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1
一、背景及意义
地缘相接的南昌和九江属于典型的双核结构类型,两地的发展谁也离不开谁。南昌是全省行政中心城市,九江是重要的门户城市,南昌九江两地的资源共享、协作发展,对两地的经济发展也会起到促进作用。昌九一体化这个有利的条件,昌九一体化的推进,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江西省委十七届七次全会提出“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战略部署,集中力量发展南昌和九江,打造支撑江西经济崛起的“双核”。借此,南昌和九江的旅游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昌九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1.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
(1)资源因素
南昌和九江的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各有千秋。九江多是山灵水秀、独特的自然景观,其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大、文化广、品质高、内涵丰富。2004年,九江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九江的旅游资源是十分闻名的,景点众多。如:世界文化景观--庐山、国际重要保护湿地--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庐山西海等;以及庐山周边的景点,如:秀峰、三叠泉、石门涧等;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南昌则为历史浓厚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全市旅游资源分为五个区:一为西部乡村生态人文综合区,二为东部水上风情区,三为南部特色区,四为北部生态休闲区,五为中心文化区。南昌与九江之间,是江西省旅游资源分布最为密集的旅游带之一,而这些景区或者是景点都基本分布在高速公路或高速铁路沿线范围的区域内,它们在空间形态上都具备高度整合和集聚发展的表现。
(2)经济因素
江西省总共包括11个地级市。南昌市和九江市是全省经济发展实力最强的区域,这也会相应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该区域既是我省工业的优势地区,也是全省的制造业基地,更是全省高新技术发展的集中区域。相比其他9个地级市,南昌和九江均排在前列。
(3)区位因素
南昌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濒临鄱阳湖,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毗邻。九江作为江西的“门户”,是全省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九江毗邻南昌,昌九城际铁路的建设使得南昌到九江的时间由过去的2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的50分钟左右,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省了游客在旅途上的时间,提高了旅游的性价比,这便利的交通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又一动力。
2.旅游产业发展的劣势
(1)经济因素
尽管南昌和九江在省内的整体经济实力比较明显,但是与中部六省市相比,两市旅游业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在2013年,武汉市在中部六省的主要城市中旅游人次及旅游收入都居各市首位,并且居全国第四,省会城市第一。洛阳、上饶、九江、池州、黄山在中部非省会城市中排前五名,而南昌旅游收入甚至只有中部其它省会城市的1/7,旅游收入居于首位的武汉其旅游收入是南昌的6倍多,长沙的旅游收入则是南昌的4倍。
(2)产品因素
南昌和九江两地的旅游都是以区域观光旅游为主,产品单一,结构不合理,旅游产品缺乏创新设计,产品特色亦不明显。而且南昌和九江的旅游资源分属于不同的地方政府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建设,所以它的旅游价值还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掘和利用。
(3)市场因素
长期以来,为了增加旅游外汇,提高GDP指数,我国比较重视国际旅游市场,南昌和九江也不例外。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规模,都将会有所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都将会孕育一个潜力巨大的国内旅游市场。目前,南昌和九江针对这一方面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力度还不够,特色不够突出,吸引力不强,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设计出系列化、精品化的旅游线路,整合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地配置,吸引旅游者,以增加旅游收入。
3.旅游产业的发展机遇
(1)南昌的昌北机场升级为4E级国际机场,交通的便利,为南昌及九江的入境旅游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南昌和九江市经济与交通的发展提供方便,并且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更有利于昌九两地的旅游业的发展。
(3)江西形成了七大旅游圈,16条精品旅游线路。在“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纲要”中,庐山西海被列为极品旅游线路以及黄金旅游线路,还有特色旅游线路上的一个游览点,这将大大提高九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4)“昌九一体化”的战略实施。“昌九一体化”包括很多方面,如:金融、卫生、医疗、旅游、通信服务等等。随着此战略的不断发展,南昌和九江的旅游产业也会不断的发展。
4.旅游产业面临的威胁
南昌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它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有着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但是景点景区的联合性不强。九江的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丰富、文化底蕴浓厚、品质高、分布合理,而其中以奇特山水、度假胜地、候鸟王国、宗教圣地为主要特色。尽管两市的旅游资源都挺丰富,也有各自的特色,但却没有进行很好的资源整合,不注意与市内其他景点进行联合,形成群聚效应,甚至出现内部竞争现象,没有在这“昌九一体化”的背景下着重发展昌九旅游产业集群,所以两地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缓慢。
三、昌九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1.构建旅游产业集群,提高整体经济实力
形成旅游产业集群是提高旅游产业发展实力的一大竞争力因素。在特定的旅游产业集群内,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的集聚,能有效地进行旅游资源整合及形成特色的旅游产品,而且能提升旅游区域内的旅游接待能力。另外,不同的旅游企业由于在一定地域集聚,也有利于降低旅游企业的合作成本。由于这些旅游企业长期合作,共享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旅游企业的合作成本和经营成本,从而提高了旅游企业的整体经济实力。
2.发散创新思维,加强产业创新
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新是有利于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的。它不仅体现在旅游发展理念方面的创新,更体现在经营与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旅游企业竞争与合作、模式创新,旅游形象与品牌创新,旅游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昌九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利益驱动必然促使旅游企业、旅行社、周边餐饮及交通等部门不断去进行改革创新,提高竞争力,从而在这块蛋糕中分到更大的份额。这就相当于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对经济的正面调节作用。
3.构筑统一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氛围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建立旅游区域内旅游文化的特色形象,独特的旅游形象才能吸引旅游者的目光;其次,要诚信经营,做人要诚信,诚信才能留住顾客和吸引新顾客;最后,要勇于创新,在这个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旅游者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单一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所以创新是必然的,它可以促进旅游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也可以促进企业在管理和制度上的创新。
4.培育旅游产业集群人才,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我们要加强各大旅游院校的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培养旅游方面的人才;其次,利用旅游企业,让旅游院校的学生在旅游企业及相关企业进行实习,在实践中培养出更高能力的、经验丰富的旅游人才;再者,旅游企业在招聘时,要创新用人机制,一方面要极力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另一方面也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
5.拓展分销渠道,提高认知程度
对于区域旅游企业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借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渠道以外,我们更应该充分的利用国际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功能以及链接功能,将区域内零散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统一的整合,以此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然后再进行全方位、全时段、多视角的信息,提前预告旅游活动,以此来提升昌九旅游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黄少辉,陈波,李方.试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新模式--以湖南市常德市为例[J].热地理,2006(4).
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2
关键词:专业化分工;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优势产业
一、引言
地区专业化水平,又称地区间的工业结构差异程度,是指一个地区专业化生产其具有优势的产品,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实质上就是该地区产业分布的不均匀程度。产业集聚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不同区位的限制条件存在差异,导致同类或者关联企业在选址的问题上出现了趋同,从而出现了产业地理布局上的集聚现象。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的空间集聚必然表现为地区专业化的强烈倾向,二者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经济空间并不是一张匀质的平面,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特定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导致专业化生产空间的出现。地方优势产业的形成是专业化劳动分工本身的产物,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促进地区分工水平的演进,从而进一步增强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促进地方优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专业化分工、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地方产业集中度的关系可用图1说明。
Ppp1.tif,*/6。19*2;%90%90,S(”图1 贸易成本与地区产业集中率变化比较S)
图1中,S表示地区产业集中率,C表示贸易成本。假设两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完全一样,当贸易成本很高时,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极低,以至于两地区之间没有发生贸易往来,各地区生产与消费处于自给自足状态,这时两地区产业集中率相同(S1=S2),地区分工水平也一样。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由于历史的偶然因素使得某一地区的产业具有初步优势,生产要素报酬率较高,从而会引发生产要素向该地区的流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前后向的产业关联的循环累积机制会导致产业在该地区的进一步集聚,而另一地区的工业则逐渐衰弱,从而形成“中心――”的产业结构。当贸易成本进一步降低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从中级水平向高级水平推进,由于地租成本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中心地区的一部分产业转移出去,落后地区承接转移过来的产业,开始实现经济起飞并最终实现与发达地区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在两个地区资源禀赋状况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则有S1=S2,即两地区产业集中率相等。如果两个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不同,两地区将依据资源禀赋差异专门生产自己机会成本最低的产品,从而实现完全专业化的产业集聚,互相以有换无,取长补短,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时专业化分工水平最高。
二、我国地区分工水平的变化分析
我们以克鲁格曼(2000)区域分工指数来衡量我国地区分工水平的变化,其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sj,k表示克鲁格曼区域分工指数,j、k表示地区,i表示行业,aji、aki分别表示j、k地区i行业的经济规模。如果j、k两地区具有完全相同的产业结构,则sj,k=0,这时地区之间不存在专业化分工;当j、k两地区产业结构完全不相同时,则sj,k=2,这时地区之间专业化分工水平极高,从而有0≤sj,k≤2。因此,指数值越高,地区间行业差异越大,彼此专业化分工水平越高;指数值越低,地区间产业同构性越大,彼此专业化分工水平越低。梁琦(2004)根据区域分工指数计算了1997年和2001年我国六大区域W(六大区域指的是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W)间的分工差异,然而由于这六大区域面积广袤,我们有必要利用既有的统计资料,作出更进一步的详细研究,研究时段也有必要延长,从而对我国地区分工水平的变化作出更为细致与科学的考察。下面利用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提供的统计资料,以工业总产值作为各产业经济规模的衡量标准,计算了我国1988-2003年省际间的区域分工指数W(考虑到文章篇幅,1988-2003年我国省际间的区域分工指数详表省略,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向本人索取。W)。在此基础上,可得出表1-表4。
由此可以看出:
第一,随着省际间距离的增加,其分工指数从整体上讲也相应增加,在我国几大经济区域之间表现更为明显。东、中、西三大地带比较起来,历年中部的平均分工指数最低,这是因为中部的地理位置基本上介于东、西部之间。从七大经济区域来考察,华中的平均分工指数一直最低,这是因为华中地处我国中原地带,与各个区域的距离相对较近,而华南、西北、东北的平均分工指数一直较高,这是因为,其内部各省位置相对较偏,与其它区域内部各省的距离相对较远。
第二,我国各个地区的分工指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本上在逐渐增加。从省际上看,1988-1997年,我国各省的平均分工指数都不同程度地上升,期间只有河北、浙江与海南发生波动,1993-1997年,这三个省份出现下降,但下降幅度很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1999-2003年,除了北京小幅下降外,其它省份均上升。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七大区域划分的角度看,均也出现上升。
第三,我国不同地区内部的分工指数差别较大。华中、华东的内部分工指数跟其它地区比较起来,一直较低,这是因为,其内部的产业结构较为相似。华东地区除了安徽、江西较为落后外,其它省份都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业高度集聚,跟西北、西南、华南、东北这些地区内部省份比较起来,华东内部省份之间工业结构彼此差别相对较小。华中三省经济水平在我国处于中间地位,并且彼此资源禀赋极为相似,因此,内部分工指数在七大区域中一直是最低的。西北、华南、东北的内部分工指数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我国西北地区面积广袤,并且,彼此资源禀赋差别较大,由于20世纪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工业有所发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西北内部分工指数。华南内部分工指数较高,主要归因于其内部经济结构差别较大,广东、海南、广西分别处于三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极不相似。东北地区内部分工指数较高,既包含地理的因素,也包含经济结构的因素,是二者的综合。
三、我国区域间市场开放度分析
当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发展时,区域间的贸易成本必然低;而当区域间的贸易成本高时,则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因此,我们可以用区域间贸易成本反映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程度。一般认为,对区域间贸易成本的影响主要由交通、通讯基础设施以及区域间市场开放度等因素构成。表、表6W(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表6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W)
及图2、图3说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通讯能力大大提高,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也大为改观,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我国交通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这在东部与中、西部都有明显体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基础设施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效应”。
公路里程变化趋势SX)”SX(B图3 1988-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铁路营业里程变化趋势SX)
对区域间市场开放度或地方保护主义的精确衡量很困难,甚至基本上不可能,但是一些学者还是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Young(2000)对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地区保护主义影响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壁垒,地区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市场扭曲、地方保护趋于上升。与Young 的观点相同,法国经济学家Poncet(2002)认为,如果将中国省际间的贸易壁垒折算成隐含的关税率来看,1987年和1997年的关说分别达到3%和46%,这一水平已达到当前欧盟内部各国之间的水平,并且,中国消费者购买各自所属省份自制产品的数量是他省产品的21倍。但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中国近年来的省际贸易不是下降而是大大增加了。张军(2001)认为Young 很有可能忽略了“行业间”贸易与“行业内”贸易的差别。同时,Naughton(1999)也通过中国各省的贸易输入输出表,揭示了改革以来中国的省际贸易,特别是“行业内”贸易的增长。谢守红(2003)采用1990年和2000年的统计资料计算出中国大陆各省区的对外开放度(表7),认为1990年以来虽然各省区之间对外开放度存在巨大差异,但各省区对外开放度普遍有了明显提高,这也间接表明了我国各省区保护程度在不断降低。从农村劳动力生产要素这一流动状况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整体规模在逐年增加,1978-2003年2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年均增长速度超过9%,显然,这与中央政府打破城乡分割体制,改革城镇户籍制度,破除地区封锁,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废除阻碍统一市场形成的各种规定有着重要关系。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总体来讲,我国市场一体化程度在向纵深发展,虽然在一些地方还存在非常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但是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在现实中的实施越来越困难,成本越来越高,无法抗拒经济一体化的潮流。
总之,我国区域间的贸易成本在不断降低,这不仅表现为运输成本的降低,而且也表现为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技术越来越高,信息交流成本不断降低,行政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越来越弱,经济开放度越来越强,从而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迫使各个地区以不同形式、不同优势不断加入到这个进程中来,使我国经济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内在分工体系的发展整体,内部各个地区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不断提高。
四、我国地方优势产业形成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加速推进我国区域间贸易的增长,从而在各地区形成相对优势产业。我们用区位商来衡量我国地区优势产业的状况。从理论上讲,如果某产业的LQ(区位商值)>1,则该产业具有相对优势,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们取LQ≥1.。对某地区优势产业的衡量,我们不能仅仅看产值或资产规模的大小,而且还应考虑到就业规模大小,否则该产业便具有“飞地式”经济的特征,对促进当地劳动者就业作用的贡献有限,难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福利水平,更别说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们利用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得出了各地区的区位商值及其相对应的优势产业W(辽宁数据缺省。同样考虑到文章篇幅,作者略去了详表。W),从而得出表8。
由此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表现为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一部分资源加工行业。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是采矿业、一部分资源加工行业以及一部分轻工业行业,如食品、饮料制造业。因此,从相对优势的角度出发,内地优势产业的表现还是很明显,从而各地区经济有朝专业化分工格局发展的态势,这也从区域分工指数得到了反映。我国区域分工指数整体上升,说明地区之间的分工水平在进一步加深,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加快,虽然地方保护主义、诸侯经济现象在我国当今仍然很普遍,但是这不能从整体上阻挡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五、简要结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大量的文献分析证明了这一点。由此,我们必然提出的问题是,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落差,我国区域分工链条是否受到阻碍?本文利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地区间分工水平、贸易成本以及地方优势产业的形成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解决这一问题,弥补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通过详尽的实证分析,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趋于加快,虽然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非常严重的行政垄断、强制交易以及市场封锁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但总体来说,各省的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同时,我国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大大推进了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统一市场的基本内容是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从而在更大程度和更大范围内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各地区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促进优势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内地的相对优势产业基本上还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依赖较大,如何促进发达地区的成熟产业向内地转移,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变中国总体经济严重不平衡发展的格局,则是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保罗・克鲁格曼. 2000. 地理和贸易[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出版社:73.
梁琦. 2004. 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 世界经济 (12):32-40.
PONCE S.2002. 中国市场正在走向“非一体化”?――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比较分析[]. 世界经济文汇 (1).
谢守红.2003. 中国各省区对外开放度比较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 (3):296-303.
张军.2001. 中国的省际贸易壁垒在不断提高吗[R/OL]. 张军经济学网站,2001-11-28.
NAUGON B. 1999. ow much can regional integration do to unify China′s market[R]. Mime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
YOUNG A. 2000. 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Quarterly ournal of Economics (11):1091-113.)
W3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ision of Labor,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Local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in China
W4BE Xionglang
WB(School of Economics and rade,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9)
WAbstract: WB1he formation of local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is the outcome of division of labor itself. In the meantime, the speeding proc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advantageous to promote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refore strengthen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his paper therefore makes an elaborat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level of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trade cost and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quickening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China, the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has deepened and local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have been formed.
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3
关键词: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 发展现状 低碳包装 市场前景 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286-02
一、概述
袋装粉体的全自动包装生产线是国内包装行业急需发展的重要装备。当前,我国粉体生产企业迫切期望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来实现低碳包装。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需达到如下要求:(1)采用清洁包装技术解决现场粉尘污染问题;(2)减小包装体积,降低包装耗材,节约包装资源;(3)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码垛机器人,降低码垛耗能。
由于粉体物料物性的多变,带来粉体包装方式的个性化、多样化要求,在包装技术上有较高的难度,给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的产业化带来了技术风险。扬州市创新包装有限公司新研发的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克服了技术难题,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
二、粉体包装行业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的需求及包装技术的发展,粉体行业采用的包装方式从最初的人工包装,发展到采用定量自动包装设备进行的半自动包装。目前,在工业发达国家,大多数粉体物料生产厂家都装备了以定量自动包装机和码垛机器人为主要部件的自动化包装生产线,代表着目前粉体包装技术的最高水平。其包装工艺实现了高度自动化,计量、计数、装袋、封口、打包等都形成了流水线作业,包装效率高,而且现场环境整洁。由于目前国内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以及工人劳动保护的重视,结合发达国家包装行业的发展轨迹,采用基于机器人进行码垛的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成为国内粉体包装行业当前的发展趋势。
粉体包装的高难度,导致国内很多包装设备制造企业不愿意涉足该领域,而大力开发粮食、饲料等颗、粒料全自动包装设备,致使行业发展不均衡。国内粉体包装行业,尤其是粘性粉体及超轻细粉体为代表的特殊粉体包装设备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很多粉体生产企业在国内不能找到合适的包装设备,或使用人工包装,或使用普通包装机进行半自动粗放式包装,或花费大量金额从国外进口包装设备。
据国内某锑品生产龙头企业介绍,由于该公司没有找到国产包装设备实现全自动包装,只能从日本进口。不仅价格非常昂贵,核心技术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而且附加条件为每年必须保证一定量的产品供应给该日本企业,从而受制于人。
粉体物料包装通常会出现以下几个难点:(1)粉尘污染严重,尤其是超轻细粉体及含气量大的粉体散逸性强,易造成现场工人尘肺等职业病;(2)粘性粉体包装机出料口易挂料,造成掉料现象,严重污染包装现场环境;(3)流动性过强的粉体包装时冲料,导致计量不准,污染现场;(4)粉体物料易混合气体,尤其是超轻细粉体及含气量大的粉体物料包装体积大,包装袋容积率低,极大浪费了包装耗材,加大了运输成本;(5)传统高低位机械式码垛机耗能高,占地大,使用、维护成本高。
目前,国内粉体包装技术发展缓慢,市场急需此领域包装设备的产业化生产。
三、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在低碳包装方面的意义
扬州市创新包装有限公司新研发的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通过自动上袋机、粉体定量自动包装机、输送机、倒袋机、重量复检机、剔除机、整形机、喷码机、码垛机器人等成套设备完成粉体物料的自动包装、检测、码垛。该生产线在低碳包装方面有以下意义:
1.实现包括超轻细、粘性等粉体物料的清洁包装。粉体物料包装过程中粉尘污染严重,尤其是超轻细粉体及含气量大的粉体散逸性强,易造成现场工人尘肺等职业病。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采用负压沉积技术,将物料中气体抽出,防止粉尘飘散;采用螺旋反转,气吹式自清理出料口等技术防止包装机出料口掉料。有效减少了包装现场的粉尘污染,避免了工人在恶劣环境下的工作。
2.减少粉体物料的包装体积,降低包装耗材,节约包装资源。本包装生产线在国内率先使用螺旋压缩和负压沉积相结合的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粉体物料中的含气量。
以超轻细粉体物料为例,使用本生产线包装,可以降低物料中含气量80%以上,提高包装袋容积率35/%,可节约35%的包装袋制作原料。
按照包装袋制作采用3层克重80g/m2的牛皮纸,尺寸80(长)×50(宽)cm,年产5万吨物料(使用包装袋200万条),每年节省牛皮纸计算如下:
0.8m×0.5m×2面×3层×0.08kg/m2×2000000条×35%=134.4吨。
所以年产5万吨超轻细粉体生产厂家,使用本生产线,每年可节约134.4吨牛皮纸。同时可减少使用PE膜原料35%,并降低运输成本35%。
3.节能、降耗,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码垛机器人,降低码垛能耗,符合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国内广泛使用的机械式码垛机单机功率为30KW左右,而本生产线使用的码垛机器人单机功率为4KW,设备按照330天/年,16小时/天的工作制度计算,每套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年节约用电量如下:
(30-4)千瓦时×16小时×330天/年=137280千瓦时/年。
折合标准煤:13.728万千瓦×3.6吨/万千瓦时=49.42吨。
所以每使用一套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9.42吨。
同时,机械式码垛机单机尺寸为17(长)×5.5(宽)×3.5(高)m左右,而码垛机器人主机尺寸为1.5(长)×0.7(宽)×3.1(高)m左右,耗材小,并大大降低了加工耗能。
4.极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以年产5万吨粉料的生产厂家为例,人工包装需设置8个出料口及储料仓,每个包装口处需称重灌装人员两人,复检缝包一人,搬运、码垛两人,以两个工作班组计算,共需80个人进行包装,且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如采用半自动包装,需设置6个出料口和储料仓,每台包装机需要操作人员一名,重量复检人员一名,码垛人员一名,以两个工作班组计算,共需36人进行包装。如采用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只需要一套设备就可以满足年产10万吨物料的包装需求,而操作人员仅需8名。
四、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的市场前景
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主要用于包含超轻细、粘性等粉体物料的全自动包装。粉体工业的前景广阔,粉体材料已在化工、建材、冶金、电子、医药、生物工程、陶瓷、农药、涂料、国防及尖端技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粉体材料的快速发展,给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结合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国内粉体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并向聚集化发展。以钛白粉行业为例,中国达到世界发达水平之后,对钛白粉的需求量将达520万吨,而目前,离这个数字差不多还有400万吨的缺口{2}。2009年,除中国以外,全球只有18个钛白粉生产商,总产能为470万t/a,其中前7名生产厂家产能合计400万t/a,占全球总产能的85%。而同期中国具有基本生产条件的大大小小的生产企业57家,规模以上的就有37家。2010年以来,国内大型企业不断扩大产能、重组企业,以期做大做强,在大型企业的市场挤压下,小型企业逐渐被淘汰或收购{3}。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主要面对的客户为规模企业,此发展趋势大大增加了本包装生产线的市场规模。
据统计,中国规模以上粉体物料生产厂家有5000家左右,其中95%的企业利用人工包装或半自动包装。如果每家使用四条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则需要20000条,市场规模达600亿元,并逐年扩大。
五、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关键技术的突破
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的技术难度是其产业化的主要风险,扬州市创新包装有限公司现已攻克了以下关键技术:
1.包装过程中粉料与气体的充分分离,有效防止超轻细粉尘逸出,以及包装袋退出后,防止挂在包装机出料口处的物料掉落污染包装现场环境,是清洁包装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突破:包装过程中,采用负压沉积技术,并设计了过渡料仓抽气、输送体抽气、抽气棒抽气置等真空抽气装置,有效防止了超轻细粉体生产包装过程中的外溢。还在包装机出料口设计了气吹夹层微孔,实现瞬间气吹,将挂在包装机出料口处的少量粘性粉体吹至包装袋内,从而防止包装袋退出后,挂在包装机出料口处的物料掉落,污染包装现场环境。采用上述的粉料、气体分离,负压沉积技术,减小了污染,并可有效减少包装体积30%以上,抽气后的粉料密度大为增加,方便运输和仓贮,节约30%以上的包装和运输成本。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2.粘性粉体在包装袋内易出现堆尖,粘性粉体的包装对加料顺畅性有很高的要求,确保包装物料顺畅是前提;而且包装速度、料口粉料外挂都会影响到包装精度,确保高计量精度是关键。
技术突破: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采用独有的振动料仓设计,解决了粘性粉体加料顺畅性的难题;变频调速加料装置能够根据剩余包装重量的大小及时调整加料电机的转动速度,解决了包装速度和包装精度相冲突的问题;采用双传感器计量,且在给料完毕后,对挂在包装机出料口处的少量粉料统计计量,并作计量预留,从而保证了包装精度。在计量系统上,突破性采用了振动计量一体化设计。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3.机器人控制的体系结构、控制框架,正确、方便、安全的信息交互,以及在线方式下各种模式的行为控制和可达性分析计算,是码垛机器人四轴运动协调控制的关键技术。
技术突破:生产线采用CAN总线技术、模块化设计、开放性结构,可移植性、易修改的标准接口,和复杂动态系统的分析与鲁棒控制技术,实现了码垛机器人的四轴运动协调控制技术:自由度数4、轨迹重复性为±1.0mm。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4.作业对象变更时,机器人作业系统的功能柔性和任务适应性,变位操作的全局可达和柔性配置,以及两个电磁离合器背对背连接使用的控制难度是码垛机器人灵活运动规划的关键技术。
技术突破: 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采用独有的连杆机构、替代两个电磁离合器背对背使用的双向电磁离合器结构,开发了变位机设计与机器人作业系统协调运动灵活规划软件,使结构重量轻、控制方便。独有的连杆机构,减少零部件的点数,提高传动效率,效率高达96%。双向电磁离合器结构还减少了伺服电机的数量,成本低、能耗小。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5.全自动包装码垛生产线包括了自动上袋、定量包装、输送整形、机器码垛等多个生产环节,各工序设备的协调运行、稳定可靠,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是控制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关键。
技术突破: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通过对各工序工况进行实时监测,现场PLC进行监控和冗余控制,顶层用高速实时SYSNET网把各工序控制站联成一体,SYSNET既可以与PLC也可以与普通计算机联网,从而便于与其他类型的DCS系统互联,达到系统开放的目的,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六、结语
全自动粉体包装生产线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升国内包装行业的整体水平,实现粉体物料的低碳包装。其市场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关键技术已攻克,拥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
注释:
{1}李晓刚,刘晋浩.码垛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包装工程,2011(3):96~102
{2}徐高栋.关于我国钛白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市场规范问题分析,中国粉体工业,2011(2):11~14
{3}毕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09年中国钛白工业复苏状况及前景,钛白,2010(5):4~8
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4
[关键词] 磷化工 产品 发展
一、我国磷化工产业的现状
目前,我国磷化工企业总数在500家以上(不计磷肥、含磷农药企业,含部分磷化物及有机磷产品企业),磷化工产品生产能力在7 000 kt/a以上,年产量约4000 kt/a。生产品种80多个,100多个规格型号。从产能和产量上看我国已列为世界第二的磷酸盐大国,个别产品能力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还不是磷化工的强国,许多精细磷化工产品、专用磷化工产品与国外相比,差距在10年以上。高科技磷化工产品还是空白,行业的总体科技水平与国外相比还相差10年~20年。在未来几年中世界磷化工格局将发生变化,重心将向中国转移。全世界现有黄磷生产能力已逾1500 kt/a,中国就占75%,而云、贵、川、鄂四省黄磷产量之和2003年已超过全国黄磷总产量的90%。未来3年~5年,四省黄磷产量将会占到世界黄磷产量的75% 以上。这是我国发展磷精细化工的基础和优势,是在与国外磷精细化工产品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磷化工产品仍以基础产品为主,主要为黄磷、热法磷酸、三聚磷酸钠、饲料磷酸氢钙,前三种产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而精细磷化工产品只占4% ,我国磷化工产品结构不合理致使以初级磷化工产品低价出口,而其他行业,特别是高科技行业所需精细磷化工产品又从国外进口。我国虽然有较好的发展精细磷化工的条件,但全行业不认真研究,仍然无序、重复、分散、低水平发展,让原料黄磷低价出口或制成低价产品售出,我国的磷化工行业将陷于崩溃。
二、 我国磷化工行业存在的问题
1.磷矿资源开采、利用不合理,十几年之后我国将成为资源匮乏的国家。磷矿资源属非再生性自然资源,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乱采乱挖、破坏磷矿资源的现象,后经多次整顿,情况虽有所好转,但由于利益驱动,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磷矿资源被破坏的现象。
2.资源利用率低、环保意识差。我国的磷矿石加工利用以初级产品为主,且部分高品位原矿竟相压价出1∶3。此外,黄磷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磷渣、尾气及磷泥对环境污染严重,目前每年新增磷渣量达800万t,排放的尾气高达12亿m3,二氧化硫排放量1.2万t,氟化物1000t、元素磷120t。目前多数磷矿企业都未对其回收利用,既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又增加了生产成本,不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3.生产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如加氢还原、连续硝化、绝热硝化、液体SO3磺化等还未普遍使用,不少小企业的生产还是作坊式的,自动化水平不高。一些新的发展领域,如功能高分子树脂和功能性材料,精密陶瓷、液晶材料、信息化学品等国内大多还刚起步,有的还基本空白。磷矿资源的综合利用不充分,不合理,有些有价值的元素被遗弃。
4.国外磷化工公司正在挤入中国市场,本土企业受到竞争威胁。近年来,哈萨克斯坦、荷兰、美国等国的黄磷出口量增长很快,已威胁到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黄磷出口国的地位,与会专家呼吁,我国应尽快采取相应的对策。根据美国斯坦福研究院研究人员严平提供的数据:2002年,我国黄磷出口量为168.9千吨,2003年为142.7千吨,2004年进一步下滑到113.2千吨;从市场份额上来看,2000年~2004年,我国黄磷出口量已从占据高达世界出口总量75.8%的份额下降到46.9%。
三、 发展我国磷化工的对策
1.磷资源是有限的资源,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做到既要满足四化建设的需要,又要争取一定外汇,为子孙后代留一些资源。要研究与之配套的政策,防止掠夺性开采和消耗,保证我国磷化工有今后二十年、五十年甚至更远都能健康、持续地发展。
2.大力推广绿色工艺技术,当前特别要推广节能、节约原料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使我国磷化工生产技术有较大提高.工厂环境有较大改善,经济效益有一定提高。这些技术有:黄磷粉矿和焦碳粉的制球团技术,在五年内使球团入炉在全行业推广。全面推广后估计全行业可节省磷矿石300万吨,焦粉600万吨~700万吨,总价值可达l0亿元;在全行业严格推行黄磷废水闭路循环,各厂都必须做到黄磷废水零排放;大力推进黄磷尾气综合利用,特别提倡在黄磷尾气净化以后进行化工利用,特别是对生产集中的大黄磷企业,要把尾气利用与化工开发共同抓好,目前国内黄磷尾气净化已有成熟技术,净化成本亦不高即可得到优质的一氧化碳,同时,国内羟基合成技术近几年亦有很大进展.磷酸生产的热能利用,在行业内要积极宣传推广各地新建1万吨/年以上热法磷酸厂应当结合热能回收。(可省去一个4吨/小时锅炉,年节煤2000吨~3000吨)。
3.发展磷化工要把一些高新技术引入磷化工行业。如:膜技术、超微粉技术、纳米技术、离子交换技术、高效分离技术、电化处理技术、萃取分离技术、表面改性技术、超净化技术?改变磷化工生产长期沿用的传统技术和落后的技术现状。
4.推进我国磷化工的发展除磷化工自身的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开发,还更应该研究其他行业包括电子、造纸、皮革、水处理、纺织、汽车、油气开采、石油化工、钢铁、合成材料、特种玻璃、特种陶瓷、表面处理、涂料及颜料、化妆及日用品、食品及饲料、机械加工、特种功能(催化、吸附、压电、发光、耐温等)以及高科技领域等各方面的应用,以改进磷化工产品应用面窄,新产品不多的现状。
四、结语
要改变我国磷化工产业的面貌,不只是加大资源开采量生产大量常规产品,而是要提高磷化工产品的精细化程度,加强新老产品应用研究,扩大磷化工产品应用领域;按循环经济的思路充分利用磷矿资源;整合各省磷化工企业、产品和布局,形成整体优势和雄厚的发展基础;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和产品,提高整个行业的科技和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华小西:对我国磷化工业布局现状的思考.磷酸盐工业~2006年3期
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5
一、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国际分工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国际贸易又进一步加深国际分工,解释贸易的理论都是以阐释分工为基础的,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比较利益理论。李嘉图认为,各国应致力于生产其相对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产品,并以之出口换取其相对具有较低劳动生产率的产品;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则表明,商品价格差异是贸易的基础,要素价格差异是产品价格差异的根源,各国应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并以之出口换取密集地使用本国所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二是新贸易理论。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等人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家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之一,但该理论仅解释了要素禀赋具有差异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而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贸易是发生在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新贸易理论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其一是着眼于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化,以边际成本递减作为生产分工与集中的理由,其二是用不完全竞争及其市场细分策略来解释这类贸易与国际分工,说明规模收益只要超过运输成本,生产应有集中化的趋势,并且市场规模越大、“学习曲线”效应越明显的行业,成本就会越低,以此为基础的生产分工与选址,不再决定于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而是历史因素与政府政策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从以上理论出发,分析经济一体化在贸易流向与产业组织结构两方面对分工的影响,可以发现具有以下几方面明显的效应:第一,市场规模效应。一体化以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降低,因而无论从市场范围还是消费者效应来说,都有效地扩大了市场的规模,相似要素可以更密集地使用,按照一国都趋向于出口在本国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产品的原理(克鲁格曼、赫尔普曼,1985),一体化区域将具有增加对区外出口的倾向。第二,市场竞争效应。贸易壁垒降低将导致区内市场竞争激化,减少寡头垄断,降低区内市场细分的程度,可以强制地带来经济效率的调整。第三,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分工的效应。市场规模扩大以后,企业可以通过做大规模降低成本,一些厂商能够从事更多的工厂专业化分工,减少每个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降低服务成本,增强出口与区域内进口替代的能力。以上三方面都将增加一体化区域的区位优势,增加一体化区域内部分国家的竞争优势,引起区内投资格局的调整与区外对区内投资的增加。
从贸易对分工的影响来看,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分析有三个共同点:一是产品都是由一国国内的企业生产的;二是贸易保护的对象都是一国的产业、产品及其生产的企业;三是要素在地区间不流动。但如果以跨国公司的跨国一体化经营为分析背景,以上三点结论就需要重新推敲,国内有学者将跨国公司内中间产品的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贸易与投资的融合概括为贸易投资一体化现象(张二震、马野青,2002),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我们认为,分析贸易投资一体化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可以以要素的跨国流动与各国同类要素的异质性为基础,当跨国公司实行跨国一体化经营时,跨国公司的管理、技术以及品牌都可以成为投入的要素,地区经济一体化降低了贸易壁垒,有利于要素与中间产品的国际流动,从而推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依据各国的要素差异进行不同的价值增值环节的选点布局,一国科技型、管理型以及高素质劳动力较多,将有利于价值增值环节大的生产投资与研发机构的建立,低素质低技术的劳动力较多,将有利于一般加工型生产环节的建立。贸易投资一体化使产品乃至产业失去了国家的界限,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不能再说是由中国制造的,但国际分工仍存在,不过分工不以产品、产业为标志,而以国家之间的要素差异为标志,以要素创造的价值增幅为标志。以这种分工为基础的贸易,结果不是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而是其差距的扩大,如跨国公司专门将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价值增幅大的生产环节放在本国,而把生产的组装等劳动密集型工序放在中国,或仅建立适应中国市场的技术应用中心,中国将专门成为成熟技术的生产加工基地,长期下去中国的知识型管理型人才收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越来越大,造成人才培养的困难与人才的流失,进而掉入要素低水平成长的贸易陷阱。
对一体化国家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了区域内的市场,降低了区域内同类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增加了同类生产要素尤其是知识型管理型人才的聚集,这都将增加区内的区位优势,提高以贸易投资一体化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层次。但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而言,跨国公司的生产选址将非常重要,使价值增值幅度大的生产环节落址于本国,通过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来实现本国有竞争力要素的持续增长,将成为各国贸易保护的新目的。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不仅要有量,而且还要有质。
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国际经济学界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分析总是以一体化对新贸易格局的影响作为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创立,市场结构、产业组织的理论被植入国际贸易的分析,因而投资效应的分析就以产业组织的行为分析作为基础,贸易投资一体化基础上的贸易与投资行为主要还是以寡占反映战略为主,在方法上仍属产业组织的行为分析,下面我们以这两个阶段为界分而述之。
二、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跨地区跨集团的直接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策略,从根本上来说将成为打破地区封锁抑制排他性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当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从以降低成本为目标的要素寻找型向市场开拓型转变后,国际贸易的作用将是长期的基础性的。从贸易的角度分析一体化对投资的影响,出发点是一体化对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与福利的影响,理论基础基于比较利益之上的专业分工,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部门间或产业间的区域内部贸易的增长,市场规模以及规模经济都成为一体化收益的主要来源,经济特征相似的国家都可以在专业化分工中收益,从与一体化之外的国家贸易条件的改变中获益。分析一体化对贸易的影响,主要采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考虑关税、配额和其他贸易障碍降低后对相对价格的影响以及价格对贸易商行为的影响。由于影响相对价格的行为因素很多,如政策、收入等,因而不联系具体产业与产品是很难下具体结论的,但总体的分析可以提供基本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美国经济学家J·瓦伊纳于1950年提出了“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这两个基本概念,用以反映贸易对一体化的反应,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6)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投资转移”与“投资创造”,用以反映外部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区域一体化贸易流向的反应,由此奠定了这一领域的基本分析框架。
金德尔伯格认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经营战略表明,一体化组织的贸易流向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和流量产生影响,形成投资创造效应与投资转移效应。投资创造是由贸易转移引起的,一般而言,关税水平越高的国家,一体化后贸易转移效应越大,该国将从成员国进口成本更高的产品,消费者获得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但国家失去部分甚至全部关税收入。如中日组成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中国可能以从日本进口汽车来代替从世界其他地区的进口,但别国厂商自不会坐以待毙,中国厂商也不能面对新格局而束手无策,由此形成的区外非成员国对一体化区域内的直接投资和区域内成员国之间的直接投资的增加即为投资创造,区外的跨国公司在一体化内部建立“避税工厂”(Tariff-exemptfactory),并向一体化市场供货,以维护其原来以出口方式占领的市场份额,同时,由于区域内贸易自由化使市场扩大与需求增加,为厂商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一体化内外的跨国公司互相竞争以追求潜在的规模经济效益,也会增加在区域内的直接投资。
投资转移是由贸易创造引起的扩大了的外国直接投资,贸易创造的产生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成员国的数量,数量越大,表明市场越大;平均关税水平的降低程度,平均关税水平越是降低,同盟越可能趋向贸易创造;成员国经济的竞争程度,受保护的同类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差异越大,贸易创造效应越大。贸易创造的产生来源于规模经济与专业分工,为从一体化经济中获取规模经济和专业分工的收益,需要进行生产的重组,由此引起区域内直接投资布局的调整与资源的重新配置以及区外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产生投资转移。
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根源于一体化的规模效应与市场统一效应,相对于区外国家而言,一体化内部的总收益无疑是提高的,尤其是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对发展工业的偏好,其收益更具有长期意义,但对一体化内不同的国家而言,其收益是不对等的,模型分析表明(PeterRobson,1998),一体化区域内产业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是必然的,甚至存在产业全部向一国偏转的可能,因而认真研究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优势及产业分工趋向,制定适当的补偿机制就成为一体化的重要制度内容。
三、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由于生产全球化的发展以及跨国公司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而进行的跨国投资战略调整,建立在地理意义上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概念的界限已变得模糊起来,因而以地理概念为基础的金德尔伯格的二分法就难以反映外国直接投资之间的全部复杂问题,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兴起,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以占领市场为导向的寡占反映战略就成为解释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
这种方法着眼于一体化从哪些方面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其分析一般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依据,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的组合:第一,所有权优势。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应具有某种垄断优势,以抵消在陌生环境中经营所需增加的额外成本,一般业主的无形资产与规模经济都可能体现特定的所有权优势,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与开发能力、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营销技巧、特殊的组织结构以及进入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市场的便利条件等。第二,内部化优势。制度学派认为企业作为一种科层组织,与外部市场相比具有减少交易成本的优越性,根据邓宁的分析,国际市场的失效主要有两类,一是结构性失效,如贸易壁垒的存在与无形资产的溢出效应影响外部市场的形成和发育;二是交易性失效,如交易渠道不畅及国际市场经营风险过高都将提高交易的机会成本,交易成本提高促使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将外部市场内部化。第三,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来自东道国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如自然资源的禀赋、社会文化、法律、政治和制度环境,以及政府通过立法或行政政策所提供的优越条件等,这些因素不是跨国公司特有的,但跨国公司可以不断适应它,利用它。
将以上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可以合理清楚地解释国际生产的组织形式,所有权优势决定了“谁”来生产,内部化优势决定了“怎样”生产,区位优势决定了“在哪里”生产。而一体化从规模性、结构性与交易性三个方面增强了区域内国家在以上三个方面的优势。贸易壁垒的降低尤其是专用性资产、中间产品及要素流动壁垒的降低,提高了跨国公司内部化的能力,一体化后的区域市场是一个多民族、多国家的市场,具有文化、政策等多方面的差异性与复杂性,为区域内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国际经营的学习机会与条件,使一部分区位优势转化为所有权优势(MiraWilkins,1991),一体化最为突出的还在于它凸显了区域市场的区位优势,拓宽了市场的范围,加大了经济的总体规模,提高了经济的抗震性,能使经济周期的波幅减少,周期拉长,降低了国际贸易中的许多不确定性,对于一体化的小国来说,生产的种类可以减少,规模可以加大,生产的某种地理分工变得更自然,一体化产生的规模经济尤其有利于那些在大工厂中应用的重要生产要素,如某些类型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这也成为跨国公司对区内投资的重要原因。
将直接投资的增长与企业的战略对策结合的分析认为主要有四种形式的战略投资对策(Yannoponlos,1990):(1)防御性进口替资,也叫“桥头堡投资”或“跳越关税”的投资,是外部企业对一体化贸易转移效应的一种对策,反映了一个企业为维持在一体化经济中的市场份额从以贸易为基础的战略向以投资为基础的战略的转变;(2)进攻性进口替资,亦称出口导向投资,它以一体化对竞争效率、收入水平、增长和创新的影响为依据,投资的动机在于利用地区一体化所造成的市场扩大和需求增大的势头,是企业抢占市场进一步扩大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的一种战略投资;(3)重组投资,又叫合理化投资,即生产经营的布局按一体化后更自然的区位优势重新组织所进行的投资,因为贸易壁垒消除以后,各成员国的比较优势成为资源重新配置的主要依据,生产活动将向成本较低的地区集中;(4)寡占反映投资,指当地企业面对外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进入该地区,为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也必须通过做大规模进行回应,从而刺激其通过直接投资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一体化对直接投资的效应,最主要在于强调它对工业效率的影响,这可能是比资源配置效应更为重要的一种收益来源,因为从贸易的角度所作的分析是在完全竞争的框架内展开的,而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所作的分析强调的是以不完全竞争为框架,分析一体化对厂商竞争行为的影响。鉴于一体化后兼并与收购将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式,因而如何规范本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垄断行为,就成为新的更重要的课题。
四、启示与结论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参与经济一体化必将有得有失,但一般总是得大于失,这是双赢、多赢的博弈,而非零和博弈,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一体化分工的格局趋向,也是利益分配的重要导向,一国要从一体化中获得有益的分工,就要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以及竞争性要素的持续增长等几个方面来引导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向,从以上贸易与产业组织两方面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来看,我们认为中国参与经济一体化主要应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依照传统贸易理论,中国是简单劳动力要素的供给极其丰富的国家,几乎可以说具有无限供给弹性,因而一体化后,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将有向中国集中的趋向,依照新贸易理论,生产也有向平均成本低的国家集中的趋向。但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向别国开放市场也具有诱人的利益,当中国与东盟拟建立自由贸易区时,日本不无妒忌地宣称,为了享受中国对东盟出口的零关税,日本企业可能进一步向中国投资,为了同样的理由,日本可能将已或拟向东盟的投资转向中国(冯昭奎,2002),其实,中国与东盟都大可不必为此而担心,制造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是存在的,但制造业的产品丰富多彩,千差万别,只要一体化内的商品比要素多,要素价格就有均等化的趋向(赫尔普曼、克鲁格曼,1985),如果其生产全向一国集中,则比较优势的天平将向另一面倾倒,况且生产同样的商品对要素的组合方式仍有差异,可以起到平衡各国生产要素供给的作用,东盟即使生产的种类减少了,但贸易壁垒的降低使中国辽阔无边的市场向他们优惠开放,从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的运转来看,自由贸易的协定尤其有利于小国,因为他们的增长与繁荣有了更多的空间(ShyamalenduSarkar,2001)。对东盟而言,中国是竞争者,也是有利的合作伙伴,其合作的空间将主要在制造业、电子、通讯等产业内部的分工与贸易,由于这些产业的发展取决于最初的生产与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实证分析这些产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分工布局将对资源的配置起导向作用。
2.处理好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外国跨国公司的关系。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分析表明,一体化后的市场将成为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角逐的场所,其第一阶段的投资将是对资源重新配置、生产合理化布局的反映,第二阶段的投资则是实现企业的快速增长和加强对市场的控制,而兼并和收购当地企业便成为其迅速占领市场的最有效的手段。面临外国跨国公司的竞争,我们在不同的产业市场结构中应有不同的应对之策,具体而言,在规模经济较显著的行业,如汽车、化工、金融、民用飞机等部门,在收入需求弹性较大的部门,如电子通讯、计算机、药品等部门,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兼并的国际化倾向也明显,因而应鼓励国内企业实现并购,形成产业组织的集中化,以大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而在规模经济不明显、生产处于成熟阶段、生产技术已标准化、需求收入弹性较小的部门,如纺织、服装等,应以鼓励竞争为主,制定较严格的反垄断管制,这种按产业结构的差异制定垄断管制的双重标准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都采用的方法。
3.处理好具有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培养与跨国公司一体化经营的关系。在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经营的战略下,中国既要发挥简单劳动力丰富低廉的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的优势资源相结合,也要发挥中国优秀人才的竞争优势与跨国公司的优势资源相结合,既要有生产加工中心,也要有技术中心。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背景下,要保护本国有竞争力的要素在本国有就业机会,有获取高工资的机会,要力争让跨国公司的价值增值幅度大的生产环节,具有核心创造力的研发活动在中国展开,如法国在药品生产行业就规定在当地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是外国投资进入法国市场的先决条件。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跨国公司,只要能对中国关键的核心生产要素付高额报酬,都应受到鼓励,这是从根本上获取关键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关键要素与技术的持续供给能力,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具有“独立于一体化经济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赫尔普曼,克鲁格曼.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上海三联书店,1985.
[2]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张二震,马野青.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福建论坛,2002,(3).
[4]高乐咏.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与企业.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5]冯昭奎.10+3:东亚自由贸易区之路.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3).
[6]Kindleberger.c.p.EuropeanIntegrationAndTheInternationalCorporation.
ColumbiaJouralOfWorldBusiness,Vol.1.1996.
[7]PeterRobson.TheEconomicsOfInternationalIntegration.Routledge,1998.
[8]MiraWilkins.TheGrowthOfMultinationals.EdwardElgarPublishingCompany.
1991.
[9]Yannopoulos.G."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EuropeanIntegration".Jounal
OfCommonMarketStudies,Vol.28.1990.
[10]ShyamalenduSarkarAndHongY.Park"ImpactOfTheNorthAmericanFree
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6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技术 煤矿机械 应用
1 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一门复合型技术,它集机械、电子、计算机和信息为一体,机械是其主功能、依托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发展动力功能,把机械装置、电子设备和软件等结合起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是其未来主要发展方向。煤矿业未来往高效安全、清洁、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而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能够推动其快速往这个方向发展,并实现煤矿综合自动化。此外,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煤矿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支撑技术,并广泛应用于煤矿采掘和装备应用与推广上,促使其快速健康的发展,为整个煤矿工业打下稳固基础。本文分析了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研究意义、它在煤矿业的应用和其未来发展趋势,希望对煤矿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 对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的研究
中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萌芽期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了80年代后期,在综合机械化采煤这一领域得到飞跃发展,并推动了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进程。在这一年代,采煤机已经发展为电牵引。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已有基础上研发了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到了21世纪,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某些领域取得极佳的成绩,如煤矿安全生产监控、大型固定设备的后备保护等。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起步较晚,因此,在对该技术的研发水平、应用领域、投资规模和技术管理上都稍微落后于采煤业发达的国家。
3 分析煤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意义
随着煤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分析研究该技术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其研究意义。
3.1 有效提高了煤矿作业的劳动效率 传统的煤矿作业大多数是以手工为主,而引用机电一体化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生产效率明显得到明显提高。
3.2 有效提高劳动安全保障 传统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都比较差,如潮湿、灰尘大,这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有时还会危及到他们的生命安全。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煤矿领域能够保障工人劳动安全,防止灰尘和潮湿等恶劣环境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康。
3.3 明显增加劳动收入 机电一体化运用在煤矿机械中不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提高了煤炭产量。这直接受益的是煤矿企业,而煤矿企业效益的提高,煤矿工人的劳动收入也明显上升,改善其生活水平。此外,煤矿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4 对机电一体化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煤矿业的发展,在煤矿产业引进机电一体化技术,并广泛应用在煤矿产业的各个领域。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它们分别是机电一体化在矿井综合采煤方面的应用、矿井运输提升设备的应用和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应用。①应用于矿井综合采煤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一个典型应用就是电牵引采煤矿机,它具有牵引特性好、反映快捷、结构简单易用、工作效率高和寿命长等良好特点。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大倾角煤层。②应用于矿井运输提升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生产的另一主要应用是带式输送机和矿井提升机。其中带式输送机因能长距离运送、运行期间安全性能高,并能实现自动化而成为我国煤矿井下原煤矿输送系统的主要运输设备。而矿井提升机其机械结构简单,能实现全数字化交流提升。③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方面。最能强有力的体现出煤矿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就是应用于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这不仅能保证煤矿进行安全生产,还能促进煤矿安全管理的发展。这也符合了我国规定的矿井必须配备矿井监测控制系统的规定,使工人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生产。
5 对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的研究
国产煤矿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特点是:智能化、程序化、信息化,并具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点,如便于操作维护、设备体积小、安全可靠度高等。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与煤矿业能有效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煤矿企业生产效益,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目前为止,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还落后于其他煤矿产业发达的国家,本文特分析了其未来发展的三个主要趋势。第一,研究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开采技术,特别是在关键装置方面;第二,在产品功能方面增家通信功能,以配合综合自动化的发展需求。第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日后研究重点之一是研究发展煤矿机器人。
6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煤矿产业的各个领域,加快煤矿产业快速向前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还保障了工人操作的安全性。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煤矿产业的安全性生产,这使煤矿产业大幅度增加煤矿设备的投入。因此,它的发展必能创作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孙虹丹.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发展及应用[J].才智,2011年24期.
[2]谭得健,徐希康.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在我国煤矿企业的应用[J].工况自动化,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