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测绘成果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测绘成果管理制度范文1
中图分类号:P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1-0247-01
1 前言
测绘成果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在国家宏观决策、战略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应急保障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测绘成果的广泛应用是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根本体现。提升测绘公共服务和保障能力的关键是进一步加强测绘成果管理和应用能力,拓宽基础测绘成果的服务领域和服务空间。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此方面建设,并且在不断加强支持力度对此方面进行完善,测绘单位内部也在不断加强宣传力度,使测绘工程的相关人员能够充分重视起该方面,并不断进行完善和强化。
2 测绘成果质量管理现状
(1)测绘成果分散,标准化低。当前土地测绘成果数据有多个测绘单位分别提供,数据提交成本较高,且由于缺乏可靠统一的结构化标准,测绘数据的基本信息比较杂乱,再加之测绘成果数据分散,导致管理麻烦,效率低下。(2)缺乏数据质量监管。由于测绘成果数据分散,数据中往往存在缺陷和错漏,良好的质量检查和缺陷上报制度是保障成果质量的必要措施和手段,目前在测绘成果管理流程中则恰恰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工作。(3)缺乏业务连贯性。测绘成果管理工作与地政审批、不动产登记发证等相关后续业务缺乏必要的衔接,导致大量重复工作,降低办事效率,也难以保证数据交换的准确性、稳定性。(4)数据利用率低,难以满足社会需要。面对复杂大量的测绘数据,缺乏必要的社会共享机制和手段,难以满足社会、企业和个人对国土测绘信息的需求[1]。
从以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在测绘成果质量管理系统的建设中,重点要发挥信息化的高效、快捷、统一的特征和优势,加强质量监管,推广测绘成果的社会共享,保障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服务全市经济腾飞,满足社会发展对基础测绘资料的广泛需求。
3 测绘成果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目标
由上述测绘成果质量管理现状可以看出,当前对于测绘业务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仍急需完善,对高效高质量开展国土业务信息化管理的需求迫切,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科学、高效的测绘测绘成果质量管理体系,使其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这也是我国测绘成果质量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2]。
(1)标准化和开放性。系统的标准化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管理系统要用软件工程的方法与原则来建立,以确保系统结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数据规范与信息编码也要满足地方与行业的相关规范要求。同时,该管理系统还要具有开放性,预留相关数据与功能接口,以保证与后续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和功能的衔接。(2)信息准确可靠。测绘成果是各项应用的基础,应保证数据处理、编辑的精确性,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即数据应准确可靠,具有容错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3)保证测绘成果数据安全。测绘成果多具有保密性和安全需要,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应着重考虑用户安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问题,使用同一用户管理加强对用户权限、资质的管理,使用现有先进技术进行用户登录验证;保证所有业务数据及测绘成果数据只在系统内流转,从技术上解决数据流出、非法数据使用等信息安全问题。(4)紧密结合当代地理信息技术。通过采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技术,实现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多源数据集成、更新、质量检查、编辑与处理、归档归类组织、利用、分析、统计等工作,能够有序、编辑管理与应用。
4 测绘成果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
4.1 增强管理意识
目前我国虽然有许多测绘单位,并且其中有很多单位也逐渐意识到测绘管理的重要性,但依然有些单位尚未意识到,因此今后应加强对测绘管理的宣传,以便于引起测绘单位领导者的注意和重视。只有领导充分认识该方面,其才会在该方面采取措施,才会将其视作测绘单位长久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才能够引起其他人员的重视。今后的测绘单位应尽量完善管理体系,并加强人员培训,同时加强市场调查,了解社会目前对测绘工程有哪些全新的要求,并向着该目标不断前行。
4.2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至关重要,其针对于任何与工程质量相关的部分,包括人员、制度、信息检测等多个方面。然而我国目前的测绘单位中,却很少有具渫晟浦柿抗芾硖逑档牟饣娴ノ弧R虼私窈蟛饣娴ノ挥υ本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如加强对文件的完善以及更新,做好现场记录工作保证质量,在测绘工程开始前、进行中已经完成后均要进行控制,若其中包含要求高的区域,或是需要应用复杂技术的区域,均应加大管理力度,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刻上报,或及时进行处理[3]。
4.3 加强设备管理
测绘工程顾名思义其需要完成测量工作,并在此之后将其绘制成图,因此其所需要应用的设备种类较多,对很多设备的性能也有很多要求,因此今后测绘单位应注重对设备的管理,可以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更新、维护以及保养等工作,否则很容易使设备出现故障,也会加快设备老化的速度,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即有可能导致相关数据、信息的不准确性。另外,除了要维护设备外,也要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测绘单位中很多设备如今已经难以满足测绘质量要求以及测绘工程发展趋势。
4.4 优化人才队伍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测绘工程师更是如此,测绘工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并且需要相关人员拥有强大的责任心以及细心,以免在工作中因粗心大意造成信息失真等情况。另外,如今越来越多的测绘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很多测绘相关人员对于新技术知之甚少,难以发挥其作用,因此今后测绘单位也应加强人员培训,在培训时不仅要提升测绘技能,也要对相关人员开展思想工作,使其工作素养能够得到提升,并且要鼓励测绘工程师不断丰富自己,积极对已有技术进行更新和完善,实现创新。
4.5 重视验收过程
(1)测绘单位内部,在测绘单位完成测绘工程时,其必须在提交报告前进行自检,并且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2)业主方,当测绘单位将已成型的报告上交后,其也应按照相应程序进行再一次的检测,避免出现因测绘单位粗心或故意为之而出现的质量问题,一旦发现不合乎规则者,则应立即与测绘单位联系,并要求其进行修改或返工,如此才能够使测绘工程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
4.6 完善管理制度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测绘单位中虽然基本均会有带有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但却很少有专门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制定的制度,使得测绘工程质量长期难以提升。今后测绘单位可以尝试建立并完善专门的管理制度,针对管理质量以及人员等各个方面,使其能够形成全面的制度管理,在完善制度时也可以尝试将市场机制引入其中,市场机制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如在测绘过程中因某个人员的失误造成了损失,则应对该人员进行适当的处罚,而工作表现优异的人员则可以进行适当的表扬、奖金或提供晋升机会等,如此一来管理制度的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5 结语
总之,研究关于测绘成果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要加强测绘成果的质量管理以及系统控制。因此,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完善测绘法律法规、健全质量管理机制、强化测绘控制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加强对质量管理以及系统控制,从而促进我国测绘工程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利云.关于测绘成果质量监督的思考[J].新探索,2013(06):46-47.
测绘成果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 探究;土地勘测;勘测质量;提高
地勘测绘工作是推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监测地理国情、提高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土地勘测质量,则是重中之重。本文就如何提高土地勘测质量进行探讨。
一、土地勘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近几年的项目来看,乃至国家投资项目,规划设计均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项目规划不符合当地工农业生产习惯,道路等建筑物的布置脱离实际,地形情况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对项目施工中的实际困难没有全面考虑。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划设计工作,自然造成规划设计报告的质量低劣,深度不够;得不到政府的配合,经常凭借经验“闭门造车”。在这些情况下出现勘测质量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二、提高土地勘测质量的措施
1. 充分认识土地勘测质量的重要性。
土地勘测绘工作是推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监测地理国情、提高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提供土地测绘公共服务是国土资源局测绘工作的重要职能。近年来,很多所辖范围内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已全面实施,测绘科技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土地测绘服务保障作用也在不断的增强。针对在土地勘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勘测质量不高、勘测任务备案管理制度不落实、勘测诚信体系尚未建立等,应提升对土地勘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基础勘测工作入手,提高勘测质量。提高认识,加强宣传,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全系统人员做好土地勘测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并对进一步做好测绘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县域经济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服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为增强全民知法、懂法、守法意识,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测绘法》等法律法规,并与其它法律法规宣传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并形成宣传合力,不断增强勘测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加强测绘宣传工作,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测绘法制环境,取得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对土地勘测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也能够使各项勘测法律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增强服务意识,提供土地勘测服务水平。土地勘测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勘测工作的重要性往往不被人们认识和理解。因此,一定要增强服务意识,认真谋划,主动服务,及时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规划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等提供勘测保障服务,使勘测成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2. 强化土地勘测质量的监督。
加强土地勘测质量监督的检查工作,强化土地勘测成果汇交,提高勘测服务保障能力。按照《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根据要求,进一步加强测绘产品质量管理,完善测绘项目监理制度。结合盘县实际,完善年度测绘质量监督检查流程和评定标准,健全测绘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市级测绘质量监督检查专家库,开展常态的质量监督检查。加强土地勘测成果汇交工作,提高土地勘测服务保障能力。加大对土地勘测产品质量的检查力度和抽查比例,及时发现问题,做到及时解决。
3. 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诚信体系。
建立健全可量化的土地勘测诚信体系和评估标准,形成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三结合”的有效监管模式。一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测绘行业服务标准和测绘单位诚信评估办法,量化指标值,明确评估指标。二是签订《测绘单位诚信服务承诺书》。三是建立土地勘测诚信信息公开制度,四是开展土地勘测诚信服务调查工作,填写《测绘单位诚信服务用户调查表》,并在项目完成后,将其作为勘测成果汇交的要件。
4. 规范土地勘测项目管理工作,完善本单位土地勘测管理制度。
按照有关条例的要求,规范土地勘测项目备案工作。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了测绘成果统一对外提供制度,确立对外提供土地勘测成果资料的严肃性、权威性。对外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测绘成果均需统一加盖测绘资质专用章。完善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土地勘测管理制度、勘测质量管理制度、勘测技术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勘测管理工作制度,为生产优秀土地勘测成果提供制度保障。
5. 加强土地勘测业务培训提高勘测成果质量。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着力改善人员结构。改善从事勘测工作人员的知识、年龄结构,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提升勘测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土地勘测队员业务培训力度,确保土地勘测成果质量。从学习内容上,认真组织学习《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勘测定界规程》等业务行规;从学习方法上,采取书面学习与野外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学习形式上,采取老手带新手,技术熟练的组长带组员的办法。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使每个勘测队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提高,从而提升土地勘测队伍的整体素质。创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效能,提高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根据工作性质和岗位职责,加强对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进一步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真正让服务理念和效能意识深入人心。
测绘成果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测绘档案;职业道德;工作人员;行政管理
0 引言
测绘档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档案资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测绘档案与信息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如何加强测绘档案的管理与利用,成为紧要的任务。测绘成果资料是通过测绘生产所形成的信息产品,形式包括测绘记录、图表、照片、文字说明和成果成图等。测绘档案是在测绘资料基础上产生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并按一定的归档制度作为真实的历史记录集中保管。随着科技的发展,测绘档案的形式也有了很大变化,从传统实物档案向机读电子档案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测绘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研究新方法、探索新模式,作好新时期现代测绘档案的管理工作,使其更好地为工程建设进行规划设计、为经济发展提供数据资料、为行政决策提供参考信息,更好地发挥测绘档案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 测绘档案的内容及分类
1)按记录的内容不同分类
测绘管理档案、生产技术档案、科研与教学档案、仪器设备档案以及基本建设档案。
2)按档案性质不同分类
基本测绘档案、专业测绘档案、特业测绘档案和现势资料参考档案。
3)按载体形式不同分类
图纸档案和电子档案。前者包括: 纸质测绘记录、图表、卡片、照片文字说明、成果成图等。后者,即经过电子计算机编辑、处理的测绘档案,需要光盘、磁盘、硬盘等存储介质进行保存。
4)按范围、比例尺不同分类
全国性测绘档案、地方性测绘档案和专业性测绘档案。全国性和地方性测绘资料档案按照 《全国测绘资料和测绘档案管理规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归口负责的制度,专业测绘资料档案由各专业部门参照规定自行管理。《中国档案分类法测绘业档案分类表》中将测绘档案分为一级基本类目 ( 15个 )和二级属项类目 ( 69个 ),给测绘系统的建档提供了归档范围、档案分类、档号编制等标准的参考依据。
5)常用的档案分类
1.职能分类; 2.时间分类; 3.作者分类; 4.专题分类项; 5.项目分类; 6.型号分类;7.区域分类; 8.外形分类。
2 建立健全测绘档案管理制度
作为测绘档案的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档案法》《测绘法》《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规定》以及《科技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政策,充分认识其在测绘资料档案的管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细则。如,档案管理制度,明确人员职责; 测绘档案保密制度,使管理人员严格按制度办事,在测绘档案的收集、接收、提供、借用、销毁等各个环节上,严格履行各种手续, 确保资料档案安全;测绘档案验收、建档制度,严格验收、规范建档。健全与完善电子测绘信息数据的采集、更新、运行和维护的长效机制,作为测绘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加以突破; 建立测绘档案借阅、使用、收费制度, 界定无偿使用与有偿使用测绘档案的范围,确定收费标准; 测绘档案管理、利用及开发相关奖惩制度,激励措施。使测绘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把测绘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测绘行政管理体系当中。
3努力提高测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测绘档案的管理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素质、爱岗敬业的品格,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对内作好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工作,对外作好保密工作。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考核,制定相关激励制度,形成良好的业务学习氛围,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聘请测绘专家讲课、座谈,开展测绘档案人员普法班、测绘档案专业培训班以及测绘高新技术普及班。还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到同行业先进单位考察学习,交流经验,开阔视野。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提高,档案工作人员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保管员,而是信息的组织者、分析者和开发者,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做好思想和心理准备,还要在知识和技能上能应对更高地挑战,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具备开发和维护电子档案的能力。同时,测绘档案管理部门还要定期开展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从业人员责任感、使命感。
4 加强测绘档案室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全国测绘资料和测绘档案管理规定》,保管测绘资料档案应保持资料档案的良好秩序,确保资料档案的安全,尽最大限度延长资料档案的寿命。尽量做到档案室、办公室、 阅览室各自分开。对档案室的要求不仅要建筑牢固、门窗严实,还要有防火、防潮、防虫、防晒、防尘等设施。对于存放航空摄影和薄膜黑图档案的库房,还要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对于磁盘、磁带、胶片为介质的测绘档案存放要符合防湿、防潮、防磁的要求。同时,要求有警卫或指定人员看管。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测绘档案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 目前只有少部分测绘档案完成了信息化录入,大部分测绘档案还以传统管理方式保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忽视对测绘档案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加强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保管条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是必要的。
5 研发测绘档案电子管理程序系统,加快测绘档案信息化进程
目前,测绘档案管理的趋势是,测绘数据信息录入、保存,以及测绘档案管理、利用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全国各省市正在积极进行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并在部分省市开展了全国性示范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立测绘成果分发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该系统具有信息、查询检索、分析处理、影象扫描、数据提供与备份、 信息开发等功能。它利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等测绘档案资料成果,通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传输网络系统,进行测绘信息,根据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经过周密的分析处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测绘成果信息、档案资料查询、数据分发及产品供应等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测绘档案管理登记系统 ( S AMS )的设计和开发给测绘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带来了便利。本系统包括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两部分,应用程序由多个模块组成,主要完成数据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统计、打印等多种功能。数据库设计方面,按照测绘档案的特点,分成数字类、 航片类、 地形图类和大地成果类 4大类。SAMS的主要功能有: 用户权限管理识别,快速建立测绘档案、灵活查询、测绘成果交换、统计输出、测绘档案借还以及建立用户日志等。在专业化的信息系统的帮助下,测绘档案的发展进入了电子化时代。
6做好测绘档案的收集、验收、分类和归档工作
测绘活动中一些技术性的文件材料、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验收报告、展点图、成果表、航摄鉴定表等测绘成果资料形成过程复杂,涉及专业相互交错,记录介质种类多,如果收集、管理不到位,容易造成测绘科技文献材料存档不规范、失真。收集测绘科技、生产和管理活动过程的重要科技资料,是测绘科技归档的前期工作,作好这项基础工作,对测绘档案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测绘资料归档前,生产单位要进行分类系统的整理,测绘档案管理部门要进行严格验收。测绘科研项目验收时,档案人员应参加验收, 了解项目的内容,明确归档范围、归档材料鉴定内容、归档移交手续。移交测绘材料,还要注意移交期限、成果最终版本、归档数据成果是否经过产品检验或项目鉴定验收、归档份数、 整理立卷要求。归档时,管理人员要作到及时、规范,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规定》《全国测绘资料和测绘档案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归档。对于归档范围、数据采用标准、通用格式、数据成果形成单位、管理部门责任,以及数据档案在保管、利用、销毁及运输等过程中的要求等,都要认真按标准执行。收集与归档的具体内容包括: 基础测绘成果数据、依法汇交的成果数据副本、正式出版发行的产品数据及有关的专用软件或专业设备参数等。需要整理上架、入馆的测绘资料,要及时登记、精准分类、规范编号,制作检索卡片或编入电子测绘档案目录,及时上报,方便查找; 需要编入电子测绘档案信息数据库的, 则要求档案人员熟练使用各种专业录入设备、软件进行分类归档,做好系统维护,对重要信息资料进行备份保存。
测绘成果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房产测绘,有效手段,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V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房产测绘是综合运用测绘手段、仪器、技术来测定房产的形状、面积、质量、数量、位置等利用状况的专业的测绘并绘制成特定的房产图。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房产测绘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控制。现简要的谈谈笔者对我国的房产测绘现状的看法,并提出简陋的看法,希望对我国的房产测绘工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的力量。
二.房地产测绘的质量控制措施
因为不同的生产人员对规范的理解会有差异,在房地产测绘中,很容易出现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计算依据对同一套商品房及测绘的现象,这样所得出的建筑面积就会不一样。所以技术路线设计、实施测绘以及检查验收这三个环节的作用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着测绘成果的质量。
1.对技术路线设计的质量控制
技术路线设计指的是根据测绘目的以及测量房屋的规划等建房资料,在对房屋产权档案进行查询后,对测量房屋确定测绘依据、方法以及分摊模型的步骤。
通常来说,技术路线设计的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由粗到细的一个过程。首先,依据测绘类型和测绘目的,明确测绘过程所采用的技术标准以及要达到的测绘精度;第二,根据待测房屋的图纸,以及计划采用的技术标准,确定房屋个空间的具体算法以及整座楼共用部分的分摊层次;最后,技术负责人联合质检、负责该项目的组长召开技术会议,确定房屋具体算法、整幢房屋共用部位的分摊原则、技术标准未明确规定部分解决方式的方案。并将该方案由组长传达给该项目小组。
2.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
作用过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外业数据采集、内业图形处理等,其完成情况会对房产的测绘结果产生直接影响,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一)外业数据采集
要使用经检定合格的仪器和工具对外业数据进行采集。一般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在记录外业数据的同时对测量草图中标注的数据进行核对,检测两者质检的差值是否超过技术误差。倘若两者的出入过大,就要分析其原因,然后进行调整。例如在测量房屋长度时外墙抹灰的偏差允许在2-3厘米之间,外贴瓷砖允许出现3-4厘米的偏差,外贴装饰板、石材,玻璃要等视现场情况而定,可达5-15厘米,甚至15厘米以上,这些可当做是施工差误来处理,不用进行纠正。如果出入明显超出以上标准的,那么,就要分析差值较大的原因,然后再进行调整。确定房屋建造尺寸变更的,需要委托单位重新提供图纸。
(二)内业图形处理及分摊计算
内业处理要在外业数据采集完成后抓紧时间进行,出现问题,及时改正,避免遗漏而返工。在完成图形处理之后,并在内业计算之前,要对数据进行全面的核对。房屋算法、分摊原则、技术标准没有进行明确规定的部分必须按照既定技术路线来进行。
(三)检查过程的质量控制
(1)一级检查
所谓的一级检查,实质上最主要的就是作业组的专门检查人员的互查和自查。按照该项目已经预定的技术的线路,细致的对测绘的成果进行检查,同时,还要检查测绘成果的产生的过程是否与作业规程相左。
(2)二级检查
一级检查完毕,质量检测专职人员进行第二次检查,即所谓的二级检查。在此次检查中,重点检查测绘成果产生的依据是否正确,过程是否符合规章,图形和数据是否科学合理等。
之后,为了使测绘产品的质量有保证,除了高标准的业内的检查,同时还要进行一定比例的外业的检查。每个项目在野外作业结束之前,工作人员必须在野外进行自我检查。在此次检查中,主要的内容包含每幢房屋的重复观测的边长以及房屋边长闭合差,各项指标都必须不超过规定的误差的范围。另外,作业组长另行巡视检查测区,确保无误后结束野外作业。当然,技术部门也要不定期的在野外对测绘产品进行抽查,同时做好野外检查的记录。
(4)一级验收制度
在二级检查完毕后,还必须由专门设置的验收机构进行验收 。为了提高验收的效率,通常采用抽样检查验收的方式,如果抽出的不合格样品达到预定设置的比例,则这些产品通不过验收,应该责令重做。
三.对加强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的几个建议措施
1.加强房产测绘单位的资格审查认证管理
房产测绘工作的归属并不是随意的,这种权利和义务通常由具有测绘资格的单位享有和履行,这是个硬性的标准,不能够随意的更改。《房产测绘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实行房产测绘单位资格审查认证制度”。所以,绘测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房产测绘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规定,要想有资格从事着房产绘测工作,就必须拿到由省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统一颁发的房产测绘资格证书。
2.对房产测绘单位强化质量意识
无论是测绘单位的每一位领导还是员工,都要充分认识到测绘质量关系到自身的利益和生产发展,要把质量保证措施落实到房产测绘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同时,房产测绘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提高判断能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品德,凭借自己掌握的技术方法、以及理论知识,科学合理地处理问题。
3.完善对房产测绘质量管理的制度,积极查处并惩处房产测绘违法行为
对于房产测绘,必须建立严格合理的核查制度,不断的完善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同时,在房产测绘前要制定合理科学的工作方案,熟悉图纸资料内容,科学预测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具体解决方案。
4.可以建立房产测绘协会,通过房产协会来督促测绘行业的自律
我国有必要尽快建立和不断完善各级房产测绘协会,加强自我管理的步伐,加强规范发展,加快体制建设,加强自我监督步伐。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要给行业协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便利,积极推动房产测绘行业的立法进程。当然,房产测绘单位也要建立自查自检、自我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5.建立房产测绘成果公示制度首先推出测绘成果资料目录的通告制度。对经过测绘信息中心审核通过的那些用于房地产权属登记的测绘成果资料目录在政务信息网上予以公布,这些资料包括:房地产项目的名称、具体方位、测绘责任单位名称该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通过审核的日期、测绘成果编号等。
还应该在网上对详细的测绘成果进行公示和公开查阅。在房屋竣工实测和取得预售许可证后,建房单位将通过审核的房屋测绘技术报告书以及下列分摊情况将在政务信息网上进行公示:a.被分摊的共用部位的名称、用途、面积、所在位置;b.参与分摊和共用建筑面积的商品房的名称、面积、用途、所在位置、分摊系数;c.不分摊的共用部位。
楼盘的业主有权利了解楼盘的详尽的真实的情况,这种公示制度能切实保护楼盘业主以及其他的相关人员的知情权,以便业主以及其他的相关人士更好的基于自己了解的真实情况作出决策,减少房产面积审核以及办证后的面积纠纷或者其他的纠纷,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测绘单位、开发建设单位、购房人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人员的各自职责。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加以及人们住房要求的增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这客观上对房产测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认为,要加强对房产测绘质量的管理,就必须建立房产测绘资质管理制度,对房产测绘制度加强监督和指导。同时,房产测绘单位要敏锐的看到房产测绘发展的前景,根据房产测绘市场发展状况适时出的制定相应的企业发展策略。我们要动态的科学的发展观加强房产测绘质量管理,以促进房产测绘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翔. 对房产测绘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 城市建设,2010(10).
[2]宋舟霞.新形势下房产测绘单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榆林学院学报,2007-11-15.
[3]冯静浅.议房产测绘市场化.河北企业,2008-07-20.
[4] 赵丽芳. 房产测绘的质量管理[J]. 企业导报,2011(1).
测绘成果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测绘制图信息化;趋势;对策
地理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性的信息资源,它能够对现实世界各种目标的空间分布情况及相关信息进行描述。信息化技术则是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开发、处理和利用来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从而为科学研究、经济增长提供可靠的参考,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社会各个领域均呈现出信息化的我发展趋势,测绘制图工作也不例外。测绘制图工作在历经了漫长的模拟时代后,仅过了数字化改造,如今正想着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相信随着信息技术在测绘制图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信息化测绘时代将迅速到来。
一、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发展概述
信息化时代下,人们对测绘制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绘制图工作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测绘成果更为多样性,测绘制图工作的服务领域更为广泛,测绘制图成果准确度要求更高,地理信息的涉及范围、涵盖内容更为广泛,现势性和精确程度更高。面对这样的要求,我们必须突进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准确、及时、可靠的测绘信息。
测绘工作信息化趋势在近年来的测绘制图工作中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测绘生产信息化,以信息的形式从事原始数据的采集;
(2)测绘成果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对测绘数据的审核与质量监督工作中;
(3)应用服务信息化,测绘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测绘产品和测绘服务实现了社会化;
(4)后台监管信息化。设置用户命令窗口,加强信息权限管理,满足客户对信息的需求。
为了适应新时期测绘制图工作需要,适应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相关行政部门和科研单位应加强对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具体包括: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测绘技术,形成信息化测绘的技术体系,为测绘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建设地理信息资源,加快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为各类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3)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地理信息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社会化应用, 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4)加强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建设,为地理信息采集、数据库建设、信息交换与共享、应用服务等提供技术规范和标准支撑。
二、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发展对策
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发展需要有关行政部门、科研部门及其他社会阶层的通力合作,具体应采取以下发展对策。
(一)测绘成果数字化
随着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测绘制图成果脱离了原先的纸质形式,逐渐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
(1)测绘成果信息更丰富。除了传统地图上所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外;
(2)测绘成果现势性。息社会具有变化快的特点,测绘成果必须准确反映现势性的地理信息,而数字化将确保这一要求的实现;
(3)测绘产品多样化。
随着测绘成果的数字化发展,逐渐派生出多种多样的测绘产品,如满足各种需要的数字地图、各种地理信息数据产品、各种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等。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测绘制图工作中的推广应用,测绘成果数字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对此,相关部门应强化对地理信息一站式服务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建立集成化的地理信息门户网站,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其需要的地理信息服务,使测绘成果得到更广泛的分布,使其为用户提供更为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
(二)提升测绘过程标准化程度
提升测绘制图工作的标准化程度是促进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此,相关部门应强化对测绘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测绘过程标准化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行政性较强的工作,它对于构建信息化测绘制图工作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回顾我国测绘制图工作近两几的发展情况,随着信息化建设已经引起了相关行政部门、主管单位的重视,但测绘制图信息化建设工作却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政管理与测绘技术部门缺乏协调沟通,使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建设目标不统一,建设对策不明确。对于此,相关行政部门应联合测绘单位指定规范、明确的强制性工作标准, 将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建设纳入日常工作范围,提升测绘制图工作标准化程度,强化对信息化测绘制图工作的监督与检查,指定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测绘管理制度,促使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
(三)测绘服务可视化
地理空间是动态的三位世界,而地图一般都是平面的和静态的,如果能用三位的方式再现地理空间,必能极大地提升测绘制图工作成效,并未客户提供更为可靠的决策支持。
信心化时代下,立体显示技术被运用到测绘制图工作中,观察者可通过佩带立体眼镜实现对地理空间的观察和研究。为了促使测绘服务向着可视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
(1)结合测绘制图工作需要,凭借PC和图形加速卡搭建起基于微机的VR环境,为可视化测绘服务奠定技术基础;
(2)构建企业级三位地理空间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可视化测绘服务,运用支持立体化显示的客户终端向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三、结语
近年来,测绘制图工作正由数字化向信息化方向转变,在此背景下,认清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并就信息化测绘制图工作采取合理的发展对策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玛依努尔・米吉提.新时期下信息测绘技术的发展[J].商情,2012(45):182.
[2] 王洪涛,校莹.测绘强国必须用信息化测绘体系来保障[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7) :272.
[3] 袁建峰.数字化测绘至信息化测绘学科研究进展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1) :259.
测绘成果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测绘档案; 管理;信息化;研究
一、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测绘档案的利用和服务也提出了信息化的新要求,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将成为必然趋势。
1.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城镇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记录将产生于电子环境,人们的交流手段也逐步从纸质转向电子媒体,同时,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对测绘档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测绘档案在政府管理决策、社会公共管理事业和城市智能化管理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充分重视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2.信息化测绘体系发展的要求
测绘体系从模拟化、数字化、信息化向纵深发展,测绘生产模式也从传统模拟测绘、数字测绘向信息化测绘转变,各种来源广泛、载体不同、内容丰富的测绘档案应接不暇,测绘档案从传统的纸质档案向地理信息数据档案转变。因此,测绘档案管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必须从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模式转变。
二、当前测绘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缺乏相应制度
目前针对传统的测绘档案管理的标准规范相对健全,但是,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测绘生产体系已经由模拟化、数字化发展到信息化阶段,测绘生产形成的档案在内容、格式、载体形态等都已经向信息化模式转变,旧的测绘档案相关规定已难以适应现行的测绘档案的管理需要,制定适用于信息化测绘发展的新的档案管理规定已经迫在眉睫。
2.测绘档案管理机制和手段相对落后
长期以来,测绘生产单位一直存在着“重业务生产、轻档案管理”,即注重生产经济指标,忽视档案管理和档案开发利用的现象,测绘档案管理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测绘档案工作经费投入相对不足。目前,提供测绘档案和成果服务仍主要以传统的数据刻录、纸图输出为主,数据分发、交换还是采用离线拷贝和签订保密协议的方式,管理、服务手段较为滞后,现代化水平不高,与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目标相距甚远。
3.测绘档案管理缺乏复合型人才
由于历史原因,测绘档案管理长期缺乏复合型管理人才,现有人员很难胜任地理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以及熟练运用各系统提供测绘服务等工作,这已成为测绘档案管理的发展和业务创新进程中的阻力之一。此外,档案专业的管理人员普遍比较缺乏,而且从事测绘档案开发利用的人员数量很少,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挖掘历史档案潜在价值。因此,想要开展深化测绘档案应用、拓展测绘档案务面、提高档案馆影响力等工作比较困难。
三、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测绘档案信息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的范围很广,它几乎涵盖了档案业务建设的所有内容,笔者主要针对测绘档案管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认为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测绘档案管理与服务的工作
随着政府公共管理的信息化、电子政务的发展,测绘档案应用已延伸到社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等全新的领域,测绘档案管理的理念和思路也要随之变化,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首先要通过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强调测绘档案在测绘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测绘档案保管部门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用户满意为目标,以用户便利为原则,重新构建科学的测绘档案知识服务体系,加快测绘档案从传统的静态服务向静态服务与动态网络化服务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2.建立健全测绘档案管理制度
测绘档案管理制度是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约束,测绘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不仅应该包括归档前后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制度; 还应该是一个单位档案管理同科技工作程序、生产研发工作计划及相关人员职责相统一的综合制度。信息化测绘档案的管理制度重点应针对数据档案制定相应规范和标准,重点要规范数据档案的归档范围、整理立卷、著录标引、归档移交、接收检验、日常维护、异地备份、存储介质及系统升级换代、信息安全保护等管理的各个环节。
3.建立测绘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每一个测绘项目无论大小都要经过计划下达、测绘生产、质量检查、成果汇交、归档、管理、利用和销毁等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测绘档案的一个“全
生命周期”。项目承建单位应将档案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工作程序、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范围,每个单位必须指定专职或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项目承建单位在项目开始之初就要对档案的整理和归档提出明确要求,并对项目参与的相关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的培训,让参与项目的人员明确知道哪些文件和材料是应该要作为档案保留的,特别是对重大测绘项目,在制定项目管理制度的同时要考虑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在档案管理制度中要对项目归档范围、整理规范、保管要求等提出明确的要求; 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进行档案形成的前端控制,要及早介入对项目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要及时跟踪项目进度,从而确保档案质量和管理水平,避免重复劳动,消除文件形成初期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档案不齐全、不完整等现象的出现。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应在任务下达、进度检查、成果鉴定验收、评奖提职的各阶段,都要对测绘档案工作同步提出要求和加以考核。要用制度明确档案工作职责,保障经费投入,强化前端控制和全过程管理。要理顺测绘档案收集、归档工作渠道,延伸建档指导工作。
4.推进测绘档案服务信息化建设
大数据时代在不断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挑战,数字档案馆建设将是可预见的未来。因此,通过采取“存量数字化”的思路大力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加强原生电子档案的归档和接收。通过不断推进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智能化地管理多元化测绘档案资源,逐步改变测绘档案管理模式,逐步建成基于测绘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信息服务、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的测绘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真正实现测绘档案管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决策智能化。
四、结束语
近几年,随着信息化测绘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宝贵资源,测绘档案的信息利用价值和作用也逐步在各行各业显现,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各级领导都应加大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充分调动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测绘档案的功能,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快速、准确和全方位的地理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