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基本礼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基本礼仪范文1
1、面试中的求职面试基本礼仪
(1)一旦和用人单位约好面试时间后,一定要提前5-1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以表示求职者的诚意,给对方以信任感,同时也可调整自己的心态,作一些简单的仪表准备,以免仓促上阵,手忙脚乱。为了做到这一点,一定要牢记面试的时间地点,有条件的同学最好能提前去一趟,以免因一时找不到地方或途中延误而迟到。如果迟到了,肯定会给招聘者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会丧失面试的机会。
2) 进入面试场合时不要紧张。 如门关着,应先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去。开关门动作要轻,以从容、自然为好。见面时要向招聘者主动打招呼问好致意,称呼应当得体。在用人单位没有请你坐下时,切勿急于落座。用人单位请你坐下时,应道声“谢谢”。坐下后保持良好体态,切忌大大咧咧,左顾右盼,满不在乎,以免引起反感。离去时应询问“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得到允许后应微笑起立,道谢并说“再见”。
(3) 对用人单位的问题要逐一回答。 对方给你介绍情况时,要认真聆听。为了表示你已听懂并感兴趣,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点头或适当提问、答话。回答主试者的问题,口齿要清晰,声音要适度,答话要简练、完整。一般情况下不要打断用人单位的问话或抢问抢答,否则会给人急躁、鲁莽、不礼貌的印象。问话完毕,听不懂时可要求重复。当不能回答某一问题时,应如实告诉用人单位,含糊其辞和胡吹乱侃会导致面试失败。对重复的问题也要有耐心,不要表现出不耐烦。
(4) 在整个面试过程中,在保持举止文雅大方,谈吐谦虚谨慎,态度积极热情。 如果用人单位有两位以上主试人时,回答谁的问题,你的目光就应注视谁,并应适时地环顾其他主试人以表示你对他们的尊重。谈话时,眼睛要适时地注意对方,不要东张西望,显得漫不经心,也不要眼皮低望,显得缺乏自信,激动地与用人单位争辩某个问题也是不明智的举动,冷静地保持不卑不亢的风度是有益的。有的用人单位专门提一些无理的问题试探你的反应,如果处理不好,容易乱了分寸,面试的效果显然不会理想。
2、应试者语言运用的面试技巧
面试场上你的语言表达艺术标志着你的成熟程度和综合素养。对求职应试者来说,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无疑是重要的。那么,面试中怎样恰当地运用谈话的技巧呢?
(1) 口齿清晰,语言流利,文雅大方。交谈时要注意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还要注意控制说话的速度,以免磕磕绊绊,影响语言的流畅。为了增添语言的魅力,应注意修辞美妙,忌用口头禅,更不能有不文明的语言。
(2) 语气平和,语调恰当,音量适中。面试时要注意语言、语调、语气的正确运用。打招呼时宜用上语调,加重语气并带拖音,以引起对方的注意。自我介绍时,最好多用平缓的陈述语气,不宜使用感叹语气或祈使句。声音过大令人厌烦,声音过小则难以听清。音量的大小要根据面试现场情况而定。两人面谈且距离较近时声音不宜过大,群体面试而且场地开阔时声音不宜过小,以每个用人单位都能听清你的讲话为原则。
(3) 语言要含蓄、机智、幽默。说话时除了表达清晰以外,适当的时候可以幽默的语言,使谈话增加轻松愉快的气氛,也会展示自己的优越气质和从容风度。尤其是当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机智幽默地语言会显示自己的聪明智慧,有助于化险为夷,并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4) 注意听者的反应。求职面试不同于演讲,而是更接近于一般的交谈。交谈中,应随时注意听者的反应。比如,听者心不在焉,可能表示他对自己这段话没有兴趣,你得设法转移话题;侧耳倾听,可能说明由于自己音量过小使对方难于听清;皱眉、摆头可能表示自己言语有不当之处。根据对方的这些反应,就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语言、语调、语气、音量、修辞,包括陈述内容。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面试效果。
3、应试者手势运用的技巧
其实,在日常生活交际中,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手势帮助自己表达意愿。那么,在面试中怎样正确地运用手势呢?
(1) 表示关注的手势。 在与他人交谈中,一定要对对方的谈话表示关注,要表示出你在聚精会神地听。对方在感到自己的谈话被人关注和理解后,才能愉快专心地听取你的谈话,并对你产生好感。面试时尤其如此。一般表示关注的手势是:双手交合放在嘴前,或把手指搁在耳下;或把双手交叉,身体前倾。
(2) 表示开放的手势。这种手势表示你愿意与听者接近并建立联系。它使人感到你的热情与自信,并让人觉得你对所谈问题已是胸有成竹。这种手势的做法是手心向上,两手向前伸出,手要与腹部等高。
(3) 表示有把握的手势。如果你想表现出对所述主题的把握,可先将一只手伸向前,掌心向下,然后从左向右做一个大的环绕动作,就好像用手“覆盖”着所要表达的主题。
(4) 表示强调的手势。如果想吸引听者的注意力或强调很重要的一点,可把食指和大拇指捏在一起,以示强调。
以上介绍的是面试中常见的手势,但要达到预期的目的,还应注意因时、因地、因人灵活运用。
4、应试者回答问题的技巧
(1) 把握重点,简捷明了,条理清楚,有理有据。一般情况下回答问题要结论在先,议论在后,先将自己的中心意思表达清晰,然后再做叙述和论证。否则,长篇大论,会让人不得要领。面试时间有限,神经有些紧张,多余的话太多,容易走题,反倒会将主题冲淡或漏掉。
(2) 讲清原委,避免抽象。 用人单位提问总是想了解一些应试者的具体情况,切不可简单地仅以“是”和“否”作答。应针对所提问题的不同,有的需要解释原因,有的需要说明程度。不讲原委,过于抽象的回答,往往不会给主试者留下具体的印象。
(3) 确认提问内容,切忌答非所问。面试中,如果对用人单位提出的问题,一时摸不到边际,以致不知从何答起或难以理解对方问题的含义时,可将问题复述一遍,并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请教对方以确认内容。对不太明确的问题,一定要搞清楚,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不致答非所问。
(4) 有个人见解,有个人特色。用人单位有时接待应试者若干名,相同的问题问若干遍,类似的回答也要听若干遍。因此,用人单位会有乏味、枯燥之感。只有具有独到的个人见解和个人特色的回答,才会引起对方的兴趣和注意。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面试遇到自己不知、不懂、不会的问题时,回避闪烁,默不作声,牵强附会,不懂装懂的做法均不足取,诚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反倒会赢得主试者的信任和好感。
5、应试者消除紧张的技巧 由于面试成功与否关系到求职者的前途,所以大学生面试时往往容易产生紧张情绪。有些大学生可能由于过度紧张而导致面试失败。因此必须设法消除过度的紧张情绪。这里介绍几种消除过度紧张的技巧,供同学们参考。
(1) 面试前可翻阅一本轻松活泼、有趣的杂志书籍。这时阅读书刊可以转移注意力,调整情绪,克服面试时的怯场心理。避免等待时紧张、焦虑情绪的产生。
(2) 面试过程中注意控制谈话节奏。进入试场致礼落座后,若感到紧张先不要急于讲话,而应集中精力听完提问,再从容应答。一般来说人们精神紧张的时候讲话速度会不自觉地加快,讲话速度过快,既不利于对方听清讲话内容,又会给人一种慌张的感觉。讲话速度过快,还往往容易出错,甚至张口结舌,进而强化自己的紧张情绪 ,导致思维混乱。当然,讲话速度过慢,缺乏激情,气氛沉闷,也会使人生厌。为了避免这一点,一般开始谈话时可以有意识地放慢讲话速度,等自己进入状态后再适当增加语气和语速。这样,既可以稳定自己的紧张情绪,又可以扭转面试的沉闷气氛。
大学生基本礼仪范文2
关键词 自我实现 知情统一 学生中心
大学生是我们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为了满足广大学子的求学梦以及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在注重高等教育量的增长的同时,更注重质的提高。然而,在“应试”教育这一大背景下,学生的“情感价值”和“内在潜能”被一再忽视,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以功利的心态对待学习、学习缺乏主动性。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已经成为遏制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
目前关于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动力的变化趋势、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改善措施等方面;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法、访谈法、测量法以及文献法等。然而以人本主义作为理论基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研究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的还相对较少,本文从人本主义视野下探寻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的路径。
1“愿学”:学习目标的确立以“自我实现”为导向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需要分为低层次的需求(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等需求)和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他认为只有在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之后,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出现。需要层次理论提示我们,要想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求(即学习动机),首先应该先尽量满足其低层次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安全、信任、接纳和有归属感的教学环境;其次要多赞赏学生的优点、给予其成功的体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然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目标体系,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培养其强烈、持久、稳定的学习动机,为其今后的求学之路注入永恒的动力[1]。
苏格拉底曾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要想让学生主动高效地走进学习,就应该帮助他们找到理想与学习的结合点。 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并不表明这些大学生没有远大的人生理想,事实上他们大多数都有着强烈的成功意识,只是他们对自己的人生缺乏准确的定位,没有认识到大学学习对于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意义所在[2]。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我们应该立足于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促进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架起理想与学习之间的桥梁。
2“乐学”:“知情统一”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所谓乐学,就是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以一种乐观、积极、进取的心态,轻松愉快的进行学习。学习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的态度。正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情感和认知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学生的学习不可能脱离其情绪感受而孤立的存在”[3]。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取向以及个人能力,为学生个人抱负的实现提供现实路径。然而,相关研究表明,很多大学生都对教师一贯采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表示不满,他们希望教师可以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勤奋”来源于兴趣,积极的内心世界可以迸发出无限的力量,因此教师永远都应该把学生的好奇心放在第一位,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引导他们在成功、进步的道路上享受成长的喜悦。
教育应该是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的堆集。大学的办学宗旨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而应是培养“健全的人”,即“知情统一”的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学目标的确立应该能够体现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求[4];学校应该适当增强课程设置体系的弹性,给学生更大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发展取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课程;同时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跨专业学习的机会,拓展知识的广度,在完成教育教学大纲要求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拓展个人兴趣,彰显个性 。这种与个人兴趣紧密联系的、自我决定的学习更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生更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离开校园之后仍能够保持对学习的热情,获得终身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3“善学”:教学过程回归“学生中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方式方法的学习,以及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相信学生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可以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制定出适宜的学习计划,根据学科特征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人本主义认为自我评价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更容易养成反思的习惯,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更好的认识自己[5]。
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大学阶段是人生观、社会理想等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大学课程的开发要遵循大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同时结合每个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9];教师应该做到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辅导,为学生提供其学习所需的充足的学习资源;同时,一门课程的结束不是“学到所有东西”之时,而是“学会怎样学习”之际。短短的四年本科教育不可能让学生掌握所有有用的知识,我们能做的就是培养他们认识自身、看清世界的能力;锻炼其思维的敏捷性和洞察力,培养其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使学习成为其终生的事业。
参考文献
[1] 李咏吟.学习心理辅导[M].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
[2] 解瑞红.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归因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11).
[3]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大学生基本礼仪范文3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 英语听力 障碍因素 对策
作为交际的重要技能,英语听力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的大学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听力教育,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感到听力存在很大的问题。此次我们小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0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用以研究非英语专业在英语听力方面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策略。
我们的问卷设计的方向是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在进行听力训练时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用的策略,下面我们来进行详细分析。
问卷中所得数据反映出:超过60%的学生在语音上有困难,听力学习受到听音、辨音、和自身发音不准的影响;50%的学生不知如何做笔记;70%的学生在听音时精神紧张,注意力无法集中;45%的学生能听懂材料大意理解要点;只有15%的学生在听音过程中遇到自己不会的单词或是听力材料较难时仍能保持心态平和;25%的学生在听力过程中会运用一些基本的听力技巧;80%的学生每周花在英语听力上的时间在60分钟一下;60%的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听力最重要的两项因素是词汇量不足和语音问题;35%的学生认为最影响自己听力的因素是语法掌握不够和听力材料语速过快。由此可以发现对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英语听力水平难以提高的障碍有很多。下面来具体分析。
一、影响因素
(一)语言因素
1.语音
首先,多数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听音辨音上有困难,难以辨认相似发音。英语与汉语语音形式截然不同,大多数中国学生是从中学开始学习英语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和缺乏必要的语音知识,所以自身发音也不太准确,因而进行听力训练的时候习惯将英文逐字逐句翻译成中文,这样直接使听力无法继续。
其次,英语中有很多轻重音、弱读、连读、爆破等语音现象。而且随着词性,词义的变化,词语的轻重音,句子的语调也随之变化。句子中不同的语调能表达说话者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和情感,许多学生在语调方面知识的欠缺,也会造成在英语听力方面的障碍。
2.词汇
根据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四级为4200 个,六级为5500个词。在英语学习中有各种各样的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不同的搭配有不同的含义,对大学生来说这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即使学生达到大纲的要求,把词汇放在特殊的语境里,瞬间做出判断,也是非常困难的。另外学习者大多习惯从视觉渠道获得信息,缺乏听力刺激,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听觉形象,所以当听到这些信息时,不能做出准确快速的反应。
(二)非语言因素
1.文化因素
由于中西方的地理位置,生态条件,物质水平,和社会环境等不同,由此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差异。在思维方式上和表达方式上,中西方也存在一些差异,若不习惯这些差异或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必定影响对话语深层次的理解,从而产生误解,影响沟通。
2.心理情感因素
部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反应一上听力课就思想涣散精神不能集中,一放录音但心情烦燥,紧张,反应迟钝。还有的因为学习成绩差担心自己不过关便对听力缺乏信心。
3.学习技巧
英语学习者在听的过程中,遇到种种诸如词汇、语音、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问题是很平常的。可一些学生总是喜欢一直回忆或沉浸在对刚才所听内容的猜测中,不选择跳过这个内容的方法,以至错过了其它内容而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还有些学习者不会或懒得在听力过程中做笔记而未能抓住问题的主要信息。种种由于缺乏听力技巧而影响听力水平的例子屡见不鲜。
二、改进策略
(一)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提高听力水平
1.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基本功的培养,有意识的提醒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中重视各种现象,加强语音训练,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发音有意识的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在日常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将策略能力训练和听力技能的传授结合起来,丰富学生运用策略的知识,并提供练习及提高策略能力的机会。
2.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资源和网上资源,引进国外的有声资源,使学生能够尽可能的听到地道的外国人发音,培养学生的语感,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慢慢熟悉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逐步加入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对国外的文化习俗,社会背景,人文地理有一定了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并扫除必要的词汇障碍。
3.培养学生必要的听力技巧。比如如何做笔记,怎样抓材料的重点,以及怎样把握重点针对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因素特点,开展针对性教学;利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建设听力资源材料库,培养学生听力兴趣,激发学生听力学习的内在动机。
(二)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能动性
1.学生在学习听力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积极拓展自己对西方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的了解。课后要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听力材料进行练习,并适当提高难度。
2.在听音时,学生要学会利用文章已知的信息来推测自己不熟悉货不明确的词语、短语、以及内容。其次,学生要学会使用一些基本技巧,记录一些关键信息,并在听音结束后对自己所使用的听力技巧进行反思总结。
3.学生要学会增强自己的心里素质,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在听音时如果突然注意力分散,要快速调整自己的注意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心情能够保持平和。
参考文献:
[1]王奇民.国外外语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昌吉学院学报,2002,(3).
大学生基本礼仪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 礼仪教育 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008-02
礼仪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教育良知的综合体现。从表象上看,礼仪涉及的无非是一些表情达意、举手投足之类的小事小节,然而小节之处显精神,举止言谈见文化。礼仪,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不仅事及个人,有时甚至还关乎全局。对于我们在校的大学生来讲,学习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不仅可以使我们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收获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可以使我们改掉陋习为我们今后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重视大学生礼仪教育问题,探索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的对策,显得十分重要。
一、礼仪的含义
(一)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表示尊重与友好的行为规范和处世原则。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行为准则或规范。
(二)礼仪的含义
首先,礼仪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规范;其次,礼仪准则或规范是一定社会的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最后,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
综上,现代意义上的礼仪是指在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过程中,在长期共同的生活和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被人们普遍认可,并且以习惯、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体现了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精神风貌和道德风尚。
二、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一)学礼、懂礼、守礼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礼仪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我们做人的基本要求。礼仪教育实质上是教人如何尊重他人以及如何与人相处。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处于某种社会关系之中,在这种社会关系之中,一个人要想生存就必须遵守礼仪的原则规范行事,否则他将很难生存,所以说遵守礼仪是我们做人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承者,更应该身正为范,成为礼仪的实践的传播者。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社会。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更多的反应在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上,更多地强调的是我们与人交往时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待他人等礼仪的要求上来,所以,学习礼仪加强礼仪教育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一种处世原则,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能够使其掌握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指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严格按照礼仪的规范行事,使其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有素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礼仪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形成,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让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能很快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感等,这些都十分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三、大学生礼仪行为普遍缺失的表现
随着不同版本的“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的流传,近年来,大学生与礼仪相悖的行为日益加剧,目前大学生礼仪行为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自我为中心,不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大学生进入校园后,没有了父母和班主任老师的督促与教导,这就使许多大学生把学校规章制度和所谓的公共道德都抛在了脑后。于是,在校园,可以看到许多不和谐的现象。比如: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心安理得;晚上熄灯后大声喧哗,任意浪费水电。不尊敬师长,到老师办公室,有的同学不请自进,不知道如何打招呼。另外还有穿着方面的问题,有些学生穿着奇装异服,仪容仪表不整洁,不得体。从种种表现可以看出,当今学生礼仪规范和公德常识的缺失,这些事情虽小,却也折射出校园文明风气状况。
(二)把“任性”当“个性”
崇尚自我,追求个性无可厚非,这也可以说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之一。但对于什么是个性,有些大学生的理解是有失偏颇的。不少大学生把穿戴特殊、奇装异服、言语出格、行为不羁、我行我素、放浪形骸、反叛传统、甚至抵制纪律的任性当做“有个性”。其实,这些都是礼仪缺失的表现。
(三)缺乏“感恩”之心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缺乏感恩之心,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图报,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和谐相处,所以,我们大学生应该学会感恩。
四、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高校应转换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形成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校应转换教育理念,不应一味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要不断完善高校德育体系,从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入手,高度重视大学生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使其不仅专业知识过硬而且内在修养外在礼仪兼顾。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绝不是开几门礼仪课程就能解决的问题,学校应该形成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只有常抓不懈,礼仪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使之形成一种习惯而不是被动的去执行。
(二)高校不仅应该普及礼仪课程,更应该设立专门的礼仪培训中心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开设的课程中,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但基本不涉及交往礼仪问题,不进行相应的礼仪教育,因此礼仪教育普遍空缺。古代思想家荀子说:“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不宁。”礼仪课应成为我们所有学生的必修课。高校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适当设置不同种类的礼仪课程,如《礼仪修养》《社交礼仪》《公关礼仪》《商务礼仪》《体形训练》等。通过一系列礼仪课程的学习,大学生的礼仪知识将非常丰富,如果能引导将其实践相结合,将来对其步入社会就业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学校应该成立大学生礼仪培训中心,对学校的礼仪活动给以指导,定期进行不同种类的礼仪培训,同时,成立学校礼仪纠察队,在学校内发现大学生不文明行为时给以积极的引导,使其迷途知返,成为一个懂礼貌有修养的大学生。
(三)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形成浓厚的尚礼风气,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加强礼仪教育必须重视大学生自我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展示礼仪的魅力。例如:开展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然后进行讨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工具,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让学校成为大学生的礼仪之家。同时我们应该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接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礼仪教育修养代表着一个人的品质和文明修养的程度。当代大学生应该深刻理解和掌握礼仪的内涵并且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不断提高自我的修养,塑造自身良好的个人形象,成为一个受人敬重和欢迎的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自己的要求。现今社会,优秀人才,不仅要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灵萍等.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缺憾及对策[J].高教论坛,2007(1).
[2]胡永红.浅析当前大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J].教育广角,2009(8).
[3]何莉.浅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1).
[4]杨得利,高世杰.论大学生礼仪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9).
[2]赵振有.论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J].教育探索,2011(1).
大学生基本礼仪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礼尚德”的传统。礼仪作为一种基本的行为规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表达彼此善良愿望与美好情感的作用。礼仪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而且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特征的道德规范的受教育者。因此,普及大学生礼仪教育,促使大学生从一点一滴小事着眼,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势在必行。
1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1.1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很好的被我们所继承和发扬。在我国古代,礼仪就备受重视,《礼记・曲礼》指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这充分说明各种行为都受到了礼仪的约束。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不但包括政治、经济方面的竞争,而且文化的竞争也被更加重视。要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就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礼仪教育则不可推卸地肩负着传递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于他们的礼仪教育更应该注重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相结合,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和现代意义。
1.2 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不断进步,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安定有序、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和谐社会的建立是离不开礼仪教育的。从古至今,礼仪一直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荀子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说明礼仪使人们相处和睦,使国家安宁健康的发展。2005年主席强调:“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因此,应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
1.3 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需要
人际交往能力关系着个人的发展和成功。美国著名哲人戴尔・卡耐基曾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能15%是专业技术,另外85%是靠人际关系,处事技巧。”由此可见,任何社会的交际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人类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人们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1]知书达理,待人以礼,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大学生应加强礼仪教育,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交往原则,提高个人人际交往能力。
2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途径
2.1 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高校是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教育不但担负着传授知识,让大学生增长才能的任务,而且要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以应对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礼仪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迈入社会必不可少的技能。礼仪教育的内容、手段都应以满足学生需要出发。礼仪教育内容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在介绍国外礼仪惯例和中国传统礼仪的同时,还应包含礼仪的历史起源等介绍。礼仪教育的手段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可以通过运用视频、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形式,把礼仪知识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还可以采用网上聊天、辩论或咨询等方式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进行更广泛的礼仪教育,使学生能在接受礼仪教育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
2.2 提高教师礼仪素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的言谈举止都体现着自身素质和修养,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仪容仪表大方得体,谈吐高雅不俗,会在不经意间对学生起到陶冶熏陶的作用,使学生积极学习教师身上良好的礼仪品质,“见贤思齐”,自觉提高个人的礼仪修养。因此,教师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提高个人修养素质,注重礼仪。同时,教师可以将礼仪知识融入到教学课堂中,把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寓于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礼仪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断提高个人礼仪修养,通过师资培训和自我学习,成为一名学术渊博、职业操守高尚,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高校教师。
2.3 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品格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健康、和谐的礼仪环境氛围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良好的礼仪氛围可以使大学生感受到了礼仪就在自己身边,在潜移默化中,通过耳濡目染使自己形成良好的品格。一方面,学校开展礼仪文化活动,如通过广播宣传文明礼貌行为、组织礼仪知识竞赛、辩论等。另一方面,在公共场所,如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地张贴提示性的标语,随时能提醒全校师生注意自己的言行。教育广大学生从最基本的仪表、言谈和仪态举止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从小事中得到升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融洽的心理氛围。[2]
2.4 加强礼仪实践教育
实践活动是学生们实际运用理论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的极好的训练平台,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性,可以通过个人礼仪、面试礼仪和职业礼仪来进行教育。个人礼仪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面试礼仪是成功求职的临门一脚。求职者能否实现求职目标,关键的一步是与用人单位见面,与人事主管进行信息交流,以便使人事主管确信求职者就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职业礼仪,是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这些礼仪,将使个人的形象大为提高,这对于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益处。
综上所述,礼仪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文明有礼、道德高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通过学习礼仪、遵循礼仪、弘扬文化,大力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养,使他们成为言行文明,知书达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大学生基本礼仪范文6
关键词 礼仪 健身健美礼仪 构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升,礼仪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健身健美本身就具备强大的公关作用,假使在一些重要的健身健美活动中不在意自身的礼仪往往会陷入尴尬的氛围。于是,健身健美活动中礼仪日渐重要,如何知礼、用礼和守礼就成为健身健美专业大学生的热门话题。作为推动健身健美发展的后备力量,健身健美专业类大学生应当懂得最基本的礼仪常识和健身健美专业所蕴含的礼仪标准,以完善自身形象和充实自身的精神世界,从而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实现自我在健身健美活动中的价值。因此,对于健身健美专业类大学生,开设现代礼仪学课具有非凡的意义。
一、健身健美专业开设现代礼仪学的必要性
(一)时代进步及健身健美专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健身健美以渗透到各个领域,超强的感染力和传播速度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一些重要的健身健美活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现代礼仪和健身健美所蕴含的礼仪规范。在当今这个健美健身全球化的波浪中,外交活动日益增多,作为未来世界的掌门人,健美健身专业类大学生应知晓最基本的礼仪文化,了解一些健身健美的礼仪规范和习俗和尊重国际风俗习惯和,以便更好的发展健美健身事业。
(二)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其要求培育的人才必须拥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包括礼仪常识和规范。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大学校园是人生旅途中最亮丽的风景线,在完成学业,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外,还需要理性地处理好自身的人际关系。
二、有助于健美健身专业大学生提高良好的综合素质
当今许多的有识之士抗议,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诚然,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并不是缺乏书本上的文化知识,而是出现精神上的断层。所谓提倡的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广泛提高现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细节决定一个人的教养,细节又体现素质,人们往往会把别人的言行举止和这个人的素质相联系。假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由驾驭礼仪规范,那么往往会获得积极的评价。虽然礼仪和金钱并不能相提并论,但是礼仪的丢失却只剩下物质的皮囊,那将是全人类最悲哀的事了。因此,健身健美专业大学生应从实际生活出发,注重礼仪的学习,实实在在地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社会,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精神名片。
三、构建健身健美院校礼仪教育的措施
(一)结合健身健美教学的课堂进行礼仪教育
教师的宗旨就是教书育人。礼仪教育需要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如课堂内外、考试和日常训练等。教师要努力把握好时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潜移默化地礼仪教育,遵循健身健美教学的规章制度,建立课堂常规。这就意味着健身健美教学更够确保良好的比赛制度,促进学生技能的学习,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加强礼仪教育,营造校园良好的气氛
高等教育体现在大学生自我教育、修养和完善。组织一些多姿多彩的礼仪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礼仪学习的兴趣,鼓励大学生走出去,引进来,同时又展示现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通过一系列的礼仪活动,如廉洁文化宣传,组织演讲辩论赛等活动,弘扬礼仪文明之风,让礼仪规范洒满校园。
(三)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弘扬礼仪文明
礼仪教育与网络资源相结合可以产生无法估量的效应。网络信息因其传播速度之快,信息资源广泛,使得礼仪教育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礼仪规范与技巧,激发大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
(四)注重仪态教育
美育因素是健身健美教学的一个分支,而健身健美教学的基本责任是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形体美。作为专业的健身健美教师,应当科学指导学生身体锻炼,强身健体,努力改善各部位的肌肉和组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专业的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姿态包括站、坐、行和走,严格要求学生站要挺直,坐要端正,行要轻盈,走要沉稳,尽可能展示出当代大学生的年轻姿态和风貌。
总而言之,礼仪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行为规范和标准。当代大学生应时刻要求自己知礼、懂礼和守礼,时刻提醒自己以高标准、高学识和规范的礼仪对待这个名族和社会。规范的礼仪不仅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内在魅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潜在动力。作为健身健美教育工作者,帮助大学生构建礼仪学习模式尤为重要。只有大学生认真规范学习礼仪常识和习俗,才能更好地维护和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为今后走出校园奠定夯实的基础,同时也展现出健身健美教学的强大功能。
参考文献:
[1] 林峻峰.和谐视野下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礼仪教育[J].通化师范学院报.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