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学与心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神学与心理学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1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行,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跨世纪人才,愈来愈成为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著名科学家爱恩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创新的学习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需彻底放弃自己的权威,建立一种民主的教学活动,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教师全能的教育观念,改变评定成绩的陈旧标准和方法,让学生感到师生平等,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活跃起来,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有的学生不敢发言,其主要原因就是怕说错,怕老师责怪,怕同学们笑话,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找出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张扬个性,创新的火花才能燃烧起来,从而树立起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必须做好以下两点:

1.教师扮演的角色要发生转变。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这就是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而不是管制式的家长。老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课堂下多与学生谈心,让他们觉得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会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2.要充分尊重学生。老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老师好,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这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就如同鸡蛋孵化成小鸡,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创新的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二、创设质疑情景,培养创新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北宋哲学家张载语:“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只有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创新,教师要想让学生思考创新,必须善于设疑、激疑。阅读中的质疑方式常有两种:一种是由学生预习课文时记下的疑点,这些疑点可以是课文的基础知识,也可以对课文内容等的质疑;另一种是由老师质疑。由此,激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引导、讨论,获得新的见解。对于课堂上学生这种勇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是可喜的,我们应给予大力地支持。

三、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要途径。想象能力,也叫思维能力,它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纵观古今,从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创造和认识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极大地丰富了精神世界。所以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在语文教学法中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新课改后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多彩多姿的语言材料,从而更加可以体现出培养学生的开拓性的丰富想象的重要性。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象扩想、补想、续想、联想、反想、拟想、推想等。比如续写、扩写的训练,在教学中利用课文的结尾,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写作,在学完课文后,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力训练,指导学生进行续想,让学生自由地发言,各人说出自己的看法。

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语文教育的弊端在于教师灌输式地教,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学脱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因此,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切实加强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活动,注重他们‘自主、合作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在主动获得知识,形成创新精神。”尤其是我们的学校,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教师头脑中不能跟上时代要求得到更新。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参照,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促进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创新精神,探索一些适应学生学习的具体操作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我学会”向“我会学”的方向转变。

五、积极评价,培养创新能力

积极评价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之一。及时的评价,及时反馈矫正,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判定。评价有“学生讨论评价”和“教师讲解评价”等形式。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集思广益,在学生讨论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评价就是一根指挥棒,要指向创新的方向,评价结构应该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倾斜,对学生的学习新方法、新见解、新思路要加以鼓励,对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重视,如朗读、回答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课文中有关词语等,先让学生之间评价,以他们同龄、同年级、同程度的这种侪辈文化,促进学生的学习激情,若同学之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讲解。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要认真地评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问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现在的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有问题不敢问,学生心理上有三怕:一怕问题浅,同学会嘲笑;二怕问题偏,老师责怪;三怕问题多,老师厌烦,因此不愿冒险提问。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并及时给予表扬鼓舞,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提出许多问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创新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张扬个性,燃起创新的火花,树立起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其次要创设质疑的情景,通过引导、讨论,获得新的见解,从而培养创新精神。第三,要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创新精神。第四,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五,要及时的评价,及时反馈矫正,积极评价,培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天宝;鼓励创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J].课程.教材.教法,2009,02.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2

人类文明开化之初,人文与科学同源共生,和而不同。作为儒学经典的《易传》中存在大量类似“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将人文与科学统合思考的论述。作为先秦儒学教育核心的三事(正德、利用、厚生)和三物(六德、六行、六艺)则体现了将科学寓于人文,以人文为重心的教育思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逐渐从人文中分化并独立了出来,成为强势主导学科。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更是彰显了其作为双刃剑的威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描绘了一幅既令人憧憬又令人担忧的画面。科学技术本身价值中立,“科学不断发达究竟会带来怎样的结果,若用伦理上善恶的概念来说,就在于科学是被善用还是被恶用。科学所造成的各种恶果,不能仅用科学本身来根治”。[1]现代科学的昌盛亟须人文的复兴。科学与人文是文明的一体两翼,断其一翼或失其一翼,都不利于文明的整体进步。[2]因此,现代教育应促进科学与人文的共同繁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

科学与人文的思维方式和现实关切点不同: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体现工具理性,人文体现价值理性;科学训练思维,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力图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规律,人文评价是非善恶,致力于涵养道德情操和融洽社会关系。[3]因而在人类科学和人文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着鲜明的差异。科学精神是指人类在科学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凝练和升华出来的共同信念与行为规范,它蕴涵着丰富、深刻的内容:实事求是、反对臆测的求真精神;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批判精神;追求真理、批判谬误的理性精神;开拓创新、涤除僵化的进取精神等。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高扬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崇尚人格尊严,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提倡民主,主张平等;肯定人类的生活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鼓励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反对神秘主义,高扬理性。[4]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又是相需互发的。人类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利用所发现的客观规律与发明的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这是一个以人为出发点,最终又落实于人的过程,亦是人文精神的实现过程。没有人文精神指导的科学实践,最终只会变成没有灵魂的技术狂欢。诚如爱因斯坦所言:“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5]中国哲人也认为真善非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准则;即真即善,即善即真;从不离开善而求真,并认为离开求善而专求真,结果只能得妄。[6]

二、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杨叔子院士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并进一步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7]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既具有科学素养,又饱含人文精神;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道德情操。在心理学教学中,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充分融会贯通,才能不断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心理学史家把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把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把学科独立同实验室的建立联系起来有着特殊的考量,就是将心理学定位为自然科学。自此,心理学主要受到科学主义取向的支配,但由于科学主义取向的先天缺陷,其始终为人文主义取向的学者所诟病。这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分野,前者包括内容主义、构造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后者包括意动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超个人心理学等。

科学主义取向为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在诸多层面制约了心理学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在心理学领域弥漫着它所带来的“胜利的灾难”。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客观主义、定量分析、还原主义以及方法中心。[8]这导致了对心理现象主观属性的忽视、心理整体性的支离、人的尊严与价值感的丧失、人的社会性本质的抹杀,其研究视野下的人变成了没有情感、个性和生活的孤立客体,心理学也就变成了“没有心理的科学”。因此,科学主义取向不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人文主义心理学是在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批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人文主义心理学用整体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强调人生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才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主张从精神和社会文化方面去理解人。其人性观和整体心理观弥补了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缺陷。但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普遍缺乏实证的检验和支持,常被奚落为心理学研究“史前模式”的重现,被诟病为“诗人或哲人的心理学”。因此,人文主义取向亦不可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

诚如反对科学主义,倡导科学精神,反对人文主义,倡导人文精神一样。心理学应在人文精神的视野中重视科学研究的价值,在科学精神的规范下实现人文关怀的理想。由于研究对象和任务的特殊性,未来心理学在保持自然科学取向的同时,亦将充分体现人文科学的取向;在深化自然科学取向关于“事实世界”研究的同时,亦将继续探索人文科学取向的“价值世界”。科学主义心理学所坚持的客观准则、定量分析及其研究方法以及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强调的内省、移情和理解等主观方法,在未来心理学研究中将通过扬弃实现更加合理地整合。从对人的本质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到实证的分析研究,再从实证的分析研究 到对人的本性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应是未来心理学理论构建需要遵循的基本思路。对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是由心理学兼涉自然和人文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两种研究取向走向融合的必然趋势在心理学专业教学方面的客观要求。

(三)为推动心理学本土化提供人才保障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心理学研究只有充分尊重人的社会性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文关怀。人类的心理现象固然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但心理现象的文化差异性亦是心理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心理学受益于对科学方法的重视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中国心理学界对心理学的人文研究取向关注不够,主要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形态下个体和群体心理的系统研究不够充分,有影响的本土化心理学理论不多,不能充分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心理学界提出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心理学的本土化需要心理学研究人员自觉推进,更需要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培养一批既具有求真务实、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又具有以问题为中心、关注现实人生的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心理学从业者,为推动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进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四)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心理学被割裂为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很多心理学从业者也给自己贴上了科学主义取向或人文主义取向的标签。但这样的人为分割在心理学的实践应用中将会充分暴露出其褊狭和幼稚的一面。心理学实践应用问题的解决既需要科学精神倡导的客观、量化和严谨,也需要人文精神高扬的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任何厚此薄彼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三、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路径

(一)以科学规范人文,以人文引导科学

规范、严谨的科学精神是提高人文实践活动水平和效率的保障。高校心理学教学应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从课题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分析和结论概括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从问题解析与表征、理论解释、方案选择和系统思维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应用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例如在社会心理调查的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经常出现研究结论的“过度概括”问题:从某一被试群体获得的研究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被试群体;从某一研究情境做出的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情境。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纠正这些有悖科学精神的做法,并以此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

人文学科的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把人文学科的教育视作人文精神培养的唯一途径,则是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割裂开来,其结果仍然是人文精神的落空。人文精神的培养应寓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中心,在关注研究的信度和内部效度的同时,应该注意提高心理学研究的外部效度和生态效度,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目的,从而塑造学生在心理学学习和研究中的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学中对心理学实验室研究如何体现人文精神,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的思考。由于实验室研究强调严格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控制,因而相对其他研究方法在“科学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实验情境是人为创造的,且对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实验情境的真实性因此受到破坏,使被试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与自然情境条件下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相去甚远。这就极大削弱了研究的外部效度,使在实验条件下获得的结果是否仍能从自然情境中获得、是否适用于自然情境成为问题。而心理学实验研究生态化的思想,是以探索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基础,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验室固有的严格性移植到真实环境中去,这是将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有益探索。

(二)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

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最直观形象的方法。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具有客观规律,这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加以探索。同时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人是有意识和思想的存在物,既是研究主体,又是研究客体,这就需要以人为中心合理运用内省和移情等主观方法进行探索。在心理学的应用实践中,科学精神是客观、精确和严谨的保证,人文精神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的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例如在心理咨询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心理咨询工作首先应建立在掌握人心理与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心理诊断的客观性,重视咨询技术的适用症状范围和干预措施的严谨性,从而保证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心理咨询师需要注意每个来访者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每一种心理问题都是主体与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沉淀在来访者身上的具体显现,这就需要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倾听、共情等方法进行充分的人文关怀。

(三)将杰出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引入教学

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是指对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中的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研究。杰出的本土化研究必然是科学化的精品、民族化和人文化的典范。例如,王登峰关于“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模型”就是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中的翘楚,它既注重了研究的科学性,又突出了人的文化差异性,凸显了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精神。[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搜集和整理卓越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从研究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角度向学生阐述此类研究的价值。

(四)教师教学活动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观察学习过程。在心理学的专业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应遵循学生专业学习的教育心理规律,依照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还应充分进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和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科学精神和人 文精神的尊重与融合,对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冯天瑜.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211.

[2] 肖海涛.论人文为科学导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5 (5):25-28.

[3] 杨冬梅,闫晓荣.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协调培育的现实需求[J].阴山学刊,2011(1):117-120.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3

(一)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建立。

(二)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三)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

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改革传统的

教学模式

(一)建立学生创新实验中心。

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齐全。我们应该把这些有利条件利用起来,建立专为学生准备的创新实验中心,给学生充分的实验机会,搭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实践的平台。而且,在这个平台中,有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也可结合学校和社会需要,设置一些科研项目刺激和启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灵感,不定期的举办各种科技活动,如学术报告,科技成果会等等,使校园充满了智慧和创造的氛围。

(二)聘请产业教授指导产学研合作。

建立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的创新实践互补渠道。聘请各界名流、学者来校讲学,开启学生心灵创造性的欲望,接触社会名流,点燃学生对未来的希望之火。我院通过共推互聘活动,聘请产业教授指导产学研合作,经常派遣教师出外访学或深造,增长教师的知识才干。在这个过程中,各学科的知识会融会贯通。给学生和老师的知识体系提供了互补的渠道,展开了遨游的翅膀。

(三)改革课程体系。

以品牌、特色专业为依托,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契机,以精品课程为载体,积极探索与品牌特色专业相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大力推进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优化,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特色鲜明的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群),编写一批体现最新科技发展水平和学科特色的专业教材。

三、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一)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

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的利用基地,带领学生现场学习、现场研究,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和场所。我院依托江苏省物联网工程中心,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通过科研项目组和共推互聘科研助理团队,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科技研发,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对学生实施项目化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从组织领导、师资建设、理论研究、课堂教育、团队孵化等六个方面推进创业教育。形成课程教学、教育培训、实践训练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善于创新、敢于创造、勇于创业,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核心竞争力。

(三)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实践。

完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激励机制、学生科技创新立项管理机制以及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机制,不断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类竞赛、发明创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下属物联网技术学院2011年招生114名新生,全体新生均加入了学校科技创新学生社团,我院改革传统意义上的社团概念,将教学、科研、竞赛等融会贯通,定期进行社团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前景、就业背景和形势,从而在大学一年级就确定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四、搭建实践平台,提升创新技能

(一)加大参与科技竞赛的激励力度。

高度重视参赛作品的选拔与培育,专业教师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一位老师指导2位学生,将工作做深做精细化,鼓励学生参加省市级及全国大赛,获奖学生在评奖评优、综合素养加分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二)系统规划大学生社会实践。

坚持“社会实践与素质拓展相结合、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的原则,系统规划大学生社会实践。按照“大一重在调查实践,大二重在专业认知,大三重在就业创业实践”的要求,科学指导大学生不同阶段的社会实践。鼓励广大同学深入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探索求解。将社会实践纳入素质拓展学分进行统一考核。

(三)打造科技文化品牌活动。

开展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网络文化艺术节、创新创业论坛、学术大讲堂、科普周末、百科知识竞赛、科技放映厅等系列科技文化活动,浓厚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我院在“科技引领”下积极打造科技文化品牌,科研带动教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项目的研发,从而积累项目化教学的经验,从而带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

五、推进基地建设,强化创新实训

(一)扩大校内实验室开放度。

开设相关创新课程和实验,平时为全校学生提供实验、认知实习、基础工程训练等创新型实训。发挥各专业实验室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作用,鼓励学生开展应用型的学习与研究,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建设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4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1、以悬念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兴趣油然而生。

2、以情境激趣。

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草原》第一自然段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澜的草原景色,这是作者对草原无比热爱的直观因素。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草原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除了上述的做法以外,还有以游戏激趣、以导语激趣、以活动激趣等常用方法,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从扶到放,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拔。如教学《穷人》时,我们就可以先“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而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们则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改写这篇课文。这样,学生写得灵活多样,富有创新。在改写、续写等训练中,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正在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事实证明,从“扶”着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马踏飞燕》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我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四、积极评估,鼓励创新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5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观察和收集治疗2007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120例脑血管病患者, 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2],排除昏迷者、感觉性失语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48~89岁,年龄平均在65.3岁,出血性脑血管病1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42例;一般对照组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47~88岁,年龄平均在62.5岁,出血性脑血管病1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4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缺血患者的比例上对比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按2005年脑血管病治疗指南给予药物及康复理疗治疗。而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由心理医生或经过培训的护士,依据scl-90结果给予心理干预,住院期间每两天一次,出院患者每周一次电话随访干预。具体如下:

1.2.1 支持性心理治疗:采用解释,鼓励,保证,指导,促进环境改善等[3],消除患者的不安全感,增强对心理紧张状态的承受力,支持他们内心正常的欲望,要求,思想与方法。克服错误、有害的心理与行为。同时争取积极的社会支持,争取家属、朋友的配合,劝导家属在患者面前不仅要保持良好的心境, 还要经常安慰鼓励患者, 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1.2.2 认知治疗:脑血管病患者往往采取消极的方式看待和处理一切问题,夸包太成,男,硕士,主治医师,惠阳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大病痛,走极端思维;因此要适当的给患者解释疾病的特点,发展过程,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教授其预防知识,消除患者对复发的担忧;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积极鼓励患者加强锻炼。告诉患者,经过治疗,60%的患者生活能够自理,20%生活需要一定的帮助,15%生活需要较多帮助,仅5%需要全部帮助[4]。

1.2.3 行为治疗:①示范法,邀请脑血管病治疗取得部分疗效的且自身素质高的患者现身说教, 把其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告知新患者, 并将自己康复取得的进展一并告知, 鼓励新患者多与老患者交流思想, 以增加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信心[5],提高其参与康复的积极性。②正强化法,对患者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由医师或家属给出语言赞赏或一定物质奖励,不断强化患者的有效行为,从而不断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参与锻炼的积极性[6]。

1.3 疗效评测方法:所有量表均在读懂指导语后完成,专人核查问卷,统一评分,全部病人均在入院时(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3月进行NIHSS和 SCL-90评分;对不能书写或不识字者则由病人口述!家人代记录。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15.0版软件统计,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多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F分析(方差齐:采用LSD检验;方差不齐:采用Tamhane′s T2)。

2 结果

SCL-90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效果,前后各组对比有显著意义(P<0.01);而同时间点两组对比亦有显著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NIHSS指标亦有上述相同的结果,具体见表2。

3 讨论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产生于生理并高于生理[7],个体的心理应激反应,会通过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而引起生理变化.故脑血管病患者对患病的担心和不准确认识,可引起患者强烈的生理、心理反应[8]。临床表现为焦虑不安、自卑、失眠、精神萎靡、脾气暴躁、对康复缺乏信心、不愿配合治疗、自暴自弃、轻生,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目前有研究表明,心理障碍(尤其抑郁)明显者,其病情及神经功能缺损相对严重[9]。因此,脑血管病作为一种身心疾病既需要药物和物理治疗,更需要心理方面的干预;及时、正确地治疗处理患者的情感障碍是脑血管病康复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一些研究认为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等途径调动机体的潜能,可缓解心理应激原的冲击,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激起适应性应付机制[10]。药物治疗只改善了纯生物因素,只有与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才更具优越性,有助于神经功能与抑郁的康复。

本实验发现: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治疗组的SCL-90,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意义( P < 0.01),说明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消除患者心理障碍,帮助患者全面提高适应能力,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对患者神经心理功能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玉璞,王维治,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月,6章:714页

[2]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3] 车文博,心理治疗指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665页

[4] 宋为群,脑血管病康复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3页

[5] 程贺军,罗红艳,李建,心理干预对中风患者焦虑的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6):1196~1198

[6]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40~142

[7] 李心天. 医学心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

[8] NEAU J P ,INGRAND P ,MOUILLE BRACHET C , et al.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soc ia l outcome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in young adults[J] .Cerebralvasc Dis ,1998 ,8 (5): 296~3021]

[9] Hachinski V. Post - stroke dep ression, not to be underestimated [ J ].Lancet, 1999, 353 (9166) : 1728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6

【关键词】医学生;教育理念;医学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关键。医学高职院校在教育体制改革矛盾凸显的关键时刻,应更加重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的现代教育理念,形成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现代医学教育观。

1.树立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的现代教育理念

200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提交了一份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提出了现代教育由“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四大支柱支撑的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它更贯注人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更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人才的健康成长需要宽松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的滋润,现代教育倡导“和谐教育”,主张把教育活动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追求整体有机的“生态性”教育环境建构,力求在整体上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营造出人才成长的最佳生态区,促进人才的健康和谐发展。医学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医学人才的单位,自然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的时代精神,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2.形成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现代医学教育观

“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单独完成现代医学的完整构建,只有实现两种精神的理想结合,才能促进现代医学的健康发展。医学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医学人文精神交织着医学科学精神的维度,医学科学精神蕴含着医学人文精神的精髓,二者形成张力,弥合分歧,互补共进。”[1]因此,医学高职院校必须树立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并重的现代教育观,人的思想影响着人的行动,首先必须要转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破除禁锢。

2.1教育者观念的转变

教师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教育者的教学观念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人格、品质气质、情操等方面被学生内在模仿,将会对学生未来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对教师的模仿首先是外在的模仿,即模仿教师的动作、语言、爱好等外显行为或外部特征而产生类似的举动,进一步发展成为内在模仿,即模仿教师的内心特征而产生创造性的行为。”[2]

教师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教育者的教学观念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高等教育的师者队伍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授业恩师及辅导员。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以其广博深邃的学术修养、敢于挑战的治学态度,为学生树立学者风范;以其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朴实诚恳的生活态度,成为学生树立人生楷模,润物细无声式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存在着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漠视心理,他们本身多是在实验医学的模式下教育培养出来的,其知识结构本身就存在人文素质的缺失问题,这给当前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带来了消极影响。

“素质,最关键的是思想政治素质”,河南职工医学院主要是由思想政治理论研究部的教师承担对学生的政治素养培育人物,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医学伦理学》、《形势与政策》四门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程设置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宽松的教育环境,年轻化的教师队伍建设,使得与学生接触机会最多,交流时间最多,共同话题最多的就是辅导员,辅导员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个体,他们之间的交往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之上,摆脱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束缚,通过情感的认知和信息的传递,形成了“亦师亦友”的特殊关系。高校辅导员通过“友师型”的角色扮演,参与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对其进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教育、专业知识素养的督促教育、心理健康行为的咨询矫正教育,成为其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故而,融洽师生关系更有利于较好地开展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

2.2医学生观念的转变

笔者曾做过两份具有不同教育经历的医学生关于自身人文素养评价的调查问卷。第一份是对2011年河南省卫生厅举办的全省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培训班郑州、新郑、开封三地区352名培训学员关于自身人文素养评价的调查问卷。第二份是对本院2012级药学班和护理4大班225名学生关于自身人文素养评价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下:

对自身人文素质的评价

从统计结果看,无论是具有工作经历的培训学员,还是在校大学生,对自身人素质现状都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满意率仅在4%左右。“为迎接21世纪,大学最大的使命就是重新强调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把失落的‘人’找回来”。医学是一门“顶天立地”的学科,是促进人类健康、拯救人类生命的特殊职业,它占据着自然科学的前沿地带,面对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面对一个个弱势群体,医务人员不仅要具有高超的医术妙手回春,更要具有高尚的人文素质慰藉心灵。这就要求今天的医学生,“明天的医生”自身要转变观念,力争成为兼备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高品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1992年WHO卫生人力开发司教育处处长Boelen.C博士在《医学教育改革需采取全球行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观念,即保健的提供者(Care Provider)、决策者(Decision Maker)、健康教育者(Health Educator)、社区领导者(Community Leader)、服务管理着(Service Manager)。[3]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提出。2001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该要求强调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应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作为保证其毕业生具备“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4]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作为医学生除了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底蕴,更应该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端正人文价值取向、开阔人生境界,这种转变应贯穿于医学生职业生涯的全过程。首先在学校理论教育阶段,重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反思以往的教育经验,绝大数医学院校实行的是“灌输式教育”,纯粹的理论式教育模式,以河南某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一年级为例,每周五个工作日,每日八个课时,除去周四下午学生班会,每周共三十六课时,其中政治理论课四课时,英语四课时,体育两课时,剩余二十二课时全为护理专业课,该专业到二年级,不再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二十六课时专业课,很明显“半人”教育的产物,严重阻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鉴于此,医学生在入学开始,就应改变中学阶段被动接受知识的理念,主动涉猎个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特别是人文社科类知识,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锻炼和培养自身综合素质。其次,在见习,实习过程过中尤为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见习期间所接触到的典型医疗病例,从医学、道德、法律、政治等不同维度进行人文层面的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最后,在作为职业医务人员的过程中,更为注重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作为职业医生,我们不仅要具有精湛高超的医疗技术,更需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望闻问切,知晓疾病根源;大医精诚,慰藉脆弱心灵;乐善好施,扶弱济贫。

21世纪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兼备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必须从理念上进行创新,在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并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融。

【参考文献】

[1]沈秀琴,杨同卫.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发挥教师主体作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3).

[2]王志杰,李振兴.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