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谈谈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谈谈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1
一、设置教学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课程目标分为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两种。教师通过预期的设计让学生明白通过教学将会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教案中要花功夫,整个学习的流程、活动的设计、数据的应用、信息的播放、问题的设置等都要经过思考,明确编写的目的性。在讲授下节课前,可先将学习目标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在课堂讲授中可以检查学习目标,这样的导向性学习和总结性小结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学案中给出的学习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师可设置悬念、布置问题、捕捉生活常识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二、转变思维模式,提高认知能力
转变教学思维,可以让学生在教学中接受不同的模式训练,也可以尝试多样化教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多样的学习方法。思维模式的转变,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融学习、娱乐、引导、激发为一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发动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课程的相关资料,来反映存在的环境问题,指出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危害,并提出解决该环境问题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同时,也可以展开讨论,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可以拓宽知识视野,提高认知感悟能力。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成为现实,影音播放、动画模拟等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活动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在教学中可借助地理模型、地球仪、地理挂图等直观教具,尤其可借助投影、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新课改的背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扣住教学目标,以此为依据创设情境。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就是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地理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世界自然带分布规律”时,师生共绘“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图”,边讲边引导读图,设疑问难:①低纬度或高纬度地区为何纬度地带性明显?②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为何在南半球相同纬度没有分布?属何种分布规律?③中纬地区为何经度地带性明显?教师在设问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鼓励并引导学生多看书、多构思、多画图,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启发和点拨,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相关的问题。
四、合理选材,丰富学生想象
地理教育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教师,即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选取充分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有事想做。比如在讲中国分区地理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代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讨论自己所代表的这个区的地理特征和发展优势。让学生分别来指出对方区域的发展的局限并要求对方回答解决的措施。讨论结束后,可安排学生为对方所代表的地区地理特征进行总结,使学生印象深刻,加强了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让教师和学生都大有收获。
五、运用地图,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
谈谈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2
论文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教育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针对我国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人本心理学的教育观念,从中找到教育改革的新途径和新的方法。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人物。人本主义关注的是个人的感情、知觉、信念和意图,他们感兴趣的是自我概念的发展,即人的自我实现。体现在教学理论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主要观点有:
1、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因素,相信学生的本性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强调在教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价值。他们主张老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适应性
教学过程的重心是学会学习。在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和个人成长,这些将使他们更加建设性地对付“现实世界”。而这根本不是凭借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就能实现的。传授教学,只是教给学生一些一成不变的很快就会陈旧过时的事实材料,并不会帮学生学会学习,因而使学生不能有效地对付社会变动的严峻挑战。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从而成为能顺应社会要求的“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3主张意义学习及自发的经验学习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而不是消极地接受。在这种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
4、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
罗杰斯认为学生是处于学习过程中心的人,只有他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已作出了最大努力,才能发现哪些方面失败了,哪些方面意义深远。自我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本质就是使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因而能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和更加持久,意义学习就自然而然出现了。
二、我们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模式
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授教式教育,以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活动为中心,通过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以“灌”为主,教师独占讲台,课程成为传授知识的唯一阵地,这种单一的方式否定了人作为知识主体对客观存在能动认识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2、教育目标
在传统教育理论中,能力基本上局限于认知方面,主要是思维活动方面。对学生学知识的要求只是上课能听懂,课后能消化,考试出成绩。使学生养成了跟着教师走的依赖心理,一旦脱离了教师走上社会,在遇到实际问题而没有所学的现成知识时,就会束手无策
3、教育评价
分数成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造成学生片面追求分数,而忽视了道德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的怪才。另外,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在“外部评价”尤其是教师的评价中长大的,因此习惯于凡事都要教师说“好”心里才踏实,离开教师的评价许多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从而自我认同能力低下。
三、人本心理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以人为本,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揭示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内在情感,潜在智能、目的、爱好等等。我们的教育应以人为本,应构建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成为知识和社会文明的再创造者,而不单纯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2、启发意义学习,着眼于学生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
意义学习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而不是消极地接受。这种学习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在没有任何强制的环境下,启发学生学会学习,而意义学习正是以学生为主体,自己计划、实施及评鉴自己的学习活动,按照个人主动学习的过程来发展个人的学习技能,实现个人目的或需要。
3、更换角色,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倡导互动方式的多边性教学方法
人本主义认为理想的教师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正确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创造情境,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指导的能力。而互动的多边性教学方法正符合了以上的教学情境,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和双向活动,而是强调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从而使教学在单向、双向迈向多向交流多重互动作用中,形成一个立体型的信息交流网络。这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特长,而且充分利用了成人学习者的现有经验,将其经验视为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
4、改革评价,建立促进性自我评价方法
长期盛行的以分数为指标的外部评价忽视教育本身的特点和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已不适应并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促进性内部评价方法,即自我评价法,既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又是学习过程的归宿。学习者可以根据现实需要以及自我学习状况的差距,进行横向评价或纵向评价,对自身的能力、重要性和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认知,然后发现不足,调整学习方式,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样一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学习者从一般受教到自我导向学习或自我组织学习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谈谈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班级管理 心理疏导 良好班集体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层组织,班主任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实施对全班学生的教育工作。加强班级管理,则是班主任这项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形成具有崇高的统一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集体舆论、自觉的纪律和优秀的传统的集体,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若能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事件、信息等管理要素,加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就能协调步伐,从而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率。
1.人的个性影响人际关系和人的心理发展
学生在信念、态度、价值观,或身份、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方面相似程度高,彼此间就容易接近,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相似程度低,则容易疏远,或否定的人际关系。作为班主任,应特别重视那些因在消极的因素上有其相近性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因为这种群体有可能产生偏离集体倾向,我们应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来转移他们的兴趣,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并通过有重点地做好部分学生认识转变工作来降低这种群体的相似性,使他们能更好的溶入整个班集体中。一般情况,对个性不同的人,可以利用个人需要上的互补性来调节心理上的相容或人际关系的倾向性。
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促使老师间、同学间心理上相互认同,情感融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受教育者只有在心理上承认、赞同、愿意接受教育者和能对教育内容认同、相信、信服。中学班集体是为了实现中学教育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有纪律、又有凝聚力的一个中学生群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会有利于促进班级成员德智体的良好发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易产生误解,因误解而心生芥蒂,因误解而离心离德,如果一个班集体人心涣散,那么教化功能便无从谈起。只有班级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整个班级才是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生达到学习上的满足,如学懂,会用;达到情感上的满足,如幸福,快乐;达到道德自我实现的满足,如认可,获得成功等。在这样一个班集体里,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相互关心,富有同情心,利群,和谐,积极向上,不仅有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从长远的止光来看,更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
2.确立适合青少年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
2.1 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
一是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二是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针对青少年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2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
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教育者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3.注重对产生负向逆反心理的学生的疏导工作
对学生中已经或既将发生的负向逆反心理,教师切不可采用压制和强制服从的办法,要认真做好疏导工作。学生产生负向逆反心理,内在的原因是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看问题容易简单片面,但他们思想开放,单纯耿直,敢想敢说,只要道理明白了,转变态度也就指日可待。对这类学生的疏导重在讲明道理,消除错误的认知因素;其次,要把握和捕捉有利的教育时机,打动学生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其三,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和教育媒介,提高疏导工作成效。
4.成功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我认为培养孩子的自信,关键是让他们拥有一个团结、活泼、友爱、向上的集体,到处充满了热情与真挚。当学生处于这样的集体中,就会体会到温暖与热情,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因此,活动,使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多看看精彩的世界,开阔眼界,心胸变得开阔些。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有机会为集体贡献力量,而且还能体味到友谊与合作的美妙,而会冲淡心中深藏的自卑。
谈谈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人本主义;家庭教育;教师影响;学生心理;自我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039-02
学生的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受多种因素制约。人本主义思想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着重阐述了教师和学生的作用。然而当我们将学生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探究时,就不得不将家庭的作用也作为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家庭教育的影响、教师的影响以及学生自我实现的过程构成了这一工程最主要的三个方面,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学生发展这一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重要的基石,教师是起支撑作用的骨架,而学生的自我实现则决定了工程的最终完成质量。
一、家庭是孩子真正实现自我的基础
家庭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社会,与父母和家庭成员的交往和互动是最初接触到的学习环境。家庭教育是儿童基础素质形成和发展最初的温床。家庭不仅为儿童提供了机体生长的环境,还是儿童性格、志趣、心理形成的基础。父母仅仅提供给孩子物质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家庭的和睦与否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一个完整和睦的家庭带给孩子的是心理上的轻松,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自然的去接受其他的一切。若是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中,难免会造成性格内向,在他人面前自卑,逐渐地会造成心理压抑。心理失衡的主体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往往缺少母爱或父爱,他们会常常感到失望,忧虑,孤独,甚至是性格孤僻,情绪低落。久而久之如果这样的心态不能及时纠正,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从而使孩子的性格扭曲。
其次,家长自身的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家长本身不健全的人格或心理,不恰当的教育方式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如果家长整天游走于不良场所,如赌场、酒场,孩子就会觉得理所当然。家长往往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心他们的想法,孩子每次成绩不理想就又打又骂、挖苦孩子;一旦成绩提高就又是“宝贝”,又是物质奖励,这直接造成了孩子在考试中的“心理恐惧”。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是适得其反,会使孩子产生厌恶、压抑与恐惧的心理。他们真正所期望的不是在失落的时候遭到呵斥,在得意的时候受到“嘉奖”,而是平平淡淡的一种鼓励或是接受教导。
最后,家长的“期望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就是希望孩子一定要多学点知识;或是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或是期望孩子将来可以出人头地;等等。对家长本身来说是没有错的,可是却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如果他们没有按照父母的要求达到目标,就会觉得是不是自己的智力水平或是能力不行,从而会产生自卑、自责的心理,觉得父母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回报,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心理焦虑;在越来越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以后家长对自己所有的要求都会觉得反感,家长说得统统都不予理会或是反其道而行。
家庭是教育的基础,家长要树立榜样,积极正确的引导孩子,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孩子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使孩子在学校里更好的生活、学习和发展自我。
二、教师对学生发展自我的中介作用
(一)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关怀与理解
从人本主义理论出发,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健康、生活、心理、学习、道德等,做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教师。就教育的心理过程而言,我们重点讨论的是对学生精神生命的关怀,即关怀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心理生活等方面及其成长与发展。作为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品质和教育理念根本的体现了与学生深入的心灵沟通以及对学生的精神关怀。如德国思想家布贝尔说的“我―你”对话。精神关怀内容是很广泛的,尊重、理解、关心、信任是关怀情感的基本表现,也是学生基本的精神需求。传统的教学重视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成绩方面的培养,而当前我们越来越注重对“素质及情感”的培养。
(二)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教学的重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不可少的方面。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为学习活动进行有“度”主导。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并不意味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首先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可有可无、无事可做,而是比传统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更加不可缺少。
(三)教师对学生的合理评价与批评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探究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展示。教师及时的评价不仅能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效果,还能激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在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性,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做到只要努力探索,就要表场;只要积极参与,就要鼓励,以此行为让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能得到肯定。特别当孩子们完成任务后,教师要积极展示各种成果,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发现各自的特点。其次,评价要客观而真实。教师不能无原则的评价,否则很难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效果。而应该客观公正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或学习过程提出意见或表扬,要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白什么地方还要改进,什么地方做得好。再次,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差异。这与学生的基础、智商和审美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学生每次任务完成的好坏是没有绝对标准的,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多注意关注个体的差异,以保护学生的自信、自尊为目的进行评价。不能把所有的孩子固定在一个标准上,要因人而宜。最后,当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犯错了,教师也应及时提出合理善意的批评。作为教师,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真正认识错误;教育方式中批评就要不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原则,要使学生最终心悦诚服地改掉错误;不能长期一味地批评,应具体学生具体分析,要以鼓励为主,兼用批评的教育方法;批评必须公正、合情、合理,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为基础,以人本主义为基本指导原则。
三、学生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强调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的激发,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即是人本主义哲学存在性认知的发展。只有学生真正的与自我结合在一起,将自己完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才有可能激发学习的动机,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科学地进行自我评价。如果学生在社会的压力下是功利性的学习,则是与本体脱离的一种状态,没有本体的积极参加,认知就缺乏其本质的意义。
目前我们的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对教材的内容缺乏兴趣,只是在外界的压力下机械学习,没有情感的投入。学生个体没有自主性,个性被压制,丧失自我。部分学生或是变得叛逆,出现逆反心理,而这是青少年在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抗心理,是一种抵触、不顺从的心理状态;或是变得自卑,不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学习的,价值观扭曲,也不会进行自我评价。而以上这些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我们没有很好的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从而影响了教育效果。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教育的作用就是要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和价值,创设一个平等、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天性自然地流露出来,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与生活,从而实现自我需要。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需注意到:虽然我们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可以自己自主的进行学习活动,但是由于年龄、经历的限制,学生的经验还不够,他们的学习活动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能够懂得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去思考;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学生在自尊心不被伤害的情况下,知道自己的不足,该从哪方面去努力。
总之,良好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不仅对于学生求学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更体现了教育本身对于社会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马良诚,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邢永富,吕秋芳.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与创新[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谈谈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北京市;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8-0004-04
记者:谢主任好!北京在解决“四不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针对一些校长、教师,乃至各级教育研究机构“无人做”的现象,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以北京市为例,您认为应该建立怎样的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谢春风:王定华副司长对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讲话很有针对性,我很赞赏。自教育部1999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200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发展还不太平衡。在一些地区,“无人做”的现象的确是事实,而且较为普遍。
我理解“无人做”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应试是硬道理。在中学阶段,应试教育是重点,导致无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缺乏专职教师。各层次认识不到位,致使缺少专职教师的储备;第三,行政部门不够重视。行政部门在教育政策上尚缺少支持,也缺少约束。
北京市提出,学校应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但政策的强制性还不强,一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处在自发、软性、随意状态。目前似乎没有听说学校高考升学率可以低一点,但要保证没有学生跳楼情况出现,而是升学率不能低下来,跳楼与否不予限定。这种教育的价值观存在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解决领导的认识问题。提升行政部门制定政策的效率和校长的教育境界,把心理教师作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职业;其次,要把专业人才引进和教师后天培养相结合。教育部门应该出台心理教师的专业标准,而不是任何部门培训几天或是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教师就可以上岗;再次,待遇上应给予激励。心理教师承担的是末端的、终极的教育任务,凡是交给心理教师的问题,都是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因此,心理教师不但面对的压力极大,而且时刻面临着心理枯竭和职业尴尬。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除了要给心理教师心灵的关怀和提升专业素养的机会以外,还应该保障待遇,吸引一些身心健康、意志坚强、专业能力强、教育觉悟高的人才在这个岗位上做出贡献。
记者:您作为长期从事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学者,能站在教师的角度为教师的切身利益着想,非常令人钦佩。目前,很需要您这样的专家为教师们进行呼吁。下面,请您就“不愿做”现象谈谈您的观点。怎样才能使教师从“不愿做”转化为主动做?
谢春风:这个转变比较难。从“不愿做”转化为主动做,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过程。
首先,我先谈谈教师不愿做的原因。第一,依然是心理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尊重,没有学科地位。比如说,北京市尚缺少心理特级教师,这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在专业领域内还没有被广泛认可。心理教师如果没有学科发展前途,自然会产生“不愿做”现象。第二,心理教师工作挑战性大,社会期望高,对教师自我素质要求高,因而教师职业压力大。压力大、要求高,而社会待遇不相称,谁愿去做?第三,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认识不透彻。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主科,不是高考的科目,因而被认为是软科学,可有可无。很少有人去称赞一个高考状元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心理教师只能做绿叶,这个时代有多少人愿意去做绿叶?另外,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也会导致这项工作受冷落。第四,消极心理学的负面影响。受陈虹主编发表的《真正幸福论的临床实践:积极心理疗法》和《美国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两篇文章的启发,我发现传统心理学、心理咨询机构过分关注心理问题,比较消极,使心理学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灿烂。因此,我建议可从以下四个角度探讨如何做到“主动做”。
第一,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及时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称系列,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岗位。
第二,加强对心理教师的专业和心灵支持。专业支持体现在,应该不断地给予心理教师专业的帮助;心灵支持体现在,心理教师自身的心理状况同样需要关怀。
第三, 积极心理学是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福音。它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打开了新的窗口,应积极加以宣传、尽快引进校园。我们要更新教育理念,开展务实研究。
第四,全体教师需要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在我看来,心理学是服务于公众的。学校的每位教师都应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我们要主动接受心理学的邀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责任重大,既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发展,同时也应该做好宣传和普及工作。我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应是每位教师的必读物。有眼光和智慧的校长,应该给每位教师订阅这本杂志。
教师从“不愿做”到“主动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概括起来可以分以下四个阶段:
不愿做,不去做(这是最低阶段)
不愿做,被动做(在目前学校教育中占一定比例)
愿意做,无把握(这种情况在逐渐增多)
主动做,有智慧(期盼出现的境界)
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到达最终阶段的个体会越来越多。
记者:您对这个转化过程的预测给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带来了美好的憧憬,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目前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存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会做”的问题,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什么样的机制能够保障教师逐渐从“不会做”转化为“会做”?
谢春风:王定华副司长指出的“不会做”现象,点中的是目前一些心理教师的能力不足问题。在面对鲜活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时,心理教师往往束手无策,采取的行动或者成效不大,或者适得其反。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第一,缺乏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素养。在我国,心理学发展历程较短,心理学科建设相对滞后。现阶段,我们并不苛求每位心理教师非常专业,但至少要经过初期的专业培养,而不能只经短期培训就匆忙上阵。我在听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发现有些讲课教师使用的基本概念不准确。我想这是导致不会做的基础原因。第二,心理学知识、技巧与教育现实问题的对接智慧不够。我认为,把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技巧与鲜活、复杂的教育现实问题进行对接是一个艺术性很强的技能,需要大智慧。相当一部分教师还达不到将此技能、智慧地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要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3月(上半月)刊登了林崇德教授的文章,文章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注重基础研究,又要注重应用研究。这个思想非常好,心理学要能够从高高的学术圣殿走下来,能够扎根到学校的沃土中。第三,不少心理问题“积怨太深”。由于教师、家长的无意识,或者是有意识无能力等原因,导致原本学生较轻的心理问题不断堆积,最后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严重问题的复杂性,使我们的教师望而却步。
以上三个方面导致一些心理教师出现“不会做”的问题。怎样走出这个困境?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考虑:第一,建立心理教师专业标准与职业准入制度,把好第一关。目前国内较权威的社会与劳动保障部的心理咨询师称号,是作为社会的一个就业岗位来进行培训和发证的,而心理教师是一个需要有极强教育水平的职业,与心理咨询师有相同之处,但还有很大不同,应由教育部门来颁发资格证。现在出现了一个尴尬局面,有些中小学校教师,甚至个别校长热衷于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然后以此为荣。我认为,教育部门没有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是导致此类怪现象产生的原因。第二,加强心理教师的后续专业培训。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弥补现存问题。此方面包含两层意思:1.缺少心理学背景的教师,需要进行后续教育。2.心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同样需要进行后续教育。第三,建立问题解决机制。我们要建立学生心理问题乃至教育问题能够及时解决的机制,避免学生的心理问题长期化、复杂化、极端化。如果从幼儿园开始,所有的教师都具备心理学的知识,都能使一些小问题及时解决,最后到达心理教师那里的严重问题就会少很多。第四,关注教师自身心理。目前我们的教师自身也存在心理问题,非常需要帮助。
记者:关于“不会做”的原因和对策,您分析得非常深刻。您认为什么样的做法才可以称为“真做”?“真做”的人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人?
谢春风: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真做”我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从组织的角度,即行政部门真做。他们真正想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而不是简单地发文件。如何衡量政府部门的真做?首先应该有政策。制定鼓励、支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落实的政策,这个政策应该成体系,在职称评定、待遇、编制、教育教学等若干方面都有硬性规定。其次应该有岗位。政府要给心理教师明确的岗位,兼职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再次应该有教学标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分个别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都应该有必要的评价标准。这些都确定以后,才能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迈向新高度。二是从个体的角度,即教师真做。真正愿意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要达到四个标准:第一,职业兴趣。乐于去做,主动去做,不是被强迫、被命令。第二,专业能力。有专业的素养和能力,只有兴趣没有能力也是假做。我认为这是一个关键指标。第三,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而学生的健康发展是衡量教师工作是否有成效的标尺。所以一个真做的教师,应该是能产生良好教育效果的教师。第四,职业幸福感。教师通过努力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自身也获得幸福。
记者:您认为组建一支怎样的队伍有利于出台科学、有效、适用的专业标准?
谢春风:首先,要对心理教师的专业标准进行专项研究,作为一个政策问题去解决,这是任何科学、有效的政策出台的必要前提。第二,在研究标准和制度时,要注意将心理学一线教师、学校校长、基层教研员、德育方面的教师、高校专家学者、行政部门领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团体或机构的研究者有机结合,而且要确保基层心理教师的比例不能过少,要让学校领导、心理教师和基层教研员在制定这些标准和制度时有发言权,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学校发展、适合心理教师发展、适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专业标准和教师职业准入制度。
记者:您认为,心理教师专业标准和相关制度的研究工作由哪些部门进行组织和落实比较好?
谢春风:这个课题要做好并实施,一般以行政委托为好。如果是某个学者的个人兴趣,要转化为政策,周期会过于漫长。只有政府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委托专业机构去研究,才会成效显著。可以委托给高校,也可以委托给市属的研究机构,或者两者结合。如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能参与进来,将如虎添翼。高校的好处是理论性强,但它离实践稍远。市属的研究机构离实践近,但不可避免专业属性相对弱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的优势是,它既非常了解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又有广阔宣传平台,还有扎实的调研基础和较强的研究组织实力,它的参与有利于政策出台前的讨论和政策出台后的宣传和推广。
记者:您提出出台政策要从研究起步,然后不断丰富、修订,通过实践去检验。您觉得这样一种专业标准从研究到出台需要多长时间?
谢春风:我认为,首先政府部门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价值。重视之后,项目委托给有关部门,这个研究应该一年内可以完成。一年之后在某些地区进行试点,试点若干年后就可以推广并成为制度。这不是一个特别难的事情。
记者:有些培训活动使人感觉没有多大用处。您觉得什么样的培训才真的有效,谁来培训效果会最佳?
谢春风:这个问题问得很尖锐。我觉得美国积极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来培训效果会更好(笑)。第一,培训者不仅要懂得心理学知识,还要懂得培训的规律。他不应该仅仅用学者进行研究的方法或用教授进行授课的方法培训中小学教师。他必须了解教育,了解教学中的问题,了解教师的心理。第二,培训者必须是心理学的内行或大师。那种假大师很容易使我们的教师成为伪教师。现在个别所谓的心理学大师,往往对心理教师培训不太重视,一个讲稿讲好多场次,内容陈旧,这导致培训缺乏含金量。这是一个关键问题。第三,基于问题的培训是最好的培训。教师带着问题来学习,围绕问题学东西效果会更好。而目前我们的培训,不是基于问题的解决,而是基于学科知识的再学习,概念的再学习,这会导致培训活动双方的厌烦。
北京市在“十五”期间,曾经对全市的中小学心理教师进行一轮培训。我们了解到,培训者觉得效果不错,管理也很严格。而一些被培训者却认为效果不好。究其原因,可能是如何使心理教师真正接受到高水平、有用的培训还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被培训者认为培训概念性过强,难以理解,操作性差,无法实践运用。因此,应加强实践培训,真正做到能够使心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愿意与贵刊合作,邀请积极心理学大师塞里格曼到中国,组织一次以积极心理学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活动。这将是一次重要的培训活动。
记者:最后,请您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谈谈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它们的关系。
谢春风: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从以下几点来理解。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源头。为什么大学生的自杀现象逐渐严重?这实际上是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链条终端化的表现。学生在成长中出现心理问题,有些只是发展中的问题,但可能会因为没得到及时帮助和解决而不断积累,终成恶果。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一种教育背景,如果缺失,一切都会黯然失色。心理健康教育在人们眼中不是主阵地,但我却认为它比主阵地还要重要。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不都是道德问题,如果心理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现在很多道德问题、社会问题可能源于一些心理问题。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究竟是怎样的关系?美国现代公共教育之父(Horace Mann)有这样一句话:“建共和国易,造就共和国公民难。”“一个共和国如果不致力于培养一个合格公民的良好品德,这个共和国迟早要灭亡。”我认为合格的公民首先是心理健康的公民。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专门举行价值观讨论活动,我们得出这样一个价值观:“育德于心,求善求真;立言于行,达信达仁。”我们提出育德于心,包含两个含义:第一,德育必须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第二,道德品质要从内心培养。不论是皮亚杰(Jean Piaget)的认识论,还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还是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论人的品格发展的。我们发现,教育活动,尤其是德育,国外的理论流派都是源于心理学的发展,德育本身并没有自己的学科背景。如果没有心理学,没有别的专业学科的支撑,德育是无源之水。德国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个不懂心理学的教师,用什么去唤醒孩子的灵魂?更不用说唤醒自己的灵魂。这是我理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
第三,心理学和美德伦理学正在结合。心理学和美德伦理学的结合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塞里格曼《真正幸福论》(Authentic Happiness)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他发现,心理学应该把培养人的优秀品质作为心理学的重要任务,把心理学从关注有问题的人转向关注普通人、正常人,我认为这个转向非常重要。塞里格曼理论观点的重要意义在于,告诉我们心理学和德育是怎么结合起来的。它们的关系就是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要致力于培养人的美德,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
第四,我认为培养身心和谐的人是最关键的。塞里格曼提出“要以幸福感的体验为核心,以培养积极的实践体验、培养积极品质和美德、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为三大支柱”。我们的教育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幸福感,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美德,带领学生进行积极的实践体验,在学生不断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中,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是让孩子更多地发现自己的薄弱和阴暗面,而让孩子更多地发现自己的阳光、自己的坚强、自己的潜能,同时能够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幸福。我们的教师也应该追求幸福,孩子们才能幸福。
目前,北京市正在做一件事:建立社会实践大课堂。把孩子从学校课堂中引领到社会实践的各个基地中去,在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中使青少年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然后把自己的幸福和他人的幸福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够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走上坦途。(稿件编号:090724005)
参考文献:
[1]陈虹.建队伍,重研究,示典范,创氛围,稳步推进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访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杜松彭同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4).
[2]林崇德.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是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3)(上半月).4~7.
[3]陈虹,张婷婷.真正幸福论的临床实践:积极心理疗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上半月).20~23.
[4]陈虹,张婷婷.美国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3)(上半月).18~21.
谈谈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心理学;数学;教育
一、数学教学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与任务
数学教学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是研究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规律和心理特点,寻找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途径,探讨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探索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其任务就是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心理学上的依据。
二、心理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当前,对于一个数学教师来说,自觉主动地去理解和掌握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心理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把握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已经成为搞好数学教学的先决条件。数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数学学科的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之基本规律的科学。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运用心理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培养数学兴趣
爱因斯坦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爱好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是一个人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的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意向。人的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它是在某种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带有情感色彩(满意与愉快之感)的心理现象,是一个人积极探求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所以学习兴趣是完成任务的向导,是提高学习的内驱力,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是补充智力发展不足的有效途径。为了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教师应当采取生动、活泼又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把教材变成切合学生心理水平的问题,转化为学生的欲望需要。
首先,应当让学生积极加入数学活动,因为数学教学,其实质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探讨、操作和实验,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概念和知识。要改变呆板的课堂气氛,要开放课堂教学,淡化过分严谨的形式化体系;要丰富数学活动的内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产实践,而又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作初步的市场调查统计,去计算购买有价证券的利润、银行储蓄存款的利息和年金等。也可以去工厂和建筑工地,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有关几何和识图方面的知识,以此诱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从而产生兴趣。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中的美学因素,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正如著名教育家先生所说:“无不于智育作用中,含有美育之因素,一经教师之提醒,则学生自感有无穷之兴趣。”数学美体现在简洁的数学语言、对称的数学关系、和谐的数学结构、奇异的数学联系上,通过学生熟悉的对象定义、定理、公式、图形等,来展示数学美的这些客观内容,引导学生去体会数学的内在美与形式美。同时教师还应当为学生创造优美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这主要包括优美的课堂设计、优美的教学语言、优美的板书板图、优美的教态风度等。教师还应当有强烈的事业心,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即对数学有着强烈的兴趣之情。只有在这样的气氛中才能使学生受到熏陶,产生共鸣,激起兴趣,体会到数学的美。体会到了美才能热爱它、追求它。
(二)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应当营造一种能使问题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和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气氛,升华学生的求知欲。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为了控制课堂,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无论那种方法都要做到科学适度,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回答不畅,给予引导,期待情感,起到激励效应;回答正确,给予赞许的情感,使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激发他们更强的成功欲望,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1.创设悬念情境,激发求知欲
创设悬念情境,应有“意外刺激”的效果,又有“真有其事”的疑虑,这样学生才能激情昂扬地去思考、去探究。一般说来,悬念设置于课头或课尾。设置于课头,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非知不可之惑;悬念设置于课尾,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
如在講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之后,可让学生判别方程1992x2-427x-37=0的根的符号情况,这时学生马上推算出来,但发现都很麻烦,这时老师说:“其实推算很容易,结果是一正根一负根,且正根的绝对值较大,怎样推算出来的呢?待下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时,你们就知道了。”这样学生就会急切盼望下节课的到来。
2.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