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本礼仪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本礼仪培训范文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给企业带来的竞争的核心是企业人才资源的竞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使用、调节、激励与控制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投入产出的效率问题来提高企业效益。人力资源成本是指组织为取得或重置人力资源而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使用成本、开发成本和离职成本等方面。科学合理地核算人力资源成本,既能够合理地评价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又能够指导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实现“人尽其用”、“因需设岗”和“降本增效”的目标,不断提高企业的活力。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从招聘开始,总是试图招聘到接受过良好的培训的高素质员工,这样不仅可以为企业节省下一部分培训费用,也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发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期望经过培训后的员工能未来能为企业更好的服务,创造更多的价值。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的招聘与培训环节都会给企业带来投资性收益。本文试图以博弈视角为基点,分析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招聘成本与培训成本二者之间的优势与关系,并给出了二者优化成本投入的主要策略,以期能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未来健康良性发展。
一、人力资源招聘成本与培训成本的基本内涵
1.人力资源招聘成本
人力资源招聘是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寻找与本企业需求符合的专业技术人才来任职。招聘成本是指是为了吸引和确定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所发生的费用。因此,招聘成本就是员工招聘工作中所花费的各项成本。一般招聘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费用:1、直接劳务费。直接劳务费是企业在进行人员招募时发生的招募人员工资和福利费用。2、直接业务费。直接业务费是为吸引和确定企业所需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包括招聘费、广告费、招待费、招募资料费以及管理费用。3、间接管理费用。间接管理费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行政管理费、临时场地设施使用费。一般而言这些费用属于在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中的直接成本。招聘录用的最大收益就在于招聘到适合本企业的,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的人员。对招聘成本适时作出评估可以衡量招聘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将此资料作为根据来计算企业的损失。
2.人力资源培训成本
人力资源培训成本是指企业为使获得的人力资源达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标准(如工作岗位要求、工作技能要求等)而发生的费用。从本质上说,就是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所消耗的资源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增加职工的知识和技能。一般而言包括以下三部分:1、岗前培训成本。岗前培训成本主要包括培训人员与受训人员的工资、教育管理费、资料费用等。这些费用主要是投资于上岗前新员工在规章制度、基本知识与技能等方面,促使新员工不断了解企业的相关规定及文化发展理念,增强归属感。2、岗位培训成本。岗位培训成本是企业为了使员工达到岗位的要求而对其进行培训所产生的费用。岗位培训的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形式。直接成本指的是企业支付的培训人员和受训人员的工资,是在不脱离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所支出的费用。这里的工资主要指在培训期间与这项活动有关的工资支出。在职培训往往会涉及机会成本问题,这也导致岗位培训的间接成本产生。开展岗位培训活动会使相关部门或人员工作效率降低,从而使企业受到一定的损失,这种间接成本实质上也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例如培训指导人员离岗损失费用、被培训人员工作不熟练给企业生产带来的各种管理损失费用等。3、脱产培训成本。脱产培训成本就是对在职员工进行脱产培训时所支出的费用。企业根据发展需要,派遣一些管理或技术类员工脱产培训。一般而言可以脱产培训采取委托其他单位培训、委托有关教育部门培训或者企业自己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以前很多企业习惯消减用于员工培训的费用。随着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者们逐渐认识道科学合理的员工培训对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许多企业还发现培训是有收益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逐渐加大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资。另一方面,培训还有很多隐性的收益,例如受过培训后的员工素质及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增强,不断提高企业良好的声誉。因此,需要衡量培训成本和收益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的收益。
二、博弈视角下招聘与培训成本的关系分析
经济学中的博弈是在承认各经济主体利益的基础上,研究经济主体之间由于策略选择的相互影响而出现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在一场博弈中如果参加竞争的各方具有不同的利益,而这种利益目标的实现又必须取决于博弈另一方行动方案的选择时,博弈的各方为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们在考虑对手各种可能行动方案的情况后,在综合考虑对手的一切可能做法的条件下,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案。
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和培训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般而言,在招聘过程中如果投入的相关费用、时间、精力比较高,相应的选择的应聘人员的素质较高,在进入企业岗位后适应能力及工作效率较高。相反,如果企业花费的招聘成本较低,则招聘的人才进入企业后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大培训工作。因此,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有的严格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这样虽然招聘成本高,但会节省培训时间和成本。而有的企业采取校园招聘策略,招进来的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但却有很好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的积极性,但企业内部可以提供严格和丰富的培训,达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因此,企业人力资源部分究竟把招聘或培训哪个看得更重要对于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运用博弈论的思想来论证二者的关系:
假设博弈的双方为:招聘成本、培训成本,且同时两者都是都追求总体利益的最大化。企业有两种策略:高成本招聘 低培训成本;低成本招聘高培训成本。这样就存在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见表1):
表1 招聘成本与培训成本之间的静态博弈
从表1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培训后的胜任和不胜任这两种结果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有着直接关系。企业对员工的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日后工作中员工自身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不但能从中得到回报来补偿初期的招聘和培训支出,还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当企业花费更多财力与物力去甄选更多的候选人,也就是当企业初期招聘成本大于培训成本时,高质量人才能胜任(低培训成本)时,后期的人员培训投入也会大大降低。反之当企业花费较少的财力与物力去甄选更多的候选人,也就是当企业初期招聘成本低于其培训成本时,对员工的培训费用随之增加,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若出现人才不能胜任(高培训成本)表明企业错误地招聘了一名在将来不能胜任工作的求职者,这将增加额外的成本,例如,浪费了该员工支付的各项费用以及招聘新员工的甄选费用。但一般而言,招聘进来的相关人才经过企业科学有计划的培训都能胜任相关岗位。
三、优化招聘成本与培训成本投入的主要策略
第一,优化招聘成本投入的主要策略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获取优秀人力资源的主要渠道。首先,选用适当的招聘方式。对员工的招聘、选拔是为企业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作好资源储备。选用不同的招聘方式成本也各不相同。企业人力资源招聘都希望用最少的成本聘选到最合适的人才,但企业进行招聘时不应一味追求低成本而降低对员工的各种潜力的要求。选择招聘渠道要根据每个公司的不同情况来制定,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培训的成本核算原则是最好的方案不是最贵的,而应该是最适合学员的方案。因此,各种招聘方式的选择要和企业的招聘成本、时间、对象相匹配。例如,招聘高级人员选择通过猎头公司的方式的效果就相对较好,并且成本也相对比较低;其次,明确招聘计划。科学的人力资源招聘应该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的企业行为。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可以有效降低招聘成本。企业要事先规划好各个阶段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例如,对于应急岗位可以考虑聘用临时工或采取外包的服务方式,而企业的关键性岗位可采用内外招聘相兼形式,保证招聘工作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地按计划实施。第三,提高对新进员工的安置效率。提高了安置效率则安置人员的时间损失就会减少,企业需要支付的安置成本就会降低。对员工进行合理工作安置对于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具有重要影响。因为在选聘后这一段时间企业不仅要支付用于安置新员工的各种行政管理费用,还要承担安置人员因时间损失而发生的费用。
第二,优化培训成本投入的主要策略
人力资源培训成本主要是为了开发员工的潜能。良好的培训条件与大量的培训机会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的加入,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可让新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的关心,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认同感与对企业归属感。企业降低培训成本应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使培训工作产生最大的效益,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为提高培训质量,评估培训过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企业要建立科学、高效、合理的培训体系,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和模式使其成为促进高质量培训的有力手段。例如,员工岗前培训可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企业可多组织选拔性培训,按照严格的选拔标准选出工作业绩较好的员工参加培训,更好地利用企业内部优秀员工的力量开展内部培训,并以此作为奖励机制激发调动员工竞争积极性,加强内部新老员工之间的交流。其次,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满足员工的需求。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活动的第一步。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快,任何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过程中要与当前知识的发展与更新相联系,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针对性,避免产生“新培训旧知识”的矛盾。另一方面,培训内容与受训者要求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技巧相协调一致。不同岗位与不同层次的员工在培训要求、发展潜力和培训时间安排等方面是不同的。因此要对组织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鉴别和分析,但是大多数企业只把员工当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对员工的培训不是建立在了解员工需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所以企业要及时调查企业各层次人员的培训需求。根据员工需求“量身定做”培训计划,匹配出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更具有实战意义的培训,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投资的收益。第三,科学地评估培训效果。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者或培训的组织者应该在培训前期进行调研,对培训后受训人个体行为变化及培训项目概况,特别是对企业的影响进行连续地观察和定量评估,及时分析总结培训效果以获得反馈信息,从而制定出下次的科学培训计划,从而节约下一轮的培训成本。
基本礼仪培训范文2
关键词 非医学专业;循证医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2-0142-03
循证医学(Eidence-based medicine,EBM)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核心思想是所有决策的制定必须建立在最佳证据基础之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循证医学向医学教育领域发展,形成了循证医学教育(EBME),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将循证医学纳入医学生的必修课程[1-2]。在我国,四川大学率先于2000年将循证医学列入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生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教学计划,随后陆续有一些院校将EBM纳入临床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但尚未在非医学类专业本科生中广泛开设。
为了顺应医学教育的发展,教会学生EBM的思维方式,有必要在非医学类专业本科生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决策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潍坊医学院于2009年开始,先后在2006级~2010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等非医学类专业开设了循证医学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探索。
1 课程设计
开课时间 加拿大McMaster大学在1998年系统评价了1966—1995年所有关于批判性评估技巧(critical appraisal skills)学习方面的文章,指出:本科生阶段的学生进行EBM教育效果较好,在实习期间学习效果较差[3]。可见对于学生进行实习前的EBM教育,有助于提前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将开课时间提前到本科三年级第二学期,即学生实习前的一个学期。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循证医学概论;证据的种类、来源和检索方法;循证医学常用的统计方法;Meta分析; 系统评价;卫生技术评估与卫生决策;等等。
教学方法
1)PBL教学法与“三明治”讨论教学法相结合。注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法,充分运用CAI课件,倡导结合真实或模拟案例进行实践和讨论的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和“三明治”讨论教学法相结合,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强调模拟和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互联网资源,开展循证证据查询的实习和训练,使学生能自觉、主动、正确地查找与利用循证医学资源。学会查找EBM证据重要的资源,如Cochrane-Library、OVID数据库、MEDLINE、EMBASE等及国内EBM证据资源,如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数据库(CNKI)等。同时通过上机练习的方式,学会运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
2 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
问卷调查 每学期开课前一周和授课结束一周内,分别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授课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学文献的评价、医学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及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等问题。
统计分析 每份问卷结果录入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项结果的统计采用百分比进行分析,选修前后结果差异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3 结果分析
授课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为管理学院2008级公共事业管理和营销专业共213名学生。选修前后各发放调查问卷213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选修前合格问卷208份,问卷合格率为97.65%;选修后合格问卷210份,问卷合格率为98.59%。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权威医学杂志上的文章,选修后78.9%的学生认为需要进行评价后再使用,且70.9%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掌握了评价文献质量的方法。选修前后的构成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
数据库的使用 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专业数据库的检索能力及数据库的信息筛选能力,选修前后的构成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
在学习循证医学时存在的主要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依次是:评价文献的能力有限,不能正确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批判,占调查总人数的67.23%;信息资源缺乏,占调查总人数的58.56%;统计学知识有限,占调查总人数的51.42%;英语水平有限,占调查总人数的48.56%;缺乏兴趣,占调查总人数的38.24%。
4 讨论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草案)指出:“医学院校必须在整个教学期间实施科学方法及循证医学原理的教育,使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掌握科学研究方法。”高等医学院校非医学类专业学生,特别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承担卫生决策和医学科研工作,因而培养其自主决策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综合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82.5%的非医学类专业学生认为在实习前一个学期开设循证医学较好,因为相关的一些基础课如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等已经学完,而且相应的专业课也基本学完。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更深地理解问题,促进讨论学习,而且对于下学期的实习和未来的“循证”思维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
调查发现,选修前后学生在批判性思维能力、数据库的检索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Imura H. Introducing EBM for postgraduate training[J].Rinsho Byori,2000,48(12):1143-1148.
[2]Cundari A D, Ker N. Inclusion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n colleges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and suggestions for implement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nto osteopathic medical school curricula[J].J Am Osteopath Assoc.,2003,103(11):
基本礼仪培训范文3
关键词:护生;礼仪修养;教育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护生不仅要“知书”,还要“达礼”。许多护生之所以礼仪失范与不懂礼仪知识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情况下“无礼”是由“无知”引起的,好的礼仪修养的养成需要“懂礼”。因此,要通过开展礼仪教育和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礼仪知识、规范其言谈举止[1]。
近年来,我们学校在讲授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的过程中,注重将护理礼仪与基础护理技术两门课程互相贯穿融合,将职业礼仪要求贯穿于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学习重点从仪表仪容、言谈沟通、行为举止三方面入手,在传授知识、培养护生操作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其礼仪修养,收到了潜移默化的良好效果。
一.加强护生的职业思想教育
为进一步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以“建设护理文化、塑造天使形象、我与集团同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要求全体护生积极参与。通过讨论,使护生们清楚地认识到:医院要发展,必须搞好服务,更新服务观念,同患者建立一种主动合作型护患关系;护生要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真正成为护理队伍的后备生力军,必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服务技能。只有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才能为医院和自我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二.加强服务礼仪的规范化培训
1 护理职业的崇高性决定了护士必须是一个人性丰满的人,护生在校期间既要学好护理学相关知识,又要积累丰富的人文科学底蕴。基于此确立了“内炼修养,外树形象”的主旨,确定了开展礼仪培训的内容、步骤及实施方法。
2 规范礼仪对接待门诊、急诊、住院、出院等不同阶段患者时的服务礼仪进行了规范,包括基本礼貌用语、电话礼仪、操作处置礼仪、与患者交谈时的礼仪、与医院内人员交际礼仪及交接班礼仪等,具体到坐、立、行、走、持物等行为的规范化培训。
3 对护生实施了临床前的集中理论学习、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及实践后的综合考核验收三个阶段的培训,帮助护生学会怎样提高自身的人格、气质、修养,怎样利用人文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护理水平来解除患者的痛苦,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
4加强培训的督导和激励为确保护理服务礼仪能够准确、恰当地运用到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培训组织将服务礼仪作为护生实习阶段考核项目之一,深入临床积极督导,每月不定期检查和走访患者,对护生的礼仪服务效果进行考评,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同时制定详细的评选条件、评选方法和奖励办法。此举激发了护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有力促进了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和服务态度的改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三. 护生的礼仪培训需进一步完善
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规范化培训为起点,以持续督导为手段,制定标准,认真组织实施,重在作风养成,形成具有特色的护理服务文化氛围,是加强护生服务礼仪规范并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的关键所在,也是为护理事业培养高品质护理人才的有力保证[3]
为了将来做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护生在学习护理礼仪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1. 仪表仪容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的仪表仪容会引起交往对象的特别关注。由于护士是个有着其特殊要求的职业,要使服务对象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良好的仪表仪容礼仪是不可缺少的。在仪表礼仪当中,仪容是重中之重,礼仪对个人仪容的首要要求就是仪容美,它包括仪容的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而护士上岗时仪容要求着装整齐,发不过肩,统一头饰,淡妆上岗,微笑服务也是其基本的要求[2]。
2.言谈沟通
(1)护士的语言行为人与人交往之间约有35%运用语言性沟通技巧,因为它能清楚地将信息传递给对方。有效的沟通是建立在护士对病人真诚相助的态度和彼此能懂的言语上,护士应评估病人的教育程度及理解力,与便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
(2)语言的规范性语言要言谨、高尚,符合伦理道德。言语要清晰、温和、措词要准确,语调要适中,交代护理意图要简洁,通俗易懂。
(3)语言的情感性语言是沟通护患之间感情的“桥梁”,护士一进入工作环境,就进入了护士角色。护士应热情对待病人,将对病人的爱心,同情心和真诚相助的情感融化在语言中。如晨间护理时,护士应微笑进病房向病人说声“早上好”,我打开窗户交换一下空气好吗?或针对不同情况如您昨晚睡得好吗?这些都是护患之间一种情感的交流。总之“良言一句三分暖,恶语伤人七分寒”。
(4)语言的保密性护患之间应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护士要实事求是地向病人解释病情和治疗情况,因为病人有权利知道。护士可视不同对象不同对待,有的可直言,有的必须委婉、含蓄。对危重病人尽量减少他们的精神压力。特别要注意,护士必须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对病人的隐私如生理缺陷、精神病、性病等要保密,病人不愿陈述的问题不要追问。
3.行为举止
举止是人们在活动或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姿态,又称肢体语言。行为举止得体与否,直接反映出人的内在素养。要做到坐有坐姿,站有站姿,使用合理的肢体语言,并使护生养成挺胸抬头、身材挺拔、举止有度的良好行为习惯,做到文明、优雅、敬人。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在美的方面,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美又高于相貌美。”可见行为举止的培养在礼仪中的重要性。
4.加强学习
学习护士服务礼仪书籍,应用比武手法作为激励手段为使护理服务理念贯穿临床护理工作,进一步将护理服务礼仪根深蒂固,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广学习,更进一步地完善护理工作。通过学习护士服务礼仪专业书籍,如:“护理规范用语与实践”、“临床护理礼仪”等,进行分科分组学习,科室建立服务礼仪督导员,进行监督指导。护理管理者组织比武考核,用情景剧与考核并存的形式对各科进行评比,优胜者进行公示并给予奖励;建立科室护理礼仪规范化画册,将优胜者美丽微笑、优雅形象进行展开学习,用激励手段激发护士对护士礼仪的认识,更进一步的完善护理行为。
基本礼仪培训范文4
企业是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一个企业作为社会组织,在其内部人员之间、企业与外部群体或个体之间都有着大量的人际交往。礼仪就成为构建企业关系、体现企业素质和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形式。员工作为企业的一份子也必须具备企业需要的礼仪素质。1.员工礼仪素质是企业形象树立的基本保障。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包括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整体的印象和评价。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它不仅靠企业各种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条件开发,更要靠每一位员工从自身做起。[1]作为企业应用型人才的储备力量,高职学生的礼仪素养通常以行为表达的方式表现在日常工作之中,企业形象也会通过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展示于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例如,员工在进行营销工作时,通过得体的礼仪可以将企业严谨的工作程序和严格的工作标准传递给客户,与客户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树立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在企业内部也可以通过员工间的有礼有节,建立稳固的组织结构和高效的组织关系,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团结协作的企业形象。2.员工礼仪素质是企业文化提升的内在基础。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企业特有的文化形象。员工礼仪行为是企业文化在企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行为认知和认同,是企业管理制度落地的内在保障。员工礼仪素质提高与企业文化提升可以相互促进,企业文化内涵越丰富,对员工礼仪素质要求越高;员工礼仪素质越高,企业文化提升越顺利。企业文化对员工礼仪素质具有熏陶浸染的作用,一个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会促进员工礼仪素养的自觉提高,会伴随企业化的发展“水涨船高”。
二、高职礼仪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高职学生个人礼仪的缺失。现在,高职学生的主体是“90后”,其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这一代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家长过度的保护和溺爱,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个人意识的膨胀,个人主义盛行,这就带来了礼仪意识生长根基的缺失。以个人意识为转移,以个人感受为标准,忽视他人的意志和感受,瓦解了礼仪规范中尊重他人,礼让他人的根本。于是,校园中不合时宜的穿戴,实习岗位上不符合规范的言行举止屡见不鲜。虽然因为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学生有不同的礼仪素质的呈现,但是“90后”高职学生整体个人礼仪的缺失已是不可忽视问题。2.高职学生团体礼仪的缺失。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对社交需要也是一种本能,高职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对团体社交有一种天然的需求。但是由于个人礼仪意识的缺失,在团体交往中很难自然理解团体礼仪的要求和自觉遵循团体礼仪规范。例如,由于以自我为中心,造成的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诚信、侵犯隐私等,而在宿舍、班级中人际关系的紧张,造成团体礼仪的缺失。进而呈现,对集体的漠不关心,集体观念淡漠,缺乏集体荣誉感,班集体组织松散等群体性团体礼仪缺失。3.高职学生社会礼仪的缺失。人是社会的人不会是真空的人,任何人都不能摆脱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然而社会环境的生存更需要基本的礼仪素质——公共道德素质。遵守社会公德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表现,但高职学生公共道德的缺失也颇为让人担忧。例如在校园乱扔垃圾、破坏公物,在教室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上课时随意走动、进出教室等现象,在高职院校中随处可见,究其原因还是把社会公德放在了个人利益之下,造成了公共道德礼仪的严重缺失。[2]当这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难以避免的出现不遵守职场礼仪,不尊重领导同事,甚至违反工作纪律,破坏企业形象的现象了。
三、提升高职礼仪教育适应性的途径
基本礼仪培训范文5
一、铁路车站客运服务礼仪的内涵
想要了解铁路车站客运服务礼仪的内涵,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服务礼仪?服务礼仪就是员工在工作岗位上通过言谈、举止、行为等,对客户表示尊重的良好的行为规范。服务礼仪是体现服务的具体过程手段,使无形的服务有形化,规范化,系统化。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是指为满足旅客和行李包裹托运人、收货人的需要,凡从事铁路旅客运输业务及与铁路企业签订合同,在站车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与旅客、货主接触的活动和其内部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铁路车站客运工作内容,包括班前准备、交班作业、候车室作业、软席候车室作业、贵宾候车室作业、站台作业、出站口作业、给水作业、问询作业、广播(监控)作业、遗失物品服务作业、计划作业、售(退)票作业、行包作业等。
由此可知铁路车站客运服务礼仪就是职工在铁路车站的客运工作岗位上为满足旅客和行李包裹托运人、收货人的需要,通过言谈、举止、行为等,对旅客表示尊重的良好的行为规范。车站客运职工的服务行为包括在服务过程中遵守的服务道德、服务语言、服务态度、服务仪表、服务技能、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纪律和为旅客提供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站、行、坐等基本素质。有形、规范、系统的服务礼仪,不仅可以树立车站职工和铁路企业的良好形象,更可以塑造受旅客货主欢迎的服务规范和服务技巧,能让车站客运职工在工作中赢得理解、好感和信任。简单地说,铁路车站客运服务礼仪就是车站客运服务人员在工作场合适用的礼仪规范。
二、铁路车站客运服务礼仪培训的必要性
让职工学习和运用礼仪,已不仅仅是自身形象的需要,更是提高铁路企业社会效益,提升铁路企业竞争力的需要。近年来铁路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开行了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等高端产品,服务礼仪水准有较大提高,但铁路车站客运服务礼仪水准依然变化不大。以我站的实际情况为例,目前的职工队伍状况是客运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对服务礼仪的认识不高。沈阳铁路局车站为一等站,目前客运职工中50岁以上74人,占客运职工总数的31%;41~50岁之间客运职工104人,占43%;31~40岁之间客运职工33人,占14%;30岁及其以下客运职工30人,占12%。初中文化占客运职工总数的52%,高中文化占12%,技校中专占29%,大专及以上文化占7%,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直接影响服务礼仪行为,多数职工只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文明用语,站姿坐姿要求等内容,对服务礼仪更多的内容没有了解,更谈不上掌握和灵活运用。与高铁和动车组列车乘务人员的服务礼仪相比有差距,与交通运输行业中在服务礼仪方面做得较好的航空空乘人员相比差距更大。从铁路旅客运输的市场定位分析,铁路的产品价格与航空业不能相比,我们的服务与航空服务不能相提并论,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服务业的要求只能越来越高,相应地对服务礼仪的要求也只能越来越高。要想使服务礼仪达到更高的水平,在当前无法马上改变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职工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下,铁路车站对岗位上的客运工作人员进行服务礼仪专项培训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符合时代和铁路发展的需要,能促进和提高铁路窗口的工作质量。
三、铁路客运服务礼仪采用的方式方法
1.培训方式上可以利用本单位的培训机构对职工进行客运服务礼仪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利用本单位的培训资源优点是:对人员熟、情况清、掌握准,培训时便于更好地针对每名职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培训,而且充分利用了本单位的教育资源、费用最少。缺点是:本单位缺少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教师,导致培训效果差。改进方法为:可以聘请院校的专业教师到单位授课。校企联合培训,特别是与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对职工进行更专业化的培训。这种培训方式的优点是:教师知识结构更专业、学习气氛更浓厚。缺点是:工学矛盾不好解决,费用较高。改进方法为:可以在旅客运输淡季采用,职工分班分组轮训。在当今新技术广泛运用的有利形势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新技术对职工进行服务礼仪的培训。互联网等网络远程教育的优点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很方便地满足职工即时的和不同步的学习需求,职工在家可以随时学习;可以自学、集体交流和教师讲授;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缺点是:年龄偏大的职工使用不熟练,适合学习自觉性高的职工。以上几种培训方式在实际操作时可以互相补充,综合运用,以期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
2.合理的培训方法。一是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通过以上方式,由专业教师对客运服务礼仪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讲授服务礼仪的含义、目的、内容、标准,从仪容仪表、站姿坐姿、动作、神态、表情、语言、具体场合的运用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刻领会服务礼仪在我国这样的礼仪之邦的重要性,使职工对客运服务礼仪具体作法有初步认识。二是教师对所讲理论知识进行演示,让职工通过亲眼观看教师演示领会服务礼仪的具体做法和规范。三是职工进行行为模仿,自身按要求去做,让教师和同伴观看后给予指正。四是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培训所学的服务礼仪,体会在车站不同的工作场所、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服务对象应如何运用服务礼仪。五是对服务礼仪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每班进行交流,共同分析,达到职工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铁路车站客运服务礼仪培训注意的问题
1.服务礼仪的培训要充分调动职工的学习主动性。有人说:“一个人真正能学到的东西是他有所求的东西”。简单的培训是一种外力,这种外力作用于成年人身上,效果往往不如主动学习好。面对一个平均年龄45岁的团队,被动将知识灌输给职工的效果不会有激发起职工主动学习积极性效果好。首先要让职工认识到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车站多数的客运职工是非常珍惜自己的岗位,自身有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更高的知识技能完成本职工作的愿望,想提高工作质量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只有让职工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激发职工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在他们的内心真正需要这方面的知识的时候适时地进行服务礼仪方面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获取更多的服务礼仪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帮助职工更好胜任本职工作。
2.铁路车站客运服务礼仪培训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搞一阵风。铁路车站客运服务礼仪的培训重在实践,要在理解服务礼仪内涵、掌握服务礼仪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经常不断地加以训练,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3.服务礼仪培训需要资金的投入,因此必须得到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支持。按照中央的部署,铁道部党组决定在全路客运窗口深入开展“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目的是提高铁路服务质量,更好地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铁路的期待,提高人民群众对铁路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服务礼仪培训可以使“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去,此时进行服务礼仪培训花的钱可以说是钱花在刀刃上,只有单位主要领导目光长远,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和保证。
基本礼仪培训范文6
【关键词】职业院校 礼仪技能教学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59-02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礼仪技能教育正日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关注,尤以职业院校最为明显。各职业院校基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需求,纷纷开设了礼仪技能课程。然而,诸多问题的存在导致职业院校礼仪技能教学陷入窘境,这种状况已经受到不少研究人员的关注,学界一致认为必须对职业院校礼仪技能教学进行改革,为礼仪技能教学顺利走出窘境寻找新的出路。
一、职业院校礼仪技能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效果不明显
经过多年的礼仪技能教学,职业院校校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不文明和欠文明现象,有些甚至出现在礼仪技能实践教学过程中。这说明,职业院校礼仪技能教学的效果是不明显的,仍有待提高。
(二)教学内容保守单一
职业院校在整体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保守单一,表现出明显的功利目的。礼仪技能的教学在多数职业院校都是安排在就业指导课程中,以一个准专业的模块出现。因此。礼仪技能教学在这些院校里其实就是以求职礼仪技能教学为核心的,礼仪技能教学的内容被人为地、偏执地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过于功利化。一般来说,教学内容和范围的限缩,应该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但正如前文所述,教学效果却并不明显,所以限定礼仪技能教学内容和范围并非明智之举。礼仪技能教学内容不应该屈居就业指导课程某一模块的地位。职业院校的教学以就业为导向是合理的,但以就业为导向不表示礼仪技能教学的内容就应该限定在就业指导范围。礼仪技能教学究其实质是属于学生综合素养教育范围的,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脱离素质教育框架谈礼仪技能教学,人为地将礼仪技能教学与素质教育割裂开来,是一种方向上的错误。将礼仪技能教学内容限定在就业指导范围内,弊大于利。
(三)师资力量薄弱
笔者就职业院校礼仪技能教学师资情况对所在学校周边的职业院校进行过调查,从结果看,各校均很少有礼仪技能教学的专任教师,甚至有的院校连名义上的礼仪技能专任教师都没有。教师往往属非自愿被安排授课,多数是暂时无法安排教学任务的教师,尤其是那些专业整合后被淘汰的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年龄整体偏大、学历偏低。有少数是从没有专业、职称、职务或学历优势的艺体、思政等教师中抽调出来的。这些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礼仪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经过必要的转岗培训,创新能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都有待提高。而且,取得礼仪培训师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者为数极少,“双师”比例极低,这与现今社会对职业院校礼仪技能教学的期望极不匹配,与实现礼仪技能教学目标的师资要求相去甚远。
二、职业院校礼仪技能教学的对策
(一)科学重构教学内容
就礼仪技能的功能和教学目标看,礼仪技能教学内容宜分为两个模块,即公共模块和专业模块,两个模块又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为若干子模块。公共模块内容所有学生都要学习和掌握,专业模块是针对礼仪技能有特殊或更高要求的特定专业而安排的,因专业而异,但并非所有专业都有必要开设专业礼仪技能模块。
公共模块旨在帮助学生外塑形象,内炼修为,提高综合素养。通过公共模块的学习,学生培养宽容、理解、诚恳、谦逊的态度,练就讲究礼貌、谈吐文雅、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的行为举止,具备得体地处理内部和外部各种事务、在工作中协调与上下级和同事间各种关系的基本礼仪技能。公共模块按工作场景应包括如下子模块:接待礼仪、办公室礼仪、商务酬宾礼仪、差旅礼仪、商务活动主持礼仪等。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在公共模块中安排涉外礼仪与礼俗的教学内容。从功能方面看,公共礼仪技能教学的内容应至少包括语言礼仪技能、行为礼仪技能和仪态礼仪技能。
专业模块则只对部分专业有特别意义,例如文秘专业学生对礼仪技能的要求比机械专业学生相对可能要高些。针对这些对礼仪技能要求高或者特殊的专业,需要单独研究专业模块的设置,对于该模块的子模块的安排当以岗位需求为基础,可以考虑将这个模块安排进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就业指导中个性指导的内容。
两个模块的设置,能较好地适应不同专业学生对礼仪技能的不同要求,也能较好地促进教学人员从事不同层次的教学与研究,促进教师在礼仪技能教学领域也做到术业有专攻,进而提升教师整体的教学能力和素养。
(二)以强化实践为目的,丰富教学形式
1.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充分运用各种可用载体营造礼仪氛围。礼仪技能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不仅表现为单纯的课堂教学和相关的实践教育活动,还表现为其他多种形式。应充分运用各种可用载体营造礼仪氛围,将礼仪技能教学和学校的常规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完美地结合起来,采取可持续的教学形式,提高礼仪技能的教学实效。
首先,将礼仪技能教学和学校的常规管理相结合,培养学生尊崇规范的意识。以开设礼仪技能课程为基础,以“文明做人”为主线,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常规管理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将礼仪技能教学和学校的常规管理结合起来,重在教育学生明白规范之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礼仪其实就是一种规范,是个人道德修为、文化涵养和交际能力的外化形式。这种形式实质是从礼仪的规范属性出发,尝试从源头解决问题。
其次,将礼仪技能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现代社会各种资讯泛滥,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日益明显,而学生的识别能力非常有限,所以环境的营造就特别重要。职业院校学生礼仪技能教学也可以通过环境配置的方式进行。这里的环境配置其实可以通过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来实现。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孕育学生的文化意识,而文化育人又是自在化、生活化的教育形式。文化氛围愈浓郁,愈有利于学生文化品格的自觉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坚持正确导向,坚持营造人文氛围,注重发挥校园活动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坚持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举行礼仪技能竞赛、举办人文素质讲座等方式,有效、无缝地融入礼仪技能教育。
再次,将礼仪技能教学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现代社会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整体素质良好的人,方能具备竞争优势。礼仪技能教育,从本质上说属于素质教育。礼仪技能教学也应因材施教,要求学生从小处着眼,不断丰富自己的礼仪技能。学校应结合形势,针对性地开展相关讨论活动,督促学生全面树立竞争意识,提高文明素养,养成文明
习惯,形成健康人格,进而增强综合素质。
最后,利用网络优势,开展礼仪技能教育。学校可通过在校园网上建立礼仪专栏,设置娱乐、欣赏、互动等版块,在网上进行礼仪技能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专栏过程中进行体验,通过现代网络渠道感受礼仪文明修身的氛围,从中接受礼仪技能教育,提升礼仪技能。
2.丰富礼仪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升礼仪技能。职业院校礼仪技能教学的根本宗旨并不在于使学生获得多少礼仪知识,而在于使学生习得礼仪技能。而技能的习得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实践,因此应丰富礼仪实践活动。
首先,组建经济实体,为社会提供礼仪服务。学校成立礼仪服务实体,采用公司或者其他的企业形式,承接校内外各种礼仪服务业务,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而非模拟的礼仪服务工作场景,可以满足学生礼仪技能实习、实训等实践的教学,学生也可以因此而创收,整体收获是多重的,远比模拟性的实践教学效果明显。
其次,组织礼仪技能竞赛,提高教学实效。礼仪技能竞赛其实就是一种赛场教学法,是根据礼仪技能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参加礼仪技能比赛,将教学场所从教室移至赛场,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都能体验和感受,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礼仪技能的兴趣,教学与竞赛紧密集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高教学实效。组织礼仪技能竞赛过程中,很多人只看重竞赛的结果却忽视赛前和赛后的过程,认为赛前和赛后阶段并不重要,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赛前和赛后阶段恰恰是礼仪技能竞赛的最重要的阶段。赛前的指导、演练和赛后的总结、修整较之赛场当中的切磋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礼仪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礼仪技能竞赛的过程就是礼仪技能形成的过程。
最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礼仪实习,完善和发展礼仪技能。学校应积极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安排学生到校外单位进行礼仪实习,使学生在交际活动中运用所学礼仪知识和技能,亲自体验和感悟,在实习中强化学过的知识,同时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为礼仪技能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奠定基础。在校外实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勤问、勤练、勤总结,教育学生不必刻意关注实习期间所谓的报酬和其他经济上的收益,使学生明白实习最主要的是在真正的场景中历练自己,是在学习和验证如何工作。
(三)组建稳定、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礼仪技能教学其实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并非任何人都可以胜任。要强化教学效果,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前提。各职业院校应重新认识礼仪技能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逐步建立专业的礼仪技能教学团队。教学团队采用专职教学人员和兼职教学人员结合的形式,但所有教学人员均需为专业人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教学团队,必须对团队成员进行礼仪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校内的专职人员可以通过送培、挂职锻炼等方法进行培训。鼓励团队成员参加相应的礼仪技能培训资格的培训,争取获取全国性或行业性的礼仪技能培训师资格,争取所有成员都能具备“双师”素质。选聘校外的兼职人员时需考察其实际的行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只有礼仪行业的专家或专业人士并且具备相应教学能力的人员才有资格成为礼仪技能教学团队的兼职成员。
建设教学团队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稳定教学团队。稳定礼仪技能教学团队应解决好专(兼)职教师的系列归属和职称评定方面的问题。应尽快明确礼仪技能教学人员纳入哪个系列,不管这类教师是归人思政系列还是归人教育大类,都应予以明确。这表面看来是一个“名分”的问题。实际上是礼仪技能教学队伍能否稳定的最基本的问题。北京市将高校辅导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普通教师分离开来,建立独立的考评体系的方法,为解决礼仪技能教学人员的系列归属和职称评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