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29-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教育资源短缺、严重缺编、教师老龄化极其严重,这对原本就落后的农村教育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如何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是管理者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教学管理中的具体做法,就如何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探讨。
一、领导班子队伍建设
事业要发展,班子是关键,班子得力,事业有利。要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学校就必须要有一支“团结奋进、积极向上、创新务实”的领导班子,只有建设好学校各级领导班子,才能有利于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笔者认为首先班子成员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部门的工作要落实到位,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其次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与人平等”的原则。“以人为本,与人平等”的原则可以使班子成员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二、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1)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为保障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就必须解决师资相对紧缺的矛盾。农村小学专业教师普遍严重不足,音乐、体育、美术、科学、计算机等科目任课教师绝大多数是兼职的,另外还存在一大批代课教师。因此,要想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就要给教师队伍补充新鲜的血液,只有师资队伍解决了,教育教学质量才会提高。
(2)加强师德建设。师德是教书育人工作的灵魂,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师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能胜任教师的首要标准。教师应以身作则,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社会的形象。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先是要有良好的师德,其次才是教育教学水平。
(3)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我们知道师资水平的提高是课改的关键,也是课改的重头戏。只有使教师充分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掌握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并能采用科学全面的评价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目的。因此,学校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培训,把教师队伍培训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当中,每学年必须要做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校本培训。
(4)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本学年我镇小学邀请俞国平、鲍志明两位老师作为我校青年骨干教师的指导老师,让青年骨干教师和他们进行师徒结对,以达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效果,进而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促进我镇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1)严格出勤管理、出勤考核。为进一步严格纪律,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书育人质量,学校规范了出勤管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时间保障。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是每位教师必须要做到的,这里的教学常规主要是指教师的备课、作业布置和批改、学生的培优辅差、质量测评以及教研活动。不仅每位教师要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学校也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常规考核细则,使得教学常规细节化和程序化,让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制定的考核细则来进行教学工作。
(3)科学评价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阵地,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重要依据就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因此,学校结合新课改理念和课堂教学要求,制订了《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4)建立和完善教职工考核、评价机制(包括职业道德考核、年度考核、过程考核等),把考核结果作为教职工晋职、晋级、聘任、培训、奖惩的重要依据,激励广大教职工自觉加强学习,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从而充分调动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目标、校风校貌、学校传统等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它主要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
(1)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整合优化育人资源。校园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众所周知,拥有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的学习心理,而且能够使人精神愉快。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育人机制。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必须要靠制度来支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是有必要的,若每个人都能遵守制度,那么制度也就成为了一种文化。
(3)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丰富意识形态内涵。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也是体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苗培周.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J].中国教育学刊,2005(05).
[2]王晓阳.对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08).
小学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范文2
2020年6月是安全生产月。安全是火,点燃了生命之灯! 安全是灯,照亮了生命之路!安全是路,引导着生命走向新的辉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安全生产月总结心得,供大家参考。
2020安全生产月总结心得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六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根据厂部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月”的通知要求,供销公司自6月1日至6月30日开展了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为指导,以“综合治理、保障平安”为主题的“安全月”活动。致力于推动“制度建设落实年”,完善安全
生产规章制度,巩固反“三违”活动成果,杜绝生产作业中的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生产安全顺行,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供销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首先成立了供销公司“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经理全面负责,书记、副经理具体分管,建立了监督、监管体系,制定了相应的职责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使全体员工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把安全工作上升为一种安全意识融汇到日常工作中去。形成安全工作无区域,安全生产无小事,人人关心安全,安全关系人人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宣传教育、突出主题、形式多样
活动期间,供油、总库、成品库等部门充分利用宣传栏、报纸、媒体等大力宣传各种安全常识、应急措施、预防事故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相关知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特别是要克服重复性工作岗位,易产生的自恃艺高,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提高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素质,保证安全生产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筑一道安全生产的“防火墙”。
三、加强安全管理、自查自纠、做好工作
1、各班组利用每周的班组安全学习,认真学习集团公司和工厂两级文件精神。
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查找工作中的疏忽和存在的隐患,对找出的问题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要制定解决方案和期限,由责任人及时反馈落实解决情况。
2、深入学习有关安全环保教材,从思想上深刻领会“提升安全生产能力”的重要性。
对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剖析、举一反三,使员工认识到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从中吸取教训、受到教育、增强员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
3、认真抓好员工安全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
“安全月”活动期间,供油开展了安全标准化作业的技术培训,通过技术理论和岗位实践技能的学习,并根据各岗位特点,采用不同方式,对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考试,使员工熟记、熟知《规程》,提高安全操作技能。
4、以安全标准化工作为契机。
供油工段在做好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点检记录的同时,增设了安全警示牌,生产现场不仅有注意腐蚀、易燃等警示,还在腐蚀作业现场配置了防毒面具、防火手套、耐酸胶鞋等应急物品。
5、对油库、加油站区域的防火设施进行排查。
整改检修了供油消防栓水系统,更换了破损的消防栓,并对露天消防栓活动部位充填了脂,防止了消防栓腐蚀生锈。针对加油站汽油卸油管口露天敞开不安全因素,及时进行了整改,搭建了固定的卸油管口安全柜,消除了隐患。
6、各部门结合“制度建设落实年”,从科学管理的角度,认真梳理、修改、补充、规章和制度。
抓好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夯实制度执行力度,用制度规范员工行为,提升管理水平,从而养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形成尊重制度、执行制度的良好氛围。
四、按照实施方案、组织检查、不留死角
按照实施方案的安排,供油、总库、成品库对自身安全工作进行了自查、自纠。供销公司组织了以主要领导带队参加的检查小组,对各工段、班组开展“安全月”活动情况进行了横到边,纵到底的检查,主要查“安全月”活动开展情况、员工是否知道“安全月”活动和自己的工作责任,查制度的落实、主要是检查制度执行情况,查隐患整改、整改和记录是否吻合,查班组学习,安全学习和记录是否按要求进行,特别是加大了对劳动纪律和“三违”现象检查力度,使员工遵守厂规厂纪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推动了各项制度的全面落实。
安全工作无终点。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有的员工不按规程按习惯操作,有的员工作业时劳保用品穿带不规范,安全意识有待提高。我们将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发现并及时制止了违章作业的现象。全面消除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死角。
2020安全生产月总结心得2
校园安全月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工作,切实把校园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落到实处,现制定我校“校园安全月”活动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平安校园”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安全生产年”工作的各项部署,紧紧围绕我市开展的“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年”主题活动。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深入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提高师生安全责任意识,引导全社会关注校园安全,落实安全责任目标,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避免事故发生,确保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
二、活动主题
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内容及活动安排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师生安全意识。
1.通过宣传横幅和标语、红领巾电视台、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广泛宣传消防、交通、饮食卫生、校产使用与保管等方面的法律规章和安全常识,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充分发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阵地的作用,以学校《学生安全预防与自护》、《学生自救自护教师用书》为素材,大力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牢固树立“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安全第一”的思想。
3.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和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增强依法执教、依法管理的意识,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增强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二)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使养成教育在细、严、实上下功夫,找准找全问题,加大改进措施,突出交通、饮食、用电、用水、校产的使用与管理及体育课、实验课和教学区及生活区人员疏散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和教育,消除隐患,防范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2.各班建立安全检查小组,由正副班主任、班委会成员组成,负责本班安全知识宣传、常规检查及报告工作。
3.继续维护校园周边秩序,监控学生的校外行为,保证学生交通、治安方面的安全。
4.与学生及家长签定安全协议书,进一步强化纪律和安全意识,使家长广泛参与到学校教育管理中来。
5.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方面的讲座,用身边的例子说服教育学生。
教给学生基本的保护常识和技能,并组织安全知识考试。
(三)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1.加强校产的使用与维护管理。
要以“校园安全月”为契机,一是对校舍、校产及教学设施、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保证无事故发生。二是加强用水、用电管理,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
2.做好综治工作。
一是加强护校值班管理,提高防范意识,做好出入人员和车辆检查和记录。二是密切联系有关部门,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
(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安全责任意识
1.为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及相关人员组成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安排和调度安全工作,进一步明确各处室、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把安全工作列入岗位职责范畴之中,真正实现“一岗双责”。
2.进一步完善各类事故的安全应急预案,针对消防、用水用电、大型活动的安全隐患和易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环节,按分工制度完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细化程序、有章可循,一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3.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
校长是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各处室和班主任是本部门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所管处室、部门的财产和人身安全负全面责任,把安全责任及安全教育当做总抓手,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创建平安校园。学校与教师签定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在进一步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对因思想认识不足、宣传教育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隐患不消除的责任人限期整改或撤换,对导致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严肃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4.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和安全活动月的集中教育,注意积累和总结经验,将短期的有效的应急措施和做法转化为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机制,致力于培养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行为和文明习惯,实现校园的长治久安。
2020安全生产月总结心得3
记得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要通过三级安全教育才开始上岗,那个时候才体会到什么叫安全生产。安全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基本要求,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黄金有价人无价,人身安全事最大;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从中可以看出安全对人、对企业、对社会的极其重要性。
发生在兄弟单位和自己身边的事故是在是太多了,在每次事故发生后,我们都会习惯性发出一场追悔莫及的哀叹,“忽视了细微之处,未做到防患于未然”、“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为了一己之利,一时之便,造成一世之痛”。但时间久了,好了伤疤就会忘了疼。然后,又有事故发生,又做一番总结和批判,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一个“怪圈”。这与我们今天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是极其不符的。
那么,为何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呢?这个“病”的根子其实就在于安全意识不强所至。从无数的事实证明,任何一个事故都是人为的前期管理不善和事故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所造成的。
何谓安全意识呢?
安全意识属意识的一种,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安全生产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安全意识是人们在从事生产活动中对安全现实的认识,它和安全认识紧密联系着,其核心是安全知识,没有安全知识就谈不上安全意识。人的安全意识的实现既要通过思维,也要通过感知。安全认识在安全意识中占核心地位,它们并不等同,在安全意识中不仅包含着安全认识,而且也包含着体验,因为意识到客观现实的是具体的人,他不只是在认识着,而且也在感受着和行为着。人的安全意识具有能动性质,安全意识对生产活动、进行安全操作有调节作用;1
反过来,生产活动也影响着人的安全意识的形成。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强化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呢?
1、建立健全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用制度来制约人的行为,并加强政治思想和技术业务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大力倡导主人翁精神,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职工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上进心的教育。
2、要强化管理,在“严、细、实”上下功夫。
严,就是要有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严格的制度,责任到位,责任到人,把好规章制度的执行关,各项工作的管理关,对违章违纪,严肃查处,认真对待。细,就是从点点滴滴做起,从细微处入手,以防为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以免造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就是一切从实践出发,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作到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只有把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才能标本兼治,才能实现零事故,人安全,高效益,快发展。
3、做好安全文化活动。
安全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安全活动文化。它包括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安全培训、危害识别与评价、安全标识标牌和个体行为。企业安全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是企业在组织、管理、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是积淀于企业及其员工心灵深处的安全意识形态,是企业的安全理念、行为和表现在企业的各个层次的宣扬和推介,是企业员工应遵循的安全行为方式,是安全管理的准则和灵魂,贯穿于企业安全活动的全过程,是企业各阶层安全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的基础。
4、生产大计,培训先行。
生产要安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都要具备,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意识却没知识,分辨不清哪是危险点;技能出色却自以为是,同样危险。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是首要工作且长期性的,正所谓“温故而知新”。首先,企业要有全面的培训计划,树立安全教育的优先观,结合实际,针对性的列入年度“安措”计划,不能放松对每个人、每环节的考核,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考核成绩要与奖金挂钩,奖优罚差;其次,各班组长除巩固自身水平外,要针对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的人员去开展形形的学习活动,不要停留在读读安全简报、抄抄安全操作规程这样枯燥的形式,而要思考怎样去培养班组人员的求知欲,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不能人云亦云,不懂装懂,一定要将问题融会贯通,让员工在工作中真正得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根本转变,这才是对学习深层次的负责。
生产犹如和平年代的战争。要打胜仗,必须要安全挂帅。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容不得半点松懈,筑起安全的防线。我们应该从无数的惨痛事故中真正吸取教训,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一年一度的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又到了,今年的安全月活动主题是“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可见安全和发展已是永恒的主题。让我们用“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筑起企业的安全长城,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让安全犹如空气一样,每天都与我们紧密相伴,时时刻刻都关注它!
2020安全生产月总结心得4
刚刚送走激情、温馨的五月,六月的身影已亭亭玉立在我们面前。十几亿双期盼的眼光一起向“安全月”汇聚,在这个铺满阳光的季节里,“安全月”迈着铿锵的脚步悄悄走来。
安全是什么?安全就是生命!安全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人,安全意味着健康;对于一个家庭,安全意味着和睦;对于一个企业,安全意味着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安全意味着强大。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
安全是什么?安全就是一首歌,需要我们天天来弹唱;安全就是一首诗,需要我们日日来吟诵;安全就是一盘棋,需要我们走一步看两步;安全就是标准化,要求建设者严格规范的操作;安全就是有序的节奏,推进科学化管理上水平;安全就是沸腾的生活,预示我们生机勃勃的明天;安全就是一根七彩的丝带,连接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愿望。安全是什么?安全就是责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谁都希望健康长寿,谁都希望生活幸福,如果没有安全作为保障,这一切都会化为泡影。忽视安全,你对不起家人,更对不起自己,因此必须牢牢记住,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岗前培训、安全教育、技能竞赛、栈桥演练、岗位比武,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安全的赞歌谱写的乐章........
宣传安全、守候安全、把握安全,为了我们家人的幸福,“珍惜生命,远离违章”,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关爱生命,安全发展。”,让企业构筑美丽、祥和、五彩缤纷的幸福,让我们一起奏响六月的旋律,让我们一起为“安全月”歌颂。
为了你和他人的幸福,为了家庭的温暖,我们必须牢记安全,让安全铭刻在心,让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2020安全生产月总结心得5
本月,在西港项目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安全人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安全活动,上周,利用晚饭后业余时间,连续播放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观看率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周六,同一时间,窗外瓢泼大雨,食堂大厅却挤满了员工,看着墙上的安全谜语,开动了智慧的大脑,当员工们手捧礼品离开的时候,安全人笑了。本周,组织了项目部全体员工,进行了各专业及管理部门,进行安全知识考试,安全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灌输,绝大部分人员有了新的认识。当安全征文的通知下发后,各专业各部室积极响应,用自己业余的时间,写出了深刻体会的安全征文,各种预案演练活动随后将继续开展。
《伤逝》,当那位白发的老者哭喊自己儿子的时候,痴呆的眼神,那悲痛欲绝的声音,使我们的内心沉重万分;当熊熊烈火夺去年青少女的生命,当那位幸存的少女面对逝者父亲的时候,那幼小的眼里,含泪带血;当那位中年妇女回想丈夫临终前的嘱咐时,那肝肠寸断的场景,让我们认识到肩膀上的责任重大。事故案例中许多逝者的家人,始终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一个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转瞬间支离破碎,逝去的不是他们,但他们的心,好像随逝者而去,只剩下名之为家的外壳,和外壳里包裹着巨大的伤痛……
安全生产始于企业,归于企业,如果说安全生产是企业的保障,那么,企业的安全人,就是企业的肩膀;如果说安全是幸福健康的源泉;那么,我们安全人就是每一个家庭的安全卫士;如果说安全是父亲母亲送别时挥起的手,那么,我愿意做父亲母亲那一双布满老年斑的双手,把千万父亲母亲的叮嘱,传播给每一位电建儿女;如果说安全是妻子儿女殷殷期盼的眼神,那么,我愿意把千万妻子儿女牵挂的眼神传递给每一位电建汉子;安全,任重而道远,安全,需要我们安全人不懈的努力完善,恪尽职守。安全人的职责就是要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朝霞升起至夕阳落去,坚守在施工第一线,说服教育员工,正确使用安全“三宝”,消除各种危及到人身、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杜绝“三违”,耐心仔细的纠正施工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让一切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消失殆尽。
家庭的幸福,离不了安全,每一位员工的生命健康,离不了安全,每一个企业的稳步发展、效益,都离不开安全。安全,载着幸福;安全,是亲情的牵挂;安全,包涵着快乐;安全,是爱情的基准线。一个人若没有安全,就如同一具空洞的躯体,没有灵魂。安全,如同男人的肩膀,承载着父亲的厚望,慈母的期盼,家庭的责任;安全,就是妻子儿女殷殷期盼的眼神;安全,是我们的亲兄胞弟,胸腔里流着电建男儿妆扮世界的热血豪情;安全,就是一根无形的线,一头是你,一头是家……
安全工作维系着每一个电建员工的健康,在安全工作中,没有结束,只有起始,党和国家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更体现了坚决扭转安全生产的形势,所以,安全工作重于泰山,责任就在我们安全人的双肩上,在我们的手心里。让我们与每一位电建人并肩携手,竭尽全力,让安全生产促使企业稳步发展,为大洋彼岸的亲人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当我们的每一位员工,安全健康的站在温馨家园的门槛前,安全人才会笑得爽朗、开心。
小学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范文3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落实我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实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重点督查普通高中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推动各地配齐中小学体育教师、规范体育场地、增补体育器材,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广泛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冬季长跑和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完善中考体育考试制度。加强对中等专业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生活卫生设施。认真做好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加强学生军训规范化管理工作,推动中小学国防体育进课堂活动。举办第6届全省大学生运动会。
切实改进艺术教育。出台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意见,强化学校艺术教学和艺术活动,研究制定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公示、学校艺术教育年度报告制度,督促学校开齐开足艺术课程。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和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工作,做好国家和省级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
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我省《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见》。执行教育部即将出台的幼儿园园长、普通高中校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制定教师评价标准与办法,建立教师评价导向机制。实行市(地)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继续实施教育部“师德长效机制建设”试点项目,建立师德问题举报查处机制。整合资源和人才项目,加大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力度。分类推进幼儿园、小学、中学、中职、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各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启动实施教育部“省、市、县三级培训基地建设”试点项目,制定出台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标准。完善省和高校访学支持体系,扩大教师访学规模。设立骨干教师和中高级管理人员社会实践项目。推动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队伍和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制定职业学校编制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启动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推进中小学教师“五年一轮”全员培训计划,组织和实施好“国培”、“省培”项目。启动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攻坚计划。继续开展民族教育双语教师培训。组织开展民办学校校长、管理队伍、骨干教师培训,探索建立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组织好第30个教师节庆祝活动。
努力提升教研和教育科研能力。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初中小学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转变教研服务方式,大力加强校本教研,着力完善以校为本、基于网络、覆盖城乡的教研格局。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推进研究基地和团队建设,探索课题招标与备案相结合的新方法,集中力量研究难点问题。建立科研机构与行政部门工作有效衔接、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机制。建立区域调研联盟,定期开展教育调查。做好优秀教学成果评审奖励和交流工作,加强成果推广应用。
全面发展语言文字事业。深入贯彻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提升师生汉字书写能力和和学校书法教育水平。推进城市和区域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加强对各地中小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督导。继续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建设和“经典诵读”等活动。加强语言文字应用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贯彻落实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相关科研课题、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
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民办普惠园覆盖率。年内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3%,提高5个百分点。按国家要求,探索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探索公办学前教育机构独立事业单位管理机制。落实教育部新出台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标准》,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监督管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严格执行和落实省部确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时间表和路线图。整合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农村初中校舍工程和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资金,进一步改善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完成858所农村中小学“小火炉”改造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235所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大力推进学区制、集团化办学,支持薄弱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推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有效破解择校难题,进一步解决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大校型、大班额问题。健全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落实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开展“减负”专项行动。
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继续实施普通高中达标学校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改革,扩大实验范围、提高实验质量,增加2个试验区、50个左右试点校。贯彻落实教育部即将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建设全省普通高中网络课程资源平台。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完善省级普通高中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快推进与全国学籍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加强中小学教材和教辅材料管理。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大力推进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12个项目改革,重点实施市级农村职业教育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试点县、涉农类职业教育集团办学试点、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5个项目。建设11个试验区试点县、11个省级示范校。继续推进我省职业教育国家改革试点工作等8个职业教育重大改革项目。
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进落实教育部即将下发的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启动县(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名师名校长交流特聘岗计划。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的意见》。扩大我省“特岗计划”实施范围和规模,建立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继续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全力做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落实工作,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落实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儿童的健康和教育实施全过程保障和干预。
继续完善助学机制。研究制定学生资助工作目标考评细则,推动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全面推进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入园资助工作,建立和完善学业奖学金和研究生助学金制度,落实中职免学费和国家助学政策。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学生资助绩效管理办法。继续推进11个国家试点县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两为主”政策,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大力加强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民族教育发展的决定”。深入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开展《民族教育条例》执法检查工作。研究制定《黑龙江省实施“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方案》。开展全省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学校评审工作。支持办好内地高中新疆班,切实做好新一轮教育援疆工作。统筹推进残疾人教育,制定我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以加快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为重点,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体系。继续完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加强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和随班就读实验学校资源教室建设,继续推广“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经验。支持绥化学院建设好高等职业特殊教育学院。召开全省特殊教育工作会议。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年度建设目标。推动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的试点工作。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项培训,培训比例达到中小学教师的25%。启动高校、中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以“龙学网”为依托,建设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系统应用体系和运行维护体系,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与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学校实现对接,实现试点学校的资源共建共享和统一数据分析。研究制定我省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及评估指标体系。
强化教育经费保障与监管。积极争取财政投入,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落实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并完善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机制。与财政和物价部门协商在建立普通高中生均定额标准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收费标准。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标准。探索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及办学设施基本信息情况项目库。全面加强对各级各类教育资金的使用监督,做好2014年度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推动学校财务公开。加大教育资金审计力度。继续对“小金库”、“假发票”进行专项治理。
大力推进依法治教。提升教育行政治理水平,加大教育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力度。在全省高校全面实施法律顾问制度,强化高校利用诉讼、仲裁等救济手段治理学校的法制思维和行为规范。发挥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在依法治教中的作用,建立教育法制研究与法律援助机构,加强教育系统法律专家队伍建设,切实维护学生、教师合法权益。继续推进“六五”普法工作,按计划完成2014年教育立法计划,推进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建设并不断深化。
小学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范文4
Key words:subculture ; peasant migrants ; the dynamics fusing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4-36(8)
移民是重要的人口地理现象和社会现象,大规模移民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环境条件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导致对生态环境资源和公共设施服务等需求发生变化,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亦需做相应调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速,人口迁移频繁,尤其是流动人口中75%是由农村流向城市,在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尚未完成的背景下,如何使这部份移民顺利地融入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和城市市民,是一个极具宏观性、系统性、政策性的问题。本文仅从广东“珠三角”文化和社会管理制度建设的角度,探讨遏制新移民亚文化圈形成的制度保障,以期促进不同人群文化融合,达成和谐相处、广聚英才、共建幸福平安广东的目标。
1 移民亚文化产生的经济文化因素分析
1.1 移民与流动人口、岭南文化与亚文化、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研究范围界定
据统计,2014年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1]流动人口中75%由农村流向城市,举家迁移和在流入地长期居留趋势明显。[2] 然而,关于“流动人口”目前尚无明确、准确和统一的定义。通常是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是在中国户籍制度条件下形成的一个特有概念。国际上,类似的群体被称为“国内移民”(internal migration)。2004年,北京市相关部门将“外来人口”改称为“流动人口”,旨在避免文化中心主义的色彩,促进政府部门从“管理整治”向“平等、尊重、服务”的方向转变。[3]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引发“民工潮”,进入二十世纪后又出现“民工荒”,这些都是针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出现的词汇。本文所称“移民”的研究范围仅限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来自广东省外且未能取得所移居城市户籍的流动人口。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相当多的流动人口已长居岭南,但由于户籍制度的因素,无法取得广东省户籍的流动人口的流动性更多地是体现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上,如子女教育、住房养老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回归原籍的流动。因此,所谓“流动人口”实际上就是没有取得留居城市户籍的移民。据有关动态监测显示,在劳动年龄人口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占到42.8%,逐步成为主体。[4]这部份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出生于父母打工的城市,只是没有城市户籍,而做为流动人口列入统计。“孔雀东南飞”式的精英人口流动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因为这部份人口基本上以高学历而获得购房等优惠政策取得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大中城市的户籍。因此,本文所称“移民”主要是指居住在广东但无“珠三角”城市群户籍的外省人口,文中将“移民”和“流动人口”作为同一概念使用。但使用“流动人口”时,主要是为了突出这一移民群体因户籍问题而导致的未来居住地的不确定性。
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广东文化以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显然,岭南文化并不完全等同于粤文化,但广东粤文化构成了岭南文化的主体。本文所称岭南文化仅限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府文化。
亚文化又称副文化、小群体文化,是因社会或自然因素而形成的,在某些方面有别于整体文化的地区文化或群体文化;是在主文化或整体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而这些价值观是散布在种种主导文化之间的。[5]就目前广东省的情况看,流动人口的亚文化已经形成,并有固化趋势。
文化冲突一般是指在不同地域的文化传播与文化传递过程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规范文化的接触、碰撞而产生的文化对抗现象。[6]改革开放后广东多元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达地区的工业文化和欠发达地区的农业文化之间的冲突;二是广东本土文化和千百万外省人员带来的地域文化之间的冲突;三是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7]本文所研究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更多限于上述第一、二种文化冲突与融合。
1.2 乡土文化秩序在与岭南重商文化的碰撞中失落,新移民亚文化形成
岭南文化是自秦末以来,在数次人口流动中,本土文化持续吸收融合外来文化,并加以创新而形成的开放式文化。岭南文化历经北方文化与海外舶来文化的不断冲突融合,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勇于开拓、注重实用的重商主义特色。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持续地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成为全国流动人口大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户口登记地在其他县(市、区)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31281654人,占常住人口的30.00%,其中属于省外的为21498798人,省内的为9782856人。[8]流动人口的主体是省外来粤的务工人员,人口流动的主流是跨省区的远距离流动,流动人口与流动人口之间、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其他任何地区更为巨大而复杂。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汇集了全国各省区不同文化的族群。这里集中了中国语系的方言(北方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北语、闽南语和粤语),56个少数民族中的53个民族,以及湘文化、赣文化、蜀文化、闽文化、吴文化、荆楚文化、百越文化、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等中国多种文化。
跨省区的远距离人口流动,多元地域文化差异,容易引发文化的摩擦与冲突。来自内地、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带来的以农为本的乡土文化与岭南重商文化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从比较文化学的视角看,农耕经济与商业经济之间的不同,首先表现在重儒性和轻儒性方面。儒家自古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数千年来统治着中原地带,形成深受其熏陶的北方(相对于岭南而言)乡土文化。而岭南地区自古由于五岭的阻隔,中央政权的统治较为薄弱,儒家文化意识较为淡薄。近代以来,更受西方舶来文化的影响,儒家传统愈加式微。两地人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守”与“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流动人口大都是乡党结伴而来,较重朋友情义,广东人则更注重个体隐私和商业利益。同时,粤语与北方语系区别较大,不易掌握,影响外地人与本地人的交流,易产生疏离感,难以产生归宿感。流动人口在“离乡背井”的流动和聚居中,面对着巨大的方言语种、生活习俗、地域文化等差异,容易形成文化的摩擦与冲突。从法律文化的角度来说,流动人口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遇到冲突,首先想到的是纠集老乡帮忙,或通过跳河、拦路等极端方式维权。乡土文化秩序既然已经失落,作为自足救济的流动人口亚文化应运而生。
1.3 非户籍移民与户籍人口之间的经济差距巨大,推动形成不同地域特色的流动人口亚文化圈
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流动人口主要来自我国西南和中部地区欠发达或次发达省区。这些流动人口大多数来自农村,省外流动人口中,来自农村与来自城镇的人口之比为6.84:1。流入人口居前10位的省市依次为湖南、四川、广西、江西、湖北、河南、贵州、安徽、重庆和福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东省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这些省区的区域经济差异、人均贫富差异均高于国内其他有流动人口的省区。据统计,2014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广东省生产总值(GDP)达到67792.24亿,位列全国第一,全省人均GDP为63688.05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各地级市来看,珠三角城市GDP继续保持领先,远高于周边省市平均值。GDP位列前三的广州为16706.87亿,深圳16001.98亿,佛山为7603.28亿;深圳(24508.63美元)、广州(21039.61美元)和珠海人均GDP位列前三,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地市共计7个,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地市共计8个。梅州市人均GDP最低,为3348.18美元。[9]上述统计数据表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广东北部、东西两翼差距较大,与周边省份差距更大。那些来自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毛额低位省区的农村流动人口,在粤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低薪工作,文化消费能力较低。具有本地户籍的岭南人凭借改革开放的先机和地利先富起来,有较高的文化消费能力;而广大流动人口依靠打工养家糊口,文体娱乐等文化消费更多的是一种奢侈。这种文化消费能力的差异,使得本地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无法共享文化生活,更难有交流和融合。有关问卷调查显示,21%的深圳本地人不屑与外地人交往,73%的流动人口表示“平时多和老乡一起”。[10]
流动人口的聚居方式与他们的经济能力和乡土文化背景高度相关。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绝大部分按地缘、族缘、亲缘、血缘关系聚居,在城市边缘区和城市过渡区形成流动人口亚文化圈。珠江三角洲地区流动人口基本上属于自流性质,与政府、单位的计划管理极其疏远。来自同一地区的有共同宗族、共同亲缘、共同血缘的家庭或个人集中在城市的某个街区或社区选择住所,出现许多聚族而居、聚村而居、聚乡而居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如广州三元里的“新疆村”、白云区江夏的“湖南村”等。聚居的共同区位指向是选择城市边缘区(城市边沿或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过渡区(包括靠近城市中心而未能充分城市化的“城中村”、城市居民向城市郊区搬移后“空心化”的内城宅所)居住,形成以城市边缘区和城市过渡区为中心环带,向城市中心呈环状放射分布的亚文化圈,这种聚居方式也使得他们基本处于岭南主流文化之外。
2 流动人口亚文化产生的体制制度因素分析
2011年6月11日,增城市新塘镇曾发生大规模本地户籍人群与非广东省户籍人群间的群体性冲突事件,其背后所反映的是外来流动人群长期以来饱受歧视不公而积累的各种怨恨和焦虑,是长期区别对待政策所致矛盾的终极爆发,其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原因值得深刻反思和重视。“6?11”事件平息后,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在总结教训的时候都提到,要让外来人口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外来务工人员虽然在广州生活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但是他仍然得不到这个城市的认同,他自己也不认同这个城市。”[11]究其原因,在于制度歧视。多年来,差别对待导致的矛盾在社会管理的制度上、体制上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和化解,相反,改革滞后的体制和制度在相当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文化融合制度性瓶颈难以突破,加剧了流动人口亚文化的形成和固化。
2.1 二次分配不公,政府制度供给不足,缺少为流动人口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固化了流动人口亚文化
户籍制度是横亘在广东人与新移民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条鸿沟把外来人口跟本地户籍人口之间造起了一种心理上的隔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感情上的隔阂。”[12]我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造成了相互分割、相互独立的就业市场,户籍将绝大部分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屏蔽在“城市”之外;大多数城市政府没有将城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纳入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规划之内,增大了新移民就业的不稳定性与风险性;因而形成农民进城方式以及劳动力转移方式的“不完全转移”的特殊现象,使得绝大多数进城流动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往是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二元户籍制度,决定了新移民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身份差别,他们不仅在劳动力市场上受到就业限制和就业歧视,在日常生活中也受到身份限制和文化歧视。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制约,迄今为止的各种分配体制、教育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思路,现行体制的各种“制度安排”,基本上是以户籍为基础的,流动人口基本上被排除在再次分配的体系之外,特别突出的是在教育培训和社会保障体系方面。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流动人口管理虽然在不断进步,有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走在全国前面,但总的来说仍未摆脱计划体制下的防范式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反映出体制转型期政府制度供给不足。政府制度供给不足,不能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包括公共政策的制定、各项制度的安排和公共产品的提供),新移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就业服务体系和教育体系严重滞后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新移民所需要的精神公共产品极为稀缺,这不仅会降低政府和政策在新移民心目中的权威性与合法性,难以把新移民动员到城市的管理秩序中来,还会扩大政治亚文化的负面影响,产生影响社会安定的消极因素。
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移民主要是来自广东周边省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部分人只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低层次的产业中形成过度性竞争。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转型升级和“民工不荒技工荒”的现实,使低素质的劳动力转移领域越来越窄。进城的农民受着社会、文化、制度、政策的歧视以及自身资源的限制,不能在城市中获得足够而且合法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处于社会边缘化状态,只能求助于亚文化,成为最不稳定、最容易失业的弱势劳动力群体。这一过程所产生的沮丧感、挫折感、被歧视感和经济上的不平等,容易诱发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心理危机和各种反社会情绪,成为潜在犯罪动因。
2.2 新生代流动人口成为主流,政策制度的人为割裂导致“身份危机”,流动人口亚文化圈呈扩充趋势
珠江三角地区流动人口的突出特点,是流动人口以年轻人为主。广东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15―39岁的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总量的87.85%(其中20―34岁占68.26%),八成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广州的流动人口中,21―40岁的青壮年约占94%。东莞近5年每年流动人口的总量均保持在450万人左右,16―40岁年龄段人员占95%以上。[13]说明上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已经取代了“有工就打”的第一代流动人口而登上经济舞台,成为珠三角流动人口的主体人口群。
对于这一代人而言,户籍制度给他们最大的伤害是受义务教育权被变相剥夺。由于流动人口难以取得本地户籍,而我国的义务教育和大学入学都以户籍地为门槛,子女或远离父母回原籍就学,或在质量很差的民工子弟学校就读,或被迫辍学。从社会分层理论的角度看,这种起点不公、堵塞向上层流动渠道的社会政策,埋藏着巨大的社会动乱隐患。事实上,对农民工第二代的教育漠视、甚至歧视的政策恶果已经显现。尽管珠三角流动人口文化素质总体上有较大提高,但总量上,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口仍占绝大多数,初中文化程度占61.43%,小学文化程度占16.6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比常住人口低0.36个百分点。低素质青年流动人口无法适应广东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失业率居高不下。
尽管如此,但新生代流动人口的人口素质、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准还是普遍高于第一代流动人口,自我保护、自我价值承认的意识强于第一代流动人口。由于这一代人中有相当一部份或是在“都市里的村庄”亚文化圈中长大,或是在老家乡村与年迈的祖父母留守长大,被歧视和被剥夺感远强于他们的父辈,成年后常陷入自己究竟是乡下人还是城市人的“身份心理危机”之中,对于其所生长的城市及其主流文化有强烈的疏离感。2010年1月23日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连续发生14起青年员工跳楼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身份危机的大爆发。而且,特殊的生长环境,使得他们的传统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又比第一代流动人口更为松动,更容易越过各种规范的界限,导致流动人口犯罪率居高。根据广州市公安机关的刑事案件统计数据,2000和2001年流动人口犯罪分别达到84%和85%。2009年,广州市公安机关抓获非本市户籍犯罪嫌疑人占所抓获全部违法犯罪嫌疑人的80%以上。同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每一类刑事案件中的被捕获的涉案人员中,85%的属“两抢”案件涉案人员,90%的从事“三陪”的妇女,60%制贩黄色影视书刊人员,90%的贩毒分子系非广东省户籍人口。[14]
2.3 行政、司法救济不足,民事纠纷的解决回归乡土机制,流动人口亚文化效用凸显
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对公平、公正的普遍需求。尤其是新一代年轻的流动人口,他们的这种要求更加强烈。但是,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没有适应这样一种需要,政府制度、法律供给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整个社会还没有专门维护流动人口权益的法律,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权利得不到明确的法律保障。劳资关系紧张、与本地人贫富差距过大、权利排斥引发的歧视感、亚文化圈的居住环境恶劣,基层公安机关、劳动行政管理机构没有承担起相应的政府责任,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不稳定的隐患。合法权利的贫困导致机会的贫困,机会的贫困导致经济的贫困,使流动人口不能融入城市主流社会、主流文化。一个数量可观的社会群体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诱发严重的认同危机,产生新的抗拒方式,导致行为失范而引发社会动荡。
“如果法律不能充分解决由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变化所带来的新型的争端,人们就会不再把法律当作社会组织的一个工具加以依赖。”[15]增城市新塘镇“6?11”事件展示出的纠纷解决路径就是对这一名言的最好注解。6月10日晚,20岁的四川开江籍孕妇王联梅,照例在新塘镇大敦村的农家福超市门口摆地摊卖牛仔裤。晚上九时,因是否交纳占道经营摆摊费的问题与大敦村治安队工作人员发生争执和肢体冲突而倒地,最先聚集到事发地点的周边小摊贩指责治安队员不应该殴打孕妇,据说,治安队员当时说了一句“打的就是你们外地人!”此言随即引发了更激烈的肢体冲突。随后,治安队殴打孕妇的消息迅速传开,逐渐演变成“孕妇流产”、“孕妇死亡”、“孕妇及胎儿均已死亡”、“一家三口死亡”等诸多版本。大敦村的常住人口只有7000余人,但外来人口超过6万。同村的老乡闻讯蜂拥而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四川籍人是从广东其它地区坐大巴涌入的。于是,聚集了数千人的泄愤骚乱持续了三天。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数以千万计的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农村,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建立在乡土基础上的传统政治文化已随之发生变化,流动人口在提升现代公民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的同时,也出现反体制、反规则、反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亚文化。“别看我们平时没什么来往,老乡出了事,就等于自己出了事”,增城市新塘镇“6?11”事件的一位围观者的话反映了解决纠纷的乡土路径。正如农民的进城没有彻底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一样,解决纠纷的乡土路径并未失落于城市,反因制度性救济的不足而强化。
3 遏制流动人口亚文化形成的制度政策保障
实践经验表明,对流动人口的社会综合治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平,均衡公共服务,建设宜居城乡,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社会治安,畅通诉求渠道,满足文化需求。要通过转型升级增强广东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创造社会财富,让人们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这里,“满足文化需求”,当然是满足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广东省一亿多人口的共同需求。要使这一庞大的人口有效化作稳定的生产力,需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提高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使他们愿意,且有能力、有机会参与到文化生活和建设中来。国外发达国家对于移民(包括非法移民及其第二代)的归化主要是通过免费义务教育、免费职业培训、宗教团体服务等方式,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值得我们借鉴,并根据国情、省情、通过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3.1 正确把握发展趋势,切实转变更新观念,重构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目前,尽管人口流入重心已有从珠三角北移到长三角地区的趋势,但广东仍是人口流入最多的省,[16]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工荒”不会改变流动人口的增长趋势,不会根本减少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治安压力。“民工荒”现象表面看起来是“劳动力短缺”,实际却是因劳动关系矛盾、民工工资被压低和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暂时问题,而不是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逆转。2012年5月3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人口挑战与社会融合国际研讨会”上报告称,未来20年我国城镇化仍将以较快的速度推进,“十二五”期间流动人口规模年均增长1000万左右。未来20年中国还将有3亿农村转移人口进入城镇。[17]广东省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努力实现1300万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广东省城镇落户。2014年,广东有流动人口3495万人,其中,来自省外的共有2433万人,居住5年以上的为552万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6市的流动人口占了全省流动人口的92%。[18]因此,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面向流动人口这一群体的就业、生活、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状况亟待完善,社会融合面临挑战。
新常态下,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趋势不可阻挡。面对流动人口利益诉求不断增长与流入地公共资源有限配置之间的矛盾,政府应从机构设置、法律完善、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将流动人口接纳为城市居民的各种准备,在将流动人口纳入城市的日常管理体系和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推动进城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身份转变,而不应“管、卡、压、堵”,把进城农民推回农村,延缓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
社会管理制度设计应以流动人口的需求为基础,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制度配套应尽可能地向流动人口倾斜,变“重管理、轻服务”为管理与服务并重,为流动人口提供迫切必需的服务和保障,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安定和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提升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走出流动人口亚文化圈,融入岭南主流文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客家人”。
3.2 逐步提高流动人口的政治地位,拓宽向上流动的通道,彰显岭南文化的开放性
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岭南文化,提高流动人口的政治地位当属首要。流动人口来自全国五湖四海,已经成为所在城市的一个阶层,他们的言行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这个城市。逐步提高流动人口的政治地位是彰显岭南文化开放性的重要举措。应在各级人大、政协、企业职代会和工会委员会中增加流动人口的代表数额,保证他们参政议政的权利,保证民主决策过程中,能听到流动人口的声音。应尝试选拔其中的优秀份子纳入国家公务员系统,使其成为流动人口与政府之间的纽带,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其他流动人口。
在这方面,广东已经迈出了尝试的步伐。2010年12月新修订的《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第14条第3款明确规定:“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可以纳入选民登记的范围,即有条件的赋予了流动人口选举权。虽然,在2011年举行的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非户籍人口参与选举的人数寥寥无几,但办法的修订毕竟释放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流动人口完全有可能在广东参与政治生活。2011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按流动人口的比例将全省外来工人大代表的名额增加到447名。为提供层级流动的机会,广东从2010年开始,选拔外来工担任基层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通过这种途径,外来工公务员队伍将壮大到170人。[19] 我们可以追随这一步伐,逐步拓宽非户籍人口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
3.3 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法规制度,从源头消融固化的流动人口亚文化圈
完善居住证制度,突破户籍制度的瓶颈,是制度改革的关键。实际上,户籍歧视是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制度根源,是到了痛下决心改革的时刻了。2014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号),2015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规定,非深户籍人员申领特区居住证,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即在深圳市居住登记连续满12个月和参加社保连续满12个月(或两年内满18个月)。但要获得深圳市户籍,门槛并未降低。从长远目标上看,通过税制改革,取消户籍制度是大势所趋。从短期目标上看,应按轻重缓急顺序,逐项取消户籍上所付加的福利。通过“健全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城乡社会保险制度衔接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异地务工人员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办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全部常住人口,促进异地务工人员融入城镇。”目前,重点推行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公办教育取代农民工子弟学校,切实维护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教育公平是公平竞争的标杆,是向上流动通道的基础。子女教育问题解决得好坏,关系到流动人口能否安居乐业,关系到经济转型升级能否顺利实现。从目前严峻的社会治安局势看,解决这个问题已是当务之急,不能再以城市教育资源无法容纳等借口拖延这个问题的解决了。
二是将低收入流动人口纳入培训范围,全面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素质,提升职业竞争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应摒弃以户籍为准的政策,建设流动人口培训基地,提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样化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针对性上岗技术培训,并加强文化教育。同时,鼓励流动人口在广东创业,给予税收政策扶持,提供交易机会,消除管理歧视。
三是强化流动人口居住证“一证通”制度建设,尽快实现居住证全省通用。目前,广东的积分入户政策仍是以固化户籍福利为设计基础,不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为此,政府需要加快[20]开发建设居住证信息平台建设,早日实现居住证全省“一证通”。
3.4 规范劳动就业市场,调整劳资关系,建立与完善工会组织,遏制流动人口亚文化圈组织化趋势
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岭南文化,必须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使他们有时间、有能力感受岭南主流文化。转型升级过程中,靠吃“人口红利”,忽视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目前,劳资纠纷已从过去的个人行为向集体化和规模化转化,劳资关系矛盾加剧,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整合构成了冲击和挑战。尽管我国的劳动法已有“集体协商”条款。但是,由于相关制度平台尚未建立,该协商条款没有发挥实际效用。应当通过建立和完善工会,使之真正成为农民工维权的代言人,以取代“同乡会”等灰色亚文化维权组织,
只有理顺政治经济关系,才谈得上文化融合。各级政府应把调整解决劳资关系的问题,看成当前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主题,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着力从劳力供求、劳动合同、劳动工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劳动安全、就业指导、社会保障等方面,调解劳资矛盾,变劳资之间对抗、冲突、罢工为以合作为主、劳资双方自治的新合作主义体系,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形成劳资关系和谐、经济高速发展的局面。
3.5 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社区化管理,增强社区认同意识,以新型社区文化消减流动人口亚文化
作为外来人群的流动人口,很多人已经长期定居岭南。社区在一定程度上是流动人口的生活聚集地,政府应当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社区化管理,以社区为平台,逐步让外来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服务和文化管理,增强他们的社区意识。
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基层为主的方针, 健全矛盾冲突的预测、预警、预报机制, 变被动处理为主动预防, 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消除在萌芽状态。大力提高基层化组织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使其重视流动人口诉求。建立和完善新型协调机制, 形成自主协商、政府依法调整为主要形式的调整机制, 重点预防、及时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加强对调解员的培训, 不断提高调解员的素质, 逐步建立一支熟悉法律法规政策、群众威信高的争议调解员队伍。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突出流动人口这一文化群体,把流动人口文化建设作为社区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把自律、自强、要做文明人作为社区文化的核心,使之成为能够供社区居民共享的先进文化,并通过各种制度文化和文化形式促使流动人口积极进取、自强自律。让流动人口更多地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保障他们有参与讨论、选举、批评监督的权利,树立更多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市民意识和精神。
3.6 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消融城乡过渡地带亚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