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

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管理学研究范式二重性

一、管理学研究范式的含义

范式是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来的一个术语,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赋予这个概念以关键性的作用,他提出科学认识不是简单而纯粹的知识积累;对科学理论进行构思、表述和组织的那种方式受到一些前提或预设的指挥和控制。他要探测一种隐蔽在预设或前提之下的、绝对而自明的集体资源。他把这些自明性称作范式。范式的这一定义同时是语义的、逻辑的和观念——逻辑的。就语义而言,范式决定着可理解性,给事物以意义;就逻辑而言,范式决定着最主要的逻辑操作;就观念——逻辑而言,范式是联合、淘汰、选择的第一原则,决定着观念的组织条件。根据这三个生成的和组织的含义,范式指导、统治、控制着个人推理的组织和那些遵循范式的观念系统的组织。

范式的含义既强烈又模糊,强烈是因为范式具有一种彻底的意义,它是方法论的指导、思维的基本图式、预设或起关键作用的信仰,因此它本身带有一种理论统治权。模糊是因为范式摇摆于多种含义之间,最终以含混的方式涵盖了科学家们对一种世界观的集体赞同。范式概念的不充分和不精确不仅揭示了库恩思想的缺陷,也揭示了思考范式概念的困难。一种范式,对于在这种范式控制下进行的所有话语而言,包含着可理解性的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同时也包含这些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吸引/排斥的逻辑关系的类型。一种范式的性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界定,第一是对主要的可理解性的范畴的推广或选择;第二是对主要的逻辑操作的规定。

管理学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管理学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它主要从科学哲学角度探讨与管理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管理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在既定的范式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务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沿着既定的路径。按照管理学家的解释,知识的发展一般是遵循一定的路径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在管理实践中,一般现存企业是在已有管理知识范式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寻求管理变革或改进管理的。而新企业和新技术往往会带来知识跳跃式发展的新范式。如果一种新技术的背后有全新的知识范式作为支撑,那么将对已有的管理理论、技术和能力构成威胁。

按照库恩的标准,管理学范式是划分管理科学共同体的标准,不同的范式决定管理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而某个特定研究方向或领域内所特有的共同世界观、共识及基本观点则形成管理学家群体。管理学范式就是管理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知识假设。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不同,所以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管理学范式理论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本体论视角,二是认识论视角,三是方法论视角。所以管理学的范式理论是以管理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与管理学之间呈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管理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

西方的管理思想和学说从产生的时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泊的组织理论等;第二类是行为管理理论,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而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第三类是当代的各种管理理论,产生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至今。这三类理论只是产生的时期有先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它们相互影响,继承演变,形成各种流派。根据不同的逻辑起点,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有两个范式,一个是以组织的效率为起点,另一个是以人的需要为起点。前者被称为科学主义范式,后者被称为人本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是以组织的存在为根本,把人纳入组织,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组织效率;人本主义范式把人的存在和需要作为根本,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罗为代表,通常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该范式的核心是如何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科学管理”注重的是如何改进职工的工作表现,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辩识性和可重复性,泰罗坚信通过确定出工人完成某项作业的最佳时间,管理者就可能判断工人是否干得出色。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带来了组织效率的提高。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在泰罗范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在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其方法论范式深受自然科学方法论范式的强烈影响。这种范式认为,组织及其管理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管理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从观察经验事实出发,研究和发展组织及其管理领域内的一般性普遍规律。:

科学主义范式体现在具有理性约束的个体追求服从技术规律和组织纪律带来的高效率。从人的行为特征来看,“经济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因此,假定每个行为主体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管理原理、原则和制度必须以管理主体的个人行为为基础并且可以从社会历史背景中抽象出来。单个行为主体都服从于技术规律,通过时间动作的分析,实现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工作条件的标准化和工作时间的标准化。适应这样的行为主体的组织是一个高度结构化、形式化、不受个人支配的集权组织。

三、管理学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

管理学范式的第一次变革是由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完成的,人本主义者指责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不道德的,是将工作“非人性化”,并把极具人性色彩的管理变成了简单的效率衡量。他们对科学主义范式提出批评,认为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问题,人是每一个组织中的核心,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应当重视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从人本主义范式的理论主张可以发现,行为管理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对人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使得管理活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更加符合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古典管理学的原罪促成了人本主义范式的兴起。人本主义范式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诠释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强调管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认为组织及其关系现象的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外化或客体化,是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严格来说,行为科学学派来自于社会学,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在任何社会组织中群体总是由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

人本主义范式强调应把人放在管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不是原材料、资本、机器、土地或能源,而是人。这里所说的“人”,是被看成“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他们是不断地被密如蛛网的人际关系网所包围,而他们自身也是这个关系网的一部分。在人本主义范式中,整个人类的本性是由积极的与消极的、崇高的与卑劣的品质构成,他们反对科学主义范式把人看成仅仅是一味索取的自利主义的“经济人”,强调利他主义与给予的品质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同时该范式强调人的潜质的生长与发展,而且这种潜质的生长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中,是不断成长和进化的,是随着时间和社会文化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早在西方科学发展的初期,培根(F.Bacon)就觉察到了对一切认识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束缚,并同时觉察到了摆脱这些束缚的必要性。他在对认识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进行诊断时指出,认识的使命在于把认识从社会——文化规定性中解放出来,使认识成为科学。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已经获得的合理性会随着促使它形成的那个过程的延续而削弱,合理性的操作特征会被不合理的社会力量所截取和利用。组织理论学家布赖尔和摩根在《社会学范式与组织分析》一书中隐含地指出,社会科学理论主要有两条轴线,一条代表科学本质属性的连续体,另一条代表社会(组织)本质属性的连续体。科学的本质属性强调稳定性、可证实性和规定性,而社会的本质属性体现为永恒的变革。

四、结论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分别是管理理论中注重技术与注重人的两个主要方面,这两种范式的发展构成了早期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前者注重的技术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科学主义范式不断变革,所以科学主义范式恰好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社会性。而人本主义范式注重人的需要,认为人是组织的核心,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而且是人,这样的观点恰恰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科学性。人是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样的研究方法正是辨证的和科学的。组织及其管理的效率不仅是科学主义范式理性创新所产生的效率,也包括人本主义范式对工作认同的诠释所产生的效率。

从本质上分析,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在于西方大范式。这个大范式是由笛卡尔提出并随着17世纪以来欧洲历史的发展而确立了下来。笛卡尔的范式把主体和客体分离开来,使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领域,一边是科学和客观性研究,一边是哲学和反思性研究。这个范式决定着一种二元世界观,也是同一个世界的二元化:一方面是必须接受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客体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提出存在、沟通、意识、命运等问题的主体的世界,客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而主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人本主义范式。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豪斯曼编,丁建峰译.经济学的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法]挨德加.莫兰著,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罗珉.管理学: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李郸.管理学的历史演进:研究范式的角度.财经科学,2005,(5).

[5]罗珉.论管理学范式革命.当代经济管理,2005,(5).

[6]魏文斌.西方管理学范式的三种维度.国外社会科学,2007,(1).

[7]罗珉.论管理学复杂范式.管理科学,2006,(1).

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 设计企业 设计管理 对策 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设计管理学是在设计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学及市场营销学发展起来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日益成为企业在设计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及竞争策略。本文在研究设计管理基本理论的墓础上,从设计管理在企业应用的实际意义角度,提出产品创新战略是现阶段设计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1.1设计管理学研究的兴起

设计管理是整个管理内容的一部分,是现代管理学孕育的一个新的分支。在对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对设计的管理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然而,由于设计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特别是设计活动的多元化与不确定性,导致长期以来设计管理的理论还很难具备相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另外,设计师与通常的管理者对于设计观念存在着巨大差异是设计管理兴起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在我国,设计管理研究刚刚兴起,与一些设计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越来越成为一个资源整合的活动,现代设计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由此而引起的对设计管理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也日趋显得更为迫切。

1.2对设计管理概念及研究范畴的再认识

设计管理学最早于1965年英国政府奖励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设计效率化方面做出的贡献颁发设计管理大奖时出现,对于设计管理的定义至今尚无定论。笔者认为设计管理应该是一种将设计资源整合的过程,并且利用设计实现一系列目标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管理的含义也会不断变化,因此,为设计管理做一个确切的定义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2我国设计企业发展分析

2.1我国设计企业现状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着设计行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式,设计行业队伍也不断壮大。设计组织形态丰富多样。与相对发展较早的境外设计机构相比,中国设计机构的设计管理现状,设计管理的意识、制度、法规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与不足。国内的设计机构也开始思考应对的策略,并做出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境外设计公司在给我国设计机构带来强烈竞争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

2.2设计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我国的工业设计还处于生产型阶段,模仿和抄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市场调查是设计的前提,但在实际操作中,社会的急剧发展和信息获取的容易导致消费者行为日趋复杂化,理性的数字常常不能对快速变化的消费者心理做出及时的反馈;其次,市场调查和分析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中国企业或者不具有这样的实力或者不愿意进行这样长远的投资。

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知识知之甚少,造成大量知识产权流失。另外,在专利保护方面,我国专利制度实行时间不长,专利意识较弱。当企业核心技术产品被他人仿冒销售后,无法以法律的武器进行还击而蒙受了很大的损失。

3设计管理与设计企业

3.1设计管理与企业管理

设计管理以实现设计的最大价值为出发点,解决设计与经济、设计与决策、设计与组织创新、设计与项目管理、设计与人才配置等问题。因而,设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整体的管理战略。

设计管理能够满足企业经营的个性化需要,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设计氛围和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产品创新设计的涌现、加强不同领域的合作。还能够将技术迅速商品化,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更好地为市场服务、创造新市场,有利地建立稳定的设计团队,创造独特的企业形象。与此同时,企业经营还反作用于设计管理,为设计和设计管理提供直接的目标指引。

3.2设计管理在设计企业中的应用

3.2.1设计管理在设计企业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设计产品的质量在企业经营理念中不仅指产品自身的质量,更重要的还应包含产品对受众群体所产生的精神质量。这种精神质量是产品外观、品质和体验感所带给人的满足感,而精神满足感的保证往往是企业经营者所忽视的。设计管理在产品设计创新过程中对设计策略、设计监督和设计控制的管理成为实现产品设计创新目标的根本保障。

设计人员和设计团队是设计的主体,作为一种设计资源也属于设计管理的范畴。设计管理基于设计人力资源在企业产品设计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将其作为内容的关键环节。根据设计项目和设计人员的能力决定所需设计角色,明确设计责任,明晰各角色间的从属关系。

3.2.2设计管理在设计企业形象建立中的应用

品牌作为企业及其产品的特定形象标识,还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征。设计管理通过管理的方法对品牌形象中必须保留的元素进行强制性保护,并规范设计样式,甚至于从持续更新的角度来保持设计的动态发展性。如果没有设计管理对品牌形象持续发展性的思考和管理,就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生命周期,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设计管理通过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宏观控制,将子产品的设计任务规范补充到企业整体品牌形象战略中去,并通过对设计团队强有力的控制能力将所有的设计人力资源集中起来,对各子产品的形象进行设计,避免了“分头”设计将会产生的设计各自为政的现象。

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财务金融;财务管理;学科;必要性;架构

财务管理学是对企业的资金进行规划运筹和控制的一项管理活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奖金流动及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该学科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企业内部的财务问题,主要是从内部管理视角来解决如何筹集投资所需的资金,如何进行有效的投资以及如何进行企业盈余的分配等问题。在企业理财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金融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情形下,这样的分析视角是缺陷的,它无法完整地理解和分析企业价值的来源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改革、发展和重建。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我国财务管理学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财务金融学科的设想,以适应企业金融活动实践和教学要求。

一、构建财务金融学科的必要性

在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日趋完善,企业的财务活动已开始全面融入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范围和区域限制基本取消,进入速度大大加快,这必将使我国金融市场发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的财务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财务理论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财务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将研究视角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用外向型的研究视角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研究。基于这种认识构建一门新的专门研究企业财务金融活动的财务管理的学科――财务金融学,是非常必要的。

1.以金融市场为核心的开放式的研究视角

从西方发达国家财务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随着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在一国经济体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财务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已经从注重组织内部财务活动的内向型分析视角转向以金融市场为核心的外向型分析视角。诸多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金融市场的特质贯穿于公司的财务决策。美国著名财务管理学家罗斯在“Corporate Finance”第六版序言中集中体现了这一观点:“公司财务(Corporate Finance)的教学和实践从未像今天这样富有挑战性和令人振奋。在过去十年,我们目睹了金融市场的变革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全球的金融市场也未曾像今天这样一体化。公司财务(Corporate Finance)的理论和实践在快速地变化,因此教学必需与之保持同步发展。这些变化和发展给公司财务这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根据最近出版的西方财务管理学教材可以发现,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财务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已发生了重要变化,如何使企业等微观金融主体获得最大化的价值成了财务管理学的主要关注焦点。这为我国财务管理学科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2.增强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环境的适应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其生产经营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特别是在一定的金融市场环境中进行的。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面临各种各样风险日益加剧,如利率、汇率及重要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为了有效的规避和解决这些不确定因素,企业必须有效的利用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市场经济的实质是货币化的经济,金融手段全面介入经济的运行,金融活动牵引着商品的生产、交换和生产要素的重组,发达的金融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对企业资金的筹措、运用的社会化具有重大的影响,它使企业的财务活动从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与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交融在一起,并动态的联系在一起。从金融的角度看待公司财务,就不会关起门来,只作公司内部的财务分析和财务预算,而会把公司财务管理与整个社会的金融运行联系起来,把个别企业的财务活动看作整个社会金融的一个细胞、一个作用点、一个基本要素;也只有将公司财务纳入到金融理论体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金融学科的构建,可以改善与增强财务管理学与现代金融环境的适应性,并更符合现代企业财务活动的现实要求。

3.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实践性

传统的财务管理学主要关注各种财务技术的完美程度,诸如财务预算技术、财务控制技术等等。在其分析框架中,金融市场、人力资源、公司治理等都被视为外生变量,即对财务技术的影响是唯一的,因而可以称其为一种技术主义财务管理学,它割裂了企业的金融行为与“企业”现实和“金融”现实的内在联系,导致了传统财务管理学的理论与现实缺失以及学科体系的不完整,并进一步引致了财务理论与企业财务实践的脱节,财务管理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脱节。如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在金融市场环境中进行的。这些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面临各种风险,如利率、汇率及重要原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为了有效的规避和解决这些不确定因素,企业必须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进行风险管理,而传统的财务管理学基本未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此,财务金融学科建立应当在关注企业金融活动实践,在注重实际应用基础上,系统地总结当代财务学、金融学、管理学、社会学、数学等学科理论的重要成果,并将与企业财务金融活动密切相关的公司治理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有效市场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委托理论、投资组合理论、金融衍生工具等纳入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全面反映该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使得该学科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更贴近与企业财务活动的实践与应用。

二、财务金融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财务金融学是关于企业价值创造的学问,是指企业从事的金融活动,贯穿于企业内部和外部,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并与整个经济环境相适应,与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良性互动不断发展、深化和完善的学科。该学科具有显著的动态性,是连续的、动态的企业财务管理,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财务金融学作为一门正在逐渐形成并发展的交叉学科,它的建立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诸多学科。从财务实践看,财务金融学科可以看成是传统财务管理学以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为依托进行的改革和创新的产物。从渊源来看,财务与金融原本就是一体的,企业财务理论所研究的对象即现金流是置于金融市场中的现金流,股票、债券等概念属于财务还是金融学的范畴,并不能做出清楚的区别。在英语中,财务与金融都用同一个单词“finance”

来表示,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佐证了财务管理与金融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笔者所提出的“财务金融”的范畴,是对财务理论的还原,重现了财务管理和金融之间的一体关系。

2.财务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财务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加以阐述,前者是财务金融学的本质内涵,后者则指财务金融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界定。

首先,从内涵上来讲“财务金融学”是由“金融学”衍生而来的。黄达(2003)将金融界定为“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从其发展历程看,金融范畴的萌芽、初步形成、发展等各形态的演变历程本质上是一条“经济价值拉动型”的路径。由此,可以认为金融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经济价值创造的学科。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化,特别是现代公司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是与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相辅相成的。而现代公司制度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新的金融资产,使得企业投资、筹资、营运资本管理、风险管理方式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从而促进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这就是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场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共生互动性,也是财务管理学科建设的基础。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学已经偏离了共生互动性的要求。与现行财务管理学科不同,财务金融学科专门研究以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为依托的企业价值创造的各类经济活动。

其次,从外延上看,财务金融学科的建设涉及到与相关学科的界限如何划分的问题。财务金融学的相关学科比较多,在此主要探讨财务金融学和财务管理学、会计学的关系。财务金融学是在对传统财务管理学进行创新而发展起来的,虽然两者在研究角度上有一些区别,但两者可相互借鉴甚至合二为一,即财务管理学作为分支学科列入财务金融学科体系。尽管学术界对于财务和会计两个学科的关系仍然众说纷纭,但我们认为两者之间虽然存在密切联系,仍然属于两个独立的学科。财务管理学科侧重于通过研究企业再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来探讨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其核心内容包括投资、筹资、营运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而会计(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则侧重于研究核算和监督,并向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有用的信息,尤其是现金流量的信息。从本质上看,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因此,如果说财务管理学科研究现金流量,那么它研究的是现金流量本身,而会计则研究现金流量信息,两者是有区别的。如前述及,财务金融学作为研究以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为依托的企业价值创造活动的学科,就其研究对象来说和财务管理学是一致的,只是财务金融学的研究视角更富开放性和动态性。因此,财务与会计的上述区别同样可用于区分财务金融学与会计学。

3.财务金融学的研究方法

从学科的研究方法看,财务金融学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也是综合性的。主要包括:①实证方法。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从企业金融活动的实际出发,才能把握国内外企业金融活动的现状,并对实际工作起指导作用。因此,财务金融学科将涉及较多密切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②定量分析方法。采用计量经济学、数理统计学、会计学、投资学、证券学和市场学等方法及数学模型,对企业的金融活动进行定量分析,如企业价值分析、风险与收益的计量与分析、投资收益与融资成本等的分析、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和价值创造等。③其他方法。为了财务金融学科的完善,对企业的财务金融活动进行深入、全面地分析,在具体的研究中还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采用演绎法和规范研究的方法,对以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为依托的企业价值创造的各类经济活动进行分析。

三、财务金融学科的内容架构

财务金融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在理论上应当具有完整性,在结构上具有系统性。王化成(2000)指出,财务管理学的理论结构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构成系统或物质的基本要素或元素;二是这些要素或元素在整体中的作用及其排列组合,即要素之间的联结关系。本文所构建的是以研究对象为逻辑起点、以财务金融目标为导向,包含公司治理、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投资、融资、风险管理等一系列相互统一的研究要素的财务金融学理论结构。就学科内容而言,财务金融学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公司治理与财务金融

公司治理理论与财务理论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财务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有效的公司治理。传统的财务管理将公司治理视为外生变量,从而将制度因素排除在财务理论的分析框架之外。在将研究视角扩展到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后发现,传统的研究方法存在缺陷。史莱佛和韦斯尼(Shleifer&Vishny,1997)曾对公司治理下了一个经典定义,即公司治理“就是安排各种手段以便那些公司资金的提供者可以以此保证他们能够投资收益”。公司治理的目标,除了逻辑一致性意义上的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还在于推动企业形成企业竞争制胜所需的组织能力方面创造潜在的价值机制。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够提高企业一系列财务金融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了保障机制。

2.信息不对称与财务金融

金融市场的企业价值评价机制依赖于市场的信息处理功能。因此,财务金融学作为一门金融视角下企业价值创造的学问,就有必要将信息条件纳入财务理论的分析框架。尽管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已经吸收了部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全面和系统。信息不对称作为财务金融决策的约束条件,贯穿于财务金融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融资、投资和风险管理决策等。因此,充分重视信息变量对财务金融决策的影响,可比传统财务管理理论更加全面和真实地考察企业价值的创造过程。

3.金融市场、金融中介与财务金融

这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介绍金融市场和中介组织的类型和功能,其中主要包括与企业的财务金融活动密切相关的类型和功能;另一方面,阐述金融市场和中介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这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现代企业的沿革历程看,企业价值的创造和金融市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共生关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业与经济同步发展,金融活动不断深入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企业等各经济主体创造价值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企业等经济主体的成长又反过来作用于金融业的发展,促进金融体系的改革和不断完善。从金融市场的功能角度看,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创造、风险规避、资金融通和控制权市场等功能与企业价值创造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4.金融视角下的企业投资

该部分从金融的视角重新阐述了企业的投资活动与企业价值创造之间的相关性。企业的投资活动是要把所取得的资金投向能创造尽可能多价值的方向和领域,而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可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有效率的平台。金融体系的创造具有投资功能的金融产品的功能为企业寻求投资机会、创造企业价值提供了条件。金融市场的投资功能源自市场内生的企业价值评价机制,而这种机制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条件基础之上。金融市场中的信息是严重不对称的,为了更真实地考察企业的投资活动,应着重论述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的投资决策。

5.金融视角下的企业融资

该部分从金融的视角重新阐述了企业的融资活动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企业的融资活动需要持续地取得成本尽可能低的内部或外部资金来源。不同来源、不同方式的融资渠道,具有不同的财务风险特征和融资成本,并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为企业构建最优化的资本结构提供了可能性。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创造了具有不同收益和风险特征的金融产品。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企业通过发行不同的证券加以融资组合,以期在融资成本和风险之间做出合理必要的权衡。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的配置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正是财务金融学所要着重考察的。

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范文4

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存在而产生、发展,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定义,但并不影响我们研究、发展安全文化,将其应用于实践。谈到安全文化,首先应该考察“文化”。

1、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有多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一定义将文化扩展到除自然以外的人类社会的全部,但没给出对文化的明确定义。因为它把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任何事物(包括精神和物质)都纳入了文化的范畴,而文化的涵义应多属于精神的范畴。由人类创造或改造的物质与文化密切相关,可把这些物质看作文化的“载体”,即任何一件由人所创造或制作的物品,无不承载着制造(作)者的价值观、审美观、艺术或技艺修养等文化的涵义。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文化”时,一般并不是指广义的文化,而是特指人类精神方面的事物,如文学、艺术、教育等,常说的“从事文化工作”的文化即为这种含义。这种“文化”是一种狭义的文化,比这种狭义“文化”更狭义的

“文化”,仅指知识水平或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提高文化水平”、“学习文化”等。

2、安全文化的概念

由于对“文化”有多种理解,因此对“安全文化”也有多种表述。相对于广义的文化,我国有人将“安全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安全文化的首创者——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给出了相对狭义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对INSAG的定义进行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这两种定义把安全文化限定在精神和素质修养等方面。在许多有关安全文化的论文和材料中,常常看见诸如“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倡导安全文化”、“普及安全文化”、“学习安全文化”等字样,这些实际上将安全文化看作一种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意识、观念、态度、知识和能力等的综合体,与狭义安全文化的观点不谋而合。从理论上研究和探讨广义的安全文化是应该的,但对于促进实际安全工作而言,则不宜使用广义安全文化的概念,而应使用狭义安全文化的概念。要说明这个问题,就要分析安全文化的本质。

3、安全文化的本质

“安全文化(SafetyCultrue)”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而“Cultrue”一般译为“文化”,但还含有“教养、陶冶、修养、培养”等意思。从INSAG和HSCASNI对安全文化的定义来看,将“SafetyCultrue”译成“安全修养”或“安全素养”似乎更确切。实际上,研究安全文化、促进安全文化发展的目的是为人类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而其目的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行为符合安全健康的要求。这种对安全健康价值的认识以及使自己行为符合安全行为规范的表现,就是所谓的“安全修养(素养)”。安全文化只有与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修养,才能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方面真正发挥作用。这就是笔者认为的安全文化的本质,或者说是大力倡导推行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狭义安全文化的概念反映了这个本质。广义安全文化包含人类所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果将广义安全文化的概念应用于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或社会生活实践中,必然推论出安全文化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结论,并由此产生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法规制度、安全设施设备、安全宣传教育、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理论知识等都属于安全文化范畴的观点。在使用这一概念从而推动安全工作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为容易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感情上的抵触或工作上的茫然。因此,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应该使用狭义的安全文化概念。

(二)安全文化的功能

笔者认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具有如下功能:

1、教育功能。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根据安全工作的客观实际与自身要求而进行设计的一种文化,它符合施工企业的思想、文化、经济等基础条件,适合施工企业的地域、时域的需求;它传递着施工企业关于安全的目标、方针以及实施计划等信息,宣传了安全管理的成效。既具有相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具有教育性,以促进全体成员产生心理的制约力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高校;经管实验室;管理;问题;对策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相应的,对经济管理类的人才需求也就越来越大,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及发展前景十分明朗,而社会各界对经管类的信任也比较关注,一方面希望他们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还期待他们在行业能内能够有十分引人注目的表现。这些也成为了各大企业在招聘时的“金标准”[2]。国内各大经管类高校根据这一变化,迅速调整教育观念,摒弃原有的“理论重于实践”的教学理念,转而进行“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的教学观点。根据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大量的经管类实验室也一一建立起来,但随之而出现的在相关实验室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令各高校十分头痛。

一、高校经管类实验室的特征和功能

经济管理学同时具有文科和理科的一些特点,这就决定了其实验无论是在内容、形式甚至实验性质上,与其他学科都有本质的区别[3]。经管类学科的实验应该是运用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关的实践内容以及实践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经管类实验室存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而:首先,应用不同的手段。模拟各种不同的经济学场景,以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技术解决相应的问题,在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逼近真实的实践来体验、理解理论知识的含义。这样,在实践的同时也增强了理论教学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经济管理学很多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利用现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模拟这些场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对于一些多门学科相互结合的职位更是要多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一边加深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尤其是像与银行相关的一些学科,如果要提取银行的相关操作案例,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商业机密,这就给实践教学增加了难度,而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可以模拟相关场景,这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优势,就要建立相关实验室,通关相关技术,将经管类学科的各种教学模式进行融合,模拟实践场景,帮助学生学习。其次,供老师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经济管理学这一学科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单纯的理论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要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确切问题,从而得出结论[4]。然而,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了这两类人都没有足够的相关经历,这对于经济管理学来说是致命的弱点,同时也极大的限制了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但是若有经管类实验室可以供他们研究使用,那么将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极大的提高老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第三,可以作为实践基地,供学生练习和实习使用。经济管理学虽然属于文科范畴,但是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是学生在毕业后,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就会有大量的模型、大量的数据去处理,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无论是计算机还是专业建模等等,都要可以很熟练的去操作、解决。经管类实验室就可以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可以使学生在其中进行数据的运算和处理、熟悉和联系计算机的操作以及专业建模的练习。经管类实验室的存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还可以丰富学生学业,提高学生竞争力。现阶段,各大高校对经济管理学类实验室的认识越来越深,对其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情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大量的经济管理学类实验室建立起来。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在建设中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后期的整改和使用也差强人意。

二、高校经管类实验室现存管理问题

1、注重实验室的数量,忽略使用质量。这种情况导致很多相同的实验室被建立,但是因为功能相同,使用却很少,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很多学校的实验室并没有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而是各院系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建设、管理。这样会致使很多部门采购了同样的物资,但是使用率却很低[5]。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得资金和物资都不能发挥最大效能,造成了资源浪费,从而使得实验室的使用效率较为低下,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功能和作用。2、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师资力量匮乏。由于实验课程开始时间晚,经历时间短,而绝大多数教师由于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工作,并没有实验教学经验,造成能够担任实验课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师人数少。这样又使得部分实验室虽然建设的很好,但是并不能投入使用,一来造成了实验室的资源浪费,二来也不利于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利用实验室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专业素养。3、实验室教学管理与教学模式不符。实验室的教学档案是实验室的宝贵资料,其在记录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教学档案是评价一个实验室教学水平高低最直接、最具有说服力的东西,它的存在可以作为评价实验室整体水平的评判标准。但是,由于缺乏管理经验,一些高校实验室的档案管理工作差强人意,只是不能很好的利用起来,教学工作的评价也不能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给评价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4、实验室开放所需经费不足经管类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本身就要入大量的资金,而且实验室使用起来就要投入一定的管理力量,还要有一定的物质损耗,这也需要一定的资金;另外实验室的开放似的实验项目渐渐增加,实验的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进而被动的要求增加指导教师的数量和力度,这一项又一项经费开支并不是小数目,但是大多数高校拨给经管类实验室的经费并不是很多,这就造成了实验经费不足的局面,导致实验室的开放性大大降低,实验室的作用也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7]。5、缺乏有效的实验室开放管理体制现阶段,很多高校都建立了经管类实验室,但是管理层面和管理模式不尽相同,有的由学校高层直接管理,有的则由相关教学院系甚至是教学教研室管理;另外,各大高校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也不同。不过,无论什么样的管理办法都没有就爱那个实验室的最大更能发挥出来,尤其是一些学院为了方便教学和管理,将实验室设在自己学院,使实验室资源不能与其他学院以及同校单位共享。还有些高校的管理方法较为单一,这都不利于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更不用提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了。6、实验技术不达标在一些重视理论教学,不注重实践教学的高校,在实验技术方面落后较大,长期的理论教学让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低下,在实验技术方面不达标,甚至有些高校在相关方面的知识严重匮乏[8],在实验室建设之初教学设备的引进、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都不能紧跟相关行业的变化,最终实验室的建设质量也是不能达到业内的平均水平,甚至达不到验收标准。还有些高校的实验室,无论从规模还是功能上来讲都是国内一流的,但是由于国内在经管类教学实验改革起步阶段,实验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学生之前也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同样是教学课程的开展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期望值。

三、强化经管类实验室管理效果的措施

1、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寻求更好的管理办法。依据经济管理学各学科的特点,分析其教学特点,然后再进行实验室的管理模式、管理办法的改革,将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发挥资源优势最大化。还可以将实验室改成多功能型的,将实验教学资源与其他有需求的学科共享。

2、加快转变教学模式。经济管理学类的实验室与其他专业、学科的实验室不同,其他实验室的作用在于辅助教学,而经济管理学类的实验室的作用不仅在于辅助理论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另一重要作用是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除此之外,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的特色,其教学内容,相关行业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所设置的实验课程更是大相径庭。所以,经济管理学类的实验室应该根据这一特点自主安排课程,从而将资源的利用率再一次提高,放大实验室的使用效果,设计符合学科特点的实验内容,如经管类专业实验内容可按照各自的特点将实验分为经济类和管理类两种不同实验,学校的相关部门可以配合实验室进行相关的教学体制改革:将管理类专业实验课根据课程划分为会计实验课、审计实验课、统计实验课、则务实验课、商务实验课、经营实验课等等。但是,因为大多数学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且实验内容比较确定,有独立的教学体系和大纲,因此,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的学科及其特点对实验所需的物品分类采购、管理、发放,将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3、加强实验课程的规范化管理。实验课的主要作用是向任课教师、学生或者相关科研人员提供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同的教学课程有着不同的等级划分,所以,实验课程的设计要紧扣这一特点,根据不同的层次,制定相应的计划[9]。例如,实验的第一目的是通过实际的模拟和操作,学生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习如何对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处理,按照要求书写实验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要合理的分派任务,规划好实验进行的步骤,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在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都样对实验室进行检查,常看是否有设备的损坏等等;其次,实验课的目的还在于训练学生的自主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依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按步骤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在这一阶段中,要严格保障执行实验室的相关规定,保障试验接下来的阶段顺利进行。

4、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经管实验室不仅仅要做好像计算机及其他专业设背的保养和维护工作,还应加强文件档案包括实验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验结论性报告以及设备保修卡、说明性文件等的管理。文件管理要求对各类文献和电子资源进行分类和存储,每种资源分为录入、便于更新和查找[10]。

5、创新经管实验室管理体制。对于经管类实验室的管理,应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构建管理平台,将所有的经管类实验室联系起来[11]。这样,不管是做课题研究的专职研究院还是上课的学生老师都可以相互交流心得,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教学和师资资源共享,还能够推进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增强多元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6、全自助管理。实验室的全自助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模式主要适用于像经管类实验室这样在使用前并不需要做较多课前准备的实验室。这种实验室一般开放性较强,就像自助餐厅、商场、自动贩卖机一样,随时都可以对外开放,任课的老师和上课的学生随时都可以来到实验室练习操作[12]。上课时,老师和学生只需要登录模拟系统就可以完成教学、复习、学习以及课后练习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全自助管理模式还能够给学生和老师提供较为自由的时间分配,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实验室做学习和操作练习。总的来说,实验室的全自助管理就是做到在教学时间、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的全面自助。

7、半自助管理。半自助管理也就是针对某些要求较高,技术性强的学科,在全自助管理模式下,有管理层对其进行一定的干预,这样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个性来定制教学模式。这种管理可以分为定时开放、定向管理、预约使用等等。

8、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在现代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着同样的重要。所以,要不断提高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有效的奖罚措施促进人才的保留与引进,刺激现有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引进相近的管理经验以及相关的实验教学人才,组建具有较高教学实力、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提高实验室整体水平,促进学科教学发展。

作者:魏学玮 单位:武昌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宋肠、马亢.大学生创新实验中的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科教纵横.2011(03).

[2]张伟、郭顺京.开放式实验教学网络建设的研究.实验室科学.2011(2).

[3]王科飞.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开放式实验室建设.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3]曾小彬.试论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01).

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管理理性化;制度因素;人文动因。

回顾西方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它们能有今天的成功以及引以自豪的管理理论体系,完全是和它们在管理中所体现的理性化密不可分的,这种理性化正是西方人文精神在管理领域的集中体现。可以认为,在西方管理学体系中,理性一直以来都占据着核心地位,人们对理性的假设是普遍存在的,并具体表现为科学化、制度化、科层化等外在形式。[1]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近性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与各种理性的制度因素及西方特有的人文因素、文化结构分不开的。而在西方管理中所体现的理性化因素则完全植根于这种理性的资本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在对管理理性化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时也离不开制度和人文这两个层面的因素。

一、形成管理理性化所必要的制度因素

(一)商品文明与经济理性的形成

管理文明根源于成熟的商品文明,管理理性化产生的先决条件是理性经济环境的存在,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完全演进是西方管理学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在商品文明中,每一个经济主体都遵循“理性人”、“经济人”的假设,其行为都是基于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这种经济理性决定了企业管理行为必然呈现出理性化的色彩。

(二)产权制度的法律保证

产权明确才能权责清晰。一个在法律上强有力的产权制度能够明确界定交易边界,有助于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使其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从而提高社会合作效率。产权制度在市场经济中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通过制度的力量塑造出有着强烈逐利欲望的健康经济主体,使企业的财产权和剩余索取权有着明确的收益人,保证企业所有者的各种经济行为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理。

(三)企业家和职业经理阶层的出现

管理理性化造就了企业家和职业经理阶层,反过来,这一阶层的形成又成为保持管理理性化的重要基础。企业家不是一个实体概念,而是一个职能概念;不是一个持久不变的职业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变动的理性选择。因而,不论是熊彼特,还是其他经济学家,都是从职能上来定义企业家的。比如,熊彼特就认为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突显了企业家理性精神的核心和实质。

(四)健全的人才交流市场

从整个社会来看,健全的人才交易市场能够保证每一个企业的活力。没有人才的合理流动,也就无法实现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直接导致企业的用人行为缺乏理性。只有在一定的人才市场压力下,企业内部才能按照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原则建立起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才能实现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获得个人的成长。因此,合理自由的人才流动是企业管理行为及其员工工作方式理性化的基本保证。

(五)完善的价值评价机制

企业中一套良好的价值评价机制不仅有利于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价值评价机制可以促使企业克服短期行为,从而理性地将企业的近期利益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同时,对于企业员工而言,完善的价值评价机制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业绩考核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每个成员的价值和贡献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促使每个成员的工作行为趋于理性化,以达到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双赢的局面。

二、人文因素才是形成不同管理模式的内在动因

上述各种制度层面的因素对于管理理性化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引导管理理性化的产生和发展[论\文\网LunWenNet\Com]。但是,我们在广泛穷诘各种制度条件之后,发现这些并不是管理理性化形成的充足条件,应该看到,在一些社会中这些因素并非完全阙如,但依然很难在管理中形成理性化,比如中国在经历二十多年的改革实践后,可以说上述制度因素已经有了一定的发育,但管理理性化因素在企业中仍然遇到很大的障碍。而在西方社会里,当这些制度因素一旦具备以后,管理理性化也就顺乎历史潮流地自然表现出来,为了探究这其中的巨大差异,我们必须把研究的目光投向能够表现不同社会文化的人文因素。

应该看到,人文因素才是管理的母体,它是管理走向不同模式的内在驱动力。正如美国学者所说的那样:“管理思想不是在没有文化的真空中发展起来的,管理人员往往会发现,他们的工作总是受当前文化的影响。”[2]不同社会的文化背景、人文因素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因而其管理思想、管理行为和管理手段也就各有差异。我们可以认为,人文因素作为一种内生变量在东西方不同企业管理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同,是人文文化、伦理文化,它强调人性本善,长于协调人际关系,追求群体的和谐。和西方的防范性管理不同,东方管理具有引导性的特点,即通过特定的途径,使员工接受企业准则和伦理,从而形成自我管理、自觉管理的特点。这一管理不妨称之为“柔性管理”,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突出了人性的重要性,加强了对人基本信条和价值理念的关注,但是,在以“情”为纽带进行管理的同时,忽视了“法”的重要性,增加了企业管理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表现为管理行为散而乱,并且依赖群体的惰性思想,抑制了个人创造力的发挥。[3]

东西方文化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不能绝对地否定其中的任何一种,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两者都有不利于管理发展的消极因素。在中国企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我们要肯定和承认东方管理模式中积极因素,而另一方面,我们企业中表现出来的严重缺乏管理理性的现象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思考。而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近代工业革命与西方文明相结合的产物,自弗提出科学管理以来,管理学的发展便始终带有西方理性化人文精神的全息特征。因此,我们应该分析一下西方人文精神在其管理理性化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巨大的驱动作用的。

三、西方人文精神与其管理理性化

(一)西方传统的个人自由主义

个人自由主义原来的含义不过是指政治上的民主、自由、人权,后来发生了重大的社会意义转变,西方人把个人自由主义贯彻到经济和政治制度中,成了西方传统精神中最为独特的理想主义。个人自由主义强调以人为本位的人权、民主、自由、平等,强调个人成就和个性至上,在西方看来,只有靠个人去奋斗、拼搏和冒风险,而不是利用投机取巧、歪门邪道的方法创造出来的成就才是真正的本领,因此在具体的行为表现上更趋于理性化和个性化。西方人对自由的探求侧重于向外,以发现世界和改造世界为达到自由的途径和手段,这就促使人们去创新和进行发明,人们更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技术,而很少考虑某个专家或权威的理论和看法,所以科学文化在西方得到广泛的传播。基于这种个人自由主义,西方人反对在前人的成就中去探索有利于事业发展的东西,而主张进行独创。在这种个人自由主义的人文精神下,理性得到了孕育,企业家阶层以其创新精神在社会范围内迅速崛起,为企业的发展和理性管理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二)西方“天人相分”的思维观

西方思维方式倾向于天人相分(主客相分)。长期以来,西方哲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是二元论,亦即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和精神两个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构成的。早在古希腊时代,先哲们就将人与自然分割开来。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们关注的对象主要是自然,而人本身则在哲人们的视野之外。到苏格拉底时,他已经认为“心灵是唯一值得研究的对象”。也正是由此开始,西方文化中就出现了关心人与关心自然的分野,这也正是“天人相分”思维方式的体现。尤其是到了中世纪,人不但与天相分,而且成了天(亦即神)的奴婢和臣民。近代以来,随着人性的解放和科学的发展,人们不仅把无形的天(亦即神)踩在了自己的脚下(如尼采“上帝死了”的宣言),同时,还开始向有形的天(即自然)开战。伴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的节节胜利,科学精神与理性分析亦得以发扬光大,在近现代的西方文化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影响到了包括企业管理在内的诸多人类行为。“天人相分”这种在对立中求统一的思维方式使西方人对客体的分解能力强,具有分解思维、逻辑思维的特长,善于将事理细密解剖和层层推衍。西方的管理理性化正好符合了西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这也正是为什么泰罗制这种科学管理方法能够在美国推行开来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