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路信息化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路信息化管理范文1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经营范围不断提高,公路运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近些年来,国家对公路运输经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进一步推动了公路运输经济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从我国公路运输现状来说,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公路线路数量非常多,这也提高了我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难度,导致我国公路运输经济发展止步不前。但融入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相关信息设备即能够实现远程管理、控制。因此,研究公路运输经济的信息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管理对公路运输经济的影响
1.优化公路运输企业内部资源
信息技术的一大特点就是资源共享,能够让一个平台的资源流动到其他平台中。当公路运输企业了解自身发展机遇时,能够更加便捷的了解同行业发展状况,从而分析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制定更加科学的战略部署,实现道路运输企业战略部署优化。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优化自身的内部资源能够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占得市场先机,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内部资源优化,为公路运输提供更加合理的运输线路,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据有关调查显示,燃油消耗占据运输成本的22%,通过信息专线能够节约燃油成本20%~50%,其中,长途运输的成本节约在30%以上,短途运输在40%以上,由此可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能够极大地降低运输成本,从而推动运输经济发展。
2.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由于公路运输行业比较特殊,存在不稳定性特点,特别是受自然环境影响非常严重,例如雾霾、暴雨、暴雪、沙尘暴等天气,可见公路运输行业会受到不稳定因素影响,安全性也无法保障。还有很多突发现象也非常难以控制,如道路维修、公路交通事故等,这些问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公路运输成本,导致公路运输行业受到经济损失。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为210812起,其中公路经济运输在50222起,特别是长途运输,占据28569起。但在信息时代下,能够通过实时监控系统收集相关情报,并总结出公路运输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让公路运输企业能够针对现有风险作出相关措施,从而降低风险因素,避免出现公路运输风险,保障公路运输行业健康发展。2016年统计,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首次突破20万大关,为186654起,公路运输事故也降低到45862起,相比2011年有明显降低,可见信息管理模式的成效。
3.提高公路运输服务质量
在市场经济下,公路运输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所提供的产品也在不断提升,如今消费者不仅仅关注产品质量,同时也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公路运输行业想要进一步提高用户满意度,就必须要全面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渠道,也就是线上、线下“双线”服务,用户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提出意见与建议,公路运输企业可以根据系统平台发现问题所在,针对性完善自身的产品。近些年来,信息平台使用频率明显增加,2008年的信息平台使用比例只占据8.6%,一是当时技术限制;二是信息平台功能不完善,操作复杂。但在近些年(2011年~2017年),通过构建网路平台能够提供客户所关心的信息,例如货物实时跟踪等,让客户及时了解货物的运输情况。用户的信息平台操作比例也逐渐提高,2014年信息平台操作量首次操作传统操作量(如电话咨询等),高达51.2%;2016年更是突破了70%大关,可见信息平台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用户对信息平台的满意度也不断提升。
二、加强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1.完善信息化管理评估机制
信息技术作为21世纪中的标志性技术,我国信息技术起步相对较晚,信息化管理模式多少还存在一定的漏洞,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也是提高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基础内容。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公路运输企业必须要提高人才支持力度,大力引进公路运输人才与信息技术人才,从而对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系统进行维护与优化,解决系统现有的问题,并对维护与优化内容进行有效评估,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
2.信息管理系统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融合
现如今,我国公路运输行业已经全面实现了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管理网络实现自我掌控。从公路运输企业发展情况分析,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信息化管理必须要能够与公路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相融合,针对性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如公路运输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完善运输追踪,那么信息化平台就必须要提供在线查询功能模块,用户进入到该模块输入相应的单号即可看到物流信息。
3.强化客户服务体系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路运输企业发展必须要立足于市场、立足于客户,根据客户内心需求制定相关发展战略。因此,公路运输企业必须要强化客户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提高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度。公路运输企业需要将客户放到第一位,时刻为用户提供服务。在信息管理模块中设置专门与客户进行信息交流的模块,包括用户留言版块,用户可以将自己意见、建议、需求写到留言板中,企业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将用户信息进行汇总,从而提炼出企业发展依据。
三、信息化管理对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成效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公路运输行业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我国信息化管理模式虽然在21世纪初起步,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才正式崛起,信息管理模式的应用比例越来越大。对于公路运输经济成本来说,其近十年的发展非常迅速(2008年~2017年)。公路运输企业通过构建网络平台、移动平台,通过网络技术规划运输路线,极大的降低了运输燃油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成本节约平均在27.8%以上);再者,通过移动平台能够让司机实时掌握道路信息,如果前方道路出现问题或自然环境恶劣,手机软件会发出预警,让司机做好提前准备,从而降低道路运输风险,特别是长途运输(夜晚)效益非常大,事故发生几率降低了40%以上;自从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以来,不断拉近客户与运输企业之间的距离,工作人员与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订单交易,极大的节省运输企业人力投入资本,并且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如今线上操作量要远高于线下操作量。可见,公路运输经济朝向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公路运输行业对人们生活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加强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本文重点探究了信息化管理对公路运输行业的积极影响,并从完善信息化管理评估机制、信息管理系统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融合、强化客户服务体系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措施,旨在推动我国公路运输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公路信息化管理范文2
1.1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改革开放以来,原有的计划经济体系中的公路统计工作体系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计划经济中的上级下达命令,下级检查、事后统计模式已逐渐被新时期的公路管理部门的新职能所替代,过时的检查方式,落后的检查方法,与当前强调改善公路统计信息方法,提高公路统计信息服务水平的要求格格不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公路统计方法应当是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的,符合公路现代化战略的,以服务型为主的新型公路统计方法。因此要求公路统计服务人员在利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精确地统计上级交代的公路建设、养护计划的相关数据,更要秉承着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的观念,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调查和分析,形成一个完整的公路统计信息网络,提供最新最精确的数据。
1.2提高整体调控能力
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不仅包括日常事务统计信息化,还包括行政事务统计行细化,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网络。在日常事务统计中,如桥梁隧道日常巡查记录、干线公路日常巡查记录等,而行政事务统计则包括统计单位登记备案、统计工作人员的资格审查等。虽然公路统计繁杂,但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整体的调控能力,通过建立相关的电子表格,不但可以清晰地体现数据,还可以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可以在发生事件时迅速做出反映。而技术的提升则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基础支持,如养护内管理软件让日常养护数据实时上报成为可能,并且增强了对公路日常养护的监督力度,可以很好地防止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的消极怠工的现象;“综合指标”模块使得公路统计人员可以整体了解公路的状态,进行操纵。
1.3不能完全代替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
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为公路统计带来了许多便利,提高了公路的整体操控能力,甚至使得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公路统计的效率,可以实现完全的“无纸化”工作。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并不是万能的,到目前为止,并不能完全代替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在公路统计中,许多的基础工作,如公路统计信息调查问卷、公路统计信息调查方式、公路统计信息调查内容、对统计信息资料的整理、分类、预测等,都必须由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亲手完成。高科技的信息化管理只能在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完成了第一道工作后,向电脑发出指令,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与预测。因此不能完全依赖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而应当正确对待其作用,将其作为减轻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工作压力的辅助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2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
2.1对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能力不足
统计信息是按照国家统计法律法规与要求所采集的、符合现实生活的、真实的数据,通过统计信息可以反应出某一领域的发展阶段、发展过程等重要资讯。而公路统计信息则对公路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否正确收集信息,是否正确分析规律,会直接影响对于公路事业的决策的正确与否。虽然我国已经逐步推进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但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尚未能很好地利用高科技,对信息及时地进行收集与分析。而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的分析则会直接影响公路事业的发展,如对城市中公路绿化若作出了错误的分析,不仅会浪费大量资金,甚至会威胁到生态环境安全。
2.2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平台
时效性是统计分析的生命,也是其价值所在,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信息平台则为统计信息迅速进行分析提供了基础和保障。然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平台,甚至在一些偏远的地区仍然采用落后的统计方式,这对我国公路统计信息的科学化管理造成了相应的阻碍。其次,为了实现全国范围的公路统计信息整合,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公路事业进行决策,也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将所有的统计信息集中,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统计分析同步,统计决策正确,进一步提高公路统计信息的使用效率,促进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
2.3统计分析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经济发展推动公路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公路事业处于大规模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方面要摒弃原有的统计分析观念,一方面要树立新的统计分析观念,采用信息化管理,综合分析,更好地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然而,就我国目前来看,公路统计虽然逐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尚未能形成新的共识,导致统计分析欠缺时代特征。如建设新的绿色公路、环保公路,需要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统计信息的正确分析。新形势下要求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坚定新的指导思想,采取新的分析方式,从新的视野角度出发,利用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全方位地对统计信息进行分析。
3如何更好地实现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
3.1加强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培训
公路统计信息管理并不是简单的统计信息记录,其涉及到许多方面,工作过程繁杂,工作专业性要求强,因此对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的要求十分严格,尤其是县级公路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时,不仅要求其具备对公路统计信息的收集、记录、分析与预测能力,更要求其具有相关领域的知识,如对计算机的熟练操作能力。在进行培训时,除了对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进行职业能力培训,还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的职业精神,实事求是地记录统计信息,热情地为他人进行解答,负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内容。
3.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统一的公路信息统计平台,提供及时性的统计信息,提高统计分析的精确性、科学性与实用性。与此同时,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公路信息统计的辅助手段,在公路统计处理、公路统计分析、公路统计服务等领域广泛地推广现代信息技术,使其推动公路信息统计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科学化,从而真正的实现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
3.3将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落实到细节
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个笼统的系统工程,而是由许多的细节构成的一个整体。公路统计信息化管理可以分为日常事务统计信息化管理和行政事务统计信息化管理。在日常事务统计信息化管理中,涉及的多为日常的养护、巡查记录,在这个方面,首先是需要公路统计信息管理人员亲自到岗位上查询具体图表、情况,在记录了每天的数据后,应尽快将其输入统一的系统,并利用现有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与预测,实现人工统计与信息化管理的合作。而在行政事务统计信息化管理中,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并将其纳入电子政务,通过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一个公路养管办公平台,有需要的可以直接登录该平台查询相关的信息与资料,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
公路信息化管理范文3
1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现状
1.1路产管理未建立数据库,严重制约了路政工作的有效进行
目前尚未建立路产管理的相关数据库,加之各级路政管理部门对路产的管理完全采用手工资料管理,且仅保存部分公路路段的照片资料,未能保存公路设计技术参数等,致使相关数据资料缺失,从而制约了路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农村公路路产路权的管理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未能开发农村公路电子查询系统。这就加大了管理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1.2超载超限运输治理尚未形成网络化体系
对于超载超限运输管理现场,甘肃省目前已全部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计算,但存储方式全部采用单机存储方式,数据无法实现共享,致使无法进行省级数据的统计分析,无法与其它路政部门和上级部门提供决策数据;同时由于没有现场支付监控措施,无法保留执法时的视频资料,遇到投诉或违规情况,无法还原执法现场。加之,治超监测的科技含量不高,检测工作效率低,致使治超与交通拥堵的矛盾激增,未能改善治超工作环境。
1.3路政巡查工作中缺乏先进的设施、设备
在路政巡查的过程中,发现损坏路面、路产或严重危害公路安全的违法案件,如不及时取证,事后很难再取得的,但目前,各级路政管理部门没有较先进的取证设备及技术,导致证据不足,出现扯皮现象。同时,路政巡查过程中全部采用手工作业,巡查记录采用书面记录方式,这已无法满足当前路政管理发展的需要。
1.4缺乏高效、快速反应的应急保障体系
为了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各级路政管理部门应健全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完善路政管理应急保障体系,但目前甘肃省各级路政管理部门,未形成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没有应用高科技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没有建立反应快速的预报、预警系统,致使各级路政部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反应滞后,未能及时保障道路畅通。所以,完善路政管理的应急保障体系迫在眉睫。
2甘肃省公路路政信息化管理的思考
2.1建立路产数据库,实现路产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全省路产数据库,形成完整、规范的全省公路路产信息资源。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全程视频图像采集技术,对公路主体及相关附属设施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并将所有有关公路路产信息、公路技术参数、使用期限、建设单位等信息,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存入数据库,实现路产电子化档案管理,重要公路及路产视频采集进行定期更新,保障公路实况与路产数据同步,实现路产动态数据采集,为提高公路路产管理,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畅通奠定基础。同时,根据农村公路管理现状,建立健全覆盖全省的农村公路路产路权电子档案,开发农村公路电子查询系统,从而全面提高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水平。
2.2依靠科技信息手段,完善超载超限运输长效治理体系
坚持依靠科技手段,有效治理超载超限。应大力实施国家Ⅰ类超限检测站部、省、站三级联网和省级Ⅱ类超限检测站省、站联网工作。实现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治超信息共享。健全完善全路况、全时段治超监控网络,实现对治超行为的全过程监督和工作数据与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对超限超载车辆长期、有效的监控检测,严格控制超限超载率。
2.3路政巡查工作中广泛应用和普及现代化信息技术
在路政巡查现场处理路政违法违章案件时,采用笔记本电脑、手持电脑研发路政执法一体机,利用无线网络(CDMA/GSM),通过一体机登录路政巡查管理平台进行现场执法,对路产路权进行巡查记录,实时录入执法数据、采集现场图片、现场打印执法文书,并及时发送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提高执法效率。在调查取证方面可采用照相、录像等方式,并可用摄像机对取证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执法的公正、公平性和证据的合法性,同时确保执法的权威性及规范性。
2.4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完善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
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手段来提高路政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以路政网站、服务热线、短信平台等为基础,以交通广播、车载显示屏、重点区域固定显示屏为补充的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及时路况、气象、交通管制和疏导分流信息,实现全路段、全时段监控,从而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
3加强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实现路政管理的信息化已成为各级路政管理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所以,依靠科技,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已刻不容缓。应全面推进和应用路政信息化平台,依托已经建立的全国公路数据库、公安部门车辆档案数据库、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输管理部门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整合利用已有信息采集和通信网络设施设备资源,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大对公路地图、路产数据、网络建设、应急处置、公路监控等基础性工作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实现对公路网日常管理业务的网络化管理,推动以信息化为主的路政执法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4结语
公路信息化管理范文4
关键词:公路工程;信息化;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U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随着建设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在八十年代起步,项目管理是由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依据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利用计算机来辅助公路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它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不少公路施工企业正处在经营管理体制转轨的关键时刻,需要对一系列工作进行强化管理,特别是对工程项目管理。公路施工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认真研究和思考,采取应对措施,努力寻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以应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
2、公路工程项目的信息化
工程项目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于 1982 年被引进到我国,至今已有 30年。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 从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其中“从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指的是项目的实施期;“项目策划”指的是目标控制前的一系列筹划和准备工作;“费用目标”对业主而言是投资标,对施工方而言是成本目标。项目决策期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的定义,而项目实施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管理而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的。由此可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进度、质量、合同、计量、财务、物资材料、风险、图纸文档等诸多方面的工作。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网络、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整合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内容,及时地为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外界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本质,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充分利用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等在内的科学方法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处理并辅助决策,以便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2.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和任务,因为安全管理是合同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后续工作才可以顺利有序的开展。施工安全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永恒主题,施工部门应成立专门安全生产小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面落实责任制度、定期组织安全学习教育。
3、公路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工程建设已逐步建立了一整套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应用信息化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主动和有效管理的水平仍然很低,无法保障项目建设的规范推进和项目过程中资料的有效收集与分析。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3.1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体制不健全
由于公路工程项目具有单件性和永久性的特征,所以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应进行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以保证项目安全好、成本低、质量优和进度快。目前我国公路工程管理的体制并不健全,公路工程项目通常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政府为了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日常生活的干扰,对施工的进度要求十分严格,工程的进度只能提前,不得推后,这就造成了有些施工单位根据政府制定的工程进度,倒排进度计划,缺乏周密性和严谨性。此外,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道路建设程序,将一个完整的工程肢解给不同的小企业施工,从而导致工程的质量不能保证,安全性大大降低。
3.2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责权利脱节
我国企业中存在明显的责权利相脱节的现象,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中责权利脱节、有责无权、有权无责、权责不均、责利不均现象严重,没有形成责权利的合理管理制度,这将造成工程项目管理的漏洞,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3.3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较大
公路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是具有动态性的,某些施工企业的项目目标计划编制缺乏动态性,动态控制能力差,不能对项目管理的安全、成本、质量、进度等进行动态的管理,没有建立可预见和可追溯的标准化管理系统,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干扰和风险增加,进而导致工程的费用增加、进度缓慢、质量下降,影响了企业效率和发展。
4、公路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改进策略
4.1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信息定义和梳理。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庞大的信息体系,它应该集成工程建设中所有的信息,包括业主、承包商以及监理部门,包括项目组织、计划、财务、资源、控制等体系,包括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阶段,包括地基基础、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工程进展各分项等。所有这些信息的发生,往往都不是独立而是彼此联系的,一个信息经常要涉及数个部门,横跨多个进展阶段。因此,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就需要对每个信息的发生和经过有较为明确的定义和梳理,整合信息流量,从而化零为整地处理信息。怎样才能将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各种信息统一起来,形成对工程质量、成本、进度、施工合同及物资设备采购的适时监控,是中国工程项目管理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所有的这些问题之中最根本也是最基础的,就是首先要对工程项目管理中所发生的各种信息有一个分类清楚地确认。
4.2建立中国特色的先进项目管理思想和理念
当前的现代项目管理思想和理论基本都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这些理论都是在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和制度环境下通过多年的工程实践总结而发展起来的。但目前中国的法律还不完善,投资管理体制还处于改革时期,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些理论在中国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有点水土不服。而相关研究人员对项目管理理论和思路理解得不够透彻,以这些理论为基础而开发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理论基础上就存在缺陷,所以推广应用起来就很难和工程实践情况相结合起来。
5、结语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完整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贯穿整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它涉及的工程安全、质量、进度与费用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积极改进和完善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是提高公路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提高效率,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项目管理理念、人员素质、管理模式、IT 技术、应用环境等因素,需要多方协调才能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工程项目管理中去,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让信息技术真正地为工程项目管理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秀荣.浅谈公路工程质量影响因素.辽宁交通科技,2005年第6期
[2]顾长龙,崔巍.浅谈公路工程质量管理.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年第6期
[3]朱震.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浅析.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06年第4期
[4] 单家凌 . 结构化方法与面向对象可结合性研究 [ J ]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2007,(4).
公路信息化管理范文5
关键词:高速公路;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纸化办公、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为高速公路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一、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法和途径
人事档案信息化,是从原始静态档案管理到动态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人事档案工作方法的改变,也是人事档案管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起点。
(一)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人事档案管理中,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建立规范化、制度化人事管理制度是前提。档案的收集要及时、完整;档案的鉴别必须“去伪存真”;档案的整理归档要严谨、科学;档案的借阅应保证档案的安全;档案的更新应及时、准确、完整,尤其应注意对档案的新内容进行及时、主动的补充收集。只有维护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为全省高速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及为人力资源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储备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由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转变为信息管理,只掌握传统档案管理职能的档案人员是难以适应的。因此,要实现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各人事部门必须具有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由人事档案实体管理者向信息管理员和者的角色转换,要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手段来管理人事档案信息。档案人员应首先具备扎实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知识,还应懂得文件与档案管理原则,熟悉档案工作的规律、分类方法及有关技术;其次,重点应能熟练掌握数据的规范采集、软件的正确运用及网络知识的运用,能够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掌握档案管理应用软件的各种功能,保障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平稳、正常运行。只有这些相应人才素质的拥有,才可能充分挖掘档案信息化平台的潜力,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为单位服务。
(三)建立标准规范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目前,档案信息化系统的主要矛盾不是硬件设备的缺乏,而是硬件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储存,进而实现网络化管理,是当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点。一方面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文件档案管理一体化。在办公自动化环境下的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要求重新设置合理的工作流程,将文件工作和档案工作的需求一同嵌入管理文件系统中,记录从电子文件形成到成为电子档案并归档的一切活动过程和处理情况。档案人员在网上接收、整理提供、鉴定并确定密级和保管期限,然后进入正式文件库。档案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随时掌握文书,业务部门的管理动态,及时进行指导,从而实现档案的超前性、预见性管理;另一方面单位文书、业务部门可以随时将形成的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归档存储到服务器上。档案部门也可以将原有的档案原件扫描后存储到服务器上。当用户通过身份确定就可以在局域网的任何终端检索、浏览到需要的档案信息及其全文,不必到档案部门也能查找到档案信息。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为单位建设提供了快捷、高质量的服务。
二、如何做好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
(一)加强人事档案数据库研究和开发。省高管局有关部门应根据全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研究、开发全省高速公路通用的、先进、适用、可靠的人事档案管理软件,避免各单位自行设计而影响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数字化人事档案信息的输入和电子档案的形成,如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人员基本情况、人员信息学习培训的情况、诚信记录、表现情况(德能勤绩廉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成果、专利、论文特长、干部任免奖励等,把人事信息库变成人才资源库,实现人事档案信息为各类人才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方法和途径。因此,人事档案数据库的研究和开发,应具有不断丰富和创新人事档案信息内容、扩大信息内涵和信息量的功能才能真正提升人事档案数据库的使用效能,从而增强人事档案信息的活力。
(二)加强人事档案分级管理。在统一使用全国通用人事档案管理软件和人事档案全文数据库的基础上,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建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人事档案信息服务网络。根据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对各种信息资料的密级进行严格界定,按不同的用户、不同的数据和信息授予利用单位、利用部门、利用者不同的使用权限,利用者在被授予权限后拥有查看权,获得相关信息,从而实现高速公路管理局内部、各高速公路管理处之间、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全国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既方便利用者也提高了人事档案利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网络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因此档案保密和档案安全受到挑战。在网络环境下,影响档案保密和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一是人为因素。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不强,往往在自己的档案网页上随意信息,对的信息缺少严格的审查和管理;二是技术问题。当前电脑病毒很多,并且黑客也很厉害,使得档案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性受到威胁,势必引起高度重视,需加以研究解决。
综上所述,人事档案管理应以网络建设为依托,以各种先进技术为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档案资源,发挥人事档案的实际效能,为高速公路更好的发展提供服务。
(作者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石安管理处邢台管理所)
主要参考文献:
公路信息化管理范文6
关键词:高速公路;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策略
高速公路项目档案指的是在高速公路建设的全过程中产生的用以反映高速公路项目质量、进度、费用和安全管理等情况,并在后期工程管理、维护、改建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有系统整理并归档的项目文件资料。为充分利用高速公路项目档案信息,必须对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档案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了档案信息管理的一种发展趋势。
一、高速公路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概述
高速公路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以信息化管理标准为依据,构建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利用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借助网络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及利用,其管理的内容涵盖标准规范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管理应用系统的创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六个方面[1]。
高速公路项目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难度较大的工作,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信息化管理在其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速公路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改变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多存在编制不规范、查询检索困难、信息利用低等问题,档案信息化管理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管理水平;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工作的前提,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及利用是高速公路项目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可实现项目档案工程数据资料快捷高效的利用,且能远距离进行利用,为后期工程建设更好地提供服务,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得以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减轻室藏压力的必要手段,高速公路项目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需要专人负责,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来完成,管理效率往往较低,而这也增加了项目成本,通过信息化管理,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另外,对档案文件进行整理,以光盘、电子文件等形式进行保管,可大大节省藏储空间,减轻室藏压力[2]。
二、高速公路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信息资源平台建设问题
目前档案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多存在形式化的现象,信息资源的建设不单单是对数据资料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对拟数字化档案的管理同样重要。没有进行需求分析,就对整个项目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扫描,不仅浪费了存储空间,还降低了信息化管理的效益。另外,档案信息数据格式及文件格式的不统一,增大了档案信息资源标准数据库的建设难度,不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硬件设施配置问题
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物质基础是完善的基础设施,然而一些管理单位没有购置信息化管理所需的相应设备,一些已配置的硬件设备存在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比如管理系统服务器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另外,管理设备、设施资金投入不够,一些建设单位往往会将资金集中到一些性价比低的设施上,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配置不到位;而一些设备的过度配置不仅没有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还造成了资金的浪费。
(三)档案管理应用系统用途单一
目前一些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大多采用的是通用的管理软件,缺少针对性,不适用于一些项目档案的管理,这些系统所采用的数据结构不同,无法根据实际需求作出相应的调整,约束了信息资源的共享,降低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知识不足,不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是目前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一大弊端。一些管理人员虽对工程建设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及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没有坚实的基础,没有得到专业性的培训,对档案信息化管理认识不到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效率低,极大地限制了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高速公路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策略
(一)合理建设高速公路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资源平台,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可利用数据库中既有的模型结构对各类数据文件进行存储,不同的数据要采用不同的格式进行传输,各系统配置内置数据库,可将数据汇总到数据中心,各系统也可从数据中心获取数据。在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基础上,统合其他管理系统,实现操作界面、数据格式的统一。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配置相应的硬件软件设施,根据实际需求购置性价比高、先进的设备,不能为节省成本而去购置价格低廉、性能低下的设备设施。另外,应在设备的技术寿命期限内,提高已配置设备的利用率,在对相关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时,如果该设备在有限的使用寿命内已不能创造足够的效益,则不应更新改造,以免造成资金的浪费。
(三)采用针对性强、功能完善的管理系统
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具备档案组卷、保管、检索、统计、数据开发利用等多项功能,针对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流程,结合计算机硬件特性,构建一个高效率、快捷简便的管理系统(图1),档案管理系统应对数据信息进行实时动态更新,自行录入数据后,上传至档案中心,各单位的数据也上传至档案中心,档案中心再利用网络将数据可录入光盘等微缩存储设备中,然后将数据移交给集团总部,由总部对数据进行检查纠错整理。某高速公路项目在进行档案管理时,采用了一套兼容性强的商业性档案管理软件,该软件引入了数据录入模块和数据转换模块,数据录入模块可在用户操作界面实现数据的快速录入,数据转换模块是将录入的数据转录进数据库中,该软件检索快捷方便,操作界面简单,功能完善,实现了项目档案的信息化管理[3]。
(四)规范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
规范档案数字化的技术标准,采用灰度和彩色扫描,可将档案保存为图像格式,也可将其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保管。制定高速公路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规范信息化管理流程,标准的制定应涵盖信息化管理实施方法、信息化数据库结构格式标准、档案数字化加工标准、信息化管理效益评价标准等内容。
(五)加强管理人才培训力度
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知识的培训,加强管理人员档案管理、计算机网络方面知识的学习,让管理人员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多门技术知识,培养管理人员的设备操作能力,保证其正确掌握信息化管理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分析、鉴选能力。积极引进档案专业人才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完善档案管理队伍。
(六)建设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安全保障体系
利用各种保护技术,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安全保障体系。一些保密档案应设置相应的保护权限,只有职级合格的人才能查看;可设置电磁屏蔽等保护设施,保障管理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开展保密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
四、结语
高速公路项目档案具有周期长、种类数量繁多、涉及部门多等特点,其管理工作复杂、难度大,档案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也能实现档案信息的高利用率,保证了档案信息的完整性、标准化,为后期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池文敏.解析高速公路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4(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