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素质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素质概述范文1
一、传统的作业批改模式存在的
问题
1.作业批改与学生脱钩.教师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批改作业,其效果如何呢?只要我们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去领会教师的批改,而只是关心自己做对与做错的题数罢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作业批改在教学过程中所占时间太多.每位数学教师一般都任两个班的教学任务,按每班50名学生计算,批改作业约需3小时,占课外工作时间的一半,并且不可能对大多数同学的作业给以较详细的批改.
3.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只管做作业,正确与否全靠教师去裁决,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不利于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作业批改占用了教师大量时间,花费了教师不少的精力,势必会影响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对新知识、新经验的接受.
二、素质教育下数学作业的批改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业批改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参与是必要的,在素质教育已走进课堂的今天,作业批改也应渗透素质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材在附录备有各章节部分习题答案与提示,不少学生手头的课外资料有习题答案,有的学生有课外习题答案.我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及时校对,这样做一方面符合学生做完作业后急于得知对错的心理;另一方面,当他们发现问题时会去积极思考并找其原因,及时矫正,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当天作业由组长当天检查,以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完成,这样缩短了以往作业在师生间往返的周期,便于学生及时修正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同时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2.学生互改与教师抽批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应局限在课堂上.在课外,学生参与作业批改活动,能使其能力得到培养.
对于作业,我有时让学生互相批改,并要求批改者签上姓名,以备做题者查询和教师检查.事实证明,学生批改的作业更能引起做题者的注意.每个学生拿到自己被别人批改的作业后,都认真检查,不仅关心自己做得是否正确,更关心批改是否正确,一旦发现问题,便会毫不客气地找批改者质疑.这样能促使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达到教师批改所达不到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品质.对于作业批改与完成有困难的学生,我及时进行个别辅导,消除他们批改时的知识障碍,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批改.在学生互批的同时,教师也对部分学生(好、中、差兼顾)作业或作业的部分题进行重点批改,对作业中的各类问题,用不同符号指出,要求学生自行更正,并对问题严重者进行面批.
3.实行全员登记
每次布置作业,实行全登记,组长负责,轮流值日,报表给教师,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4.样板作业与教师讲评相结合
除要求全体学生完成当天留的作业外,抽少数学生每人只重点做一道题.要求有分析过程和推理过程,可以互相讨论,可以请教老师,但一定要高标准、高水平,以此作为“样板作业”张贴在教室内.对难度较大的作业题,采取先分组讨论、后做作业、再讲评的方式.在讲评前,教师将学生的答案原样抄出,引导学生找出答案的优缺点及错误的原因,从中选择及补充最佳解法.在做“样板作业”和探求最佳解法的过程中,学生培养了自主学习的素质.批改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改正认识的错误,避免造成累积性知识缺陷,因此比“批”更重要的是“改”.为了使学生有效改正作业中的错误,及时弥补学习中的过失,我和学生互相探讨,集思广益,最后决定采用“改错卡”的方式.
附卡如下:
错题错误原因订正巩固
找一道相同类型的题目
(1)找错.将错题抄在“错题”栏中,并用红笔标出错误.
(2)析错.这是关键的一步.如果找不出原因可请教同学和老师,常见错误有:概念不清、审题不周、错用公式、计算失误、解答不具体等.
(3)订正.在订正栏中写出正确答案.
(4)巩固.在教师指导或同学帮助下,找一道相同类型的题目写到巩固栏中,以达到强化的目的.
错题
错误原因
订正
巩固找一道相同类型的题目
(1)找错.将错题抄在“错题”栏中,并用红笔标出错误.
(2)析错.这是关键的一步.如果找不出原因可请教同学和老师,常见错误有:概念不清、审题不周、错用公式、计算失误、解答不具体等.
(3)订正.在订正栏中写出正确答案.
职业素质概述范文2
关键词: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素描课程教学改革
前言:素描课程作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学的重要基础课程,既是各类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必修课程也是广泛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目前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对学生的需求主要是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设计者,素描课程作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学生将通过在素描课程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来逐渐完成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学习的前期准备。
1.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现状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素描教学在建筑美术教育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素描的基础训练培养建筑设计师的造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学校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逐步构建注重能力教育,融入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当今世界各国建筑设计专业的设置分为两种,一是设在工科院校,依托工科院校自然科学方面的优势,侧重于理性及逻辑思维培养;二是设在美术院校或师范学院美术系,依托人文、艺术等社会科学方面的优势,侧重感性及形象思维的培养。我国的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基本上设在工科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入学前没有美术基础,人文、艺术素质低,这就为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素描教学带来很多困难。
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是艺术与技术并重,其教学组织及教学管理与美术院校和师范院校美术系素描教学分布在2年完成,每学期教学集中相比较,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美术课程计划一年内完成,且每周一段,课时少,教学分散,不利于学生在短期内掌握素描的传统技法和表现形式。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探讨现有的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组织及管理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在实践中摸索一条教学组织及管高的依据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特色,开设素描课程的创新路子,以提升素描课程在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素描课程改革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高职建筑素描课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教学上的不足,以下笔者粗浅的提出自己对建筑专业素面课程改革的建议。
2.1 建立合理的专业素描课程设置
建筑学是一种专业内容非常丰富的,由理工与艺术相结合的学术科学。而素描课程作为建筑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与其课程的设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高职院校应该大力改善教学课程设置上的不足,严格遵循建筑学的教学理念,于其他建筑专业紧密配合,从而达到教学上相辅相成的作用。
同时,应该改变传统教学中课程设计的不合理性,建立符合学术学习需求的全方位课程设置。首先,在课程设置中,添加建筑类的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是学生充分了解到建筑学于美术学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建立好素描课程的开端;其次,在课程的设计方面,讲究教学的循序渐进过程,以引导为主,让学生自主走进美术设计的殿堂;再次,多增加素描的基础设计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艺术原理和美术的基本技巧,为建筑绘画的创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艺术审美基础;最后,建立素描于建筑设计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如素描老师参与到建筑设计课程中,同样建筑设计老师也参与到描课程的指导工作,使两个课程的老师,相互给我建议,致使两个课程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相互渗透。最终达到有针对性的提高素面基本,服务于建筑设计的课程设计理念。
2.2 改变教学方法,适应素描教学的灵活性
现代的素描教学,存在多样性于灵活性。因此,传统“教师示范,学生观摩”的高职素描教学方式,早已不能适应现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良好吸收的需求,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工作尤为重要。
2.2.1 在教学中,建立展开式教学方法。因此素描是视觉上的艺术,因此对素描的教学方式,大可以从学校的课堂延伸到博物馆、美术馆、甚至是艺术沙龙中来,增加学生视觉艺术上的经验,寓教于乐。
2.2.2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在素描教学中充分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作为对传统素描教学的有力补充。同时,通过多媒体形象的图例分析,生动的开展素描教学工作。
2.2.3 在教学中,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选取有创作意识的课题进行分组讨论。激发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是每名同学都参与到课题中来,共同研究,共同实施,提高集体协作精神的同时,也为建筑设计创作埋下伏笔。
2.2.4 在教学中,开展引导式教学。在素描教学中,组织高年级的学长以身讲演,引导低年级的学生,进行素描学习,是学习更有针对性,根据专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高职建筑专业素描课程的改革道路上,任重而道远。而建筑素描图,作为建筑设计是对个人设计意图、设计灵感最直接的表达手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在开设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时,既是本着对学生能够熟练表达建筑设计构思和加强绘制效果图技巧的初衷开设的。但是,目前我国素描课程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许多不足,遏制我国专业人才的输出。因此,对专业素描教学方式、课题设置等教学问题的改革工作尤为重要,势必成为我国培养全方位、高素质建筑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娜. 观看的艺术――建筑美术素描教学新视角[J]. 艺术探索, 2007, (02) .
[2] 厉子强. 建筑美术素描教学的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7, (05) .
[3] 李泰山. 环境艺术设计素描教学初探[J]. 美术研究, 2007, (04) .
职业素质概述范文3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验来验证“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相对常规教学模式是否具有优越性。研究表明该模式在我校武术教学过程中开展和运用,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武术技术技能及理论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 武术 课内外一体化 教学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1]。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以来,武术被列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热门课程。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常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高校武术课程发展的需要,并严重制约着武术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我校提出,武术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相结合,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选修武术学生50人,实验组25人,对照组25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要求,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及文献资料,并对以上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分析。
2.访谈法:对我校12名武术教师(含外聘)和154名学生进行访谈,了解武术教学的开展情况。
3.教学实验法
(1)实验时间和考核内容
按教学计划和实际情况,实验从2012年2月至5月,课外活动时间为每周一、三、五下午4-5点,规定实验组学生每周不得少于2次出勤,教师负责考勤,出勤率作为体育课考核内容之一。通过查阅“全国大学生身体素质考核项目及指标”和询问专家,身体素质的测试内容是引体向上,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武术测试内容为三路长拳。为避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存在系统差异而影响实验信度和效度,实验前由专人对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均做了测试。
(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但都以相同的教师,相同的教学方法,传授学生基本的武术知识和技术能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课堂上与常规教学模式一样,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纠错,学生模范练习,课外采取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纠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对未掌握武术技术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提供学习和提高的机会,除此还采用视频、表演、观摩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现阶段影响武术教学的原因
根据素质教育和课程目标的要求,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日益显现,学生被动参与体育,个性发展受到抑制,课外体育形同虚设,体育锻炼时间严重短缺,体能和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所下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3]。
为能较全面的了解我校现阶段武术教学问题,笔者对我校武术教师及选修武术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发现制约我校武术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因主要是:
1. 教学时间短,一周一次武术课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根本不能满足学习和教学的需要。
2. 教学方法传统,教师基本以讲解示范、指导纠错,学生模范练习这一模式展开教学。
3. 评价方法不合理,教师基本以评定武术竞技运动水平的方法或以主观印象评定成绩。
4. 缺乏武术学习氛围,我校基本不开展武术交流活动或武术比赛。
5. 武术教师素质较低,我校武术教学高职称高学历的相对较少,理论和技术上相对不足。
(二)教学实验前后测试结果与分析
1.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程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根据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表1),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在身体素质(力量,速度,柔韧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
上肢力量项目——引体向上,对照组和实验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的平均值都有所上升且实验组上升的幅度比对照组的大。一定程度上也显现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导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1)学实验时间较短,没有达到一定的量;(2)三路长拳的基本动作大多为跳跃动作,上肢力量的训练较少。
2.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程对学生掌握武术技术水平的影响
根据实验前后(表2)学生武术技术水平的变化,发现两组在武术技术水平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
课堂教学是学生初步掌握武术技能和身体锻炼方法的过程,但仅靠课堂是很难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技能的程度,所以得通过课外加以练习和指导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而“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弥补教学实践不足的同时,还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良好的武术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中,相互交流,帮带练习促进了基本技术的提高,使学生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得以良性循环。
三、小结
因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我校现阶段武术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相对常规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弥补教学武术时间不足,提高学生素质、武术基本技术及理论知识更有效的同时,更能较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贯彻“因材施教”,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为此学校及有关教育部门要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和鼓励,促进教师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运用和推广,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谦,宫佳明.普通高校武术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考[J].武术教学研究.2009.6(7):62.
[2] 白微.黑龙江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3):124-125.
职业素质概述范文4
100 AXaIU/kg,皮下注射,每日2次;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阻抗容积波图指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为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271.9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4-0040-03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一侧肢体突然肿胀疼痛,行走时加剧,严重者可因急性肺栓塞而致死亡。笔者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剖宫产术后DVT形成,并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凝血指标等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7月酒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剖宫产患者7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年龄23~35岁,平均(29.0±4.3)岁;孕周24~41周,平均(37.1±2.3)周;病程5~12 d,平均(7.4±1.4)d。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28.5±3.1)岁;孕周26~42周,平均(38.2±1.4)周;病程5~13 d,平均(7.4±1.4)d。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诊疗标准(草案)》[1]。剖宫产术后7~9 d,出现不明原因的小腿肌肉疼痛或整个患肢疼痛、肿胀;浅表静脉扩张并可触及条索状物;不同程度的发热;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下肢静脉压升高;静脉充盈试验阳性;彩色超声证实有静脉血栓形成。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实用中医外科学》[3]辨证标准。①湿热型:发病急骤,患肢疼痛剧烈、压痛明显,肿胀严重、按之凹陷,步履艰难,伴有发热或患肢红热,可伴有浅静脉炎或其他感染病灶,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舌苔薄黄或黄腻,舌质红,脉弦数或滑数。②血瘀型:患肢持续性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压痛明显,皮色黯紫,肢体下垂、颜色加深、肿胀加重,或有瘀斑及色素沉着,浅静脉怒张,毛细血管扩张,肌肉紧韧饱满,舌苔白,舌质绛红或有瘀斑,脉沉细涩。③脾虚水湿型:身倦无力,患肢肿胀缠绵日久不消,朝轻暮重,站立、行走后加重,不痛或胀痛隐隐,肌肉紧韧饱满,沉重乏力,疲劳懒动,肢体得温则舒,舌苔白腻,舌淡或胖嫩,脉沉缓或细濡。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剖宫产术后DVT形成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②患者初产、单胎,病情平稳,意识清楚;③术前3个月内无血栓栓塞性疾病史;④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
1.5 排除标准
①其他可引起下肢疼痛的疾病,如血栓性静脉炎、急性炎性皮肤病、急性丹毒、急性淋巴管炎等;②合并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
1.6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术后第2日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深圳塞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4100 AXaIU/支,批号200804080),100 AXaIU/kg,皮下注射,每日2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加减。处方:黄芪60 g,当归12 g,桃仁12 g,红花12 g,地龙12 g,川芎12 g,赤芍10 g。湿热型加金银花30 g、蒲公英30 g、紫花地丁30 g、苍术10 g、白花蛇舌草30 g、黄柏10 g、紫草10 g、川牛膝15 g;血瘀型加丹参30 g、当归12 g、川牛膝10 g、穿山甲15 g、水蛭10 g、鸡血藤30 g;脾虚水湿型加党参30 g、白术15 g、茯苓15 g、薏苡仁15 g、牛膝15 g、桂枝 12 g、木瓜12 g、防己15 g、炙甘草9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每日2次,口服。第3煎取药液1 L,药温45 ℃,熏蒸外洗患肢10 min,每日2次。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
1.7 观察指标
观察主要症状、体征;检测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每5 d测1次,共2次;治疗前后检测阻抗容积波图静脉充盈阻抗轨迹上升高度(IPG上升值)、静脉充盈阻抗轨迹下降高度(IPG下降值),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1.8 疗效标准
参照《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诊治方案(草案)》[1]相关标准拟定。①痊愈:患肢疼痛、肿胀完全消失,活动正常,体温正常;出院后随访2周,无异常感觉。CDFI示深静脉干完全通畅;②显效:患肢肿胀明显减轻,久立后下肢尚有疼痛,体温正常,CDFI示深静脉干部分通畅;③有效:症状有一定程度减轻,但有较重后遗症,CDFI示深静脉无血流信号;④无效:症状明显,无减轻,甚至加重。
1.9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妊娠期母体各器官系统发生一系列改变,心排血量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胎盘形成动静脉短路、血液稀释、血管扩张等因素致孕早、中期血压偏低,晚期血压偏高,妊娠时股静脉血压随妊娠进展而增加,血液回流缓慢,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在妊娠晚期和产褥早期,多数凝血因子及FIB等显著增高,纤溶活性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滞产脱水致血液浓缩,前置胎盘产前长时间卧床保胎,产后活动减少或盘腿喂乳时间过长等均可导致产后下肢及盆腔内血栓形成[4]。
本病属于中医学“股肿”、“脉痹”等范畴。由于久坐久卧伤气,以致瘀血阻于脉中,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发为本病;或因饮食不节,素食膏粱厚味,湿热内生,湿热与瘀血互结于脉中,阻于脉络所致。《证治准绳》指出,妇女产后“腰间肿,两腿尤甚,此瘀血滞于经络”,瘀血“流注四肢,或注股内,痛如锥刺,或两股肿痛”。由此可见,本病以瘀湿为主,治疗应活血、利湿、通络。采用王清任《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黄芪、桃仁、红花、地龙、丹参、当归、赤芍、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化瘀,川牛膝引药下行,茯苓利湿消肿、通络止痛,川芎行气活血通络,湿热明显加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脾虚重用白术、党参、薏苡仁益气健脾。全方可改善微循环障碍,使血黏度下降,加快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瘀、溶栓、抗凝的目的。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是一种新型抗凝血酶Ⅲ依赖型抗血栓形成药,具有抗血栓活性和抗凝血活性,对体内外血栓、动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它不能通过胎盘,无三致毒性(致突变、致畸胎、致癌),可降低出血并发症发生,减少了凝血功能的检验次数[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整体治疗能明显改善剖宫产术后DVT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液黏度,促使下肢静脉再通,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诊疗标准(草案)[J].中华外科杂志,2009,33(5):46-4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9.
[3] 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6:225.
[4] 张艳萍.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3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0,
16(14):64-65.
职业素质概述范文5
目录
第一章筹划职业生涯
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涯
第二节从新教师开始起步
第三节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的
影响因素
第二章提升德性修养
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德性
第二节德性对幼儿园教师成长的价值
第三节提升德性修养的努力
第三章优化知识结构
第一节知识与知识结构
第二节幼儿园教师的知识结构
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
第四章培养专业技能
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概述
第二节观察与分析的技能
第三节传递与指导的技能
第四节沟通与协调的技能
第五节组织与监控的技能
第五章保持身心健康
第一节身心健康概述
第二节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
第三节幼儿园教师身心健康常
托幼机构管理
(美)菲利斯・M・科里克 韦小冰等
全书共有5个部分16章,系统论述了管理者风格、教育方案选择、员工聘用与评价、经营管理、教育质量管理、园所公共关系等内容。同时还突出体现了以下六个方面内容深入地讨论了不同类型托幼机构的特征从儿童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如何策划和创设适宜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托幼机构详尽分析和阐述了与托幼机构有关的法律、政策;在管理理论阐述中,渗透了当今美国的多元文化观念和建立管理者实践道德准则的理念以及如何应用计算机软件改善管理过程和运用以网站的形式帮助管理者获取有用的资源。
目录
第一部分管理
第一章管理者概述
第二章托幼机构和教学方案
第二部分托幼机构和环境
第三章设置目标
第四章计划:婴儿一学步儿
第五章计划:学龄前儿童
第六章计划:学龄儿童
第三部分员工
第七章员工选聘与用人政策
职业素质概述范文6
关键词:金融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对策引言
就金融业而言,会计从业人员违反职业道德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时有发生存在,并多表现于财务核算、财务成果失真,应付利息储备和呆账准备不足等。此类问题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会计信息披露渠道有序运行,扰乱了经济决策视听,对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不良影响。由此可见,研究金融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问题与应对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职业道德概述
金融职业道德指的是金融会计从业人员在从业活动期间务必要遵循的、凸显金融职业特点的、调节金融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的规范、准则,其可促进金融会计从业人员对社会责任、诚信原则进行遵循。金融职业道德能够很好的通过金融职业行为活动呈现社会职业道德原则,是用于对金融会计工业人员工作行为评价的道德标准。金融职业道德贯穿金融行业工业全面领域、环节,其以金融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为基石,以金融职业道德的评价及社会活动为着力点,是金融行业职业责任、职业意识以及职业道德修养等行为规范的有效诠释。
二、金融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相关问题
2.1金融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意识薄弱
现阶段,存在很大一部分金融会计从业人员未能够严于律己,缺乏充足的责任心,对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不进行主动关注学习,使得在工作期间不能够依法办事,甚至还存在一些会计从业人员对金融行业基本职业道德概念未有明确的思想认识,由此表明金融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职业道德观念极为匮乏。此外,金融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时常会遭遇背离职业道德的局面,此些时候的选择可能直接关乎他们的职业生涯,如此也不难理解为何部分金融会计从业人员在关键时期会选取自身利益而忘却金融职业道德。
2.2金融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金融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现阶段而言多表现于下述几点内容:会计从业人员任用问题,时常会发生无证上岗、相互独立岗位不分离等情况;管理局限问题,管理知识储备缺乏全面性,缺乏按规定开展管理工作的意识,对一些会计业务进行处理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更新问题,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无法跟上现如今会计业务发展脚步。
三、强化金融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效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会计从业人员无法做到遵守职业道德、遵循会计原则来有效地对一系列虚假行为进行防范、抵制,亦或无法凸显会计监督作用来有效地对一系列虚假行为进行找出、杜绝。全面金融行业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不断强化金融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如何进一步强化金融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从以下相关对策着手:
3.1构建完善金融会计法律法规体系
在会计信息失真方面,对金融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予以健全极为重要,对应责任人员应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并将责任明确到个人身上。在给予罚款、吊销从业资格证等相关行政处罚外,还可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为了强化法律法规权威性,应当适度提升处罚力度,有效将金融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职业风险、职业道德与相应处罚紧密联系在一起。
3.2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构建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全面凸显金融会计监管作用。构建健全监管机制是为了为各金融机构间进行互动交流提供便利,从而获取最大限度的共赢合作。此外,构建健全监管机制还能够使金融机构监管人员对金融会计情况做出迅速反应,不仅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够规避金融风险。一方面金融会计从业人员应当自检、金融机构规范规章制度开展监督,一方面审计部门应当全面发挥外部监督作用,做到透明、公平、公正。
3.3强化金融会计从业人员后续教育
强化金融会计从业人员后续教育,即一定程度上对金融会计从业人员开展强制性后续教育,对他们提出必须要求,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后续教育,获取有关证明,不然对他们予以降低会计资格处理。金融会计主管部门应当定期不定期对会计从业人员开展培训教育。金融机构可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利用起会计从业人员业务时间对他们进行远程授课、网上辅导,经由各式各样形式强化当下会计工业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