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职业心理素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提升职业心理素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提升职业心理素质

提升职业心理素质范文1

关键词:酒店员工;职业心理素质;EAP.

职业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一种,是指从业者认知、感知、记忆、想像、情感、意志、态度、个性特征(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习惯)等方面的素质。酒店业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是职业素质。现如今,很多企事业单位已经将心理健康纳入招聘员工的条件之一,会对前来应聘的员工进行心理测试,很多知名企业都通过团体训练来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以及增加团队信任关系,因此职业心理素质是不容忽视的一种职业素质。

一、影响酒店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原因。

我国许多酒店在硬件方面已经达到或超过欧美先进国家,但在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等软件方面却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通过对两家五星级酒店的实地考察,对影响酒店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原因总结如下:

(一)自信心不足。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它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心不足的原因之一是文化素质低,笔者所调查的酒店员工人数 193 人,小学学历的 15人,初中学历的 108 人,高中学历的 35 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 35 人,可见,大专以下学历的比例高达 82%,而这一大部分基本上都是一线员工……二是对自己从事职业的社会地位不认同。很多员工感觉自己从事的职业是伺候人的活,低人一等,怕被别人看不起。这一点心理暗示让他们心里自卑,使其在工作中想要表现出相反的高傲态度,觉得这样表现才能被客人看得起,实则是在反其道而行之。

(二)工作压力大。

通过调查研究总结,某五星级酒店的前厅部、销售部、康乐部、管家部和餐饮部的员工工作压力最大。首先,这几个部门中除了管家部以外都与客人的接触频繁,不同的客人所带来的问题和情境是不同的,一旦处理得不妥当会给酒店带来负面影响。而管家部的主要工作压力是要在客人退房和新客人入住期间将客房打扫干净,工作标准高,部门主管要求严格,另外经常会有根据酒店接待的客人人数多和时间安排的紧带来的时间压力问题。

(三)职业发展不稳定。

1、很多女员工认为酒店这份工作是“青春饭”,一旦到了适婚生育年龄会耽误工作因此丢了饭碗,这会导致酒店业女员工流动比例高的原因之一。

2、酒店分淡旺季,而酒店在淡旺季的工资上却没有任何调整,赶上酒店淡季营业额很低的时候,员工总有酒店会面临破产的预感,自己面临下岗重新就业的困难,带着这种情绪工作,服务质量明显下降。

(四)人际关系问题。

酒店管理者“重硬件,轻软件”建设,花重金建设酒店的硬件设施,却鲜少为员工们的心理培训这类软件建设投资,没有真正意义上关注员工心理健康问题。

1、不同部门的一线员工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有时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不好直接影响对客人的服务质量,致使客人的投诉增加。

2、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也存在明显的问题,管理层人员对一线员工的工作规范以惩罚的居多,长时间下去使员工越来越机械化,而缺少人性化。

3、缺少应急情况解决方法培训,服务人员的语言培训,礼貌、礼节培训都不到位,在真正遇到棘手的事情,不能恰当进行处理。

二、酒店员工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

(一)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酒店员工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要从五个层面正确的认识自己,第一个层面,物质自我,即要对自己的身体层面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第二个层面,心理自我,例如,员工内心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工作的信念、个人价值观以及人格的特征方面;第三个层面,社会自我,“,如果能够想到自己角色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而不是总执拗于”我是伺候人的角色,我低人一定“这种错误的观点中,才是正确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第四个层面,理想自我,”我应该是怎样的人?“,员工对自己有一种期待,为自己设立一个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的理想,不断的朝着理想目标奋斗;第五个层面,反思自我,”别人为什么对我是这种评价?“,”我应不应该改变一下我的做法?“,在自我概念反馈中,不断的改进自己的缺点,努力朝着大家满意的方向发展自我。

(二)培养敏感的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包括对表情的知觉、对人格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和对行为原因的认知。首先,对表情的知觉作为酒店从业人员尤其是跟顾客接触最多的岗位员工,应该让自身的感知觉敏感起来,在服务的过程中,注意观察顾客的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和言语表情,通过这些信息可知觉到顾客的情绪、态度、意向等,从而准确的提供使顾客满意的服务。其次,对人格的知觉方面,主要应该学会的是热情,许多研究发现,热情还是冷漠在对人的人格知觉中,处于中心位置是中心特征。因此员工的热情服务会给顾客留下温暖又深刻的印象。再次,这样的优良工作品质也会促进酒店员工与顾客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上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增强员工对人际关系的知觉。最后,人际关系的知觉敏感有利于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搜集和选择的信息进行整合,对他人进行判断和推测,形成有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从而完成对自己行为原因的认知和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认知。

(三)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决定我们的工作生活质量,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我们怎样对待工作,工作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顾客和同事,顾客和同事就怎样对待我们。如果你的工作态度是积极乐观的,那么你的工作环境也会是积极的。所以,注重个人工作态度,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是让自己表现得更出色,更能得到别人认可的一大关键,将对个人日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帮助。

(四)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酒店员工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的员工能够自然的与顾客交流、与同事合作,人际交往态度正确,能有效地利用人际沟通技巧,能够做到宽以待人又不失其独立人格,人际关系范围广泛,与朋友同事的关系稳定和谐,与家人关系亲密。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员工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完善,还能增强酒店员工们的群体内聚力。因此,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酒店员工必不可少的一项职业心理素质。

三、联合 EAP 服务提高酒店员工职业心理素质。

很多酒店都有不同程的“问题”员工存在,每个员工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工作和生活上的烦心事,它们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这些员工分布在酒店的各个层面,虽然数量不多,但对于酒店管理者来说,“如鲠在喉”。作为管理者,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去找出“问题员工”所存在问题根源,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此,EAP服务顺势而生。EAP,英文准确写法是 Employee AssistancePrograms,EAP 项目是由企业埋单、员工享受福利的专业咨询服务,中文翻译为员工辅助计划,是为员工设置的一套长期的、系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入市场不久就发展成为活跃的企业心理咨询项目。20世纪 90 年代末,已有 90%以上的世界财富 500 强企业成功推出了此项福利。EAP 项目不仅能直接疏解酒店员工的工作压力,而且起到了预防性的作用,让员工感受到了酒店对他的关怀,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减少开支,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绩效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磊。酒店业服务员工心理压力的来源及负面影响探讨[J].商情,2009,(41)。

[2] 苏晓岑。员工援助计划本土化过程中的中西差异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0,(22)。

提升职业心理素质范文2

关键词:创新;培训理念;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特征

人力资源质量是指一定范围内(国家、地区或企业等)的劳动力素质的综合反映。人力资源质量反映了人力资源在质上的规定性,它是一定范围内(国家、地区、企业)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和劳动意愿。

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上属于资本的一种,而资本的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存在一定的价值,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本身是具有一定的价值。人力资源的质量不但可以自身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这种发展和提高的方式也是一种人为创造价值的过程,这说明人力资源不但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还可以实现自身增值,并且在增值的过程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其次,人力资源质量具有可增值性的特点,正是由于人力资源的质量是来源于人的个人体能、知识积累和技术经验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三个方面的因素,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不断地培养和提高的。而这种对于个人体能、知识和技术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类劳动的凝结过程,是人类劳动的一种价值体现。同时,当人力资源的相关质量得到一定的发展以后,这些能力就会被作为特殊的生产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力量,从而使人力资源质量具有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形态;同时又由于这些能力的运用可以创造出新的超出其自身价值的剩余价值,从而使人力资源质量具有了价值增值的特征。结合实际,在任一企业中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但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创造出更高价值,为企业带来更高回报,就成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因些,在施工企业中,培训理念的创新被提上了一个新的议程。

二、提升公司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 首先应从培训入手

在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人力资源作为施工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和最有创造力的资本,如何发挥最大效力,是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员工要有与本岗位相适应的操作本领,实现一岗多能的现代化需求,需要管理者转变为循循善诱的导师和朋友的角色,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现代化的培训,发挥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现代化的新技术培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计算机培训

计算机培训就是用计算机开展的培训(CBT),指由计算机给出学习的要求,受训者必须做出回答,再由计算机分析这些答案并向受训者提供反馈的一种互动性培训方式。它包括互动性录像、光驱和其他一些计算机驱动系统。

2.多媒体培训

多媒体培训是把视听培训和计算机培训结合在一起的培训方法。这种培训综合了文本、图表、动画及录像等视听手段,以计算机为基础,参训者可以用互动的方式来学习培训内容。在培训中可以采用交互式录像、国际互联网和公司内部网等多种培训方式。多媒体培训方式目前已经相当的普及。据《财富》杂志对 1000 家企业中 146名培训部经理的调查表明,多媒体培训时间占总培训时间的 16%。这项调查还发现,在为员工进行软件和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培训时,多媒体培训的使用频率最高。而在进行管理技能和技术技能培训时,同样要用到多媒体。

3.远程学习

远程学习(distance learning)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不同地域的人能够达到同步学习的目的。远程学习适用于为分散在不同地域的公司提供关于新产品、政策、程序的信息以及技术培训和专业讲座。远程学习通常采用两种技术使人们之间进行双向沟通。一种是受训者的同时性学习,即通过培训设备受训者可以同培训者(位于其他地方)和其他使用个人电脑的受训者进行沟通。

与传统培训方法进行比较,新技术培训方法(多媒体培训、计算机培训、远程学习)的优势在于,一方面,运用新技术培训方法可以使参训员工在家或办公室接受培训,而且许多新技术培训不受固定时间的限制(员工可以在工作之后的时间参加培训),这大大方便了参训员工;另一方面,参训员工不必集中,可以节省相应的费用(机票费、食宿费等)。但是,新技术培训方法需要高昂的研发费用。研发费用主要用来购买硬件和软件、开发项目,或用新的媒体(如光盘)对原有项目进行改造。实践证明,新技术培训方法比传统的培训方法相比,前者能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由于我们长年从事全国性的施工工作,传统的集训根本无法满足企业培训的需求。现代培训方法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培训的效率,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提升公司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 其次再从管理入手

管理的本质是人力资源的管理,一个好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经理。分两个层面:一是高层领导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二是直线经理人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在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对于绝大多数现代企业的管理者都应当很好理解。有人曾经说过:“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一个严格的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的意识,企业不仅要培养优秀的人才,更要培养杰出的人才,打造充满激情和富有极强竞争力的团队。这种思想必须深入每一位经理人和员工的心中,并为之行动。当然,建立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是企业员工制度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它促使培训工作沿着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运行。根据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或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对原有的与培训相关的条文全面修订,配备一套健全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或相关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企业建立有效培训的激励机制。制度要实现从传统培训理念向现代企业培训理念的转变。因为施工企业大多是全国性行业,员工地点较为分散,因此制度要明确培训模式为远程网络等方式为主的多种培训方式,并给各个项目部提供充分的电子网络等技术物质上的支持。以制度的形式予以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比以往的培训方式更省时、省力、省钱,伸缩性强,为各项目部的员工提供一个互动的平台,创新现代教育理念,对新时期的培训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对培训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培训工作为重要职责。但是,有了完备的培训制度,还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直线经理人是怎么理解和贯彻执行的。我们的直线经理人必须深刻的明白其在人才培养和团队竞争力的打造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应当履行的义务,做好培训实施的支持者和推进者,充分挖掘员工的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对素质的概念做了非常形象的解释,即一名员工就像一座冰山,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部分往往只有1/8,也就是浮出水面的冰山的一角,而在水面以下的7/8则是看不到的。对员工来说,能见到的1/8是其知识、资质和技能行为,下面的7/8则是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三方面。知识、资质和技能行为是较为容易观察和测量的,称为显性素质。这些显性素质除了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外,还包括企业培训所增添的,因此,显性素质的提高也是与企业培训密切相关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是难以观察和度量的,则称为隐性素质。这些隐性素质是员工在学校中学习不到的,这些都是需要员工在岗位中,通过企业的一点一滴的培训和引导而产生的。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隐性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对员工进行隐性素质的培训。例如通过网络案例进行培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参与度,而且这种培训方式较为灵活,互动性较好。如果企业中的每个员工都具备了适合自己岗位的这两类素质,将会大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员工的显性和隐性素质都能够得到足够的培育,那么对员工的素质提升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也将更加深远。

四、总结

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企业中,通过优秀的管理模式,转变员工意识,规范员工行为,使员工改掉不良习惯,让管理规范在每个员工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帮助员工逐渐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由此可见,管理在提升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其根本还是间接或者直接通过培训来实现的,培训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创新培训对于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仇建华.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刍议[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0(09).

提升职业心理素质范文3

论文摘要:塑造大学生就业力,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效益,让大学生谋求人生发展的必由之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层面提出塑造“就业力”、提升“就业率”的具体路。作者结合工作经验,措施。

就业力是指一个人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能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从而胜任工作、保持工作并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大学生通过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就毕业生个人而言,就业力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它的基本内容是毕业生个人的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自身的专业素质;第二,适应、胜任工作所需要的技术能力;第三,个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方面,许多单位感叹需要人才却难以找到理想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求职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更难,于是出现了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鸿沟。造成这种供需矛盾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和毕业生自身因素两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力不强。因此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应按照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的标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塑造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以有效提升高校就业率。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从大学生就业指导层面提出以下措施。

一、利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效开发学生就业潜能

学分制使学生拥有更多选择课程的自由,如果没有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将很难明确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导致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存在盲目性,使得学习缺乏动力,涉猎知识的结构失衡,适应社会的能力弱化。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助于寻找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职业生涯规划应该贯穿大学生活四年:一年级为试探期,应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和他人,发展与他人沟通的人际技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亲情、友情及爱情;二年级为定向期,应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测评,帮助每一个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初步制定出符合个人发展的职业规划和努力目标;三年级为冲刺期,通过和学生讨论相关的专业出路、行业现状、职业知识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了解职业环境、职业常识和职业前景,通过用人单位调研、岗位体验、网络查询等方式进行职业探索和实践,从而为自己在校期间的成长与毕业时的求职就业意向打下基础;四年级为分化期,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出路都基本有了明确的目标,这时可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修补,同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求职技巧和方法,学会制作简历,并就面试技巧的细节进行实战演习。对学生就业心理、社会角色转换心理进行调适和疏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生涯目标。大学四年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不断地督促挑战自己,明确大学生活的目标,帮助其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人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模拟面试,锤炼求职智慧

模拟面试活动旨在通过逼真的模拟招聘程序,帮助学生感受职场招聘气氛,提升其求职技能。模拟面试是近年笔者开展就业指导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开展好模拟面试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实际锻炼。对模拟“应聘者”来说,这一次难得的模拟机会,为将来真正的应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对那些从未在公共场合露过脸、上过阵的学生来说,第一次的实际锻炼将可能使他终身难忘。对于观摩的学生,会无意识地进人“应聘角色”,思维跟着模拟面试的全过程而运动,并在每一个环节上设身处地将自己的思维与应聘者进行对照,进而加深对“应聘”的认识与理解,达到锤炼自身求职智慧的效果。我们还可以利用模拟面试对学生的简历材料、着装打扮、言行举止等进行一对一的点评,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业务技能和素质训练,提高他们的就业本领。

三、实施分类培训,增强就业技能

不同的大学生其个性、爱好、特长等都不尽相同,他们对未来自我的职业定位、发展方向的认识也必然不同。了解学生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是实施分类指导的目的。云南师范大学每年学生三年级时都开展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及毕业生一对一访谈,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指导,具体有: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动员和鼓励他们进一步深造,报考研究生,实现人生更好的发展,同时为他们积极分配考研指导教师,邀请研究生交流考研心得和经验,为考研学生解读当年的考研政策和技巧,解答他们在考研复习中的疑难问题;为有创业意向的同学成立自主创业兴趣小组,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力宣传国家和学校有关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对于有志于报考公务员的同学,联系相关政府部门的专家以及历届成功校友为他们开设专题讲座,引导他们积极复习备考;为有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提供多种师能基础培训和实践机会,积极开展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POP、排笔字培训,组织多层次的课堂教学比赛和课件比赛,聘请专家进行点评,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为学生提供教育见习基地;对于立志投身于企业的同学,利用实验室等条件努力为他们提供模拟实战的平台,提高其就业技能;对于班级后进生,认真帮助他们分析现状,指导他们抓住机遇,及早签约。本校在毕业期间实行“导师双导”制度,毕业论文的导师一方面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一方面指导学生的就业。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和质量,还邀请专业人力资源培训公司为学生开展核心职业竞争力培训,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核心职业竞争力。

四、组织就业技能比赛,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就业技能是学生的就业之本,通过就业技能大赛促进学生就业技能的提高是笔者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常规活动。组织就业技能大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本领、切磋技艺的平台,已经成为激励学生成才的重要手段。技能比赛包容范围广阔,可以有效地与专业相结合,同时可以将个体参赛与团体参赛相结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通过组织说课、板书、英语口语、计算机录人、书法、演讲、模拟经营等技能比赛,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弥补。组织技能比赛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主动与用人单位、人才机构对接,积极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考核体系引人学校,和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联系机制,以达到培养实用的专业技能人才的目的。

五、重视求职礼仪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提升职业心理素质范文4

【关键词】创新素质;创新氛围;创新技能

创新素质在青少年教育过程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是否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能否掌握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能否在工作中用创新的思维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建设的发展,少年强,则国强,开展青少年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对我国培养科技人才工程梯队及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笔者从进校工作的10年里,见证了我院在培养青少年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创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我们仅仅处于探索期间。下面我结合平时工作情况和对我院学生的实际调查,谈谈培养我院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几点设想。

1 积极营造创新氛围

1.1 设立创新工作室

创新氛围的营造对创新教育的发展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校园里,尤其在我们的新校区,可以积极鼓励设立系创新工作室,并且可以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设立个性化的工作室风格和展现形式,在工作室内部布置各类激励创新的名言警句,让青少年能够置身于浓烈的创新环境中,在创新工作室的内部,我们可以发挥我们的主管能动性,布置各类展示柜,将优秀的作品置于展示柜中,并且把作品的相关数据通过卡片的形式展现在作品的旁边。并且将作品的获奖证书置于作品的上方。让学生看到鲜活的作品,直观地激励学生的创新热情。

1.2 积极营造校园创新氛围

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情商,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创新要素不可少,我们可以在校园文化布置的过程中,有机的融入创新元素,如设立科技之窗,结合当前热门技术热点,如中国首艘航母舰载机起飞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科技新闻来创造兴趣点来吸引青少年学生的关注,用兴趣引导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2 开设创新技能课堂

有了浓烈的校园创新氛围的营造,我们还需要将创新技能课堂的开设作为系统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环节来抓。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任何一项能力的掌握和培养都是由激发兴趣、主动学习到逐步掌握的循序渐进过程,而开设创新技能课堂则是系统掌握创新能力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我校而言,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开设创新课程,将该课程作为必修课定下来,创新课程的开设可以根据专业设置的情况,分别置于学生进校之初(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兴趣)和下厂实习之前(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之后,进行针对专业发展的创新技能培养)进行教学。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技能。创新课堂的培养还可以给教师发现创新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渠道。如在2010年下半年,我利用活动课的机会将创新公开课搬到活动课的课堂中,开设了一堂“我动脑 我创新”的创新公开课,活动效果非常好,激发了十几个青年学生的创新热情,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中,有四个学生在我的指导下,纷纷交出了较好的创新作品,其中管金龙等同学制作的“V型活动镗孔刀夹具”作品在后期的反复改进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在全体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正面示范效应。所以适时地开设创新技能课堂对提高我院学生创新素质将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

3 主动参加创新大赛

闭关锁国只能落后,走出去看世界才能取长补短,不断进步,近年来,各级各类的创新大赛层出不穷,有常州市的、江苏省的,有时还有全国性的优秀教科研创新作品的创新大赛平台。我们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对各级各类创新大赛非常重视,在学院和科研处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加了各级各类创新大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对提高我院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如在2011年6月份,我们参加的常州市创新大赛中,我校师生在参展现场主动学习其他学校的优秀作品的创作思路,探究作品灵感来源,鼓励学生与兄弟学校的青少年交流,取经学经验,在参展结束后的总结会中,我们得到了非常大的收获。并且将有意义的“金点子”融入到了后期的作品设计和制作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创新大赛对于我们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思维灵动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 走出校园接触社会

企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追求,这是技工院校学生培养的目标,只有得到企业的认可,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受欢迎的,我们的教育才能算是成功的,同样创新素质的培养也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企业的认证,我们的创新教育同样需要在企业发展的轨道上向前推进,对我们青年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言,我们可以主动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前来我校作“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人才”等主题讲座。让企业技术高管和青年学生面对面地来进行对话,互相交流。我们还可以向企业申请部分技术难度适中的创新工作让师生共同来完成,让学生通过完成企业的创新项目亲身体会企业的实际需要。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到技校学生与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走出校园,接触社会,踏进企业是我们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终极认证。

提升职业心理素质范文5

【关键词】维生素B族;叶酸;臭氧自体血;冠心病

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虽然近年来优化的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术的推广及应用已使冠心病治疗情况大为改观,但临床发病率逐年上升,故急需开发新的、简单、易行、费用低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族、叶酸联合臭氧自体血治疗,旨在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2012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0-80岁,平均(65.4±7.7)岁,病程2-20年,平均(8.6±5.2)年。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1-78岁,平均(67.3±7.0)岁,病程2-18年,平均(9.8±5.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1]中对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1.2.2疗效判断标准①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2]:心绞痛未再发作或发作次数较原发作次数减少90%以上者为显效;减少次数达原发次数的90%-50%者为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不到原发作次数50%者为无效。②心电图判断标准[2]:治疗前有ST-T改变者,用药后ST-T恢复正常,或恢复到接近正常及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者为有效;治疗后ST-T无改变或运动试验仍为阳性者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③测定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使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HPLC)化学发光法(试剂盒由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批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10第2400648号)检测进行测定,以测定血浆标本为主,并且采血后应及时分离测定。

1.2.3臭氧自体血疗法抽取静脉血100ml从臭氧机(采用青岛维斯特电子净化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SW-112-40G型医用臭氧发生机)抽取100ml臭氧注入血内,轻轻摇动约1分钟后,输回患者体内,时间约5-8分钟输完。

1.2.4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扩血管、抗血小板、对症治疗加用参麦注射液50ml(神威药业生产)加入0.9%NaCl溶液250ml中,q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甲钴胺0.5mgtid,叶酸片400ugtid,维生素B620mgtid及臭氧自体血治疗。疗程30天。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2.1.1两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2.1.2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2.1.3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见表3。

2.2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类型,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前者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3]。西药治疗多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辅以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聚集、调脂、对症治疗。

同型半胱氨酸为一种含硫4碳α-氨基酸。由DuVigneaud[4]在1932年首次发现,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同型半胱氨酸为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同型半胱氨酸通过两种途径转化:一是蛋氨酸循环,同型半胱氨酸在蛋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以维生素B12为辅助因子、5-甲基四氢叶酸作为甲基供体生成蛋氨酸,其中5-甲基四氢叶酸是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作用下由叶酸循环合成生成;第二种途径是转硫基途径,同型半胱氨酸在胱硫醚合成酶的作用下以维生素B6为辅助因子和丝氨酸缩合成胱硫醚,再进一步生成半胱氨酸。任何原因导致维生素如叶酸(B9)、吡哆醇(B6)或钴胺素(B12)缺乏,作为生物化学反应的结果,是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堆积的主要原因。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氧气的13倍,在水中的半衰期为20分钟,最终都将会分解转变为氧气,因此臭氧化的自体血中血氧的含量提高。可改善细胞的能量代谢,血液流变学性质和血氧运输功能。并能改变血小板的聚合方式,使血栓解体,血管斑块氧化血管弹性增加,从而疏通部分阻塞的血管。臭氧能改善了心肌供血情况,同时使心梗病人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和超氧化歧化酶活性下降。另外,臭氧治疗后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活性显著上升,加快机体内的三羧酸循环刺激ATP的生成,同时可诱导血管扩张物质的生成,改善心肌的供氧供血,从而缓解了冠心病病人的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

本研究证明,口服维生素B族及叶酸联合臭氧自体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明显改善心肌供血,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杂志,1981,9(1):75-76.

[2]刘桂霞,杨红霞.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7,2(4):73.

提升职业心理素质范文6

[关键词]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 谭梦琳,中国银行南宁芙蓉支行营业部银行理财经理,研究方向:家政咨询、银行理财,广西 南宁,410000

[中图分类号] F8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3-0001-0008

商业银行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的企业法人。商业银行具有企业的普遍属性,如以赢利为目的、追逐利润最大化等。它也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它经营的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通过货币资金的营运获取利润。与其他金融企业相比,商业银行的显著特点就是吸收公众存款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和充分竞争的环境中,运用自身综合优势和技术水平,开发优势产品,提高服务质量,进行差异化市场营销,并最终赢得市场和客户,实现自身效益和价值最大化的综合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本文分析影响我国商业影响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改革创新的有效路径。

一、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制约因素

核心竞争力应当是有价值、难以模仿、无法替代的能力。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和服务质量等各方面出现的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风险管理能力的约束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之一。风险管理能力代表了银行稳定与发展的能力。 目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外因主要是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另一方面,国内实体经济虽然平稳向好趋势明显,但仍存在下行风险。另外,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大幅波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主要外部因素。房地产信贷质量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内因则主要表现在风险管理意识不强、风险管理的制度不健全、风险评估系统不完善和缺乏风险管理人才等方面。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信贷风险。银行信贷业务具有风险高、收益突出的特点,因此其信贷风险管理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盈利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对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贷风险是指借款企业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归还信贷本息而使银行资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在众多商业银行相互竞争的环境中,多数银行过于注重经营效益,在业务发展上大下功夫,而忽视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多数员工对风险管理的意识都不强,认为产生信贷风险的概率低,从而放松了对风险管理的要求。

2.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

商业银行能否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其内部有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和监管体系。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为了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在贷前、贷中、贷后管理上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多数都是流于表面形式,没有真正将制度落实到位。不少信贷经营机构信贷经办人员在执行时都只是走走过场,贷前调查不充分,贷中审批不严格,贷后监控不力,从而使贷款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3.信用风险的存在

贷款是银行主要业务,贷款对于大多数商业银行是最大的、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贷款活动要求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信用水平做出判断,但这些判断并非都是正确的,借款人的信用水平可能因各种原因下降。于是,银行总是面临交易而损失贷款的风险,即信用风险。 我国目前的社会信用体系已初步形成,但仍不完善,商业银行对借款的个人和企业资信度的评估准确度不高,缺乏信贷风险识别与评估的科学手段,因此,金融欺诈和欠债不还的失信现象时有发生。

4.风险管理人才的缺失

随着银行电子化与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管理人才的业务素质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部分营业机构负责人的业务素质跟不上网络功能综合化发展的要求,会直接导致风险难以控制。因此,培训一批职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对我国商业银行防范风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5.信贷岗位人员专业知识缺乏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业务精通、专业水平高的信贷员。由于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不多,知识老化,尤其是专业知识结构得不到及时更新,致使不少信贷员的专业水平与目前信贷业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信贷员只能凭老经验、老规矩办事,或跟着感觉走。这样必然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信贷风险的形成。

(二)市场营销能力的约束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内涵就是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实现商业银行赢利最大化。 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或外资银行相比,在营销手段和方式上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

1.营销手段的落后

市场细分是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市场细分是指商业银行对不同区域的市场和不同层次的客户加以细分,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客户群,采取不同的策略,量身定做适合各类客户的营销方案,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实施差异化和个性化的营销。我国商业银行在外资银行进驻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压力下,才逐步意识到差异化服务对经营的重要性,开始有针对性地以特定群体作为目标客户群,开发专门面向这些客户的产品与服务,但与外资银行为每一位客户提供固定的客户经理,提供“一对一”服务,以确保服务质量相比,仍显较大差距。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在混业经营模式上也略显落后,虽然国内银行开始了证券、保险等业务的经营,但从整体上看,传统的存、贷、汇等业务仍是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业务。

2.产品创新能力不强

产品创新能力反映银行以市场及客户需求为导向,完善产品管理创新组织体系,为目标客户群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综合化服务的能力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对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多,以往传统的业务品种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然而在经营的产品类别上,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意识不够,不能以客户为导向创新出多种产品类型,产品品种单一的问题比较突出。与外国金融机构相比,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业务品种单一、业务范围较窄,无法满足高端客户快捷、多样、高效的金融服务需求,在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通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商业银行着重于缩短与外资商业银行的差距,拓展业务规模、扩充目标客户,引进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业务创新。如开发客户理财服务、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等,但由于技术和人才资源的匮乏,要开发适合我国金融市场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金融衍生产品仍然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

3. 市场定位不明确

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对突出其精神理念、体现其品牌价值、传达其服务宗旨、增强客户忠诚度、抢占市场份额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汇丰银行的市场定位是“环球金融,地方智慧”,以此强调它既是一家国际银行,同时也强调地城差异。相比之下,我国各商业银行经营的产品趋同,目标客户定位差异较小,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停留在价格竞争阶段,对品牌的市场定位的认识处于初级阶段。

(三)人才缺失现象严重

从现状看,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于垄断地位的时间比较长,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外部竞争环境的压力,自身优越感较强。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服务水平以及人事政策等方面还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善和改进,尤其是没有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引起一定的重视,导致人才的缺乏和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这种状况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从业人员素质低

我国商业银行的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没有树立服务意识,也没有对自身进行明确的定位,以服务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银行的形象,也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和竞争力带来了不利的因素。另外,大部分商业银行没有形成严格的准入制度,进入门槛较低,临时人员和未经过培训的人员较多,人员素质低下导致服务质量难以提高,这种状况与金融市场对商业银行从业人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业务能力的高要求是不相符的。

2.优秀人才严重流失

人才资源对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的发展是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但现阶段,人才流失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其一,商业银行的人才储备不足,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这种现象尤其体现在银行高管层,他们在与银行一些优质客户进行业务往来时,一般都会建立起一种密切的私人关系,一旦这些高管人员离开该银行,就有可能导致优质客户分流。

其二,随着外资银行的进驻,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大量的优秀人才从国有商业银行辞职,流往外资银行,甚至一些已经和国内商业银行签订就业合同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在外资银行开出更优惠的薪酬待遇后,宁愿缴纳违约金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外资银行。其三,我国商业银行在用人制度上仍采用以前论资排辈的一套老办法,再加上开后门,讲关系的暗箱操作,使得一些真正的人才在工作中不能发挥其潜力。再加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到位,员工的报酬主要与其工龄和职位有关,忽视了工作业绩和贡献能力等方面的考量,缺乏有效的奖惩激励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我国商业银行以“管理”和“监督”为主,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却不能充分地信赖和尊重,使部分优秀人才在工作中无法追求自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磨灭了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的自我价值无法体现,从而丧失了对企业的忠诚。

(四)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服务质量是维持客户忠诚度与吸引新客户的重要保障。我国商业银行应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以客户满意为追求目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改善服务环境,增强全体职员的服务意识。一是基本的银行服务礼仪有待提高。客户在银行办理业务时感受到的尊重是提升银行客户忠诚度的前提。但在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柜台业务办理人员素质水平低,在面对客户咨询业务时表现出不耐烦,甚至和客户争吵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服务流程有待改进。目前,大部分银行营业网点都设置了大堂经理,但是有些大堂服务人员却形同虚设,串岗或无故不在岗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大堂服务人员只是等待客户上前咨询,而不会主动上前询问帮助客户快速找到解决疑问的途径,使客户不能感受到清晰、准确的引导。另外,大部分营业网点都配置了排队叫号服务器,这原本是为优化服务流程,防止因插队现象而让顾客久等和银行业务量大时顾客排长队而设置的。但在实际业务办理过程中,部分网点或是部分窗口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严格使用排队叫号功能,导致很多情况下,领取了号码牌的客户反而要等待更长的时间,这是服务流程不合理的表现,会大大降低客户对该银行或网点的忠诚度。三是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工作人员能准确、快捷地为客户处理业务,但在部分营业网点,由于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等原因,常常出现延长客户等待办理业务时间的现象,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从业人员上岗时间短、业务不熟、操作能力差;有的则是银行内部岗位调动频繁,导致从业人员虽然能够办理多类业务,但每项业务都不精。四是对客户的业务建议没有针对性。网点服务中银行人员应根据客户的资金使用情况,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提出对客户有利的合理化资金使用建议,但是有些工作人员一味地为完成工作份额或个人业绩,不能从客户利益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资金管理使用建议,反而损失掉了原有的客户群。

二、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和竞争日益扩大,为应对多方面的竞争和挑战,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一)确立商业银行发展战略

有效的发展战略是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明确、清晰的市场定位则是制定有效战略目标的先决条件。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规划一个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并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1.明确市场定位

我国商业银行只有选择合理的市场定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现行的银行业格局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第二梯队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第三梯队是众多的中小城市商业银行。但是长期以来,各个梯队银行对自身的市场定位不明晰,同质现象比较严重,这就要求各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创新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创建出自己的经营理念。

2.制定战略目标

我国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发展状况,从整体出发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战略目标,以此实现稳健发展的战略思路。首先,要合理利用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展营销渠道。银行营销的“渠道”表现为银行网点的扩展。应该说,我国商业银行网点已遍布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及乡镇地区,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在大中型城市也得到了极大推广。与外资商业银行相比,这就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优势。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懂得利用这个优势,进一步扩展业务,抢占更多的客户群。其次,要结合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营特色打造核心业务,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确定重点服务或对象,挖掘和培植优质客户群,创立并保持独特的竞争优势,扬长避短,避免与其他银行盲目竞争。最后,积极主动与国际战略投资者进行合作和入股。一方面,能充实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另一方面,能吸收国际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进金融平衡发展。

(二)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1.转变风险管理防范观念

风险管理的防范意识是控制银行风险的首要前提、只有风险意识加强了,我国商业银行才能从根本上控制银行风险。第一,提高员工素质,培育全员的风险控制氛围,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关键在于对人的管理和控制,重点培养员工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调节和约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使员工和管理层人员都对风险内部控制有新的认识。这就要求全体员工先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克服思想中的不良观念,形成良好的风险意识,把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商业银行的组织文化中,在商业银行中营造重视风险管理的氛围;第二,加强对全员风险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才缺失,专业水平跟不上是导致商业银行风险难以控制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基层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对银行的风险控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使管理层人员能对风险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并且实行责任划分明确、相互制约的授权体系,加强授权的科学性,并对授权经常检查,确保在责任制的基础上使银行风险得以控制。

2.构建风险管理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要提升竞争力,防范银行风险,构建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是根本途径。

(1)构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信贷风险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最大的风险,因此,构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已势在必行。一是要完善信用风险内控机制,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制度制衡机制。参照国外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内控职责,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检查和监管,提高现场检查的频率,加大后续检查力度和跟踪监管、防范经营风险。二是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通过一系列科学的、量化的指标对借款人的经营活动进行严密的监测,如果其财务指标超过警示标准,商业银行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信贷风险。

(2)构建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操作风险主要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需要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员工素质、专业化程度及执行能力的高低都可能影响到操作的结果。但另外一个方面,操作风险也可能是由于员工怠工或滥用权力造成的,消极怠工或是在利益的驱使下都会带来操作风险,如果没有具体的操作管理体制,无法清晰界定操作权,使得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的职权。职责权限得不到清晰明了的界定,那么银行的风险防范将更无法实现。

(3)构建道德风险管理体系。金融是国民经济的特殊行业,是最易滋生腐败的土壤之一。因此,加强金融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自觉性,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才能有效地防范金融腐败和金融风险的发生。首先,要注重商业银行管理层人员的道德意识与道德精神。要求其制定并自觉遵循银行内部的金融道德守则。其次,要注重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道德操守建设。其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自觉履行金融职业道德义务,忠诚国家基本金融工作方针,诚实守信。

(三)增强商业银行创新能力

1.开展技术创新,增强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增强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商业银行的技术创新体现在应用新的专业知识、科学技术(如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或者管理模式,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方式,或通过整合、优化等方式,提高现有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市场价值。增强商业银行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增强产品创新的意识。商业银行要制定产品创新中长期规划,与客户关系密切的部门应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和方式,及时收集、汇总和反馈客户的各种金融服务需求信息,根据市场需求、个性化的产品创新战略,及时为客户量身定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积极推行产品经理制,加强营销及后续服务支持。对具有特色的、新开发的金融服务产品要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以赢得更多的优质客户和潜在客户。其次,要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学习和引进国外银行、外资银行等的创新经验以及先进技术固然重要,但要在借鉴的基础上重视消化、吸收、转化,同时还要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创新出有自己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别人的成果。再次,要注重创新产品的质量而不是数量。银行的创新产品并不是越多越好,数量多而质量不精的产品难以推广。因此,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应以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和安全性为准则,以此增强新产品的生命力,赢得更多的客户群。最后,要成立一个产品创新的研发机构,把各部门在产品创造过程中的意见统一起来,进行整体的规划和研发,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快产品创新的速度,提高产品创新的能力。

2.改进营销手段,创建自主品牌

商业银行的营销产品包括为客户提供存贷款、结算、支付等各种有偿服务。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内涵就是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实现商业银行赢利最大化 。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垄断的局面被打破之后,营销将变成重要的竞争手段,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商业银行认识到市场营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改进原有的落后营销方式,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通过市场细分来加强营销。市场细分是银行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所面对的客户群层次水平的不同,商业银行必须对不同层次的目标客户群,采用不同的营销策略,根据市场细分的理论,对客户进行初步细分,通过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塑造独特的竞争优势。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细分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推出贵宾卡、VIP卡、个人理财服务等措施,针对高端客户实行特别服务;二是为提高市场占有率,以特定群体作为目标客户群,开发专门面向这些客户的产品与服务。

(2)通过创建自主品牌来抢占市场占有率。品牌营销就是通过有意识地发掘、甄别、培养或创造产品(或服务)的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营销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销售无形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而言,品牌塑造尤为重要 。为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颠覆传统银行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商业银行需要依靠品牌塑造个性、打开市场、扩大知名度。首先,要做好市场分析。根据现有的经济大环境和自身经营状况,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其次,要做好对比分析。将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和产品定位及品牌特点,与自身作比较,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预测未来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再次,要选择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商业银行要根据银行的自身实力,避开同业、同质竞争的基础上选定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最后,要确定品牌特色。商业银行要将“回报”始终贯穿于营销策略之中,针对目标客户的需求和偏好,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定产品结构和服务内容,进而提出能凸显自身个性的品牌。

(四)健全商业银行人才培养机制

现代商业银行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是商业银行所有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银行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管理,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储备,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以此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1.建立一套规范的公开选聘制度

严格规范从笔试到面试到录用的过程,坚持公开选拔、公平竞争的原则。并对人才的教育程度、岗位技能、经验水平等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引进先进的人才。

2.建立一个优胜劣汰的人事竞争机制

把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运用到银行业的竞争上来,通过考核评优等方式,使员工之间相互竞争,以此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淘汰掉一批业务素质低、综合能力差的员工,提升银行的整体水平,促进银行健康稳定的发展。

3.重视人才储备工作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有赖于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要实现其目标,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培训制度,创造有利环境,使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教育培训是一种立足于未来长远发展的投资,通过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可以全面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员工的忠诚度,减少人才的流失。教育培训要坚持全面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通过银行内部金融机构对全行员工进行适时、持续的适岗和履岗能力的培训和考核,让员工能更好地掌握业务知识,胜任岗位工作,从而培养出一批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关键岗位、重点领域的专家型人才的培养。市场预测、产品研发、品牌营销、风险管理、服务管理等部门对商业银行发展至关重要,要通过对关键人才的培训,打造在重点竞争领域的竞争优势。此外,还要积极培养一批精通外语、国际金融贸易和计算机等的复合型人才,对这些专家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提供出国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对国外先进的专业技术以及制度和管理等方面的学习和借鉴,为我国商业银行业更好地服务,促进国内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高。

4. 建立员工激励体系

建立一套相对完善和科学的员工激励制度,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培养员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其在工作中不断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其职业潜力,也将对企业的发展发挥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存在很大的缺陷,与外资银行优厚的薪资待遇、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人性化的职业生涯设计等形成鲜明对比,使得员工特别是高级员工和业务骨干缺乏足够的动力。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员工激励体系。首先,要建立薪酬激励体系,薪酬的高低是员工最关注也是最能激励他们认真工作的因素之一。它包括工资、奖金、福利和业绩收益等。薪酬设定得是否合理,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要体现在:薪酬水平是高于低于还是正好处在普遍接受的水平;起薪以及新员工与资深员工的薪酬相差幅度;调薪的间隔期以及员工绩效与资历对加薪的影响等。其次,要建立岗位晋升激励体系,员工的岗位晋升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也是员工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适时地为他们提供岗位晋升的机会或为他们合理地规划其职业生涯,对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再次,要建立精神需要激励体系,员工的待遇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物质待遇即前面所讲的薪酬待遇;精神待遇是指工作的成就感、责任感、受重视的程度、个人影响力和富有价值的贡献等。精神待遇不像物质待遇那么好测算和衡量,难以进行清晰的比较,所以常常被忽略。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激励员工更好地工作,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因此,重视员工的精神需要,让他们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一种激励方式。最后,要通过人性化的关怀对员工进行激励。银行管理者在处理与员工的关系时要细致入微,对他们在工作中的一些合理建议和要求予以解决,并且以关心和照顾,人性化地处理与员工的关系,会使员工有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这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是有激励作用的。

(五)提高商业银行服务质量

1. 提高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

银行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一方面取决于其学历水平、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层次等;另一方面,则依赖于他们服务意识的提升。商业银行是服务行业,服务行业就要以“客户是上帝”的经营理念为宗旨,把“服务”两字摆在首要位置,尽最大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2. 创新服务手段

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在一定意义上要求必须创新服务手段。差异化服务是银行提升竞争力的一种重要创新手段。它指以市场细分的方式,根据集团客户、单一客户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等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细分,实施分层服务。对集团客户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服务;对单一客户提供信贷、现金管理等服务,对机关事业客户提供账户管理和业务等服务。

3. 完善服务内容

随着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旧的服务系统或服务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商业银行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尽最大可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可以先对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据有关调查表明,当客户对服务不满意时,通常会有如下反应:70%的客户选择到别处消费;39%的觉得投诉太麻烦;24%的人会提醒其他人;17%的人会写信投诉;9%的人会因为不满意服务而责备工作人员。因此,简单地以投拆率来衡量客户满意程度是不全面的。现在很多银行网点的柜台上都配置了客户评价器,但多数都是形同虚设,大部分因为系统本身的缺陷而无法在办理业务时启用。因此,银行要想获得客户真实客观的评价,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必须在服务系统上加以改进,另外,银行还应该通过开通“客户服务热线”电话,设置网上“客户服务”模块和在各营业网点增加引导员或咨询员等方式来完善客服服务的内容,从而最大程度地方便客户咨询、建议或投诉,以此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4. 改善服务环境

商业银行的服务要从细微之处入手,人性化的细节服务对于银行来说,也是一种市场营销的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说还是一种服务战略。只有服务到位才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变化,才能让客户满意。细节化的服务首先直观地体现在服务环境的改善上。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盆景甚至观赏鱼出现在银行的业务窗口,营业大厅增加了更多的座位,等候区增加了移动电视、公共阅读物。这些细节的改善,满足了客户的服务需求,提升了满意度。

5. 优化服务流程

商业银行工作流程的简化不仅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能给客户带来方便,更大程度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近年来,银行大堂经理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并且成为银行业改善金融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堂经理的职责是:准确引导和分流客户,减轻业务柜台的压力;为客户资金管理提出恰如其分的业务建议,收集客户信息资料和做好客户关系管理工作等,这些工作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服务流程,对银行为客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大堂经理是银行的第一窗口单位,代表着银行的形象,也代表着银行为客户服务能力的缩影,他的存在可以减少银行工作环节的流转,提高银行内部的工作效率,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参考文献]

[1]吕华.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2]班胜利.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1.

[3]黄光伟.南充市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与治理规则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硕士论文,2004.

[4]刘峰.中原信托有限公司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方案设计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5]燕利芬.金融调控视野下商业银行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

[6]李志燕.中国银行业税制的优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8.

[7]张丽艳.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8]吴宽宽.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新思维[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1).

[9]袁志辉.陈振宇商业银行发展研究[J].魅力中国,2009,(6).

[10]吴高佩.关于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思考[J].金融论坛,2002,(11).

[11]费凌婕.关于增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几点认识[J].邢台学院学报,2004,(6).

[12]刘永庆.李红光.关于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思考[J].黑龙江金融,2010,(4).

[13]夏敏.影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

[14]徐中华.基于价值链的农行创值能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

[15]范琦.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核心竞争力研究[D].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06.

[16]王都富.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构造[J].金融论坛,2001,(10).

[17]孙永慧.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财会通讯,2010,(8).

[18]谢继权.浅析通货膨胀环境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1,(2).

[19]李萍.商业银行营销策略:国际比较与对策建议[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0).

[20]温燕.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