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1

关键词 小学生 社会退缩 特点 亚型 影响因素 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对儿童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当今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除了认知、技能方面的教育之外,如何做一个“社会人”也是儿童教育中关注的重点。儿童的交往行为对其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儿童的社会化、个性与品德的形成、情绪情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学习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会退缩儿童由于其在社会交往情境中的挫折经历或其它原因导致社交能力缺失,这种缺失反过来又影响他们的交往活动,最终形成社交孤立状态。而且社会退缩行为如不及时加以干预与训练,会持续到成年期,对他们的行为功能的发挥造成严重障碍。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在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

1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的概念概述

社会退缩行为被看做是内化行为行为问题,对它的研究起源于发展病理学的进展,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个体行为的不适应原因和过程”成为发展病理学的新领域。80年代以后,关于社会退缩行为的研究日渐增多,但是,对社会退缩的概念界定,至今没有得出统一的标准。社会退缩行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幼儿或中小学生,而且一般认为,社会退缩是指在社会环境下,游离于他人之外的独处行为。Rubin等(1993)用“抑制”定义儿童在新异环境中的敏感和害怕行为,用“社会孤独”来形容遭到同伴排斥的幼儿的孤独行为,但杨光辉等(2008)年提出社交退缩与社交孤立不同,前者是个体自愿、主动的脱离交往群体,没有对群体造成损害和干扰;后者是个体被群体所排斥、拒绝,被动地处于交往群体之外。

郑淑杰(2005)根据Rubin1993年提出的社会退缩的概念,把社会退缩定义为孤独的行为,泛指跨时间、情境,在陌生与熟悉社会环境下表现出来的不与他人交往、独自游戏、消磨时光的行为和活动。社会退缩也称为退缩行为或行为退缩,指在群体背景下儿童独自玩耍的行为,但常与抑制、害羞和社会性孤独等属于混用,但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退缩儿童在同伴互动中比较自我为中心,较少使用语言互动,施动行为积极性不高,且难以获得积极的反馈,与同伴互动的成功率也比较低。 “社会退缩”与“被拒绝”、“被忽视”相比,强调的是一种主动行为,是儿童主动从社会活动中退出来,是儿童拒绝与他人交往,而不是被他人拒绝。

2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社会退缩行为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儿童社会退缩行为会预测青少年社交障碍,进而预测年轻的成年抑郁症。父母对儿童所施加的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小学生社会化有很大的影响。

关于社会退缩的亚型,不同的研究者得出了不同的分型。由于社会退缩不像攻击行为那么明显,因此早期的社会退缩行为并没有引起教育者的注意,只是将它视为“听话的表现”,研究很少,之后Rubin(1982)首次将社会退缩分为“安静退缩”和“活跃退缩”两种亚型,而Coplan(1994)采用方差分析将儿童社会退缩分为矛盾害羞和弱社交两类。有的研究更加深入地对社会退缩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三种亚型,如Asendorp(1990)从行为、认知和动机的角度将社会退缩分为主动退缩、被动退缩和沉默行为。而孙玲等人(2004)则将社会退缩分为安静退缩、活跃退缩和焦虑退缩。Harrist等人(1997)又增加了第四种―悲伤沮丧,但未进行讨论。迄今为止,只有主动退缩和被动退缩两种类型得到了普遍认可,对其他类型分歧较大。

影响社会退缩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研究者主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讨论。内部因素主要为生理特点、认知模式和动机。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和同伴。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是通过亲子间互动来完成的,不安全依恋与行为退缩有关且能对其进行预测(郑淑杰等,2005)。最新研究表明亲子依恋和自我知觉对4-5岁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具有预测作用。可见父母对儿童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将对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有研究试图通过干预来改善退缩儿童的状况。干预的对策主要有社会技能训练,以提高儿童的互动能力;将退缩儿童与社交能力好的儿童配对,后者提供榜样;让退缩儿童参与学校各类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提高互动动机;安排乐群和社交能力好的儿童主动与退缩儿童互动等。干预不仅要聚焦于训练社会技能,而且要调节情绪;不仅要让熟悉和非熟悉的同伴参与,而且让教师、家长等相关人员介入。

综合国内外研究,有关社会退缩行为的研究成果还不多,对社会退缩行为的调查缺少数据报道,而且关于社会退缩的干预如技能训练和游戏也只是针对退缩行为本身,而很少考虑儿童成长环境,缺少生态效度。对社会退缩儿童的各种亚型特点和成因的研究不足,不同的社会退缩儿童是否有文化差异和地区差异等,几乎没有研究。众多研究儿童社会退缩的成果多是横断研究,几乎没有纵向追踪研究成果,导致很多问题(如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稳定性)不能更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陈会昌,张越波.两岁儿童的行为抑制―非抑制特征[J].心理学报,2000(4).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2

关键词:人格 能力 性格 需要 人力资源 激励

所谓人格,是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也称为个性,包括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性两部分。其中人格心理特征包括性格、气质、能力,是人格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人格倾向性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人格结构中较活跃的成分,决定着个体的趋向和选择。

人力资源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内在潜能,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绩效,达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而激励的难点在于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存在:不仅存在年龄、性别等外显差异,还存在人格方面的内隐差异。人格差异体现了人与人根本的不同,通过分析使能管理者更加理解和尊重个体,在人力资源激励中能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文选取人格的能力、性格、需要这三部分进行阐述,其意义在于:了解个体的能力对于企业至关重要,是判断“能为企业做什么”的依据;个体的性格不同,选择的激励方法也不同,性格是判断“适合什么激励方式”的依据;“需要”是从个体需求的角度判断“想要什么激励方式”的依据。

一、能力、性格、需要的定义及理论

1.能力的含义及能力结构理论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该定义有两个要点:第一,能力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能处理好员工与公司,员工与员工间的各种关系;公司管理者不仅需要对下属进行工作指导,还需要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等。第二,能力是一种个性的心理特征,即使两人都具备同样的能力,但仍存在着高低之分,需要进行比较和甄别。

把能力看成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复杂结构,形成了能力结构理论。20世纪初,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大量与能力相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能力二因素理论。他认为能力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两个部分组成。一般因素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又称为普通能力,适用范围广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等;特殊因素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又称为专门能力,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如数学能力、体育能力、绘画能力等。

2.性格的含义及内、外倾性格理论

性格是一个人在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是在与客观世界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会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下表现出来。

1913年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提出了内倾型和外倾型性格理论。荣格认为,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可以指向内部(内倾型),也可以指向外部(外倾型)。内倾型的人,重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好沉思、善内省、谨慎、易害羞、爱独处,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外倾型的人重视外部世界、活泼开朗、爱社交、自信、勇于进取、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

3.需要的含义及需要层次理论

人为了求得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如食物、衣服、睡眠、人际交往等。这些条件是不可缺少的,缺少了就会给人造成机体的不平衡感,使人产生对所缺东西的欲求,这种欲求就是人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所著《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需要: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关,包括饮食、休息、排泄、性等,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种系发展的需要;安全需要:是人对生命财产安全、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需要,如结交朋友,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得到相互关心和交流,希望爱别人也渴望被人爱,希望获得家庭温暖等;尊重的需要:希望有实力,有成就,有信心,能胜任,同时也希望有名誉和威望,得到他人赏识、重视和高度评价;自我实现的需要:位于需要层次最高峰,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

二、某药店人力资源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1.药店概况

成都某某药店是一家以经营中药材为重点,并设有名老中医馆的药品零售企业。药店成立于2009年底,占地面积700平方米,目前有员工20人。药店周边有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商用、民用楼盘,客流量较大;地处成都市二环路旁,交通便利;周边同类药店少,从药品质量、店面装修以及规模来看具有优势。经过两年的运营,药店并非像最初设想的那样稳健发展,因此急需理清问题、分析原因并找到改善措施。

2.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药店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的现状及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笔者在得到药店管理者许可后对药店进行了一次全员的问卷调查。药店共有员工20人,除去换班休息的3人及休产假1人,共有16人参与调查。发放问卷16份,回收率100%。为确保调查的有效性并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调查采用匿名方式填写。运用Excel2007版本统计软件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关于工作积极性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3

关键词: 儿童 社会性退缩 综述

社会化是儿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所必须不断内化的过程。而社会交往是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社会退缩却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儿童社会化进程,对儿童自身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如发展病理学观点认为,社会退缩是控制社会失调的例证或被看做内隐行为问题,是儿童发展的危险因素,与青春期甚至成人早期的问题行为有关[1]。它产生的不良后果会导致家庭内部产生矛盾,形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对国家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此近年来关于儿童社会性退缩已经成为儿童成长的热点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虽然近年来我国该领域研究不断加强,但是还是有待于深化研究。本文拟对近年来关于儿童社会性退缩研究进行梳理,并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退缩的概念

至今研究者在社交退缩的概念上仍没有达成一致。早期研究者对其概念界定有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是从行为描述角度来定义社会退缩,认为“社会退缩”是一种交往频率低的独处行为[2],即把具有社会退缩儿童定义为那些自愿地、以低于正常的频率与同伴交往的儿童。并认为社交退缩源于儿童的害羞、抑制性等气质特点或社交焦虑等内隐性困难[3]。

另一种观点是从社会学角度把“社会退缩随”界定为低水平的同伴接纳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绝[4],认为儿童的社会退缩原因是缺乏交往动机、害羞、害怕,或者是行为的攻击性导致同伴群体拒绝与他们交往。但后来有学者对这两种方法的相关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相关程度并不高,社会测量中的被忽视儿和被拒绝儿童并不等于社会退缩儿童。之后人们更多地采用行为描述的方法来界定社会退缩。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童年期社会退缩行为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研究表明,行为退缩是一种多维度结构,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气质和动机属性,很大程度上被视为由于心理上过度控制而作出的行为反应,并且这种结构随儿童年龄和社会背景的变化而转变[5]。

二、社会退缩的研究方法

社会退缩行为研究近年来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评价法两大类。

其中观察法主要包括对儿童在经过研究者精心设计在一定的试验控制,一定的场所(如行为观察室)下进行观察,即实验观察法,以及在儿童熟悉的自然环境下通过无干扰参与进行观察的自然观察法。其中多数研究采用鲁宾等编制的《儿童游戏行为观察量表》,这一量表把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嵌套在社会参与分类中,通过界定社会退缩的操作定义――所有形式的非交往游戏和单独行为,从而记录儿童不进行任何游戏的无所事事、观望行为和单独活动,并采用时间取样的方法。

评价法主要包括教师评价法、父母评价法。其中教师评价法主要采用学前儿童游戏量表(操作定义和行为指标与观察法相同),根据儿童活动场的所略有改动。此外,也有一部分研究者采用加利福尼亚儿童Q分类问卷,采用其中的“害羞―抑郁”维度[6];父母评价多用于考察儿童的气质特点,用于社交性抑制的研究。

三、社会退缩的分型及类型间关系

(一)社会退缩类型

经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分析整理,发现研究者们近些年来以鲁宾1982年提出的“安静孤独”、“活跃孤独”两种类型,和艾森道夫1990年在鲁宾研究基础经过深入剖析从而分离出的“沉默寡言”型为基础,经过持续的临床实验研究并结合我国具体文化特征,最终提出了我国儿童社会退缩类型,目前普遍公认的三种儿童社会退缩类型为:安静退缩型;焦虑退缩型;活跃退缩型。

1.安静退缩型:是指有同伴在场时儿童独自的、安静的探索活动和建构活动,通常是一种久坐不动的独处行为。从社会交往的动机来讲,在儿童早期,安静退缩行为源于儿童较低的社交趋近动机而不是较高的社交回避动机,反映出儿童对物比对人更感兴趣[7];但到儿童中、后期,陌生同伴面前的安静退缩行为逐渐与儿童的行为抑制性相联系,研究者指出,在儿童中、后期安静退缩行为可能成为抑制的儿童应对其内心焦虑的一种方式。

2.焦虑退缩型:具体指儿童的无所事事和观望的行为。研究者认为这种行为反映了趋避式动机冲突――既想参与又怕参与同伴活动,从而表现出了儿童羞怯、抑制、拘谨等气质特点。其根源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抑制性气质,这种气质的儿童在陌生环境中表现为抑制、害羞,不能与他人很好互动;二是负面评价期望或不利的交往地位,如被拒绝和被忽视的儿童。这种行为最后可能发展成为交往焦虑[8]。

3.活跃退缩型:表现为频繁、夸张的独自游戏,包括喧闹、重复、攻击和多动的行为,以及夸张的戏剧性表演。该类儿童喜欢参与同伴互动,交往趋近动机高,回避动机低。但由于冲动、不成熟的行为,因而常被同伴拒绝,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这种活跃退缩的行为模式。

(二)社会退缩类型的关系

研究者发现在儿童早期,焦虑退缩与安静退缩和活跃退缩彼此没有关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陌生同伴面前的焦虑退缩行为逐渐与安静退缩联系在一起,出现了两种形式的社会退缩相融合的趋势。随着儿童早期到儿童中期的发展,三种退缩行为均普遍减少,且安静退缩、焦虑退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活跃退缩不稳定[9]。

四、社会退缩产生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与生理基础因素

许多研究发现,儿童的抑制性气质可以预测以后的退缩行为[10],鲁宾也认为社会退缩可建立在抑制性气质之上。因此两类研究应该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关系[11]。早期,凯根和他的同事经过对抑制性气质生理基础的研究,得出婴儿的气质在社交退缩的发展中是一个遗传的病因因素。他认为一些婴儿出生时就有一种生理特征,这种特征使婴儿在遇到陌生的环境时表现出害胆怯和害怕。婴儿时期两种行为的结合可以预测后期的抑制:一种是高频率的身体运动,一种是在陌生环境中经常啼哭。鲁宾指出这些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社交退缩的发展。内在的社会化和早期关系的相互作用使儿童逐渐产生不安全感,使他们逃避所面对的社会环境。这些研究说明,抑制性气质和社会退缩具有一定的生理基础,情绪调节能力不佳容易处于紧张和压力下,从而出现退缩行为。

(二)早期亲子关系因素

我在此处所指的亲子关系是儿童早期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依恋关系。依恋只最初的情感连接,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具体可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性依恋。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化进程起源于他们与家长建立的最初关系。当双方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可形成安全性依恋,从而促进儿童社会探索与同伴互助,并一步促进社会情感和能力的发展。相反,如果关系建立不好而形成反抗性依恋,儿童将建立起不愉快、不负责任、不喜欢探索周围环境的行为模式。实证研究表明,反抗型依恋的孩子在2岁时比同伴更容易烦躁更脆弱和社会抑制,容易被他们的老师评价为依赖、无助、紧张和恐惧,在4岁时缺乏信心和果断,在7岁时被观察为社会退缩。有研究发现,反抗型依恋与行为退缩有关且能对行为退缩进行预测[12]。

(三)家庭因素

近年来研究表明影响儿童社会社会性退缩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教养方式、家长个性和家庭结构。

其中教养方式对儿童影响最大,它包括教养观念、教养策略及教养类型。在教养观念上鲁宾和梅尔1989年的研究得到这个结论。若父母认为社会技能不重要,则他们的孩子在实现社会目标过程中更容易哭,解决社会问题的成功率低。在同伴交往中,如果母亲认为儿童的社会技能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那么儿童则表现为缺乏自信,成功率低。教师对这些儿童的评价是焦虑、害怕、退缩。另外,如果父母采用硬性掌控策略如指导、重复自己的要求、恐吓等将不利于儿童自己解决人际关系问题。鲁宾和梅尔1990年的研究也验证了硬性掌控策略更易造成儿童退缩行为。在教养类型方面,权威性、放任型和溺爱型相比民主性更易出现社会退缩行为。

由于儿童期儿童的身心结构决定儿童接触信息量少、活动范围小得特征,使得父母行为和个性对儿童具有很强的参照作用。研究发现,生活中父母内向畏缩、胆小怕事、易紧张焦虑等性格,也会在子女身上再现,这说明家长的退缩表现常会起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13]。

另外,对单亲离异等家庭结构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家庭结构的完整也是儿童正常社会化的的有力保证,而单亲家庭更易使儿童产生社会退缩行为[14]。

(四)社交因素

影响儿童社会退缩的社交因素主要包括父母关系、同伴关系和教师关系。

由于前文已经阐述了儿童与父母间关系对社会退缩的影响,此处将不再赘述。对于同伴关系因素,艾森道夫(1990)曾经指出,儿童的同伴关系,以及他们对这种关系的感觉中介着儿童在社会或陌生情境下的行为。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具有社会退缩行为的儿童往往是那些在同伴交往中被拒绝或被接纳的个体,因此他们常伴有低的自尊水平、焦虑及羞怯。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包括该类儿童在交往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交往技能和行为被动及退缩,另外由于被同伴拒绝后造成的心理伤害也能进一步强化他们的退缩行为。

就师生关系而言,相比前两个因素,研究力度相对较浅。不过近年来,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行为恰当程度。研究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与儿童的社交能力及自信心有明显的正相关。那些受老师信任和赞扬的儿童往往表现出社会交往能力强并且富有自信。而那些被老师忽视甚至责罚的儿童伴有社会性退缩行为的数量明显大于与老师建立起良好关系的儿童数量。

五、社会退缩的干预研究

目前国内对社会退缩的干预研究还比较欠缺,但近些年来随着该领域的深化证实社会退缩是可以被矫正的。

具体研究主要是从心理学操作技术着手,包括以行为主义为基础的优化交往空间法、行为模式专训法[15]和阳性强化法的研究,以认知主义为基础对人际关系认知法[16]、情感情绪针疗法[17]的研究。

此外,近年来研究游戏疗法对儿童社会退缩的矫正也逐渐成为热点。游戏治疗强调在预备的环境中,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克服自己的问题,可用于社交退缩矫正。近些年来,随着游戏治疗的应用和发展,心理学家们认为通过游戏给儿童创设一种温和、信任及自由的环境,让儿童在游戏中察觉自身存在的问题,挖掘自己的潜力,从而发生内心世界的变化[15]。针对社会退缩儿童的治疗和矫正主要为集体游戏矫正,这种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治疗者运用直接、主动的方法,在一种生动有趣的集体游戏氛围里,通过社交技能训练使儿童掌握社交技能。

六、现有研究的评述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一)评述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研究儿童社会性退缩是以国外研究为基础,通过结合我国国情和国内儿童的具体特征,逐步深化发展的。研究经历了由浅入深、由模糊到具体、由“拿来”到“中国化”、由单因素到多维度的发展历程。

虽然以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在有些研究内容上还未达成一致,但心理学家对于研究的许多方面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儿童社会退缩的概念是从行为描述和社会学角度来界定的;儿童社会退缩类型主要包括安静退缩、焦虑退缩和活动退缩三种分型;稳定性方面,认为儿童社会退缩是从低到中等的稳定性;儿童社会退缩影响因素既有先天因素又有社会因素;并且证实社会退缩说可以得到矫正的。而这些研究成果也将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展望

纵观儿童社会性退缩的研究历程,针对儿童社会退缩研究的不足和目前国内的研究趋势,未来研究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儿童社会退缩的概念首先应对其进行进一步探究。这将促进社会退缩研究中行为指标的统一,从而促进研究的标准化,提高儿童社会退缩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2.加强儿童社会退缩的纵向研究。这样可弥补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早期和以横向研究为主的不足,从而纵向、全面考察儿童社会退缩的心理机制及情绪变化。

3.扩大对社会退缩儿童的矫正研究。该研究的加深不仅可弥补目前在该领域的缺陷,更重要的是他的研究成果对社会退缩儿童的治疗具有深远意义,从而促进儿童更好地发展。

4.针对文化与性别差异研究的不足,从复杂的理论视角探讨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性别对社会退缩儿童的影响也可作为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5]侯超,孙文瑶.儿童社会退缩的研究述评.产业科技论坛,2006.12,(12):125-126.

[2][8]叶平枝.儿童社会退缩的概念、分型及干预研究述评.调查与研究,2005,(11):22-24.

[3][7]孙玲,陈会昌.儿童社会退缩亚类型及社会适应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04.12,(3).

[4]胡宓,蔡太生.自我意识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3).

[6]马丽萍.儿童期社交退缩研究综述.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0,9(2):10-11.

[9]孙玲,陈会昌.儿童早期到中期社会退缩行为的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

[10]侯静.儿童2―7岁间的行为抑制性及其与家庭教养、学校适应的关系[D].西安: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2003.

[11]叶平枝.儿童社会退缩影响因素及发展路径研究.广州大学学报,2008.11,7(11).

[12]郑淑杰.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因素、亚类型及其行为适应[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3][14]邹先云,冯维.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原因与对策.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6.6,23(2).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4

一、“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是相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据中国家庭调查,每周纠纷在两次及以上的:30岁以下组占52%,30—45岁组战34%,45—60岁组占21%,60岁以上组占16%)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当作出气筒;二是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统计数字表明,今天的离婚率将近22%),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家庭经济负担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生活的节奏更快,竞争意识更加突出,危机感更加强烈,作为父母工作压力更大。于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平时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要么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要么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家长对孩子冷淡、拒绝将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或反抗、适应困难。

3、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亲子关系紧张。

目前,中小学生的家长大多是“”时期成长起来的,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学习被耽误,心理上受影响,经过拨乱反正,一部分人抓住机遇而重新走进学校,但仍有不少人因心有余力不足而未能弥补过去在文化上的“空白”。因此,他们对家庭教育科学不甚了了,对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袭长辈的传统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一位中学生家长曾对孩子的老师说:“老师,说起来心理很惭愧,如今糊里糊涂当了家长,却不知道怎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由于家长补偿心理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常心切。“”使这些家长成为像错过季节的庄稼,他们是带着无尽的遗憾步入社会、步入中年的。他们把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节衣缩食为子女竭力提供物质条件,把子女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惟恐错过这个成长季节。他们把子女逼进书房题海,稍有不从,或用大道理压人或“棍棒相加”(据一位全国优秀辅导员对某小学的调查,全班48名学生,没有挨过父母打的孩子只有1人,27%的家长用棍子……),结果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中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生理发育,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更少,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4、独生、独门独户,把同龄人拒之门外,缺少伙伴。

随着城乡住宅建设的发展,成千上万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少家庭搬进了套房或别墅,摆脱了“老小三口一张床,煤炉、马桶去一房,一门多户矛盾多,三代同堂难分房”的困难境地。家庭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环境优化了,中小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但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范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与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地减少。要么与父母、祖父母作伴,要么独处一室。许多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多少是拘谨的,不能达到无所不言、无所不为的“自由”境界,而一旦与同龄或基本上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头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而孩子长期独处,又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二、减少“心理孤儿”现象的对策

1、加强问题家庭父母的责任感,孩子是无辜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作为问题家庭的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子女,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家庭里,在你们影响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翻译家傅雷提醒我们:“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有苦恼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为此,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经济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方可说声“再见”。

2、加强沟通意识,留些时间与孩子交往。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为此,作为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生产日的逐渐缩短,节假日日益增多,作为父母也应提高闲暇的水平和质量,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可以琴棋书画,可以种花、吟诗、听音乐、集邮、旅游、登山。切莫把大量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消磨在“筑长城”或舞池中。英国首相布莱尔作为一国之主,尚且腾出时间与孩子共度周末。我们普天之下的父母们更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

3、改进教育方法,发扬民主作风,转换角色,既是长者,又是朋友。

作为父母要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办。我们要反对“棍棒型”“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等,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使民主成为家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在政治上大家是平等的,家长不仅是孩子慈爱的父母,循循善诱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是真诚的朋友。据调查分析,中小学生喜欢“朋友式”的父母亲,而不喜欢“牧师式”、“师徒式”的父母亲。心理学家提出“家长民主意识的十条建议”,值得我们家长参考:⑴不训斥孩子,经常训斥会形成厌烦的气氛。⑵不当别人的面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⑶纠正缺点不要笼笼统统,总体否定,应具体就事论事。⑷不要显示权威,而是提出具体办法。⑸决不打击孩子,如“我有你这孩子真倒霉”一类的话。⑹尽量应用表扬和鼓励。⑺尊重孩子意见。⑻多说:“你自己决定”。⑼常交谈。⑽与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邀他们到家玩。

4、创造空间,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

老一辈的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谈到了教育儿童的原则:“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相依赖式的自卑心理,颇难打破,将来离家入社会是莫大之困难。”因此,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学路上少接送,让子女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小伙伴来家玩,鼓励子女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小伙伴进行电话交流,或主动到四邻八舍走动。通过串门,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

5、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随着“健康”定义的不断嬗变,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学校应与家庭联手,形成合力,建立“家校联系薄”;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构建“学生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一一记载下来。再次,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个别心理辅导。(约3700字)

参考书籍: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5

一、不良的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的消极影响

(一)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当作出气筒;二是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或是家庭经济负担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作为父母工作压力更大。于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平时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要么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要么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这样的孩子在心灵深处容易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

(三)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亲子关系紧张

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由于家长补偿心理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常心切,把子女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他们把子女逼进书房题海,稍有不从,或用大道理压人,结果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二是重养不重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中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但中学生的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生理发育。

(四)独生、独门独户,把同龄人拒之门外,缺少伙伴

家庭居住条件改善了,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但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青少年的生活范围,要么与父母、祖父母为伴,要么独处一室,而孩子长期独处,又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二、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问题家庭父母的责任感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问题家庭的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经济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

(二)增强沟通意识,留些时间给孩子

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作为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随着节假日日益增多,父母也应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或陪孩子一起学习琴棋书画,或种花、吟诗、听音乐、集邮、旅游、登山等。切莫把大量时光消磨在“筑长城”或舞池中。

(三)改进教育方法,发扬民主作风,转换角色

作为父母要了解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办。心理学家提出“家长民主意识的十条建议”,值得我们家长参考:⑴不训斥孩子,经常训斥会形成厌烦的气氛;⑵不当别人的面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⑶纠正缺点不要笼笼统统,总体否定,应具体就事论事;⑷不要显示权威,而是提出具体办法;⑸决不打击孩子,如“我有你这孩子真倒霉”一类的话;⑹尽量应用表扬和鼓励;⑺尊重孩子意见;⑻多说“你自己决定”;⑼常交谈;(10)与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邀他们到家玩。

(四)创造空间,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

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学路上让子女与其他同学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伙伴来家玩,鼓励子女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进行电话交流,或主动到四邻八舍走动。通过串门,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

(五)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6

关键词:社交媒体依赖;社会化;镜中我;自我暴露;群体性孤独

科技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媒体的巨大变革,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智能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的升级换代,人类已经从传统的PC互联网时代过渡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作为以即时通信工具为基础衍生出来的社交服务,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分别以78.7%和67.4%的使用率位列各种社交应用使用率的第一、第二位。①近年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迅速崛起,使整个社会都陷入了社交媒体依赖的症候当中,这一问题产生背后的社会心理原因值得深究。

1 社交媒体是现代人完成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必要途径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不可能脱离社会和他人而独立生存,而是需要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和信息,并借以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这是从人类祖先那里遗传至今的生存法t。“社会化是个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融入现实社会的起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使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1]社会化是一个不间断的、终生进行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伴随着人的一生。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人们的空间流动和迁徙愈加频繁,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日趋减少,人们的日常交往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受阻。在这样的背景下,移动通信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和智能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为人们的社交需求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移动QQ、微博、微信等社交应用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便捷地与他人取得联系,这种新型社交的出现使人际交往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得到了拓宽和补充。社交媒体是现实社交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延伸,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完成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必要途径。社交媒体让人们实现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交流,获得了全新的社交体验。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自由地集结在一起,组成多种多样的组群或社区,在互动交流中获得个体心理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人们在网络社交当中重新定义了自己,也重新定义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内心常常处于高压的环境中,焦虑和孤独感随之产生。在亲和动机的驱动之下,人们倾向于与他人亲密交往或加入某个群体,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合作和赞赏。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安全需要和归属需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50年出版的专著《激励与个性》中,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人际交往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不断向高层次需要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逐渐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精神需求。社交媒体的流行体现了现代人对于高层次精神需求的追逐。

2 社交媒体满足了人们相互的自我暴露和彼此窥视的心理需求

美国早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产生的。他提出了著名的“镜中我”概念,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

网络社交的出现让人们的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借助于网络平台,人们实现了即时传播的交流形式,而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网络社交中人物身份的匿名性和身体的不在场,交往情境的压力大大降低,这就鼓励了交流者的自我表露行为。一些平日里性格内向、不擅长言辞交际的人,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变得活跃起来。网络张扬了个体的个性,也拓宽了人们的交际圈。

按照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等人“自我呈现论”的理论观点,人们会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的外在印象。人们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动机和目的,借助于言语或行动适时地向他人陈述自己、推销自己,即向他人表演自己,来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并希冀获得他人肯定的评价。自我暴露是自我提升和自尊的重要手段。

人们的在线生活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这种表演性是个体自我谋划的结果。人们费尽心机地在QQ空间、人人网等社交应用上填写个性化的个人资料,精心挑选经过修整的好看的照片作为头像,选用适当的卡通形象作为虚拟代言,用心装饰个人空间以及使用时髦的网络流行语和网络表情等,力图通过适当操纵,维持个人在虚拟世界里的良好形象。一旦得到他人的认可或赞同,自我暴露的热情就会提高。“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自我暴露是发展和维持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重要方面,人们是在不断暴露自我的过程中互相认识和接受对方的。从心理健康角度看,自我暴露有助于减少与他人的疏远,抒发郁积的情感,达到振奋精神的作用。”[1]而人际交往中个体的自我暴露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即引发对方的自我暴露。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等社交媒体,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进入他人的空间窥视其身体和信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种相互间的自我暴露和彼此窥视的心理需求,正是人们对社交媒体欲罢不能的重要原因。

3 对于社交媒体依赖现象的反思

第一,如前所述,网络社交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而在表演成分当中也可能带有一定的欺骗意味。为了维持在他人心中的美好形象,个体在网络交流过程中会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设计自我形象,而网络中的个体形象可能与其现实形象存在着一定差异甚至是迥然不同。每个人都可以戴着不同的“人格面具”自由地穿梭于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因此网络社交当中的真实成分到底有多少,本身就值得质疑。

第二,人们彼此联系的方式因科技的进步而变得花样繁多。然而,科技虽然丰富了人们相互连接的方式和渠道,却并没有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在现实世界中,密切的私人关系总是依靠身体上的接近来维系,但身体接近的重要性在网络世界的交往中却降低了。”[2]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逐渐被各种智能电子设备和移动社交应用所取代。网络社交给人们“在一起”的错觉,却没有让人们变得更亲近。说到底,这是科技对人际交往的异化――“我们更依赖于技术而非彼此”。[3]

第三,排解孤独、消解寂寞是人们进行网络社交的主要动机之一。社交媒体可以让我们非常容易地结识新的朋友,或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组群、社区,然而由于网络社交中身体的不在场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导致交流者之间的信任感大打折扣,很难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于是大多数所谓的“好友”沦为了泛泛之交,难以寻觅到真正的朋友。人们想要借助社交媒体来摆脱孤独,结果却不约而同地陷入了“群体性孤独”之中。

第四,人们希望通过社交媒w来与他人实现实时在线的联系,节省彼此连接所花费的时间,提高沟通交流的效率,然而也正是因为实时在线,人们必须保证自己“永远在线”。社交媒体模糊了学习、工作和休闲之间的界限,人们因为新的群体需求而自觉地生活在“随时待命”的情境中。如今社交媒体已经超出了信息传递的范围,与沟通交流、商务交易类应用融合,形成了更加强大的关系链,把人们牢牢地捆绑在网络世界里。“我们因为忙碌而使用网络,但是却和技术一起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而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之间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3]人们发现自己越发生活在被各种屏幕所包围的世界里。网络侵占了人们用于思考的时间,使得安静和独处成为了奢侈的事情。

第五,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释放压力的自由空间,但也让很多人对网络虚拟世界产生了依赖。网络社交成为了很多人逃避现实生活的方式。一些年轻人因为沉浸于网络社交带来的便利和满足感之中而对现实社交产生了排斥,他们极少出门,不愿与陌生人接触,成为了“宅男”、“宅女”;还有一些人从网络社交当中感染了不少阴暗心理。由于社交媒体依赖,现代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封闭、与世隔绝,人们既渴望摆脱孤独状态又不希望他人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尽管时隔三十多年,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提出的“容器人”概念在当今时代依然振聋发聩。

4 结语

社交媒体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们带来沟通交流便利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对于网络社交我们应该坚持适度原则,过分沉迷于其中形成社交媒体依赖则有百害而无一利。科技本身并没有善恶对错之分,关键在于人类是否采取了正确的使用方式。如今网络社交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排斥和远离网络社交生活,而是努力让网络社交在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间达到一个新的平衡,让科技真正地服务于人类。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迫使我们重新思考科技与人类、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新的社会及媒体环境下克服自身人性的弱点和缺陷,回归自然、返璞归真,重拾人际交往的美好,这是每个现代人都应该深刻反省和思考的问题。

注释:①相关数据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7月。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第3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2,317.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