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范文1

1.基于住宅厨卫现状的调查

根据建设部相关部门开展的中国部分城市家庭厨房卫生间产品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突出反映为以下几项:厨房电源插座位置不当(31.7%),给排水管线混乱(25.3%),燃气管设计不合理(22.2%),管线接口不标准(21.D%),接水口漏水(15.1%)。这些问题要引起开发商、施工部门以及厨房卫生问设备生产企业以及建筑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通过调研发现,由于管线设计及接口产品开发与住宅建筑设计脱节,系列化、标准化程度低,所以住宅厨卫给排水等管线设计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管线设计与管线接口问题。

2.住宅厨卫管线综合设计的思考

住宅厨卫管线综合设计是指在进行住宅厨房卫生问设计时,将住宅厨卫内部的给水、排水、热水等管道及燃气、电气、采暖、通风等管线进行综合考虑,避免各专业管线设计时自行其事,造成住宅厨卫空间内管线错叉、位置混乱。住宅厨卫管线综合设计在遵循各管道安全、防火、卫生等要求的基础上,管线敷设应应综合考虑、协调统一、集中敷设的原则,建议设置竖向管线区和水平管线区,以减少管线布置的随意性。

2.1管线区的布置

住宅厨房卫生间作为住宅的心脏,应充分利用空间,其空间设计应布局紧凑,流线合理,符合人体工程学尺度要求。故无论竖向还是横向管线区均应紧缩管线区面积,设在远离人们活动区的角落处。按操作流程需要,合理安排。以厨房“I”字型布局为例,如果洗、切、烧在厨房空间按顺时针方向布置盹供水、排水竖向管线区靠内墙布置。当采用逆时针方向布局时,供水、排水竖向管线靠外布置。竖向管线区的设置要考虑以下两点:

(1)管线区靠墙角布局有利于厨卫设备的布局的连续性、完整性。对于厨房的“L”和“U”型布局,要注意管线区要布置在“L”和“U”型的两端,不能布置在“L”和“U”型的中间的拐角处,如管线区布置在拐角处,会打断厨房操作的连续性,同时还会影响横向管线的布局。

管线区的断面尺寸要符合厨房卫生间的模数要求(厨房卫生间模数普遍采用1M=100mm),有利于与厨卫设备的整体协调。

2.2住宅厨卫洗涤区管线设计建议

厨房卫生间空间内不同功能区集中了不同的专业管线。现以洗涤区为例,结合给排水设计相关规范,谈谈自己的具体建议。厨房卫生间洗涤区管线系统设计直接为洗涤区提供服务的是冷、热水供应和污水排出,其布置方法如下:

(1)给水立管与排水立管应该靠近洗涤池集中布置。给水、排水立管间距紧缩,减少立管在有限墙面占据更多位置。

(2)供水系统的分户水平支管。为了减少分户支管管线长度,应使洗涤池位置靠近给排水立管,相对集中布置。

2.3卫生间的排水系统

卫生间排水系统可采用同层排水方式,同层排水系统相对于传统的下排水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卫生间排水系统的横支管布置在本层,无须穿越楼板进行敷设,减少了因施工不当发生的渗漏而影响下层住户的现缘,如遇管道维护检修时,可在本层内解决,不干扰下层住户。

(2)楼板上没有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预留孔,用户可根据自己对卫生间布局的需要灵活布置卫生器具的位置。

(3)排水横管布置在本层楼板上,被回填垫层覆盖后有较好的隔音效果。

(4)卫生间楼板不被卫生器具管道穿越,减小了渗漏水的机率,也能有效地防止疾病的传播。

3.给排水接口标准化探索

住宅厨卫设备与管线接口之间的配合关系主要研究各管线间连接(冷水接口、热水接口、排水接口、直接饮用水接口、中水接口等)以及各种管线与相关设备(如热水器、洗涤池、洗碗机以及便器、浴缸、洗面器、洗衣机等)的连接等问题。根据之前调查结果分析,住宅厨房卫生间管线及接口因无标准可依而产生的跑冒滴漏现象已成为住宅厨卫设计时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作者对厨房卫生问各类水接口的标准化规范提出了自己一些探索性的建议。下面分别对不同类别的接口标准做一阐述。

3.1住宅厨卫冷水接口

根据GB一50096《住宅设计规范》中规定:“安装热水器的厨房或卫生间应预留安装供给水的接口位置”。住宅厨房卫生间给水立管与支管连接处均应设一个活接口,定位尺寸误差应为+5mm。根据针对住宅业主需求的调查结果,建议冷水接口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厨房冷水应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接口。厨房内三个冷水接口以供给洗涤池、洗碗机、热水器等使用。

(2)卫浴间冷水接口应设置五个或五个以上的接口。卫生间冷水接口供洗面器、浴缸、座便器、淋浴器、洗衣机等使用。

(3)分户给水管接口处应设有阀门,以便调整水压和方便维修。

(4)厨房内较长的水平管线宜设置在操作台下靠墙的位置,厨房内的水平管线不应影响其它设备正常使用。水平管线距该层楼板标高不大于700mm。

3.2住宅厨卫热水接口

热水器的种类选择应客户需求而定,燃气热水器应安装在厨房内,并确保开启时保持厨房内空气流通。热水系统设计需注意以下两点:

(1)住宅厨房卫生间热水供应宜考虑住宅厨卫共用同一系统,可节省投资,避免能源的浪费。

(2)冷热水管间距宜在100~150mm范围内,冷热水出口距离地面在500mm范围为宜。

3.3厨房排水接口

(1)排水管线和洗涤池与厨房家具的结合应严密,排水接口应综合考虑洗涤池、洗碗机等,排水接口应设在本户内,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臭味,漏水,同时排水接口应能有效防止管道系统的噪声问题。

(2)洗涤池排水机构(落水滤器、溢水嘴、排水管、管路连接件等)和洗涤池不应渗漏水,排水机构应能在2min内将20L的水排净。洗涤池底部应能承受100kg集中荷载,其变形量应小于3mm

(3)排水横管必须设不小于0.035的坡度,排水立(横)管严禁无坡和倒坡。设置坡度以防止污水倒流倒灌。排水横管应在同层内进入排水立管。

3.4卫生间排水接口

(1)卫生间坐便器、洗面器下水接口应严格密封,避免跑冒滴漏现象:

(2)卫生间宜采用冲水量可控的节水型坐便器:

(3)卫生间产生噪声的设备不宜安装在与卧室相邻的墙面上;应尽量远离卧室相邻的墙面,否则应采取隔声措施;

(4)构造内无存水弯的卫生器具与生活污水管道或其它宜产生有害气体的排水管道连接时,必须在排水口以下设存水弯,存水弯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

(5)卫生间排水横管,不宜布置在下层住户的空间内,当采用下沉楼板时应严格做好楼板、楼面防水及管道与洁具、管道之间的接口处理。

4.结论

研究住宅厨卫管线综合设计与接口标准化是解决目前厨房卫生间存在问题的核心,是解决给排水管线接口、电接口、燃气管线接口、通风管线接口、智能化接口以及各种接口与各种管线及相关设备的连接问题,满足住宅厨房卫生间配套性、通用性。互换性的基本保障,是解决厨房卫生间设计、旖工、验收的技术标准化问题的关键。总之,住宅厨卫管线、接口的合理化设计对推动我国住宅厨卫设备的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范文2

【关键词】农业;水利;基础建设

2012年1月10日,水利部和农业部在京签订加快水利和农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共商推进水利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大计,这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水利改革发展和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作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上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了粮食稳定高产。农业为主的地区,目前仍然是以种田为主,种田又是以种粮食为主。因此,我们农田水利的基础设施应当是以提高和保障粮食的单位产量为主要目的,并使其保持相对的稳定。

(2)增加了农民种田的收入。种地打粮,然后拿粮食去卖钱,或者交换其他的商品,这也是农民一个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粮食稳定的高产以及品质上的提高,让种田的经济效益得以显现。

(3)有力地缓解了灾情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因为基础农田水利设施的实际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农民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很多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在灾情面前或着在大灾之年的时候,或者并没受到灾情的影响,受到的损失比较小,或者是仍然得到了较好的收成。

(4)创造了对农业结构的调整有利地条件。基础的农田水利设施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涝能排、旱能灌的基础条件。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不再受到是否能排水和是否有水等自然条件限制和制约,在这种条件之下,只要是有市场,有畅通的销售渠道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可以适当的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种植的农产品品种,这对于农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田水利设施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十分重要。

2江苏省淮安市的农业水利情况

江苏省淮安市,位于江苏中北部,江淮平原东北部、里下河平原北部,处于淮、扬、盐三市交界地带,地处京杭大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境内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95万吨。农业发展条件持续改善,完成农田水利投入2、4亿元。高效农业稳步推进,全区新增高效种植面积19、75万亩。

3农田水利建设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性

3.1完整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能够有效降低自燃灾害对于现代农业的实际影响

我国北方地区干旱少雨的天气特征明确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对于现代农业重要的作用。随着厄尔尼诺现象,全球气侯变暖等各种极端的气候变化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逐渐增加。去年在我国北方地区大面积的出现了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干旱无雨的气候,抗旱的难度比较大、任务十分艰巨。我国相对薄弱的基础农田水利设施无法承担起抗旱救灾的大任,我国农业生产的损失非常的严重。因此,基础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对于现代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为此,我们必须建立较为完整的以抗洪防涝、防潮、蓄水、灌溉为主体的水利工程的完整体系,才能做到有效的避免洪涝、干旱灾害对于现代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巨大的损失。

3.2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现代农业是环境与人口、资源与人口全面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农业,以有效合理的配置交通、水利等资源,形成农作物、鱼类、畜禽、林木、果树和农产品的深加工相结合,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农业生产环境为基本要求,作为其中间最为重要的一环,水利对于现代农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有效的实现农田灌溉和排涝抗旱,是提高耕地的产出率以及水资源的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因此,现代的农业发展是以运转协调、功能齐全的农田水利基础设备和设施为基础的。只有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跟上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步伐,才能有效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3.3加强农田水利的建设对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有利

农田水利的建设对于改善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有利。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对于现代的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如果没有完整的农田水利设备和设施,缺水干旱将会造成树木的干枯、草原的退化、土地的盐碱化变得严重、水土流失的加剧等等环境的问题;洪涝灾害则会造成粮食的绝收、疫病的流行、土地的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只有根本的解决缺水干旱以及洪涝灾害问题,才有可能彻底地扭转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带来的影响,实现环境与人、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增加投入,加大农田水利的建设力度。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范文3

教育与实践完美的结合体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当中,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为适应时代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业务水平,更要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新知识,还可以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和实践能力,更主要的是可以磨炼意志,提高适应能力。而这些正是社会不断进步所给学生提的更高的要求。

2通过暑期实践深入企业,加强专业学习的实践性

在劲旺稻米油有限公司,负责人为我们做了相关的培训,在培训中让学生们了解企业文化、品牌定位以及就业问题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培训。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到企业中,达到真正意义上地融入社会工作和生活,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企业的产品要有丰富的文化含量,服务要有较高的文化品位,经营要有突出的文化特色。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和社会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因素。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塑造企业形象和推动经营业绩。

企业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可以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劲旺公司为打造更务实的企业形象提出诚实、负责、求实、进取的企业精神,以承担社会责任、追求合作共赢为经营宗旨,打造国人信赖的食用油品牌。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使企业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鲜明的个性特征,还有利于企业在合适的契机制定恰当的方针。现代社会,食品安全和健康备受关注,针对这种现象,劲旺公司以“为社会生产有价值、有品位的营养健康食品,提高人类生命质量”为企业使命,从原来的小作坊打造成中国食用米糠油知名品牌。

2.2品牌定位

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明灯,那么品牌定位就是企业发展的罗盘,在劲旺公司实践的过程中,明白“品牌又不只是品牌”,大家所理解的品牌是名称、商标、图案,但是这些只是“牌”,并不是“品”,品可分为三部分:品质、品位、品说。品质指的是质量,质量分为硬性和软性,硬性是产品,软性是服务,现代社会要求企业产品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和高端的服务品质;品位指文化、思想行为、企业形象,好的企业形象会为产品加分;品说是指推广,企业要学会用网络推广,媒体上的推广,让品牌为大众所知晓。品牌不只有品还有牌,牌则是品名、商标、图案。品牌的广告语要易记、朗朗上口,符合中国人自小学习背诵唐诗的背诵习惯,如:农夫山泉有点甜。

2.3 大学生就业问题

(1)学历是进入企业必备条件,有的企业对学历要求不高,但没有学历是万万不能的,学历是进入企业的敲门砖。(2)能力重要,经验一样重要,在社会上,事事都要学习,不只是学习专业技能,更要积累经验,职业经验不仅会增加含金量,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更得心应手。(3)工作后不要太在意钱,要先学习,不计较表面得失,努力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如果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人才,工资就不在话下。(4)以服务的心态做事、做人,遇事不要斤斤计较,秉持吃亏是福的心态,对人对事都要谦敬恭让。

这些均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少的基本素质,能力不足还嫌待遇差的大有人在,经过培训指导,我们认识到大学生应转变自己的观念,以学习的心态做事,以服务的心态做人,做好时不骄傲,遇到困难时不放弃,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学校学习好专业,提高自己专业技能,多参加社会实践,为以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3 结束语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范文4

一、基本情况

张家界市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地区,以山地为主,近几年主要以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建设等旅游开发为重点,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入,银行信贷为补充。据调查统计,2005年以来,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239.44亿元,其中投向农村交通、水电水利、教育卫生、通讯及广播电视等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完成58.23亿元,占全市投资完成总量的24.32%。同期,全市银行业贷款支持40个建设项目,贷款56.08亿元,其中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为17.44亿元,占全市净增贷款的31.1%。

张家界市信贷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呈现的特点:一是贷款对象以经济实体为主。40个项目中,只有3个项目是以公路管理局等行政单位为承贷主体,贷款5819万元,占3.3%,其余项目贷款均以实体公司为承贷主体。二是以支持投资开发为重点。40个项目贷款中,18个水电开发建设项目贷款10.22亿元,占58.6%;三是以还贷资金来源以自营收入为主。在40个贷款项目中,有27个项目以自营收入作为还贷保证,贷款12.28亿元,占70.37%。

二、存在的难点

据调查统计,2009年全市仅农村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道路建设等三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就达28.5亿元。主管部门反映,国家投入资金往往要到下半年才能拨付到位,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需要信贷予以支持,保证工程进度的连贯性。但是,银行业机构授信仍存在难点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有效整合,银行授信难以把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涉及财政、发改委、规划及农林水电、科教文卫等众多部门,在项目规划、立项、申报、资金争取、配套资金筹措及融资,缺乏多部门统一实施机制,导致银行业机构难以把握和了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个方面的发展现状与投入情况。加上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周期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偿债能力和还款意愿,银行业机构对投放农村基础设施贷款缺少信心。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靠财政投入,银行授信缺乏保障。一是缺乏法律保障。国家强调“不得以向银行和项目单位提供担保和承诺函等形式,作为项目贷款的信用支持”,使得许多依靠财政预算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贷款具有不确定的政策性风险。二是缺乏偿债来源。调查反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依赖以国家财政投入,若通过贷款融资,所产生的贷款利息,缺乏偿付资金来源。调查贷款支持的40个建设项目,只有13个项目以财政拨付作为还贷保证,贷款5.17亿元,分别占贷款支持的项目数的30.25%和贷款总额的29.63%。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有效机制,银行授信比较困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严重,道路交通不畅通、教育卫生及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破损比较严重。特别农田水利设施因缺乏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普遍存在着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水费征收难等严重问题,银行业机构难以把握风险。

三、破解信贷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点的途径

为了破解信贷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难点,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降低信贷支持风险。一是建立实体法人企业。地方政府要为解决项目融资,按照行业管理条线,以区县为单位组建具有法人的农田水利投资公司、农村交通投资公司、农村教育卫生投资公司等特殊法人实体企业,统一归口承担政府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并承担融资债务,为银行业机构授信创造条件。二是加快建立风险补偿制度。积极推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建设,解决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信用不足问题。

(二)建设灵活的运行机制。一是在投资方式上要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两只手”的作用,按照谁受益、谁出钱(或出工)的原则和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体大户或富裕的农民以独资或股份制的形式投资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项目业主化、筹资方式社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局面。二是在管理上要创新机制。国家和集体投资的基础设施,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由当地企业或农民承包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企业还可以收取服务费,并努力引入竞争机制,以克服垄断经营带来的低效率问题,其服务收费不宜过高,亏损由财政补贴。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范文5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63-01

农村基础设施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与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基本公共产品,是居民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基本条件[1]。我国滞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无疑是构建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普遍滞后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落后状态,在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因基础设施落后或不完善而造成返贫现象[2]。相比于城市,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现象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一是供水设备不足而导致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农村的道路状况普遍较差,村与村之间在没有通公路的地方普遍是土路,并且路况很差。而有些行政村,虽然通了公路, 但管理效率往往极低。三是农村部分电网设备陈旧、没有正常的供电制度,不能保证日常的生活工作需要,经常发生停电,同时电价过高;四是农村的信息传递功能落后,电话手机的信号不稳定,电视收到的频道又极为有限。总之,农村与城市相比,基础设施普及率不高,质量上差距较大,至少过后城市十多年。

2.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问题。尽管多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在很多方面的建设资金来源仍然以民间自筹为主,例如乡镇道路、农村文化、医疗、卫生事业以及农业技术服务等等方面。同时,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面,主要是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对于建设的投资力度不足,经常受到财力的影响导致配套资金不到位。另外一方面由于农村自身经济基础较弱,主要依靠政府的扶持来发展基础设施,但是农村数量众多,政府的补助投入又有限,不能保证投入到每个地区。

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业部门的特殊性难以吸收社会资金

和城市相比,农村的地理条件有很大差别,人口众多,村庄分布不均,有些分布在丘陵、山区等地,其中的西部农村地区的自然条件尤为恶劣,水资源贫乏,县、镇、村之间相距较远,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大大增加。例如人口在百人左右的某些北方山区的村庄,自然村之间相距较远,最近的之间也有1公里左右,远的距离有5~8公里,由于这种人口规模和村庄分布,使得农村基础设施无法达到规模效应,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成本。

2.尚未制订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政策法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很难统一规划,因为它分别由国家不同部门负责,部门之间又缺少协调配合。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没有出台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管理以及招投标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国家级层面上也没有制定基本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纲要。同时,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导致规划的设计水平不高,实际建设工作中随意性现象比较普遍。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具体措施

1.制订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法规

政府要尽快出台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律法规,加强法规建设,依法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发展。我们应借鉴国际经验,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管理纳入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制定《农业投入法》等法律法规,确保政策的规范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农民乐于将自己的钱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改善农村的生活生产环境。

2.加大投资力度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投资规模。积极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途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力度,努力完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不断增加中央预算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尤其对于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稳定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投资金的来源,确保基础设施的中央财政支持力度。

3.合理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要在全国性的规划指导之下进行具体规划。围绕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标准,做好县域城镇体系的规划、乡镇总体的规划、村庄建设等各类规划工作。其次,应该根据具体乡镇的自身情况制定综合规划,充分考虑村与村之间、镇与村之间、镇与镇之间的基础设施衔接问题,统一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分类知道,根据不同村庄的自然、人文、地理等因素,因地制宜。还要确保具体规划与社会发展和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衔接。此外,还要加强规划管理,保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重视培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升规划的监管水平,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

4.不断拓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阻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采用多主体筹资形式,完善包括市场、财政、非政府组织的渠道以及加强有偿筹资、征税、使用付费等手段融资。应更多地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特别是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动员社会资源进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发掘新的投融资方式[3]。借鉴一些常见的BOOT、BOT、PPP、股权融资等多种模式,形成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对于经营性中小型农村基础设施可以选择现金流量好、盈利能力强且有助于引用新技术的项目使用PPP方式。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民间资近引入激励机制,采用项目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农民自愿出工、出资的方式从事本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中央今年预算内用于改善农村基本条件的建设资金总量要高于上面,明确提出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基础设施项目库,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及时掌握上级对口部门关于支农资金的投向问题,积极争取中央以及省级财政下拨资金中的各项支农资金。

参考文献:

[1]刘天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初探[J].经济问题,2007,(6):80―82.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范文6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投融资 问题

一、引言

城市基础设施是为满足城市居民生活以及物质生产的需要而投入建设的,因此它向城市居民以及各单位提供最基本的公共设施和产业部门,它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发挥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城市基础设施存量增加1%,相应的GDP增长1%。而且城市基础设施也可以支撑城市的环境治理工作以及工业化进程。更重要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程度与质量关系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展。根据社科院2009年的预测我国2015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3%,城镇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意味着城镇人口将会增加1000多万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我国城市化基础设施的需求大大增加。而这个过程中我国城市化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概念

城市基础设施是为了保证城市的生存发展并且满足居民的物质生活需要而向各单位和城市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设施与无形服务的总称。城市基础设施包括提供有形物质基础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提供各种无形资产的社会性基础设施。工程性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气、交通运输、通讯、能源以及环境卫生等有形的物质设施基础。社会性基础设施是指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商业服务、社会福利等无形资产设施。我国一般提及城市基础设施时仅指工程性基础设施。因此本文所指的城市基础设施也是包括园林绿化、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环境等在内的工程型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包括投资活动与融资活动两部分。投资活动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特定的项目而最终获得城市建设的社会、环境或经济效益的过程,它包括投资决策、实施投资以及回收资金获益的整个过程。融资活动是筹资者在特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融资渠道筹措一定量资金的过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活动互相影响、相辅相成。融资活动是以投资活动为目的,投资活动需要通过融资活动筹得资金。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主体相对单一,融资渠道相对狭窄

由于受到投融资体制的限制以及传统观念的束缚,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主要由中央政府以及省级政府单位或者部分国有企业担任。这就造成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主体单一。政府的包揽与垄断过多,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责任人。虽然私营资本、国外资本及民间资本也有参与到各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去,但是由于政府长期垄断基础服务行业,造成民间资本进入这些行业并不受欢迎,甚至受到相当大的阻碍,因此它们的参与力度并不明显,比例也相对很小。投融资主体的单一使得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出现融资困难、资金短缺的现象,这就导致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脚步,更加阻碍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投融资决策主体不明确,政府职能不清晰

现阶段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方法是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级进行集权式决策。具体的来说,当投融资项目在规定额度之内时由地方政府决策,而超过这一额度时则向中央政府报批。这样的决策机制使得决策主体多样化,不够明确的决策主体会影响到投融资的科学性。这样的集体决策方式可能造成无人负责导致投融资决策失误。中央及各地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活动中即扮演了投资经营者又扮演了社会管理者的角色。这样的双重身份缺乏适当的约束机制,可能导致出现监管错位、缺位等现象。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过程缺乏间接调控,会造成资源浪费与项目建设重复的问题。总的来说,由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权责不够明确,缺乏清晰的经营主体,造成了政府具有双重身份,而政府模糊的职能会影响到投融资决策的科学性。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不完善

我国现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缺乏必要的风险约束机制。投融资过程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约束机制,导致投资主体需要承担较大的投融资风险。其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的模式与组织形式不够合理,导致权责分配布局不均衡,必要的监控手段与约束措施都没有建立。再次,由于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注重管理运营,致使项目开展过程中各方面的问题都无法及时得到解决。最后,缺乏财政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由于各地政府将由政府担保的财政借贷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而由于缺乏相应的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导致政府的债务风险增大。

(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相应法律法规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的相关主管部门都忽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我国政府习惯使用行政权力与配置资源的能力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进行管理,缺乏动力进行法规制度的安排。我国对投融资的体制以及资金来源、使用、经营以及收益分配等都缺乏明确的规定,对于所有者、经营管理者以及投资者的权利义务也没有进行清晰的界定。不健全的制度环境影响了民间资本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会阻碍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四、改善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的建议

(一)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拓宽投融资渠道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并拓宽融资渠道是首要改进措施。我国政府应该开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市场,使更多的外国及民间资本能够进入这个市场,改变政府垄断的现有格局,从而形成政府、国有企业、外商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等多种企业组成的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高效率投资以及潜力巨大的民间资本应该成为投融资的重要主体之一,它的加入也将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效率。外商投资则需要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规章制度作为强力后盾,从而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在拓宽投融资渠道方面,我国应该注重引入多种新兴的融资手段,比如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等金融创新工具。另外还需要灵活应用多种招商引资的方法,对于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以采取如BOT、OT等方式,争取更多的融资机会。

(二)明确投融资决策主体,加快政府职能转换

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决策时应该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对投融资决策的方案制定、讨论以及最后的表决确定工作应该始终以有效的管理监督为保证。我国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进行城市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转换原有职能,明确现有职能。政府应该从参与项目建设管理的经营者角色转变为整体的规划监管者角色。具体的来说,首先应该打破原有的政府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垄断地位,吸引多种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市场。其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管理工作应该以项目法人的方式进行主要运作,政府的职责是对城市建设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并且制定相应政策,做好监督者的工作。再次,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企业的主导地位,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同时创造良好的投资政策环境。

(三)深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

深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也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工作的重要措施。首先,对于投融资管理工作应该实行社会化管理,从而提高投融资效率,坚决防止零散建设、重复建设或者建设闲置的情况发生,优化配置有限的人、物、财力资源。同时,需要规范信托制度,保证政府投融资行为实现市场化转变。其次,应该健全非经营性项目的管理制度,对于政府的各种投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适当修改调整行政审批程序,尽量简化不必要的程序。再次,对于经营性的项目应该进行充分的市场调节,引入竞争机制,保证企业成为投资主体,全面实现真正的企业化运作模式。

(四)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领域法律法规

健全的法律法规以体系能够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改革创新。现阶段已有的法律法规存在层次较低、未成系统以及效力较小的问题,并且某些法律法规缺乏时效性,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尽快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领域法律法规。首先应该制定能够防止垄断联盟的相关法律规范,保障民间资本能够顺利进入投融资市场。另外,政府应该提供明确统一的法律依据保障投融资模式创新的顺利发展。最后,对于已经过时的法律法规要及时废止,根据最新形势进行法律法规的修改更正。规范的政策法规体系能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

五、结语

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就是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正是支撑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给城市居民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也可以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方面暴露出的问题阻碍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脚步。本文提出了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拓宽投融资渠道、明确投融资决策主体,加快政府职能转换、深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领域法律法规等改进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逐渐解决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方面的主要问题,促进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继续推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誉元,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J]. 中国商界, 2010(12).

[2]严谷军, 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投融资的创新方式[J]. 生产力研究, 2010(2).

[3]代淑萍,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研究[J]. 新西部, 2010(10).

[4]宋立根, 地方政府城市建设投融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地方财政研究, 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