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仪式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的仪式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的仪式感

心理学的仪式感范文1

一、声乐教学中情感因素及其培养

情感的诸多要素特点,在于一种意向的过程。例如,它可以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难以言表的默契桥梁。情感过程的多种要素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弥漫、渗透于整个教学的空间,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对教学效果产生着强化或者弱化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兴趣、意志、动机和凝聚师生关系心理的状态或强度。情感对声乐教学的效应,一是表现在声乐学习的动力系统,二是表现在此过程中对声乐作品的体验系统。

(一)情感的动力效应

情感在声乐教学中的动力效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在兴趣上。兴趣是从事学习所需持之以恒的探究倾向,而教师则是应该成为学生兴趣的动力来源,也就是说,引起学生兴趣的必要条件,是教师自身所表现的兴趣来正确引导学生。其二,在意志上。意志是为实现预定的目标所具有持续和坚韧特性的心理定向,它是与克服障碍相联系的有意识的心态。意志还具有在行为过程中不断调控心理目标的倾向,自觉地确定目标,支配行为,通过自我调控克服困难,坚持达到目标。其三,在动机上。在意志支配下的行为往往总是出于某种动机,它是与前述两个情感因素直接相关联的。动机是由内在的认知观念加上或强或弱的情绪所决定。故而,学生要想进步,就,必须调动其行为的内在情感认知观,增强其渴望达到某种愿望及追求其目标的愿望。其四,在凝聚心态上。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状态,是教学中极其重要的隐性的情感要素。积极的凝聚心理能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毋庸置疑,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人获得某种满足,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而师生之间善意的情感沟通过程,对学生的积极人际体验来说是最为直接的,这也是教学主动性的根本基础,但是,面对不同层次、不同条件学生,教师的人格状态应该有所变通,表现出与学生发展特征相适应的特征和要求。

(二)情感的体验与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禀赋以及教育背景存在个体差异,其性格对声乐作品感受力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倾向,但是在声乐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现培养应该是相通的,有共性可循。我国先秦时期《乐记》就有关于音乐情感的论断:“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生成文,谓之音。”声乐是表情的艺术,要想使演唱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内涵,仅仅通过华丽的形式设计是远远不够的,演唱者还必须将自己的情感调动起来,根据乐曲的特定情感内涵,适度偏离情绪常态,从心境的微微波动到狂热的激情这一情感连续体中,寻求并把握恰如其分的情绪度量,投入到作品的演唱中去,以使情感体验与唱技表露达到水融的境界。在声乐教学中,应该启发、培养学生情感化的艺术体验和表现,这里强调的情感,是把现实的、个人的、具体的情绪升华为普遍的情感体验。钢琴演奏家傅聪曾讲过么一句话“没有个性,怎样可能有艺术?这个‘我’很重要。而这个我,不能够是一个小我,而应该是个相当大的我”。换言之,一方面以自己的个性深入到作品所表达的普遍的人性和人类情感中去;另一方面,又要再走出来,以自己独特观察、感受、体验去表现这种情感的共通。这个大我既有容纳普遍人性的胸襟,又有鲜明的个性及与众不同的风范。

作为声乐教师,首先在教学中要刻意地培养学生感受声乐作品包含的种种深刻的情绪要素,将情感要素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泛化经验,通过具体的艺术形式给予表现和不断的精雕细刻,其整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转换和发展过程,只要有效地把握这一过程,学生的演唱才有可能做到声情并茂,产生出动人心弦的效果。其次,教师要注意艺术情感的反馈。从教学信息论角度来说,声乐教师――声乐作品――教学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信息的反馈系统。教师把生活信息形象化、情感化,学生是情感接受体,是情感反馈的重要环节;教师把艺术情感作为一种信息传给学生,在学生中产生情感效应后又作为一种信息再反馈于教师,并对教师的再教学产生重要作用,这就是艺术情感的反馈效应。

富有表现力的情感和生动的音乐形象,需要通过正确而又不乏创新意味的技能技巧予以展现,两者是统一的整体。技能技巧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声音的情感性和形象性。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情感形象与技能技巧相结合的方法因材施教,尤其要注重每一个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培养,包括感知、记忆、注意、观察、判断、反思和推理等要素。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声乐演唱水平的提高,继以实现情感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例如,音乐的记忆力,是声乐演唱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的能力之一,声乐演唱者必须要将声乐作品控制在规定时间的动态记忆中,融化成内心娴熟的体验与感受,然后才有可能进行表演的再创作。这种记忆要求反应迅速、表达准确、富有感染力,否则,就不可能保证声乐演唱的质量,也难以积累出丰富的演唱曲目。总之,情感作为声乐学习中的动力系统和体验及表现系统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要从声乐教学的每个实践环节中,予以重视与培养。

二、声乐教学中的意识因素及其培养

(一)无意识与自觉意识的统一

无意识是意识产生的基础和转化的对象。意识是无意识发展的结果和最高的调节者。无意识活动中的表象运动、联想和想象活动,是在意识和理性的约束之外潜在地发生的,具有自由和丰富的特点,同时也积极地影响着创造。然而,心理活动是一种有序的组织和有规律的运动,自觉的意识活动也能够与无意识相协调。人是通过语言并依赖其显性的和隐性的表征,在思想中对事物和现象给予联系的。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从无意的角度,学生在声乐训练中大量的操作运作,的确是在“自动化”的、先于有意识追踪的心理状态下发生的,但是,自觉意识也是必需的。学生需要明确声乐训练中自己感知的对象、行为的目标、思维的内容,以及感知、行为和思维的效果。具体说,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学生应当意识到自己在练什么,怎样练,练习方法是否妥当,练习的效果如何,这些都是学习者有意识的自觉表现。无意识与自觉意识的结合,要求既要发挥无意识的“浪漫”思维,又要有主动调控的自觉意识,思维在先、拟定目标、假设步骤,在练习中循环调整,以持续地琢磨和追求理想的声音品质效果与身体状态协调。在声乐学习中,自觉意识又是与意识的能动和有作为联系在一起的。所谓能动和有作为,其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学习者牢牢把握声乐练习的目的,在联系之前对练习内容的整体效果的预见,并以此拟定练习的 具体步骤,有章法地运用技巧,在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展开对声音的表现。这里的意识,不仅限于大脑的思维范畴,更为实际的还有演唱者的肌体所体验到的动觉意识。从思维与动觉两者的关系看,意识与行为互动,思维见于演唱发声行为,两者统一存在于演唱之中。另外,意识不仅表现于演唱,同时对演唱的动作起着诱导和调控作用。

(二)意识的主体性与培养

在声乐的正确意识形成的过程中,从感觉、知觉、到思维、意志、情感等反映活动以及内部稳定的声音概念的形成来看,都可以依托意识到形式而产生。作为声乐学习者,意识的主体性也就是自我意识绝对不可缺失。意识的主体性的重要表现是镜映自我和反思自我。

其一,镜映自我。这是借鉴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概念,顾名思义,在声乐学习中,是以他人的演唱状态为“镜”以其参照、矫正自知状态的心理过程。这里,有正面和积极的映照,也有负面和消极的映照。在声乐教学的许多情境中,后者更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所在。而且,声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确经常使用“反面示范”的方法展示和说明学生的错误,为学生提供观察、认识自己的错误所在的形象,通过观察认识教师的“反面示范”,学生可以对合理和不合理的演唱进行比较和鉴别,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琢磨和尝试正确的演唱方法。

心理学的仪式感范文2

[关键词]精神性;宗教;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241-01

一、宗教的概念

宗教是对神明的信仰与崇敬,是对宇宙存在的解释,通常包括信仰与仪式的遵从。宗教是一种信念、价值、实践和仪式,一个人看的到的精神性的一部分,可以帮助一个人来表达他所经历的与神圣相联系。每个已知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它们或明了或令人疑惑得试图完美解释这个世界。当某些行为典范在特定的一个文化中得到确立时,它就将在这个文化中打下深深的历史烙印。

二、精神-性的概念

精神性,是出现在西方宗教词汇里比较现代的词语。精神性这个概念,是指人自身具有的独特的形成意识和知觉的可能性,以及生活在一种精神的、超越或最终现实的关系中。Elkins从人本主义的取向给出了精神性的以下特征:普遍存在的;是人类对敬畏之神圣的反应能力;它以“神秘的能量”为特征,以移情为终极目的。Boseaglia认为精神性一个信仰和态度体系,它通过与自我、他人、自然环境统一或者与其他超自然力量的联系来赋予生活以意义和目的,并体现在个体的情感、思想、经历和行为中。

三、精神性、宗教和心理学的整合

超个人心理学家坚信,我们在本性上既是心理的,又是精神性的,但是,精神性处于首要地位,正是精神性为自我提供支撑性的架构。精神性探索变得越来越重要并成为当事人生命的中心。大多数宗教专家也指出,人类的深层动机是精神性的探索。心理学已经关注到动机的层次:生存需要、性与攻击、整合感的需要、亲密关系、形成一种内聚的自我、通过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实现自我的潜能。但是,宗教和精神性是那些被主流心理学所抛弃的,但对个人的发展而言又是至关重要的信念和价值观。这种信念和价值观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人生的各个阶段,它不仅存在于意识之中,而且还存在梦里的潜意识中,甚至存在在人的一切行为之中,它并不是孤立的。在对宗教,精神性和心理学的整合上需要看清传统主流心理学的局限,提出了对心理学研究对象整合的思路,即在吸收传统心理学合理成果的基础上,继承人本心理学的观点,把整个人作为研究对象的起点,但同时又更强调人与社会、环境,乃至宇宙的关系,把人视为处在社会关系中的活生生的人。

此外这种整合也在内容上,这种内容是从意识到精神性。首先,意识状态的转变其核心是意识论,这种意识论不同于传统的意识理论,而是一种包含意识和潜意识在内的、分层的、有高低级之分的意识理论。从这一点来看,传统心理学对意识的理解就显得肤浅和简单了。精神分析学派把潜意识和意识的作用颠倒了起来,过分地夸大了潜意识的作用。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和消极的,同时也是非理性的。行为主义学派虽然看到了弗洛伊德极力夸大潜意识的不合理性,却简单把人的意识简单地纳入到刺激一反应的行为模式之中。而超个人心理学则从更全面和更深刻的层次上对意识和潜意识进行了分析。它认为人的意识可分为正常的意识状态和转换的意识状态,前者是低层次的、待分化的意识状态,后者则是高级的、超越自我的意识状态。精神性属于转换的意识状态。这也是心理学要从普通研究意识到研究精神性的转变。

心理学的仪式感范文3

〔关键词〕 尼采 《悲剧的诞生》 音乐心理学

多数时候,尼采是以一位哲学家的身份进入人们视线的。但鲜为人知的是,尼采曾以一位心理学家自居:“一个优秀的读者――一个配看我作品的读者从我的作品中所能得到的第一印象就是,我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心理学家。”①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哲学著作。这是一部借着艺术谈论人生的哲学著作,全书主要关注了两个问题:“其一为生命的意义;其二为现代文化批判。”②尼采在这本著作里,探讨了三个观点。其一,他认为“悲剧文化”是希腊人应对痛苦的策略之一;其二,他认为阿波罗(即太阳神)象征着对个体化原理与美的假象的执着,狄奥尼索斯(即酒神)象征着表象的破碎和对意志的接近,而“悲剧的诞生”则是意志的显性表达。其三,他认为只有悲剧才能代表“希腊精神”。这种精神,是源自希腊人自身的对于生命的意志,这里有人类求生的本能,有对于生命力本身的信任。

在《悲剧的诞生》里,尼采将古希腊悲剧中的音乐解读为“酒神现象”,并将这种“酒神现象”最终解释为“希腊的精神”。因为音乐是悲剧的重要部分,且承载着尼采的哲学心理学思想的核心,所以使得我们从音乐心理学的角度来寻求解读这部哲学著作成为可能。

先看《悲剧的诞生》中一段关于萨蒂尔合唱歌队的描述:“理查德・瓦格纳曾说过,文明被音乐所消除,正如同烛光为日光所消除……古希腊的文化人面对萨蒂尔合唱歌队会感到自己被消融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种种鸿沟隔阂,都让位给一种极强大的、回归自然心脏的统一感了……真正的悲剧都以一种形而上学的慰藉来释放我们,即是说:尽管现象千变万化,但在事物的根本处,生命却是牢不可破、强大而快乐的。这种慰藉具体而清晰地显现为萨蒂尔合唱歌队……深沉的希腊人,唯一地能够承受至柔至重之痛苦的希腊人,就以这种合唱歌队来安慰自己。希腊人能果敢地直视所谓世界历史的恐怖浩劫,同样敢于直观自然的残暴,并且陷于一种渴望以佛教方式否定意志的危险之中。是艺术挽救了希腊人,而且通过艺术,生命为了自身而挽救了希腊人。”③

尼采为何断言是悲剧音乐“挽救”了希腊人?悲剧音乐究竟是如何“挽救”希腊人的?要弄清楚这些,我们只能求助于悲剧音乐本身。

据西方音乐史记载,音乐在古希腊人生活中占有统治地位。在希腊神话里,神和半神是音乐的发明者和最早的践行者。在多神众教的时期,音乐也成为古希腊众多宗教仪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期的希腊音乐主要有荷马史诗、抒情诗和颂歌。希腊古典时期的音乐则包括悲剧和喜剧。悲剧由早期的酒神颂歌发展而来。“悲剧”(Tragedy)一词的希腊文是“羊”(tragos)和“颂歌”(ode)的结合,这与早期悲剧演出中附加的“羊人剧”有关,由唱酒神颂歌的合唱歌队队员披着山羊皮,模仿酒神的老师和侍从萨蒂尔的样子,表演插科打诨的轻松短剧,以调节剧场气氛。古希腊悲剧的含义不在于“悲”,而在于“严肃”……常取材于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主题常是英雄人物于不可抗拒命运之间的冲突……悲剧是戏剧、诗歌、音乐和舞蹈合一的综合艺术形式。公元前530年左右,在演唱酒神颂歌的基础上,诗人泰斯庇斯(Thespis,公元前6世纪)自扮一个角色,与歌队对话,这是悲剧中的第一个演员,埃斯库罗斯引入第二个演员,索福克勒斯引入第三个演员,这才真正形成戏剧。悲剧的演出,最初由一个演员叙述故事,后发展到三个演员同时登台,用吟诵的“宣叙调”解释剧情,演员面戴假面具,脚穿高底靴,女角由男演员饰演,一人可扮演几个角色,演出中有歌队演唱,用阿夫洛斯管伴奏,在可容纳数万人的半圆形露天剧场演出。剧中歌队的合唱分为“正”、“反”、“合”三段,唱“正”段时转向右方,最后是“合”段,合唱队一般由15人组成。

从这段史料我们得知,悲剧音乐源自“酒神颂歌”,即宗教仪式音乐。发展至悲剧,酒神节的世俗意义可能已大过其宗教意义,但仍是一种仪式。所以,悲剧音乐可界定为一种“仪式音乐”。“‘仪式音乐’是民族音乐学、人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形式和风格上与特定仪式的环境、情绪、目的相吻合的,可对仪式参与者产生生理和心理效应的音乐。”④

那么,这种仪式音乐对仪式参与者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效应”究竟是什么呢?尼采用到了三个词:“消融”、“统一感”和“释放”。

首先,悲剧音乐究竟让仪式参与者在哪些方面产生了被“消融”的“统一感”?

我以为其一是文化认同感。“文化认同的主要根本之一是人们对身处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的认知,即所谓的宇宙观;宇宙观的体现,则包含在由信仰和仪式组成的信仰体系之中,仪式是信仰体系的外向性可观行为……无论是视觉艺术、建筑、文学、音乐或舞蹈,都曾以信仰作为其文化活力的基本源泉,以仪式为其生存和传播的土壤……”⑤悲剧产生于信仰多神众教的环境,其宇宙观是泛神论,狄奥尼索斯即酒神精神是希腊人对于生存痛苦的和解方式,这种和解方式以酒神颂歌作为表象的表达,世俗化之后演变成萨蒂尔合唱歌队,而悲剧本身便成为了这种仪式音乐生存和传播的土壤。可见,文化认同中信仰的认同是“统一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二是民族审美心理的传承。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认为:古代的心灵组成部分在没有任何直接的传承关系的情况下会进入个人的心灵。“按照荣格的理论,原始民族的心理活动会沉积在古代民族和现代民族心理的无意识深处,它会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审美心理活动的渠道表现出来,左右着现代民族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先民们的图腾崇拜、巫术仪式以及古代神话,是民族审美心理发生时期的记忆密码,这些集体无意识勾勒了民族审美的原始心理草图……在音乐艺术中,原始先民最早形成的音响集体表象,包括基本音体系的形成,创世音乐的流传以及古代文明初期及其后的一些民间音乐,等等,可以说是一种存在民族成员心中的活化石,虽然它产生于远古时代,但却不曾死亡,而是存活在我们的音乐感之中,诱导着我们的审美心理活动。”⑥古典时期的希腊人在政治上早已形成不同的城邦,建立起民主制度,公民内部存在着贫富和门第的差别;但悲剧音乐中传承下来的早期希腊先民的原始审美密码,使仪式的参与者之间产生了共鸣。

其次,悲剧音乐究竟如何使得希腊人得到了释放?“尽管现象千变万化,但在事物的根本处,生命却是牢不可破、强大而快乐的。” 如果“牢不可破、强大而快乐的”是生命本身,那音乐是如何突破造型艺术的限制使希腊人感受到生命本身的呢?

“音乐内涵的抽象表现,是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宇宙现象、生命历程的艺术化的感性呈现。音乐的各种形式要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建立在两者的动态同构对应之上,表现出张力、平衡与节奏等生命状态,以及对立、冲突与统一等自然过程……音乐形式的动态结构以其出发与到达、稳态的保持与改变、上升与下降、渐增与衰减等整体变化趋势,形成一种能量场,反映各种事物、自然现象、人的心理活动乃至生命的发展历程。”⑦这种“音乐的各种形式要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便是音乐心理学中的“联觉”。在心理学上,联觉被定义为“从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周海宏在其博士论文《音乐及其表现的世界》中曾经就音乐音响的音高、音强、时间及其变化率特征、紧张度和新异度六个方面做了与联觉相关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上述音乐音响的特征与人的生理感觉一一对应。笔者由此猜测,希腊人由聆听悲剧音乐产生了联觉,这种联觉对应了人类心理活动的自然规律,使得生理层面乃至情绪层面得到了释放,这种释放符合生命的本能,让希腊人感觉到“生命是牢不可破、强大而快乐的”。同时,人类联觉的共通性又使得音乐成了在场的不同希腊人共同的语言,为“统一感”增加了新的砝码。

总之,音乐引起的“释放”和“统一感”让公民的文化和精神都产生了应和;使人们暂时忘掉贫富和门第的差别,产生一种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的感觉;同时增强了雅典城邦与其它城邦的心理链接。萨蒂尔合唱歌队以一种不可言说的方式安慰着古代希腊人的心灵,而这种不可言说,就是音乐不同于造型艺术的特点。音乐的这种非语义性,成为了酒神颂走向悲剧的动力,即尼采所说的“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结合的动力。同时,也是这种非语义性,让尼采认为悲剧音乐中不可言说的意志才是希腊的精神。

注释:

①尼采.张念东,凌素心译. 权力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47

②周国平. 悲剧的诞生:尼采哲学的诞生.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8-44

③尼采.孙周兴译.悲剧的诞生.北京:商务印刷馆,2012

④薛艺兵.仪式音乐的概念界定[.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

⑤刘红.思想行为音声:中国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视域.中国音乐学,2008

心理学的仪式感范文4

[关键词] 新形势 学团工作 学生干部 意识与能力

随着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在其他方面也要有所特长,现在的企业更倾向综合能力强的大学生。大学生也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走出课堂,在丰富的课外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是当下大多数大学生的追求。高校的学团工作作为大学生的课外生活的重要指引和帮助,在新形势下也面临着更大的责任和挑战以及新的要求。学生干部作为高校学团工作的重要一部分,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学生干部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掌握同学们的思想动态以及活动要求,辅助老师搞好学团建设。因此,新形势下,学生干部更应该具备服务意识、团队意识、以及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一、服务意识

学生干部是学生选举推选出来的,代表广大学生利益来管理学生组织,其权力来自于广大学生。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必须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好的领导者必须是好的服务者,如果没有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没有公仆意识,就不可能做好领导工作。若把做学生干部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阶梯,认为这可以捞些好处,如入党或毕业分配时照顾一个好工作等。这想法是十分错误的,也是十分危险的。当自己的某种私欲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马上情绪消沉,对工作应付了事,不再热心为同学服务,这样的干部最终会被同学所抛弃的。只有白始至终把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认识溶化在自己的行动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体现热心为同学服务的思想,才能得到同学的拥戴和信任。古人云:“水可载舟,亦能覆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必须要确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新观念。

学生干部经常要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工作,这就需要学生干部具有奉献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正确对待个人的利益得失,才能无怨无悔地为集体、同学服务。在工作过程中不能把做学生干部当作获取个人利益的资本,应该把当学生干部视为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优化自身素质的最好机遇。必须时时处处把同学的利益放在首位,“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学生干部只有牢固树立起服务意识,一切服务于同学,为同学办实事、办好事,才能真正地得到广大同学的肯定,其工作也才能得到同学的拥护和支持。

二、团队意识

21世纪是竞争与合作共生存的时代,更强调与人相容合作共处,单枪匹马孤军奋战很难有大作为,学会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中科院院士、原复旦大学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说过:爱因斯坦一人拿诺贝尔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大学科和交叉科学的时代,团队精神很重要。在学校,学生应该学习如何做人,应当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同样,学团工作、学生活动也不是靠一两个人单枪匹马就能完成的,而是要靠集体的共同智慧,靠大家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行。而当今大学生普遍个体取向明显,较注重个人奋斗,集体意识弱化,协作精神不够。因此,作为学生干部应有团队意识。

在学生工作中,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或一项工作的进行,都是一个整合利用资源的过程,需要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这样工作才能高效有序进行,而一旦这种和谐统一的氛围遭到破坏,就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一名学生干部一定要有团队意识,要把个人目标自觉融入团队目标中去,在实现团队目标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要任人唯贤,在团队中创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要一切从大局出发,当好团队的剂。树立团队意识的同时,也要有双赢意识,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谋求双赢有利于双方利益的最大化,有利于合作的进行,有利于促进与其他团队或团队内其他人的合作,能够有效地促进大目标的实现。

三、表达能力

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85%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为人处世能力。这种认识,无疑夸大了交际的作用,但是它却向我们展示了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干部在工作中也会遇到交际问题。人际交往能力是学生干部与广大同学沟通、团结协作的必备能力。学生干部由于工作需要,接触到的人和事的机会比一般同学多,对社会、学校的了解较为广泛,因此交际能力对他们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不善于交际就不可能开创工作新局面,也不可能进行高效率的工作。表达能力,当学生干部至少应具备三种表达能力。一是口头表达能力,如召集会议、宣布工作计划、做工作总结。一些大型活动要进行动员,平时还要注意征求同学们的意见等,这都要求语言生动、活泼、明白、幽默、形象,情感充沛,讲出来耳目一新。二是艺术表达才能,特别是负责某项具体专门工作的干部更应有专业才能,如会唱、能编、能导等,这样在工作中,在组织指导上就有了发言权。三是文字表达能力。学生干部之所以要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是因为学生中的很多工作不是随意的,需要制定计划,写出总结,有时还要向同学汇报。如能够写出文理通顺、生动活泼、文情并茂的调查报告、通讯报道、计划总结,就能提高工作质量和影响。

心理学的仪式感范文5

关键词:图腾;塔布;强迫性神经症;宗教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056-02

《图腾与禁忌》由弗洛伊德的四篇论文组成。在讨论图腾与禁忌问题时,弗洛伊德以澳洲土著人为对象,其中将蒙昧人与儿童和强迫神经症患者相比较,因而如弗洛伊德所说,对此问题的研究,在社会人类学及民俗学与精神分析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一、对的恐惧

通过我们对史前人社会生活的了解,我们可以在某些方面将史前人看作我们的同时代人。以澳洲土著人为例,我们不能期望他们与现代人一样能够竭力抑制自己的本能冲动,但我们却能够发现食人野民的性冲动也有严格的规范,即为了避免关系,他们处处留心。这与我们现代人有着相似的道德准则。

史前人对的恐惧,来源于他们对图腾的崇拜。“澳洲土著人没有宗教和社会的机构体系,一切均由‘图腾崇拜’体系所取代。”这种体系制约着人们的性本能冲动。因此,相同图腾的人们不能发生性关系,自然也就不可通婚,于是产生了相同图腾的族人不得通婚的图腾族外婚制度。由图腾引出的族外婚制度逐渐成为氏族之间不可触犯的戒规。图腾部落分化成不同的氏族,而氏族又分化成不同的次氏族,这样的分化即证明婚姻群类在当时的影响力,而这样的婚姻群类是为了“要禁绝更加遥远的亲属群体间的通婚”。甚至一些地区为了防止而盛行了限制性的禁忌,如长大的男孩与母亲不可同住一个屋檐下;女孩与父亲不能单独呆在屋里;女婿与岳母限制交往等。下面我们使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来分析女婿与岳母限制交往的原因。

弗雷泽曾举例,在所罗门群岛,男人婚后绝不可见到岳母,更不可与之交谈。碰巧撞见时,他可以装着没认出是岳母,但同时必须跑开并尽快将自己藏起来。这是为什么呢?男孩最早的恋爱对象一般为自己的母亲或姐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因知道这是行为而抑制这种冲动,随即这种感情会转移到外界的相似对象上,于是男孩先恋上岳母,但他又不得不竭力控制自己不要重蹈覆辙,所以男孩移情于岳母的女儿。

对限制的恐惧,实则是人们不成熟的心理特征。在精神分析学上,这些幼稚的心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为人潜意识里的一部分。但在蒙昧民族看来,这些潜意识的欲望会招致祸患,甚至是灭顶之灾。

二、禁忌与矛盾情感

塔布代表了两种对立的意义:一方面是指“崇高的”,“神圣的”;另一方面,是指“怪秘的”,“危险的”,“不洁的”。通俗一点理解塔布,它就像瘟疫一样,是任何人都不想触犯的禁忌。塔布可以说是图腾慢慢演变的结果,对图腾的崇拜或对图腾的不敬导致蒙昧人们不自觉地形成了这样一种禁忌。第二篇主要讨论塔布与神经症患者在情感表现上的共同特征。弗洛伊德将神经症患者的某些类似塔布的表现,称之为“塔布病”。虽然二者在本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从表面入手,塔布与神经症的禁忌都是“触摸恐怖症”。这种触摸不单单局限于直接接触,还包括间接接触。如毛利人首领是不会用嘴吹火的,因为食肉者认为首领的神圣之气会经由一系列中介物传递到他的口中,这样他就必死无疑了。这在正常人看来是何等荒谬,但在蒙昧民族中,这极其严肃,强迫性神经症患者也将其视为不可玩笑之事。塔布的本源归因于一种内在于人和幽灵的奇特魔力,并可通过无生命的物体由人和幽灵进行传递。这种附著在人或鬼身上的神秘力量被称作“玛那”。人们所惧怕的就是由玛那传递的不洁。

通常的禁忌又分为对敌人的禁忌、对统治者的禁忌以及对死人的禁忌。对统治者的禁忌与强迫性神经症患者的症状有着相似之处。神经症患者的意识告诉自己千万不要触碰那些忌讳,但他们的潜意识则是希望触碰忌讳。如君王和臣民,臣民对君王的限制看上去是保护君王,实质上是臣民对君王凌驾于他们之上的一种惩罚,是臣民对君王的报复。

在塔布礼仪中有过分的焦虑情绪存在,这种情绪在强迫性神经症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与情爱感情相对,其潜意识中隐藏着敌视流――矛盾情感。情爱通过焦虑得到体现并逐渐具有强迫性质。”如君王与臣民之间、母子依恋或恩爱夫妻间的依恋。由这种矛盾情感的存在延伸至对死者的禁忌之中,道出了蒙昧民族或者神经症患者对其亲人死亡所产生的一种强迫性自责心态。这说明在每一个人对某人产生强烈情感依赖的同时,都会在其潜意识中隐藏对那个人的敌意。病患对于死者的死亡抱有潜在性的期待,而这种期待在死亡发生的同时又转变成自责。对于这种期待,患者产生了一种防御心理,宣称死者会伤害自己,因此避免和他们接触,对敌视所采用的形式叫“投射”;正因为投射作用的影响,他们对于心中产生的期待死者死亡的懊悔会因此而减轻。由此知道,“塔布是在矛盾情感态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死人的禁忌亦是有意识的哀痛和潜意识的满足之间的对抗而产生的。如果说这是亡灵怨恨的根源,那么死者生前那些最亲近的人自然也就最害怕。

通过对矛盾情感的理解,塔布的双重意义――“神圣”而“邪恶”成了一对混合体。由此我们发现当时的塔布情感引申出了对良心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解,良心的本质是活着的人冒犯塔布之后的罪恶感。“触犯塔布的人,本身也将成为塔布”,为了避免其他人的模仿,再加上良心的作用,才保证社会制度不被瓦解。

三、泛灵论、法术和思想万能

第三篇展开蒙昧人与神经症患者在思维方式的共通性。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产生了三种对自然的解释:泛灵论,宗教说,科学说。灵魂的观念是整个泛灵论体系最原始的核心,它相信无生命的物体都有跟人同样的灵魂。

与泛灵论体系相伴出现了主宰灵魂的指示:巫术和法术。巫术在本质上是一种影响神灵的艺术,是某些特殊的人将神灵当作相同条件下的人们来对待,使他们息怒或服从我们的意志,如用喧哗和喊叫的方式来驱逐灵魂。法术无视灵魂的存在,它采取一种与日常生活心理不同的特殊方法来影响灵魂。使用法术可以达到咒伤敌人的目的,如扎一个类似于敌人的小人,或拿敌人的衣服、头发、名字来代替敌人,这就像我们现在所指的盅蛊之术。还有一种,把割伤人类的兵器放在凉爽的地方,那么伤口会好得很快,如果兵器被敌方拿走并放在火上烤,那么受伤人的伤口会继续恶化甚至有生命危险。

这里提及法术的法则都包含在“接触”的意义里,这不得不让我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塔布所表达的含义不正是害怕与之接触吗?玛那在发挥其作用。于是弗洛伊德总结,这种建立在泛灵论思维模式基础上的法术法则,是一种思想万能法则。强迫性神经症患者也正是为了将心理想得到而无法得到的事物利用思想万能的方式来加以实现。思想万能与我们所知道的联想、想象有着相似之处,可以说,在理性的现代社会中,艺术是仅存的思想万能方式。

泛灵论是科学产生之前的产物,人们将一些不能解释的现象归于神灵。弗洛伊德提出将原始人的心理结构从外部转移回心理,即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泛灵论及恐惧感,如丈夫外出狩猎,妻子则在家受一些限制。从原始人的法术角度讲,这些限制会对丈夫的远行产生积极地影响。但从心理学认识上讲,只有当男人放心家中的这些缺乏保护的妇女时,他们的狩猎才会尽心竭力。泛灵论是宗教产生的基础,而泛灵论与精神分析又有着种种相似的可理解性,由此我们发现宗教与心理学的某些联系更加紧密。

四、图腾崇拜在童年时代的再现

第四篇论文追根溯源,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讲述图腾在先民时期倍受崇拜的原因,从而总结出精神分析与社会学的关系。

图腾不只是一种,也受到了科学的认可。弗洛伊德引用雷诺1900年提出的“图腾崇拜法”来说明图腾的科学性。弗洛伊德通过儿童与动物以及原始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发现了两者的相似之处。儿童对动物的恐惧说明其潜意识中对父亲的恐惧,这证明了俄狄浦斯情结在人的潜意识中的巨大影响。俄狄浦斯情结正是早期人类图腾崇拜的心理根由。我们都知道,图腾崇拜的两个塔布是不可杀图腾以及不能和同一图腾氏族的女性发生,而俄狄浦斯情结的禁令是不可杀父以及不可和父亲的女人。

我们坦白地承认,那些祭献的对象,也就是现在被奉为神的东西是意指着父亲的。在这种假设下,动物献祭是活人献祭的一种替代,即是屠杀父亲的仪式。在父亲与儿子的关系中,儿子杀害父亲,但其潜意识中父亲是不可替代的形象,因此演变成藉由图腾餐来增加对父亲的认同。这种仪式既包含了儿子的懊悔,也包含了其取胜父亲后的满足感。

总之,《图腾与禁忌》试图通过一些保留在儿童时期的图腾崇拜的遗迹,来推导图腾崇拜的原始意义――人类宗教的起源在于图腾和俄狄浦斯情结,由弑父之后的矛盾心理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及人的道德、文化观念的成熟。

弗洛伊德指出,神经症可以理解为一种不同寻常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特定的社会文化会把不符合自己文化理想的思维方式病理化,因此神经症会给人不安、紧张、焦虑和不正常的印象。但是如果是集体性的神经症,那么在这个集体内部,相关精神状态就不会被视为不正常的。原始民族正是人类产生的初期,宗教的来源可以看成是婴儿的无能为力,这与个体人的成长是相对应的,也就是说,原始人对图腾的塔布与人类潜意识中俄狄浦斯的欲望是相对应的。这正是本文追寻的社会学、民俗学与心理学的沟通,也是弗洛伊德突出的宗教美学思想。

心理学的仪式感范文6

【关键词】《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斯蒂芬 荣格心理学 神话

荣格,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首创人。在对待精神分析法与宗教关系上,荣格与佛洛伊德观点截然不同。荣格认为,“宗教的作用是为其信徒提供赖以生存的神话。既然近代宗教不能完成这一使命,精神分析法应该作为一种新的宗教建立起来,精神分析法应该教导人们如何依赖‘神话’来生存。”他还指出,“任何宗教之最重要的特征是其神话。神话指的是人类生活最深刻的经历,它把人的思想和身体联系了起来,把物质和精神联系了起来,把人和人的经历联系了起来。”如果一个信徒个人所信仰的“神话”与其信仰宗教的“神话”不吻合时,则会产生荣格心理学中的“病人”形象。“作为心理学家,荣格的病人是指那种成熟得已摆脱了生来就信仰的宗教狭隘形式的人以及对其文化标准化慈善性宗教百般挑剔的人以及那些需要进行宗教反省的人。”与此同时,荣格还对“一个有生命的宗教”做出了自己的阐释。随着西方文学理论的完善,学者运用荣格心理学对文学作品进行的解读也日益增多。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描述了都柏林青年斯蒂芬从幼年顺从宗教到青年时期追求艺术自由的成长过程。因乔伊斯运用了意识流的写作手法,该小说自出版后已被学者从意识流写作手法角度进行了众多的研究。此外,学者还从成长小说角度、殖民文学角度和福柯权力理论等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在心理学方面,有研究者认为主人公生活中的女性形象对其宗教心理蜕变过程有重要影响,也有学者从潜意识及集体无意识的视角来对此进行分析。本文试图从荣格心理学的视角对该作品进行解读,从而使读者能够认识到作品中的主人公斯蒂芬几经变化的的神话追寻之路,不仅受到来自外部的影响,他本人内心的心理变化路程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一、受到规训的宗教信徒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主人公斯蒂芬出生于都柏林的一个天主教家庭。斯蒂芬的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的家庭教师丹特则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小说一开篇,就描写了幼年的斯蒂芬因为说了长大后要与不是天主教徒的艾琳结婚而被母亲要求道歉,同时也被丹特威胁说:“如果不道歉,山鹰会飞来啄掉他的眼睛。”当斯蒂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被母亲和家庭教师灌输了一种强烈的宗教观念,必须要遵循天主教的教义,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接着,斯蒂芬又被送到一所教会学校。在学校里,斯蒂芬因不愿意用他的鼻烟壶和韦尔斯的老干栗子交换,被韦尔斯推进又冷又黏稠的脏水坑。当韦尔斯因害怕而问斯蒂芬会不会揭发他时,斯蒂芬想到父亲告诉他,不论干什么事,决不能出卖自己的伙伴。于是,他说:“我不会,而且感到很高兴。”面对别人的恶意挑衅,斯蒂芬不仅不反抗,却还违背自己的真实想法说高兴,这是有悖常理的反应。在写作课上,斯蒂芬因打碎了眼镜被阿纳尔神父免除了作业,却被教导主任指责为一个什么也不干的懒惰的小懒虫并遭到体罚。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幼年的斯蒂芬都完全被宗教氛围包围,不断受到来自家庭成员及教职人员的规训,必须要做一个忠顺的天主教徒,信仰天主教的教义。

二、与规训的宗教神话抗衡

荣格认为,真正的宗教必须是有生命的,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宗教是有生命的呢?荣格指出,“这样的宗教能够满足一个人对于神话的思考和理解的需要。从技术上讲,只要一个规范的宗教体系与一个人对神话与意象的具体需要相吻合。这个宗教体系对这个人来说就是有生命的。”

斯蒂芬从小生活的天主教是不允许个人违背由天主教等级制度特许的神话的,如果一个人的精神经历与耶稣的精神经历明显不同的话,那么他不得不感到有负罪感和耻辱感。处于青春期的斯蒂芬开始对性有了强烈的好奇心,而天主教强调人要禁欲。读完《基督山伯爵》的斯蒂芬不时想起美茜蒂丝,反复回味她的形象,竟感到全身的血液中出现一种奇怪的不安的感觉。最终,压抑的斯蒂芬在一个那里得到了释放。这是斯蒂芬第一次违背天主教的教义,在他的内心里似乎有两股相互斗争的力量在撕扯,最终挣扎的斯蒂芬选择了遵循自己的神话。但这初次与天主教教义的抗衡,斯蒂芬是在自己的内心里进行的,他唯恐被人窥视到。这之后,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堕落。“每当星期六早晨全教会的人聚集在教堂里举行一次小型祈祷仪式的时候,他都会被安置在圣坛右边一个铺着软垫的跪榻上,从那里他领着他这边的一群孩子念祷告中的答词。有时,他也感到一种冲动,很想从那个充满荣誉的地方站出来,向所有的人坦白,自己根本不配占据这个位置,然后离开教堂,可是,每次只要他抬头对他们的脸看一眼,他便又改变了注意。”斯蒂芬内心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冲动,但他还是不能真正突破潜意识里的宗教规训,不能彻底地与已不信仰的宗教抗衡。在听完纪念圣佛兰西斯的布道后,斯蒂芬因强烈的恐惧去教堂进行了忏悔并走向另一个极端。正如书中所述,“星期天一般用来进行神圣的对三位一体的各种礼拜礼仪,星期一用来礼拜圣灵,星期二礼拜守护神,星期三礼拜圣约舍夫,星期四用来进行圣坛上最能得到神宠的圣餐仪式,星期五礼拜受难的耶稣,星期六礼拜受神恩的圣母玛利亚。”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斯蒂芬个人信仰的神话是与天主教的神话不吻合的,也就是说,天主教对斯蒂芬来说是一个无生命的宗教。受困于天主教环境中的斯蒂芬,正是荣格心理学上的“病人”形象。这个“病人”试图通过对所规训的宗教的亵渎,与规训的宗教进行抗衡,但斯蒂芬始终还是没有走出自己从幼年就有的潜意识,必须要做一个忠顺的天主教徒,即使他内心想要突破周围束缚的浪潮已经达到顶点,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通过折磨自己的肉体来使自己的神话达到与天主教神话的吻合,他的抗衡以失败告终。

三、寻找到自己真正的神话

荣格将宗教视为一种对内心现象进行思考的活动。斯蒂芬因突出的宗教表现被神父邀请加入教会的神职人员队伍时,他却开始犹豫。他开始对他内心深处所信仰的神话进行思考,因为他知道一旦接受了教士的职务,那么就一辈子是个教士。然后,他盲o目的地行走着,走到了海边时,海边的情形使他意识到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在从图书馆回家的路上,当克兰利问他愿意干什么和不愿意干什么的时候,斯蒂芬回答:“我不愿意去为我已经不再相信的东西卖力,不管它把自己叫作我的家,我的祖国或我的天堂都一样,我将试图在某种生活方式中,或者某种艺术形式中尽可能自由地、尽可能完整地表现我自己,并仅只使用我能容许使用的那些武器来保卫自己――那就是沉默、流亡和机智。”此时,他不再惧怕违背天主教的惩罚,突破了自己潜意识里宗教的束缚,从而实现了自我的救赎,找到了他自己所信仰的神话。

本文从荣格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斯蒂芬从顺从的天主教到敢于追求自己艺术自由的成长过程。在经历了从顺从到抗衡到妥协再到挣脱的漫长过程后,斯蒂芬最终寻找到了他个人所信仰的神话。所以,他的成长过程也是一段对信仰追寻的道路。斯蒂芬的神话信仰追寻之路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人类不必拥有相同的神话、意象和象征,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应该共同拥有创造象征的过程。”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一个人只有在不断的成长中寻找到自己的神话和信仰,才能觉得自己的生活有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奈奥米.R.高登博格著.李静,高翔译.神之变――女性主义和传统宗教[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