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管理学效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常见的管理学效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常见的管理学效应

常见的管理学效应范文1

本研究选取贵州省某地区中小学校长160人,使用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考试升学的压力最大,人际关系的压力最小;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压力直接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主观支持通过中介作用影响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主观支持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间接影响。

关键词 校长 工作压力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分类号B849

1 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持续改革与发展,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工作压力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人物和特殊的教师群体,不仅承担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还担负着学校管理工作,面临着较高的社会期望和职业压力。因此,中小学校长的心理健康和工作压力问题便凸显出来。已有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校长具有较强烈的工作压力感,且工作压力是影响校长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有研究认为,虽然中学校长的工作压力大,但自身心理素质相对较好,因而中学校长的身心健康状况良好,其身心健康状况平均高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这种结果与中小学校长自身良好的人格特征有一定关系,大多数中小学校长情绪平稳、乐群热情、性格外向、态度温和、自我克制能力较强。但除人格因素之外,国内有关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内在心理机制的探讨比较少见,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

社会支持是个体从社会中所获得的来自他人的各种支持。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个体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障碍的症状就越少,社会支持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应对方式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行为。应对方式对个体心理健康也具有影响作用,有研究表明,与普通教师相比,校长的应付方式最为成熟,负性生活事件的受影响程度反而低于普通教师。

综观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发现,虽然有研究者关注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学校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但目前尚未见到有研究将多个变量同时引入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中,系统考察多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本研究拟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分析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心理机制,为探索降低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以贵州省某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利用培训学员上课时间,采取整群取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其中男性校长156人,女性校长4人;正校长86人,副校长74人;专科学历122人,本科学历36人,2人数据缺失;小学校长110人,初中校长42人,完中(初中和高中)校长7人,1人数据缺失;乡镇和农村学校校长152人,城市学校校长8人;35岁以下校长96人,36~45岁校长54人,46岁以上校长10人。

2.2 研究工具

2.2.1 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问卷(Principal Job Pres—SUFe Questionnaire)

共9个项目,分别反映校长的总体压力及考试升学、工作负荷、社会监督、人际关系、主管领导、问题学生、生涯发展和社会地位等多方面的工作压力。采用5级计分(没有压力、有点压力、中等压力、较大压力和压力很大,分别记1~5分),分数越高表明压力越大。本研究中问卷内部一致性为0.87。

2.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 Rating Scale,SSRS)[9]

共10个项目,包括主观支持(4个)、客观支持(3个)和支持利用度(3个)等3个维度,分别反映被试主观感受到的支持、实际得到的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以总分反映被试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本研究中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2。

2.2.3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

共20个项目,分为积极应对(12个)和消极应对(8个)2个维度。每个项目按照不采取、偶尔采取、有时采取和经常采取进行4级评定。本研究中积极应对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2,消极应对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1。

总体工作压力、考试升学压力、工作负荷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生涯发展压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均具有显著负相关(p

2.2.4 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SRHMS)

该量表包括正向情绪(5个)和心理症状与负性情绪(7个)2个子量表,共12个项目。其中正向情绪正向评分,心理症状与负性情绪反向评分,每个项目从0到10共11级计分。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好。本研究中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0。

2.3 统计方法

数据运用SPSS 11.5软件进行录入,进行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运用Amos 6.0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

3 结果

3.1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平均分为3.14±0.96(理论范围0~5分),在考试升学、工作负荷、社会监督、人际关系、主管领导、问题学生、生涯发展和社会地位等方面,考试升学的压力最大,平均分为3.03±1.00,人际关系的压力最小,平均分为1.99±0.89,排在压力前3位的分别是考试升学、问题学生和工作负荷压力。结果显示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平均分为84.28±14.28(理论范围0~120分),从结果来看,中小学校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极应对与心理健康水平均具有显著正相关(p

3.2 不同组别的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分别将被试按总体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各维度和应对方式各维度分数由低到高排序,分别取两端27%的被试作为低分组和高分组,对两组被试的心理健康分数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在总体工作压力、主观支持和积极应对3个因子上,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p0.05)。

3.3 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在相关研究文献和各变量之间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做出以下假设:工作压力直接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主观支持与积极应对通过

4 讨论

近些年来,中小学校长成为心理和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不足之处是普遍注重定性研究,缺乏定量分析。本研究以西部中小学校长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中介作用影响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主观支持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间接影响。根据上述模型假设,本研究首先建立工作压力、主观支持、积极应对和心理健康的饱和模型;其次,使用Amos6.0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把饱和模型中路径系数不显著的路径删除(从总体压力到积极应对的路径),得到如图l所示的结构模型,即主观支持与积极应对在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该模型的拟合指标比较理想。

以上研究模型假设基本得到证实。进一步路径分析,将同一条路径中的系数相乘之后(如工作压力一主观支持一心理健康的路径系数为一0.16×0.18),再将不同路径的系数相加(如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有三条不同的路径),分别得到总体工作压力、主观支持和积极应对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一0.275、0.212.0.152。

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廖传景等人研究结论比较一致。这种结果一方面可能与中小学校长自身心理素质较好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小学校长在学校环境中经历多年的个人奋斗,培养了良好的性格特征,大多数中小学校长性格外向、乐群热情、情绪平稳;同时善于利用来自于社会、家庭和同事的社会支持,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用于调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间接地提升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研究结果也可能与被试取样有一定关系。贵州省地处我国西部地区,教育和经济发展总体上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在升学考试、生涯发展和工作负荷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低于发达地区。因此,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相对不高。

在工作压力的具体方面,本研究考察了中小学校长在考试升学、工作负荷、社会监督、人际关系、主管领导、问题学生、生涯发展和社会地位等8个方面的压力情况,结果显示,考试升学的压力最大,其次是问题学生和工作负荷,而人际关系的压力相对最小。这种结果一方面反映出当前社会对学校的过高期望和上级部门对升学目标的考核给中小学校长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升学率是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教育管理部门考核升学率,学生家长重视升学率,升学率决定学校的发展,这些问题在当前教育中并未改变。与此同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问题学生的转化问题,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如开行政会、处理常规工作(巡查校园、整理文件、接待上级检查、接待家长、教师谈话和整理文件等)、处理突发事件,均让校长感觉“疲惫不堪”。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学校人际关系的氛围比较和谐,校园工作的人际环境相对较好。从工作压力的得分情况来看,与地处中东部地区的湖北省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压力水平相比,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水平普遍较低。这一结果反映出不同地域的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压力存在一定差异。

本研究发现,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显著。也就是说个体工作压力越大,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而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个体更多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困难与挫折,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尤其是个体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更加积极。关于社会支持的作用,多数研究者认为感受到的主观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现实,但是“被感知到的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中介)的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本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观点。

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压力和身心健康之间的内在关系比较复杂。其中,缓冲效应模型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调节和缓冲压力事件对个体的消极影响;中介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是介于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媒介;主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独立于压力之外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动态效应模型则统合了主效应模型和缓冲效应模型。依据温忠麟等人的观点,我们同时检验了主观支持在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通过对主观支持调节效应的分层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主观支持的调节效应不显著(R2的变化只有0.006,第二层回归分析主观支持×工作压力乘积项中B=0.084,p=0.284)。因此,主观支持对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依据文献分析和变量问相关分析结果,我们建立了工作压力、主观支持、积极应对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通过对主观支持中介效应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4个变量间的5条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

参考文献

1 汪颖,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2 马雪玉,王景芝,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10,26(5):581—582.

3 汪小琴,任春亮,中学校长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6):564.

4 廖传景,中学校长身心健康及其影响与保护性因素,心理科学,2009,32(9):1508—1510.

5 张福建,中小学校长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山东教育科研,2001,(10):37—39.

6 闻吾森,王义强,赵国秋,等,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24(4):258—260.

7 邓远平,罗晓,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探析,集美大学学报,2011,12(1):44—48.

常见的管理学效应范文2

>> 保险行业消费者投诉行为现实分析 浅谈消费者投诉的误区 陕西省保险行业发展对促进GDP增长的实证分析 保险行业形势分析 如何正确对待消费者的投诉 保险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刍议保险消费者的界定 保险行业业务员的培训问题分析 对我国保险行业的SCP分析 保险行业销售误导行为的分析与对策 大数据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分析 类算法在保险行业的运用与分析 消费者感知的行业污名维度:一个探索实证研究 消费者维权 网络游戏等新兴行业成投诉热点 我国保险行业市场需求决定因素实证分析 中国消费者信心与消费需求拉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基于保险行业的品牌营销 消费者购房意向前置因素实证分析 保险消费者价格信息地位分析 网购消费者视角下民营快递服务质量的实证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保险消费者投诉情况通报统计,向日葵保险网

[2]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3]Bauer, R. A. (1960). Consumer behavior as risk taking”, R. S. Hancock ( Ed.).Dynamic Marketing for a Changing World .Chicago: America Marketing Association, 389-398.

[4]彭泗清.关系与信任:中国人人际信任的一项本土研究.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5]周延礼.切实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6]王勇,庄贵军,刘周平.企业对顾客直接投诉的反应及其影响:一个理论回顾.管理学报,2006.3

[7]朱美艳,庄贵军,刘周平.顾客投诉行为的理论回顾.山东社会科学,2006.11

[8]I. Ajzen, and M. Fishbein, 1980,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9]I. Ajzen ,1991,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0]J. Singh,1988,“Consumer Complaint Intentions and Behavior; Definitional and Taxonomical Issues". Journal of Marketing 52 (January),pp. 93_107

常见的管理学效应范文3

摘 要:文章通过知识图谱,从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作者共被引和作者合著等角度,对2000~2011年间我国体育学科学

>> 基于CSSCI(2000~2011)的我国体育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CSSCI(2000~2011)的我国民族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CSSCI(2000~2011)的我国统计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CSSCI(2000~2011)的我国外国文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CSSCI(2000~2011)的我国语言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CSSCI(2000~2011)的中国文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CSSCI(2000―2011)的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CSSCI(2000~2011)的我国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CSSCI(2000~2014)的我国档案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CSSCI的2000~2010年旅游学科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2000-2009年基于CSSCI关键词的科技查新文献分析 基于CNKI(2010―2015)的我国文献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CSSCI的1981―2014年我国学科建设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SSCI的国内公共安全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2003-2009年我国开放存取研究知识图谱:基于CSSCI来源期刊 中美汇率利率互动效应研究:2000—2011 2000~2011年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实证研究 基于CSSCI数据库的国内媒体融合研究 2000—2011年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研究综述 2000年~2011年我国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研究综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作者简介:牛洪林(1960-),男,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孙海萍(1988-),女,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本科生,研究方向:文献计量。

常见的管理学效应范文4

关键词 农机管理 计算机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新的高新技术,已经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农机行业中也不例外。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的作用已经逐渐得到了农机行业的认可和重视,并开始逐渐的在农机工作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鉴于此,本文就针对计算机技术在农机行业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1计算机技术在农机行业中应用的主要方式

1.1计算机技术在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一个快速、准确、有效的信息收集系统和科学的管理信息系统,并以此来为各级的农机化管理部门指导农业机械生产、经营、供应以及维修等活动服务,是目前我国农机化管理部门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开展农机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农机化信息进行分类和对农业机械管理各业务部门的业务内容、业务量、业务性质以及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调整能够有效的提高日常管理工作的成效。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农机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因此,农业机械管理部门一定要重视计算机技术在日常工作中的有效应用,不但要注意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而且还应积极的利用决策分析方法、数据库、模型库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等来促进农机化管理的智能化、集成化发展。

1.2计算机技术在农业机械配备与更新中的应用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应用的主要生产工具,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如果农业机械的配备过少,就难以确保农业生产任务及时有效的完成,而如果农业机械的配备过多,又无法充分的发挥机械应有的效益,从而因此提升了作业成本。因此,农业机械的配备问题是“农业机械化管理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但是如果在农业机械配备的过程中,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就可以在农业机械化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利用VISUAL BASIC高级计算机语言和数据库知识,设计出界面友好、人机交互的农机配备数量确定的工作界面,并以此来确定所应配备的最为合理的农机数量,实现以最小的设备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的目的。

除此之外,农业机械使用期限的确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农业机械的使用年限过长,不但会影响到生产的性能和作业的质量,使得油料费和维修费升高,而且还会带来安全隐患。但是如果农业机械的使用年限过短,则会因为使用年限太短,折旧费过高,而影响到经济效益。此时如果利用计算机技术设置一个科学的农业化管理信息系统,并以此来对农业机械的状态和使用寿命做一个合理的评估和预测,则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使得农业机械的配备与更新工作更为科学化、合理化。

1.3计算机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和维修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无论是农业机械的设计,还是生产制造,还是创新,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例如,在农机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CAI,Computer Aided Innovation)来为农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而在农业机械的维修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非常重要。例如: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对维修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技术查询,从而使得很多以往维修过程中的难题能够得到及时、快速、有效的解决;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农机故障的检测,在传统的农机维修中,故障检测通常是采用机械式的方法,利用一些常见的检测仪器进行检测的,但是在采用了计算机技术之后,就使得检测的省略了很多繁琐的步骤,变得更为便捷,而且检测的结果也更为准确,使得故障检测工作更为便捷、快速、科学。

2计算机技术在农机行业中有效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由上文的分析可知,目前计算机技术在农机行业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那么如何在此基础上实现其有效应用,本文基于笔者的经验,在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两点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注意提高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提高对计算机技术在农机领域的支持力度。随着农业机械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农业机械管理的过程中,所面对的、要处理的信息量也大大增加。如果仍然依靠传统的、人工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处理,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精确度低,因此,计算机技术在农业机械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趋势是毋庸置疑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提高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对计算机技术在农机领域的支持力度,以确保计算机技术在农机行业中的顺利、高效应用。

二是,要重视计算机技术人才的培养。农机行业的计算机人才是确保计算机技术在农机行业得以有效应用的前提,没有相应的人才,即使购置了计算机设备,也只会让其成为摆设,而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因此,为了能够使计算机技术在农机行业的应用更具成效,各级农机管理部门一定要重视计算机技术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阎楚良,杨方飞,张书明. 数字化设计技术及其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 农业机械学报,2004(06)

常见的管理学效应范文5

一、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利益诉求与企业持续发展的利益诉求有机结合,以及学校在利用企业资源提升服务能力与企业利用学校优势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高度融合,就是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契合点。”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是保证基地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由于合作企业的性质、规模以及在合作中所承担的教育任务不同,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

1.以学校为主的管理模式。一些大中型酒店将校企合作作为形象工程,以便通过社会效应获得政府或社会在其他方面的支持时,会选择以学校为主的管理模式。酒店将一个营业部门交给学校独立经营和管理,学生在这里学什么、如何学都由学校决定和实施,酒店基本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不承担教学任务。

2.以企业为主的管理模式。有两种情况,会使校企双方选择以企业为主的管理模式:一是酒店想按自己的要求培养所需人才,这时酒店会全面参与并在某种程度上主导教学工作,学生人学或到企业实习后即成为酒店的准员工;另一种比较常见,以酒店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为主,即学生到酒店后,酒店结合专业要求及学生的个人情况,安排学生到相关岗位工作,并对其进行管理。在以企业为主的管理模式中,学校派专业教师与酒店联系、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协助酒店管理学生,对学生的实习做评价。

3.企业与学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酒店自行提供必备的实训场所、设备、师资等条件,并派专人对基地进行管理。基地的教学活动完全按照专业要求进行,学校的专业教师直接参与基地的教学与管理。

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办学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酒店则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由于双方的目标差异,较难找到利益共赢的切人点,所以合作多流于形式,实训基地难以发挥真正作用。

2.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间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练习,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和时间,而这些消耗会增加酒店的成本,甚至影响正常营业。另外,学生从初到实习岗位到适应岗位需要—个渐进的过程,短短的实习期内,学生的适岗能力不一定能达到酒店的要求,因而在合作过程中酒店的积极性通常不高。

3.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仍是学校的学生,学校会按照各项校内管理制度来管理学生,而酒店在学生来到实习岗位时就会按照自己的管理制度将学生视为普通员工来管理。但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不会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酒店员工,因而经常会违反酒店的管理制度,而学校和酒店在学生实习期问经常会将学生的管理视为对方的责任,造成学生的管理发生混乱,影响了双方的合作。

三、对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酒店管理专业各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管理方法不同,发展特色也不同,重要的是探索一套适合双方发展的管理模式,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校企应深度融合。校企之间应充分利用双方的各种资源,相互依赖,共同发展,通过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促进学校与酒店的深度融合。

常见的管理学效应范文6

为读者服务是我们不变的宗旨,也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给读者创造轻松的环境,提供温馨的服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下读者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的服务必须创新。新技术的应用是创新,管理的改革是创新,服务方式的改变是创新。而图书馆实施管理的最终目的,也在于以创新的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

1 自助服务向导。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图书馆的各项活动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信息已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资源,图书馆的职能是使之变为生产力,为科研教学服务。

为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建设的需要,图书馆纷纷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发应用网络信息资源,并且有了各种读者自助服务的系统,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的操作。

2 网络查询与解答。

在图书馆主页上,开辟了网上参考咨询台,主要由适时解答、常见问题库和学习中心等组成。适时解答,它能适时地帮助读者解决在使用数字图书馆中第一时间所发生的问题。咨询员可在网上解答读者的疑问,并且系统可以把整个交谈记录用电子邮件形式传给读者,常见问题库中收集了读者在使用图书馆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它具有简单的关键词检索功能,以方便读者快速地找到相关的提问。同时由专门的参考咨询馆员负责,将每天适时解答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在经过筛选后将有价值的问题,加入其常见问题库中。

3 信息反馈指导性阅读。

高校图书馆要以培养人才为目的,所以必须与读者的联系明确、紧密,建立起针对具体读者的服务责任制。我们深入读者群体,定期召开各个系的座谈会,进行图书资料介绍与信息反馈。全面深入了解有关的教学、任务及其对图书馆文献保障服务的综合需求,为各系提供学科文献信息导航服务。并把读者阅读数量较多的书目反馈给直接的指导教师,并由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阅读。

二、馆员继续教育

图书馆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馆员的业务培训,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服务创新体系的新型的专业人才队伍,为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随着服务观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变化,图书馆人员的素质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其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研究新形势下图书馆馆员的素质结构及其内容,努力造就一支创新型的图书馆专业人员队伍,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关键。

1 提高馆员自身文化素养。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优良的服务态度以外,还必须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优良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知识和技术,尤其是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对信息的采集、感知能力,对网上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

图书馆人员要达到创新服务的素质要求,就要改变一次教育定终身的陈旧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的新思想,自觉通过各种继续教育途径如在职进修、业余培训、岗位实践等方式努力使自己达到创新服务的素质要求。

2 提高馆员的思想素养。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也承担着培养教育学生的责任。不应该只将自己定位在对资料的管理和对环境的构建方面上,而要认识到我们图书馆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地方,因而必须先端正自己的位置,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处处为人师表,以一名教师的姿态和面貌去面对我们的读者,微观上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从而影响宏观上的工作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