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学科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的学科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的学科性

心理学的学科性范文1

1.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研究对象的清晰并形成严格的理论界定是某一研究领域发展为学科的必然要求,且在形成过程中遵守着学科发展的逻辑规律。目前,在寻求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上缺少成熟的研究范式,通过文献资料法选择了三条研究路径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探讨:一是对已有的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进行阐释;二是对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专着类文献、学术会议文献的相关研究主题内容进行归类分析;三是对母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梳理借鉴。在三条研究路径的基础上依据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运用归纳演绎法,通过逻辑分析指出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逻辑框架,界定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这一基本问题。

1.1研究路径一:已有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分析

国际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表述如下:SophiaJowett在《《SocialPsychologyinSport》(2007年)一书中做了如下描述: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运动中的关系,教练领导能力与群体动力、动机气氛、运动中重要的社会认知过程,以及运动环境中的运动员3。在AAASP网站上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运动与锻炼情境中个体和群体的互动过程及其理论,探求关于运动参与者、教练、团体以及观众的社会心理因素。

英国Essex大学心理系开设的TheSocialPsychologyofExercise、HealthandSport的课程中说明如下:提供了深度的社会心理学方法来理解运动、锻炼与健康等行为,包含了两个显着的领域:SocialPsychologyofSport领域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运动行为、成就动机、焦虑与唤醒、人格、群体凝聚力、社会助长、侵犯、内部动机以及心理技能训练进行研究;SocialPsychologyofExerciseandHealth领域是集中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怎样为提高或维持经常的运动参与者的健康利益方面,以及锻炼坚持性的社会认知过程和途径(自尊、自我效能理论、自我决策理论、成就目标理论、阶段变化模式、锻炼中的社会的及同辈群体压力),锻炼与心理健康、饮食失调与锻炼成瘾、动机调查、锻炼与青少年健康。

美国Texas大学教育学院的SocialPsychologyofSportandPhysicalActivity的课程中做如下描述: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结构在运动中的应用,重点强调教练员在面对个体运动员和团队时心理上的交互作用过程,包括自我效能与自信、归因理论、成就动机与目标设置、自我表象问题、唤醒与注意、失常表现、社会抑制与社会促进、群体动力与凝聚力、青少年运动、反馈与学习、运动中的侵犯行为、应激与耗竭、运动损伤、锻炼坚持性的社会心理因素。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课程中对SocialPsychologyofSport做如下描述:主要探索那些影响运动行为与成绩的社会心理变量,重点是在个体运动生涯中社会对个体社会影响方面,包括成就动机、竞争、焦虑、攻击、个性等。

综观国外的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描述,有如下特征:在解释上从课程的角度出发,主要说明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没有严格的研究对象的理论界定。尽管如此,对于课程的描述中必然隐含着学科研究对象。普遍认为该学科是依据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体育中的心理与行为过程;在具体问题层面上来解释该学科的概念,多数是从课程的角度出发,并没有运用严谨的语言来指出学科研究对象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ESSEX大学的课程描述中,把该研究领域分为了运动心理学领域和锻炼与健康领域,从两个不同领域来分别指出该学科研究的具体问题,但是学科研究对象并不能仅仅依靠研究内容的罗列来界定,显然无法明确学科的结构性要素。

1.2研究路径二——体育社会心理学重要研究文献的主题分析

查阅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所出版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的专着类文献;同时,追溯了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历次会议中有关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主题。对研究主题的分析、归类、提炼是明确研究对象的另一重要途径。对如上研究文献主题进行分类分析,发现主要是从几个方向进行研究:

体育中的个体社会心理方面:体育与人的社会化、运动与人格、归因、人际关系、社会动机、道德发展、侵犯行为等。

体育中群体方面研究:运动团体(凝聚力、构成、动力、团队气氛)、观众团体、运动与不同年龄或性别群体、领导行为,以及在群体中经常发生的一些社会心理效应,如社会促进与抑制等。

在2001年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上出现了“文化与体育运动”这样一个研究主题。这一主题出现说明了体育中社会心理学研究有了新关注视角。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类总结涵盖了以往的大部分研究主题。但是已有研究主题同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相比是比较狭窄的,据此,选择了第三条路径——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分析,再次进行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

1.3研究路径三——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观点的梳理

当前社会心理学分为三个不同方向,一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Soci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SSP),二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Psych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PSP)。三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文化人类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Cross-CulturalSocialPsychology,简称CCSP)。

SSP方向主要集中在社会情境对人的影响上,还有社会现象在心理上的解释,以及社会群体、社会行为的研究。研究的着力点在社会情境和社会现象等对心理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等。多是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文化等方面入手来理解人类行为。PSP方向的观点普遍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多数从心理出发来探求人们行为的原因和结果,其中个体、群体以及个体、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心理现象和行为都是研究的内容。这个方向上的研究观点认为社会心理学要从个体心理和个体人格结构中找到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从个体心理入手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及种种复杂难解的社会现象。CCSP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上述社会学和心理学两大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从文化人类学家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来看,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文化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的。

三个方向上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呈现以下特征:首先,都指出要研究人的社会行为。长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有关学科对象的争论焦点是在怎样研究社会行为上。心理学家强调个人、团体,社会学家强调社会因素,文化人类学家则强调文化因素。其次,人的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研究行为的时候通常要解释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它要研究的是群体共同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心理规律。

2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一三条路径研究的分析整合

“一种理论是一种思想工具,用于向一种大量复杂的现实中引入秩序”。为了剖析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构成,本文参照了以下两个学术界较为有影响力的理论观点。

帕森斯的理论认为社会由各个系统构成,不同社会科学分别以其中的一个系统为研究对象。例如心理学研究个性系统、人类学研究文化系统、社会学研究社会系统。这种宏观的学科研究对象的解释为分析学科结构性要素提供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理论基础。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中指出了着名的三方互惠决定论。他深入分析研究了人的认知因素及其与行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给出了一个三方面的因果模型(图1)。

    同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在《人格的文化背景》一书中写道“迄今为止,个人、社会、文化都是分别从各个领域进行探讨的。心理学研究个人,社会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文化。但是,个人、社会、文化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彼此之间的互动也是持续不断的。任何脱离其他两项,而单项地进行研究,都会行不通的。”体育社会心理学正是试图从这样的三个方向来理解体育中人的思想和行为。

依据以上两个基本理论,根据三条分析路径的研究——对于体育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研究对象观点的剖析;对国内外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性的回顾和梳理;对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探讨,运用归纳演绎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具有三个层次:它是在体育这一领域中从个体的社会心理层次、群体行为层次、社会文化层次来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的科学(图1)。

3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三个层次的界定过程分析3.1三个层次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分析

个体社会心理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发生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和现象。包括个体的社会认知、归因、人际关系等。个体社会心理是群体行为发生的基础。当某一种个体心理所引发的个体行为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时候,在外显的层次上就表现出群体性的行为,就成为了一种社会行为。个体的社会心理必然要经过群体行为的实践过程在社行为的实践得以存在。而在AlbertBandura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这本富于影响力的着作中,早已对此做过深刻的分析,证明了认知过程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对行为的决定性影响,所以把个体社会心理的研究作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层次。

群体行为是指具有多数个体表现出来的普遍性社会行为,例如体育锻炼行为、偶像崇拜行为、时尚行为、舆论行为等。关于群体,在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指出“社会群体既是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它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36在本文中关于群体的理解是相对比较广义的,它不仅仅指那些有组织的,例如家庭、学校、军队等,也包含着那些没有组织的,但是有着某种共性行为特征的人的共同体,例如不同年龄构成的群体、性别群体、犯罪群体等。在本研究中群体既包括了个各种不同的运动员、观众、健身人群,也包括了在体育中具有共性行为的群体,即包括了以各种不同标准划分出来的群体。

关于文化,着名社会学家AnthonyGiddens认为:“社会学家提到文化关心的是人类社会那些通过学习而非遗传获得的方面。这些文化要素只有被社会成员共享、合作和交流才能得以发生。他们形成了社会中的个体赖以生活的基本环境。”37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38。从AnthonyGiddens和DavidPopenoe的理论中关于文化的概念可以看出文化的产生必须要经历成员共享、交流、合作,也就是说必须要经历一个群体行为的过程,是人类群体的共享成果。所以群体行为是社会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群体行为作为个体心理和社会文化之间的衔接,社会文化不可能产生。一是社会文化是构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结构性要素之一。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二是在社会对人的影响因素中,除了人际之间、群体对人的影响,文化是对人的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必须要关注的。

3.2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根据从理论上的演绎——对于体育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研究对象观点的剖析;又根据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已有研究主题内容的归纳阐述对国内外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的归纳性回顾和梳理,参照对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探讨。以帕森斯、班杜拉两人的理论观点为理论基础,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层次:体育中个体的社会心理层次(个体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认知,人际关系,态度,归因等);体育中群体行为层次(团体研究:团体构成、特征、凝聚力、领导行为,竞争与合作:社会促进社会惰化,侵犯与利他行为,从众与独立行为,规范行为和失范行为,信任行为等);体育中社会文化层次(民族、宗教、道德、政治、经济、法律、舆论、习俗等)。

4.结论与建议

一门学科研究对象的探讨可以采用如下基本研究范式,一是已有的学科研究内容主题的归类分析,二是已有的关于学科研究对象的观点分析,三是较成熟的相关母系学科研究对象的分析,四是对前三项研究加以归纳演绎并寻求一定的理论基础,得出发展中新学科的研究对象,这样一个研究范式为研究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提供了明确的研究范式。

心理学的学科性范文2

【关键词】开展体验式;心理学课程;应用性

一、开展体验式心理学教学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一)体验式心理学教学可以实现学员是教学主体的理念

我国学者从70年代就开始讨论教学主客体关系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对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问题上始终存在“钟摆现象”。哲学认为,“当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时,任何一方都可以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因此,在心理学教学中,知识点的讲授需要教员为主体,学员为客体。在学员内化知识的学习中,学员为主体,教员为客体,尤其是学员对情感和冲突的理解,需要学员体验内心的状态,从而对其产生认知。由此可见,体验式心理学教学可以满足学员对经历和经验的需求,并对此进行自身的理解,将理论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二)体验式心理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内省能力

内省,就是通过反思自身行为来实现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判断、自我调节的心理活动,是人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基础。内省也可以称之为自我觉察能力。当个体具有了内省或自我觉察能力,表明个体开始超越自己的心智,让观察的自我从心智中分化出来,把自己的心智作为一个对象来加以认识。是否具有自我觉察能力是个体人格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体验式心理学教学有利于处理学员的心理问题

在我院新生心理健康调查中发现,每年大约有6%-10%的学员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在现实生活中,感到自身人际交往、情绪和睡眠等某一方面有困扰的学员更是较为常见。当学员感受到内心的不愉悦、有较强的受挫感时,带着这种感受去学习和训练,势必会影响学员的工作效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员健康成才的基石,也是学员在军营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二、以学员心理需求为内容设计开展体验式心理学教学

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员心理素质,促进学员心理健康发展。因此,体验式心理学教学的内容设计要以学员心理需求为内容,不能偏离学员心理需要,要有针对性。

(一)体验式心理学教学要满足学员人格健全发展的心理需求

提高学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健全人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马克思指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就是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健全人格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只有这样,人的才能才得以充分发挥,走向自我实现。

在培养学员健全人格的体验式教学中,设计的活动要符合学员心理发展特点,在活动中,帮助学员体悟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认识到不良人格对现实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矫正不良人格。

(二)体验式心理学教学要满足学员情绪调节的心理需求

情绪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温度计。情绪与人类生活深层地联系着,精神力量只有适当地唤醒情绪才具有意义。内在的害怕亲密、愤怒、失落、失望、绝望、无助、嫉妒、不信任、悲伤与怨恨这些负面情绪和情感直接影响日常心态,因而与学员的学习和训练效率息息相关。

在体验式心理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学员情绪发展的特点设计“人际雕塑”、“体验情绪”和相关投射测验,帮助学员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以及能够分析当出现负面情绪和情感时如何处理应对。在进行情绪和情感的辅导中,个别学员会烦恼易怒情绪的处理。从遗传的角度出发,个体的情绪情感和父母的脾气秉性具有相似性,但是外界环境和受教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造先天遗传而来的特质。学员通过体验自身的情绪和情感,并认知其产生的原因,对情绪和情感产生控制与调节能力。

(三)体验式心理学教学要满足学员自我认识的心理需求

认识自己是每一个人的终生心理目标。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体验式心理学教学可以为学员提供客观认识自我的辅导活动,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学员对自身的心理发展历程进行抽象的总结,理清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更好的将来做好准备。

三、开展体验式心理学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

课堂中的每个学员都是教学主体。开展体验式心理学教学要在教学对象上囊括班内每个学员。体验式心理学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员减轻压力,处理内心冲突,直接为学员的训练与学习生活服务。因而在教学目的上是为了切实增强学员的心理素质,使学员在课堂上得到提高的心理应对能力能够自觉地运用在课下的现实生活中,所以每个学员都是主体,在时间分配上没有多少之分,在任务参与上没有主角与配角之分,对不善于发言的学员要鼓励其表达自己。通过全员参与,在整体素质提高的情况下能够互相借鉴资源实现人际互助。

(二) 现实性原则

应用性是心理学学科得以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心理学的课堂授课定位于应用性而不是理论性是符合学员的心理发展需要的。学员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困惑,而这本身也是人类心理发展的一个特点,因为任何人的心理发展都是由幼稚走向成熟。在涉及体验式心理学教学时,辅导主题要结合学员实际,就学员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

心理学的学科性范文3

论文摘要:数学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课程改革给高中数学教师带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积极变化.但其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旨在评析数学课堂教学行为中的四个误区,以促进教师把握新教材,领会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效。

自2009年秋季始,全国全面进行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给高中数学教师带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积极变化。但我们审慎地反思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可以发现数学课堂教学在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繁华”背后,隐藏很多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存在一些“形似而神不似”的不和谐现象。“形”当然是外在形式,是表面现象;“神”则是精神所在,是内在本质的内容。笔者评析数学课堂教学行为中的三个误区.以促进教师把握新教材,领会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效。

1.只要“情境”,不讲“数学”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在新课程理念的冲击下,很多教师认识到数学应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数学不是孤立的,与其他学科如语文、物理、化学、美术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文精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为新课程理念下广大教师所“祟尚”;情景创设几乎成了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好似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没有情境的课就不能称之为一节好课。

一位德国学者比喻: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人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人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但一些教师对创设情境理解有偏差,课堂上出现复杂化、阅读量大、篇幅冗长的教学情境,脱离实效。如《函数》的概念的教学,有位教师创设情境引人:在威尼斯,有一个马尔克广场,广场的一端有一座宽82米的雄伟教堂,教堂的前面是一方开阔地,这片开阔地经常吸引着四方游人到这里来做一种奇特的游戏:先把眼睛蒙上,然后从广场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去,看谁能到教堂的正面。你猜怎么着?尽管这段距离只有175米,竟没有一名游客能幸运地做到这一点,他们都走了弧线,或左右偏斜到了另一边。1896年,挪威生物学家揭开了这个谜团。他分析了大量事例后指出:这一切都是由于个人自身的两条腿在作怪。长年累月的习惯,使每个人一条腿伸出的步子要比另一条腿伸出的步子长一段微不足道的距离,而正是这一段很小的步差x,导致人们走出了一个半径为Y的大圆圈。设某人两脚踏线间隔0.1米,平均步长为0.7米,当人们在打圈子时,圆圈的半径y与步差x为如下的关系

上面的情境创设显然没掌握好分量,对学生而言只是生理学上的一则趣闻,少了些数学的味道,且该情境创设缺乏以一定的数学知识点为依托的“问题”的导向,当然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难以适应,这使数学课成“大杂烩”,而丢失了数学课的最重要任务—训练思维。课程标准主张“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不等于说不要数学的本质的东西。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所以我们要改革,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以提高学习效率,但不是说可以无目的地、随意地整合学科。一堂好课必须充分体现其本质属性,这是教学的根。数学课失去了灵魂,那还叫数学课吗?这种只有“情境”没有“数学”的情境不如不要。

诚然,在充满理性思维的数学天地里,让文学、美学、艺术、哲学文化进人其间,确实是一个十分美好的景观。但我们在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创设情境的同时,是否考虑情境的创设是为了什么?有没有价值?一个好的情境犹如一粒种子,它能逐步生长出我们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情境素材的选取;首先要有助于反映相应数学内容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事实上,高中学生已经具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科学知识,这些内容是学生进行高中数学学习的基本出发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设置学生感兴趣的,与其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现实世界中的常见现象或其他学科的情境,展现数学的概念、结论的发生发展,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反映数学的应用,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例如,通过行星运动的轨迹、凸凹镜等说明圆锥曲线的意义和应用;选择具有丰富生活背景的统计案例展示统计思想和方法的广泛应用;通过速度的变化率、体积的膨胀率,以及效率、密度等大量丰富的现实背景引人导数的概念。

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为学生建构适当的问题、新异、讨论等学习情境,强调“知识是自然产生的,是合理的”理念,还原知识产生的过程,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待征和认知水平,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情境的创设应做到具有思考性、现实性、适度性、实效性;素材应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多样性和可接受性;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思维的发展特点,适量且适度。另外,并不是每节数学课都能够创设情景,也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创设情景,更不是每节课创设的情景都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一些难以创设情境的课题,教师如果采取开门见山、单刀直人的方式,同样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只要“合作学习”,缺乏“组织引导”

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进行实践、思考、探索、交流,使学生真正体验知识发生、发展和建构过程,实现数学活动是外显活动和内隐活动的统一,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因此,教师选取合作学习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合作性和可评估性。但目前合作学习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有些教师一味追求课堂上合作学习与课堂活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与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讨论的目标不明确;只要是问题,无论难易,也不论是否有价值,都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有的问题太大,讨论的时间不充分,有时学生还没有进人合作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匆匆收场;在教学组织上,没有合理的小组分工,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深人,难以得到深刻的体验,更别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讨论的组织没条理,课堂上学生时而忙这,时而忙那,教室里一片嗡嗡声,每个学生都似在发言。实际上由于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一统全组”,学困生成为游离于主体之外的听众。这种“合坐即合作”的“动中学”的学习活动,其外在形式多于内在实质,动口、动手与动脑脱节,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有讨论却没有反思。在发言时教师随便叫几个优生说说,以优生的“表演的才艺”掩盖绝大部分学生的思考,很难形成认知冲突,提升思维水平。

在《函数的应用》复习课上,有位教师设置了例题:某镇有A,B,C,D四间工厂座落在边长为2km的正方形四个顶点上,为了畅顺交通,繁荣经济,镇政府决定建立一个使得任意两间工厂都有道路连接的公路网。(1)请你设计一个道路网,使它的总长不超过5.5km; (2)请你设计一个总长最短的道路网。

这是一道很好的策略开放题,学生需探索各种可行的方案,然后逐一比较取舍,逐渐达到题目的要求。教师随之放手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美其名曰让学生担任“路桥工程师”。刚开始学生还热情高涨,但由于问题过难,教师没有给学生架设讨论的“脚手架”,没有合理的讨论程序,学生经多次尝试讨论,因思维没有方向,难以实现预期目标,慢慢就失去信心,最终在下课铃的催促下“谢幕”。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将“合作学习”仅仅当作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标签,不能停留干形式,要提高实效,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要做一些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使学生具有合作、交流、讨论的意识,要认真探讨在现有的班级教学条件下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否则相互合作、交流学习将难以收到实效。同时教师也要考虑三个问题:第一,讨论的问题或内容是否有价值。第二,讨论小组的成员是否人人参与。第三,探讨中注意学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只有当学生遇到了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处于跃跃欲试的“愤徘”状态时,合作交流才有兴趣;也只有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感到有必要争论和探讨时,合作才更有价值,即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教师应努力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使学生领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这对于实现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数学知识的特点来看,并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合合作学习,也不是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小组合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把握教材,对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基本估计:哪些问题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哪些需要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然后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操作时应该注意: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习小组;适时把握、激起合作学习的需要,应当给学生独立思考一定的预留时间,学生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价值,也需要合作,这样的合作才有意义。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的,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他人帮助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更有价值。教师应合理引导、训练学生,使其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与倾听,学会质疑与求异,学会接纳与放弃,学会宽容与帮助,学会评价与创新,学会求助与生存。教师要注意发挥引导作用,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参与者的身份到学生中观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特别是要耐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和被人尊重的感受,增强合作学习的信心。

3.只要“自主探究”,排斥“启发讲授”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强调通过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感知数学,进而理解数学。所谓自主探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调控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活动模式。自主探究学习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有助于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基于直接经验的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其他学习方式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甚至有更深层次的“加工”:“怎么形成?”“如何变化?”时,那么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有的教师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大事全都交给学生,整节课在松松垮垮中进行,连做练习题也是“喜欢做哪道题就做哪道题”,这无异于“放羊牧鸟”。这些“异化”和“泛化”的自主学习,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它具有能动性,独立性和异步性等特点。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消极转为积极,不仅注重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强调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客观条件并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制订出具体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结果作出自我评估。它既力求使一部分学生脱颖而出,又着力使一部分暂时落后的学生有机会得到教师较多的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教师应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恰当地进行指导,否则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正常发挥。

“数学学习过程应该表现为一个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并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实施探究性教学,其教学内容必须具备可探究性,所选课题必须能对学生构成问题,具有探究的价值。探究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倡导探究式教学应该切实可行,既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又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

心理学的学科性范文4

关键词:诗歌疗法 研究现状 核心概念的界定 理论依据与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02

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是一个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给他们巨大冲击。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包容并存。但他们处于思想容易裂变、情绪不稳定的时期。在校大学生逐渐形成自我价值体系,用自己的眼光打量世界与自我。用不太成熟的标准评价社会与自我,努力寻求个体的社会定位。另一方面,学业、就业等压力又容易引起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心理问题。据研究数据表明,大学生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敌对、偏执因子水平上男生高于女生(P0.05),其他因子水平男女无显著差异(P0.05);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六个因子水平上,大学生的得分结果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不同年级和性别中,部分心理问题较突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正确引导使其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自卑、惰性、厌学等等。[2]所以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值得关注。但是,随着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研究的兴起,研究者意识到心理学不仅要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同时也应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培养问题,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故此,作者提出“应用诗歌心理疗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的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将旨在通过诗歌心理疗法来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人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模式、体验积极情绪、建构积极人生。

1 研究现状

目前同类研究主要集中在二个方面:积极心理学以及积极人格的研究、诗歌心理疗法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治愈心理疾病。心理研究的重点在于抑郁、焦虑、恐惧等人类缺陷,属于“消极心理学”。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创立的“积极心理学”鼓励心理学工作者对人类的优秀品质进行研究,促进健康人提高幸福指数,从而增强人的心理免疫力,Seligman和Sikszentmihalyi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主题: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社会系统[3]。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是让个体多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让其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得到快乐的主观体验。积极的社会系统包括民主政治大环境和温馨团结的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积极的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他俩在整合人类各种优点的基础上,把积极人格分为美德和积极品格两大类:第一,智慧和知识(能够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认知品质)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性思维、好学、洞察力;第二,勇气(面对内部、外部两种不同立场誓达目标的意志的情绪品质)正直、勇敢、毅力、热情;第三,仁慈(有关“照料他人与他人成为朋友的人”的人际交往品质)善良、爱、社会智力义(构成健康的社会生活基础的文明品质);第四,正义(构成健康的社会生活基础的文明品质)公正、领导力、合作、原谅;第五,节制(谨慎处事的品质)谦逊、谨慎、自我调节;第六,卓越(个体与整个人类相联系的品质)对美和卓越的欣赏、感激、希望、幽默、信仰。[3]

国内对积极心理学进行研究主要有两类论文:介绍积极心理学以及积极人格、总结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应用情况。第一类的论文有:高强的《积极心理学渊源初探》介绍了积极心理学与继承了古近代西方哲学中的积极人性论思想,在研究对象和心理治疗等方面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念的渊源。[4]吴晶的《积极心理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论证了积极心理学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包容并蓄。[5]孟维杰的《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6]、张秋颖的《积极心理学下性格品质研究概述》、[7]陈虹的《美国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8]三篇论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的研究。第二类论文介绍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应用,这类论文有:王倩的《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9]施利承的《海员积极心理养成的思考》、[10]刘孝群的《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舵手》[11]刘桂芬的《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12]翟媛媛的《积极心理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3]方双虎的《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14]等一系列论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品格的培养。此类论文主要论证的是积极心理学应用的作用,对应用理论进行实践的具体方法则没有提及。

现代意义上的诗歌疗法(Poetry Therapy),是阅读疗法与写作疗法的一种,即在治疗师的选择下,针对不同的治疗目的向患者推荐一些有不同情感色彩的诗与歌(通俗歌曲),让个体或团体阅读、诵读,或直接让病人参与写诗,帮助治疗师发现问题。并通过宣泄、领悟、净化、升华等作用,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或心理障碍,是一种提高心身健康质量的心理治疗方法。 理论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与方法两方面:诗歌疗法的具体应用:段扬的《诗歌疗法》简介了西方诗歌疗法的应用。[15]陈敏的《诗歌疗法》介绍了古代中国应用诗歌疗法的情况。[16]王万昌的《诗歌疗法:按摩学生的心灵》介绍诗歌疗法应用的案例。[17]但是这类论文数量少,并且显示我国对诗歌疗法应用还很少,研究不够深入。

2 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有两个核心概念需要界定:诗歌心理疗法、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本课题的诗歌疗法中的诗歌包括了诗与歌,具体做法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与个体、团体咨询中,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具有不同疗效的诗歌与歌曲,让学生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对作品内容做出反应。可以是对整首诗歌作出评价,也可以对其中一句话做出评价,咨询师可以提出诸如“这首诗对于你有何意义?”、“是否哪句诗让你特别感动或唤起了自我的觉醒?”最后,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或歌。从这些诗与歌中,治疗师可以发现许多学生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问题以及促进患者的自我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写诗宣泄压抑情绪,从而提高心理健康质量,建立积极人格。根据人格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流派、认知流派、人本主义流派的理论,尽管人格是源自个体身上稳定的行为方式与内部过程。但是后天的学习可以对人的消极人格进行纠正,对积极人格进行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生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自卑、自控力差、厌学、惰性。所以他们需要建立的积极人格是:自信、好学、勤奋、自控力强。

3 课题理论依据与内容

在本课题中的诗歌包括:诗与歌。诗,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把情绪具体化,是人类强烈情绪的投射,诗人则是人类情感的代言人,人们在诗歌作品里与诗人共鸣。歌,特别是优美流行歌曲,歌词就是优美的诗。流传广,易于理解。而大学生处在生命的青春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属于“诗歌”的年纪。同时作为受高等教育者,具有接受诗歌传播知识基础。所以利用诗歌心理疗法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格是可行的。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歌心理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的应用、利用诗歌疗法进行大学生个体、团体心理咨询、编写诗歌心理治疗手册。具体内容与方法是:第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设立不同的积极品格主题,如自信、梦想、坚持等。要求学生参与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诗歌,在进行心理课程讲授中插入老师推荐诗歌或学生收集的作品,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诗歌作品的解读,找出自我心理问题,发现解决方法。同时感受人性美德,在接受美学教育的同时培养积极品格。第二,本课题将采用“诗歌个体心理咨询”方法,针对求助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对求助者进行有特定治疗目标与要求的诗歌写作、解读的培训,让求助者通过诵读、写作诗歌,宣泄压抑的心理问题,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升华学生精神境界,塑造学生的积极品格。

综合上述,中国目前对积极心理疗法的具体应用方法研究不够,应用诗歌疗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积极品格的研究更是缺乏。本课题将结合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实验、调查、文献检索、实地观察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力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实现既定的研究目标。故此“应用诗歌心理疗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的研究”这一课题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玉萍.健康研究[J].2011,(4).

[2]熊建圩,姚才来,任春亮.高职生心理问题探析[J].职业时空,2009,(3).

[3](美)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M].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0:139-163.

[4]高强.积极心理学渊源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3).

[5]吴晶.积极心理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J].社会心理科学,2010,(11-12).

[6]孟维杰.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J].哲学动态,2010,(11).

[7]张秋颖.积极心理学下性格品质研究概述[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8]陈虹.美国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5).

[9]王倩,李辉.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10]施利承.海员积极心理养成的思考[J].交通医学,2010,(6).

[11]刘孝群.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舵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12]刘桂芬.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

[13]翟媛媛.积极心理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14]方双虎.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0,(7).

[15]段扬.诗歌疗法[J].心理世界,2002,(10).

[16]陈敏.诗歌疗法[J].科普天地,2009,(9).

心理学的学科性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做可使学生愿学、乐学呢?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竞争等外来目标”。完全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要想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善于挖掘教材本身的趣味性,运用数学教学的艺术魅力去吸引学生。

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数学学科学习中,问题尤为突出。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许多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不愿学,有厌学情绪。如何激l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古今中外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继承。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多方尝试,归纳起来以下几个方面效果甚佳。

一、转变教师对数学教学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直观性,体育具有身体参与性。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实例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一环节引入显得更为关键,如何在一开始就立即激起学生的兴趣很重要,好多教师上课是往往由上节课的内容导入复习已学过的指出将要学的内容,这种形式虽不失为承上启下的有效方式,但每一课都一成不变的使用这种模式,则难以吸引学生对新课程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新课程也缺乏兴趣。如:可举一些生活中实例来引入,既可激起学生兴趣,同时学生也感觉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在教学过程中,课本上有实例,但离我们现实生活较远或学生难以理解,我们也可举我们教材中的例子,如:思考题,为什么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里,至少要有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还要有它们各自独有的质因数?教师提示:1、18的倍数中,至少要包含哪几个质因数?30的倍数中,至少要包含哪几个质因数?2、18和30的公倍数里,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请试算一下,有何发现?)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情趣高涨,踊跃回答问题;然后结合所学内容,由浅入深的进行解答。同学们在这一例子的基础上会很容易解答。这样,课上的生动活泼,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设疑导入,唤起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由于孩子们的年纪偏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所以常常出现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分散、走神、上课不好好听讲、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答非所问的现象。老师在课上一遍遍的讲解,学生自己感觉会了,但是在自己独立做题的后发现还是不会做,从而出现失败的体验,数学成绩总是得不到提高,很多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小学生好奇心强,这正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在设计导入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善于用问题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这一内容时,我在黑板上板书一系列数字:2、3、5、9、 12、17、36、38、57、59、101、105等,让学生判断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看谁所用时间最短,而且准确率最高。学生纷纷表示判断后面的大数需要较多的时间。我当堂就表示我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摇晃着脑袋表示不相信,我一一判断并让学生进行验证,学生通过验证发现我的判断快速而准确。 学生又出示更多、更大的数字来让我判断,经过验证完全正确。这样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什么教师能够如此快而准地判断,究竟有什么好的方法?这样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新知的学习自然水到渠成。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源自于生活,这个道理大家早已明白,因此,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拉近数学与生活间的距离,使小学生不再感到数学知识是陌生的,从而引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上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上开始懂得为什么要学数学,从而萌发其数学意识,进而使其真正喜欢数学。例如,在学习“24时计时法”时,可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或说出自己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或改写制订新的作息时间表,或表示出爸爸、妈妈上下班的时间。学生在练习中兴趣盎然,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化抽象的理论为具体形象的生活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数字故事进行知识点总结,提高学习兴趣

心理学的学科性范文6

【关键词】教学改革;资源 动机;数学兴趣

Deep understanding of new ideas, interest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students

Wu Lin-lin

【Abstract】In the primary stage, the ultimate goal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each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or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to gain mathematical way of thinking. Teachers from the fundamental change of mindset,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rational use of new materials, give full play of all available resources, guide students toward learning motivation by the extrinsic motivation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allow different students to get a different mathematical Development.

【Key words】Teaching reform; resources motivation; mathematical interest

当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取得成功,可以产生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以智力培养来说,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大力强化的探究反射、培养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在中学阶段,是在强烈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大量吸纳知识;……”〔1〕可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要为中学时期的学习打基础的。教材的改动,加上每个学生所在的家庭环境差距很大,造成个人的差异较大,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兴趣成为困难的事情。那么,教师要克服外在和内在的困难,积极地去研究新的理论,深化教学改革。经过两年接触新教材,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感触。

1.教师要完全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已有知识的积累情况,灵活运用教材

孙子说过“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教师要想上好课就要清楚讲课对象的特点,往深处讲,就是说这样才能根据讲课对象的特点准备怎样讲,讲什么内容合适。教师的对象――是不断的变化的,同样是六年级学生,每一届学生的接受能力却是不同的。

去年,我讲了一节《负数的初步认识》,因为是新内容,所以备课的时候,做了充分的准备,还专门听了一节《负数的初步认识》的公开课,最后反复熟悉教案,生怕课堂出现的意外打乱了自己讲课的思路。

但是在第一次讲课时,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对0是正数还是负数分不清楚;一节课后,仍有一些学生读正数或负数有困难;大部分学生举不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负数;有的学生认为电池的两极是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我当时还认为这个例子举的不错。我就纳闷了,怎么别人这样讲就没有出现这些问题呢?于是,又讲了一次,上次出现的问题减少了。我分析,是第一次听课的学生知识面少,基础不太好,所以问题会比较多,如果学生基础好见识广,这些问题就会减少。

然而,在同事的讨论中,大家认为,是不是应该把课根据出现问题改一改。比如,为什么新课过后,学生读正数和负数还有问题?是因为新内容的引入是以读天气预报开始的,学生在接受正数和负数的读法的同时,又要学习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的读法,对我们的学生来说这两个都是难点,虽然书上安排摄氏度与负数的读法引入,但是对我们的学生不适用,所以这个地方要改。再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电池的两极是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说明学生认为所有表示相反的意义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时教师应及时指出,电池的两极是相反的意义,但它不是相反意义的量,所以不可能出现正数和负数,等等。

根据出现的问题把课改完后,再上课就没有这些问题了。可是再在其他班上这一课时,又有了新的问题――学生不会写摄氏度这个符号。于是,我的教学设计上又多了一个环节,教摄氏度的写法,并让学生专门练习写这个符号。果然,这个问题又迎刃而解了。

当初在准备这一课时,觉得知识太简单了,记得我上初一学习负数时,没有什么困难,一下子就学会了,所以我现在认为学生也会很快的接受。如今回想起来,现在的学生是6岁上学,年龄比过去偏小,他们又是在六年级的时候就要认识负数,和过去相比当然是有一定困难,可见备课时,我还没有很细致地为学生着想。所以,在教学中每当学生没学会时,真的是应该先反省一下自己备课时是不是真正地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了。

“教师应充分把握住学生的前概念系统,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着重引导学生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出与新概念相关的概念,并通过仔细的对比、合理的扩展,在此基础上形成新认识、建构新概念。〔2〕”道理每位教师都是知道的,关键是否能从心底上去接受它,在实践中去应用它。

2.教师要理解教材的精髓,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1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数学教师要系统了解课程资源的类型,加深自身对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认识。从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来看,不仅有非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如纸张印刷品和电子音像制品等,更有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如教师与学生等;从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来看,不仅有显性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资源中的实物、活动等,更有隐性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等。从课程资源空间分布来看,不仅有学校范围之内的校内课程资源,更有超出学校范围的校外课程资源……”〔3〕

在六年级数学的一节复习课上,有这样一道题:

刘老师今年暑暑假准备去北京旅游,费用标准预计如下。

火车票住宿费伙食费其他开支

416元/张a元/天b元/天600元

(1)刘老师计划在北京浏览4天,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他这次北京之行所需费用。(伙食费按6天计算)

(2)自己确定食宿及伙食标准,算出刘老师这次旅游一共需要多少元。

其中的第2小题让学生估计张老师在北京一天的伙食标准时,我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一个班学生认为一天花40元,早上吃10元,中午花20元,晚上10元,理由是在洛阳早上饭大约花2~3元左右,北京要比洛阳的消费高,而且张老师是去旅游的,在旅游景点的饭可能还要贵一些,以此分析下去,中午比早上多花一倍的钱。最后,这个班学生一致认为,饮食按一天50元计算,出门多算一些钱,这样保险,也容易计算。可到了另一个班意见就很难统一了,有的学生的想法与第一个班的学生想的一样,而有的学生则认为一天饮食要100元,在北京吃饭炒菜一定很贵,在洛阳饭馆吃饭一般一个菜还要二十多元,北京怎么也要40多元。经过讨论,这个班学生认为,节省一些一天50元应该是够了。

实际上,第一个班的学生真正去过北京的学生没几个人,他们估计的数据是以自己在洛阳的经验推出来的,第二班的学生大多数都去过北京,有的家庭花销大,有的家庭花销小,所以答案不一致。不过,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很大的兴趣。

2.2 教师既然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自己更要注重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有一次上课,根据书上的要求,让学生举生活中的数学的例子。一个学生在说生活中的数学时提到GDP增长可以用正数表示,GDP减少可以用负数表示,我当时就愣了一下,结果没想到当时要让学生解释一下GDP的意思是指国民生产总值。课后,我想起可能还有些学生不知道GDP的意思。如今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小学生又极其喜欢接受新事物,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要比成人强,并且,虽然经验不丰富但这会使他们不容易受固有思维方式的影响,所以教师若不注重留心周围的生活,可能就难以进行顺利的教学。

2.3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时应有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虑,尽量使一种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物尽其用”和“一物多用”。

当讲完统计收集数据的方法时,我们数学老师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了一项调查。当把调查问卷收集起来时,突然想为什么不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统计的过程呢?于是学生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统计20份问卷,最后,学生从统计的结果了解了自己班同学对学习数学兴趣的情况,都感觉很有意义。

再比如,学了长方体和正方的体的特征,书后有让学生制作小正方体的练习,当学生把它们做出来后,指导学生之间四个人一起或八个人一起把做好的小正方体放在一起,为以后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准备了学具。

“总之,生活处处皆有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小学数学教师要走出个人经验化、习惯化的封闭视野,善于发现并挖掘多质性数学课程资源的利用价值。”〔4〕

3.教师应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外在动机引向内在动机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最终成为,以自己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高兴。但在对喜欢数学的小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只有及少数学生是因为自己功克了难题会兴奋才喜欢数学的。大多数学生是停留在,数学学得好了能受到大人的表扬才喜欢数学的。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把握住表扬的度是很重要的。表扬不能太多,这样学生容易把学数学的目的看成的得到表扬,一旦走上社会,受到的表扬少了,学数学的积极性会大大下降。表扬太少,或没有表扬,会认为自己怎么学也学不好,也打击了积极性。

“外在动机只有在不损害内在动机的情况下,才是积极的。如果外在动机损害了内在动机,即外在动机的作用大于内在动机的作用,个体的行为活动主要靠外部奖励的推动,此后,个体对外部奖励的水平不满的话,他的行为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结果毁掉的是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5〕

总之,小学教育的基本宗旨,应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无论教育怎样改革也要把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

[2] 《小学教学设计》第233期 《数学概念的有效建构》顾晓东

[3]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民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