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范文1
一、迅速提升认识,强化责任,勇于担当
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新形势下矿山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自然资源部门工作的立足点。尽管前段我们采取了一定措施,但仍有一些人为一己私利、丧尽天良乱采矿、乱采砂,盗取国家资源,破坏环境,损害人老几辈子的生存环境、公众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人民生命财产,已达到了千夫指、万人骂的地步。今天这次集中整治动员会,再次吹响了向不法之徒开战的号角,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标准。县自然资源局将迅速把全系统人员思想认识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把压力当动力,反弹琵琶,扛起责任,一马当先、冲锋陷阵、精准发力、扎实推进,迅速整改。
二、瞄准目标,突出重点,全力整改
坚决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以抓铁有痕,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切实做到六个坚决:对所有矿山开采点,坚决做到排查到位,无遗露,无死角;对所有持证矿山违规违法开采的,坚决予以停产停采,逾期整改不到位的,吊销开采手续;对所有无证违法开采点,在依法处理到位的同时,坚决予以取缔,达到不留人员、不留设备、不留机械的标准;对严重破坏资源,达到追究刑事责任标准的,坚决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同时追究到位;坚决落实原露天矿山到期不延续,不扩界,不增储,今年年底前,达不到绿色矿山标准的,一律强制关停。对党员干部参与矿山开发、矿山买卖、幕后指使非法开采的,坚决移交纪检部门,追究有关党政纪责任。
三、查漏补缺,完善机制,规范管理
按照“大矿大开,小矿禁采,生态优先,严惩违法”的原则,科学部署全县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整体方案,引导优势矿种合法合规开采。强化日常动态监管,严格落实“三级包矿”责任制,构建县、乡、村纵到底、横到边、纵横交叉,全覆盖监管网络体系,确保非法开采行为鼓包就压、萌芽就掐、露头就打,对现有的露天矿山建立生态修复台账,跟踪督办,限期恢复治理。用足用活政策,多策并举,全面启动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恢复治理,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治理任务。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范文2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治;环境影响;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农村土地整治仍然以增加耕地为指导思想,这种片面追求耕地数量和产出的整治模式,势必会对整治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在土地整治实际操作中,由于技术支持与实施方法的缺失,也难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近些年,农村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研究学者的高度关注,部分学者从土地整治的理论范畴、生态可持续性、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评价方法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美好乡村建设中的生态风险研究还不多见。
一、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土地整治过程就是借助系列生物、工程措施,对生态环境系统中水、土壤、生物、植被、气候及景观等因子实施干预的过程,打破原有的生态环境系统,重新构建新的生态环境系统,既会对生态环境系统产生正向生态效益,也可能逆向产生负向生态效益。
农村土地整治一方面通过对未利用土地开发,对遭受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复垦,对农村生活用地存在的“空心村”等展开的建设用地整治,对水、田、路、林、村展开的综合整治,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用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系统过多地、不恰当地干预,也会加大生态环境系统对外界的依赖,导致自身调节能力的弱化和降低,破坏了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生态环境带来潜在风险
1、土壤的负面影响
工程项目建设进程中,由于工程量较大,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比如刮平机、推土机等,机械化的挖、填、运等操作,对熟土层会产生破坏,使土壤的理化性质产生改变,各类有机质含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容易造成土壤板结,此外干旱少雨时又有可能引发土壤的面蚀和风蚀。
2、对植被的负面影响
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中,集中连片增加耕地面积,提高了土地垦殖率,并形成了单一农作物逐步替代田块间自然植被(包括原生、次生植被等)的状况,造成地表植被数量和覆盖面积的降低,同时集中补种的农田林网尚未完全成长,导致整治区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3、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硬化的田间道路割裂了原有生物群落的栖息地,压缩了各类动植物生存的空间,阻碍动植物间的交流,损坏了物种迁移和遗传的多样性,进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和维持;笔直、硬化的沟渠,造成水流速度加快,无法储存水分涵养水生生物,补充地下水源等问题,使得整治区生态系统结构趋于简化,不利于农业整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围绕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展开综合整治,优化农村建设用地格局,重点整治空心村、旧厂矿废弃地等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将节约出的建设用地,用以增加城镇建设用地供给,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保障了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一方面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发展缺地的难题。但是,整治过程中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进程中,一方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农业生产生活的景观格局,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原自然景观结构和功能,造成景观多样性减少,景观同质性问题明显,降低了农业生态环境系统自我调节、修复能力,增加了对外界干预的依赖性。
四、宜耕未利用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
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灾害、建设面积扩张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减少耕地,为实现耕地总量占补平衡,对宜耕未利用土地整治是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从景观美学角度来看,对未利用土地的整治,能够减少农田斑块和廊道的数量,破碎化的农业景观趋于完整,优化了景观格局。实际开发进程中,由于各类宜耕未利用地质量存在很大差异,在当前评价体系不健全、技术标准不完善、质量验收审核不到位的情况下,选择不恰当整治方式对宜耕未利用进行开发,有可能会引发以下几方面的生态风险:
一是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宜耕未利用地开发,要通过完全改变荒草地、沼泽、滩涂等原有地形地貌,整治为平整、规范的宜耕地,原有生态植被系统被各类农作物、人工林替代,同时也降低了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的异质化程度,破坏了土地本身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
二是对土壤的影响。在开发过程中,不合理整治方式更容易导致原本脆弱的地质进一步恶化,造成土壤盐碱化、沙化或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影响到周边生态环境,如整治后耕地灌溉需对地下水源进行开发,从而影响到水资源状况;土地整治后,耕地多采用集约、单一、连片作物种植,干扰了土壤养分循环,造成土壤有机物含量下降。
三是对生物的影响。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降低了生境多样性,造成了生境总量减少、衰退及破碎化,进而影响到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对于濒危物种和生境敏感的物种影响尤其严重。
五、农村土地整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正确认知生态风险作用机理,不能一味地强调“增加耕地面积”或“耕地占补平衡”,要注重长远的和潜在的生态环境影响,充分考虑土地整治进程中生态风险影响因素,将可能发生负向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其次要结合不同区域的生态、地形、气候条件,以及农村土地整治和美好乡村建设的不同特点,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制定适合不同区域的、科学可行的保护生态环境政策措施,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制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
科学的土地整治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但由于环境效益具有一定滞后性,同时当前土地整治项目又缺少一整套完善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使得土地整治项目生态环境评估难以落实到位,进而忽视土地整治中对生态环境的负向影响。农村土地整治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多、涉及面广、相关性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要综合多学科知识体系,结合生态学、农学、资源环境、植物保护、园林、景观学等专业方法,因地制宜,制定包含土地整治项目前期论证、中期监管及后期控制各阶段的量化评价标准,量化标准有助于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操作性与透明度;同时制定标准体系实施的程序,采取相应法律、政策、法规措施保障落实到位。
2、建立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生态风险监管调控机构
及时有效的监管是保障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管控的一个重要环节,各级政府应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的任期责任制,根据基层人员配置的实际情况,成立由相关政府部门组建在一起的联合监管机构,包括国土、环保、林业、交通、财政、水利及农户代表,在土地整治项目事前规划、事中监测及事后评估中,严格把关、科学论证,确保生态风险防范落到实处。
3、强化对土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
针对土地整治中引发的土壤肥力下降、水资源环境负面影响及生物多样性等问题,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强化保障力度。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实施和评估中,以发展生态保育型土地整治为目标,强化以土壤肥力提升,加快研发与推广表土剥离技术,保持土壤剥离和回填平整过程中土壤剖面的有机组合和整体性,土地整治后施用有机肥、农家肥,指导实施桔梗还田的办法;增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力度,水域周围建立保护绿地,避免水利工程项目中过度的裁弯取直,避免由于施肥不当带来的水污染等问题,定期开展清沟掏淤、清捞杂物,确保水流通畅、沟渠干净;在生物多样性保障措施方面,采用硬化路面通过路基打孔为生物迁徙提供通道,设计田间路和生产道泥结碎石路面,辅以耐压草皮,提供动植物栖息场所,保留一定量的沟塘、低洼地,渠道坡面设计为缓坡,减少水位变化带来的冲击等。
结束语
要实现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规划目标,需要结合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分析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机理,积极采取制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生态风险监管调控机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土地整治方法和途径等措施,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形成生态风险防范长效机制,使土地整治真正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吴惠敏;贾名党.美好乡村视阈下农村土地整治与环境法制建设――以安徽省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89.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范文3
关键词:矿区 土地整治模式 生态修复 经验 目标任务原则
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活动。
一、山西省矿区土地整治的必要性
山西省由于煤炭资源分布地区广大,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然而煤炭资源在带给人们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1.露天采矿造成表土剥离、地面挖损、地表压占、植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
2.井工采煤破坏了地层结构构造,引发地表沉陷、裂缝。采煤沉陷区地质灾害类型以地裂缝、地面塌陷为主,其次为不稳定斜坡崩塌、滑坡和潜在泥石流,以及煤层自燃。衍生造成的环境效应主要有:生态环境破坏、耕地损毁、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流失和沙漠化、水源污染枯竭等。根据初步调查,山西省因采煤造成的采空区面积近5000km2,其中沉陷区面积约3000km2。受灾人口约230万人。
3.长期采煤活动使煤系地层以上水资源系统遭到改变和破坏,形成以矿井为中心的区域性地下水漏斗,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
4.煤矿中大量煤矸石的堆积,煤矸石中含有大量硫铁矿和锌、铅等重金属元素,煤矸石的自燃或雨水淋溶,使大气、周围土壤和水体受到污染,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导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失调。
山西省矿区业已成为典型的、严重受损生态系统。因此,预防和治理煤矿区的土地退化、塌陷等问题,已成为煤矿区的当务之急。
.
二、山西省开展矿区土地整治工作的经验
“十二五”期间,全省积极开展历史遗留的采煤塌陷土地的复垦,先后在全省安排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项目3个,总投资达2781万元,复垦土地0.13万hm2(1.9万亩)。在重点采煤县实施土地复垦项目7个,投资达8796万元,复垦土地0.21万hm2(3.2万亩)。从2008年起,开展了对报国土资源部及山西省审批矿权及土地的土地复垦方案预审和审查工作。积极开展了全省土地复垦工作现状的调查,编制形成了《山西省土地复垦工程建设标准》。矿区土地整治取得的经验有:第一,矿区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的修复相结合,矿区土地整治主要工程有:地表沉陷治理、煤矸石治理、水资源保护、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矿区造林绿化、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矿区居民环境条件改善、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通过矿区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初步提升了矿山土地质量、恢复植被、增加了生物多样性。第二,山水林田矿综合整治,把山水林田矿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实行综合治理,提升矿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第三,园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适应的整治技术措施。
三、矿区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山西省是能源大省,能源的开采给山西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矿区土地整治目标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大力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实施山水林田矿综合整治,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相结合,实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促进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山西矿区土地整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矿区生态恢复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恢复植被,促进矿区的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山西矿区土地整治工作的主要原则是:
――矿区土地整治要依据矿山地质环境所处的地理条件、灾害环境类型,遵循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塘则塘、宜游则游、宜建则建的生态理念,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质,受污染土壤的改良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础和关键。采煤区由于受塌陷、断裂、剥离、机械受压等扰动,加之有毒物质通过淋溶、污水渗透等方式进入土壤,使土壤理化性质、土体结构、肥力等发生根本性改变。已经不能满足植物生长。而利用植被修复土壤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技术对策。土地整治工作中,选择当地的土著植被种类,在矿区进行生态修复和重建,并合理安排乔、灌、草栽种比例、密度及空间配置。
――矿区排出的废水,含有大量无机盐离子、重金属等,不仅严重污染地表水体、地下水源。而且造成水源的严重浪费。通过技术处理,将废水净化,土地整治工作中可将这部分水资源用于矿区植被恢复或农业灌溉,用以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四、矿区土地整治的模式
矿区呈斑块状分布在各个土地整治区中,目前山西省的采矿方式主要是井工开采和露天开采。
1.露天矿区的土地整治模式。以平朔煤矿为代表,露天采矿造成地面挖损、地表压占、植被破坏、土地利用格局改变等,因此露天煤矿土地整治时主要的任务是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实现矿区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
――矿区土地整治按照“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与保护”链条,重点是以人工植被建设为核心,迅速恢复矿区生态环境。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牧业,按照人工林草种植一土壤熟化一恢复地力一耕地战略储Or--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模式为主线,首先林草业种植,重建生态环境,为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建立绿色保护屏障,通过育林、植树载果,有效的控制风沙和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以生态旅游休闲为中心,带动综合服务业发展。建设以矿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矿区主题乐园、生态餐厅、博物馆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点,开发矿区复垦生态旅游项目。
2.采煤沉陷区土地整治模式。采煤沉陷区治理要本着综合规划、全面推进、加快建设的实施原则。以解决采煤沉陷区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实施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土地复垦、地灾治理、生态恢复等,恢复和改善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改善受灾群众的居住条件、生产条件、生活质量等。
计划到2017年底,完成全省21.8万户、65.5万人的搬迁安置任务。到2018年底,完成59个采煤沉陷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历史遗留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率达到35%,完成40个重点复垦区的土地复垦任务,复垦土地面积达到310平方公里。
――采煤沉陷区治理,坚持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生态恢复与生态区划相统一、土地整治与地质环境治理相统一、旅游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相统一、产业开发与资源配置相统一,依据矿山地质环境所处的地理条件、灾害环境类型,遵循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塘则塘、宜游则游、宜建则建。
――采煤沉陷区土地整治要采用多N新技术模式,如浅层沉陷区复垦耕地技术模式、深层沉陷区水产养殖技术模式、沉陷整治区人工林种植技术模式、沉陷区多元高效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沉陷区兴建生态公园等休闲功能技术模式、沉陷区建设光伏农业模式等。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范文4
1项目施工期间环境影响研究
1.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郑州市河道整治项目计划涉及到的河段较长,在大面积施工整治过程中机械设备的运行难免产生噪声污染以及废气排放。例如自卸汽车、混凝土搅拌机、打桩机、挖泥船、运输车辆等均会由于发动机运行产生废气排放与噪音。噪音污染对河道周边居民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而废气排放则污染更重。废气排放主要由船只、车辆以及燃油机械产生,整治中各类设备的尾气排放即为废气,影响大气层状态。同时,混凝土搅拌以及水泥运输时易产生粉尘。粉尘同样对大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影响到河道两岸居民短期空气质量,增加空气中粉尘指数。
1.2对水环境的影响虽然河道整治有利于河道两岸环境的优化并促进河流的更优状态,但在综合整治过程中(尤其是施工初期)河道两岸土壤被挖掘时易产生杂物落入河流,造成河水浑浊度上升。施工初期,混凝土搅拌、平整场地、水力冲刷机疏浚以及防汛墙施工都会释放底泥污染物并将施工中产生的一些杂物带入河中,影响到水环境。另外,施工过程中由于河道整治项目涉及到的人员数量较大,因此施工人员生活、操作中会产生较大量垃圾,这些垃圾可能由于施工人员不注意落入河中。同时在河道整治时使用的设备机械动力来源均为燃料,油料若发生外溢流入河中对河水的影响较大,随着河水流动可能影响整个河网水体。在整治中,疏浚表层淤泥中可能包含较多杂草、石块等物质,加上高含水量,若随意堆放会造成二次污染,严重时疏浚开挖弃土会引起水土流失。
1.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包含的范围较广,例如植被、泥沙、动物等。生态环境影响不像大气环境与水环境,在几年时间内能够逐渐恢复。生态环境的破坏通常需要几年甚至上十年才能够恢复到破坏前状态。
1.3.1植被环境的影响河道综合整治项目中包含了对河道周边河床上植物的改变,原因在于只有将原有一些大树挖除并将草地铲除才能够让综合整治设施展开施工。因此河道两岸若存在已经生长了数年的树木将面临被移栽的可能。另外,护岸抛石以及疏浚等操作都会影响到原本生态环境发展状况,改变植物分布及自然生长状态,对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
1.3.2对河水环境的影响这里所说的河水环境与上述描述的河流浑浊状况并不完全相同,这一方面的河水生态污染主要在于河水水体环境方面,也就是河水深处生物生长环境。换言之,当综合整治项目开始实施后,泥沙以及垃圾的影响可能造成河流水体质量的变化,不仅造成河流透明度降低,还会对浮游生物的产生、生长、繁殖产生影响,造成浮游生物种类减少、数量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河道本身水体会发生变化,动植物间相生相克易造成生物链的变化,可能造成某种生物的天敌被消灭而肆意生长现象。
1.3.3对动物的影响河道整治工程必然会对河道两岸的动植物产生影响,尤其是动物生物。以底栖动物为例,堤岸抛石或是护堤操作都会影响到这类动物的生存环境,让其不得不另寻住所。而对于一些居住环境较深、常年居住在洞穴中且行动速度不快的动物而言,疏浚工程可能直接影响到这类动物的生命安全。另外,多数底栖动物能够快速感应出沉积环境的变化,且这类反应会影响到其生活状态以及生活习惯,在不适应情况下易引发身体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沉积物涉及到动物生存的方方面面,例如食物获取方式、生活基本环境、摄食机制以及猎食对象等,从多方面影响着底栖动物的生存。并且部分悬浮物可能再次发生沉积,这类影响将对底栖动物产生长时间影响,甚至影响到水体底部环境结构,需要几十年才能够恢复。
2河道综合整治项目优化策略
2.1利用土壤固化剂土壤固化剂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将土壤加固的一种化学药剂,能够对减少水土流失起到较好作用。实际上,土壤固化剂是一种将特殊药剂加入到水泥主体中形成的一种可硬化土壤的物质,能够让土壤表面形成一种类似于混凝土状态的物质并保障土壤深处仍旧为其本身松软状态。换言之,土壤固化剂能够让处于河底的土层表面结一层硬壳,既能够保障水底生物正常繁殖,不受到土壤引起的水体混浊影响,又能够起到固土保沙作用,减少水土流失程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2.2减少粉尘飞扬若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运输具有粉尘类材料,首先应使用防尘布将运出车辆载货部位遮盖严实,尤其是当车辆行驶路线需要通过城镇时,应事先将车轮上沾有的粉尘冲刷干净,以免车辆行驶将粉尘带入市区并在行进中引起粉尘飞扬,加重空气中颗粒污染物含量。对于粉末状材料的施工现场存放,应使用单独仓库或自建隔离区域存放。仓库需保障有顶棚,以免雨水打湿粉末材料造成使用效力下降。同时在仓库周边修建排水沟系,以便于雨水能够及时排出防止自由漫流。
2.3工程机械的优化与垃圾处理在河道整治工程项目实施下,施工方应尽量选用先进机械,减少机械设备本身废气排放量。同时在施工期间对于垃圾、弃渣的处理应及时,严禁将废弃物长期堆放在施工现场形成垃圾堆现象,同时也能减少尘土向周围环境的扩散。另外,垃圾处理不应单纯采用焚烧方式,若垃圾中存在废竹木料、废纸、废包装带等物质,应尽量采用降解方式处理,减少费少带来的大气环境不良影响;水泥肥料需放在散装水泥罐中处理。
3结语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范文5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把生态县建设作为事关××跨越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在强化组织领导、编制实施规划、发展生态经济、开展环境整治、加强执法监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生态县建设氛围逐渐形成。今年年初,县党代会确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县政府明确提出要在今年建成省级生态县。在前几年各项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县政府先后召开了生态县创建动员会、推进会、工作汇报会等,进行部署安排,加强督促检查,切实加以推进。同时,将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列入对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的年度综合考核。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专门设立了1600万元生态县建设资金,并安排了卫生垃圾填埋场建设、农村垃圾清理和村庄绿化等专项经费。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按照要求,及时召开会议,进行部署落实,认真做好制定工作方案、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等各项创建工作。同时,以世界环境日、法制宣传日、环保宣传月等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培训、举办专题宣讲和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自然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一是积极实施城乡绿化工程。以海防林工程、迹地更新造林、产业造林为重点,大力开展对沿路、沿溪等通道两侧宜林地的绿化造林,今年已完成绿化造林1.5万亩;开展村庄绿化工作,全县共投入苗木资金600万元,种植各类树种近20万株,完成全县60%以上行政村的村庄绿化;实施永安溪生态修复工程,已完成2500多亩滩地的造林任务;开展“三沿五区”坟场墓区治理,共植树2万多株;通过植树复绿,对6家废弃矿山进行治理。二是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已增划省级生态公益林16万亩,总面积达到90万亩,全面实行省级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三是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小区4个,面积1.9万亩,目前正在创建省级自然保护区。四是开展生态乡镇和绿色系列创建工作。至年底,全县已建成5个省级生态乡镇和19个市级生态乡镇(街道)、103个市级生态村和450个县级生态村、56个生态示范点。建成20家省市级绿色企业,28所省市级绿色学校,1个省级生态旅游区、1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个市级绿色社区。
(三)生态经济发展初见成效。一是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调整和优化工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形成了“一城四园”的格局,现代、永安两大工业集聚区初具规模。制订出台了医化、工艺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加强医化行业整合提升,医化企业从2004年的93家整合到目前的32家,年产值34亿元,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竞争力。积极做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重视引进高科技项目,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较快。深入实施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已形成杨梅、三黄鸡、高山蔬菜、优质米、淡水养殖等为主的种养殖业,建成各类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16万亩,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7万亩,77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杨梅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5万多吨,产值达4亿元。三是生态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杨梅观光体验、“农家乐”等生态旅游。已建成33个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杨梅节、油菜花节和向日葵观光引来四方游客,成为近几年来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
(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序推进。一是抓好重点行业和区域整治。全面开展城南化工园区医化企业污染治理工作,顺利通过了市级环境重点监管区“摘帽”,有效促进医化企业整合提高。开展了规模上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整治,完成了全县249家规模上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整治工作,并通过市级验收。去年开展了“三废银”行业整治,将全县341处冶炼点规范整合到15处,并已通过市级环境重点监管区“摘帽”验收。今年着手开展工艺品行业整治,目前完成第一批26家企业整治任务。二是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清洁保洁工作。全面开展“清洁优美家园、文明和谐乡村”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建立了16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各村落实保洁人员,配备垃圾车、垃圾桶等环卫设施,集中清除垃圾,清理卫生死角,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有了明显改善。深入实施“十百”工程,累计已完成示范村13个,整治村210个。三是实施城乡改水和水环境整治。加强县城水厂和供水管网建设,积极推进管网向周边延伸,目前,供水主干管达到170多公里,供水区域达到58平方公里,受益人口7万人。实施西部供水工程,基本建成横溪水厂,正在进行管网建设,力争解决西部乡镇的饮用水问题。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工程,三年来共完成了200多个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解困和改善饮水条件人口12万多人,较好地缓解了农村群众饮水难问题。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关停了石牛大桥以上河段的29只采砂场;实施城乡水环境整治,近三年来完成河道整治95公里,特别是对盂溪、三桥溪进行整治保洁,改善了沿溪生态环境。
(五)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有所加强。一是加强环境监察巡查。在一些重点医化企业建设在线监控系统,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对一些环境影响大、群众反响强烈的污染项目进行重点监控,对重点污染源实行定期巡查。二是加强环境执法。近年来,先后开展了“811”环境保护、危险废物治理、“飞行斩污”、安全隐患排查等各类专项执法行动,确保奥运和世博会期间环境安全。特别是对非法冶炼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事件,加大执法力度,予以严厉查处,共依法处置44处非法冶炼点和70多处洋垃圾回收点。三是做好环境工作。认真处理环境投诉事件,落实处理措施,妥善处理了一些环境事件,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近三年来,共处理各类环境投诉件1166件,没有发生因环境违法事件引起的群体或群访性事件。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这几年虽然我县生态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县地处灵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加上我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投入有限,客观上造成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矛盾,省级生态县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一些指标完成难度较大,环境保护压力较重。
(一)生态县建设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共识。生态县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20多个部门和所有乡镇、街道,但少数成员单位重视程度还不够,配合意识还不强,面上工作进展不平衡,部门之间、城乡之间还未有效形成整体合力;生态环保宣传的深度广度还不够,有关政策精神未能得以及时贯彻落实;一些环境污染主体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保问题较为突出;广大群众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缺乏理性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受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影响,卫生意识较差。
(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一是永安溪生态不堪负重。石材加工、河道采制砂、农业面源污染及农村污水垃圾等严重污染河道水体,影响永安溪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各类毒鱼、炸鱼等违规捕鱼现象屡禁不止,渔业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部分土地整理项目占用防护林地及沿溪湿地,项目建设、修筑堤坝以及台风、病虫害、火灾等,使防护林和湿地资源明显减少。二是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医化行业污染面广量大,少数医化企业违法排污现象仍然存在;工艺品企业多而分散,环境污染事件经常发生,群众投诉反映强烈;废金属回收、非法冶炼、化学危险品运输事故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防不胜防。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滥用农药、化肥现象仍然存在;畜禽生产总体上还处于粗放、落后的经营状态,部分污染物缺乏有效治理;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状况令人担忧。
(三)生态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城市污水处理厂急需扩容;县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进展艰难,今年完成建设任务难度很大;污水收集管网、排污设施建设急待加快,集镇和农村环保设施利用效率不高;城区供水管道老化,大多数集镇没有自来水设施,饮用水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一些涉污企业污染处理设施落后,处理工艺落后。
(四)生态环境支持保障能力较为薄弱。一是资金保障压力较大。生态县建设资金需求大,特别是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资金缺少,农村保洁经费难以长期保障。二是生态环保执法保障不够有力。生态县建设力量不足,人员缺少,环境保护执法条件较差,设施设备落后,难以适应生态环保形势发展要求。
三、几点建议
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推进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营造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生态建设是贯彻“生态立县”战略、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载体。今年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因此,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决策、指导、协调、监督等各项职能,各成员单位和乡镇、街道要紧密合作,主动参与,进一步明确责任,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良好局面。要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方式,广泛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树立良好的卫生观念,引导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营造全县上下共同创建生态县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一要继续实施永安溪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石材开采及加工行业整治,切实治理废水废料污染。跟进采砂后续管理,加强制砂监管,巩固整治成果。加大渔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捕鱼行为,研究设立禁渔期、划定禁渔区等方法,切实保护永安溪渔业资源。组织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加强永安溪沿岸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加强永安溪两岸景观林建设,实施林相改造,增强生态功能,改善景观效果。二要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深入实施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发展生态农业;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导向,积极推进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科技、循环型的生态工业;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并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三要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811”环境整治新三年行动,重点开展医化行业的污染治理,抓好工艺行业的污染整治,限制废金属回收业的无序发展,加强“三废银”冶炼整治的后续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加强监察、督查和巡查,努力遏制环境污染。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加快农村改水改厕进程,减少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优化养殖业布局,推行生态养殖模式,切实解决种、养业的污染问题。要继续重视研究秦州养殖场的处置问题。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范文6
关键词 :农村;河道;整治;实践;对策;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河道,不仅承担着行洪、排涝和灌溉的重任,而且在航运、生态、环保等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农村河道整治一直被忽视,导致农村河道因缺乏治理而淤积严重,脏乱差现象普遍,这与当前我国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很不和谐。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生活质量和品味的需求,对农村河道进行整治势在必行。
一、农村河道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1淤积严重, 河道防洪能力下降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加之历史上无序建设和老百姓与河争地的影响,不少农村河道被逐渐分割、支离或挤压成不能贯通的断头河,水面积锐减,河道多年未清淤疏浚,滞蓄能力下降,水体承载能力较差,使河道失去了原来的功能,同时,城镇化发展还导致农村大部分地面的不透水面积增加, 地面产流系数增大,一遇暴雨或连续阴雨,极易形成洪涝灾害。
1.2 基流减少,保水滞水能力降低
流域表面和河道断面硬质化导致水流下泄速度加快, 保水、滞水能力降低;地下水过量开采, 地下水位降低, 地下水交换变为与自然相反的方向, 即河流补给沿岸地下水, 致使河道流量较自然状态下减少, 部分河段断流。
1.3 水质污染、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大大增加, 许多农村河道成为排污通道, 既丧失了生态功能, 又污染了周围环境。部分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肆意往河道内倾倒生产生活垃圾,导致河道变成垃圾场、臭水沟,生物多样性条件被破坏, 天然食物链脱节, 许多河流生态系统逐渐退化。
1.4 堤防呆板、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的多样性
在以往的河道整治中,堤防的防护,常常只从防洪的角度考虑问题,大多采用刚性结构护坡,片面强调混凝土、浆砌块石的安全性,造成目标单一, 格式呆板, 既不美观, 又无生机,一定程度上还改变了生态环境,更不方便人们接近河流, 难以满足亲水的要求。
二、农村河道整治的目标
河道整治工程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协调城镇发展与河道生态保护的关系, 同时尽量维护河道原有的自然地貌和水文特征, 保持河流景观与其周围环境的和谐。结合农村实际,农村河道整治工作的目标应该是河道原有的灌排功能得到恢复,河道的行洪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排涝能力达到标准,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整治目标。
三、新时期进行农村河道整治的对策
3.1加强宣传,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农村河道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紧迫性,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各级政府对河道整治工作的重视,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取得各级各部门和老百姓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要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保护水环境的行列中来,使“爱水、护水”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3.2规划先行,扎实有序开展工作
在农村河道整治过程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水系整治规划,按照规划分步实施,整治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既要立足大局、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需要,又要体现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把河道整治与村庄环境整治,与生态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起来,要用统筹的全局的观念,扎实有序的推进河道整治工作,力求使水安全、水环境、水文化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3.3定期清淤,恢复河道灌排功能
在农村河道治理的过程中,要按照洪水位设计堤防,以满足防洪要求。每年都应当对河道进行清淤,保证河道行洪安全、泥沙排泄顺畅,增加河网的滞蓄容量,充分发挥河道排洪排涝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灌溉供水量,而且还能够提高河网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少污染物附着于水体造成的危害。
3.4拦污截污、改善河道源头水质
改善河道水质状况的根本出路在于截污治污。在沿河两侧埋设截污管,使雨、污分流,污水排入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于污染严重而近期无出路的重点区域,可考虑设置小型生化处理临时设施,以解决短期污染问题。
3.5沟通水系,合理配置水利资源
沟通河网内部水体,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在今后的农村河道整治规划中要提出 “引水、保水、换水”方案,充分考虑环境景观用水要求,把环境用水量纳入需水总量增衡方案,利用水利工程完成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新建引水工程和封闭保水工程,制定定期换水方案,为河网水体流动提供水源保障。
3.6生态治理,注意体现人水和谐
农村河道整治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强调人与动植物各得其所。其特征是,尽可能多地保留河道的自然性,表现在岸边生态多样化,应尽量减少浆砌块石等硬质驳坎的使用,积极尝试生态型的护岸结构形式,生态护岸能依靠植物良好的根系而使护坡具有一定的固土和抗冲能力,同时造价低廉、美化环境。如在场地条件允许、结构保证可靠的前提下,改用松木桩、树根桩结合植被绿化覆盖等手段改造河道。必须使用到硬质驳坎的地方,也要采用水下式硬质驳坎结合水上生态护坡的形式,达到护岸、绿化、水土交换的有机结合。同时,结合农村河道治理是为其环境服务的特点,在满足工程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开发农村河道的环境、旅游功能,对有条件的河道满足游船通航要求,设置游船码头、亲水平台等亲水构筑物,结合自然生态岛、景观桥、廊架、园路等景观改造,方便居民在河岸休闲游憩,使农村河道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游玩、观赏的景区。
3.7建管并重,加强河道长效管理
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只有河道整治建设与管理措施并举,才能取得综合整治成效,达到水环境保护的目的。目前大部分农村河道都落实了河道长效管理机制,这对水面清洁起到了积极作用。下一步要加强河道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强化河道管理的措施和手段,有效控制污染源,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巩固河道建设成效。
结束语
随着农村水利向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转化, 在农村河道整治中, 必须考虑河道生态环境的建设, 这不仅是人们随生活水平提高对自身生存环境质量提出的要求,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河道的整治应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 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农村河道建设不仅要发挥水利工程的功效, 而且还要融入园林景观、生态和建筑艺术等诸多内容, 以充分发挥河流的综合功能尤其是生态环境功能, 真正做到让河流回归自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