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范文1
关键词:住宅小区; 环境设计; 构思;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people on residential increasingly high, not only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residents of space activities have great demand, and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school, medical, entertainment, fitness facilities there is Hyundai Residence area the residential areas. However, in the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should strive for development and breakthrough.
Keywords: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design; design
中图分类号:[F2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全国各地相应建成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环境良好、功能完备、经济适用的居住小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居住环境,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人文环境
现代城市住宅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对于城市来说,其规划更应该因地制宜, 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居民的生活模式习惯,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而新小区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受本城市建筑风格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及形体模式等,有效地延续了本地的历史文脉,使建成后的小区既体现了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 又具备了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人们迷恋田园之美时, 更在意其浓缩合度的城市尺度。
2、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影响现代小区居住条件的关键因素, 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不同的气候区对被动式生态策略的选择影响很大。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所在的气候区特点,挖掘和提升乡土的材料与技术,选择成熟有效的被动式生态策略,构建生物气候缓冲层,辅以优化的主动式生态策略,创建节材、节能、环保、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住宅小区选址首先要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远离污染和强烈噪声源,在尽可能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理条件的同时,加以利用,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来。在增强自然生态的同时,有条件应利用太阳能、风能、雨水等自然资源,并对生活有机废弃物再生能源进行再循环利用,提高居住区自然平衡能力,使之具有健康舒适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
二.住宅小区总体规划设计
1、对于建筑群体而言,有建筑的间距、排列组合方式和建筑群体的迎风方位;对于住宅区规划而言,有住宅区的合理选址以及住宅区道路、绿地、水面的合理布局等。
(1)建筑物的间距
建筑物南北向日照间距较小时,前排建筑遮挡后排建筑,风压小,通风效果差;反之,建筑日照间距较大时,后排建筑的风压较强,自然通风效果愈好。所以在住宅组团设计中,加大部分住宅楼的间距,形成组团绿地,对改善绿地下风侧住宅的自然通风,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时候,尽量加大山墙的间距,气流吹过建筑群时,建筑物的山墙之间将形成一条空气射流。山墙间距的大小,取决于住宅间距。住宅间距越大,山墙的间距也应越大,以便使足够的空气射流能吹到后排住宅上。
(2)建筑群的布局
从平面规划的角度来分析,建筑群的布局有行列式、周边式和散点式。行列式是最基本的建筑群布局,是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的方式,其布局包含并列式,错列式和斜列式;并列式布局发生错动,从而形成错列式和斜列式以及周边式的布局。
2、住宅小区户型设计思路
(1)合理的空间尺度
住宅小区的各个空间都应该有其独特的功能,所以就应该按照这种功能设计出更加合理的空间布局。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够仅仅为了节约面积或者为了维护开发商的利益而做出不合理的规划。根据不同居民的住宅需求,可以设计不同大小的户型,但各个户型在设计空间中不能够仅仅为了满足基本的住宿要求而压缩空间尺寸,还要满足居住者的心理需求、视觉需求,所以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一个相对容易满足的尺寸比例。例如在客厅的设计中,应该参考大多数居住者通常对客厅的习惯摆放,如电视、沙发、茶几等的位置和居住者普遍的心理感受等,应平衡各种因素,设计出一个科学而合理的尺度比例。
(2)住宅小区应具备良好的功能关系
住房户型除了有良好的空间尺度外,还应该具备完善的功能关系,户型的功能关系是居住者的心理、生理等多种因素组合在一起的产物,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户型时,务必要以此为出
发点,设计出能够满足这些因素的功能关系,这样才可以更加方便居民的生活习惯和要求。
从房子的使用功能上看,通常住宅的使用功能包括饮食、起居、洗浴、就寝、工作学习、储存等,这些功能从自身的活动特点可以分为静、动两区,动区主要是生活使用较为频繁
的空间范围,可以设置干扰源较多的功能布局,如走廊、客厅等。而静区主要是为了安静,可以设置如卧室、书房等。按照开放程度还可以分为公、私两部分,公区就是指客厅、餐厅、
门厅等会客、起居使用的空间,而私区就是指卧房、卫生间、书房等。这些分区情况就是按照各自的使用功能来进行划分的,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户型的时候,应处理好具有不同使用功
能各空间之间的关系,尽量将相互之间的干扰做到最少。
(3)丰富的户型设计
应该注意到的是户型设计,可以称之为“人的生活方式的设计”,而人是各种各样的,他们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职业特点、经济条件、人口结构、生活方式等,因此他们必定要求不同的户型类别。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生活方式也体现多样化的趋势。因此,在设计中不能再简单的以面积大小、两室一厅、三室两厅等来做户型设计,必须从人们的生活方式出发,创造出丰富的户型,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再者,在设计中最好能够留出一定的改造余地,以适应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范文2
关键词:城市;住宅小区;规划与设计
1.保证城市住宅小区空间布局的科学合理
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充分立足现实并适当超前,同时高度重视小区建筑能否自然地融入周围环境当中,不仅要为后续的发展预留充裕的空间,更加使之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具体而言,城市住宅区的功能区必须布置得科学合理,既能够体现丰富的层次性,有可以展现出布局结构的与众不同之处。科学的组团围合式(例如群落式、院落式等)能够让建筑的空间环境更加丰富,对组团园林的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合理的优化,能够让居民的交往、锻炼、休憩等更加便捷。
城市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只管建房不管环境、盲目扩大容积率的不良倾向。布置住宅空间的时候,首要问题便是将生态环境纳入考量范围之内,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依照生态、环保的标准,以系统的视角来布置住宅、环境、交通等小区功能区,同时又要确保住宅区可以享受优良的通风、充足的阳光、洁净的水面乃至是清新的空气。因此,住宅小区需要在允许的范围内扩大绿化面积,优先种植造氧功能优秀的植物。将生态理念融入到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当中,使整个规划方案充满环保和节能的理念,例如,重视节能材料和环保材料的充分利用,在能够利用太阳能的地方均优先利用太阳能,建造中水处理系统,重视节约用水,对垃圾实施无害化处理等等。
2.重视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仿生学理念
2.1重视城市与住宅小区的“共生”
在住宅小区规划中,共生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建筑与环境的共生及住宅小区与城市的共生。
第一,建筑与环境的“共生”。之所以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共生”,是因为建筑与环境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它们应该是和谐统一与良性互动的关系,因此,要力图实现建筑与环境、建筑局部与环境整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与良性互动。
第二,住宅小区与城市的“共生”。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理所应当地要符合城市的特点,因地制宜,体现该城市的市民生活模式以及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特征。因此,两者的“共生”必须要在尊重当地历史风貌特点的前提下,让住宅小区融入到城市的肌理当中去,使住宅小区和城市浑然一体。
2.2重视城市住宅小区的“新陈代谢”
重视城市住宅小区的“新陈代谢”,非常有必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当中去,在初始设计时便给住宅区预留出充裕的后续发展空间与必要的建设发展用地。待住宅小区建成完毕之后,有必要构建继续再规划制度,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时代进步后人们提出的新需求,定期对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完善和调整,剔除现有不足,使其能够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3.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3.1突出设计主题
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除了需要从功能划分的角度与美学的角度来进行最佳配置之外,更加需要详细、全面地了解位于特定城市的住宅小区具有怎样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历史文化特点,再利用巧妙而富有创意的构思,将住宅小区的各个元素进行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至此,住宅小区的自身然环境特征不但突出出来,更加彰显了该小区的区域文化特点和独特社区文化特点,最终让小区品位得到提升。
3.2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
城市住宅小区各项元素的规划、设计、组合、配置、布局等各个环节都必须尽显“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使人性化设计贯穿始终。具体而言,在规划设计之前,需要详细、全面地了解、分析当地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构成、环境要求、行为规律、审美情趣以及文化修养等因素,根据行为学理论、美学理论特别是人体工程学理论来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小区的各项元素以及不同元素之间的空间尺度问题,总之,必须让小区的各个功能去均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其功用。
例如:设计道路、健身设施以及园林小品时,在美观实用这些必要标准之外,更加需要考虑它的舒适性、安全性、无障碍性与易于识别性,为老人、儿童特别是残疾人的使用提供便利。
3.3重视绿化规划
植物不仅是小区景观中的主体元素,它还具有调节气温、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吸附灰尘降低噪音、抗菌杀菌等生态效益,陶冶情操、愉悦心情、缓解情绪、释放压力、养生保健、游赏学习等社会功能。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是整个环境景观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各设计师探讨最多的、而且是最富于变化景观元素。
植物的配置要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完成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空气、水和光照等环境因素。选择生态位有较大差异的物种进行合理配置,物种之间的竞争才比较缓和,植物各物种之间对营养元素的利用趋于互补而不是直接竞争。并且,由多个物种组成的植物群落更能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维持较高的生产力,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例如:乔灌草立体配置模式就是利用不同植物对光需求不同生态位来合理分配其空间位置,以期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
3.4道路设施规划
在城市居住区内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了大量的汽车,人们对传统住宅区的心理感受也因此改变。此种改变必然涉及到小区道路与人、汽车之间的关系,所以进行道路规划时不仅需要保留汽车行人的通行功能,又要保障小区居民的安全、交往要求,也不可以影响小区景观的环境。在进行道路规划时,具体是采用人车分流规划设计还是人车混行规划设计应该根据汽车的数量来确定:当汽车达到一定规模时,“人车分行”不可避免;然而当汽车规模过度时,物极必反,探采用“人车混行”模式则为新的解决方向。
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范文3
关键词:住宅区;规划设计;结构形式
近几年来,居民住宅区的修建数量日益增多,在居民住宅区的规划设计中既要能够体现出城市的整体性,又要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住宅区在环境、设施和舒适性等多方面的要求,住宅区的整体建设和城市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住宅区的建设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住宅区的使用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其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也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所以,居民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也显得尤为重要。
1 住宅区的用地选择
选择住宅区用地是居民住宅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环节。它对于城市整体的规划和建设以及城市环境和布景的设计和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进行用地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1 规划用地的环境要相对较好,在地形上要相对平坦地质上也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地区要有利于排水,不能出现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
1.2 在选择位置时一定要对工业区的位置进行充分的考虑,住宅区的具体方位要按照环境保护和城市住宅规划的相关要求来确定,在能够保证安全、环保等因素的基础上要建设在距离商业和工业区较近的地点,这样能够为居民的工作和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
1.3 用地的数量和具体条件能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对用地的具体划定要根据规划的需要来进行确定和调整,用地尽量要保持良好的完整性。这样能够提高整个城市的整体性,能够有效减少用于市政管线和公共交通建设所需要的成本。
2 住宅区的规划结构形式
规划结构有各种组织形式,其基本形式有:
2.1 以居民住宅区作为一个单独的单元来对居民区进行统一的规划,居民小区是道路和道路之间或者是道路和自然环境之间所区分出的一个体积较大,但是不会分布在城市干道上的一个完整的部分。住宅区的内部设有能够满足人们具体需求的基础设施和相关的部门和单位,用居住的小区来对整个居民区进行组织和规划能够很好地位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同时还能够更好地保证居民区的环境,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促进城市交通的顺利运行。
2.2 以居住团体作为一个基本要素来进行居住区的规划,。这样的组织形式在用地的划分上并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界限,整个居住区是由若干个居住小组组成的。
2.3 将居住团体和居住小区结合起来作为基本要素、这种结构形式居住小区和居住团体较差组成。而居住区是由一些居住小区构成的,而小区又是由几个居住团体构成的,居住区的结构规划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断发展,所以在居民住宅区的规划和建设上也存在这非常明显的多样性。
3 居住区风格塑造
小区风貌和设计规划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在居民区的规划和建设中,需要不断体现创新思维,充分体现出小区的特点,避免小区的规划建设具有非常强的相似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小区能够更好地为小区的居民提供更加优越的环境。
3.1 传统文脉的延续。小区是城市组成的有机体,这个构成单位应充分体现城市的建筑文化内涵、居住环境文脉、城市景观环境等因素,如上海在分析原有居民居住模式的理论建筑基础上创造新理论建筑模式;江南城市采用低层建筑布置、粉墙黛瓦装饰以及传统造园手法,体现江南古朴、清新、淡雅的特色。
3.2 因地制宜的布局。小区基地状况各自不同,规划时如能善于把握地形、地貌和地物作为创造的依据,必然会反映出小区的特色。如基地上的树丛,将其保护并与规划空间有机结合就能反映浓郁绿色空间环境特色。如位于高差较大的山地,依顺山地等高线布置道路和建筑,突出山地建筑的特色。如处于炎热地区,则可采用架空式底层,使小区的绿色空间流通和景观视野贯穿,体现出当地的特点。
4 住宅区道路交通设计
住宅区的道路系统根据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基本上可分为三种形式:
4.1 人车交通分流的道路系统。这种系统适用于私人小汽车较多的住宅区。我国的私家车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因此在现代住宅区中采用此系统应成为主流。
4.2 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当住宅区内私家车很少的情况下可采用这种形式,我国目前已建成的住宅区多采用这种方式。
4.3 人车部分分流的道路系统,在受条件限制的住宅区中无法实现人车分流的情况可采用此系统,或在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另外设置一套联系住宅区各级公共设施的专用道,专用道和车行道采用平交形式。由于私家车的增多,导致空气污染、噪声干扰、交通混乱、景观恶化,也出现了如何合理存放的问题。通常小区内停车方式有三种,即地面停车、地下停车和室内停车。地面停车比较经济方便,但常与绿化争地。地下停车可充分利用基地,如设于中心绿地和运动场地下面,不侵占公共空间与绿地,但造价高。室内停车如为住宅底层架空停车,存取方便,但汽车防盗装置和尾气容易扰民,并易造成人车同道;如为车库集中停车,比较安全可靠,但存取离家较远,不甚方便。
5 住宅区景观绿化设计
住宅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广量大,与居民关系密切。住宅区绿化是为居民创造卫生、安全、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有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少污染、防止噪声等作用,而且在组织居住区建筑群体的多样化和赋以居住区地方特色方面有其独特作用。住宅区绿地规划布置:
5.1 基本要求。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系统,尽可能利用地质条件差、坡地进行绿化。注意美化环境的要求,在植物配置种植方式上,力求投资少、便于管理。
5.2 在公共设施用地内布置附属绿地,和住宅区公共绿地有机组成绿地系统。
5.3 道路绿化。它对住宅区的通风、调节气温、减少交通噪声以及美化街景具有良好。
结束语
住宅的建设和城市建设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且居民区的建设对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一人未办的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城市建设中人性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范文4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文关怀;设计原则
0 引言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中的住宅区的建设和规划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住宅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对城市居民住宅区进行科学规划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是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1 景观规划设计的定义
景观规划设计就是对人的设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环境产生了矛盾,景观规划设计就是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设计,通过景观规划设计从而使人居住的环境和整个生态环境协调一致。现在景观规划设计区别与以往的园林景观设计,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而单独成立的,还要结合当代人和环境的关系,不仅要考虑人的精神享受更加注重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的关系。
2 现代城市建设中景观规划设计在住宅区的应用
住宅区就是居住区,是指城市中由城市主要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设有与其人口规模相应的、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对独立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景观规划设计在住宅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景观规划设计在住宅区内通过改造地形、植物配备、道路规划,设置小景和假山等途径所营造出的能够满足居民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综合需求的景观。
3 现代城市建设中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住宅区的建设就是为人民提供住所,提供休闲、娱乐、交流等活动的空间环境和场所。我们在景观规划设计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主题,了解小区的人民的构成,需求,按照人民对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要求再结合城市建设中整体因素,合理规划设计我们的住宅区,真正做到景为人用,根据小区居民的不同年龄构成,规划不同的公共空间,小区的道路规划也要按照人民的运动轨迹,合理规划,空间的布局更要是做到有开有合,适宜人民在住宅区不同集散和休闲,让人民在规划设计合理的住宅区里面享受与大自然的接触的同时不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景观创造要丰富多彩能够使人们提炼情操,放松心情,更多地接触到绿色随时随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
(2)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就是要合理利用土地的条件,充分利用居住区原有的地形地貌、植物结构等,有效地减少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不必要的资金投入,降低建设成本,再结合小区外部环境的地形地貌、植物结构、资源环境来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让土地的利用率尽量最大化。
(3)植物配备的合理规划。住宅区的植物配备要结合当地的土地的特点选配植物,以确保植物的成活率,达到最佳的绿化效果;不能够盲目的引进外来物种,结果植物的属性与规划中的住宅区环境不适合,造成成活率不高,这样不仅会影响到住宅区的整体绿化,而且扩大绿化成本。例如: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选用驯化的外来及野生植物;乔灌木为主,草本花卉点缀,注重草坪地被、攀缘植物的应用;速生树与慢生树相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等。
(4)注重城市发展的人文关怀。我们所研究的城市建设中住宅区的居住环境,离不开住宅所在地区的文化脉络。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是其在城市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创造城市的景观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居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本身又反映了一定的地方文化和审美趋向,离开文化与美学去谈景观,也就降低了景观的品位和格调。因此我们要注重住宅区的所在的地域文化应用,加入地方美学的审美要求,做到和谐统一,有机结合。在人们的居住生活中,一部分人的审美是建立在地方审美的基础之上,是一种习惯和日常生活的积累和体验,而大多数人的审美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文化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住宅区的文化核心就应该是传统文化的应用,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人文特色就是在剖析了传统文化之后,又结合地方的审美情趣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去规划设计。重视和加强引入居住景观设计的人文原则,正是从精神层面去把握景观规划设计内涵;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把自然环境、建筑风格、社会风尚、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民俗传统、等要素,通过具象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够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因此,在住宅区景观设计时除了选景、造景、移景、借景之外,还应将人文景观吸收进来,从空间形态、尺度、色彩、细部表达来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这种人文景观是地道的本土文化、中国特色。
4 现代城市建设中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1)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住宅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现在国家提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提高,因此我们在规划我们的住宅区景观规划的时候要把住宅区的景观规划设计纳入到我们大的生态系统里面来,不仅遵守我们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更应该考虑到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在大的生态系统中所出的位置,找准位置,合理布局,为维护整体的生态系统做出贡献。
(2)经济效益。加快住宅区开发建设,注重住宅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不仅是解决人民住房问题的需要,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也是开拓住宅市场、形成消费热点、培植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手段。景观规划设计比较好的住宅区有助于提高住宅区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升开发利润。现代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民对我们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住宅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对人民居住环境的合理改善,更能够促进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3)社会效益。住宅区当中合理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既可以向住户提供免费开放的公共活动场所,也可以满足住户个人对私密空间需求。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可以通过美好的环境吸引住户走向室外,回归自然,也为住户提供与自然的交往空间,还可以就近为住户提供面积充足、设施齐备的软质和硬质活动场地,使之加入公共活动的行列,提供住户之间人与人的交往,增进住户之间的感情。住户之间的沟通,活动场所的自由性都使得住户之间得到了精神享受,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为创建和谐的社区环境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通过住宅区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让人民在良好的居住环境中生活为整个城市创造和谐共处的环境做出贡献。
(4)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在近些年不断提出可继续发展战略,可继续发展战略不仅仅是我们的能源消耗的可持续,更是我们整个国家在发展当中可持续,我们住宅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在注重植物配备上,合理的道路规划上,公共空间的开发上等,需要我们在规划我们的住宅区上要多考虑可持续的因素,用可持续的眼光设计规划我们的住宅区,让我们的住宅区在循环利用上达到高的利用率,用发展的眼光规划设计我们的住宅区。
参考文献:
[1]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 严展.对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3] 杨小东.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素的再认识[J].规划师,2003.
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范文5
【关键词】城市;住宅区;规划布局;空间环境;设计
0.前言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期,社区规划已经逐渐转向人文社会的探索,社区规划建设实践与社会原则相背离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有待于从源头上重新探寻社区规划建设的症结并寻求根本解决之道。从城市规划角度来看,传统社区规划以单一居住生活和微观物质空间为对象的研究,探寻符合社区会社原则的空间必须首先明晰其社会原则的内涵,将空间模式研究与可行性的政策研究相结合则可进一步增强研究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1.城市住宅区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
1.1规划布局应体现地方特色
如何创建特色住宅区和舒适环境,要结合多年规划设计的经验和教训,建筑设计和群体布置多样化是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考虑的重要内容。首先,要重视地方特色和建筑物本身的个性,以利通风降温。其次, 要根据居住区规划的整体构思,造型结合色调,平面结合空间综合进行考虑。最后,多样化和空间层次丰富,必须强调在协调的前提下,求多样、求丰富、求变化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的建筑比比皆是,深入发掘民族文化建筑,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小区内所有建筑造型设计均以番禺当地一处乡村的古式建筑为依据,配合现代的规划手法及中国园林艺术的拱托,营造出一个世外桃源式的小筑。
1.2合理安排公共配套设施,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
公共服务设施是为满足居民生活基本所需而配建的,但若设置不当,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居民正常的居住与生活。由于售出后大多数没有作统一要求,本来高雅的商住小区变成小贩成群的杂市区,小区设公厕是为了服务大众,规划时将公厕刚好设在上风位, 造成对住宅区的不良影响。在临小区入口处设一综合楼,以解决管理及使用上的要求,以求配套设施与环境共存。
1.3注意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
不注重户外空间,特别是宅间庭院的完整性,是目前居住区规划中经常忽略的问题,使空间面貌极不美观。从国内房地产界开发的趋势来看,空间环境设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景观设计又是环境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在建筑的实践过程中,建筑规划设计与建筑的景观环境设计是相脱离的,景观设计与建设规划一起同步介入。从总体规划设计开始,除了让景观从建筑里衍生出来、和谐共生外,更应着重考虑的是该住宅区的地域性和地域特点。应重视建筑设计的深层理解,通过营造风格各异的景观环境,深化和升华各住宅区的文化品位和主题。
1.4注意规划空间的有机联系
居住区中的各种规划因素均有其内在联系,而内在联系的核心就是居民,因而要从满足居民居住生活的要求出发,使居住区成为有机的整体和空间层次协调丰富的群体。机动车不进入小区中心,全部停放在大型地下停车场内,停车场顶是小区的中心景观绿化区。绿化景区可结合地形及地下室的高低不同设置各式绿化小品,叠水平台,休闲临水散步径。当地的材料、植物、生态情况、地形地貌、历史人文等情况都成了设计考虑的重要条件,住宅区的文化品位很重要的是从园林景观中体现出来。
1.5规划布局和空间设计要以人为本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环境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是当今世界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环境设计要按照居住者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追求环境的舒适性,提倡居民参与意识,满足居民的不同需要。居住区环境设计应从人的行为和需求入手,为人的使用创造更有利的条件,重视空间的形式,规划设计中把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对使用者的心理和行为等精神方面的需求细心研究。要塑造一个居住园区良好的人文环境就必须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居民的便捷出行、安全措施及社区管理等问题,真正体现出一种对人的关怀,使居民在居住园区内生活方便并具有安全感,有较强的归属感。
2.城市住宅区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设计措施
2.1充分考虑物业管理因素
完善的物业管理是环境维护的进一步延伸和持续,为居民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高品位的居住环境,居住区环境的规划与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与物业管理因素的相互影响。总体规划布局中物业管理因素的考虑在后期管理中,与居住区总体布局密切相关的是居住片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总体布局应处理好规划分区与管理分区的矛盾,便于居住管理片区的划分,处理好不同性质用地之间的兼容与搭配。对服务通的规划应有整体细致地设想和规定,为物业管理的后期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根据,有利于物业管理高效规范的运作。
2.2体现文化内涵与居住区环境的个性特色的塑造
居住文化是城市文化的表征和写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用来表达人类生存的意义,居住的环境条件可看作是社会文化的晴雨表,作为城市与大地综合体的有机部分,应深入研究发掘居住区环境特色表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使居住区环境特色的创造达到城市文脉的延续和发展。规划设计中要尊重和理解地方传统特征和区域文化内涵,深入了解有关的传统和地方文化风俗,理解其内涵和价值,借鉴传统的空间形态,再现环境文化内涵,让居住者产生文化认同感,增进居民之间的亲密和谐。
2.3创造完整有序的小区空间序列
由若干空间组成一个空间群,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可借空间的渗透增强空间的层次感,为室外空间序列设计的完整性提供有利条件。从小区主要入口处起作为前导空间,结合地面铺装成小广场和停车场,利用周围建筑绿化、虚实对比使前导空间构图完整,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注重室内外环境的结合和过渡,成为供全区居民交往休闲的中心地带。这些空间因其数量、大小、形状组成不同成为空间序列设计的颗颗明珠,使整个小区空间序列更为完整,居民在小区各处都感到舒适、富有情趣。
3.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住宅区的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还有很多可研究之处。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生活的环境的更为关注,对居住区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的关键,是以人为本,通过规划设计手法,将住宅、道路、绿化配套,在用地范围内进行精心合理的布置和组合令人满意的公共建筑,构思新颖、和谐的建筑。城市住宅区的环境建设是一个综合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借鉴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进行精心的规划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把人居环境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档次。
【参考文献】
[1]梁永雄.浅谈住宅区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设计[J].安徽建筑,2006,01:15-17.
[2]周萱.促进交往的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初探[D].重庆大学,2005.
[3]罗锦维.高层住宅健康外环境规划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05.
[4]高飞.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
[5]于泳.街区型城市住宅区设计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6.
[6]聂铭.可持续的城市街区型住宅区规划设计[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7.
[7]王变娥.现代城市住宅区规划与邻里关系的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2:142-143.
城市住宅规划设计范文6
关键词:居民住宅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在现代居民住宅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中,必须坚持规划设计原则进行,并结合居民住宅区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和科学化的规划与设计,以尽可能地达到人们的居住环境要求为目标,做好每一项规划设计工作。
1 做好居民住宅区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规划设计中应遵循生态化、人性化、当地文化与特色等基本原则。
1.1 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保留居民住宅区内原有的植被,并将其融入即将规划的生态环境之中。对于添加的植物必须与居民住宅区所处的气候特点相符,确保植物与植物之间无物种的竞争,从而保证结构合理、种群稳定、功能齐全,为构建生态功能多样化的现代居民住宅区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面改善住宅区的人居环境。此外,在环境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结合现有湖泊、溪流等的水文特点,以降低对自然排水的干扰,从而达到控制径流、节约用水、促进水循环和补充地下水并创造良好的气候环境的最终目标。
1.2 人性化的居住环境设计原则
居民住宅区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最终是服务广大居民,因而在住宅区居住环境设计工作中必须遵循人性化的基本原则。通常住宅区的居民绿地使用行为主要有:锻炼休闲、群体活动、安静活动、喧闹活动、从儿童到老人的各种活动等,这些活动往往交叉进行,因而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活动类型的不同,进行人性化的设计,为居民创造和谐的居住环境。此外,还应在设计过程中结合住宅区内居民的需求进行人性化的绿化规划与布局,着重处理住宅区内外部的逻辑关系、区之间的性质差异,确保整个设计的秩序性和完整性,尤其应注重居民的需要和小区特点,确保居住环境设计的人性化,充分体现设计者的设计价值。
1.3 充分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特色
现代居民住宅区的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除了遵循上述两点之外,还应充分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特色,并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相符合,才能全面体现当地的价值观。例如,在《赣州市城市生态系统规划(2010~2020)》中就着力于“千年宋城、生态宜居”的城市景观风貌格局的打造。这里的千年宋城,就是要充分融入赣州当地的文化和特色,打造“千年宋城、生态宜居”的城市景观风貌格局。
2 现代居民住宅区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
2.1 现代居民住宅区的硬质景观的规划设计
现在很多城市都具有开阔的广场、豪华的铺装、木制的花架和亭子以及各种各样的景观,然而很多城市为了考虑商业利益,将广场的设置与居民住宅区相离甚远,因而只限于广场周边居民的使用,整个城市的居民难以得到全面的享受,而且很多广场上连树都没有一棵,使得夏季活动广场的利用率低下。因而在硬质景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在广场附近设置带有座椅的种植池,并在池内栽种落叶大树,夏天乘凉冬天晒太阳。设置亭子时可以选择那些相对安静而又围合的空间,并在景观设计时合理利用宅距,组团布局,并设置足够的小品和空间,确保每个区域都具有自己的活动中心和景观中心,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需求的同时提高城市的社会形象。
2.2 现代居民住宅区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在现代居民住宅区的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中,作为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在选择植物时应根据植物的粉尘吸收能力、抗污染能力、耐阴能力、生长速度等生活习性及灌木、乔木、树冠的大小、叶色、树形等形态特征,结合实际需要来选择,并尽可能的凸显植物的特性。例如,赣州市中心城区2011年保障房工程园林景观及配套设施工程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成功。在植物配置方面,除了常规的乔灌草应高低错落的搭配外,还应注意其与建筑的间距,并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设置:在建筑的窗户周围不能栽种大乔木,尤其是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与常绿乔木。如果为了美观性和对称性以及一些特殊的要求,不得不在窗户周围种植,那么也应至少在确保不论其如何生长也会影响采光和通风的前提下进行栽种,否则就不能栽种,这是因为一旦栽种就会影响建筑的采光与通风。
3 结语
总之,就如何做好居民住宅区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作为现代住宅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应遵循生态化、人性化、当地文化与特色等基本原则,结合居民住宅区特点,个性化和科学化的规划设计,为构建和谐生态宜居型现代居民住宅区风景景观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