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管理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研究范文1
一、当前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村级财务管理是规范村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基层乡镇都成立了农经站或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取消了村级银行帐户和村级会计,各村设置报帐员,实行了村帐镇代管体制。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虽然经过实践和不断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
(一)村级财务公开不到位。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村级财务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制定了很多相关制度,但一些村在财务公开内容上避重就轻,无关紧要的公开,重点的、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收支未逐笔逐项公开。如村内打井办电、道路及自来水管道维修、文化娱乐广场建设等一些重大投资项目支出不专项公开,实质性财务内容公开不够到位、不够具体、不够细化等。按照上级要求,村级财务每个月都要及时公开,但一些村应付检查才公开。由于财务公开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导致农民群众对集体家底摸不清楚,心中疑团大,对村干部的工作不相信,一定程度上造成干群矛盾,极易形成群从上访隐患。
(二)村级财务监管滞后。虽然每个村都成立了村民监督小组,但疏于监督和管理,没有真正的起到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作用。相当一部分村的监督小组只是在业务发生后在票据上签字盖章。由于对部分支出项目没有有效的参与,导致个别村存在村民监督小组对村内支出业务不签字,造成支出票据不能记帐的情况。既影响了村班子正常开展工作,又阻碍了对村级财务往来业务的正常核算。部分村在劳务报酬上做起小文章,多列人数,增大开支;村集体垫付资金过多,收款不及时,造成资金沉淀;村内资金坐收坐支、村主要干部掌管现金,左手拿钱右手拿条子等现象时有发生,村财务民主监督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三)村报帐员队伍业务水平不高。目前,大部分村级报帐员年龄偏高,没有经过系统的财务专业方面的知识学习和相关岗位培训,很难满足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及相关法规的要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新业务不断出现,如一事一议、财政转移支付业务的不断增多,“老会计”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这些新问题。有些报帐员思想觉悟不高,在办理相关手续的时候,弄虚作假、不按规章制度办事,造成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同时会计队伍不稳也是影响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因素,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财务人员也跟着换届,出现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致使部分财会人员工作上依附权势,不能按照规定对农村财务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四)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不到位。审计机关没有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的义务,县级农经局不能逐村全面进行审计,乡镇政府又没有专门的审计组织,每年只能由农经站或财政所人员进行审计。乡镇政府一般只是在村干部离任后对村财务进行正常交接,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形同虚设。造成日常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往往随着村级换届选举、新班子的上任而不了了之。
(五)村级资产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主要表现为家底不清,产权不明,特别在“村改居”等涉及集体资产处置过程中极易导致平调、侵吞、私分集体资产行为;村级土地、交通道路以及林地、房屋设施等集体资产的管理随意性较大,暴露出许多问题。在履行手续上,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义务不平等或其他不符合法定要求等等,有的收取变价款后,私自保管挪用,长期不报帐,导致集体资金的体外循环。
二、对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农村稳定的基石。
(一)坚持依法治村,加大法制教育力度。对村干部和财会人员开展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使其真正知道什么是违法,什么是合法,增强基层干部的守法意识,切实做到依法按章办事。
(二)坚定不移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加大民主理财制度建设。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资产管理情况、债权债务情况、一事一议收缴情况等都是广大村民直接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体现干群关系的关键问题。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农村财务制度,包括财务公开制度、收支审批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民主理财监督制度等。
(三)加强集体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明确集体资产的归属,科学评估确认资产价值,建立资产台账,完善集体资产的监管办法。要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小组,对本村或本社的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并进行产权登记,做到账实相符,并及时反映资产的使用及其变动情况,防止资产的流失。加强集体资源的使用管理,规范资源的承包、出让、开发,集体资产、资源的交易行为应全部纳入乡镇或县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公开协商、公开竞价、公开招标,维护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稳定的、具备较高业务素质的农村财务会计队伍。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可探索实行农村会计考聘制。乡镇政府将村级财会人员的考核录用,改为面向社会公开选拨招录,从根源上提高会计人员工作能力。
财务管理研究范文2
Abstract: Enterprise group is emerging economic organization products under economic system reform, its internal structure is complex. With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China's enterprise group has a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group is very useful for enterprises to adjust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improve product structure. In order to play the maximum effect of group,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group must be improved. Financial management as a core part in internal management, whether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sound relates to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even the safety of group. However, China's enterprise group has many problems; group's business usually has wide scope and large span, therefore, compared with group management, group's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much more complex and difficul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lement structur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from the problems i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China's group,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group's financial management.
关键词: 财务管理;要素;结构;集团
Key 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element;structure;group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176-03
0 引言
单个企业的扩张逐渐形成企业集团,集团是经历了无数次人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的累积后产生的,其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由于企业集团能够控制企业风险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因此优化企业集团管理至关重要。集团财务管理作为集团管理的命脉,能够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效益成果,将每笔财务收支进行预算、分析、核算合理筹备、运用资金,是取得企业效益、资产安全的重要保证。但集团财务管理并非易事,就目前而言,我国企业集团内部管理存在众多问题,所以,优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是重中之重。
1 集团财务管理的问题
1.1 管理观念落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同国际市场的接轨,我国财务管理面临着全新的外部环境和严峻的挑战,但是长久以来,受我国集团形成机制的影响,集团财务人员的管理理念较为落后。比如在财务管理的目标上,没有产生控制成本以及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的想法;在实际管理中,也会出现不考虑投资风险、不分析现金状况、不计算资本等情况。
1.2 财务主体责权不清 我国企业集团在最初由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建立起来,很多企业集团是由大型国有企业或者行政事业单位渐渐发展形成的。有些企业集团在发展期间,把某些缺乏产权关系的企业“挂”在自己的集团名下,致使集团同下方隶属的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模糊不清。
1.3 财务信息失真 企业经营者在作出任何决策之前,都要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集团母公司并不仅仅是资本的主要源头,投资与决策都要围绕它来进行,如果母公司对财务管理的控制有所缺失,那么就会导致财务信息无法及时获知的情况发生,致使财务信息丧失可靠性。因为若各子公司独自进行财务信息的处理工作,那么财务信息很有可能会被恶意操作。
1.4 会计监控职能无法完全发挥 即使很多企业集团都制定出众多会计监控制度,但是受信息公开度低或公布不及时等因素的影响,财务管理人员实质上并没有了解整个集团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形,那么就只能在事后对财务资金活动进行监控,无法在事前进行防控。存在这种只有空壳的会计监控现象,必定会使企业集团的运作效率低下,并且一旦出现问题,便一发不可收拾。
1.5 资金管理体制不善 就目前而言,企业集团集中管理资金的需求与集团内部多层法人以及跟资金的使用之间存在极大冲突,这一冲突已经成为集团财务管理中最严重的问题。首先,子公司的创立由多人投资的情况普遍存在,且设立的账户繁多,资金管理混乱;其次,集团法人的投资决策常常没有经过仔细调研和综合分析,投资缺乏明确的目标,使投资失误率不断平攀升,损失惨重;最后,资金沉积较为严重,占用机制不够科学。
1.6 缺乏监管力度 首先,会计人员无法行使相应的核算及监督职能,唯有遵照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行事;其次,小部分财务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不仅不依照制度行事,甚至还会通过财务制度的漏洞来迎合领导的非法要求;再者,集团赋予财权过多,这样一来就会致使财产流失;接着,新的财会制度为了同国际接轨,并没有考虑到我国自身的经济体制,在制度的实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争执;最后,处于集团链条下方的企业法人所拥有的权利过大,相关的法律法规难以贯彻落实。
1.7 缺乏统一性 当下,很多集团在财务管理上的分权较为严重,致使核心企业的驾驭能力不足,很难对集团的整体发展所需要的投资或融资活动进行统一筹措安排,最终致使下属企业各自筹划,只考虑到个体利益,损害集团的整体利益。在很多方面都能看出该问题的存在,例如,在投资上,会使集团难以把握投资力度,投资收效甚微,使经营风险不断扩大;在筹集资金方面,集团无法融汇内部资金,对外举债甚重,资本结构不合理,利息成本支出加大,财务风险也会加大。这种缺乏统一性的财务管理机制不仅会使集团缺乏一定的凝聚力,还会削减集团的整体运作能力。
2 基于财务管理要素结构的集团财务管理
根据我国集团财务管理的问题,笔者从财务管理中的四个要素也就是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和管理方式出发,对集团财务管理的具体策略进行研究。
2.1 集团财务管理的目标
2.1.1 整体规划战略 相较于单个企业的战略规划,集团的战略规划则困难很多,要求具有更为系统精准的财务保障能力。不但要求将合理配置单个企业的资源考虑在内,还要求了解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财务资本的筹划情况;既要及时掌握集团总部的财务状况,还要对下属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监控;不仅要顺应集团企业管理阶层的层级更变、受控制的线条加长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还要不断研发管理体制以达到促进财务制度在集团内部结畅通的目的,为集团总部及各分、子公司提供基础保障。
2.1.2 科学整合财务资源 资金沉淀、负债高、财务支出高是集团财务管理中较为多见的问题,集团财务管理应当筹措集团总部与各成员企业的财务资产,使企业内部共享资源、生生不息。另外,集团财务管理应当寻找多重融资路径:可以加强与银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争取到稳定可靠的信贷链条;还可以通过集团内部集资的力量来减少融资成本支出;可以选择能够规避财务风险的金融通道,盘活集团的沉淀资金。
2.1.3 合理配置财务权责 随着集团的不断壮大,集团的成员公司越来越多,集团母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财务管理权力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若集团总部加强对财务的管理权力,则可能挫伤成员公司管理财务的积极性,若成员公司想要获取更多的财务权力,则可能会抛却集团总部的利益。经过实践可知,集团财务管理应当将集团的战略目标、信息化水准、各分公司的业务特色以及管理状况相结合,合理配置财务权责,给予集团总部与成员公司之间灵活调度财务管理权的空间。
2.2 集团财务管理的主体
2.2.1 财务部 财务部在集团财务管理的主体中是最主要也最为常见的组织。财务部是执行集团财务战略的主体,是规划集团财务制度体系的主体,是组织财务预算、分析、筹措、运作的主体。
2.2.2 结算中心 由于有的集团各成员公司无节制地操作收支资金,从而占据了财务管理的资本,最终影响了资金的运营,所以有些集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专门设立管理收支款项的部门,为财务部“分忧”。如今,结算中心的职能和形式已经逐步完善,同样担任集中管理集团资金的职权。
2.2.3 财务公司 财务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集收纳各成员公司的资金、货币市场的发债等金融功能于一体,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财务公司的定位、职责的明确还需要集团进行进一步分析探索。有些集团提倡强化财务公司的专业性能,令其独立发展;有些集团则认为财务公司要加大对集团发展的支撑。
2.3 集团财务管理的对象 规划、配置、运营和考核集团的财务资本都是集团财务管理的分内工作,而财务资本本质上就是资金,所以,集团财务管理的对象应当是集团总部和各成员公司的资金运筹。
2.3.1 集团总部 集团总部拥有运营自身资金的权利,依据财务集权的强弱程度,也要负责运营成员公司的资金。首先,掌握成员单位资金运营的状况,比如,成员公司开设银行账户的情况、账户的余额以及资金的收支明细等情况;其次,实时介入监控成员公司的资金运营,比如,可以在成员企业收款的同时,总部要及时纳集资金,集中管理资金;最后,成员公司的资金运营,例如,成员公司在付款的同时,总部要向银行提交统一口令,资金再从总部的银行账户上划掉。
2.3.2 分公司 分公司并没有独立法人的资格,依赖于集团发展,所以,分公司的资金运动几乎完全受总部掌控。分公司既要贯彻落实总部的财务制度,是总部的资金输送分支,也要将公司的运营成本控制在预算额度内,有时需要争取额外的资金支撑。
2.3.3 子公司 子公司通常由集团控股,但是具有独立法人的资格,对集团的依赖性较小,股东之间的竞争决定着总部对子公司的掌控权利大小。即使子公司的成立资金全权由集团负责,但是受法律条款的制约,在某些方面,总部不能像对待分公司一样分权管理子公司。若子公司为上市公司,总部对子公司的监管需要满足相关市场监管制度要求。总之,子公司有参与集团资金运营的权利。
2.3.4 关联公司 集团通过参股、签订合约、派驻人员等手段来介入关联公司的运营。关联公司的资金运营其实不归属于集团财务管理对象的区域,但是随着核心企业对供应链条的愈加重视,通过管理关联公司的资金运用来提高供应链上企业的竞争力。
2.4 集团财务管理的方式
2.4.1 财务决策 集团要从全局考虑,因此,各成员公司的最佳财务决策其实并不会成为最终决策,集团财务决策一定要以集团总部的决策作为主体,在此基础上再综合考虑成员公司的决策。首先,要强化成员公司以优先考虑总部利益为决策中心的理念;其次,可以将成员公司的财务经理派驻到总部,以确保成员公司能够听从总部决策;再者,要完善补偿机制,客观评价成员公司所做的贡献和牺牲,为其提供一定的补偿,使决策的执行有所保障。
2.4.2 财务运行 集团的财务运行不同于单个企业的财务运行,不能完全掌控财务的运行权,要依赖于成员公司进行财务的管控。怎样合理配置总部与成员公司间的财务运行权责呢?首先,实施全面统一的预算管理,利用预算的制定来划分总部与成员公司的权责;其次,要严格控制预算、加大财务监控力度,成员公司需要预算以外的资金必须向总部请示;最后,要增强对预算的考核,对成员公司在预算内的财务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2.4.3 财务控制 监控收支在单个企业的财务控制中属于主要的工作,但是集团的财务控制工作则包括账户管理、投资融资管理、风险控制管理、收支管理、财务体系管理等。实现财务控制的方法有:首先,要限制成员公司的财务人员数量,避免财务控制出现太多分支的混乱状况;其次,要限制成员公司的融资权利,成员公司不能独自进行融资,一定要采用向总部统一借还的融资方式;再者,要限制成员公司的资金,强化成员公司并没有自主支配现金的权利的理念;最后,掌控成员公司的会计核算,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统一处理成员公司的会计核算。
2.4.4 财务考核 若集团对财务进行考核只注重对盈利多少的考核,那么考核就失去了实质意义,这样只会在短期内达到增加效益的作用,长此以往会使盈利的内在质量有所下降。首先,集团应当从业务特点、成员公司的财务经营状况等多个角度对集团的盈利系统进行分析,保证收益的稳定合理性;其次,要对集团的历史数据和宏观的产业政策进行研究,分析盈利的连续链条;最后,要建立科学完善的集团盈利质量体系,使考核能够达到激励成员公司的目的,令集团内部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配置。
3 总结
集团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其发展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控制企业风险等方面均有裨益,集团的发展离不开合理有效的管理,而在集团管理中,财务管理居于中心地位,因此,要使得集团的作用有效发挥,就必须加强集团财务管理,笔者立足于解决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一种以集团财务管理要素为基准的集团财务管理方法,使集团能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柴斌锋,何凤平,张运坤.基于财务管理要素结构的集团财务管理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3(04).
[2]罗丽华.企业集团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9(05).
[3]赵莹.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变革[J].经济研究导刊,2009(03).
[4]王伟国.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09).
[5]邹静雅.集团管控中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1).
[6]聂晓丽.浅析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应对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1(06).
财务管理研究范文3
[关键词]基建财务问题对策档案管理
企业要想建设成为一个高质量、高速度、低造价并且合理分配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就必须利用基建财务对工程建设计划执行过程中所体现的资金动向进行科学的、严格的核算和监督,为制定基建计划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以便不断地改善经营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因此,加强基建财务管理十分必要。
一、基建财务定义
所谓基建财务,主要是指负责与在建工程相关工作的财务。它具体包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概算、工程预决算、从项目建设到项目竣工结束的财务决算全过程。主要工作包括:(1)管理基建工程款项的拨入,支付和结算;(2)编制基建报表制度;(3)参与基建项目预算,内控,核算,验收,合同签订,决算;(4)制定基建财务制度;(5)监督基建工程合同的执行;(6)其他有关基建财务事项。如:对基建业务中的材料、设备采购、存货、各项财产物资及时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定期进行财产清查。
二、企业基建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会计制度在实施中的问题。1996年1月1日起执行的《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凡是符合规定条件,并报经主管财政机关审核批准,建设单位财务会计与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已经合并的,不再执行本制度,应执行相应的企业会计制度。分行业会计制度对基建业务核算只设置“在建工程”一个科目,该科目“编制说明”定义“本科目应按工程项目和外购工程物资设置明细账”,对其中核算内容繁杂的“待摊投资”如何设置明细科目和确定分摊方法未提及,对混合在一起的土建工程成本在明细项目中如何分配也未提及。
2.管理制度不全。现行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基本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要求,实践中可操作性差。有些制度明显落后于基本建设发展要求,但是在新的制度尚未出台前、旧的制度又不适应的情况下,基建财务管理也经常出现无章可依的被动局面。尤其是对违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行为的相关文件,处罚规定不具体,难以掌握处罚的尺度。
3.组织机构人员素质的问题。现在很多企业的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基本都分散在计划部、组织部、财务部等几个部门,基建业务会计核算作为单项业务并入财务部门,分散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长期以来,有些企业领导认为基建财务是临时的,专职基建会计人员无关紧要,或者由其他财会人员兼职基建会计。临时的基建财会人员即使对正常基建业务记账处理能够胜任,也无法处理“待摊投资”的摊销、工程成本的结转、竣工财务决算等难度较大的业务,更谈不上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投资估算和财务测算方面的内容。
4.可行性研究分析不足。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常常由于片面领会文件的精神,受到相关行业部门的限制。
三、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对策研究
1.科学建立基建财务制度。会计科目的设置是基建财务的基础,一个合理的构架更利于项目的管理。工程技术部门负责工程施工,而财务部门则反映单项工程的资金价值,会计科目、单项工程辅助核算应按工程概算设置。进行一一对应,相匹配。这样才能准确地核算单项工程成本,才能区别哪些是概算外工程。为工程竣工结算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依据。避免超计划、超预算。建立健全基建业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依据各项制度深入到工程管理中。
2.强化企业基建财务的管理。要结合各个区域特点,完善财务统一管理制度,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对重点项目在组建时就要积极比较分析建设资金的统一管理、统一机构人员、统一财务管理制度、统一财务结算和竣工决算。由此形成对企业资金安全运行的统一制约机制,从而规范资金管理,促进资金安全。
3.做好项目的建档意识。要做好工程文件、资料的建档工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供完整的技术数据。首先应从合同签订抓起。这样工程项目的工程文件、资料收集、立卷、归档;其次,通过合同进行了分解,加强工程各参与单位完成此工作的责任感,做到各负其责,也为文件、资料的超前控制奠定了法律基础;再次,加强全程跟踪控制,加强督导。从项目的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开始就应对档案资料进行跟踪、收集和监督,对具体文件、具体资料形成的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跟踪和督促,确保文件收集过程的完整性;最后,努力完善、健全早期建筑的文件资料和收集归档。
财务管理研究范文4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作为经济的载体――我国企业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竞争压力。企业信息化可以极大地提升现代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竞争力,而财务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财务管理信息化也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积极探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相关理论及实践应用,既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又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以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等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使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化。同时,企业财务信息得到集成和综合,实现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通过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紧密衔接,实现了企业业务流程、财务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的有效整合,避免了信息孤岛现象,促进了信息的共享性。依靠凭证录入取得信息的传统财务会计逐渐被三流的集成所取代,使得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来源及时、精确、全面,为实现财务流程重组、过程控制和实时分析创造了必要条件。
二、我国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和存在问题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使用财务会计软件,实现会计电算化,用计算机手段记账、核算、制作会计报表和进行财务分析。第二个阶段是企业内部运用统一的计算机财务软件,将总公司和分公司的财务收支相联系,实现单一财务环节管理的信息化。第三阶段是使用较为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按照“统一计算机平台、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信息及业务编码、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要求,实现财务系统与供应、生产、销售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或直接利用互联网,使总公司和各分公司均能及时接收、传递会计信息,为企业决策者和报表使用者服务。这三个阶段是一个逐渐变化过程,但只有第三个阶段才是真正意义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目前,财务管理信息化未形成系统的理论,而且工作没有明确的方法学体系及评价体系,有许多理论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热点论题有:以财务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创新、财务制度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供销存等业务信息系统的有机衔接和统一规划,适合本企业管理流程的软件开发、引进与推广应用等。现阶段,我国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正在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规范和标准不统一,实现信息共享困难,集团公司监管不到位。由于使用的财务软件各不相同,存在核算基础不统一、使用的科目和代码不一致、执行的会计政策存在差异等情况。而且,大量财务信息不能及时上报上级单位,上级单位仅能通过报表了解各单位财务状况,无法直接对财务信息进行汇总和二次加工。在加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困难,信息自下而上传递速度慢、信息量小,从而影响了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信息没有集成,无法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没有集成,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相脱节,无法对业务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
3.资金的动态管理困难。资金管理存在着管理方式落后、手段欠缺等问题,下属部分单位有多头开户的现象。由于资金管理不严,存在体外循环、沉淀现象,资金周转慢、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
三、关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进而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决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概念的诞生,它代表着一种革新的观念,一种新的会计理念的产生,是财务管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规范和标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为应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必要前提,以业务流程重组作为指导思想,把现代财务管理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通过集成化的方式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创立一个具备全面预算管理和资金动态控制能力的网络,从而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和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企业级决策信息的网络财务系统。
2.正确把握企业的方向,做好整体规划,开发适合自身的信息化系统,提高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信息化的实行必须与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的情况相结合,以企业的实际需要作为软件开发和使用的基础,以企业的自身需求作为软件开发的基本方向,积极合理地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3.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大变革,通过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的结合,利用技术创新稳步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这就使得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懂财务,还要懂业务,无形中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样,它也对非财务人员的其他员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有,建立企业信息化培训体系,提高人员技能,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员工制度执行力,就显得迫在眉睫。并且,还要多层次、全方位地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财务管理制度的认同,取得员工对内部财务管理的理解和支持,切实发挥企业员工在财务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给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更有利的决策依据,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的全面集成和共享,使企业的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于光梅.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策略[J].会计之友,2010(07).
[2]叶陈刚,谭惠芳.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2).
财务管理研究范文5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财务核心能力;企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地深入,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企业应提高对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视,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提供重要保障,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在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企业财务报告不能够与经济发展同步,无法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质量及效率。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在一段时间范围内需要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并且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推动企业的管理目标的实现。
一、传统财务管理目标的现状
(一)不考虑企业的运营风险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管理工作始终需要围绕着总体计划开展,企业的目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依赖于国家颁布的各项的规制,才能够真正地落实财务的管理目标。现阶段,大多数的企业的负责人及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未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例如:一部分的企业拆除自身之下的大多数的分公司,对于原先价格比较高的厂房及机械设备,企业对其进行报废的处理,然而,企业却未能够统计报废的固定资产,造成同实际的价格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虽然现阶段一部分企业已经做出相应的改善,对管理模式进行适度的调整,但是,企业的整体财务工作与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存在比较大脱节的现象,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后续的发展。
(二)财务管理系统亟待完善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目前的企业的管理工作在长时间范围之内,对自身的运营状况缺乏足够的研究及预测,直接造成企业的利润出现不够真实的状况。虽然企业都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管理目标进行一定的设定,而后进行企业的财务分析计划预算及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在决策方面的内容比较少,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企业应构建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的系统,从而进行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的买进报废的处理,在经过系统后,而后进行生产运营。此外,大多数的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对原料进行采买应用及划分,而严重忽视了对商品报废环节方面的管理,致使给某些人员一些可趁之机,加大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难度。
(三)资金回收缺乏科学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商业信用显得尤为重要。大部分企业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通常会采取赊销的方式,从而拓宽市场的占有率。在一定意义上,赊销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由于企业缺乏对客户的了解,无法正确认识客户的信用,经常造成企业无法收回商品款项的问题,甚至会造成出现严重的坏账及死账的状况。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较多的坏账及死账,会危及企业的资金流动,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四)员工缺乏积极性员工的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员工自身的积极性则影响着工作的质量。因此,在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工作中,应充分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参与至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与监督的过程中,从而合理地解决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进步与发展,现代企业在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企业已经具备明晰的产权与职能,形成政企分开的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因此,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发挥出财务管理功能,其中,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则成为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最终目的,成为企业进行决策的准则,更成为企业理财绩效的考核标准,更是财务行为的重要依据与标准,财务管理一方面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兴衰,另一方面则关系着企业的运行方式与运行的方向,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财务管理的目标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的资本市场产权等发生巨大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在企业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的位置,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可以综合地体现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间以及现实与未来间的关系。
三、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核心能力内容
(一)企业的财务管理内容企业的财务目标从以往的利润最大化转变为利益相关者的最大化,一方面,体现人们对企业目标的主体的认识,另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对企业的本质的认识,其中,生产要素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紧密相连,在传统的思想模式下,企业作为资本要素的所有者,并且资本所有者的目标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目标,与此同时,决定着企业的财务目标,企业的财务目标是实现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
(二)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内容企业的财务能力一方面能够维持企业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成为企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一个完整的能力体系。在企业的财务的能力体系之中,企业的盈利及成长能力居于比较核心的位置。其中,企业提高营运能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且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极社会的贡献能力,促进企业的成长。企业通常会运用经营管理、融资策略。股利分配及投资管理等,推动企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利益。企业的财务能力经过一系列的整合与转化之后则形成企业的财务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的财务能力则是由财务资源所构成,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的核心竞争力不会有所损耗,并且成为系统地无形资产,随着财务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则会增加企业的价值,推动企业的发展。
四、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核心能力的关系
(一)统一的本质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是企业的各项的财务管理活动所要到达的目的,更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归宿与出发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组织原则指标体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指标需要反映出财务管理的各项基本的内容,并且能够与之保持统一。
(二)主体具有独特性企业的核心能力具有异质性及不可仿制性的特点,所以,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同样具备不可仿制性急异制性的特点,换言之,每个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并且不能够相互进行仿制,其中,异质性及不可仿制性并不是体现在形式与指标的不同,而是体现在内容与含义的异质及不可仿制性。
(三)一致的目标对于企业的核心能力,人们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其中,企业的可创新能力属于企业的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企业的可持续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观念、组织、技术、产品、管理及市场等,因此,提高企业的可持续的创新能力,能够推动企业的可持续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可持续的盈利的成长能力,其中,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需要充分地展现企业的盈利性持续性及发展性等三个目标,并且需要与以上三个目标保持一致性。
(四)相互关联的能力在企业的财务能力中,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占据核心与统帅的地位,是企业的财务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应与企业的各种的财务能力相互关联,并且能够包容与体现企业的各种财务能力,其中,企业提高营运能力,能够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且能够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与此同时,能够提升社会的贡献能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的发展。
五、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开展审计跟踪工作在对审计过程进行跟踪的过程中,企业应严格把关各项任务各个环节,加强对各个时间点的审计管理,帮助企业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为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确保各项管理项目的合理性及规范化。此外,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应严格地跟踪与审计整个项目的原料购买及项目实施。在最后的检验环节,同样需要进行跟踪审计。由此可以看出,开展多个方面的审计全过程的跟踪与改善,能够有效地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并且有效地预防贪污舞弊的行为的产生。
(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很多的经济学家对于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存在较大的分歧,然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创新能力获得较多人的一致认可。站在企业的发展角度上,企业的创新能力能够完善企业的多个方面。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地向前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地推进,我国的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发展环境,企业的各项的运营活动面临更多的挑战,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更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目标。因此,企业应培养自身的财务核心能力,尽力实现企业的内部的财务管理的目标,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让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有利的市场竞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淑贤.解析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J].商,2014,01:45.
财务管理研究范文6
预算是通过控制组织的收入和支出,约束激励组织的行为,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手段。英国于1781年通过《统一基金法案》,将所有政府收支都纳入财政收支计划管理,标志着现代预算制度的诞生。预算管理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功能,发展为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贯彻组织目标的现代管理机制,在组织的经济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科研单位预算制度改革,在顺应这些预算改革路径的基础上,还实施了一些局部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制度变革与调整,如全口径预算制度、集中采购制度、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制度等,预算制度及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建立实施,为促进预算保障效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仍有一些痼疾难以消弭,这些问题有的源自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松驰走样,有的源自制度设计的效率损失,但即便一个形式设计完美、实施过程严格的预算制度,也难以避免由其本质特征所导致的缺陷。
二、当前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预算本质上在一定时期内为达成科研目标,依据国家之施政方针,以科研单位整体资源与负担能力为评估基础,所预定的科研经费的收支计划。目前,我国用于规范公共预算的法律法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科研单位在这些法律法规及《教育法》的规定下进行科研单位财务预算,但是往往缺乏较为细化具体可执行的措施和条例,很多科研单位自身也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科研经费和财务预算。
(二)分配机制混乱导致的多头管理
往往在科研财务预算出台之前,各个部门的博弈十分复杂,看起来形式丰富多彩,种类多样,但是事实上,这种多部门博弈以及多头管理导致了诸多混乱。多头管理这样的预算体制,使得预算权力的相互制约和监督成为空谈,从而给者有机可乘,腐败现象也就难以杜绝。当公权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之际,利用公权寻租的腐败现象就“理所当然”地应运而生了。在多头管理体制下,部门之间围绕权力和利益的博弈,绝不是“零和博弈”,部门之间讨价还价。但是多头管理下,谁都有责任,谁也不用负全责,这样一旦整个系统出了问题,却找不到责任主体。
(三)科研预算执行监督缺失
科研财务预算的根本目的在于执行,政府对科研部门的审计包括财务管理审计和合法性审计、效率性和经济性审计、计划绩效审计等种类。按不同的标准又可将政府审计分为事前审计和事后审计、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等。政府审计基本上包括调查、审查和报告三个工作阶段。但是当前我国的科研预算执行过程中问题重重,更重要的是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相关的审议是粗线条的,普通公民难以看懂,看似公开的预算,其实是一种秘密,预算执行中的腐败问题难以规避。
(四)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当前我国科研预算的公众参与中仍然存在参与广度不高的问题,很多真正的利害关系人没有能够参与到这个过程,也就是“被代表”的现象较多。在利害关系人的选择过程中也存在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但是这些代表在科研经费公共预算决策上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常常只是通过价值偏好和情感诉求的表达来对方案施以影响,代表性其实是不够的。所以,在很多公共预算中公众参与的角色常常出现错位,普通公众更是“缺场的”,被排除在了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之外。
三、基于预算管理视角下的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设计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从本质上乃是一种“契约”(contract),其本质意义是交易双方或者多方的一种合意,这种合意主要体现在人们为了更好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或利益,而把一部分原本属于自己的天赋权利让渡出来,形成规范性文本,作为人们的行动规则。在“社会契约理论”的核心观点里面,法律契约并不是让人们迷失自我,相反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这事实上就是要求对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公共预算进行新的规范的统一的权威的立法。
(二)构建科学的科研单位财务预算决策体制
具体到科研财务预算中,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公众的共同参与,各自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同时网络式的结构还要求财政、税收、会计、审计等部门联动。基本的步骤如下,为达到施政优先次序、目标及政策所从事的资源配置;通过税收和借贷(公债)筹措预算财源;通过与货币政策的协同,以预算展现的财政政策稳定经济发展;促使相关单位对预算资源使用达到效率、效能的运用责任;控制支出的合法性、确实性并与政府决策相吻合;提供不同层级间资金转移的机制;作为预算计划的科研财务预算管理的工具;经由相关主体监督使其计划实施更具经济、效率和效能。
(三)完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
可以综合运用会计对预算进行分析、记录、汇总、评估和说明科研单位的预算管理及执行状况。定期形成财务报告并公诸于众,它是衡量科研财务绩效的依据,了解财务状况的判定标准,分析工作业务成本的工具,判断财务合法的依据。一个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应符合及时性、内容的公正性、适用性、可信性、可比性、中立性、物质性、连贯性、内涵的丰富性等基本要求。同时,要加强对科研预算的审计,在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当中,审计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审计提供了可信的独立裁决,使财务报表合法,同时指明了科研单位管理者履行职责的方式;通过审查程序、管理和政策或计划管理,有利于组织效率的提高,同时审计也可以发现科研单位的预算舞弊行为。
(四)扩大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