇(村)级的配套资金。
3.4实施齐抓共管的市容监管体系
一是将原属各部门管理(公路、园林、市政等)的环卫保洁职能全数划归环卫部门管理,配套资金同时划转环卫部门,整合环卫保洁职能,形成一把扫帚扫到底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二是城建、房管、执法、(渣管)部门应加强建筑工地、拆迁工地、小区装修以及渣土车的管理,推广湖南、广东等地的模式实施建筑渣土押金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土头临时堆放点的管理,强化文明施工和扬尘的管控,实施“痕迹”执法,全面杜绝渣土撒、漏和乱倒的现象。
3.5建设“智慧环卫”管理模式
充分依托“互联网+”技术,应用GPS定位,对接“数字城管”,建设以“智慧环卫”为核心的大公共事业管理平台,以云服务方式随时为管理者及作业人员提供所需服务。及时分配任务,反馈整改成果,同时对管理范围所涉及的人员、设备、车辆到作业面和垃圾多发点以及工作流程进行全过程实时管理。合理规划管理和考评模式,提升作业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形成规范化、智慧化、精细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3.6建立并完善大环卫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加强镇级环卫机构建设,实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区镇分级管理模式。二是在加强区级乡镇综合考核的基础上,推广四川等地先进经验成立城乡整治办,将市容环境卫生纳入镇一级的政绩考核评价,从而形成“镇村日常巡查监督、环卫部门定期考评、区整治办协调监管”的分级管理模式,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常态化工作格局。三是将小区、店面、企业垃圾上门收集纳入市场化范围,使整个市场化运作体系不留死角。四是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风水学、致富学等,利用网络、动漫、壁画、LED、广告车走村入户,进学校、入企业,开展“美丽庭院”“卫生家庭”评选,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推介,引领群众从配合垃圾治理到参与治理、美化家园的工作中来。城乡环境卫生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配以强力的执法以及群众的宣传发动,才能将此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转变为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马庆斌.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市场,2012(3).
农村环卫一体化范文5
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以来,____镇通过多方筹资,投资建设了占地____平米的生活垃圾中转站一处,现有日处理能力70吨的垃圾压缩设备一台,镇里配备了工作人员3名。在各村在各村按照每17户一个的标准统一安置了高标准塑料垃圾箱1150个。为每户配备一个手提式垃圾桶,目前10314个垃圾桶已全部发放到位。中转站运行以来,全镇日处理垃圾量达到10吨左右,较以前提高了5倍,实现了垃圾收集处理的无缝隙覆盖。目前全镇每天产生垃圾10吨,每月投入在环卫方面的资金约为10万元,基本实现了全镇垃圾桶每天一清。作为全县率先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乡镇,____镇在过去“户集、村收、镇运”的垃圾处理的模式基础上,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新模式,目前我镇作为试点乡镇,与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签订了托管合同,将全镇日常保洁进行了“外包”,镇环卫中心负责镇驻地及主要道路日常保洁,各村保洁协会负责对日常保洁进行监督以及村庄“五堆”的清理,镇政府负责对全镇环境卫生总体情况进行考核监督,形成了“三级互补、上下联动、统一考核”的垃圾处理新模式。
为搞好环卫一体化工作,____镇在强化环卫宣传、健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投入和责任监督考核上下功夫,努力提供工作质量和成效。
一是加大宣传提高群众的环卫意识。工作开展之初,为了让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我们先后印发了《铲除废旧塑料刻不容缓》、《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还群众碧水蓝天》、《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共同维护整洁优美新____》三封致群众的公开信、在县电视台《视点》栏目宣传、各村签订村规民约、以及广播喇叭播放、宣传标语条幅张贴等多角度、多形式进行宣传,同时通过我们实实在在的工作,让事实来说话,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开展环境卫生治理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近期,我们又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在群众中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先后印发各类宣传材料10000余份,在主干道及背街小巷等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标语、喷绘300余处,利用宣传车、广播喇叭播放宣传材料600余次,在群众中营造了人人参与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是创新机制实现工作全覆盖。作为在全县较早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的乡镇,____镇在全镇23个村实现了环卫保洁全覆盖,但在具体工作中,存在“自己管自己,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在整治效果和推进力度上难以统筹兼顾,环卫工作常态化监督考核的管理机制和环卫资金统筹保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环卫工作处于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不良循环状态。为此,我们在原有的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组织机关干部、各村负责人到兰陵、昌邑等先进地区实地学习考察他们的工作模式,探索创新适合____实际的环卫运作机制。今年6月,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启动以来,我们又学习借鉴了4个统一托管乡镇的市场化运作经验,探索面向市场聘请有资质的保洁公司进行统一托管,将成熟的运作模式和保洁公司请进____来。10月份,镇政府与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签订了托管合同,将全镇日常保洁进行了“外包”,同时结合我镇之前环卫工作开展中好的做法,形成了新的运作模式。目前我镇环境卫生工作日常运行模式是:由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负责各村日常保洁,镇环卫中心负责镇驻地及主要道路日常保洁,各村保洁协会负责对日常保洁进行监督以及村庄“五堆”的清理,镇政府负责对全镇环境卫生总体情况进行考核监督。这种工作模式既为政府“松了绑”,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现在全镇每个村、每个垃圾箱都能够实现一天一清理、处处无死角,政府的监管职能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推行以来,全镇已转运垃圾2500余吨,群众的生活环境有了充分的保障。
三是加强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为更好的促进垃圾收集工作,我镇为每户居民发放了手提式垃圾桶,目前10314个垃圾桶已全部发放到位。我镇根据群众的生活习惯以及人流情况对垃圾箱放置点进行了重新布局,按照每17户设置1个垃圾箱的标准,共投资27.5万元添置高标准塑料垃圾箱1150个,放置到全镇各处。同时,对之前使用的320个铁制垃圾箱进行了部分回收及重新放置,对各村自建的115个土坯垃圾池全部进行了拆除,使全镇垃圾箱放置点更加科学、密集,进一步满足了群众的日常需求。此外,我镇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村级道路硬化、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进度,为更好的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夯实基础。今年以来,先后对____三村、____四村、停庙村等12处道路及排水管网进行了施工改造,村级环境基础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四是舍得投入落实经费保障。____镇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环卫一体化工作,____0年,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补贴各村工作经费,累计发出专项资金30余万元。____1年开始,我镇每月拨付专项经费8000元用于环境执法中队日常保洁。同时,每周点评,每季度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3000、____0、1000元。在年度总结表彰会上,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先进村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分别奖励现金5000元、3000元、____0元、1000元,全镇23个村全部拿到了奖励。____2年,进一步完善了村级长效机制。镇政府每月拿出1万元作为专项经费,设村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基金,由镇财政按月发放,并在半年小结、年终总结时进行更大幅度的专项奖励。今年以来,扫除活动,为促进“爱我家园·清洁郯城”大扫除活动深入开展,
镇财政累计拨付给村级的奖补资金达到近50万。在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机制以后,我镇每月拨付给县环卫保洁服务中心的保洁费用7.35万元,拨付给镇环卫中心的保洁费用1.3万元。目前,我镇每月用于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经费平均在10万元以上,充足的经费保障有力推动了工作的有序开展。五是强化监管确保工作效果。按照“权责明晰、独立运转、制度健全”的要求,我镇建立了镇、村、保洁公司“三方考核”体系。由镇政府组织实施总体考核,镇环卫中心对保洁公司保洁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各村保洁协会每天对村内保洁情况进行监督考核,通过交叉检查实现环境卫生无缝监管。同时,我们采取每周一调度、每月一考核、半年一考评的方式,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将每月的考核结果直接与拨付的保洁费用进行挂钩,在半年考评中由镇内“两代表一委员”进行现场观摩打分,考评不合格直接更换保洁公司,确保保洁队伍能够在政府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开展扎实工作。
一是环卫资金短缺。作为农业为主的经济小镇,____镇今年财税收入1____万,将日常保洁工作外包后,镇财政每年要拿出专项资金100多万元用于支付保洁费用,而镇内主要道路的保洁工作依然需要镇环卫中队完成,此项费用每年在15万元以上,另外村内五堆清理、水域清理仍需要村级自行清理,目前各村村级财政收入很少,主要依靠镇财政给予补贴。以上花费总计每年在150万元以上,占到全镇财政的13%,而镇财政还要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这对于____镇这样的基础设施薄弱的小镇来说,负担过重,压力太大。
二是专业人员缺乏。保洁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缺乏。虽然目前村内保洁工作外包给了保洁公司,但主要道路和五堆清理仍然靠镇政府,目前镇垃圾处理厂有三名工作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工资低,人员工作积极性低,严重影响环卫工作的开展。
三是垃圾处理厂能力不足,垃圾转运不及时。我镇垃圾处理站垃圾日处理能力为8吨,我镇每天产生垃圾10吨,垃圾站处理能力有待加强。另外由于全县垃圾转运车数量有限,我镇每天压缩的垃圾不能得到及时清运,有时要积压3、4天的时间,而垃圾处理厂没有存放垃圾的地方,致使垃圾清理不及时。
农村环卫一体化范文6
关键词:农村与城市;固体垃圾;污水;一体化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262
0 引言
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存环境却越来越差。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我国虽然对环境保护加大了投资力度,但目前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城市,而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较多,并且近几年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农村环境问题也应同城市环境问题一同看待,共同处理,实现农村与城市污染物一体化无害处理。
1 户县城市和农村环境调查结果
经走访、问卷等方式调查发现城市垃圾量大,但垃圾比较集中,回收与处理也方便易行。但近年来农村垃圾量逐渐增大,且比较零散,农民的环境意识比较淡薄,难以集中处理。如:某村的小河里遍布生活垃圾,已经形成了一条垃圾带,废纸、瓜果皮、废塑料、废旧电池、各种用电器等垃圾随意堆积在河中。
户县县城生活垃圾由环卫人员将垃圾统一收集到垃圾场进行倾倒、烧毁、碾压和填埋等简单处理,虽使得城市环境有所改善,但垃圾未进行有效分类和处理,致使固体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破坏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空气等途径进入生态系统,对动植物产生严重危害。在农村虽然有不定期的环境治理,但常常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生活环境的脏乱差等现象。因此环境污染与处理不能对城市与农村区别对待,应该一同看待,共同处理,建立农村与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一体化处理体系。
2 农村与城市污染物一体化无害处理实现方法
农村与城市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体系是将农村与城市环境问题整体看待,联合解决,形成县域环境治理体系网,以达到处理环境问题的资源合理分配与调用的目的。
2.1 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方法
资源的分散化就是在户县范围内不建或只建一个大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在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多建、分散建立小型垃圾处理站,并在农村建立固定垃圾堆放点。小型处理站就近清理本区域(城市或农村)固定垃圾堆放点垃圾,在站内通过一定的工艺流程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再利用、可分解和其它等类。把其他类就近进行夯实或烧毁最终卫生填埋;把可分解类就近选择在农田附近进行堆肥化生产出堆肥,最终当作化肥使用;把可回收利用类运输至较近的大型处理厂将污染物资源化。例如:废纸的再生利用;塑料的热解再塑等。
这样做可以极大的减小大型生活垃圾厂的工作量;同时可少建大型处理厂,以减少环境方面的经济以及物资等的投入;对农村与城市环境问题做到统筹兼顾,使农村环境质量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提高废物利用率。从2000年开始,我国垃圾回收已经在很多城市通过制定回收目标等办法确保垃圾回收的有效进行[2],现在已经比较完善,将它稍作调整就可在农村与城市全面推广。
2.2 污水一体化处理方法
污水一体化处理是少建大型的污水处理厂,多建、分散建立全方位的小型简单污水处理厂。大型污水厂建在污水量大、污染严重的区域,采用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处理过的水质各项指标必须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用来供给就近地区市民的生活用水。由于上游的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致使河水不仅不能饮用,大多数连基本的浇灌、环卫用水都达不到国家标准。因此小型处理厂建在各河流域的城市上游,进行污水处理,被处理过的水只需达到灌溉、环卫等用水标准。即只进行一级污水处理和二级污水处理,使得绝大部分悬浮固体被除去,虽然残留有微量的悬浮物和可溶物,但最终水质基本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4]。将流域附近的原地下水灌溉以及城市环卫中的道路洒水改用此处理水。可以极大的减少饮用水的不合理应用,有效控制淡水资源的过渡浪费。
小型污水处理厂建在各河流城市上游的优势:河水在流动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这种能力有限,污水流至城市附近时再对其处理可简化流程;可将河流上游污水一并处理再利用;城市附近农田能有效灌溉,储存的处理水还可同时担任防尘洒水的使命,能够有效的减少饮用水的浪费。
同时在城乡大力推广生活污水与雨水的蓄水工程。生活污水和雨水本身污染程度较小,用来灌溉完全符合指标,也可缓解地下水过渡使用的问题。多年以前,此工程虽在部分地区实行过,但终因技术经验缺乏、管理制度不完善、资金不足等原因而以不了了之。但现在技术发展飞快,各种制度都已基本完善,国家的政策与经济的大力支持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3 结语
该体系建设前期确实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并且在后期的运营过程中经济效益不会较大,但这是社会公益工程建设,总体而言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因此国家会在经济上加大投入力度,在政策上也会提出相应支持和鼓励。建立并完善该体系可以解决全国突出的农村与城市环境矛盾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有力推动城市化和城乡结合部的快速发展。固体废物资源化和污水资源化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战略措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环境友好型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农村与城市污染物一体化无害处理体系的建立是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基本的环境问题的,并在我国是完全可以推广成功的。
(下转第134页)(上接第284页)
参考文献:
[1]郑好,梁成华.我国农村固体垃圾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J].北方园艺.2010(09):223-226.
[2]李传统,[德]Herbell等编著.现代固体废物综合处理技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