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1
教授、博士生导师;宋乃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通讯作者 (重庆 400715)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在我国统筹城乡教育改革、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政策实施以来,中央为破解我 国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推动城乡教育公平与和谐发 展而做出的新的战略部署,反映了现代化与城市化 进程中政府对于城乡关系变化的新认识。[1]深刻 把握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理论基础,系统构建 一套科学的、可操作的能够测量城乡教育一体化动 态过程的各级各类教育系列指标体系,是构建城乡 教育一体化体制机制、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目
标的首要任务。本文旨在剖析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理论根基,并在此基础上以城乡义务教育为 例,构建一套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指标体系,为政 府决策部门和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与机构制定决策 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公平理论
教育公平(equity)不同于教育均等(equality),
前者主要是一种质的规定性,强调公正、正义
(二)系统论与控制论
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质上是要构建一个颠覆旧 有城乡二元结构的教育系统,因此,必须树立系统 的思维方式。[5]系统科学从事物的部分与整体、局 部与全局以及层次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将城市与农村教育视为一个整 体进行系统发展的目标模式。城市和农村教育作 为城乡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与我国的政治、经济、 文化等外界系统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并在系 统内部相互影响、相互协调,使城乡教育作为一个 整体系统实现其超越城市和农村各自优势的最优 整体功能。此外,城乡教育系统具有自组织的系统 特性,即一定程度的自创性、自生长性、自适应性和 自相似性。[6]目前,政府作为他组织对教育进行的 宏观调控也是在系统自组织活动的基础上施行的 系统干预。从控制论的视角来看,城乡教育系统是 一个典型的控制系统,通过信息反馈来揭示成效与 标准之间的差距,进而采取纠正措施使系统稳定在 预定的目标状态上。
(三)共同体理论
共同体是指人们基于一定的目的和需要,通过 一定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共同活动和交往,并由此结 成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和稳定性关系的人的共在共 处的组织化形式,是人类历史存在的基本方式。[7] 城乡教育一体化致力于将处于分隔状态的城市教 育与农村教育融合统整为一个教育共同体。在这 个城乡教育共同体中,城市与农村教育基于共同的 公益性目标——为了城乡学生在教育结果中的全面、良好发展及教育共同体的整体提升而相互关 联、互动,相互维系、帮扶。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作 为共同体的两个成员,互相兼顾对方的利益,并将 自己的利益与集体利益统筹规划,发挥超越单个成 员的功能。城乡教育一体化将城乡教育视为一体, 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的僵局,力求实现城市与农 村教育的和谐融合与共生共荣。
(四)城市发展理论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念也是符合城市发展理 论的。马克思早年提出要消灭三大差别,城乡差别 即其中之一;而城乡差别的消除必须经历城乡依 存、城乡分离和对立、城乡融合三个辩证的历史阶 段。我国学者周加来也认为城乡发展的历史大致 会经历这样的演变过程:乡育城市——城乡分离 ——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一体。[8]我 国的教育经历了从城乡二元对立到城乡均衡和城 乡统筹,再到城乡一体的过程,这与城市发展进程 中城乡关系的客观历史规律是相契合的。
(五)和谐社会理论
和谐社会理论也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力 量,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与稳定的重要基础,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9]我国城乡教育 的巨大差距加剧了城市与农村在经济发展水平和 人的综合素质方面的区域性失衡,导致城乡间的矛 盾在无形中演化为一大社会矛盾,与我国创建和谐 社会的目标不符。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城乡一体化 无疑是符合和谐社会的价值向度与发展规律的。 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战略规划,蕴含着化解 城乡教育二元矛盾,妥善处理城乡教育之间的利益 冲突,既尊重和保存二者的个性与优势差异,又以 适度的手段促成二者的利益融合,以合二为一的模 式统筹规划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
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2
(一)师资力量城乡差距巨大
农村小学生师比为平均为13.6,县镇小学生师比为14.9。农村学校因学生不足、班额小,师资数量相对县镇而言较为缺乏,特别是部分学科教师,如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配备不全。从教师职称和学历结构反映的师资水平,县镇学校远远高于农村。据调查,惠民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师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人,本科及以上143人,专科及以上46人;高级职称及以上29人,中级职称及以上72人,中级职称以下91人。惠民县辛店镇中心小学教师中本科学历11人,大专学历16人,中专学历7人。可见,县镇小学师资水平的人员配备、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均远远好于农村小学。
(二)教学条件城乡差距明显
惠民县教学资源配置农村小学均落后于县镇小学,小学教育整体投资水平较低,城乡差距显著。县镇和农村学校生均图书蔵量分别为14.0册和8.3册,农村学生生均图书为城镇学生的58.8%;县镇和农村学校生均固定资产总值分别为3751元和1774元,农村学生生均固定资产总值为城镇学生的47.3%。体育用场面积、理科实验室仪器,县镇所有学校全部达标,达标率100%;农村小学达标率分别为47.5%和86.9%。
(三)教育投入乡镇差距较大
惠民县小学校舍总建筑面积为17.30hm2,小学在校学生6.28万人,生均校舍面积2.75m2,远远低于7.43m2米/生的全国平均水平。生均校舍面积不达标,校舍存在安全隐患,农村地区尚有部分小学亟待新建、改建、扩建、迁建,学生宿舍及其配套设施、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严重不足,教学技术装备落后。
(四)农村生源流失问题突出
惠民县城乡小学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十分严重。根据惠民县教育局提供的资料,惠民县全县小学正常转入44人,转出96人,分别占全部小学人数的0.11%、0.24%;初中阶段转入164人,转出276人,尚有辍学125人,分别占初中阶段学生总人数的0.17%、0.28%、0.13%。生源的流失使农村中小学校面临许多困境,尤其严重的是部分学校面临着无生可教的地步,甚至被迫撤并。
二、惠民县农村小学空间布局特征
(一)农村小学分布密度差异显著
惠民县农村小学空间分布不均。各镇小学数量最多的是胡集,全镇16所小学,其次是石庙,全镇13所小学,还有李庄、何坊,全镇各有10所小学。小学数量最少的是麻店,全镇仅4所小学。全县共有小学114所,平均每个小学服务的区域面积为12km2,服务的自然村数量为11.3个,服务的人口数量为5629.9人。除县城外各乡镇每个小学服务的区域面积为11.75km2,服务的自然村数量为10.67个,服务的农村人口数量5110.9人。县城小学服务人口数量最多,达11308.6人。各镇办中,麻店镇小学服务人口数量7522.3人,李庄、魏集、大年陈、辛店、皂户李等5个镇小学服务人口数量超过5000人,胡集镇小学数量最多,每个小学服务人口数量最少,为3750.9人。每个小学服务的区域面积和自然村数量比较,姜楼最多,分别为26.6km2和23.6个自然村;胡集最少,分别是8.6km2和5.9个自然村。惠民县县镇学校规模比较大,在校生人数多;乡镇学校在校生人数少,特别是某些村级教学点规模偏小。有的小学只有1个年级或2个年级,如桑落墅镇的明德小学只有一年级55人,苏堡小学只有五年级和六年级共60人,徐家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83人;胡集镇的于桥小学四个年级仅63人,白桥小学四个年级76人;李庄镇大周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136人;石庙镇奎星刘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共73人,九龙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共33人;淄角镇大魏小学只有六年级13人。惠民县村级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生源严重不足,个别小学或教学点的学生不到20人,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二)农村小学与村落空间分布不协调
惠民县小学达到了4.8km的全覆盖,其中距离小学1.2km以内的村有600个,占47.73%;1.2~2.4km的村庄有529个,占全部村庄的42.08%;距离小学2.4~3.6km的村占9.22%;距离小学3.6~4.8km的仅有12所。可见,惠民县小学集中分布在距离村庄2.4km以内。总体看来,惠民县农村小学能满足大部分村庄学生就近入学的要求,但部分村庄上学距离偏远,如大年陈镇的西南部、石庙镇与皂户李镇交界处、皂户李镇与淄角镇交界处、辛店镇与麻店镇交界处等部分村庄。
(三)农村小学空间聚集特征分析
惠民县小学主要设置在乡镇中心驻地附近的村庄,围绕乡镇中学驻地出现聚集趋势。以5.25km为半径,孙武镇大孙小学邻近村庄最多,有25个;其次是何坊街道办小学邻近村庄24个,大年陈镇孙家中心小学邻近村庄21个。邻近村庄最少的小学是清河镇中心小学,只有1个邻近村庄;其次是胡集镇东西屯小学,有3个邻近村庄。桑落墅镇明德小学、魏集镇中心小学、清河镇学区小学各有4个邻近村庄,有11所小学邻近5个村庄。个别乡镇小学数量过多,部分区域小学存在过度聚集。如桑落墅镇的徐家小学附近的村庄可以被桑落墅镇中心小学和苏家堡小学、韩龙章小学覆盖;李庄镇聂家小学、大周小学、蔡冯小学三所小学处于聚集现象;石庙镇的梁家小学和老关赵小学存在聚集现象等。
三、惠民县小学教育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化解城乡教育差距必须从单项制度的改革转化为整体教育环境的改善与提高,其根本的措施是城乡教育一体化。惠民县城乡教育差距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农村教育落后问题,因此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具体措施主要有:
(一)调整城乡小学空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针对惠民县农村小学校布局存在的问题,应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做好学校的合理规划,本着“学生就近入学,学校均衡布局,适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教学点跨村联办”的布局调整思路,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前提,科学合理地调整农村小学的布局。从农村小学生的身心条件来看,低年级学童单程徒走上学的时间,平原地区以不超过30分钟、行程约1.5公里为宜;高年级以不超过40分钟、行程约2公里为宜。如以上述标准考察惠民县的农村小学,则以低年级学生的体力和身心条件,惠民县所有乡镇的小学数量均偏少;而以高年级的身心条件,则有姜楼镇、麻店镇、辛店镇、大年陈镇、皂户李镇等高年级小学数量偏少,其余乡镇小学的服务半径均能符合小学生步行的距离要求。对于小学相对聚集的区域,如桑落墅镇徐家小学、苏家堡小学、明德小学,李庄镇聂家小学、大周小学、蔡冯小学,石庙镇的梁家小学、老关赵小学等,应在不违背学生就近入学原则的条件下,将小学在校生人数少、规模小的学校合并到邻近的小学。但对于小学数量本来就偏少、学生入学距离远的区域,如大年陈镇的西南部、石庙镇与皂户李镇交界处、皂户李镇与淄角镇交界处、辛店镇与麻店镇交界处等,则应考虑增设学校,以满足学生就近入学的要求。
(二)增加农村小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改善农村小学的.校舍条件和各种教育设施条件,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根本保证。惠民县是山东省典型的农业县,财政收入少,难以保证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所以,惠民县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在本县经济甚为落后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首先要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其次,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扶持。惠民县必须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教育投入,才能满足城乡教育一体化对财政投入的要求。第三,要注意教育投入的合理分配,使教育投入进一步向农村小学倾斜,促进惠民县城乡中小学校硬件设施均衡配置,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设施的规模和质量。
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3
一、江阴市社区教育现状
1.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截至2015年12月31日,江阴市形成以社区培训学院——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校——市民学校的三级网络体系为主体,以老年学校、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站、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目前,全市拥有1所省级社区培训学院,15所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校,260所标准化市民学校,标准化市民学校建成率为100%,在此基础上全市建成了76所市级示范市民学校占29%。这三级网络中,市民学校依托社区而建,是开展社区教育的主阵地。2.管理人员及师资队伍。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全市社区教育专兼职管理人员(教师)1610人,其中专职管理人员(教师)145人,兼职管理(教师)人员1465人,如按全市总人口(户籍+流动)205万人口计算,专、兼职管理人员(教师)人数与社区总人数相比为0.08%,按户籍人口121.73万计算占比为0.13%。有志愿者32564人,志愿者数量与社区总人数相比:按总人口(户籍+流动)计为1.58%,按户籍人口计算为2.68%。3.基础设施情况。全市拥有专门用于社区教育培训场地面积106547平方米,50座以上的教学专用教室288个,多媒体教室183个,电子阅览室125个,室内外文体活动场所921个,图书阅览室226个,拥有图书705776册,各类报纸杂志527种,教育碟片11679盘,各类文体活动设施设备634台(套),专门用于社区教育的专用计算机1274台,各类音响设备236套,电视机318台。4.社区教育经费投入。2015年,全市用于社区教育的经费为17336973元,按全市总人口(户籍+流动)205万人口计算,人均达到了8.45元。所有15个镇(街道)的年度专项经费均超过了辖区人口人均2元的建设标准,超过人均10元以上的有7个,在5-10元之间的有4个,低于5元大于2元的4个;最高的镇(街道)为月城镇,达到了19.15元,最低的镇(街道)为徐霞客镇,为2.11元。5.社区教育活动开展情况。2015年,全市各镇(街道)共开设有组织的社区教育培训(讲座)365个,共有156116人参加了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年参加培训(讲座)人数按全市总人口(户籍+流动)205万计算占比为9.76%,按户籍人口121.73万计算占比为14.24%,其中最高的月城镇达到了21.95%,最低的澄江街道仅为3.50%。6.学习型家庭及学习型组织情况。2015年,全市评选出学习型家庭1904户,学习型居委会41个,其他学习型组织79个。累计已评出学习型家庭20584户,学习型居委会165个,其他学习型组织1748个。累计评出学习型家庭最多的是周庄镇达到了6055个,最少的是南闸街道仅为9个。7.特色资源建设情况。截至2015年12月31日,各镇(街道)共自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27门,自编教材34门。自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最多的为澄江街道,达到10门,15个镇(街道)中有8个自建课程为0,占比53%。社区教育自编教材最多的为青阳镇,达到17门,有7个镇(街道)自编教材为0,占比47%。
二、从数据看社区教育的开展成效及存在问题
1.建设成果(1)建立社区教育的长效机制。全市的社区教育由政府统筹统一领导,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统筹协调的社区教育领导管理体制和有利于持续有效发展的社区教育良性运行机制。在市级层面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由教育、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技、文化、体育、民政、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组成,并根据各自的职能不同分设社区教育分类指导小组,由教育部门归口管理。各镇(街道)均将社区教育纳入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教育规划中,正确把握社区教育发展的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市级层面把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列入对各镇(街道)精神文明考核内容之一。2011年3月,江阴市委出台《关于加快提升市民素质的实施意见(试行)》,4月,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围绕文件精神,教育、宣传、民政、精神文明办、人社、文化、体育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女等群众团体紧密合作联系,形成齐抓共管、强力推进的工作机制。(2)以市民学校为基点的覆盖城乡的社区教育网络已建成。截至2015年12月31日,江阴市形成以社区培训学院——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校——市民学校的三级网络体系为主体,以老年学校、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站、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目前,全市拥有1所省级社区培训学院(江阴市社区培训学院),15所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校(其中6所为省级社区教育中心校),260所标准化市民学校,标准化市民学校建成率为100%,另外有5个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3)市民学校标准化建设起点高,成效好。自2011年启动村民学校标准化建设以来,就根据本市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制定了高于省建设标准的江阴村民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及评估标准,在进行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启动了示范村民学校的建设。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全市已高标准地建成260所标准化市民学校,达到了各个社区(村)有一所标准化市民,标准化市民学校建成率为100%,其中76所市级示范市民学校,占总数的29%,这些社区教育硬件配套设施已完全能满足居民开展社区活动的需要。(4)人均社区教育经费投入高,社区教育活动开展有保障。仅2015年,全市社区教育经费投入达到17336973元,按全市常住人口+流动人口205万计算,社区教育经费人均达到8.15元,达到江苏省规定人均2元标准的4倍。如此高规格的社区教育经费投入,为各村民学校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提供了经济保障。(5)以市民学校为依托,社区教育活动开展成果丰硕。市社区教育以各镇村民学校为依托得到了广泛的开展。社区教育在内容上做到了创业就业、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环境美化、思想教育、科技普及等的统一;形式上做到歌舞音乐、说唱弹奏、琴棋书画、体育竞技等的多样。开展的社区教育主要有:围绕城镇社区下岗职工开展的“再就业工程”;围绕农村社区服务对象不同开展的“现代农民教育培训、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两后双百’培训、一村一名大学生”等五大教育培训工程;围绕江阴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的“提升现代产业工人素质的岗位技能培训”;围绕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开展的“快乐生活的享用教育”。(6)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开展社区教育研究,科研成果丰硕。全市有“城乡一体社区教育体系研究——以江阴市为例”“社区教育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等15项社区教育课题获得国家级、省级立项。“果农课堂‘四合一’社区教育平台构建研究”“社区妇女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研究”“社区学习资源的开发及其实施研究”三个实验项目通过全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验收。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社区教育各类论文达35篇。2.存在问题分析(1)社区教育在江阴发展中的地位不明。江阴的社区教育发展至今,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在管理体制上存在“政府统筹领导易,教育部门主管难”的问题,即搞社区大教育缺少广泛的有隶属关系的工作机构或强势活动实体,容易形成教育部门“虽主难管,政而不行”的局面;在运行机制上存在“行政外力推动强,社区自主活动弱”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将阻碍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2)各镇(街道)在村民学校建设特别是示范性村民学校建设方面发展不均衡。全市范围内示范性村民学校建成的比例达到100%的有1个(新桥镇),达到40%的镇(街道)有2个,分别是澄江街道48.8%、长泾镇41.7%;达到30%的5个,分别是璜土镇38.5%,顾山镇35.3%,华士镇、周庄镇和祝塘镇3个镇均为33.3%,达到20%的有4个,低于20%的3个,分别是城东街道13%、徐霞客镇9.5%、青阳镇5.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各镇(街道)在村民学校建设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差距的背后反映的是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重视程度的差异,带来的结果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差异。(3)社区现有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社区内资源整合不够。第一,对现有的资源利用不够。各镇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的图书、电脑、教学光盘等设施利用率非常低,从调研的数据看,图书的年流通率不到20%,电脑则基本成了摆设。第二,对显性资源开发不够。社区范围内分散着大量的社区教育资源,但这些资源往往分属于不同的单位,只能供本单位的员工用,社区对这些资源缺少整合的能力和机制,无法利用现有的资源让社区居民使用。第三,对隐性的资源挖掘不够。一些社区范围隐性的社区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如名人故居、当地特有的民风民俗等。这些隐性的社区教育资源比显性资源更加多样,更加能激发起社区居民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也更有地方特色,如加以很好地开发和利用容易给居民带来积极影响。(4)社区教育工作者数量不足,专职人员严重缺乏,对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不足。从调研的情况看,社区教育专职人员不足是各镇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从业人员绝对数量不足。从总量看,全市范围内专兼职教师人数为1610人,仅总人口的0.08%。第二,专职从事社区教育的人员严重不足。全市范围内仅有2个街道分别有43和46名专职教师,其余大多数市(村)的社区教育工作人员均由社区(村)干部兼职。社区教育工作人员大量的兼职导致其精力分散,往往开展社区教育只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工作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社区教育的正常开展。目前在市民学校从事社区教育的人员除少数是近几年引进的大学生外,大多是土生土长的社区(村)干部,他们中的多数人未接受过社区教育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在调研中,他们普遍表达了需要接受社区教育方面培训的强烈愿望。社区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和学校教育一样,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大量的非专业人员从事专业的工作势必影响社区教育开展的质量,也影响社区教育的发展前景。
三、后续发展对策及建议
1.强化政府在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明确社区教育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的地位。在目前全国上下加快推进学习型城市的发展,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的大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应进一步明确社区教育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的地位,根据新的形势发展要求重新制定“加快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明确社区教育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明确社区教育的长期、短期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具体路径及实施步骤。全市各级党委及政府也应将发展社区教育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工作机制上形成各级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部门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协调机制,最终形成行业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社区教育良性发展格局。2.拓展社区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保障社区教育经费落实到位。经费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是社区教育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应拓展社区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一方面,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各级社区教育学校的经费投入,配齐相关的设施、设备,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在办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对培训对象能产生经济价值的培训活动,也可以适当地收取一部分费用作为社区教育的活动经费;应充分发动社会各组织的民间力量,通过捐钱、捐物、免费提供师资、场所等形式参与社区教育。通过政府拨一点,自主收一点,社会捐一点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社区教育经费,保障社区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3.发展壮大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专业化建设。第一,不断发展、壮大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将更多优秀的教师和专业人士纳入到社区教育队伍中来,不断扩大社区教育的影响。第二,各级教育部门要将对教师培训的触角延伸到社区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将对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列入培训计划,通过培训加强社区教育各级学校的管理人员与师资队伍建设。第三,加强社区教育管理人员与教师对社区教育尤其是对农村社区教育方面的研究,进行社区教育课程与项目的开发与研究,提升自身的社区教育能力与水平。第四,加强对社区教育志愿者的规范管理,提高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与服务质量。4.充分发掘本地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阵地。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居民素质教育社会化的组织形式,必须走社会化的办学之路,依托各级组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种社会组织等,解决好教育阵地、教育师资、教育组织形式等问题,实行社会与部门联动。在开展社区教育办班的过程中,积极与各类组织联合,使学习活动广泛地渗透到大至单位、小到家庭的各类活动中。要挖掘和利用农村社区一切学习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环境资源,有形和无形、社区内外、现有和潜在的学习资源,提供给村民充分的学习机会。5.社区教育开展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加强调研,提高社区教育质量。要主动深入社区居民中进行调研,切实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把他们的需求进行归类,设置与之对应的教学活动项目,把自上而下的教育培训任务与居民的真实需要有机结合,贴近实际,主动服务社会发展。要使社区教育做到指导思想明确,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保证教学质量,避免形式主义,尽最大可能地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给予解疑释惑,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充实深化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使学员不仅爱学,而且学了管用,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6.建设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与项目,创建社区教育特色品牌。社区教育课程是为实现社区教育目标而编制的,为人的终身学习服务的大课程体系。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与项目建设是丰富社区教育内涵的重要方式。各村学校要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明晰社区教育的内涵与作用,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开发、编写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与教材,打造内容丰富、行之有效的社区教育项目,不断提升社区教育水平,满足当地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要不断总结、提炼社区教育经验,创建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在地区范围内更好地发挥社区教育对本地居民的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维俭,仲红俐.关于发展社区教育村民学校的思考[J].农业教育研究,2011
[2]陈 蕾.我国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4
我校位于___与___交界的偏僻山村,1999年由两个村小和一个完小撤并组成,共9个班,14位老师,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小,也有着农村小学典型的生存状态:学校和教师缺乏自身明确的发展原动力,以按部就班完成任务操作为主;信息闭塞,缺乏交流、学习的机会;缺乏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市委、市政府“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的推动下,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结对学校——___实验小学的帮扶下,我校打破了原始的生存状态,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建立合作基础
城乡学校结对是一种互动,以强扶弱的行为。它需要结对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基础。即需要建立机制,让城市的优质学校在管理模式、教育理念、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诸多方面的输出,让被扶持学校主动吸取与落实。
1、签订协议约束双方的责任和义务。2002年5月24日,我校与___市___实验小学举行隆重的结对仪式,并签署书面协议规范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即___向“二小”输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教学理念,为“二小”的教师进行每年一次的培训,两校在教科研上广泛地交流与合作。创设适当的机会,鼓励教师间、学生间找朋友、结对子、搞活动、建友谊。“二小”为“___”提供第二课堂活动空间。
2、寻找共性作为合作的切入点。我校地处农村,出生人口的下降使班额锐减,自然形成了小班,___则是___市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排头兵。我们就依托这一共性,建立了以小班化教育研究为平台的合作模式。
二、积极双边互动
四年来,两校积极利用多层次、多次数高效的双边活动、资源共享,为我校的发展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适时的解决我们所遇到实际问题。
1、“___”输出。结对后,“___”通过观摩、送教、讲座、共研等形式向“二小”输出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教育理念。如我校先后四次集体组织教师去“___”参观学习,交流教育、教学、管理心得,吸收先进学校的教育理念及工作思路。
3、互通共享。学校结对后,“___”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硬件配置、备课形式、课件资源等内容作为共享领域向我们全面开放,为我们的规范办学提供很好的借鉴范本。
三、多点的延伸拓展
积极的双边互动有效地带动了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在教学方法、课题研究、硬件设施等诸多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为学校的拓展延伸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抓住机遇,我们又依托“___”融入了多个不同层次的交流圈。
其
一、自2002年“___”与我校结对,现在“___”的结对学校已经发展到5个——“靖江二小”、“裘江小学”、“珑玲小学”、“淡竹小学”、“___二小”,从而形成“15”这样一个以“___”为龙头的共同体,使原来我们和“___”的双边活动发展成多边互动。
其其
三、学校自身快速的发展,吸引了众多与我校类似的农村学校前来参观、交流、学习,逐渐形成了以我校为核心的具有农村特色的学习共同体。
这样,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交流圈互相渗透、互相取长补短,更好的使学校不断发展,逐渐形成自身特色,甚至带动周边的发展。
四、城乡结对促进二小快速发展
在这样高效的城乡结对互动中,我校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办学水平进一步的提升。
2、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形式。一支粉笔、一根教鞭,曾经是我们很多老师的模式。随着小班化教育人本思想的贯彻,“三化”教学策略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都恰如其分的发挥着其显著的效能。调动了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泥土气息、符合校情的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引探式”教学模式。
3、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在结对互动的过程中,我校老师在学习、模仿、改进、创新中不断得到提升。一是理念更新,不再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更多的时候活跃在孩子们中间;二是态度激活,教师积极主动承担公开课,把其当作主动成长的机会来对待。这几年全校对外开课58堂,其中承担___市级就有6堂;三是理论厚实,几年来,老师们整理的相关理论认识和设计的课例有38人次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其中___市一等奖三篇、___市一等奖三篇。四是科研发展,两个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先后获___市、___市一等奖。现在课题《农村小学小班化学科学习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不仅被___市科技局立项,同时也被确立为省规划课题。学校有5位老师被推选为___市学科骨干教师;一位老师被评为___市教坛新秀。
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5
城镇化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机制
城镇化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人口素质。人的城镇化也就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这就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使均衡化的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而义务教育是教育中的奠基部分,是关系到民族未来的重要基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组成部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教育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的现实需要。课题组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实地走访北京、重庆、成都、郑州等地,试图破解当前城乡教育差距的普遍难题,探寻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推进机制。
一、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1.教育管理方面:二元分割
首先,教育管理方面的二元分割体现在管理体制上。2001年国务院作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决定。在管理主体上,中央、省、市各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很小而且不明晰;乡镇政府在义务教育中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界定不清晰,办学积极性较低;而作为义务教育管理主体的县级政府可供调控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调控力度和调控成效都相对有限,导致了农村和城市教育发展的不均衡。[1]
其次,义务教育管理上的二元分割还体现在户籍制度上。我国特有的城乡分开的中国特色的二元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城市与农村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群体。户籍制度将城乡人为进行分割,“分而治之”,国家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措施都向城市倾斜,造成了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差距明显,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城乡不均衡。
2.教育投入方面:以县为主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始终很低,直至2012年才实现了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承诺。即使是有限的资金仍集中在城市,造成农村教育落后,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为地方政府办学为主,也就是说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是地方财政按国家政策规定的比例(不得低于地方财政支出的15%)来保证拨付。但是由于地域差别、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的存在,往往地方的财政状况有很大的差异,因而由财政基数的差异造成各地实际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别更大,导致教育的两极分化现象和“马太”效应。投资的多寡造成了教育质量高低的差异,教育质量的高低反过来又导致了地方经济差距的拉大,进而进一步拉大教育投资的不平衡。
3.人口结构方面:离乡进城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城镇化的进程导致了农村生源减少和城市生源剧增的两个极端化现象以及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两个特殊教育群体。
农村生源减少,甚至出现了“空心校”的现象,维持分散布局则编制短缺,师资不足,教育质量低水平运转;撤点并校又导致校舍空置、资源浪费;大部分农村学校寄宿条件有限,甚至影响寄宿学生的身心健康;采用校车接送,又牵涉到校车安全问题,以及由此增加的办学成本分担机制并不明晰。“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教育需求的增加,造成城市或者城镇发展快,生源剧增,学校建设慢,就学需求高,“大班额”问题居高不下,严重考量着城市的教育承受力。“城市流动儿童”受户籍制度的影响,要进入城市公办学校,手续繁琐,门槛高,而且因生活习惯、方言等差异,可能受到城市学生的冷落、歧视[2]。
4.师资队伍方面:冷热不均
城乡教师的差异首先体现在数量上。尽管这几年“特岗教师计划”为农村教师队伍补充了很多新鲜血液,但很多农村学校教师仍然缺编,数量严重不足,只好聘请大量代课教师,尤其是贫困县乡问题最为严重。尽管这几年国家调整了编制标准政策,城乡实行相同的生师比,但由于农村学校生源少,编制就少,仍然呈现出农村生师比较高的城乡倒挂的倾向。教师数量不足和教师非正常的流动也有一定关系。在农村存在着“教而优则走”及“层层拔高”的问题。甚至有的农村学校被称为“新手教师的练兵场”。农村教师来后留不住,流动性特别强。
其次,体现在城乡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素质不能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国培和省培的力度,但是由于人手短缺,农村教师参培人员比例仍然较城市偏低,而且培训实效常常令人质疑。农村教师队伍中存在一定“民转公”人员,他们起点较低,学历补偿教育虽然达标,但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反思批判精神缺失,教学研究水平相对薄弱。
同时,师资结构失衡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中青结构倒挂,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学历结构不合理,第一学历较低;学科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农村地区外语、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相关课程难以开齐。“教非所学”现象非常严重。[3]
5.课程设置方面:城市化倾向
首先,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情境的选择反映城市生活较多,基本脱离农村生活。教材内容中城市元素较多,而农村元素较少。像“博物馆”、“公积金”、“证券”等内容农村学生闻所未闻,因此造成阅读障碍与理解障碍[4]。
其次,课程设计的学生活动也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多数教材中的活动是围绕动物园、博物馆、名胜古迹等来展开,农村地区大多不具备开展这些活动的条件,而且很多活动设计涉及到网络查找资料,然而在农村地区信息化程度有限,造成孩子的学习困难,进而导致学习失败。
最后,城市化的课程产生城市化的价值导向。课程作为一种无形力量促使学生对事物的评价和看法向城市倾斜,由此造成教学目标的迷失,似乎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向往与羡慕,这种情感导致现在农村儿童对于农村生活不认同。
6.教学质量方面:城乡差距明显
首先,在农村落后地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和“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等只能是一句空话。农村师资短缺,有的学校课程不能开齐,更无暇顾及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由于工作量大,刚性的考核评价机制使他们更看重考试成绩,因此表面上接受新课程理念的培训并认可,但实质上并未能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其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农村学校也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学校,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的教师讲授、题海战术、机械地死记硬背等为主,而以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等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所占的比例甚少。而且农村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的应用较少,白板或者班班通常常被当做娱乐设备,未能发挥应有的功效。而在城市学校里,教师接受新课程培训的机会多,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教学方式的实施推行得相对较好。
最后,在教育教学的效果上城乡差距显著。农村学校的隐性辍学率较高,巩固率较低。调查显示,城区学校学生在探究性上明显优于农村学校的学生,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也明显优于农村学校的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上也明显优于农村学校的学生;而且在农村,中心学校、村小和教学点之间教学质量差异也非常大。
二、构建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机制
1.统领机制:教育管理机制改革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首先要打破以往管理制度上的束缚,即对以往计划经济下的城市与农村教育分开管理的体制进行改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并明确职责。政府应强化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成为教育系统的规划者、教育条件的保障者、教育公平的维护者、教育质量的监督者。[5]政府还要简政放权,要科学地界定各级政府的管理职责和重点。中央主要负责规划,由省级政府进行条件保障,地市级政府和县级政府具体负责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乡镇政府积极参与到当地教育的支持和监督中来。
同时,要推动省级政府承担义务教育职责。“以县为主”并不意味着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由县级承担,省级政府应切实承担起对义务教育的职责,从县级统筹尝试提高到“省级统筹”,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并确保到位,保证真正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投入,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投入的巨大差距。而且,要构建以地市级大区域管理为主的体系。地市级区域主管部门应站在全局的高度,关注整个大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的结构、比例构成、资源配置、发展的速度及规模等,统筹管理整个大区域义务教育事业的人、财、物等,在战略的高度对区域城乡教育可持续的协调发展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发挥本区域教育优势,协调各子区域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优势互补。
2.运行机制:建立一体化户籍、投入、人事机制
(1)根源机制:建立一元户籍机制
首先,将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剥离。改革现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建立一元户籍制度,而且要改革与此有关的影响社会利益分配的一系列制度、政策,如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制度、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制度等,即将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社保政策及社会管理逐步与户籍制度剥离。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流动成为必然,完善与户口迁移相关的政策,逐步开展户籍制度及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而且,实行电子学籍制度。要尝试破除户籍壁垒,建立以纳税人身份为主体的义务教育体制,流动人口可以凭借纳税、租房合同等有关手续提出入学申请;而且实行教育券随人走的方式,使流出地政府也承担一定职责;同时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实行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实现对学籍的网络化动态管理[6]。
(2)前提机制:教育投入机制改革
首先,要加速建立国家公共财政体系。中央加大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在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明确各级政府按级别、按合理比例来负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确立中央政府为义务教育经费承担的主体,地方政府承担起缩小区域内差距的重任,明确“中央包基础,省/市级保均衡,区县争优质”原则。
同时,要加大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力度。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但教育的转移支付有很强的随意性,缺乏完备转移支付制度和测算标准。要建立教育经费转移支付与补偿机制,向农村倾斜、向财力不足区县倾斜。
而且,要建立常规化教育经费补偿机制。教育经费向困难学生、农村校以及薄弱学校倾斜;建立农村工作补贴和偏远地区工作补贴机制,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开展农村学校教师专项培训资助工作。
最后,鼓励并规范社会力量办学。社会力量的介入可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而且可以更及时地反映和满足城乡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要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将社会力量办学纳入到教育管理的范畴,在校舍、经费、师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对社会力量办学发展的标准及规范作出符合实际的要求,并给予动态化的监督和管理。
(3)本质机制:教育人事机制改革
首先,实行向农村倾斜的教师编制标准。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教师编制,解决农村教师绝对数量不足的问题,减轻教师负担。在“后撤并时代”,农村教师的需求量会更大,所以在入口上加强教师需求预测与规划,建立农村教师流失补偿机制,加强教师储备,以应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优质发展及城市学校的生源剧增。
而且,建立常规化有效的交流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出合理规划,建立城市与农村、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师资队伍双向流动机制。坚持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校地协同创新、师范生顶岗实习等有效措施,加强农村教师的良性流动;还要发挥优秀校长、名校辐射作用,通过干部互派轮岗或者引进名校和名校长管理,加强示范校的辐射作用与农村后备干部的学习提升;还要提高城乡教师交流实效,采用城乡教师师带徒或者构建教师共同体等多种形式,使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及时走向农村,激发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提高专业水平,激活农村教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要增强教师培训实效性。政府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费用的投入力度,并且有针对性地向农村倾斜,为农村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还要增强教师培训针对性,在培训开展之前一定要开展培训需求的实地调研活动,了解农村教师培训和教研的真实需求,确保培训课程设置密切联系农村教育教学实际;还要丰富教师培训方式,强化参与式的培训,建立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和专题研究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还要注重培训手段多样化,建立网上互动听课评课教研系统,进一步提升农村偏远地区学校信息化水平,实现远程教育和教研的功能;还要加强多方合作,农村学校要争取培训机构、高等院校、教科所、教研室及兄弟学校等方面的协助和合作。
最后,要建立科学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师、校长晋升与评价制度,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适当向农村补偿、倾斜。对于为农村地区教育发展做出贡献,以及长期扎根农村教育的教师、校长要给予优先考虑。在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及评优评先等奖励中,优先考虑有农村薄弱学校工作经历的教师。
3.核心机制:学生培养机制和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改革
首先,改革课程管理机制。解决农村学校课程中存在的城市中心主义倾向,农村与乡镇学校拥有自己的课程资源优势,城乡学校都应当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同时,建立城乡优质课程开发与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集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信息化手段为一体的远程教学体系,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改革教学管理机制。通过城乡学校结对子等方法,鼓励城市学校多向农村学校输出先进的教学观念、方法和模式,鼓励农村学校创新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缩小城乡差距。
同时,改革教研机制。建立跨城乡的区域性教研平台与相关机制,继续实施名校办分校、高校对中小学对口支持、城乡教师的教研交流等行之有效的学校发展策略,实行城乡教学、教研一体化发展,加强专业引领,提高校本教研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学质量差距提供智力支持。
最后,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城市和乡村的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学生培养目标应当保持一致,应当以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最终衡量维度。城乡的学校都要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而教,而不是仅仅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和配套制度。
4.保障机制:建立严格的教育行政问责机制
首先,加快教育政务信息公开。所有教育政务信息必须予以公开(涉及国家安全或者机密事项除外),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和媒体的报告权。同时,加强教育行政问责制法制化建设,以法律或条例的方式明确规定各级各种教育行政官员所负的具体责任,如果出现问题何级何种机构来问责。最后,加强行政干部教育,转变从政观念,使其更加明了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的道理。而且切实在工作中摒弃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文化,构建新时期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机制。
5.深化机制:推进城乡文化互补化
城乡文化同根同源,各有其特色与优长,无所谓高下,要和而不同。经济状况的不同可能会造成一定文化持有者心态上的差异,城乡教育一体化一定不能是一种文化消灭另一种文化,而是彼此吸纳,互补而有个性地发展。在设立教育目标和选择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到城乡各自的文化特质及差异,摒弃竞争式、占有式的发展模式,通过平等、民主、对话的模式来形成文化理性,并且充分唤起参与者的文化自觉,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在包容的心态中消除隔阂、和谐共处,实现城乡文化的融合,创生出现代化的新生文化,促进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
参考文献
[1] 褚宏启.教育制度改革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度瓶颈.教育研究,2010(11).
[2] 欧阳国庆,黄玉怡.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上海农村经济,2006(4).
[3] .关于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问题与思考,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2).
[4] 王世光.教材城市化倾向刍议.教育发展研究,2007(6).
[5]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教育研究,2009(11).
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农村 基础教育 愉快教学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形势和新局面,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这是城乡社会发展中高瞻远瞩的正确思路。过去,因为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当时的国际形势所迫,我们在发展道路上选择了一条暂时牺牲“三农”保城市、工业的路径。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把目光再次聚焦三农――这次不是为了“牺牲”,而是要“反哺”,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涉及到各种资源的协调与整合,而其中教育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育是百年大计,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是根本,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虽然没有发展农村教育的专门章节,有专门涉及农村教育的条款,并把发展农村教育写进了“发展任务”里同时。在第四部份“保障措施”中提出,凡是涉及农村教育的内容都强调要重点加强或重点发展。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普九”以后,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软硬件有了显著改善,但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在农村教育中,农村学生、农村教师和学校,被称为教育“三农”问题。我们要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局面,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在农村教育中重视素质教育,要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实施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学到知识,增长才干。这一点在基础教育中尤为重要。
所谓素质教育,是根据人的社会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康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面向每一节课,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避免满堂灌,克服“填鸭式”的教学。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积极推行愉快教学法,运用新奇的导入法、优美的教学语言、开放式教学等教学手段,把学生强制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的过程,变“苦学”为“乐学”,使教室成为师生的“共鸣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所在。
愉快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自身、教材及环境中所蕴涵的快乐情境,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激发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良好的心境,使其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与学生的教与学的交流中倾注感情。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和谐,无不以真情为前提。一旦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往往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在课堂上行为的情感性比较强,他们往往乐于配合那些与他合得来、关心爱护他们的教师的教学活动,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平时,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就会缩短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要多鼓励,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多一分关心,少一分指责,则会增强他们的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也就是可以在课堂教学的三个阶段,即新课引入阶段,新课进行阶段,巩固运用阶段,分别根据每一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需要,努力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1)在课堂教学的最初时间内,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人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因为在基础教育中,由于学生年龄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往往与兴趣结合得更紧密。我们可以采取录像、实物、实验、游戏、故事、儿歌、谜语、讨论等多种多样的引入方式,用有声有色的画面立刻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并产生浓厚的探究新知的乐趣。(2)在课堂学习的第二阶段,由于学生年幼,注意力不易持久等特点,可以通过表扬、暗示、鼓励等手段,同时采取师生合作表演、竞赛、讨论、游戏等形式,让他们自己动口、动脑、动手去探索科学知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3)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由于已临近结尾,学生的疲倦感已经到了最高峰。这时,如果再采取传统的死记概念、简单罗列知识点等方法,学生难以产生兴趣,最终导致课堂宝贵时间的浪费。在这一阶段,可以采取讨论、抢答、操作、游戏等易于保持学生兴趣,又可以巩固课堂前两阶段所学知识的形式,同时一部分书面作业也可以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让学生始终在一种愉快的体验中轻松学习,使学生不会产生厌倦情绪,从而使课堂学习能自始至终保持一个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过程中,没有农村的繁荣、农民的富裕、农业的发展,我们的现代化就无法实现。而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重视农村的教育发展。要努力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通过实施愉快教学法,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尊重他们的主动精神,变教学生“学会”为学生“会学”,贵在学习方法指导,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就可以形成以人的健康个性为根本特征的现代农村教育,让素质教育得以真正地推行,让民族素质真正得以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永宁.将愉快寓于教学之中.中学教学参考,201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