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设计

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设计范文1

[关键词]高职人文素质 一体化 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075-03

教育部早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就明确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可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必要且紧迫的。自2006年国家启动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不少高职院校已完成以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重构,在对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技能培养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是相对于专业课程体系的另一个系统,即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文素质课程系统,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存在许多弱势,如脱离专业、行业实际、特色不鲜明等,在这种情况下,重构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匹配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

一、建设总体设计“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类型,高职院校推动人文素质教育进程的核心动力是学校的文化价值观, 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上; 而维持人文素质教育的纽带则是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人文课程和人文讲座; 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舞台是各种异彩纷呈的校内外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全面贯彻“一体化”理念,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将广义的人文精神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和途径内化为人的品格因素,进而净化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使人成为有个性、具有思维能动性的、向善的以及有境界的人,最终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塑造。因此人文课程体系既是知识体系,也是价值体系。

(一) 系统设计

1.明确改革目标。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技能教育而削弱了文化素质教育,二是过分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而忽视了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将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为课程体系目标,重新融合包括原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课程、人文素质课程、心理健康类课程,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衔接并形成合力,进一步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2.整体设计理念。为确保“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为教育设计理念,将思政课程、人文素质社会课程、心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相互整合、融通,遵循针对性、开放性、理论一体化、考评一体化、动静结合、综合性、全面渗透等原则,通过模块化系统设计,构建以专题理论教学为核心,延伸三个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活动熏陶、知识拓展、内化修为),服务于专业、体现高职特色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以学分为纽带促发四个板块的联动,通过对学生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进行全面渗透和立体熏染,使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做到时时、处处、人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3.模块化系统设计。“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对接学生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主要通过实施一系列课程教育,使学生具备学习方法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审美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成为会学习、会做人、会审美、会做事、会生活、宽视野的人才。根据系统论观念,将“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视为一个由许多独立的次级子系统构成的体系,这些独立的次级子系统是指课程体系中以担负某个共同培养目标为功能的几门课程的集合,成为其子系统,它通过内在耦合关系建立为一个基本课程子模块, 简称“课程模块”。“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对应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设置七个模块,同时,通过共享一个实践环节模块,延伸三个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具体如下图:

4.共性与个性和谐发展。“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在整体设计上,立足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主要从目标建立、课程设置、密切社会等三个方面,既强调社会责任,也大力鼓励发展人性,追求共性也兼顾个性,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实践环节的设置、教学过程的组织、考核方式等进行不同的选择,学生通过对课程、实践、社会服务等项目进行不同选择,实现个性与共性之和谐发展。

(二)整体解决

通过构建“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拟从整体改变高职院校目前的一些现状。一是进一步明确人文素质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二是从整体上提升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团队每个成员的教育理念;三是进一步将人文素质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实现理实一体化;进一步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紧密结合,体现服务专业的宗旨;四是整体解决人文素质课程的资源包括师资的配备与共享、办公、教学场所、实训设备的共享的问题。

(三)合作共建

基于高职院校“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开放性、综合性、过程性、职业性等特点,以共建合作的方式构建就成为必然的途径。合作对象包括学校内合作与校外的合作共建。校内合作有与教学团队之间的合作、与二级学院(系部)的合作、与职能部门的合作等;从合作方式来看,这种合作共建是全过程的,有共同承担项目制订方案、共同开发新的课程和教材、共同设计实施实践教学、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实施教学管理、共同推广成果、共同进行监控反馈、共同进行教学资源更新等。校外的合作对象包括政府、企业、行业、社区等,合作共建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可以通过聘请校外合作单位的资深人士到高职院校承担人文素质课程的理论或实践教学,共同培养师资、合作共建课程、开发教材、实训基地等。

(四)资源共享

通过构建“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最大化地整合与人文素质课程相关的资源,进一步整合开放融合学校内外管理系统、教育资源系统,构建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互通与共用,实现“1+1>2”的和谐共生目标,包括师资队伍、优质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教学硬件设施、图书文献及电子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整合与共享。

二、“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一)组建团队

“办学之道,师资为本。”要建设国际水准、高职特色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就需要针对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和专业培养的需要,通过逐步开展“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包括师资队伍建设等系列项目改革。组建专业化、合理化的新的教学团队成为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在整合已有团队资源基础上,组建新的团队,目标明确、层次清晰,以课程建设和制度建设为依托,构建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学工、团委、宣传部等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有助于打造团队良性发展机制,有助于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形成各部门参与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实现大思政、大社科和大文化的目标。

(二)调查研讨

随着高职院校各方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建立与专业教育对接、具有职业特色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改革也迫在眉睫。统一思想,制定改革目标等都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除编制有关课程建设和开发的针对专业教师和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外,还应通过座谈访问征求专家及其他学者的意见,通过查阅文献法在校图书馆和网上数字图书馆等多种渠道查阅大量相关著作、期刊,搜集材料与相关数据,从实际出发,为课程建设方案的制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设计方案

“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既是知识体系,也是价值体系,需要贯穿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确立“以项目为载体,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设计思路,计划构建服务于专业,体现高职特点的育人一体化、理实一体化、考评一体化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专题理论教学为核心,延伸不同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以学分为纽带促发课程模块的联动,开发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具有高职特色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建设方案,以适应高职院校示范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整合资源

构建新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实现全面育人。新的课程体系把人文素质实践课程与学校的素养工程相融合,实现全方位育人。把人文素质教育和学校党团群工作、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后勤服务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相互整合,融为一体,实现全过程育人。人文素质专职教师与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实习实训指导师,组建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队伍,从事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共同承担学生大文化育人工作,实现全员育人。

(五)推广应用

可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是制定“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获得学校职能部门的核准通过,在校内推广应用。第二阶段,在校内取得一定的成效后,完成第一轮的修改调整,争取有针对性的在全省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应用;第三阶段,在全省推广的基础上可考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体现“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高水准及其效益。

(六)评价反馈

在实施过程中建立多方位的评教制度,注意与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等的不断沟通,听取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制度,认真听取、汇总、分析学生评教意见;建立教师评学活动制度,通过任课教师主动与辅导员(班主任)沟通,以及举办教学团队与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座谈例会,交流“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交流反馈,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有效地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持续更新

“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改革是一个持续开发,不断更新的过程。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调整。作为改革的系统工程,包括整体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包括课程的开发建设、师资培训、网站基地建设、教材开发等工作也要连续跟进,并及时更新。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夏,王莉芬,李晓衡,刘志明.地方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实施路径[J].高教论坛,2011,(7).

[2] 贾灵充,吴杰.地方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实施现状及其优化对策――基于学生需求视角的实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3] 郑群,朱晓倩.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10,(12).

[4] 张建,姚红.基于职业发展贴近职业生涯建立双轮驱动的高职素质课程体系[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设计范文2

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需要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现实,把教师专业化作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和重心,积极推进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

一、确立教师教育一体化,构建形式多样的教师教育体系

教师专业化需要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教师教育一体化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趋势。一体化发展的实质是教师成长的连续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统一。一体化要求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全程规划、总体设计、通盘考虑,体现教师教育在职前、职后培训中,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安排内容、课程设置、培养规格和评价方法等各个方面相互沟通,有机衔接。教师教育一体化、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和走向的教师继续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在这些方面,我们存在明显的不足,因而,也是我国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教师教育的开放是大势所趋,但开放的实质不是教师教育的转型,而是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过去是师范院校之间竞争,今后师范院校还要与综合大学及其他院校竞争。实行开放的条件,就是必须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否则,就等于取消教师教育,等于不承认教师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

建立教师教育基地,构建教师教育体系。教育分为三个教育系统,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系统、以职业资格教育为主的行业教育系统和以文化生活教育为主的社会教育系统。这三个教育系统各有侧重,并承担各自不同的教育任务。各个层次的学校教育、行业教育和文化生活教育都应该具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职能,尤其是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和以资格教育为主的行业教育要承担起教师专业化教育的责任。

发挥综合型大学的教育学院的功能。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可以承担起教师专业化教育的责任。首先,教育学院可以为各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即对已经完成如数学、语文、外语等本专科段学习的毕业生进行教育学专业的培养,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开设相应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课程,进行良好的教师素质的养成教育。其次,教育学院可以作为教师进一步研修学习和交流总结提高的平台,可以把它当作教育科学前沿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应用的一个有效衔接的桥梁。

建立专业发展学校。教学实习经验对于教师教学经验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以中小学、大学为基地建立不同的专业发展学校,目的在于加强中小学、大学与教师培训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在中小学教师、管理人员与大学专家教授之间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使中小学、大学都成为教师实习和学习的最佳场所。丰富教师职业生涯,激发教师内在的成就动机,促进教师把职业作为专业,再提升为事业。

二、完善教师节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为教师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建设虽制约于多种因素,但是根本是制度建设。建立教师专业化的保障制度是教师专业化的关键,是保证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环节。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建设,教师专业化是不能实现的。一般而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管理所涉及的基本制度应当包括职业的资格证制度、质量认证制度、奖惩制度及从业教师的基本管理制度等。要实施以上制度,就必须严把“四关”。

严把选拔关。从我国优秀教师发展成长规律来看,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以下能力:教学内容处理能力、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科研能力、教育机智和与学生交往等特殊能力,形成时间主要在职后。但这几种能力的发展不完全一致,其中语言表达能力,在大学前已基本形成。

严把配置关。目前教师供求的矛盾,从数量上不足向相对平衡转变,调整教师队伍结构和优化教师组合成为可能。要抓住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教师供求关系有利影响的历史机遇,鼓励教师城乡流动,支持乡村教育,缓解城市教师超编现象;鼓励教师学科流动,缓解传统学科超编现象:鼓励教师自我发展,缓解高中和大学教师不足的现象;鼓励教师跨校兼职,缓解有些学校教师超编现象;不断优化教师结构,进一步完善教师“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劳动人事制度。

严把评价关。对教师的工作认定奖励是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应该对教师进行不断的考核和评定,划分出不同的等级,按不同的角色职能、胜任工作能力等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并分别提出不同的教育或培训要求,给予不同的专业职称和不同级别的待遇。同时,完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的功能建设,确立规范、科学的教师资格认定程序,建立监控和申诉机制等,旨在建立科学的教师管理制度的保障措施,使之置于法律控制之下,确保教师的资格认可和管理的严谨、透明和合理,实现教师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公平化和公开化。

严把激励关。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一个有效的手段。促进师范生免费政策与提高教师待遇和发展机会的连贯性,使教师成为一个受人尊重、令人羡慕的职业。它一方面会提高教师整体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形成一种社会竞争力,促使其他职业的优秀人才向教师这个职业进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