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初步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初步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初步认识

心理学初步认识范文1

关键词 幼儿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心理卫生

“加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是当今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中职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应该重视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了解和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及相关幼儿心理卫生的常识及技能。

《幼儿心理学》教学大纲中指出通过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促进和提高他们将来实际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逐步成为与社会主义幼教事业发展发展相适应的,德、智 、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中等专门人才,但没有提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幼儿心理卫生的鉴别与诊断等相关知识。为充分发挥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和指导性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学科技能,笔者认为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的幼儿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不失为一种极为有效的做法。

一、总体思路

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幼儿教育。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幼儿心理学教师,首先要牢固树立“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培训教师,教师就以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幼儿” (《提高我国幼儿师资素质的研究》课题组) 的理念。整合现有幼儿心理学大纲,增加中职生心理健康知识及幼儿心理卫生知识,让幼儿心理学课程覆盖面更广,更具有时效性。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幼儿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紧迫性。指导学生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的方式方法,加强自我教育,培养自信心,微笑面对人生。

二、具体做法

(一)整合课程,适时添加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所使用教材划分为四个模块,讲授幼儿心理学一般问题模块时添加心理健康的标准、评定及测定,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等知识;讲授幼儿的认知和言语发展模块时添加相关心理训练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幼儿的记忆”内容时,除了联系实际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外,还安排出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 如“ 联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 等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的训练, 使学生初步学会了如何提高自己记忆能力的方法;讲授幼儿的情绪、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模块时,添加情感教育和个性培养知识介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是女生,正处于青春初期,情感强烈,富有热情和激情, 容易走极端,同时其心理具有闭锁性 ,一旦产生消极情感,自己不会排除,影响学习和生活。因此在讲解“幼儿情感的发展” 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改进教学,创造情境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外, 还特别重视让学生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消极情感,教给学生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添加了中职生恋爱心理辅导,教会学生分清爱情和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讲授幼儿在活动中的心理模块时,添加角色扮演的心理小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个体在不同游戏中的不同心理,学会换位思考。

此外还要适当添加幼儿心理卫生保健的相关知识。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的幼师心理学教材及幼儿卫生学教材中对于幼儿常见的心理及行为问题很少或几乎没有涉及,学生在见习和实习中也反映经常会遇到个别幼儿有一些的心理及行为问题但因缺乏幼儿心理卫生的知识而无法对其行为进行鉴别,更无法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和预防。因此,幼儿教育的工作实践要求幼儿心理学教学教师给学生讲解关于幼儿常见心理及行为问题的鉴别、心理护理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将幼儿心理卫生常识作为独立章节添加,重点讲解关于幼儿“多动症”、“自闭症”“幽闭恐惧症”,“习惯性咬指甲” 等常见行为问题的常识及保健知识。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了有关幼儿心理保健的知识,为学生实习和见习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二)、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中职生正处于个性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身潜能,完善自我,培养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讲述第三模块“气质”时,着重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气质类型的优、缺点,帮助学生学会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气质,扬长避短,学会与不同的人交往。在讲述“性格”时,教育学生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特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教会学生克服不良性格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使学生形成挫折意识,学会采用积极的方式,总结经验教训,变挫折为动力。

(三)运用多种方法丰富课程内容

在幼儿心理学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幼儿心理学的兴趣和拓宽知识面。诸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幼儿园教学视频、优秀心理学讲座、音乐、动画等,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又学习了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二是组织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班级凝聚力,同时也更能激发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采用课前班级演讲(心理故事、励志故事等)、幼儿心理学知识竞赛、运用幼儿心理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更扎实的掌握知识点并能学以致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

通过以上做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幼儿心理学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意识,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了有关幼儿心理保健的相关知识,为今后的要从事的学前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心理学初步认识范文2

杨立元的专著《创作动机论》很有特色,很有价值,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学术性理论专著。

首先,《创作动机论》进行的是掘井式的理论研究,而不是浅尝辄止的“知识介绍”。“文学是人学”,文学的核心便是人。文艺心理学就是用心理学观点与方法研究文艺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一般说来,包括创作心理学、鉴赏心理学和作品人物心理学三个方面的组成部分。创作动机则是“创作心理学”中的一个专题或者说一个章节,是专门研究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动力问题的。人为什么要从事艺术创造?追根究底,不是用某种功利就能概括无遗的,而是由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动力要素组成的创作动机系统。这是立元积累了20年的思考与研究成果。对于这个专题,他共设十七章,除了第一章引论之外,从十六个方面,对创作动机做了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理论研究,从错综复杂的动机现象中,探究、总结出一些规律、规则或模式。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对于作家艺术家认识自己的创作,对于读者认识作家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很有意义的。研究创作动机的论文或包含有创作动机内容的文艺心理学著作,确实并不稀见,但用一本专著的篇幅全面、深入地研究创作动机这么一个问题,至少国内还是属于首创,显示了立元的理论勇气与开拓精神,是尤为难能可贵的。

其次,从创作实际出发,依托作家艺术家的创作经验,为研究创作动机提供了重要途径。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大约有三种类型:一是宏观型,即站在美学立场上,联系创作经验或审美经验所提供的心理材料,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或演绎出文艺主体在创造与审美过程中心理活动的某些规律、规则或模式,并把它上升到美学理论的高度。二是微观型,就是站在心理学的立场上,运用一种科学心理学的观点与方法,阐释某些文学艺术现象,为之提供心理学方面的科学依据。人的心理现象复杂纷纭,变化莫测,所以心理学也有自成体系的各种学派。三是中观型,就是站在文艺学的立场上研究文艺心理现象,从有关主体性的创作经验与鉴赏经验材料中,运用各种心理学派的观点与方法,予以分析与比较、归纳,一方面为经验提供心理学的科学依据,一方面使“经验”上升为理论,赋予其概括性、规律性的理论品格。由于“经验”既非宏观,亦非微观,是人们实践经验的初步结晶,也易于理解,故谓之“中观型”。《创作动机论》就属于这种研究类型。我认为这种类型的文艺心理学,比较亲切,现实感比较强。立元是既有美学修养的文艺理论工作者,又创作过不少文学作品,具有比较丰富的创作经验。这种亲身的创作实践和切身的创作体验,为他研究创作心理提供了优越于别人的重要条件。立元扬己之长,联系创作实践,结合创作经验,运用各个学科的心理学观点与方法,多维度地研究文艺心理现象,使他的创作动机研究做到独出机杼、别树一帜。

心理学初步认识范文3

一、地理教师的心理学素养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符合心理学规律

地理教师的心理学素养以及教学方法运用是否符合心理学规律,也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什么有的地理教师工作非常努力、辛苦,却收效甚微;而有的教师看似工作轻松。也不额外加重学生负担,却成绩显著。这除了与教师的地理学基础理论是否扎实、教学技能是否娴熟有关外,与教师是否掌握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符合心理学原则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地理教师能够运用心理学理论,根据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激发规律潜移默化地进行学习地理目的的教育,能够根据学生注意力变化规律巧妙地组织地理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思维规律并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妥善地安排恰当方法掌握知识技能,能够根据学生的记忆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布置复习和作业,那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遇到的诸多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二、运用心理优势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心理优势”是心理活动所发挥出来的压倒一切的力量。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能树立起“心理优势”,明确奋斗目标,并辅助以科学的方法,就能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发挥潜能,地理教学也不例外。自古以来,人们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为一个人知识渊博的标志。可见,地理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认识。事实上,地理知识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地理知识的作用更不容忽视,诸如农业生产、城市规划、工业布局、修筑公路、矿山开采、行军打仗、水利建设、商业贸易、国际交往、环境保护、居家旅游等等皆离不开地理知识。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掌握、运用“心理优势”理论,注重培养并不断强化学生的“心理优势”,调动其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学生就能以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

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教师可通过提问、启动和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可增加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强化兴奋点,充分释放他们的大脑潜能。地理课上教师尽量要求学生快速回答,并对学生的发言给以迅速的肯定、否定或补充完善。这样,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流畅,思维过程加快。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分析,得出与书上写的相同的结构,获得了成功感和喜悦感,同时,提高了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了思维的敏捷性。

三、利用心理学教学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

心理学初步认识范文4

关键词:心理学 心理因素 感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2-058-01

“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这是代表儒家学派音乐思想的著名论著《乐记》中,关于“音乐表现感情特征”,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精辟论述,他道出了“音”、“人”、“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蕴含着音乐是人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歌唱也不例外,它是人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之一,而情感是人心理活动的结果。因此,“心理因素”主导着歌唱水平的发挥。用好它,则歌唱生涯会多一点儿坦途,反之,可能出现许多坎坷,甚至失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歌唱心理观。

一、歌唱的起源

歌唱从产生之初就是人们情感交流、宣泄或其它心理活动的产物。关于歌唱的起源,“情感说”、“异性求爱说”和“口头传承说”是比较常见的三种歌唱起源说。这三种说法都蕴含着人类心理活动的动机。心理活动是多种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心理因素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心理因素的合理调配,是我们歌唱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歌唱与心理学

在谈到心理因素对歌唱的影响之前,我们首先对“心理学”这个概念要有个初步的了解。“‘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事实、机制、规律和本性的科学。”(刘2006,1)心理现象包括:感觉和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意识与注意、情绪与情感、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等内容。人是感性化的高级动物,在做任何事时,复杂的心理活动会贯穿始终,歌唱也不例外。“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是学习歌唱的重要前提。”(吴1999,30)“歌唱时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素质的好坏,对其歌唱的训练和学习,对教师教学成果的优劣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徐1996,104)影响歌唱的心理因素很多,我在此以“感觉”为例,来分析它们在歌唱中的作用。

感觉

这是我们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关于心理方面的词汇。心理学对“感觉”的解释是:“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刘,44)“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离开了对客观世界的感觉,一切较高级的心理活动都难以实现,一切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而获得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是认识世界的大门。”(刘,44)感觉是歌唱者一切知识的源泉。我们从开始学习声乐,老师会让我们找:打开喉咙的感觉、气沉丹田的感觉、打开胸腔的感觉、高位置的感觉、歌唱管道畅通的感觉等等。这些感觉是我们在声乐学习过程中需要接受的各种刺激,有了这些刺激,我们就会形成对新的声乐概念的认识,从而树立起自己的声乐感觉观。感觉观正确与否将影响歌唱的状态。

除感觉外,想象、情绪与情感、思维、知觉、记忆、意识与注意等心理因素对歌唱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篇幅所限,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三、“心理”调整得如何直接影响歌唱效果

人的一切行为都处于心理活动的支配和调控之下,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会极大改善我们的行为效能,也会提高我们的歌唱水平。

心理因素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一种心理因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心理因素的波动。当我们在歌唱时,情绪一旦紧张,便会引起思维的混乱,甚至停滞,感觉上就会麻木,记忆力减弱,甚至出现记忆空白,一切心理状态就都瘫痪了。因此,我们在歌唱的过程中,“心理活动必须处于积极、稳定的正常状态之中,稍有紊乱,就会影响歌唱效果。这种心理就是歌唱发声的心理障碍。”(邹2000,15)心理障碍是声乐学习前进中的“拦路虎”,我们在歌唱中应予以避免。

总之,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消除消极的心理因素,使健康的心理伴随我们声乐学习的始终,它必将成为我们歌唱水平提高、进步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刘益民、张旭东、程甫.(2006) 心理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吴天球.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修订版.

[3]徐小懿等.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4]邹本初 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心理学初步认识范文5

关键词:认同;旅游活动;产品开发;认同度

一.认同的概述

(一)“认同”概念的提出

认同 Identity,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 same)。在西方,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和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最早提出“认同”的概念。弗洛伊德于1921年在《团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一文中首次使用“认同”这一概念,认为认同是由人的潜意识下的欲望或内疚激发的对他人的模仿。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更多地指个体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1-2]詹姆斯则认为认同是一种“性格”。

(二)认同的内涵

对于认同的内涵,国外学者基于自身研究背景、理论知识框架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主要是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视角进行研究。心理学家米勒(Miller,N.)认为认同是一个群体关系的系统,其本质不仅是“心理”的,也是“群体”的,是一项“自我的延伸,是将自我视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Theodorson在现代社会学字典中指出,认同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的过程就是认同。社会学家汉斯·摩尔(Hans J. Mol)认为认同不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疆界”。在个人层次上,“认同是一个人在混沌环境中所占据的稳固方位”;在社会层次上,“认同是一个基本的及普遍拥有的信仰、模范及价值总和”。目前,国内相关学者也主要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对“认同”进行定义。心理学角度主要强调认同是一种社会心理稳定感,[3]这种态度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中表现出来”。[4]张春兴(1992)在《张氏心理学大辞典》中指出,认同是指“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社会心理学辞典》认为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和认识移入的过程。

社会学角度的认同是一个多侧面的概念,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的认同: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是个人依据其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社会认同是个体归属于特定群体时获得“情感和价值意义”。李素华在对各种认同理论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认同有两层涵义: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承认、认可和赞同;自觉地以所认可的对象的规范要求自己,按所认可对象的规范形式。[9]何博对认同概念的本质内涵和层次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综述,认为认同是“基于某种‘共同性’之上的,主体对于自身‘归属’的认知、强烈的情感依附和由之而产生的行为方式。”国内外学者为了研究需要,主要从心理学或社会学角度阐述认同概念;为研究认同与旅游的关系,本文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两个视角将认同定义为:认同是一种自然内化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由此产生共鸣并获得情感归属和价值意义的社会行为方式。此外,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对旅游产品的认同。

二.认同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一)认同与旅游的关联因素

1.认同与旅游的关联因素

认同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态度,是旅游认同研究的主要内容。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对地方的感知和态度至少有情感、认知和意动3个基本维度。唐文跃在《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中总结的国外研究地方感的“地方概念的态度要素构成”(图表1)也是从这三个维度对相关概念进行描述的。

通过“地方概念的态度要素构成”的分析与进一步挖掘,认同与旅游的关系从主客体即旅游者和旅游地两大部分进行探讨,对旅游认同按照心理、情感、文化与经济四大角度进行研究,从旅游者本身出发分为以下6个维度:心灵契合度、情结牵引力、原生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经济实力与消费感知。从旅游地导向出发,把旅游地常住居民作为研究主体,通过三个维度:“社会认可、媒体宣传与自我认同”的探讨,得出旅游地居民认同与旅游的内在关联作用机制及外在态度表现。

2.旅游者对旅游地认同的过程

旅游者出行前,选择某地作为旅游目的地或者旅游地,一定有信息来源,对某地有了一些认知和了解,在内心存在不同程度的认同。这是出行前的初步认识与旅游地印象。旅游前形成的认识与印象主要有以下的途径:朋友介绍、道听途说、大众媒体宣传、课外读物、上学期间的课本等。旅游前的准备工作需对旅游地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可以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综合作用后形成的。电视传媒、网络传播与户外大型广告传播让大脑在被动无意中形成了对某旅游地的初步印象;当内心强烈的旅游动机被激活了,此时就会以主动的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关注某地的一些旅游信息,甚至找专业的旅游公司咨询。确定自己旅游的目标后,只要不受到其他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干扰,就会实施一系列的旅游活动。旅游过程中,当旅游者有了对旅游地最亲密的原真性接触,就会有进一步深入的感知与认识,还会产生一些好感。同时风格迥异的旅游地有不同的场景与活动,旅游者进入场景并参与体验性强的活动。旅游者旅行前形成的模糊印象与心理期待就融入其中,在各种关联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旅游途中错综复杂的心理活动状态。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旅游者在游览旅游地时展示出的各种行为和态度。游览后,旅游者结合自己对旅游的期待和真实与旅游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就形成了对旅游地比较深刻的认识以及初步的认同。通过视频录制、照片拍摄与购买纪念品来回忆当时的场景,再现当时的景象与活动以达到一种心灵的依赖性与满足感。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的认知与认同过程(见图表2)

3.旅游地居民的认同过程

旅游地居民的认同过程是与旅游地规划开发的合理性和旅游者参与旅游地时的态度与行为密切相关的。但是旅游地居民的认同与旅游者的认同过程有很大的区别。旅游开发前,旅游地居民由于长期生活在旅游地,对当地生活形成了一种习惯和热爱,骨子里本身就对本土的事物有了一些认识与认同。有些人对文化与风俗甚至是痴迷,在内心深处积淀成一种信仰,产生了一种依赖与寄托。随着旅游的逐步进入,旅游地居民开始对外来的新鲜事物产生好奇,对本土文化与信仰会逐渐产生怀疑。看到旅游商机带来的利益,一方面是认识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原来是一块风水宝地,会增强了本地居民对本土的热爱,提高生活本土特色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为了追求利益而放弃了一些以前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在和追逐外来的新鲜事物时认同的心理也悄然发生波动与变化。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一下子遭到了挑战甚至是扭曲。对一部分居民来说,是加强了对旅游地的深刻认识与重新审视,增强了他们的认同感,他们外在的表现与态度是抵制、沟通与寻求帮助。而对某些居民来说,他们放弃以前的认识与价值观,开始参与并接受外来文化,对本土的东西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是鄙视的态度,对旅游地本土的认同度逐渐减弱。

(二)认同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认同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可以分为:“正相关影响与负相关影响”,是一种推力与拉力的交互融合作用机理。站在不同的角度,就引申出不同的作用。通过研究视角、多维度关联因子与认同度的关系,构建一种认同对旅游活动的影响模型结构图。(如图表3)

三.认同对产品开发的启示

(一)认同对产品开发导向的影响

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对旅游地的认同感。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是由外界客观环境与自身因素共同促成的,旅游途中经过的旅游地是作为旅游者临时选择的一种补充。从多年的旅游数据调查可知,纯观光型旅游产品,由于缺乏人文情结与历史文化气息,很难吸引高频率的回头客。旅游者在风景中能获得满意度,但是不一定有情感认同与高度的心理认同。所以纯观光型旅游地正在转型,由原来的观光型旅游产品转向综合型的旅游产品。对具有形象性,吸引力强的景区,避免商业化与风貌混乱性,调查与分析后,结合旅游者的心中的认同度与预期值,着力打造主体形象性产品,强化旅游者游后的心理情感体验,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通过需求的认同,以产品形象主导整个旅游过程,旅游者获得心目中的期待性的体验。

(二)认同改变产品开发模式

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的认同将推动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的转型。旅游者对旅游地产品认同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旅游活动过程。对旅游地产品的需求,由简单的观光体验产品,向参与性强的活动产品与休闲性的度假产品转变;由单一的低品位产品,向中高端复合型产品转移;由大众化主导产品向小众个性化产品过渡。基于旅游者对产品的需求与逐渐形成的认同,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会发生一系列的转型。主题性旅游产品开发、体验性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个性化精品开发设计以及创意性产品开发设计,是未来旅游产品开发与发展的主导方向。同时,产品开发要以引导旅游者的心理为主,实行极具冲击性的营销模式,营销作为产品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实体旅游产品开发同时进行。把营销作为产品开发面向市场的敲门砖与跳板,实现产品开发最大效益模式。旅游地居民的期望性认同也改变了产品开发模式。旅游地居民因旅游者的到来,生活与生存方式都会发生改变。而他们对本土文化与生态存在一种习惯甚至是信仰,对地方风水也有一种依恋与依赖情结。因此要求产品开发是一种尊重旅游地居民意愿的保护性与效益性并举的开发模式。

(三)认同完善产品开发原则

从认同的角度看旅游规划中产品开发,结合了旅游者的心理预期与旅游地居民的心理期待。认同度的测量公式可以假设为:认同度=(旅游者满意指数+旅游地居民满意指数)/(旅游者心理预期值+旅游地居民心理期待值)。通过此公式可知,提高旅游认同度的途径很多,但是产品开发的合理性是认同度提高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产品开发思路不仅要具有保护性与功能效益性,更要有导向性、前瞻性、可行性与体验性。

四.结论与探讨

通过对认同的文献概述与总结,本文从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的角度分析了认同与旅游活动之间的关系。其中,旅游者的认同涉及6个关联维度因子,旅游地居民认同包含三个关联维度因子;通过初步探讨,构建一种认同对旅游活动的影响模型结构,总结了认同对旅游产品开发启示,提出了认同度测量公式假设与认同影响下的旅游产品开发原则。对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双向作用下旅游认同的研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今后的研究分析可以从以下视角进行深入思考与完善。1)把旅游者进行市场细分,然后结合旅游地居民的态度,研究那些群体与旅游地居民认同的内在与外在的相互作用机制。如耦合机制2)研究影响认同度的具体关联因子与认同度大小的实践检验与实体测定。3)旅游的认同涉及到很多具体层面,可以就某一方面的因子来测定对认同的相互影响,这样能做到更具体和细致。

参考文献:

[1]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2] 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12.

心理学初步认识范文6

[关键词]心理电影;心理教育;健康水平

目前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心理健康的观念与需求已深入人心,大学生们将接受心理教育,作为自己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加油站。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校的发展咨询,即关心自己的个性塑造、注重环境适应能力、择业及未来发展的人数逐渐增加,至今达到发展咨询与健康咨询约为2:1的比例。更多的大学生从书本、网络上关心心理健康新概念,关注人际沟通技巧,关注自我的完善与发展。与日益发展的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相比。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显得滞后。本文以在校人数是一万人的高职院校为例,一般心理学教师不足两人,低于万人四名心理教师的国家标准。相关专业的心理学课程处于有大纲欠实施,心理学课程缺开,并逐渐形成惯例。笔者从事医学心理学和心理学基础教学20年,工作实践证实,凡是经过几十学时系统学习的学生,均熟悉心理学理论;了解调节心理问题的方法;有明确的自助、互助意识和能力;了解自我,有完善自我的欲望;了解别人,更容易与他人合作、协调。可以说,心理学的学习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心理电影是电影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从上个世纪50年代《爱德华大夫》影片的播映开始,心理电影进入我们的生活。《爱德华大夫》是好莱坞第一部涉及精神分析的作品,成为许多年轻人对弗洛伊德和心理学最初的了解窗口。到第六十四届(1991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沉默的羔羊》诞生,心理电影已走向成熟,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肯定。半个多世纪以来,心理电影本来是运用电影的形式反映生活中种种心理现象的,至今被各高等院校作为鲜活、典型的心理学教材,普遍运用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收到了奇异的效果。

当今生活中心理电影众多,涵盖的生活面很宽,其实每一部心理电影都有现代心理的理论作为依据,每一部心理电影都涉及很多心理学知识,我们试图通过心理电影的播放和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介绍,以播放电影的形式宣传心理学,潜移默化地告诉同学们生活中蕴涵的哲理,让学生们从心理电影欣赏中学到心理学知识,让心理学知识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

一、心理电影是日益流行的开放式、引导式的传播模式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严格地讲,所有的电影都包含有心理描写的成分,反映人的精神世界。而我们界定的心理影片,是指在现代西方心理学发展成熟后,反映或展示某种心理学原理或者典型心理障碍的电影,其主题往往更集中于表现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它以人性和心理作为其情节的工具和底色。心理影片就如同一个个现实的案例,一段段丰富的、真实的,或者极端的生活片段再现,把人性中丰富、正向的、病态的方面都生动鲜活地呈现出来,给观影者带来身临其境的直观反应和深切触动。心理学搭载在电影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上,就成为引发学生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吸引学生了解和学习心理学健康知识的良好途径,这也是目前高等院校日益流行的开放式、引导式的传播模式。

二、心理影片的课程教学构思

为了达到运用心理电影开展心理教育的目的,我们选用心理学理论讲授和心理电影欣赏相结合的方法。赏析心理电影又不同于一般的电影欣赏,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情投入,而是要带着问题去看,特别要重视其中的情绪以及象征;而是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走进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角色的心灵言语。在心理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对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地领会影片内涵得到观影启示。学生在欣赏电影的视觉冲击、视听享受,得到心理休闲和放松身心之余,也能品尝到深入浅出、营养丰富而回味良久的心灵大餐。对心理影片的欣赏,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生自己欣赏,通过对剧中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欣赏和分析,揭示其内涵和启示,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深层次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自我。学生在欣赏电影的时候,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电影的信息,而是在积极地思考,对于情节的推进不断做出期待、预测和判断,从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这种形式也日益成为公众了解和学习心理学健康知识的极佳方式。另一个层次是属于心理教师对心理影片的解析。他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走进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感受角色的心灵言语,是对电影内容在心理学层面呈现的常识和规律的深度探讨,并以心理学视角来关心影片故事的感染力在哪里,对心灵的冲击力和吸引力在哪里。

心理学理论讲授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现代心理学基本理论流派介绍,二是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点的讲授。学生学习了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以后,再欣赏心理影片,就将上述两个层次初步结合起来。看前有问题,看中有思考,看后有反思,效果能大大的提高。结合人格理论讲授对学生的气质、人格做测量并现场咨询,让学生了解自我的欲望得以满足。学生们了解了自我,更好地完善自我,了解他人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学习和看心理电影建立起联系后,针对性加强了。以播放电影的形式宣传心理学,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索人生的乐趣。

三、从心理层面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1 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理论

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id)即原我,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遵循快乐至上的原则,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ego),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约束自己的行为,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2 生活行为的心理分析深化

人们在生活的行为,实际上正是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的表现,是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的综合反映。本文注重于本能层潜意识的讨论,使生活行为的心理分析更加明确和形象。

本能层(visceral)的分析。如何从心理层面引导学生的本能层行为,而非理性的直觉冲动?我们通过心理电影鉴赏来引导大学生本能层的释放,“所有戏剧艺术使观众在认知和情感上都参与进去。这样,它们是探索快乐维度的完美媒介”。心理学流派理论的介绍和心理分析使学生获取 的同时,心理分析能力也有所提高,“Boorstin指出电影投合三种不同的情感水平:本能的、替待的(vicarious)和旁观的(voyerur),………‘如果本能水平用内容抓住观众,引起自动的反应,那么替代的水平则用电影中的故事和情感线索使观众卷入。…‘你被吸引到故事中,对情境和角色产生了认同。全神贯注于电影是会感到世界在身边消失,时间好像停止了,身体进入到被转换了的情形中,社会科学家称之为‘高峰体验’(flow)。”旁观的水平是理智的水平,与反思层相似,是站在后面对一个经历进行反思、观察、评论和回想,“旁观者”的眼睛,是头脑的眼睛,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这三种水平的转换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引导本能的发泄,有利于理性的反思。最终沿着了解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轨迹发展。我们借助心理电影介绍了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流和思维方法,又用心理学的方法、哲学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分析、反思。顺利地引导本能层向理性转归,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 电影本体心理学的观点

本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梅内盖蒂教授对世界一百都经典影片的剖析。他通过多年实践发现了人的本体自在(In seOntico),突破了弗洛伊德、弗罗姆、容格、马斯洛第三思潮等心理分析的局限,从本体心理学这个独特的视点,对影片进行深入剖析,并将隐藏在画面背后的潜意识动力挖掘出来,进行深层次的生命本体学的分析。人的潜意识世界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它是驱动人体行为的动力源头。导演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影片中表现了自己的潜意识,自己的梦,所以,一部伟大的影片是导演的一个伟大的梦,也是创作团队集体潜意识和导演个人潜意识的深层反应。尤其是那些著名的导演,从西方的伯格曼、费里尼、塔尔可夫斯基到东方的黑泽明、张艺谋……都善于表达人的内心世界的同时,又善于寻找到人类灵魂深处的绷紧的潜意识心炫,并将它敲响,将人类本体自在的潜意识本能唤醒。这种唤醒是全人类的自我感悟,而不受地区、文化、民族、人种的差异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一部优秀影片往往会引起观众的截然不同的反应,关键在于每个观众是从自己的潜意识去信同影片,与生命情结获得同构,观看一部影片也是一次心理测试的过程;既是对集体的也是对个人的测试;既是对社会文化的也是对个体生命世界和文化结构的临床检验。观众通过对影片中人物的认同,可以找回自己的真我,以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本体心理学是对人的生命结构本质的剖析,是对文化人类的独特探索。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让・雷洛阿先生说过:‘……生活是电影。’我想更明确地说,电影表现生活,但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懂得电影。”当我们将电影本体心理学的观点介绍给学生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们对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剖析电影、剖析生活、探讨人类的潜意识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学习心理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整理自己积淀的情绪,在深层次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新接纳自我,带着一份如阳光般温暖、轻盈和纯粹的好心情,投入生活和工作中去,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赏析心理电影从侧面告诉我们的另一层意思是,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更好地欣赏和享受艺术,享受生活。运用心理电影开展心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使师生们都感受到认识自我的愉悦、发现的愉悦。课程的开设意义和价值也许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