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礼仪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礼仪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模式
1引言
礼仪文化是我国古论规范、社会政治及文化发展的总和,因此,国家要想更好的发展及必须注重文明礼仪的教育。中职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时期是养成良好文明礼仪的重要阶段,所以说学校对学生进行礼仪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学校应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遵循礼仪教育的发展,全面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文明礼仪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中职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培养更多的社会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2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文明礼仪教育本质上也称为道德教育,是塑造人类精神的教育。礼仪教育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对于以就业为学习目标的中职生来说,礼仪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就业的目的,还能提高社会发展的整体进度[1]。“重技术,轻礼仪”是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实行的教学方式,有的教师给学生灌输了有技术就能有好工作的思想,使部分学生忽略了对文明礼仪的养成,认为礼仪知识无关重要。然而现实却告诉了我们对中职生实行文明礼仪教学的重要性。通过礼仪教育可以培养一个人优良的素质,是社会发展中一笔无形的财富,所以中职技术学校学校不应该仅仅重视技术的教学,还要对文明教学重视起来。
3构建中职生文明礼教育模式的策略
3.1把文明礼仪作为必修课程
课堂教学是传播文明礼仪文化的良好途径,通过礼仪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有关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了解礼仪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文化礼仪课程的兴趣。礼仪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礼仪、同学礼仪、师生礼仪、社会礼仪、家庭礼仪等,对多种礼仪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要想让礼仪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认真选择教材,精心设置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2]。目前,学校对礼仪教学的教材没有统一规定,所以礼仪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选内容丰富、合理及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另外,礼仪教学的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适当加入新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从而到达高质量学习的效果。
3.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礼仪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塑造良好学习风气,所以创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克服不良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每周一升旗时进行短时间的讲话,不定期的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身边的小事做起,看到不文明的现象要敢于指出,看到文明的现象要树立榜样向他学习。同时,学校也要给予表现好的学生奖励,表现不好的给予处罚,实行奖罚分明的制度,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明环境。
3.3构建班级礼仪之风
班级在学习中相对于一个小家庭,所以班级的文明礼仪风气也是特别重要的。班主任充当班级教学的主要力量,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因此班主任在文明礼仪教学起引导作用,班主任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选出适合的班干部,构建文明班级骨干。定期开展有关文明礼仪的主体班会,通过班会来传播学生对礼仪的进一步了解,同时举行有关文明礼仪的活动,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无形地认识礼仪知识,也是树立班级礼仪之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3.4举办有关文明礼仪的讲座
根据不同时段的教学需求展开专题讲座。例如,新生入学时期,学校可以举办有关学校规章制度的讲座,让学生认识到“无规不成方圆”的道理,教育学生规范自身行为,不要违背规章制度做事。不定期举办文明礼仪讲座,时刻提醒学生文明礼仪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例如,针对就业面试设置专门的教学,着重强调面试礼仪,让学生知道在面试的时候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告诉学生在面试是应该做到态度积极、主动回答、表现自然大方、针对性回答问题等面试中的礼仪常识及技巧,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知识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4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可以通过把文明礼仪作为必修课程、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礼仪环境、构建班级礼仪之风、举办有关文明礼仪的讲座等运用到礼仪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深入了解。
作者:王铃铃 单位: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朱红华,谭立波,梁冰.学生家庭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4,25(18):114-116.
家庭礼仪的重要性范文2
高校是祖国未来人才的发源地,今天的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中坚力量,大学生良好的行为礼仪和道德修养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推动力量。因此在高校大学生中大力开展行为礼仪养成教育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全民行为礼仪修养,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则明确说明,开展必要的行为礼仪、礼节活动,对规范人的言行举止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以德治国”治国方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都为文明行为礼仪指引了方向,明确了内容和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行为礼仪修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大学生本身具有的可塑性和吸收能力强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必须在走进社会前,即大学阶段要掌握正确的礼貌、礼节相关行为礼仪知识,逐步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树立高尚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深入理解学习行为礼仪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课程内容,将行为礼仪转化为自身的习惯和本能,从而使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成为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和意志体现。
3.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完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体,大学生的人格是指大学生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稳定性的心里特征的总和。一个文明的大学生,不仅在讲话方面具备相应的文化内涵,而且行为举止方面也合乎道德规范。行为礼仪教育是将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礼仪修养融入到高校大学生学习的生活和人际交往日常行为规范中,通过深入学习和遵循行为礼仪规范,从而使得高校大学生自身人格得到提升和完善。
二、当前大学生行为礼仪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行为礼仪意识不够由于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代高校大学生往往对于自身形象和专业技能过度关注,而没有认识到用行为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因而放松甚至忽略了对行为礼仪修养的培养和塑造。有些大学生虽然潜意识里知道行为礼仪的重要性,却由于种种原因,比如缺乏规范的实践训练,而未能很好的将行为礼仪得以训练和提升,因此也时常会出现失礼的言行。
2.高校行为礼仪教育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高校主体仍然是专业技能教育,而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传授,轻人文综合素养培养的现象。高校普遍认为行为礼仪是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均已成人,没有必要还要教小学生的东西,同时认为行为礼仪教育理论多,而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况且待大学生走上社会后,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通过一定的锻炼,这些行为礼仪可以慢慢无师自通,大学阶段只有把专业技能学好了以后才能立足于社会。高校素质教育体制不健全,形式结构单一是学校方面的主要问题。
3.社会负面影响加深当今社会是一个注重面子,注重形象的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正受到严峻的挑战,伦理道德领域也逐渐出现了某些紊乱,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正给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导致高校大学生们对传统的伦理道德标准的认同度普遍降低,从而表现出了一些有失礼仪的行为,如违纪,酗酒打架,偷盗等。大学生们还缺乏对新旧观念整合的能力和经验,不能有效地自我防卫,从而必然会导致他们认知失调和心态失衡。
4.家庭教育偏失当代高校大学生往往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百般呵护,从而逐渐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习惯,尊重关爱他人意识却明显不够。在教育上,父母过多的考虑如何使孩子进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明显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而忽视和放松了学生家庭教育中行为礼仪修养的塑造和培养。当然,也不可否认许多家长也已经意识到这种状况,但是他们却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会好,而掉以轻心,忽视了平时的有意训练和提升,导致大学生行为礼仪道德修养在家庭环节上较为欠缺。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开展行为礼仪教育的思考
1.大力宣传,知礼、文明、守礼,提高学生行为礼仪意识大学生对行为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生片面地将行为礼仪理解为见面问好、排队等形式上的宣扬。加强高校行为礼仪教育必须加强宣传工作,要强调行为礼仪养成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使全社会重视行为礼仪教育。对于大学生本人,要强调行为礼仪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切实认识到行为礼仪素养的重要性,自觉自愿地努力提升自我的礼仪修养。在实施上,注重从大学生品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教育入手,摒弃概念化的宣扬,要切实通过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实践操作等活动,提升大学生的行为礼仪修养。作为行为礼仪教育主要实施者的教师,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行为礼仪修养的塑造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教室改变以往强调专业能力的观念,同时自身也应提高意识,以身作则,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2.高校应全方面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第一,为大学生开设相关行为礼仪课程。高校应该为大学生增设相关行为礼仪教育课程,课程不仅要有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要设专业的课程学习,还应结合其它相关的专业学科学习,以围绕专业基础知识,开展相关的行为礼仪教育。同时,行为礼仪教育的内容要适应时代要求,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程设计也应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授课有针对性,从而提高礼仪教育的效果。第二,注重高校教师的模范作用。高校大学生行为礼仪养成教育中,教师是主导地位,教师对学生心灵以及人格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也将深深的影响着学生。提升大学生行为礼仪教育要首先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师的资培训力度,建立一支专业现代行为礼仪教学和研究的师资队伍,,从而提高大学生行为礼仪养成教育和研究水平,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第三,广泛采用情景教学,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行为礼仪教育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学校发展,老师要想把行为枯燥的礼仪课程上好,令学生感兴趣,就必须在授课方式上有所创新。如采用情景教学,根据课程教育的内容,老师可以为学生设定特殊的场景,由学生本人进入情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加深行为礼仪教育的生动性和效果。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校园学生活动优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中营造学习行为礼仪基础知识、践行行为礼仪规范的氛围。
3.各级政府要形成持续的宣传力度政府要把提升公民社会道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加以宣传和推广,为社会营造一种知礼、懂礼的良好氛围。政府有义务通过各种媒体、各种形式明示什么是文明行为,应该提倡,什么是不文明的行为,应被禁止。在一些领域还应适当的使用行政手段加以管理。如交通方面可使用罚款、义工等强制性手段推行良好的礼仪规范,以提高不讲“礼”者的生活成本。另外,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行为礼仪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要改变以往过度呵护,疼爱有加的错误观念,通过自身行动在生活中给大学生逐步灌输行为礼仪教育,同时要敢于让大学生独自接触人和事,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在实践中去学习感受行为礼仪。
四、结论
家庭礼仪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礼仪教育;高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75-02
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美称。古往今来,礼仪在社会教育和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的接班人,其礼仪修养不仅体现着个人素质,也反映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大学生通过礼仪课程学习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引导学生“知礼、懂礼、习礼、用礼”,培养其得体的言谈举止习惯,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个人形象。
一、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回顾
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现有文献梳理,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类型如下:
第一种大学生礼仪现状的研究,主要通过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的分析,追根溯源,探讨成因,并由此提出对策。如吴春彦等(2010)和彭素云(2013)等分别通过对南京部分高校和山东省部分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并就礼仪教育问题提出解决之策。另外,丁萍(2010)和巨红梅(2006)等分析当前大学生在学礼习礼的过程中表现出认知不足、意识淡漠、践行力差、标准低的原因。
第二种大学生礼仪作用的研究,认为礼仪应发挥应有的教化育人作用,结合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如郑娇(2103)、李瑞芳(2003)、王冬梅(2001)等认为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大学生礼仪习惯的提升,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第三种大学生礼仪传统的研究,赵金轶(2015)认为中国礼仪是传统文化深厚内涵依托的载体,将传统文化与高校礼仪课程相结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鸿扬与传承,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身内涵的提升。林荫(2010)认为在高校礼仪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的重视和弘扬。
上述研究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探讨了大学生开展礼仪教育必要性,通过对当前高校礼仪教育的思考,促使高校礼仪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水平。本文是通过对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的反思,探寻大学生礼仪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提出大学生礼仪课程教育的方向及其发展途径。
二、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表现
近年来,各高校陆续开设礼仪课程,以期通过礼仪教学,提升大学生礼仪修养,但事与愿违,礼仪课程设置并没有如预期大幅提高大学生文明程度,纵观校园礼仪,大学生个人形象不佳、行为举止随意等诸多礼仪问题频现。具体表现如表1所示。
三、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礼仪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大学生礼仪素质普遍不高,唯我独尊,不尊重老师,不尊重家长,不懂得人际交流,导致这一状况的发生,是有多种原因的。
1.大学生礼仪意识教育的缺失。曾经有一位思想家说过:“人们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事物的重要性,或者对事物本身产生浓厚兴趣时,才会激发全身的热情去了解它、学习它。”然而在当前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关注的大多是与考试相关的知识,对于礼仪这类非主流的课程大都呈冷漠的态度。曾有老师去宿舍看望学生,学生漠然待之,既不执行招呼、引领、让座、倒水、寒喧等基本待客礼节,老师离开时亦无一人起身送客,更有甚者,自始自终端坐于电脑前沉迷于游戏中,眼皮都未曾抬过,难怪老师感叹当代学生礼仪意识淡薄,师生关系薄如片纸。现代良好的生活条件和近乎完满的呵护,为大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但也因此造就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优越感,缺乏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礼仪意识淡薄。礼仪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对指导大学生外在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没有得到完全的重视,礼仪课程教学中,只重视礼仪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礼仪意识的教育,礼仪意识的淡漠成为影响大学生礼仪缺失的重要原因。
2.大学生礼仪教育体系的缺陷。一是学校礼仪教育的缺位。高校的育人体系应是第一课堂(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校园文化)为辅、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为补充。但现实却是重视科学素质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礼仪教育边缘化问题突出,礼仪课程教育还无法全面实现“进入课堂、进入教材、进入网络”的课程建设目标,其发挥作用的空间十分有限,礼仪教育作为学科融入学校整体育人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二是礼仪教育资源的缺乏。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的研究也同样需要其他学科的教育资源的支持。礼仪课程教学,因为无法创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无论在争取办学经费方面,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注定难以获得教育资源的深度支持,研究大学生礼仪教学的专业人才偏少,现有的教材针对性不强。此外,高校未能充分发挥家庭礼仪教育阵地作用,“家校结合”的礼仪教学手段分离,礼仪教学出现断层。
四、提升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漫长的教化培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拓宽礼仪教学思路,改革礼仪教学方法,加强礼仪教学的实践,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重视大学生礼仪意识的培养。高校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要取得良好效果,就应该以大学生个人修养提升为中心,强化对大学生礼仪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第一,课堂教学中树立大学生基本礼仪概念,如告知学生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应遵循“有礼行天下”原则,即行礼,则交往顺畅,反之,则四处碰壁。逐渐使大学生认识到“知礼”、“行礼”的重要性。第二,礼仪意识的培养要贯穿礼仪课程教学始终,而不是礼仪知识的一味灌输。当大学生个人意识到“习礼”的重要性时,就会提升“习礼”的自觉性,把学习礼仪知识当作一种自觉状态去进行,这样往往会增强礼仪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应充分拓宽礼仪意识培养的途径,动员家长参与到大学生礼仪教学中来。家庭是培养孩子礼仪意识的源头,在家庭生活中,要提醒家长树立大学生“长幼有序,相互尊重”的意识,注重为孩子营造施礼环境和氛围。
2.促进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的深化。一是加快学校礼仪教育的开展。高校是大学生开展礼仪教学的重要阵地,高校应支持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的发展,在课程类别上,可采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以加强礼仪课程教学的力度。明确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式,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现代礼仪要求和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如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大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操作中掌握以“自律和敬人”为核心的礼仪要求和相关知识,从而增强礼仪教学的实效性。二是重视家庭礼仪教学的延续。家庭作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也应营造家庭习礼用礼的氛围,使礼仪教学持续进行。学校应取得家庭支持,提醒家长配合课程教学,要经常督促子女,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以时时处处有礼仪的氛围影响大学生的生活,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同时敦促家长推进家庭礼仪建设,提倡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民主平等,进一步推进礼仪在家庭中的扩散。三是促进礼仪教学的社会实践。开展礼仪课程教学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还应结合分组讨论、情景模拟、实践训练等方式进行,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对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提高礼仪运用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因此,礼仪课程教学应该通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起到“现身说法”的作用。如可以进行大学生校园礼仪现状调查或参加校内外各类的礼仪活动等,因势利导,学以致用。通过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意识渗透和个体礼仪行为考察,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查缺补漏,不断完善高校礼仪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只有把社会实践纳入到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体系,礼仪课程教学才真正具有了生命力。
“不学礼,无以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当代青年越发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主体,在青年群体的社会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引领着社会发展方向。因而,重视高校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不仅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内涵的提升,也必将促进未来国民素质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丁萍.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表现及成因分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6).
家庭礼仪的重要性范文4
一、树立跨文化怀意识,认识礼仪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礼仪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内在道德和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礼仪文化在个人形象塑造、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小学教学中进行礼仪文化教育,培养“文明有礼”的一代,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小学英语礼仪文化教学目标是,“以英语礼仪文化为载体,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探求新知、形成能力、体验情感、感受文化,直至学生了解中外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同样强调了“培养学生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要求教师通过礼仪文化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认识到英语礼仪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树立跨文化教学意识,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逐步扩展英语礼仪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使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有所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鉴别能力。鉴于此,在英语口语、称谓、访谈做客等英语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礼仪文化教育机会,在其中渗透礼仪文化教育。如西方人礼仪文化中,人们非常忌讳“老”(old)这个字,因为在西方人看来,“老”意味着失去活力、体衰无用。而在中国人看来,老是高寿、福气的象征。为了表示尊敬,人们经常会对用“老爷爷”(oldgrandpa)“老奶奶”(oldgrand-ma)称呼不认识的老年人。在学习这个词时,教师要从文化礼仪迁移方面,讲述不同文化的差异,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用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人类语言与文化一样,都是丰富多样的,要想相互了解,必须相互尊重。
二、以教材为基础,加强礼仪文化知识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虽然内容简单,但是它却是学校英语教育的基础。从小对学生进行礼仪文化教育,可以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包含有许多与中西礼仪文化有关的内容。教师可以教材为基础,对礼仪文化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加工、拓展和补充,以丰富英语礼仪文化教学知识。如教师可以将英语教材中的礼仪文化划分为隐性文化和显性文化,将礼仪文化内容分为日常礼貌用语、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其他公共场合的礼仪等。然后,在备课和教学中,挖掘礼仪文化的内涵,利用那些礼仪文化元素进行文本再构,借助礼仪文化主题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礼仪文化渗透和引导,使英语教学变得更加系统而富有情趣。如在“goodmorning、goodafternoon、goodnight”等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从风俗、习惯入手,讲述西方国家对个人隐私的尊重,中国人对吃的关注,讲述中西方国家在问候语方面的差异,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礼仪文化意识差别,教导学生养成入乡随俗、尊重他人的习惯。当然,在讲述到与礼仪文化有关的典故、风土人情、历史等话题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日常礼仪、餐桌礼仪、道德礼仪等关联知识,在其中进行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提醒学生始终以礼正之心对待身边的人。
三、创新英语礼仪文化教学方法
小学生在思想、人格方面还没有成型,理解能力也较低。过去,许多教师虽然也认识到了礼仪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中采用的始终是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法,即教师只知道照搬礼仪文化教条,只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却没有告诉学生怎样去做,对英语礼仪文化背景知识更是鲜少涉及,这就导致学生对英语礼仪文化知识缺少明确的认识。在新课改进程中,许多学校都为教师共同学习提供了平台,同时开展了本校培训,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完善英语教学方式。鉴于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以体验、引导、探究为主,培养学生的礼仪道德和品质。如在校园礼仪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公共礼仪、家庭礼仪融入进去,利用课外内容进行礼仪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同样,在学习蔬菜、水果类单词时,教师可以文明礼仪为话题,讲述西餐用餐礼仪。西方用餐礼仪与中国的不同,如西方人用餐时,出于卫生考虑,一般不会为别人夹菜,并且,他们在刀叉使用方面有一定的讲究。中国人聚会、用餐时,虽然筷子人手一双,但是许多餐具会公用,人们还会热情地为他人夹菜、让酒等。教师还可以再讲述几个因为文化差异而引起尴尬的用餐小故事,让大家在笑声中思考,认识到礼仪文化的重要性。
家庭礼仪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外语 大学生 知识能力 综合能力 生活 礼仪
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越来越紧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方面。而这些交流与沟通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必须解决语言上的障碍,而外语专业毕业生无疑具备了一个其它很多专业毕业生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给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然而现阶段,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也深受其害。直接导致我国就业岗位大幅下降,同时海外留学生的增多,极大的增加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为了本专业毕业生今后更好的定位,我们就此展开以下在杭企业在外语类应聘者的能力要求调查工作。调查的企业涉及材料类、电子信息软件类、服务咨询类、化工技术、生物医药类等。企业形式包括股份公司,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本调查问题分为三类:一是关于知识能力的问题。二是关于综合能力的问题。三是关于生活及礼仪的问题。通过此次调查,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在杭企业对外语类毕业的大学生的需求与期望,以使本专业学生为今后做更充分的准备。
一、企业对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
对于外语类大学生来说,外语知识技能无疑是他们最重要的武器,也是企业最为看重的。经过我们的调查得出:外语类大学生的专业语言能力颇受重视,受访的90家企业中超过60%的企业认可此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33%的企业认为一般重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没有一家企业否认此重要性。因此,对于外语类大学生而言,学习专业语言知识,掌握专业语言技能,培养专业语言运用能力尤为重要,应当放在大学生活的首要位置。而另一方面,企业也非常注重外语类大学生对汉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有近3/4的企业认可并会在招收大学生入职的时候会考察其汉语功底。由此可见,外语类大学生在掌握一门外语的基础上也应当深入学习本国语言。
同时,通过了解,企业对外语类大学生的第二外语能力也相对看重,以前最被关注的学生成绩方面,也有超过一半的企业不太看重;而对于现在如火如荼的考证潮,企业也不是非常看好。因此,多掌握一门语言就多一些机会多一些竞争力,随着社会发展,企业已经逐步把注意力从学生成绩转移到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上。
二、综合能力的重要性
1.担任学生干部及参加社团活动
本问题一共90家企业参与问卷,共84企业认为在校期间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或参加社团活动对于毕业后的工作有一定的重要性。超过93%的企业给予认可,就参与调查的企业而言,大学生在校期间如果能胜任学生干部工作,说明他/她具有比较良好的管理与协调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的平衡处理能力。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具备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对于今后的工作有着积极而且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也可说明,当今时代对于大学生的要求,已经从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的要求,上升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社会交往能力
参与本次问题的90家企业一致认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其日后参与工作有着重要作用,其中67%参与者认为社会交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交往能力的高低,正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与合作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一个人只有能处理好个人与外界的关系,才能把握时机,获得更多的机遇,从而能更从容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
3.适应性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本次调查的企业中,94%的参与者认为大学生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对于今后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以最快速度将自己融入新的环境新的氛围中,适应自己社会角色的变更,才能迅速将自己从校园环境中转换出来,更好的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更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
100%的参与者认为能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校园进入社会,遇到突发事件的几率陡然增加,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任务或变化,是当代企业对与大学生的一项新要求。
三、生活及礼仪方面的企业要求
在关于生活礼仪方面,我们就对大学生生源地,家庭背景,外貌,自身礼仪与社交礼仪这几个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调查。就生源地,家庭背景,外貌等客观条件而言,受企业性质影响,有不同的要求,但超过半数的企业都选择了“一般重要”或是“基本不重要”,他们表示,这些较为客观的,受到人为能力影响较小的因素,在他们看来,对于大学生以后在他们企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不大。他们也不会因为家庭,外貌等原因对大学生产生偏见。
然而在大学生的礼仪的要求上的意见较为一致,无论是关于自身还是社交时的礼仪,在我们的调查中,有40%的企业选择了“十分重要”,有53%的企业则认为是“比较重要”,剩下的7%则是把票投给了“一般重要”。总的来说,被调查的这些企业都认为大学生礼仪方面的素质,比起他们的外貌、家庭背景来说,要重要的多。
四、结论
家庭礼仪的重要性范文6
一、丰富家长的礼仪教育知识
孩子们在幼儿园内往往会很大程度受到教师的监督与约束,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养成都比较好。然而,不少孩子一回到家就都忘了这些规范,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会逐渐冒出。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不懂得正确引导,甚至缺乏对幼儿的礼仪教育知识,那么这不仅不利于家园合作的展开,而且会消解幼儿园内的教育成效。因此,首先很有必要丰富家长们的礼仪教育知识,不仅要让家长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给孩子们作出良好的表率,家长也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引导与教育方式,要知道如何更好地和孩子沟通。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让家庭内的礼仪教育也发挥效用,这也是促进家园合作背景下的礼仪教育收获更好的成效的基础所在。
家长首先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礼仪教育知识,可以多展开一些必要的学习。例如,为孩子学习礼仪订阅的礼仪教材里面的礼仪须知、感悟礼仪和亲子课堂内容,家长要必读。在这里家长找到了教育孩子的锦囊妙计,使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家庭教育实践证明:家长的道德素养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关系到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这充分给我们揭示了家长对于孩子所起到的巨大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家长才应当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才能够给孩子形成良好的表率与榜样,这也是一种最为直观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所在。
二、开展礼仪教育的家园合作活动
幼儿园应当多举办各种家园共建的合作活动,这将会成为一个非常有力的渗透礼仪教育的平台,这也是深化家园合作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幼儿园可以结合各种传统节日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同时邀请家长参与进来,这不仅能够促进幼儿园、家长、孩子三方面间的交流沟通,而且也是一个很好的家园合作的平台,将会让礼仪教育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此外,幼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课外活动,让孩子在家中完成。活动任务中可以很好地融入对孩子的礼仪教育,这同样是一种很灵活的家园合作的方式,这也是巩固孩子对于文明礼仪认知的一个过程。
例如,可以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带领幼儿参加劳动,开展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六一”儿童节开展制作贺卡送同伴的活动,对幼儿进行关心同伴的教育;九月十日教师节开展尊敬教师、关心教师的教育;在三八妇女节、父亲节、九九重阳节之际学习节日礼仪,同时开展孝心敬长辈活动,让幼儿亲手制作贺卡送给长辈,对长辈说一句感恩的话,帮助长辈做家务事,如端茶、抬凳子、捶背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活动形式,不仅能深化孩子们对于各种传统节日的理解与认知,这个过程也是借助家庭平台来检验孩子的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成果的一个过程,这对于加深孩子的文明礼仪意识将会很有帮助。
三、让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的生活点滴中
让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的生活点滴中同样是在家园平台下展开礼仪教育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幼儿的生活主要集中在家庭生活以及幼儿园生活中,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点滴与细节有良好的把握,并且针对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给予他们有价值的引导,这将会很好地帮助幼儿自身的礼仪行为的构建,并且能够逐渐建立他们的思想意识。因此,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家长和幼师要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并且要将礼仪教育渗透到生活点滴中。这样才能够给予他们更为深入的引导,并且督促幼儿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幼师要把礼仪教育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年龄小,凡事缺乏坚持性,要坚持礼仪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训练礼貌行为,巩固其礼仪习惯。由于日常生活教育内容不系统,这就需要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为使礼仪教育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老师要和家长形成密切联系,把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进餐、如厕、午睡、喝水、盥洗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只有加强家长和老师的交流与沟通,并且在家庭与幼儿园这两个平台中都深化对于幼儿的引导与督促,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家园合作基础上的礼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