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设计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景观设计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景观设计课程

城市景观设计课程范文1

关键词:高职 景观设计 教学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景观设计学科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内设计市场对景观设计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各地高职院校开设了与景观相关的专业或课程,教学重点和特点各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的《景观设计》课程更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景观设计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在近年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应用性专业能力有着实质性的提升,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仍有问题出现。本文拟对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及景观设计的市场走向,提出对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课程教育改革的一些设想。

景观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历程:

景观设计师的职业称谓最早是由美国景观设计学之父奥姆斯特德于1858年提出的。1900年在哈佛大学开设了景观设计课程,正式确立了景观设计学的学科地位。

20世纪20年代,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就开设过各园林专业的课程,这就是景观设计专业的雏形。50年代初期,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与清华大学营建系曾合作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标志着我国景观设计学科的形成。此后,一些高等院校相继设置了园林专业,我国的园林景观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个领域,以前称之为“园林”或“风景园林”,以后引入美国的称法叫“景观建筑”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后来又叫“环境景观设计”,也有称为“环境设计”或“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专业教育如同上述混乱名称一样较为混乱。林业院校的园林系偏重绿化、城建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偏重建筑、规划、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偏重小品、造型等,目前城建和理工院校已不设风景园林专业,只有少数高等农林院校和美术学院具有相对完整的景观专业学科体系,高职院校的景观设计课程的设置亦有待改革,从目前景观设计涉及的范围来看,应该是上述三种专业的综合甚至有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专业应该有明确完善的教学大纲,尽可能与国际接轨。

环境艺术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现状

环境艺术专业中的《景观设计》课程目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多,容量大,前期知识铺垫不够。《景观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作为一门不可或缺的主干课程,但是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很少进行前期教学内容铺垫,学生一进入该门课程,就直奔主题,直接讲授相关理论重点,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较为缓慢,理解不够透彻,直接造成在接下来的项目教学过程中,对方案设计的思路不够完善,方案无新意,设计理念不强等缺点,学生接受难度较大。

二.课程目标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景观设计专业招收以艺术类专业学生为主,因此,在课程目标设置上也偏重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多以艺术作品的标准来衡量学生景观设计专业水平。这种课程教学目标和社会对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是脱节的。景观设计作为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艺术,艺术性只是景观设计的一部分,现代社会对景观设计的要求更侧重其自然属性和人文价值,追求景观中人文和自然和谐统一。因此,景观设计课程的目标设置不能单一化,要紧密结合社会审美需求及社会实际应用。

三.学生综合知识和自学能力有待提高。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学科知识比较广泛。大多数学生已经从小养成了灌输式的学习方法,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学能力较差。学生的自主学生意识有待提高,需要多吸收课外知识,改变自身的学习方法。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方法

一.确定教学目的,明确课程定位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始终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减少难以理解的空洞理论,增加实践训练的课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习时间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景观概念,懂得景观设计的规律及方法,能够设计出完整的方案,绘制出相应的图纸,流畅的表达设计要领,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小型方案的设计。明确课程定位,确定教学目的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多而杂,因此,课堂效率的提高,是决定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提高的关键。应该针对景观设计学习内容的不同,合理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

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向学生展示优秀的景观设计方案、景观漫游动画等,在展示的同时,边分析边讲授,加强学生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实地考察教学法

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案例考察,考察的范围包括所在地区的各城市景观,在考察过程中,由教师实地讲解分析,分析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在考察后要求学生进行整合分析,形成汇报PPT,在课堂中进行分析汇报。

3.项目教学法

由教师给出相应实际地块,并带领学生进行现场实地考察后,给出相应的设计条件,由学生完成该地块的景观设计。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学生在前期考察后对该地块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现状分析,对周边环境了解较为透彻,对人文要素,设计要素都有较为深入的分析,容易上手,方案设计容易深入,不浮于表面。

4.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三.课程内容的筛选与精简

选择各种类型的景观设计,进行系统教学,由浅入深,分层次、分阶段教学。教学专题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庭院景观设计;2.居住区景观设计;3.广场景观设计;4.村落景观设计。学生分成几个项目小组,协作设计,自主创新。

经过以上对教学改革发面的思考,本人已经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实践检验,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在专业技能上有所提升。但是仍然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进行深入探讨、反思。深化高职教学改革,需要各高职院校教师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实实在在进行实践教学,总结经验,以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丁绍刚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现状与教学改革初探 《科学教育家》 2008 06

城市景观设计课程范文2

景观工程实习是建筑景观专业学生大学四年在校期间课堂理论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中间性教学环节,历来受到任课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重视。由于各高校建筑景观专业课程的培养方案不同,决定了工程实习的时间、目的、方式和内容都不同。湖北工业大学的建筑景观设计专业主要培养景观方向的专门设计人才,景观工程实习开设于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以前,经过了前三年的基础课程学习与设计练习,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本专业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景观工程实习也基于本校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自身的教学特点。

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

景观工程实习是建筑景观专业本科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工程实习,将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逐步融汇于实际的项目中去。通过实习,使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为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本人也从实习中得到了锻炼, 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组员协调能力,增强了工作责任感, 提高了综合素质,增长了关于景观设计的专业素质。

为了使学生从实习开始有一个对景观工程实习的准确定位,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的制定出具体的学习内容,比如说设计一个海边别墅,要考虑到当地人文、气候、风土人情、本土文化、地域文化、特有的历史建筑、民俗等,要通过调研还需要了解本地植物的属性,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景观工程实习有个宏观的认识,尽快理解工程实习是“要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

教学方式多样化

为了保证景观工程实习的质量,达到预期目的,其教学方式不能像课堂理论教学一样采取固定模式,必须灵活多样。其教学模式应随着景观工程实习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在设计公园景观时,现场绘图的演示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快速地了解到计算机施工图绘制技术;在设计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时,实景观摩是尽受设计效果的有效途径,同时配合教师的现场讲解,可以让学生获得的景观视觉印象在第一时间转化为专业知识便于自己思考。

如果实习现场属于大型场地,学生可以组成若干个独立班组, 每个班组有10人左右,由1 名指导教师具体指导,然后组织讨论,使各个小组之间将学到的知识交流共享,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专家做兼职的指导教师。在实习中,学生应认真记录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实习日记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记录所在工地的工程概况、景观需求、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并记录当天实习的内容和所完成的工作。实习工作的操作要领和质量要求,以及实习后的体会和收获等。在按计划完成景观工程实习及现场参观之后,由指导教师组织好实习的总结工作。总结工作包括对学生生产实习的考核及实习成绩的评定。学生本人要通过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独立完成景观工程实习报告。

此外,还可以通过讲座方式,请校内外专家做专题讲座,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知识,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目的。

改革教学内容,实施系统化教学模式

首先,要充分重视实习教学环节, 调整现有的不适应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认识到实习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大力支持实习教学改革,使实习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成为有机的整体, 保持整个景观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其次,实习过程可以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针对实习经费紧张, 实习地点分散等困难, 可以采取先集中后分散的方式。在实习开始时, 由指导教师对学生安排统一讲座, 请校内外专家为同学们作景观设计的专题报告, 讲解景观设计的基本流程,比如设计过程中每个各个设计阶段的特点、工作等内容。最后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 分别布置各组学生实习内容,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下一阶段实习的感性认识和深入了解。

第三,重视实习专题报告的写作。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并不重视实习报告,把实习报告写成实习感想和体会, 不能从专业角度分析问题, 归纳经验, 总结收获。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实习进行到一半时, 根据实习的专题方向拟订自己的报告提纲, 并在接下来的实习中做到有的放矢,结合报告提纲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 在保证实习按计划进行的前提下, 结合实习实际情况分析总结,使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逐步完成专题报告。

结束语

探索建筑景观设计专业实习的方式,加强学生工程实践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这也要求指导教师具有更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能及时了解和把握景观设计领域的发展动向,把新科学、新技术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去。

城市景观设计课程范文3

关键词:景观设计;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性

1景观设计课程的概述

景观设计是一门环境设计专业的设计课程。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以前,是从欧洲的造园演变而来,而我国的造园史也十分源远流长,从最早的“囿”和“苑”逐渐过渡到造园。直到19世纪,美国的奥姆斯特德在1858年提出“景观设计学”概念,对造园行为进行再造,形成了新的学科。由他负责,世界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的景观设计,成为景观设计的经典之作。正由于这些大胆的创新之举,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园林设计模式,对美国的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景观设计课程也随之产生。可以说,景观设计和园林设计一脉相承,因此,从宏观的角度上看,景观设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是对人们生存环境再创造的行为模式。随之而来的则是对景观设计各个元素,比如地形、植物、水体和景观建筑小品等方面的设计和创造。“师法自然”是景观设计课程的核心目标,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时,应把握住景观设计的专业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明确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式,从总体上对景观设计专业进行针对性的教与学。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研究方式,景观设计课程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讲授,学生能通过学到的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创造美的生活环境。要想提高景观设计的课程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

2景观设计的教学模式研究

2.1理论教学模式研究

在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首先一定要通过理论教学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理论教学在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是最基础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理解景观设计各个不同概念的意义。

2.2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设计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而进行的个性化教学方式,并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提高学生景观设计的实际动手能力,力求从各个方面的教学中,充实景观设计课程的专业知识理论。景观设计的实践教学方式一般指从项目教学法、实训教学法的实践教学中,将景观设计的教学方式,变成以案例教学的模式为主导,这样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结合实际的案例,系统讲解教学的重难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与工作接轨的目的。现在实践教学的终极目标,都是让学生能通过课堂的讲授,更好地掌握当下最为前沿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式,以便在毕业后能更快地胜任景观设计的各项工作。在景观设计“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也是实践教学中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最大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教学的各项活动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是在进行景观设计教学模式研究时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无论教师教学的手段如何多样,关键还是要能最大化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除了课堂理论教学的方式之外,还可以安排课外调研考察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在实际项目中,更直观地感受到景观设计项目的实际操作性。同时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亲身体验设计施工的各个环节,使景观设计的教学模式从理论讲授的传统模式逐渐过渡到实践教学的新型模式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领会教师教学的核心内容,而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纸上谈兵”的阶段。当然,景观设计从传统理论讲授的教学模式过渡到实践教学的模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这需要教师在课程的前期准备中,提前安排好实践教学的各项教学任务,比如,实践教学的场地以及项目的概况等都要十分具体清晰,只有这样,在景观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才可以做到“有备而来”。

3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景观设计课程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2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衔接、相互促进,使景观设计课程在多样教学模式的引导下,让学生能更好地消化和掌握景观设计课程的各个知识点,以期能更好地学习到景观设计各项最实用的技巧,参与到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参考文献

1计成.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城市景观设计课程范文4

关键词:景观;设计策略;生态恢复

中图分类号:S75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生态设计的含义

随着景观生态设计概念的发展延伸,当下的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是以景观生态学理论甚至更广泛的生态学理论(包括生物生态学、系统生态学以及人类生态学知识等)为基础,通过景观设计手法以及工程技术对某一尺度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创造生态功能良好、美学价值高以及满足人休闲游憩活动的景观格局。 从地区绿色廊道规划到公园场地设计都属于生态规划设计的范畴。生态设计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完整生态系统,而不是强调“人类中心论”或“自然决定论”。 从而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最根本目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2.生态设计的原则及目标

景观生态学旨在使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相互达到平衡。景观生态学将各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有机整体, 作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的效益要大于所有子系统之和,各生态系统以自我稳定与自我组织为运行原则。生态景观设计遵循三个目标:维持整体景观的统一性,提高景观的可持续性,突出地域的自然与文化特点。

①自然优先原则。 自然有其演变和更新规律,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生态设计要尊重自然过程并充分利用自然的能动性来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

②最小干预、最大促进原则。设计最大限度借助自然力,尽可能减小对场地的干扰,并努力通过设计的手段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利用和能量循环, 维护场地的自然过程与原有生态格局,保证生物多样性。

③“4R”原则。“4R”即 Reduce、Reuse、Recycle 和 Renewable。“Reduce(降低 )”减少对各种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谨慎使用可再生资源;“Reuse(再利用)”在符合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对基地原有的景观构件进行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建立回收系统,循环利用回收材料和资源;“Renewable(可更新)”利用可回收材料与保留下的资源,创造新的景观,服务于新功能。

3.生态设计的手法

①生态优先、模拟自然。 设计师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就是要保护自然环境以及在人造景观中通过简单模型模拟复杂的自然过程,做到保护原有场地的生态环境。 这在湿地和河流景观的生态设计别重要。一直以来很多针对河流生态驳岸的研究反对河岸固化,破坏湿地与河流与陆地交接处的生态多样性以及阻断水陆的物质和能量交流。 生态驳岸除具有护堤、防洪基本功能外还具有补枯、调节水位,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对河流的生物过程也有重要作用, 是人工景观简单化模拟自然过程的良好运用。

②利用自然、植物造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有其自身演变和更新规律,自我维持和恢复能力强。 利用自然来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更有效率,很多设计师利用植物造景特别是乡土植物种植来实现场地生态框架的构建。 自然界的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生态功能,可以有效处理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进行生态修复,且易于维护管理,同时提供绿色的、宜人的自然风景。 例如在成都府南河治理工程的活水公园中,就运用水生植物来净化被污染的河水,生态价值高,生态效益好。

③借助科技、运用生态材料。 利用高科技技术和材料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也是当今生态设计的重要手法之一。 例如,现在一些公园运用太阳能灯具等等。在材料的运用上,设计师应该力求寻找一种耐久性长,本地生产的、低维护性、低能耗的材料。近来,生态材料得到广泛运用。生态透水材料的使用就是生态优先的体现。 城市中大量的硬化材料不透水、吸收和储存热量能力强,造成城市地下水源得不到补充,下雨时城市的雨水系统的压力巨大,热岛效益增强等,生态透水材料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两大难题。

④再利用场地材料。 充分尊重场地历史,保留场地的原有材料再次利用。这种处理手法让人们怀念场地历史的同时也节省了材料,避免了对场地原有生态环境再次人工化。1972 年,设计师理查德・哈格在主持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的景观设计时, 就注重保持原本地貌,选择性保留了基地中的旧工业设备。 工业设施和厂房被改建成餐饮、休息、儿童游戏等公园设施,重新获得了景观价值,同时营造了场地的记忆感,能够通过景观唤起人们的共鸣。

三、我国景观生态设计实践

1.成都活水公园

活水公园是我国景观生态设计的重要实践代表。活水公园是以水为主题的生态保护公园。公园在景观设计立意上就着眼于生态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公园取府河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展示被污染的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过程。景观化污水处理系统,工程技术与植物种植相结合,水过滤的机理主要是:①基质的过滤,物理过程净水;②植物的吸收,生物的过程净水,利用自然做功;③微生物对有机物污染物的降解。 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水体循环利用过程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公园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还满足了美学价值和游憩功能,是景观设计作为生态修复途径的典范之作。

温州杨府山垃圾处理场封场处置与生态恢复工程方案

近年温州杨府山垃圾处理场封场处置与生态恢复工程方案也成为生态与艺术相结合的工程典范之一。在处理温州杨府山垃圾处理场的污染问题中, 风景园林师参与到环境保护的传统领域,与环境工程师进行了跨学科合作的探索。 合作中设计师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 不仅将垃圾处理场作为环境工程的改造对象,也依托垃圾场作为生态恢复的物质基础,同时利用大地艺术的形式把环境工程设施和园林景观设施作为整体统一规划布局,统筹安排经营。 并在此项目的基础上提出工程技术、生态恢复与艺术效果相综合的理念。完成了从垃圾处理场地到城市公园景观的转变,形成了尊重场地精神、体现生态伦理的后工业景观。从场地现状出发,通过对垃圾的填埋体进行整形,在填埋物上构筑最终覆盖层,设置地表排水系统,建造地下周边收集系统收集垃圾渗沥液,并在场地周围设置深入隔水层的垂直截断墙作为垂直防渗系统,把堆放场改造为卫生填埋场。 并通过大地艺术的手法适当进行地形改造和表层改造,加上环境设施和景观设施的一体化设计取得了生态修复和景观美化的双重价值,将一处废置的城市垃圾用地转变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四、总结与问题

景观规划设计作为生态恢复和保护的一种重要途径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实践。 通过生态设计,是以可持续的方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通过生态设计来修复已经污染的城市地区以及以生态设计面对待开发的地区,这样才能营造与自然友好、与未来友好的人居环境。但同时,我们在强调生态设计时也存在一定问题。生态景观设计的完善和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态效应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监督和评估以及专业技术指导。 而我国目前普遍缺少这种长效的保护和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城市景观设计课程范文5

【关键词】:工学结合课程;学习情境;态度

在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中,学习情境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当一个学习领域确定后,如何做好学习情境的设计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一系列好的学习情境设计才能实现工作和学习的一体化。使学生通过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一、学习情境构成的反思

什么是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由教师设计用于学习的‘情形’和‘环境’,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结果。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课程中的一个教学单元,它常常是通过一个学习任务来表现的。学习任务、学习情境说明了典型工作任务:在哪些不同的工作环境或岗位中进行;工作情境或服务对象;工作任务;工作成果或产品类型;采用的工具、工艺流程、系统或设备;劳动组织方式。

实际上,学习情境就是把一个典型工作中的主要工作,遵照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细致划分,以便进行学习。如在《机床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学习领域中,车床检修、铣床检修、钻床检修等工作任务都可以设计为一个学习情境。它们每种设备的电路都不同,每种设备的电路故障现象和处理方式都有不同,即:其“环境”和“情形”各不相同。

学习情境中应该包括:为学习情境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确认其与其他学习情境的界限;详细描述学习任务、教学时间、学习目标及评价标准;确定具体的学习内容、教学条件和环境要求;设计教学方案。

二、学习情境的划分与排序

在进行学习情境的划分时,我们首先要进行的是学习任务的设计。学习任务的全称是“工作和学习任务”,即“用来学习的工作任务,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和通过工作完成学习的学习任务”,又称作“学习性任务”,他是学习情境的具体化表现。即,确定了学习任务也就划分出了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是结合学习资源、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等元素对典型工作任务的进一步划分与细化。设计中应该考虑如下问题:在专业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将某一教学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到一起;能够反应真实的职业工作情境,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有直接的联系;具有清晰的任务轮廓和明确具体的成果,有可见的产品或可归纳的服务内容;完成任务能够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

学习情境需要按照职业能力发展的规律进行排序。一般采取在难度上逐渐加深,成果上由“封闭半封闭开放”的顺序进行排列,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学习情境的学时安排,一般按学时逐渐递减的原则。

初始时难度低、工作量较少,而其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多、能力较弱,所以应安排更多的学时;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各方面能力逐渐提高,虽然学习任务的难度不断加大,但学时安排上却可逐渐减少。如:由车床、铣床到钻床,电路由简单到复杂,难度不断提高,但随着学习的进行,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后面学习情境的学时安排反而可以较少。

当一项任务较大、内容又较多时,可划分为若干个子任务,设立相应的学习子情境。

三、学习情境的目标与内容设计

学习的本质是可观察到的行为变化,确定学习目标时的基本要求是可观察和可测量。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目标应该是综合职业能力目标。在目标的描述上应考虑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具体描述时,即可采取综合职业能力的一体化描述,如:根据设计图纸,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机床电路的安装和调试。也可以采取知识、技能和态度分别描述,如:知识目标:1、能够识别电路中的各器件。2、⋯⋯。技能目标:1、按电路图设计要求完成电路连接;2、⋯⋯。态度目标:1、能够按照“4S”管理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2、⋯⋯。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应尽量避免空洞和不可测量的描述。

学习内容一般是先按照学习目标来确定,再根据学校的实践条件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和补充。

四、教学任务的实施

工学结合的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工作过程是工作人员在工作场所利用工作资源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的一系列活动。它不是一个产品的工艺流程。现在工学结合课程学习中大家普遍采用的是6阶段模型,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反馈。这是我们不论做什么工作或事情一般都必然经历的几个阶段。我们必须通过在每个学习任务中不断进行强化6阶段的学习,才能使学生形成这种工作能力。在学习中还应注意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被管理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实现态度培养目标。

五、学习效果的评价

在学业的评价上,我们采取“工作成果+态度”的小组评价方法。如在“往返运料小车电路安装与调试”的学习情境中的评价项目有:1、PLC控制小车硬件和软件程序的设计;2、PLC控制小车的硬件安装接线;3、⋯⋯;4、安全文明操作(态度评价)。

在安全文明操作的具体考核中,有:(1)必须穿戴劳动防护用品;(2)保持工位文明整洁,符合安全文明生产等内容。小组为评价打分单元,学习小组间相互打分,教师给学习小组打分。根据学生小组和教师的评价打分值,学习小组成员内部按工作表现进行分值的分配,促进学生的协作与竞争。

总之,在工学结合课程中,学习情境是其关键的一环。其设计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与质量。在学习情境的设计中,要有“情”有“境”,情境难度逐级上升。态度培养必须溶于工作(学习)中,而非说教,情境的实施方案必须要融入态度目标培养的设计。

参考文献

城市景观设计课程范文6

【关键词】统计学;创新;改革

统计学作为经管类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既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又需要学生灵活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在独立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的授课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普遍反映课程艰涩难懂,时间一长就容易失去学好统计学的信心和动力,尤其对于学习统计学课程对将来从事的职业是否有实质用处存在着疑惑。因此,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的创新,以确保学生能够愉快地获得必要的统计学知识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目前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守旧:由于独立院校的特殊性及经管类专业文理兼收的特点,其所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数理基础薄弱,文科生占主导。而统计学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主旨仍然是将理论与方法传授给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确保学生对于公式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给学生造成疲劳,也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差。

1.2考核方式单一:目前对于统计学的考核通常是以卷面考试为主,以测试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辅以计算机教学的情况下会通过卷面考试和上机考试联合测试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及动手能力_3]。但实际上这种考核只测试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复制能力和答题能力,对于学生是否能在实际情况中灵活掌握及运用统计学的知识帮助并不大。

1.3课程设置待完善:统计学的教学应注重学科的交叉,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在体现课程设置科学性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更连贯有序。如市场营销专业在统计课程之后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学习,就能很好的衔接上,并将统计学的方法论灵活的运用到市场调查与预测当中,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积极性也得到了激发。

2对统计学课程教学及实践创新的教学设想

2.1因材施教――运用计算机解决统计问题:独立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鲜明:他们活泼、思维广阔活跃,喜欢动手实干,但缺乏耐性,数理知识薄弱。有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进行完某一阶段的理论学习之后,立刻进行上机操作,运用计算机来解决看似繁复的统计学问题,通过现代化的手段能使他们更容易接受统计课程的学习。

例如,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这是统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基础阶段,在课程的理论学习中对数据进行整理的方法相对琐碎枯燥,而当进入到实验环节中,学生学会运用Excel中的FRE-QUENCY函数和数据分析工具后,发现只需要几个步骤,两分钟之内就能将课堂上繁琐的数据整理过程完成。这使得思维活跃追求便捷的学生们不再强烈排斥大量的公式和计算,因为每次学习完看似困难的理论知识之后,在实验室都能得到魔术般的惊喜,这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对于现代化科学手段的认识和兴趣。

2.2增设统计实训课――重视统计学的学科地位:高校培养人才就是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而对统计应用日渐深入的管理、金融行业更是提高了对经管人才的要求_4]。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具备娴熟的动手能力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经管人才。

根据目前的形势及学生特点,本系经管教研室提出了大胆的想法,在完成统计学理论课程之后,单独开设一门统计软件实训课,在这门课上让学生广泛接触知名专业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SAS、BMDP、SYSTAT等,并选定其一进行深入学习,以适应社会需求,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一枚强有力的砝码,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统计学的重要性。

2.3改革考核方式――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统计学课程设计:对于卷面考核的形式,学生只需要临考磨枪就能应付过去,无法检验学生是否具有熟练运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更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笔者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想法,认为,如果能根据专业特点给学生增设统计学课程设计的考核,通过这种形式来观察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统计学方法论的实际掌握情况。

例如,给定课题假设:成都某知名连锁超市准备在学校外某街道口新建一家零售商店,由各小组成员做这方面的准备工作。其中有一项是进行市场调查。在众多信息中,经过该地行人数量是要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与倾向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请各小组根据该超市所需的信息进行工作计划并实施,最后撰写报告阐述其可行性。

如果学生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如大量观察法、抽样推断、调查表的使用等),设计好实施计划和步骤,分配好人员,使用一周的时间去采集和整理数据,最后进行分析形成报告。这个过程就充分检验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实践考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