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专业范文1
关键词:数据库;教学方法;知识;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4-3729-02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Database for Non-computer Major
SHI Chao-yang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0300,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n requirements for computer courses in non-computer major students. It is different from computer major students. At present, non-computer major students are weak at comprehensive capabilities, logic, initiative and so on when they are learning Database courses. For this shortcomings, we should change the relevant teaching methods. In oder to get students better and faster access to the Database, we should adjust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arrange f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se courses reasonable, and improv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teaching methods in time.
Key words: Database; Teaching Methods; Knowledge; Ability
1 引言
目前各高校对如财经类、电子商务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课程。使用的数据库也由原来的FoxPro、ACCESS到现在的SQL Server 2000,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逻辑性弱、学习比较被动、综合应用能力不够等。如何使学生学习过程中提高积极性,对数据库课程有一个比较深的理解,掌握必要的操作,能够更好地使用这个工具,融会贯通计算机的应用呢?本文就此进行分析讨论。
2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现状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领域的拓宽,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因而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也越来越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发展迅猛,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同的问题。
1) 由工科专业开设的计算机课程扩展到了理科、经济类专业等,近来,一些学校的文科专业(例如中文专业、图书馆专业)也设置了计算机课程。这个趋势还在迅速发展着。
2) 各个高校与出版社合作,编写出版了一系列的适合非计算机专业使用的计算机教材,并且初步摸索出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规律,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3) 形成了一支教师队伍,他们将计算机技术与各专业结合,推动了计算机在各专业生根。
4) 已经初步形成了非计算机专业中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方案。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情况,制订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以保证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5) 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课程有浓厚的兴趣,但对学习数据库等课程与自身专业的关系认识不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6) 由于不是计算机专业,前面所学基础课程不多,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理解不透彻,缺乏逻辑性,学习起来比较被动。
7) 有些教师尤其重视理论教学,课堂讲授时间多,给学生练习操作时间较少,学生操作不够熟练。
3 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课程教学中的方法探讨
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数据库,在教师中存在两种思想,一种认为:要系统性、完整性地讲述所有内容,各个方面内容都要兼顾到,实际上就是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所学内容浓缩,是“压缩饼干”型的。另外一种认为:数据库只是一个工具,只要教会学生怎样用就可以了,不必讲太多理论,也不必学更多的语句和程序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达到满意的效果。
3.1 搞好教材建设,选择合适的教材
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数据库时,由于他们的基础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缺乏对计算机的系统了解,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叙述方法难以很快地领会。因此,选择教材应具备以下特点:既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又要有启发性、易读性,要深入浅出,便于自学,不能片面追求“深”而“全”;要符合非计算机专业的认识规律,不能由抽象到抽象,而要善于从具体问题入手提出问题,通过具体问题讲清概念;将难点分解,循序渐进,教材内容要与所学的专业尽可能地结合,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使用计算机。
3.2 合理分配课时,实行“精讲多练”原则
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决不应当是支离破碎的。但是这种系统性和完整性是相对的。非计算机专业学习数据库应当强调“以应用为出发点,以应用为目的”的原则。由于学时是有限,并且将来使用计算机的要求和情况是不同的,所以不应该也不可能照搬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而必须从应用的角度对非计算机专业分别提出要求并且组织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重点讲述必要的知识点,合理安排理论课和上机实践课的比例,原则上按1:1的比例分配课时,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让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3.3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数据库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采用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应选择最直观的知识导入教学,把一些复杂深奥而抽象的理论、概念、语法用学生所能够接受的方式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叙述清楚,并且使他们愈学愈有兴趣,一步一步地深入。例如,在介绍查询语句SELECT语句时,课本中列出的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select_list
[ INTO new_table_name ]
FROM table_source
[ WHERE search_condition ]
[ GROUP BY group_by_expression ]
[ HAVING search_condition ]
[ ORDER BY order_expression [ASC|DESC]]
SELECT语句的完整语法比较复杂,教材中只列出其主要的子句,即使这样,如果是直接介绍该语句语法中各个子句,学生会一头雾水,一时也难于理解。
教学中,可以采取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先不去深究其语法结构,可从最简单的基本语句SELECT select_list FROM table_source开始,让学生对查询有初步认识,领会其作用,再逐步增加子句功能介绍,并配有一定的上机操作练习,学生就容易理解掌握。在所有子句讲完后,再来系统介绍SELECT语句的语法,学生学起来就不会感觉困难了。
另外,课堂上机练习可以结合实际问题,解决一些基本的、与其专业密切关联的应用,以项目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几个单元的知识,设计一个综合的项目,可以分若干小组实施,通过这些项目的完成,学生增加了成就感,提高了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就能变得积极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富有一定的成效。
3.4 改变考试模式、保证各教学环节的质量
把握课堂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包括批改作业、辅导、答疑、实验等。完善学生学习考核的办法,改变单一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考试评价制度,注重考核学生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检查学生学习的好坏完全不能凭一次书面或上机考试来判定。若是这样对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同时容易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从而埋没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所以数据库课程的考试应该包括笔试和上机两部分,因为学数据库的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上机的成绩最低不少于总成绩的50%。而上机课的考试,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作业评分分为三档,分别为:不合格、合格、优秀。这样,在作业中既可以体现所学过的所有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完这门课,有一定的收获。
4 结束语
总之,和其他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一样,数据库教学也应该适应市场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等认知工具的作用,改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向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而使学生真正学到一些实用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陈小兵. 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方法探讨[J]. 中山大学学报从论,2004.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专业范文2
关键词:数据库基础;案例驱动;问题驱动
数据库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其抽象的概念、复杂的体系结构、严密的数学推理、灵活的数据查询语言等内容,即使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也是比较难的。本文提出了若干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基础》教学方法。
1感性认识数据库系统
几乎所有的数据库教科书都是以数据管理技术发展史、数据库逻辑模型的发展过程开始的,通篇充斥着数据库专业术语。这种模式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尚显枯燥,更何况是我们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所以,在将学生引入数据库世界环节中,我们采用从感性材料出发,循序渐进,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教学策略。
2理性认识数据库系统
感性认识数据库系统给学生以亲切感、新奇感、神秘感,接下来介绍如何让学生对数据库系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层次。
1)通过案例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工作过程
选取学生最熟悉的网上选课系统作为案例,分析数据库系统的工作过程。按照学生使用该系统的操作步骤,逐步分析我们进行每一操作时,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而得出数据库系统工作过程的流程图(图1)。
2)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认识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对图1所示的流程图进一步分析,得到数据库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图2)。接下来,通过卡通动画的形式说明每一部分的作用。
应用程序:只有一副好皮囊,肚里没有知识的美女。是用户访问数据库系统的界面。我们通常看到的数据库系统,其实只是应用程序,是数据库系统的一部分。
数据库:知识渊博、不善言谈的闷葫芦。由于没有华丽的外表,以及与用户沟通的有效手段,往往令用户对它望而却步,所以,只能通过应用程序作为公关,把它的知识传播出去。
ODBC:联系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小通讯员。
3)深入认识数据库系统-自己动手开发数据库系统
有了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接下来就可以动手开发数据库系统了。本文选用一个具体而微的小型系统,目的是消除同学们对数据库的神秘感,并树立起构建自己的数据库系统的信念。
3案例驱动教学法
《数据库基础》以案例教学贯穿始终。整门课程围绕一个综合案例(网上选课系统)展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学习的是一个又一个案例,其实这些案例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的,将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点系统地融合在案例之中。如前面实验主要练习SQL语言的使用,接下来3个实验练习VB界面及VB访问数据库的操作,这些实验都是围绕着网上选课系统编写的案例。前面案例完成后,水到渠成地就可以进行最后的综合案例了,本教材所有案例都是有机的整体。
4问题驱动教学法
在实践环节中实施问题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老师的指导也仅限于提供解决思路,这样,学生一方面解决了问题、掌握了相应的知识点,但更重要的学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下面以SQL语言的学习和程序调试的学习为例予以说明该教学法。
4.1 SQL语言的学习
嵌套查询是学习的难点。比如:“查询年龄大于平均年龄的学生学号、姓名和年龄”。很多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此时,老师给学生两个问题:“查询年龄大于19的学生学号、姓名和年龄”和 “查询学生平均年龄”。这是两个简单查询,等学生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嵌套查询的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4.2 程序调试的学习
在较复杂的程序中,错误是难以避免的。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审查程序代码就可以发现错误。但是有些错误可能比较隐蔽,不易发现,需要借助调试工具来查找和改正错误。在应用程序中查找并修改错误的过程称为调试。Visual Basic具有丰富的调试手段,利用这些手段,可以较快的查找和排除错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果系统的讲述程序调试工具与方法,教学效果很差。
这些SQL语句,学生在仔细观察后,一般都能发现问题所在,并通过调整代码,得到正确的SQL语句。这种带着问题学习的方式,学生不仅巩固了以前学习的SQL语言的知识,更增长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专业范文3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8-0115-02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非计算机专业也需要开展数据库课程的教学,但由于非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普遍较差,兴趣不高,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在设计数据库实验教学时,就如何提高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数据库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做出了一些教学上的实践,尝试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2准确定位教师角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数据库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实验指导、答疑解惑、理论的概括与提高等。以此为指导思想,,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协助”的新型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有效地掌握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第一课教学中,以Access数据库做后台,在多媒体教室演示数据库的操作,让学生看到数据库的操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以直接在Access表里面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数据。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引起学生兴趣。由于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的所有应用软件大都有相似的操作界面,加之学生们在学习数据库(Access)之前,已经过Word和Excel的学习,学生就完全可能在教师的辅导下,通过自学掌握其使用方法,此时老师的作用就是组织、引导和督促了。
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实验先行,理论在后
在教学过程中,现在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先上理论部分,再去机房实习。对于实践性、应用性及创造性较强的课程如数据库,此种方法容易令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上机效果较差。
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尝试了“从实践入手、导出理论”的逆向教学思路,运用“反馈-调节”教学模式,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与“任务驱动实验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在讲解有代表性的实例过程中,先提出问题,探讨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由老师引导学生,实施边讲边练,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进行讨论,反复实验,直到学生都统一认识,共同获得结论,老师再对结论进行理论性的概括,通过必要的讲解后,将这些理论知识纳入整个知识体系。
学生可按照教材的顺序,在教师提示下直接进行操作。如在建表这一课中,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操作步骤运用不同的方法自建一张示例表 (“学生表”) ,在创建过程中逐渐学习建表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类型、函数等知识点,将枯燥的知识点融入实际操作,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点。
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要精心选取案例和实验设计,在上机过程中解答学生的问题之前,要给他们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
运用以上教学手段,师生共同学习,淡化了理论和实践的分界线,让教师掌握每一个动态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课效率,教师只用极少的时间去讲授,而是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备课和个别辅导上。既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在课程结束时布置综合任务,提高教学深度。
数据库的教学仅仅要学生能够做习题或完成一个个的小任务是不够的,还应该具备运用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完成综合任务的能力。在学生完成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开设课程设计综合训练,进行项目设计。
在实际比较中选择出适合学生学习水平和专业特点的项目和案例,要求设计的数据库外观风格,实现手法尽量多种多样,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并设计建立出界面漂亮、功能齐全的数据库。比如,根据学生熟悉的环境如学生档案资料查询、学籍管理等,让学生自己搜集材料界面设计等,这样不仅仅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操作技能,解决自己身边熟悉事物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其能明显地体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乐。
5制订科学的考核标准
由于数据库这门课程要求学习者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因此,学生在每个案例完成后,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和记录以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
我们将学生的综合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期末考核成绩来评定,例如,是否能够对案例进行整体的把握,是否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新项目的完成等。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表现学生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的题目。这样,学生就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6实践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6.1既注重实际操作技能,也不忽略必要的基础知识掌握
数据库虽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数据库原理和基本概念。比如:面对复杂的实际应用,如果不掌握数据库理论中实体完整性规则、参照完整性规则,如果没有认识到数据冗余带来的负面效应,开发出的数据库应用就会出现诸如数据库中的各个表彼此无法关联、一个数据会出现多个值、需要在不同表中修改同一个数据等问题。教师在作理论总结时,就应该培养学生用数据库理论指导实践的良好习惯。
6.2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选好示范案例,把应用意识贯穿于各个基础模块中
选取案例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现实对象为材料,既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在设计计算机实验时,应力求设计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实验,而且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同时,注意例子的规范性、职业性和生活性。如财经类专业的数据库教学中可选择“公司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题目进行实践练习等。
6.3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在教给共性的学习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学习的个性特点,对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学习方法指导,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当扩大知识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还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上机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刘娜娜.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 陈小兵. 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方法探讨[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3).
[3] 王春. 反馈-调节教学模式数据库教学中的运用[J]. 信息技术教育.
[4] 邹军华.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数据库教学设计与实践[J]. 教育技术导刊,2005,(8).
[5] 刘钢,程克明. 浅论数据库教材建设中内容的撷取.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专业范文4
基金项目: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教学改革项目(FRjg1412);独立学院数据库管理与应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近十年来,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进行不断探索,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其既与一般本科院校不同,也与一般高职院校相异。其面向市场办学,以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方式、教学目标与普通本科学院有较大的差别。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应用最广、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因此,与之对应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是目前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及专业核心课之一。因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至关重要。但由于目前独立学院大都依赖母体学校教学资源,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本科教学方式、方法与教材,导致同学们普遍出现学不精、学不透的现象。笔者任教的几年中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初步地调查分析,找到了一些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些改进。在独立学院发展迅速及目前提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背景下,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点为代表,研究新形势下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该类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一条适合独立学院特色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一 教学现状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更为主动地培养学生对于数据库系统工作原理的了解,并通过不断地知识积累,较为熟练地驾驭数据库系统的模型设计,以及相应的管理手段和使用方面的技能技巧。从当前一些国内的独立学院和目前我校这一课程的教学实践情况来看,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较之社会需求尚有较大距离,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由部分相关文献及教学经验交流可知,目前独立学院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主要有两种现象,一种是重理论轻实践,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陈旧枯燥,学生的数据库系统开发和应用能力不能得到提高;另一种是轻理论重实践,导致学生对数据库系统基本原理掌握不足,知识结构不完整,后继学习能力不足,不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和拓展学习空间。这种现象根本原因是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区分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或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培养目标方面的侧重点。普通本科院校实质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或是“研究教学型大学”,该类院校以造就学术研究型、工程设计型人才为目标,所以对该课程教学强调的是扎实、深入的理论知识讲解。高职院校侧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主。因此强调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讲解以及相应的开发工具的使用。而独立学院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培养的是“横向可以转移,纵向可以提升”的实践型人才,所以三者在人才培养的定位方面存在本质的差别。
解决了教学目标的定位问题之后,接下来就取决于教学方式了。理论教学方面由于母体本科院校对该课程有长期的理论教学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和方案,问题相对少些。实践教学目前主要有如下几方面问题。首先由于部分教师思路上没有转变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思想明显,理论部分讲述比重过大,而实践教学往往放在从属位置,这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相违背;另一方面教师没有很好地分析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最后是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不科学、不严谨,不能很好发挥引导、督促、考核的作用。教学完成后造成很多学生学完本课程后,不知道如何应用,综合设计能力差,无法满足就业需要。
二 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根据教学大纲可知,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和综合课程设计两部分,下面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征分析,分别对这两个实践环节进行教学改革探讨。
1 学生特征分析及实验教学总体思路
虽然独立学院属于本科层次,但在高考录取时相比二本录取分数线少50~80 分。且由于办学机制是依托母体高校和社会力量合资模式,所以其学费较高,部分贫困家庭的学生不会就读,所以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还不错。这种背景下的学生,和一本二本学生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异,有必要进行调查分析,因材施教。根据调查分析,总结出独立学院学生的如下特征,他们的优点是思维活跃,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主观创新意识较强。他们家境较好,社会实践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少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则学习非常刻苦,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不足的是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而容易冲动,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实验教学的总体思路是结合独立学院学生及本课程特点因材施教。具体是实验教学中强调基本知识的掌握转为知识、能力双重培养的教学目标, 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给学生更大学习空间的实验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特点加强实验操作演示,扎实做好验证性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再逐步引导学生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迈进。
2 实验教学改革
(1)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案例教学
实践教学可随时穿插在理论课堂教学中。相关理论尽可能地结合案例讲解,既可让学生容易理解掌握,也可让学生了解如何应用这一理论,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相关理论时就跃跃欲试想动手应用一下。考虑到计算机专业学生将来应用的范围很广,所以选用的案例既要有实用性、代表性,还要适应行业范围广。
(2)更新教学手段
目前基本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各类媒体能很好地展示教学。由于实践教学和理论讲解的区别,教师对于部分实验操作可将其录制成视频,结合教学课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给学生。这样同学们既可自主重复学习实验操作,也减轻了教师的重复指导工作量。教师还可以收集更多的教学资料,包括实验教学视频、项目案例提供给学生参考。这样可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差异。课外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在课后进行交流指导,将有限的课内实验教学延伸至无限的课外自主学习中。
(3)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实验教学大纲的设计比较合理,将实验分为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三类,成阶梯式逐步提高要求。教学中需严格参照这一阶梯式模式组织实验教学。在二本三本教学中可以感受到二本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后能自主完成验证性实验比重较大,后续的综合、设计类实验则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而三本学生面对验证性实验有部分同学不知如何动手,当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后,学生则很快能够上手,并且学习兴趣大增,对实验中的问题也能积极主动地向同学或老师询问了。而后续的综合、设计类实验就进行得顺利多了。所以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验教学,相比二本学生需尽可能多演示操作实验内容,让同学们先模仿,基本掌握后再逐步引导进行综合、设计类实验。综合、设计类的实验教学还可通过引导学生参加竞赛、数据库技术考证等促进教学,这样既能激励学生学习,还可进一步提高应用能力。
3 课程设计改革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计算机专业进一步提高数据库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需要综合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等知识,来设计开发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其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数据库技术应用能力。为此建议教学指导在以下几方面调整。
(1)课程设计初期
在前述的教学中,在全程穿插教学管理系统案例讲解的基础上,教师还有必要示范性的讲解一个设计开发案例,让学生心里有点底,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到网上乱找乱抄。选题方面考虑到计算机专业以后面对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所以选题应覆盖的行业广且有代表性,每题尽量不要相似,难度方面不必太大,但需避免网上有现成的可照搬。分组方面,二本学生可以采用一人一组一个课题的方式,但独立学院不适合采用。因为部分同学需要有同学的指导帮助才能完成任务。为此,可将学生以男女组合、优劣组合进行分组搭配,每组一个课题。组内要求分工,全组一起进行需求分析、概念设计等全局性的设计,但每名同学至少单独负责两个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开发。这样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同学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人人都得到了锻炼。
(2)课程设计中期
由于数据库课程设计具有严格的逻辑性,每一设计环节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在中期各环节中可要求各组学生定期开展讨论,让同学们之间互相学习交流。教师则严格按照设计环节检查学生的设计成果,如需分析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功能分析、概念设计的E-R 模型、数据库模式的规范化,等等。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而不是在课程设计最后进行检查。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数据系统设计各环节的知识应用,从而提高自主学习及知识应用能力。
(3)课程设计后期
此时设计基本完成,同学们对数据库设计有了一定的基础。为更好地与实际应用接轨,可能的话可要求学生走进企业亲身体验,或请企业工程师进行实际项目的示范讲课。这样同学们能很好地意识到自己的设计有哪些需要改进。此时与企业工程师的交流效果也非常好。最后成绩的评定应充分考核设计的全程及最后系统的实际效果,重点考核课程设计报告和同学们上台讲解展示自己设计的效果。
4 教师自身改进
由于大部分教师是共用母体高校的,这样首先要求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母体学校学生和独立学院学生的差异性,及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教学方式上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教师经过数年教学从事理论研究多而实践方面显得不足,尤其是数据库技术发展很快,技术更新不断,这样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组织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培训,提高实践能力。这样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能结合实际应用,熟练地进行教学指导,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投入实际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珊,萨师煊. 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金梅,郭媛,等.高校数据库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3(1).
[3]刘双印,徐龙琴“.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12).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专业范文5
关键词:独立学院;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6-0119-02
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以新的办学机制、管理体制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制,其办学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独立学院的办学应充分考虑所在的区域特点,深入了解社会需求,科学定位,着力培养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创办时间短,大部分办学依托于母体院校,其人才培养模式正处于模仿、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一套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特点的办学模式。在教学上,由于师资条件,生源条件,教学硬件等方面的特点,教学质量和效果很难达到独立学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数据库VF)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改进。
1 独立学院数据库(VF)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涉及内容多,部分知识点难以理解
数据库(VF) 课程在独立学院为公共基础课,主要用来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相比较计算机基础而言,所涉及的内容多,难度大,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各个知识点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加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缺乏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机语言类方面的知识,对数据库方面的专业术语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存在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讲解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却忽略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致使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1.2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独立学院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VF)课程的任课教师部分来自母体院校和周边高校,部分是自己的专职专任教师,这部分师资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也就是说从高校毕业再直接到学校任教,任课教师自身缺乏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数据库(VF)课程的教学方法上仍然是单一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很难把各章节内容联系到一起,对实践教学课不够重视或者流于形式,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1.3 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
独立学院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学生进校时成绩相对较低,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总体上相对较弱,学习方面缺乏主观能动性,再加上数据库(VF)课程中的有些内容比较艰涩难懂,导致了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数据库(VF)课程内容。
1.4 考核方式方法比较传统
大多数独立学院对数据库(VF)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的30%再加期末笔试成绩的70%,期末考试以试卷笔试形式考书本理论知识。这样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不太重视平时的学习,更不注重实验内容的学习,而是将重点放在期末考试前的死记硬背上,仅仅用来应付期末考试,不能很好掌握和理解数据库VF )课程的内容。
2 数据库(VF )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修订独立学院数据库(VF)教学大纲,合理选取教材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而这些能力仅靠理论教学来完成是不可能的,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实践教学层次。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依托于母体院校,在教学大纲的编制上仿照或者照搬母体院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不适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因此,在修订教学大纲时应根据独立学院办学定位,加强数据库(VF)课程实践、实训环节,增加实验课时数,力求教学目标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独立学院数据库(VF)教材的选取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教学需要,强调实用性和易学性,尽量选取将“数据库原理”和 “数据库应用技术”这两部分内容相结合,侧重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教材。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独立学院在用人机制和教师聘任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在人才招聘时尽量选用“双师型”人才,也可以从周边高校或者企业聘用一些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老师来任教数据库这门课程,同时把现任教师派到数据库软件开发公司进行回炉加工,让这些教师能够真正参与到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来,积累一定的实际经验,这样就可以在数据库课程的教学中,能够紧密联系实际,把各个章节内容联系到一起,把一些重点,难点内容讲深,讲透。
2.3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实践课教学
现阶段,大部分独立学院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的教学还是一、二百人安排在一个大多媒体教室,任课老师依赖于教学课件,单向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缺少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交流互动,再加上独立学院配套的硬件教学资源和师资条件的限制,使得数据库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教师要改变以往整节课讲、学生记的常规教学方法,尝试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和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思考,从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传授知识要点。在上机实验课上,教师要提前设计好实验内容,让学生有事可做,有兴趣去做,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个实验,通过完成实验任务让学生产生成就感。
2.4 加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是学生学好数据库(VF)课程的关键所在。首先,教师在上第一堂课时,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或用到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实例,同时在大屏幕上演示几个用VF做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让学生了解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及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多鼓励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要参与到实验任务当中去,并与学生共同讨论,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5 改革考核方式
独立学院以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数据库的考试要打破之前以试卷为主的考试方式。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方式已经不适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要求。近几年,我们结合学院实践教学质量年提出的有关要求,在数据库该门课程如何评定学习成绩及期末考试的方式上作了一些改革。期末总评成绩为: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包含上机实验,出勤,作业完成情况。在实验课上设计好有利于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内容,加大上机实践的考核力度,重点测试学生的实践技能。期末考试采取以班为单位到机房随机抽取试题进行上机考试,试题库借鉴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库而建,通过这样的考试形式改革,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转变数据库考试观念,重视平时的上机实验。经过这几年的考试改革,使得我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过关率有大幅度的提高。
3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的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广泛,技术也会不断更新,因此,数据库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也没有既定的方法可套用,只能靠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以上是笔者结合自身在独立学院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提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希望对独立学院本课程及其他相似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红颖. 浅析高职院校 VF 教学改革[J]. 职业教育, 2015(131).
[2] 李春红, 郭雄. 独立学院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方法探讨[J]. 装备制造技术, 2014 (6): 261-262.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专业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信息管理;应用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据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东西,加强数据信息的管理,提高其运行效率,对我国的通信、经济、文化等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数据信息的高速处理也使得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更加的便捷,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
一、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特点
1.1组织性数据库中的信息大多是通过分类设定的,数据之间具有一定关联性,而且数据被按照某种规则进行排序,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整体性能的组织结构,特别是对于同一集合中的数据而言,其数据格式、排列以及种类具有相似性。所以,计算机数据库具有严密的组织性特点。
1.2共享性数据库的建立必须满足用户的调阅和储存的要求,这就使得计算机数据库具有一定的共享性,可以满足不同人、不同渠道以及不同方式的调阅和储存。数据库的共享性也使得它的价值非常巨大,特别是统一单位内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能够极大的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甚至对于不同行业、地区、国家之间的数据共享,能够有效促进相关行业、地区和国家之间的资源调整和经济合作。
1.3独立性计算机数据库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逻辑和物理两个方面,其中,逻辑独立性是指在对数据信息整体逻辑结构、定义以及种类进行改变时,不需要从新编写新的程序来执行操作,在原有程序的基础上就能够完成任务。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的物理地址以及存储设备和方式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数据库本身的逻辑结构,应用程序依旧是原有的程序,不会因此而改变。
1.4可控的冗余度冗余指的是数据之间会出现的重复现象。冗余现象是数据在调取数据时经常出现的现象,他不仅会影响到数据的整体稳定性,而且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效率以及数据使用的效率。计算机数据库具有可控冗余度的功能,能够在实现数据共享时,自动将多余的重复数据信息全部删除,从而提高了数据查询效率,有效控制冗余度的范围,尽量减少重复数据的出现。
1.5灵活性数据库不仅仅只是储存数据的仓库,其管理系统在储存数据的同时还具有信息管理的功能,例如数据的录入与输出、查询与检索以及数据的修改等,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能够满足人们数据应用的不同操作要求。同时,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平台,使人们能够根据自己需求来建立自己的子数据库,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国应用现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应用趋势不断加强以及应用的安全性能不断被提高。首先,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工业、农业、商业甚至是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管理以及区域性经济建设等方面都有应用,而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涉及到方方面面。数据库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信息处理和管理的效率,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协调发展。同时,计算机数据库支持也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数据处理提供的技术保障,使得数据的管理更加的安全可靠,而且应用性强。其次,随着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问世,以及网络的发明和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迅速发展起来。计算机数据库具有易操作、适用性强、计算速度快、储存量大的优点。目前,数据信息需要高传输速度以及大的储存量,特别是在媒体、物流行业等,数据库中其计算类和图像处理类的数据所占比例非常大,这就使得计算机数据库得到快速应用。最后,安全性能得到不断强化。在信息化的时代中,信息安全非常重要,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作为目前数据信息储存、处理的主流技术,保障数据信息安全非常重要。并且,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而信息管理属于网络的一部分,所以,信息管理面临一些列的安全问题。
三、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应用的措施
3.1创新科技提高数据库安全性能数据安全是信息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保障数据安全也是信息管理的首要任务,计算机数据库具有速度快、独立性强的特点,只有不断加强技术革新,提高技术的科技含量,可以从不同角度增强数据的安全性。比如,提高数据库的防火墙设置,增强数据防黑客攻击的能力,提高数据库使用权限。虽然,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的私人企业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来处理和储存信息,但是其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特别是涉及到一些经济数据,数据系统的稳定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存在较大的漏洞,经常发生数据运行停滞或者数据混乱等现象。所以,加强信息管理的安全性,首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从技术层面提高安全防护性能,比如定时对重复数据或者是乱码数据进行清理,提高防火墙设置。其次,从管理层面加强管理,对数据录入和操作人员以及数据使用人员增强安全操作意识,及时保存临时数据,并且按规范操作,防止误操作而造成的数据混乱,造成数据系统漏洞。其次,在对数据进行储存时,一定要按照既定程序进行,要以所要求的数据格式储存在所规定的地址,对重要数据信息要进行加密处理,在密码操作时要防止密码信息被盗取等。
3.2规范数据储存,强化数据系统性计算机数据库运行是根据既定程序进行的,只有按照程序要求进行数据的操作,才能保障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在信息管理过程中,数据录入是主要操作之一。首先,要提高数据录入员的专业性。很多企业的数据录入员大多是用会计来操作,无法满足数据录入所必须的技术要求。一方面,应该聘用专业的数据录入员进行操作,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可以进行培训,提高数据录入人员的专业水平。其次,加强管理,规范化操作。数据录入人员需要对数据类型以及计算机数据库数据输入的格式要求了解清楚,按照既定格式进行数据录入工作。最后,升级数据管理系统,优化操作界面,不仅可以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操作失误,保障数据信息的稳定性与精确性。
3.3计算机数据库恢复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经常会发生数据丢失现象,有效保障数据的完整性,提高数据恢复能力十分重要。计算机数据恢复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定期进行复制,在另一个存储介质中进行存储,并且要建立起相对应的日志。对于已经被严重破坏,无法恢复的数据信息而言,需要将数据库复制到另外的磁盘上,利用另一磁盘上的日志进行操作,进行信息的处理。另一类是利用已经备份的日志对一些无效的数据和错误的数据进行删除,对数据进行删除。计算机数据库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实现,使得数据管理更加的高校、可靠。传统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是利用恢复导向和命令来进行恢复,属于物理方面的管理,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不高,需要人操作较多,人员工作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出错。所以,可以应用专业的数据恢复和备份软件,简化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操作程序。
四、总结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为数据的快速传输奠定了基础,它有利于信息管理的高效运行以及便于信息的调取和储存。加强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是提高我国数据处理能力,保障数据信息安全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许少红.信息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探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131-131,133.
[2]谢小波.信息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6):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