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总结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总结范文1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桥梁工程 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桥梁工程》教学中,一般采用手写教案、上课黑板板书来讲授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这种教学方法简单、有效,能让学生紧紧地跟随着任课老师的思路,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以下不足和局限性:(1)讲授专业知识有限,由于手写和板书需要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让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专业知识;(2)趣味性不强,较难吸引学生的兴趣,采用手写教案,大部分内容都在教学参考书上,在课堂上对大纲以外知识和内容作介绍时,学生的印象不深刻,显得有些呆板;(3)教学的内容,所作练习对学生学习的效果不是很好,众所周知,大学的学习都是在考试前才看书,才能掌握教科书的内容。通过几年的《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和指导课程设计,总结出通过利用多媒体和网路作为教学工具,结合学生平时的爱好和电脑知识水平比较高的特点,提高《桥梁工程》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桥梁工程专业知识的了解,扩展学生对桥梁工程专业知识的全面性。主要从以下几点来阐述多媒体和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上

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在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丰富内容,大部分高等院校采用的教材和制定的教学大纲内容上有些滞后,我国的桥梁建设发展非常迅猛,近几年来修建了大量的新桥型,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可以在以前教材的基础上,在介绍相关内容的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传达内容量大的优势,可以把国内外近期建设比较多新桥型介绍多一些,让学生对桥梁专业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再突出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

1.桥梁结构形式。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桥梁的介绍主要介绍梁桥、拱桥这两大类桥型,简单介绍了斜拉桥、悬索桥,可以适当补充些组合桥型和一些景观桥。比如拱桥方面的新桥型:钢管混凝土拱桥(见图1.1)和提篮或异型钢拱桥(见图1.2);刚构桥与斜拉桥组合的矮塔斜拉桥(见图1.3);刚构桥与拱桥组合桥梁(见图1.4),等等。也可以从桥梁美观方面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历史底蕴的桥梁,包括结构形式和历史背景,可以从各国具有影响力的桥梁方面介绍,让学生对桥梁工程专业产生一些特有的感情。

2.桥梁计算方面。经典的计算方法需要讲好,这有利于学生对桥梁结构力学分析有最直接和最简单的认识,也要介绍目前设计和施工单位常用的专业软件方面相关的知识,比如:桥梁博士、GQJS和MIDAS,等等。在课程设计时必须让学生用教材里介绍的横向分布系数方法来完成,达到通过课程设计环节对桥梁的设计计算过程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刻的理解。而且在毕业设计方面,就可以灵活一些,让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既能掌握桥梁结构设计计算原理,又能利用一些专业软件来完成比较复杂桥型的计算工作,为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结实的基础。

二、教学手段方面

1.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具有高效传递知识的能力,制作多媒体课件是需要精雕细琢,象一件艺术品一样展示给学生看,要尽量避免马虎态度,把教学内容直接输入在课件上,然后照本宣科,这样容易让学生感到更加疲惫;另一方面,还要避免一节课介绍的内容过多和速度过快,这样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对教授的知识没有办法首次消化,这样会起到反作用。所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首先需要确定一定的教学内容,然后根据教学内容插放些图片来说明知识点,还可以通过CAD和框图或表等手段把教学内容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现场参观实习。现场参观实习环节由于许多原因往往会被忽视,如果条件许可一定要安排这样一个环节。现参观实习环节需要和教学内容密切配合起来,不能当做一项形式来完成。一般来说,现场参观实习环节安排在桥梁结构形式和桥梁构造介绍完以后,不能时间相隔太久,让学生刚刚通过教材、课堂接收的知识和现场看到的桥梁结构形式及桥梁结构组成相结合,对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知识有非常大的作用。在参观实习时,把学生根据教学老师的人数分成多个小组,教学老师先安排各小组自由参观,然后再一一介绍,介绍时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像组织课堂教学一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课后练习。课后练习经常被忽视,不管是桥梁结构形式、结构构造和结构计算,每次课均要以各种形式布置练习题,可以在一次课结束后给学生布置一道至两道练习题,主要是对所讲授的课程的复习和思考,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布置的练习题不是越多越好,最好能达到既能让学生有思考和练习的目的,又不能让学生感到课程太累,影响以后的学习兴趣。

三、建设专门的教学网站

通过互联网系统建立一个桥梁工程的教学网站,网站内可以包括对桥梁工程专业知识的传播,介绍一些桥梁工程的最新发展;授课过程中的课件、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各种桥梁结构的实际工程的图片和动画、视频;每章还有学习习题,学生可以随时阅读、观看和下载;提供一个学生交流平台,跟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相结合,提供学生在参与与实践中掌握桥梁工程内容。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结语

桥梁工程是一门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其实践性很强,直接面对实际工程,所以桥梁工程的授课方式不能仅采用传统教学,而应该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在讲授理论知识时与施工工程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参考文献:

[1]汪时机,李贤,蒋运忠.《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2):273-276.

[2]王敏容.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探讨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探讨[J].陕西教育,2009,(5):93.

[3]戴洁,姜远文,《桥梁工程》CAI课件的研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110-116.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总结范文2

关键词 桥梁工程师 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Bridge Engineering Course Group Excellence Engineer

Post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Reform

WU Xun, ZHANG Zhichao

(Bridge Depart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is critical to the successful conduct of an outstanding engineer training must be completed and challenging critical work. Tongji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lessons according to the "excellent engineer training program", in-depth research university post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and then carries out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of bridge engineering graduat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xcellent engineer training program,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Bridge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graduate training, training program focused on reform, and look forward to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bridge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for outstanding engineers successfully cultured to lay the foundation.

Key words bridge engineer; post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1 卓越工程师培养与课程体系简述

大学课程体系是指大学根据本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和构建的由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一组课程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课程体系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大学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对培养对象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提出的理想预期,而课程体系则决定了培养对象所能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决定了教育理想能否成为教育现实。因此,桥梁工程系人才培养的关键目标是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国家教育部通过多年研究和调研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这是我国现有工程教育模式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改革措施主要是通过“卓越计划”参与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得以实现,其中核心内容即为围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示和学校学院有关文件的精神,桥梁工程系制定自己的培养标准,以达到满足学校要求的培养目标,从而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本文根据“卓越计划”的总体要求,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分析和研究桥梁工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首先分析评价桥梁工程系现有课程体系,根据教授沙龙,学生调研,教师反馈等手段汇总改革问题,寻找改革思路,以期为我校桥梁工程课群组“卓越计划”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卓越工程师的成功培养奠定基础。

2 桥梁工程课群组培养方案改革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研究生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自学校办学之初开始设立,具有悠久的历史,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先后有三位院士任职于桥梁工程系,多位院士被聘请为客座教授,目前为国内同类专业中综合实力最强,专业发展最为均衡的传统优势学科,以其培养的卓越人才和取得的丰硕教学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工程界享有盛誉。桥梁工程系多年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科研投身实践的育人思想,在加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投身生产实践,努力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研究生,他们参与我国桥梁工程事业的建设中,解决了众多技术难题,经过努力,其中多数已成为国内相关领域的领导和技术骨干。现今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基础工程和交通工程浩大,大量铁路、公路桥梁建设项目投入建设,为桥梁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但同时也为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面对国际化、竞争性、创新型的社会,保持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桥梁工程课群组落实同济大学提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不断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先后建立实践教学平台、努力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作为土木工程学院下属的重要单位之一,桥梁工程系应当着眼于桥梁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同济大学深入开展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着力于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专业特色的卓越工程师。通过对当前社会需求以及桥梁工程学科发展的透彻分析,桥梁工程系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之上,经过教授沙龙的多次讨论,对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提出了诸多修改意见。由于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主要为专业课和实践课,修改方案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的设置和实践环节的课程设置。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同济大学桥梁工程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首次全部改为专业型硕士学位,取消了学术型硕士学位,有力地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实地工程技能,为培养卓越工程师提供切实保障。专业课程也进行了修改,桥梁工程师同时建立“教学质量工程”,新的课程体系将纳入其中。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将在学校学院的领导下,继续深化改革,以全面提升桥梁工程系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1)研究生教育取消学术学位硕士,仅采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一种培养模式。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创新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的重要内涵,对于工科学生的培养,就要着重于培养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创新精神,由此便产生工科学生高等教育的反思,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是研究生教育的重大突破,其实现的重要方式为在培养过程中和行业企业深化合作,通过加强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深化合作,可以引进企业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创新前沿,高校可以发挥自身创新性的优势,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卓越人才。针对这一要求,桥梁工程课群组研究生教育取消学术学位硕士,仅采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一种培养模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重要改革,在其课程设置中,与原学术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加入了学生工程实践环节,按照方案规定,每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需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工程实践实习,相应的,每位硕士生的学分将由原来的28~32学分调整到36学分,其中增加的学分即为专业实践学分。为了确保学生的实习质量,土木工程学院和桥梁工程系曾多次联系合作单位,同中建集团、上海建工集团、中铁集团等多家实力较强的土木工程领域知名企业进行协商合作,确立了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度,制定了完善的效果跟踪和考查办法,有力地保证了教学水平和质量。

(2)将原只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课程加扩展课程体系。为进一步提高桥梁工程系研究生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桥梁工程课群组针对当前教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并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行透彻分析,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本系研究生培养方案做适当调整,对研究生教学的课程进行完善。同济大学桥梁工程课群组进过发多次专题会议讨论土木工程专业(桥梁工程课群组)课程体系改革,进过再三讨论,决定将原只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课程加扩展课程体系。

表1 桥梁工程课群组核心课程表

其中,核心课程主要为桥梁工程专业课程,包括高等桥梁结构理论、高等桥梁结构试验、数值分析等;扩展课程为跨学院课程,可在其他学院的研究生课程中选择,增强本系研究生的交叉能力培养。核心课程设置按照少而精,重原理,重训练的原则,通过大作业和大题量的训练来保证质量;扩展课程设置按照广而博,重系统,重实践的原则,鼓励研究生多做交叉研究,多了解相关学科前沿。同时,在核心课程建设中,要注重内涵建设。研究生课程是本科生课程的延续,很多内容具有相关性,其课程设计要既具有延续性,又避免重复性,这就需要加强课程内涵建设。考虑到各个学校本科生课程设置的不同,应该设置研究生选修本科生课程,这部分课程没有学分,供没有上过相关基础课程的研究生选修。

3 总结

实践证明,在创新型卓越工程师课程改革的指导下,通过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体系,加上实习实践环节的引入和加强,同济大学桥梁工程课群组形成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和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与企业的交流合作,高校师生提高了实践能力,企业获得自身需要的研究人才,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提高了桥梁工程系各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群组将对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努力,将学生的学术能力和职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洋,焦洪波,赵顺波.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27(3).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总结范文3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及当代社会基础建设对综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我们才意识到英语或双语教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1]。随着学校留学生的增多,对大学的教学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外的交流的增多以及国外项目的增多,对学校的毕业生的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实施专业课英语教学势在必行。通过全英语教学,学生不仅能在专业知识、专业思想和技能方面得到发展,还可以提高英语水平,达到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全英语教学对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以及老师的整体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国内尚无模式可借鉴[1]。为此,本研究在我国教育领域现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横滨国立大学等国际名校交流教学经验,结合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的实施,引入海外名师教育教学的创新型培养模式,就土木工程学科的教学建设,总结分析了国外先进教学经验,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开展了多方面的深入教学研究,在深化高校教学方法研究方面和教学改革理论与探索方面开展了研究。

2 目前专业课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专业课英语教学方法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师生之间没有太多的交流。设立专业课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解决面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自说自话的问题,应该以跨学科的方式和内容促进促进语用学的跨学科研究与实践,从而沟通专业知识和英语文化,提高英语沟通能力,增强专业学习的基础,厚实学术素质底蕴[2]。笔者认为该类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改革前学生综合能力不足。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而且传统教学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二,教学空间的局限。传统教学的开展主要集中在教室,缺乏现场实践和动手能力,教学内容局限于教学大纲,缺少对学科前沿性和应用性把握。

第三,教学框架不合理。现阶段的英语教学还是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没有适合和完善的教学框架,没有既能满足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教材。

第四,学科交叉性未考虑。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不能使学生将基础学科、专业学科以及实践学科与英语文化充分融合,缺乏对各个学科的专业文化和英语文化之间的沟通,导致学生缺乏对所学专业的更深入理解,英语水平也没有得到提高,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和英语教学的失败。

3综合性创新人才培养的英语教学探究

3.1桥梁课程英语教学的目标

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是教育部于2001年提出的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3]。为了适应国际化环境下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对桥梁工程实施英语教学的方法进行探究,桥梁课程英语教学系统与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理念不同,它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而非以语言为中心或以技能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即关注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才能获得这些“能力”,才能实践这些“过程”[4]。

课程的建设目标是有效推进现场实践―课堂教学―实验观摩―设计与计算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认识、分析、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以后全校专业课实施英语教学提供经验和参考。

3.2桥梁课程英语教学试点工作的探究

桥梁课程授课的对象主要从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土木学院选取有一定英语基础的研究生,学校在从全校资源报名的学生中挑选一些优秀的学生,这样有助于桥梁课程英语教学实施,取得较好的教学经验,为以后的多学科大范围地实施英语教学积累经验。

3.3桥梁课程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的探究

《桥梁工程》涉及结构力学及地震工程等其他相关专业的多门基础课程和知识,而双语教学又增加了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学难度较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1)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自行研制多媒体课件,充分和恰当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大教学信息量,最大限度的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采用英语教学,对提高学生把握国际通用专业术语以及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用大量的图片资料直观的表现桥梁结构的设计构造,提供基于性能设计的桥梁结构抗震分析计算方法。此外,将所承担的研究课题的最新成果一并编入教材,以提高教材的前沿性。

(2)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课堂教学不是一味的老师讲学生听,课程组要求授课老师必须每节课预留10-15分钟的时间,就本次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对争议较大的问题课后进行资料研究,并在专题技术讲座中进一步讨论。采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兴趣,通过文献查阅、撰写建议书、参与振动台试验,课程中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通过举办学术报告、课题讨论、试验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基于学校海外名师项目的资助,定期邀请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川岛一彦教授来华授课,每年将进行8周以上的《桥梁工程》全英文课程教学示范。通过与国际教育名师进行交流探讨,加强了学生对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英语交流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3)实验与实践课程的改革探究

注重现场教学,教学中增加实验观摩环节,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认识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结构分析与动力学实验的能力。教学过程中,研究梯队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学习健翔桥模型、首钢右江桥梁加固等现场学习,加深了对桥梁实际施工的工艺的理解。教学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摩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研究课题中的大型模型动力实验,培养学生进行桥梁结构分析与动力学实验的正确方法。

3.4 基于学生国际化视野拓展的改革探究

在本次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树立国际意识,加强理念的创新,国际名师会同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国内外各高校及科研单位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城市防灾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分别针对防灾减灾专业在其本校的发展及课题组开展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学生进行交流和国际教学名师川岛一彦教授和村上处直教授,探讨了一些和专业课相关的问题。通过本次学术会议的实施,与本土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紧密结合,从教育管理及运作方法等多方面形成了与国际的接轨,加快了我校人才国际化的进程。

4桥梁工程英语教学试点工作成果总结

通过桥梁工程英语教学课程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专业课英语教学经验和成果:

(1)专业课英语教学与一般的基础课程英语教学不同,不能以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教学,应该结合现场实践-课堂教学-实验观摩-设计与计算等多个教学环节。

(2)根据学生和桥梁工程课程的特点,编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英语桥梁工程教材,既能满足国情的需要有能与国际接轨。

(3)笔者指导的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在各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荣获国家奖学金以及优秀学位论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各项科研课题的研究中,其独立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

(4)笔者将选取一些优秀的学生参与到由其负责实施的“樱花计划”,到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等著名大学进行学习交流,加深学生对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英语交流的能力。

5 结语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总结范文4

[关键词]地方高校 土木工程 道路与桥梁 实践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3-0112-02

现实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职业岗位,社会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来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才。

土木工程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科学技术的总称,道路与桥梁工程是大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方向之一。

土木工程(道桥)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两大块。土木工程(道桥)专业学科性质为技术应用型学科,其理论体系是源于工程实践,通过总结、提炼、创新学成专业理论知识,用来指导工程实践。道路与桥梁工程实践是该专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根本目标。同时,地方工科院校培养的土木工程(道桥)专业人才大多分布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当今的用人单位一般均要求新进人员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很快上岗工作。因此,加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道桥)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管理,强化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是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本文根据地方工科院校土木工程(道桥)专业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结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工程(道桥)专业的实践教学情况,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供同类院校同专业实践教学参考借鉴。

一、地方院校道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实习认识缺位

在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实践能力养成的关键。高等院校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是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一定实践技能的高端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缺一不可,是学生专业教育的两翼。但目前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往往依附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往往落后于理论教学。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原因在于,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到教学管理层都对实践性教学的性质和作用存在一定认识上的偏差,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塑造的重要性。因此,造成实践教学投入匮乏,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的热情,学生对于实践教学应付了事。这种错误导致实践教学很难有效展开。相比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简单地将理论教学的方法移植到实践教学当中,并不能达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道桥)专业人才的目的。

(二)实习内容简单

传统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道桥工程实验、道桥专业认识实习、道桥专业生产实习、道桥专业毕业实习、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以及最后的毕业设计。实验课教学是按照固定的实验流程,采用固定的操作模式,完成固定的实验内容,得到预先设定好的实验结果,这一固化的情况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学生实验报告的相似性较高。道桥专业生产实习往往采用短期的集中实习时间,集中实习学生的方式,从而给施工单位造成极大的现场施工管理的压力。出于生产安全的考虑,施工单位往往压缩实习内容,减少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使学生只能从表面上了解道路桥梁施工的相关过程、方法、机械设备以及管理内容。道桥专业的学生毕业设计内容过于简单,仅仅是就设计而设计,就计算而计算,没有结合实际工程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课程设计的做法更加简单,往往是学生对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完成。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加之授课教师的精力有限,这在客观上提供了学生互相抄袭课程设计任务书的机会,助长了学生的学习懈怠思想。

(三)实践基地缺乏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土木建筑学院每年招收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达160人。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其需要的实习基地(工地)也越多。由于道桥工地一般都在远离市区的地方,这加大了实习基地建设的难度;另一方面,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施工单位一般不愿意接受大量学生集中来工地实习,这加大了联系实习单位的难度。

二、实践教学的要求与对策

(一)强化思想认识

实践教学是一个工程技能的综合训练过程――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际工作岗位适应能力、理论实践结合能力、科技研究工作能力。与研究性大学相比,实践教学是地方工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是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重要来源和基地,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必须保证实践教学的投入――师资、时间、场地和经费。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主体加强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层面,学校要创造重视实践教学的大环境,一是从制度层面加大实践教学的制度化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二是在资金方面,要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逐步提高学生实习经费安排,完善实践教学基础设施;三是在师资方面,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适当引入工程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指导学生。

教师层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学人才。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同时应该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基本原则,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一方面可以实践促进教学,另一方面也能将所学用于实践,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学生层面,学生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克服懒惰思想,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积极认真参与各种实践教学活动。

(二)完善实践教学系统

建立基于能力培训的实践教学系统,需要协调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依据实践教学要求安排理论教学。基于能力的实践教学系统包括四个实践教学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工程能力和综合能力。

改革后的实践教学系统以学生技能的培养为目标,重视课堂与实践场所、理论与实践、教师与学生的三种互动。4个实践教学集是同一工程技能运用的若干层次,通过不同层次的训练达到学生对某一工程技能的掌握。通过不同层次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和实践能力。结构设计、道桥材料实验、道桥CAD、道桥施工管理等所有道桥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都是通过若干层次的实践教学集对每个能力的分层次强化训练,最终使学生达到较高的工程实践能力水平。

(三)拓展实习基地

应该从校内外两个方面拓展实习基地。

1.建设高水平的土木实验中心。结合学校硕士点验收和结构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学校建设了近5000平方米的土木实验中心,包括一个1000平方米的结构试验大厅。学院在学校支持下,投入近百万元资金购置了相应的实验设备,组建了工程结构实验室、材料实验室、土工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土木实验中心是一个开放性的科研和教学基地,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相关的科研项目和教学课程相互组合,完成相关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科研、实践的三结合。

2.强化院企合作。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积极吸收郑州市内的中建七局、河南省路桥建设集团、郑州路桥建设投资集团、郑州轨道公司等大中型国有企业作为合作单位,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吸引社会信誉好的民营道桥类企业作为合作单位,实现实践教学的社会化,争取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依据教学、实践和就业三者合一的要求,按照学校《学生自主联系外出毕业设计(实习)的管理规定》的规章,通过细化实习计划、安全协议和实习效果等方面的规定,充分调动家长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积极引导学生主动选择实习单位,将实习单位与就业单位的选择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已经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 灵活安排毕业设计的选题和时间,鼓励学生在就业单位发现工程问题、解决工程问题,真题真做,真正实现院、企、生“三赢”的局面。

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土木工程(道桥)专业实践教学应该回归学生主体,回归工程本位。高校应创造良好的氛围,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为培养合格的土木工程(道桥)卓越工程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宋克志,安凯,彭云龙.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5):1-4.

[2] 王文仲.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79-80.

[3] 郑传峰,王磊.研究型大学道路桥梁专业实践教学改进措施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2):114-117.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总结范文5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交通工程专业课程特点,提出了符合实际的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对教学内容、实验教学进行了解,结合我院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革设想。

关键词:交通工程专业;需求;改革研究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交通行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底,国家又新增280亿元中央投资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全国交通发展改革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2010年交通运输发展应考虑的六项主要任务。综上所述,我们总结出目前交通行业的三个主要特点:1.交通基础设施近几年内将大规模建设,人才缺口很大。2.国家越来越重视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3.中国交通行业处于大发展、深变革时期,新技术、新事物将不断涌现,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结合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探讨了针对该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方案,即建立更加合理、灵活的课程体系及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和考核方法,以适应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的日益变化。

二、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按照我院“多方向、多模块”的课程体系设置思路,分析了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交通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高校的培养方案,结合我院交通学科特点、优势,及未来对交通工程行业人才需求状况的分析,构建了突出我院交通工程专业特色的“专业模块”和“拓宽模块”。Www.133229.cOM其中,专业模块包括专业基础系列、专业平台系列、专业选修系列和专业方向系列。

基础系列课程设计:考虑到交通工程专业的交叉性,我们设置了由土木类、管理类、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组成的专业基础课程系列,该系列包括工程力学、系统工程、电子技术、工程制图等13门课程。

专业平台的设计:我们建立了以道路交通规划、道路控制与管理、道路交通安全3门交通主干课为学位课,以交通工程经济、桥梁工程、专业外语为必修课的专业平台系列。将“交通工程经济”列入其中,旨在增强学生的交通经济知识,促进其对交通经济问题的理解;列入“桥梁工程”是考虑到我院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工程部门,许多学生未来可能从事交通设施的建设工作。这些课程涵盖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知识,比较全面完整地体现了交通工程专业的知识框架。

有关专业方向设置:我们重点参考了国内重点高校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调研了多家交通规划、建设、运营企事业单位,在综合考虑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了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道路工程、铁道工程5个专业方向。

三、课程教学大纲内容构成改革

编制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①核心内容一定要抓住;②教学内容必须与实际应用相结合;③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④教学内容面要广,使学生开阔眼界;⑤教学内容要能够紧跟形势发展,体现新思想、新技术、新手段。根据以上思想,我院编制了新一轮的教学大纲。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偏重传授知识,忽视培养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进行改革。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是教和学的统一。

首先,课堂教学应采用富于启发性、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新教学方法,并保留传统教学方法中正确成分。

第二,要讲求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应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备课,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并注意体现“宽、浅、新、活”的专业教学思想,对某些内容的讲解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学和处理方法。

第三,要正确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和抽象程度及学生的接受水平正确选用教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四,对于实践教学,坚持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原则。对于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记录表格,自己完成实验,自己分析实验数据。对于课程设计,采用每人一题,确保学生独立完成,以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五、考核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考核方法往往采用闭卷的形式,并以一次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效果,学生中普遍存在课上不听讲,平时抄作业,临考要么考前突击要么企图作弊通过考试的现象,他们中大部分并没有真正把知识学到。传统考试的弊端凸显了考试方法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总结范文6

关键词:涉外工程;交通工程国际班;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46-02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驱动下,我国海外工程投资额和新签合同额逐年攀升。2013年,我国共完成海外工程额1370亿美元,同比增长18%,新签合同额1720亿美元,同比增长10%。我国企业的海外扩张急需既懂专业知识,又具备英语环境下从事相关工作能力的双语复合型人才。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已于2008年起开始招收“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际班)”。为进一步促进国家“走出去”战略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落实,我院于2014年新设了“交通工程(国际班)”专业,并于同年招生两个班共计68名学生。本文将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团队建设及专业特色培养环节等方面介绍该专业开设两年以来的人才培养实践,并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培养目标

与其他开设交通工程专业的高校不同,长安大学交通工程(国际班)是为适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海外扩张需求而精心打造的创新型专业方向。在学生培养方面,既要强化英语学习,又要夯实学生的交通工程专业知识功底,并通过增加与国际工程相关的特色课程(外资贷款项目建设管理实务、国际工程应用写作、国际交流实践课程等),最终培养学生成为“中国公司的国际工程专家”和“外国公司的中国项目专家”。

二、课程设置

该专业涉及课程可分为四类: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总学分173个,总学时达到2566。具体学时分配见表1。

在公共基础课中,除了工科学生必备的综合英语、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土木工程制图等基础课程外,还增加了英语高级口语(60学时)、国际工程应用写作(双语,60学时)及工程美学导论(30学时)等特色课程,力求在大一时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在专业基础课中,增加了特色课程外资贷款项目建设管理实务(双语,60学时)。该课程由具有丰富外资贷款项目管理经验的资深教师授课,使学生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项目的建设程序和管理惯例有充分了解,掌握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需的实务技能。所有专业课程均使用双语授课,作业以及考试均以全英文方式进行。在教材选择上,广泛使用国内出版的优秀双语教材及英文原版教材,同时结合任课教师编写的案列分析,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与国际工程实践接轨的实用技能和专业知识。此外,除了交通工程专业必学的交通工程学、交通规划、交通设计等课程外,还将公路学院的王牌课程桥梁工程和隧道工程等列为必修课,以解决交通工程专业略有些“偏软”的问题,使学生未来的就业面更广[1]。本专业尤其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每门专业课均安排了至少一周时间的课程设计或实习,使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团队建设

国内推行双语教学最大的困难之一是教学团队建设。合格的双语课程授课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又要掌握双语教学的特点,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交通工程(国际班)的教学团队主要包含三部分教师。

1.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青年教师。为支撑国际班的教学工作,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自2008年起成立了“创新性人才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并于同年开始引进海归博士,专门负责国际班的双语教学工作。截止到2016年,中心共引进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新西兰及日本等海外名校的博士20余名,专业涵盖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及统计学等,主要负责公路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际班)”专业和“交通工程(国际班)”专业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他们的加入有力地保障了双语授课的顺利开展,同时可以将海外最新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向第一时间介绍给学生,培养学生国际化的思考方式。

2.经过双语教学培训的骨干教师30余名。为进一步充实教学团队,公路学院遴选了30余名教学成果突出的骨干教师分批次前往香港理工大学接受双语授课技能的培训。通过直接进入课堂听课、接受香港理工大学教师培训指导等方式,强化英语教学能力,并全面深入地学习双语授课技能,打造独具特色的双语教学平台。

3.海外名校特聘教授。除以上教师外,本专业还聘请了三位已在海外名校取得“终身教授”职位的著名学者为特聘教授,包括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的蔡宜长教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张占民教授(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以及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的尤占平教授(“长江学者”教授),全面推行国际化教育。

四、专业特色培养环节

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双语教学成果,交通工程(国际班)设立了两个有专业特色的培养环节:全浸入式英语夏令营和全英文毕业设计/论文。

1.全浸入式英语夏令营。全浸入式英语夏令营由长安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于2012年共同发起,每年暑假举办,为期两周。截止到2015年,已成功举办过三届,累计培训学生近400人。每年的夏令营均邀请30名左右的国际志愿者师生(志愿者来自香港理工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牛津大学等知名学府),在长安大学本部校区开展封闭式全英文环境下的口语培训、主题讨论与演讲、话剧培训与表演、主题观摩等互动式英语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应用与表达能力,加深了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以满足公路交通行业持续增长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

2.全英文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双语教学的延续及双语教学成果的检验,大四下学期的全英文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实践环节的重头戏。一般在大四上学期结束前一周举行毕业设计动员大会,同时给每位学生发放由导师编写的毕业设计任务书;大四下学期开学第二周学生应提交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并由导师评分,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每两周应提交双周备忘录并交由导师签字,总结这两周的工作进展,并对下两周工作做出规划。一般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举行预答辩,检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情况,并由答辩小组进行打分。学生应在6月初提交毕业论文初稿,由各评审小组进行审核,6月中旬举行正式毕业答辩。毕业答辩不合格的学生,将参与6月下旬的补充答辩。学生若选择做设计类课题,应提交20000字以上的全英文设计说明和不少于20张设计图纸;若选择做论文类课题,应提交30000字以上全英文论文和由导师指定的20张工程样图。每位学生的论文均应在Turnitin批改系统中做重复率检验和语法检查,整体重复率高于30%视为不合格。

五、问题探讨

经过近8年“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际班)”和近2年“交通工程(国际班)”的人才培养实践,笔者认为我院双语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1)缺少与双语教学模式相适应的优秀教材。一方面,目前仍有不少双语课程缺乏合适的英文教材。虽然原版英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一问题,但全面采用原版英文教材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也不符合我国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2]。另一方面,本专业开设的一些特色课程目前并无对应教材,例如外资贷款项目建设管理实务。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心已从去年开始组织优秀教师编写符合我国双语教学实际需求的英文教材,第一批教材有望于明年正式投入使用。(2)双语课程体系有待完善。本专业多门双语课程开设时间并不长,与课程本身配套的双语PPT、英文习题集、英文试题库、课程录像等仍不完善。此外,在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开始尝试在线课程的情况下,本专业也应尽快组织骨干教师,将部分精品双语课程制作成在线课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课后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本专业的行业影响力,促进专业发展。

师资力量仍有待加强。本专业授课教师以海归博士为主。这些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突出、英文基础扎实、责任心强,但毕竟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中心从去年年初开始,搭建教学平台,加大了海归青年教师与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之间的联系,针对每门课程组织教学小组,力求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