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意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的意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的意识

心理学的意识范文1

[关键词]意义学习;变态心理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64-03

一、变态心理学课程及其教学困境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亦称为心理病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障碍与异常行为的科学。大学本科教育中,变态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四部分: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区分标准;心理学各理论流派对心理异常的解释与观点;心理异常的实质即异常心理的原因、机制和心理结构问题;心理异常的分类和表现特点。[1]

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变态心理学是我国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核心课程,是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也是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的重点内容。可见,变态心理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虽然多数学生对各类心理障碍案例较感兴趣,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形成原因仍需进一步探讨,导致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都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变态心理学中绝大多数心理障碍患者都不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对象,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要推动变态心理学的教学改革,必须转变教学思维,将专业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的愿望兴趣需要有效的结合起来,注重学生有意义的、内发的和经验的学习。罗杰斯的意义学习观为这种教改的尝试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罗杰斯的意义学习观简介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C.R.Rogers)指出,意义学习(或有意义学习)(Significant learning)是指所学的知识能够引起变化、全面渗入人格和人的行动之中的学习。[2]这样的学习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渗透到了学生个人的成长经验之中,学习的结果既是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是情感和人格的完善。

在罗杰斯意义学习观中,学习是以以下十个假设为基础的:第一,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第二,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第三,学习是学习者对自身状态变化的觉察;第四,外部威胁最小时,学习内容才更易被觉知、理解和同化;第五,把有意义的经验与其他部分区别开来,学习就会得以顺利进行;第六,有意义的学多是通过“实际做”获得的;第七,学习者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要比被动的学习有效得多;第八,最持久的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内发的,最有效的学习是整个人的智力与情绪参与的学习;第九,自我评价比他人评价对学习更为重要;第十,学会学习的过程(learning the process of learning),使自己与变化的过程相结合,并对经验持续开放。[3]

意义学习不仅证明了有意义的、内发的、经验的学习的可能性,而且也表明了有意义的、依赖于自己的学习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可行方式。[4]这一理论为变态心理学的教学实践打开了新思路。

三、罗杰斯意义学习观视域下的变态心理学教学实践

(一)专业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的愿望兴趣需要相结合

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或学习的内在潜能,在适当的条件下,这种学习、发现、扩充知识经验的欲望能够释放出来。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教师必须根据学习者的天然学习需要进行教学。此外,罗杰斯还指出,当学习者觉察到学习材料的意义与他们的目的的关系时,就会产生有意义的学习。[5]这就意味着教师在传递专业知识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

经调查,教师发现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单纯的理论授课兴趣不大,学生普遍希望有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能在课堂上讲授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知识,并希望以课程为凭借,提高处理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的心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引入一些学生较感兴趣的教学环节,如在讲授心理评估三要素之一评估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时,教师强调了良好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并引入了“真假情侣”环节。随即播放10个小视频,视频内容是10位男生分别向10位女生表白说“我爱你”,其中有五对男女是真正的恋人,另外五对是临时的“拉郎配”,请学生猜猜哪组为真哪组为假。辨别真假的要素既包括声音和语调等言语线索,也包括眼神、面部表情、面部朝向、身体朝向、身体动作和空间距离等非言语线索,这些线索不仅是心理障碍评估的要点,其实也是心理咨询中心理学工作者须观察的要素。此外,教师还借此环节介绍了心理咨询时来访者言语线索和非言语线索不一致时的应对方法。类似的活动环节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颇受学生欢迎。

在讲授焦虑症中日常焦虑的应对时,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简化版的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和想象音乐放松训练。简化版的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即由教师采用“由外到内、由上到下”的顺序,现场指导学生依次放松双手、前臂、上臂、前额、嘴唇、颈背、肩膀和下颈部、胸部、腹部等身体部位;想象音乐放松训练即以音乐为背景,学生在老师的指示下想象特定的情境,达到放松的目的。此外,教师还教会学生如何应用放松训练应对失眠。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罗杰斯认为,最持久的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内发的,最有效的学习是整个人的智力与情绪参与的学习。学习者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要比被动的学习有效得多。[6]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课堂试讲环节、小组讨论环节和情景剧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从教学内容中抽取出“儿童青少年期的心理障碍”这一章交由学生讲授,把全班学生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节内容。在多个年级试验后发现,学生对课堂试讲的积极性很高,大多数小组备课很充分,并积极查阅参考资料给其他小组的学生拓展视野,有部分小组还播放了相应的心理视频,如讲授“抽动障碍”的小组播放了心理电影《叫我第一名》片段、讲授“学习障碍”的小组播放了心理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片段,讲授“注意缺陷与多动症障碍”的小组播放了心理访谈视频《我家有个多动症》,这些素材极大程度的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理。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在最后的补充总结前先由本小组成员评价本小组的讲授,之所以强调自我评价,是由于意义学习观认为自我评价比他人评价对学习更为重要,当学习者比较多的注意自我批评和自我评价而不是靠别人评价时,独立性、创造性、自力更生等因素都会对有意义的学习起促进作用。[7]

罗杰斯特别针对大学教学提出了“学习自由模式”,他坚信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自主性,强调讨论式学习比讲座式教学具有更大的优越性。[8]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开展小组讨论,首先采用随机的方式划分小组,然后提出讨论主题,如运用心理学各理论流派分析青少年吸烟成瘾现象、躯体化障碍与疑病症的异同点、强迫冲动障碍与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区别等,引导学生组内充分讨论,最后组间交流。

情景剧的开展须有一个前提,即学生只有掌握了课本知识才有可能把知识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讲授完“癔症”这一章后,把全班学生分成3个小组,然后把“癔症”中的分离性遗忘、分离性漫游和分离性身份障碍作为3个主题随机分派给3个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主题用30分钟时间准备8分钟的情景剧,用剧情充分展示出相应的临床表现、产生原因和治疗方式。该环节深受历届学生欢迎,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三)“实际做”――帮助学生获取“行动中的知识”

罗杰斯认为,有意义的学多是通过“实际做”获得的。“实际做”是改进学习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如要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在教室里学习和在手术室里学习是不一样的。[9]这种“实际做”的理念与美国学者舍恩提出的“行动中的知识”有异曲同工之处。所谓“行动中的知识”,是指专业工作中那些书本知识无法发挥效用,而只能凭借实践者通过体悟、反思而形成的知识。[10]通常这种知识需要通过长期的专业实践慢慢积累,但也可以从大量模拟性实践训练中获得。

变态心理学的实践教学通常会安排学生到精神病院进行短期实践或临床观摩,但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直接观察和接触心理障碍患者的机会不多,而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又复杂多样,容易混淆,要理解掌握课本知识实属不易。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了沙盘游戏疗法(sandplay therapy),该疗法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瑞士荣格心理分析师多拉・卡尔夫(Dora Kalff)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是运用意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一种对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炼”,其特点是在治疗关系和沙盘的“自由与保护的空间”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于意象的创建。沙盘中所表现的系列沙盘意象,营造出沙盘游戏者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发展。[11]

在讲授“抑郁症”时,教师引入了荣格心理分析师茹思・安曼(Ruth Ammann)的案例,她曾经治愈了40岁的重度抑郁女性伊娃,共经历了16次沙盘,她在著作中清晰地呈现了这16幅沙盘图。[12]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把这16幅沙盘图呈现给学生,并请学生动手在沙箱中模拟出这些沙盘图,然后由教师结合系列沙盘讲解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成因和治疗方式。再如讲授“焦虑障碍”时,教师介绍了学者陈顺森的案例,他曾经治愈了一位重度考试焦虑学生,历经20次沙盘。教师也请学生亲手在沙箱中模拟出这些沙盘图,然后给学生介绍该患者的沙盘图如何从最初的贫瘠、凌乱、静态发展到丰富、有序、动态,并最终实现自我整合。[13]通过“实际做”,把患者的心路历程清晰的重现在沙盘上,赋予无形的心理以可见的表现和转化形式,给教学带来了形象直观的视觉效果,极大改善了授课效果。

在讲授人本主义理论中的“共情”时,教师开展了一场团体心理辅导:“漂流瓶”。活动步骤大致如下:请学生把自己的小困惑写在一张小纸条上(不记名),然后塞进漂流瓶里扔入“大海”漂流;教师着重讲解共情的含义、意义及共情的五个水平;漂流瓶漂到每一位学生手中(每位学生拿到的都是他人漂流瓶),要求学生对漂流瓶中的小烦恼做出共情,并要求写在小纸条上;各学生依次宣读纸条上的小困惑及自己的共情内容;分享活动感悟;教师总结。通过这样的“实际做”,一则让学生宣泄了压力,二则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人本主义的重要知识点共情,三则学生体会到共情不但可以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也可用于日常生活。

在讲授“自杀的预防”时,教师在教室现场设立了危机热线电话,由教师提供危机事件,学生现场模拟热线干预。通过这样的“实际做”,学生掌握了电话咨询的策略。

综上所述,以罗杰斯意义学习观指导下的变态心理学教学实践,主要采用的是把专业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的愿望兴趣需要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以及“实际做”――帮助学生获取“行动中的知识”这三种措施,由此而带来的学习效果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变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的培养。

[ 注 释 ]

[1] 刘毅,路红.变态心理学(第二版)[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1-2.

[2][3][4][5][6][7][8][9]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4,442-443,442,442,443,443,

451,443.

[10] 唐纳德・A・舍恩著,郝彩虹等译.培养反映的实践者――专业领域中关于教与学的一项全新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

[11] 高岚,申荷永.沙盘游戏疗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5.

心理学的意识范文2

【关键词】心理护理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39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266-01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的全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帮助病人在自身条件下获得得适宜的身心状态。护理本身应包括对人生理、心理的护理。在实践中要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他们缓解因疾病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使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情进行治疗。

1 心理护理的目的

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住院后由于环境改变都会产生病人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往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具体就是:

1.1 解除患者对疾病地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 帮助患者建立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患者之间的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通过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尽可能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

2 心理护理的方法

心理护理首先要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一是言语性沟通。通过谈心、说话来了解病人想些什么,有什么要求等,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开导病人和帮助解决问题。二是非言语性沟通,运用表情、眼神、姿势、动作等进行交流,这样对患者的康复将起到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其次要对患者给予理解。病情会给患者带来情绪上的波动,病人顾虑多,希望能得到医护人员和亲属的理解。因此,心理护理不能仅停留于帮助解除不良心理,更重要是能够理解病人,给予心理上的支持。理解他所患的疾病是十分重要的,不能掉以轻心,需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理解他的痛苦与烦恼、顾虑,用同情心去帮助他、支持他,使其改善心境,提高信心,促进心身健康。再次要对患者进行反复的安抚:了解其内心矛盾,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消除后顾之忧。

3 心理护理的实施

在临床中心理护理要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的心理反应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护理。心理护理按照护理程序作为护理实践中的工作方法,能够保证病人得到完整、连贯、具有专人负责的管理。

3.1 估计:即收集主、客观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和列出心理护理诊断。

3.2 计划:在列出心理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后,制定心理护理目标;根据目标作出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决策,即心理护理计划。

3.3 执行:即将心理护理计划的具体措施付诸实施。

3.4 评价:即检验预期效果是否过达到,列出执行措施后出现的反应;再将反应与原来制定的护护理目标进行比较、以观察是否达到要求;在评价的基础上对心理反应重新估计。

心理护理重在交谈。在交谈中注意观察病人的外观、反应情况,病人的警觉状态,并连续观察,有意识地发现是否存在否定诊断的迹象。以及执行护理措施后的效果等。同时通过交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准确掌握病情和有关护理问题及心狸反应,在交谈过程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交谈时要注意具有合适的环境;和谐的气氛,使病人感到亲切,愿意诉说自己的痛苦和困难;护士要注意仪表,并以和蔼、诚恳的态度,同情、关怀的心情,心平气和地进行交谈。一注意谈话技巧十首先自我介绍,说明交谈的目的,让病人自己叙述,护士主要是倾听以估计病人的反应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了使病人能畅所欲言,在交谈中可给以鼓励,希望他继续叙述,同时观察病人的非语言行为。在交谈中注意对病人尊重。对沉默寡言者应多启发,对兴奋多言者不能厌烦要善于引导。

在收集主、客观资料时要了解病人疾病方面的情况,还要了解病人日常生活情况,如饮食、排泄、休息、睡眠、自理能力、爱好、认识能力,对自己疾病伪看法、应付能力、存在的思想问题,家庭角色关系,人际交往等情况。

总之,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遍及临床护理实践的始终。

参考文献

[1]刘晓虹,临床心理护理指南2007

[2]陈素坤,周英 临床护理心理学教程 2007

心理学的意识范文3

论文摘 要: 创新大学课堂教学,实施综合化教学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为此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本文结合PBL的理论基础与特征,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探索进行阐述。

一、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从历届学生毕业设计的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综合设计能力欠缺,问题意识欠缺,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比如,将随机抽样等同于随便找被试,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等同于问卷法,不知道如何阅读心理学文献等现象并不少见,能自主发现研究课题进行毕业设计的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已有教材主要以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过程或心理学研究方法学为主线,理论阐述过多过细,内容晦涩难懂,实践环节不够深入,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反而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心理阻力。因此,实施综合化课程教学改革,培养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综合性知识理解和应用等已势在必行。

二、基于PBL教学的基本特征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是西方大学教育中广泛运用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思路,最早源于西方医学教育实践中,并以解决学校教育与未来工作实践之间的分离现象为原动力。随着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PBL越来越成为“提升学生为中心的、多学科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专业实践,构建整合的专业发展课程的核心”[1]。从教学角度看,PBL提供了这样一种思路: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心理——社会历程,使学生掌握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高层次的问题解决技能、合作技能和自主学习品质。其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以问题为导向的经验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和“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等三个方面[2]。有证据表明,PBL教学在促进综合性专业知识、合作学习、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基于PBL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理论性和操作性均较强的课程之一。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PBL的认识逐渐增多,绝大多数文章以PBL在具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主,侧重介绍PBL实施的具体步骤和相关经验;少数理论性文章则围绕PBL的流程、步骤或个别要素进行论述,好像PBL是一种可以按照既定流程或工序加以实施的教学工具,这其实是有悖于PBL的初衷的。在实施PBL教学改革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与特定文化背景和特定课程内容相结合,PBL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从目前学生反馈情况看,比较有效和值得倡导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一)更新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实践环节。

在全面分析国内权威教材的基础上,除“PBL课程导论”与“课程总结与测评”外,我将《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体系重新调整为理论和实务两大大模块,前者包括“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与体系”、“心理学研究的性质与伦理”、“心理学文献的批判性阅读与评析”、“从研究思想到研究假设”等四个主题,后者包括“访谈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观察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问卷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实验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和“质性研究设计与方法”等五个主题。其中,除了“心理学研究的性质与伦理”部分外,各个主题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环节的训练,如撰写文献评析报告、拟定研究主题、编写观察记录表、访谈提纲、调查问卷和实验设计等。

(二)将学习回归课堂,将课堂回归学生。

大学课堂教学中究竟应该发生什么?这是PBL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的问题。在PBL教学中,将学习回归课堂,将课堂回归学生,意味着大学课堂既不是大学教师自我展示或自我陶醉的场所,又不是教师寻求“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3]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习活动得以逐渐展开的具体情境;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这是师生角色观念的一个重大转变。一旦教师的课堂话语霸权和权威被消解,平等、自主、合作、分享的心理场域就会形成,学生和学习活动就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旋律。

(三)引导积极思考,鼓励合作分享。

心理学科学研究中不乏重大的哲学或理论问题,也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引导学生在思考、质疑和分享智慧中理解基本理论问题显得十分重要。比如,在教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沿革”主题时,我引导学生对西方心理学史中各个流派的历史沿革及其代表性人物的经典实验进行回顾,通过“小组讨论—质疑—辩论—总结”等环节,梳理出心理学研究内容、方法与理论之间的基本关系:特定的研究方法总是以特定的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沿革反映了研究内容的改变,并始终为心理学理论服务。

(四)从“知识”或“信息”的传递,转变为“案例”或“问题”的探究。

PBL的本质在于为学生呈现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4]。真正的学习活动并不是发生在知识或信息的传递中,而是存在于真实问题的或案例的探究之中。设计问题或案例,一般要考虑以下方面:(1)问题是真实的;(2)问题是有意义的;(3)问题是结构不良的;(4)问题范围是适宜的;(5)问题应该使学生能够从团体中获益而不是受阻。比如,在讨论关于“实验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主题时,我首先介绍“权力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吗?”的实验报告,通过小组内部的协商讨论达成共识,而小组之间则相互辩论而推动讨论的不断深入。通过研究案例的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研究设计中诸如“变量的操作性定义”、“无关变量的控制”、“随机化原则”等核心问题,而且培养了问题意识和批判能力。

(五)从“教考分离”到“学考统一”。

从目前看,在课程考试和评价环节中教师和学生更多呈现出一种彼此对立而非合作的关系。在PBL教学的课程总结环节,我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提出考核的重点内容、最佳考核方式及其合理权重,教师的任务则转变为实现考核目标而进行科学、合理的考题内容的设计。实践表明,这不仅减轻了大学生的考前焦虑,而且提高了学习的掌控感和自主性。

当然,PBL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需要改进之处。比如,如何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以避免懒汉行为和两极分化,建立与PBL适应的考核方式,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利用等都是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重要的方面。

参考文献:

[1]John R.Savery.Overview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J].The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2006,1,(1):9-20.

[2]余益兵.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若干理论问题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出版中).

心理学的意识范文4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新意识;非智力因素;创造性人格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观念要从过去的传承教育转变到创新教育上来,这是知识经济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我结合自己近几年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1 更新观念,树立创新的教育观

教师应改变讲清楚、讲透彻的传统教学观。上课时,应在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疑点处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思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旧知识是获取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符合逻辑的发展。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联想、类比得到新知识,是通过引导、启发,而不是直接“传授”,更不是“灌输”,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2 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

按照心理学的研究,人的创造力只能培养不能传授,创造力的表现和发展,需要一个适宜其生长的宽松、民主、自由的环境,只有这样的环境才会允许乃至鼓励与众不同的多样性、标新立异的独特性;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跨越和激荡,进而才有创造潜能的迸发。

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协同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方法上也要勇于创新。我在上数学课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按照 “三三制”的方法,将学生9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内均有好、 中、 差三类学生各3名,组与组之间的总体水平相对平衡(上数学课允许学生根据分组调换位置)。上课时,将问题交给学生,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结论。学生在探究中又发现新问题,于是再讨论探究。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较,看哪组发现的问题多,提出的问题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好,形成“组间竞争,组内合作”,同学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协作的学习场面,在整个过程中,师生平等,共同讨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3 提倡质疑,启发思维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遵循“思维从问题始”的心理学原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1 培养学生从“一”向“多”转化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方程的解法教学中,在用一般解法解完一个方程时,我鼓励学生思考:是不是还有更简便的方法!

3.2 培养“倒过来想”的逆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有人形象地称为“反弹琵琶”,它属于辨证思维,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它能打开人们的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在数学中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去诱导学生获得新知识。如: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倒过来想,数轴上所有的点是否都表示有理数呢?通过质疑,学生思维活跃,踊跃发表见解,最后得出结论:数轴上的点不仅仅表示有理数。又如:整式属于代数式,反过来想代数式是否都是整式呢?激发学生思维、小组讨论、积极发言。这种逆向思维的长期训练,不但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开拓了思路,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4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创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学生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冲动,从而主动寻找和发现新的问题。有专家指出,最有魅力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产生共鸣、产生成功的愉悦感。

比如:我在讲“全等三角形时”,首先告诉学生,这节课要知道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有什么性质?老师出示两个纸剪的全等三角形让学生学习了有关概念后,有学生提出:怎样剪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来呢?让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有些学生很快想到了较好的方法:用两张纸重叠在一起剪下来,然后他来发言,讲一讲为什么这样做?之后又有人提出别人剪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那么如何检验别人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呢?这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虽然后面会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但学生想到了就让学生讨论,很快有人想到,只要把两个三角形叠放在一起,看是否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经过多次“完全重合”,学生也很容易就得出了两个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学生学得轻松又主动,思维活跃,心情愉快,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 直观教学,激发想象

科学上的伟大发现大多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知识是迸发想象火花的基础,兴趣和爱好是发展想象力的起点,丰富的想象储备则是想象力的条件。在数学(特别是几何)教学中充分利用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又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表象。如在学习截几何体时,可以先用准备好的数学模型演示,也可以运用Flas演示,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截面形成的过程、截面的形状,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模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打开了学生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6 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创造型人才不仅需要创造性智力,还要有创造性人格,即需要非智力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在智力因素相近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可能成为影响创新力的关键因素。

心理学的意识范文5

关键词: 心理学素养 教学实践 提高策略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师地位认识的不断提高,教师单纯“教好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现代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心理学素养。时代赋予了教师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使命,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发展,以良好的心理学素养为基础,做到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学效果,以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这些品质无一不是与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对前途的看法是否正确,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功、成才的关键。教师一句无意识的话可能影响一个学生几天、几周、几年甚至一辈子。如果是对学生成长的正强化还好,要是负强化那后果不堪设想。一个开朗、乐观的孩子,由于教师对他的活泼的无意批评,就极有可能变成一个沉默寡言、悲观的孩子。教师是一个高危的职业,他的影响非常深远,“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是国家将来的希望,国家将来的发展掌握在青少年的手里,而教师是青少年在成长时期与其接触最多也是影响最大的人物,所以教师必须拥有过硬的心理学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学素养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1.教师心理学素养的内涵及意义

1.1教师心理学素养的内涵。

教师心理学素养指教师对教学对象、教学活动的了解、把握程度及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判断准确性等,是教师依据心理学规律、调节教育行为、解决学生心理矛盾的能力。[1]

从古至今,教师的使命从没有变过――传授知识,如何更快、更有效地传授知识一直是困扰老师的一个难题,学生和家长已经对“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持否定态度。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任何一个学生和家长都希望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架只会教书的机器。

1.2教师拥有良好的心理学素养的意义。

1.2.1教师用心理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对学生学习的正强化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学习动机既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又不是学习的充分条件,但它是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的重要条件。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以下帮助:有助于唤醒学习的情绪状态。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并不断对其进行强化,可令学生产生好奇、疑惑、喜欢、兴奋、紧张或焦急乃至冲动等情绪。将这些情绪用到学习上对学生是十分有利的;能强化学生学习的准备状态。学习时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很容易使学生激活学习相关内容的背景知识,降低在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知觉和反应阈限,从而使学生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时集中注意力。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向性,而不是盲目的、盲从的,看别人在学,所以我就学。学生的学习有自己的目标,能克服分心刺激的影响;能提高努力程度和意志力。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让学生延长学习时间,提高认真程度。在遇到困难甚至失败时能够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直到达到学习目的。[2]

教师应用自己良好的心理学素养针对不同同学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引导并帮助同学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阶段性地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不断的强化,使这种动机埋藏在学生的潜意识中,那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加强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整体素质和素养,全面发展。

1.2.2根据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制订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很多学生反映老师讲的内容不能全部、全面吸收,有的时候讲得过快,而有的时候又讲得太慢,学生不能理解的知识内容教师就得找时间再重新讲。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时间,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针对以上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和大多数学生的接收能力把握每节课的内容含量,以及知识深度,使所讲内容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彻底解决学生“半懂不懂”的问题。并对学生安排适当的时间复习所学内容,复习时间应依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安排,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解决学生总是记不住的老毛病,增强学生长期学习的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经常告诉学生自己下一步的安排,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想法。同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安排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和他们保持交流,交换意见。这样能使教学计划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教师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制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选择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是提高教学效率最有效的途径。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时,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教学思维能力。教师的教学思维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然而教师的教学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心理学素养,所以,教师的心理学素养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3]

1.2.3用心理学方法解决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问题

在长期的枯燥的学习旅程中,学生肯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即使学生自己没有发现或发现了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重视,教师也要对此类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无论问题大或小,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小的影响,使学生不能集中全部注意力于学习上。这就要求教师有优秀的心理学素养,针对学生相应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排除。相反,如果教师没有好的心理学素养,那么可能起到揠苗助长的作用,非但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反而使其扩大,那么问题就严重了。

2.现阶段教师的心理学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2.1很多教师对心理学知之甚少。

现在许多大学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经常误解学生,不能正确把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微妙的关系,和学生产生了各种小摩擦,长期的积累给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从而对学习形成厌恶情绪,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心理学在中国一直发展缓慢,在大学也是冷门。很多人把心理学和精神病联系到一起,完全忽视了心理学的真正作用。

2.2不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解决学生的问题。

大部分教师还是对心理学有一定认识的,但是不能很好地把这些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仅仅拥有对心理学的了解而不会应用,那就和那些不了解心理学的教师一样,都没有起到对教学推进的作用。这些教师应时刻把学生的情况同心理学知识联系到一起,深刻分析学生的状况,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3.提高教师心理学素养的策略

3.1从自己的心理出发,在适应自己的基础上去了解学生的心理。

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首先要从自己的心理出发,增强自我适应能力,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积极适应教育制度和教材的变化,主动适应学生身心的变化,主动接受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教师如果没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连自我适应及调整的能力都不具备,那么必然会陷入不满、烦恼、抑郁,对一切都看不惯的状态,也无法正确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积极的对策。教师就像一个心理咨询师一样,是学生的心理垃圾站,如果教师不具备处理这些来自学生的垃圾的能力,则结果不仅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反而会被自身的心理问题所困扰。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调整好自己的心理,适应学生、适应教材、适应社会。

3.2增强对学生心理的判断和与学生沟通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观察不同学生的特点,正确区分问题的原因。有的学生并不是故意同老师作对,而是青春期心理躁动,控制不住自己,而违反课堂纪律遭到老师的训斥。对于这类问题,简单地批评和粗暴地训斥是无济于事的,而应当加以冷静的心理分析和引导。

每个学生的经历都不相同,主要是由于生长在不同的家庭,学生的成长环境、经济条件及文化背景都不同,因此学生的心理素养也不尽相同。同样一种行为,发生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原因可能完全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教师想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就必须和学生相互沟通,让学生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实践证明,在课下,与学生像朋友一样沟通,更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

3.3养成对学生作积极引导和矫正学生心理病态的能力。

教师仅仅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不够的,还要给学生积极的引导和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矫正。首先,对普遍性的常见的心理问题要善于提前预防。如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考试,认真复习,调整好心态,保持适当的紧张。正确对待分数,胜不骄败不馁,深刻地分析试卷上出现的问题,使自己不断地进步。端正学习动机,增强适应能力和意志力,处理好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防患于未然。其次,要注意不同学生的不同时期的特殊心理特点,加强重点观察。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总结出一套适合学生的独特方法。如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早恋的问题?这要经过再三地思考才能进行抉择,方法如果不得当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首先应该取得学生的信任,再进行积极的引导。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4.结语

教师良好的心理学素养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影响深远。一个拥有很好的心理学素养的教师是学生所欢迎的,也是对学生最有帮助的。这就要求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效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心理学素养的缺失与重塑[J].现代教育科学,2008.

心理学的意识范文6

〔论文摘要〕人类生活的世界,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社会与家庭变故等突发事件的侵袭,会给处于事件中的人们造成种种不良的身心反应,尤其是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的群体来说,负面的心理影响会影响他们以后的成长。美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和功能。心理学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是美术教育需要研究和借鉴的内容。本文就审美经验中的三种心理要素,即感知、想象与情感的活动,对在美术教学中治疗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探讨。

〔论文关键词〕审美;心理要素;心理创伤;治疗

一、在感知活动中疏导学生的心理

构成审美心理要素的内容首先是感知。美国著名符号论美学家代表人物苏珊·朗格认为,“在人的内在生命中,有一些复杂的微妙而真实的生命感受。这种感受必须借助于知觉和体验才能得到,因此,表达它是语言这类推理符号所难以胜任的,而只有艺术这类表意符号堪负此任。因为,生命总是呈有机状态的,连绵流动,错综交叠,微妙复杂,而艺术是包含多种复杂含义的综合体,其主要领悟方式是体验与知觉,很少诉诸于推理。”正是艺术拥有这些鲜明的特点,使得它与有机生命息息相通,也使得艺术成为人体验和感知生命的载体。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可运用感知活动,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命与艺术的魅力,从而深刻地认识人生价值与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性。对于遭受重大创伤的学生而言,通过美术来治疗心理创伤的任务,主要是靠教师平时的美术教学来完成。教师的美术课堂教学应通过感知活动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在现实世界里的一切见闻、经历、体验都会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表露出来。因此,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自主选择工具材料,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心声。一方面,能使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心态,吐露真情,或宣泄情绪、疏缓压力。另一方面,能为教师从学生的创作中发现隐蔽着的某种问题提供依据。学生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对某一事情的陈述,教师要能从学生的画中看出一点端倪来,以便及时诊断,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达到心理干预或治疗的目的。

绘画是运用线条、形体、色彩等艺术语言来表现的。各种单纯的线条、色彩或图形之所以会在不同时期和文化背景中具有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表现出不同的情调,就在于它们能通过人的感官作用于生理,使人产生一定的,这种生理感受是情感和想象活动的基础。玛克思·德索把这种生理感受称之为“审美反射”。在审美感知活动中,教师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要充分掌握美术语言的特性。如:线条的形态与人的情绪变化有关。一个学生画出清晰流畅的线条,另一个学生画出零乱无序的线条,其绘画时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古人早有“喜画兰,怒画竹”之论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又如:色彩能使人产生联想并形成心理反应。即明亮的色彩让人感觉活泼、温情、愉快、幸福;而灰暗的色彩令人感到乏味、寂寞、忧郁、消极、无激情等。只有了解色彩的基本感觉,掌握绘画语言的特点,用敏锐的眼光和细致的观察去分析学生作品,从中辨别学生丰富的情感,才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二是在利用美术作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要精选“图式”。现代心理学中揭示的“差异原理”证明,人的感知能力的敏感性和眼前的“图式”与心中熟悉的“图式”之间的差异程度有关。心理学家舒帕尔·卡格安在观察儿童的行为时发现:“在那些十分熟悉的事物面前,儿童们总是表现得心灰意懒、毫无兴趣,而当把那些他完全不熟悉的事物放在面前时,他们便显得无动于衷,只有那些与他们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可以看得出与它们有一定联系的事物,才能真正吸引他们。”由此可见,在审美感知中,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学对象,选择那些与学生心中的图式不完全雷同和完全无关的形式,即与内在图式具有一定差异性的图式,才能引起学生的敏锐的知觉,达到感化学生的心灵,发挥绘画治疗的作用的目的。

二、在想象活动中调控学生的心理

构成审美心理要素的第二项内容是想象。每一个心灵受过重创的人,他们最大的心理障碍是眼前的无助和对未来的担忧。美术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用美术想象的手段来充分揭示自己的无助感内容与担忧的具体问题,以及未来憧憬和希望的事物,让受伤的身心逐渐舒缓、平和,尽快恢复身心的健康、愉悦。瑞士心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沃尔特的研究发现,特殊的“想象信息”传递后,人的下丘脑便会发出指令使人产生或紧张或松弛的反应。“通过图画等视觉艺术帮助患者排除忧虑和紧张情绪,使之自我放松和乐观,即能达到治疗之目的”。据传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代巴比仑空中花园的建筑就与画疗有关。一个做了古代巴比仑王妃的少女,因思念故乡而忧郁成疾,画师便为她画了一幅其故乡的美丽风景画,使其愁云顿散,疾病痊愈。国王见之大喜,下旨仿图建造了相同的景观。

想象分为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前者是一般审美活动中的想象,这种想象没有完全脱离眼前的知觉对象。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想象活动中,应考虑学生具备亲身感受知觉中的想象经验。可围绕着美丽的自然事物或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品来展开,当学生的心理功能都被激活起来去拥抱自然或感受艺术品时,当他们的心境、情感、痛苦、欢乐与自然或艺术情境相吻合时,他们的想象活动便被有效地激发起来,发挥作用。教师可选择类似《丰盛的午餐》、《我的卧室》、《明天的家乡》等题材作为想象活动的内容。

而创造性想象,则是在脱离眼前的知觉对象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依赖于大量的感知、重复的观察和丰富的经验。不过,在创造性想象中,只要眼前有刺激物,便会起到一种触发作用。如引导学生欣赏诗歌并创作美术作品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想象活动。例如:以郭沫若的诗歌《骆驼》为创作题材。

在黑暗中,你昂头天外,导引着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

暴风雨来时,旅行者,紧紧依靠着你,度过了艰难。高贵的赠名呵,生命和信念,忘不了的温暖。

春风吹醒了绿洲,贝拉树垂着干果,到处是草茵和醴泉。优美的梦,像粉蝶翩跹,看到无边的漠地,化为了良田。

看呵,璀璨的火云已在天际弥漫,不会有歇脚的一天,

纵使走到天尽头,天外也还有乐园。

骆驼,你星际的火箭,

你,有生命的导弹!你给了旅行者以天样的大胆。你请导引着向前,永远,永远!

作者通过赞颂骆驼,抒发一种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感情,并向人们展示出坚毅不拔的精神和无限美好的未来境地。教师可让学生自由节选诗歌的片段进行想象画创作。在想象活动中,教师要做好调控工作:一方面,根据想象的两种类型,提供多样化的题材,让学生有自由选择表现内容的空间,创设一种让学生愿意表述与沟通的心理环境。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作品表现来移情,要注意学生作品中隐蔽的细节或不被人关注的情绪,对于作品中出现的无助感与担忧,教师要细心观察,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方法和措施;而对未来憧憬和希望的表现,则侧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创造性地抒感,表达明媚的境界,以达到调控学生心理的作用。

三、在情感活动中慰勉学生的心理

构成审美心理要素的第三项内容是情感。美术教学的特质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能丰富并纯化人的情感,使人的身心得到自由、康宁、和谐的发展。美术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通过艺术美的形式陶冶人的情感,使日常的生活情感升华为精神的审美情感。感情封闭是遭受心灵创伤学生心理的一个特点,美术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这一心理反应,通过情感活动来开启学生闭塞的心扉,以达到治疗学生的心理创伤的目的。

人的情感表现分为两种:一是情感的自然表现,二是情感的艺术表现。情感的自然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在美术方面是运用艺术语言将内在的生活感受与人交流。面对受过心灵重创的学生群体,学校可在校园里设立“绘画墙”,让学生通过这一渠道随时、自由地将自己内部的躁动、不安“流泻”出来。情感发泄是身体自卫机制的组成部分,内在情感一旦集聚,身体便感到某种紧张、抑郁、伤痛,只有寻找到合适的渠道流泻出来,身体才能感到轻松。因此,校园创设“绘画墙”能将学生自己的内在情感完全释放出来。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语言的掌握存在差异,不同学生对美术兴趣的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有时候某些主观情感并不容易找到想要表现的形象去与它对应。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美术语言的运用与情感表露的关系,使学生懂得选择不同的线条和色彩组成形象。在抽象的形象中,线条和色彩的变化是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例如:“那转折突然和生硬的线条总是与某种愤怒的感情相对应,方向向上或向前的线条总是与某种积极、紧张、进步和活跃的情绪联系在一起,方向向后或向下的线条总是与某种消沉、低落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只要学生充分认识艺术语言的特点,协调运用线条和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就会使情感的自然表现变得更为顺手和自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