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的基本特征范文1
要求:
1、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与主要研究领域。
2、理解神经系统与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历程。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来源安通学校
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探讨人类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探讨人类情绪、动机、人格、社会态度等非认知活动的规律,为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的哲学与科学背景
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理论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2、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四)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
(1)神经元与突触
(2)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3)反射与反射弧
2、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1)大脑的结构
(2)大脑功能的单侧化
3、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反映
(2)感受性
(3)心理
(4)意识
二、感知与注意
要求:
1、了解感觉的含义与种类、知觉的含义与种类、注意的品质。来源安通学校
2、理解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其组织原则、注意的特点与功能、注意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
3、根据知觉规律,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正确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
2、感觉的种类
视觉,听觉,其他感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1)什么是注意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选择,整合,维持,调节)
2、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①什么是无意注意;②无意注意的影响因素。
(2)有意注意
①什么是有意注意;②有意注意的影响因素。
(3)有意后注意
①什么是有意后注意;②有意后注意的条件。
3、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分配
(4)注意转移
(四)感知规律与直观性教学
1、直观性教学的基本形式
①实物直观;②模象直观;③言语直观。
2、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性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在良好的观察习惯
(五)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
三、记忆
要求:
1、了解记忆的基本过程与主要类型。
2、理解记忆表象的特点、记忆系统的编码方式与存贮特点、遗忘的基本规律及其主要原因。
3、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一)记忆及其类型
1、什么是记忆
2、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再现;编码、存储、提取。
3、记忆的主要类型
(1)记忆对象分类
①形象记忆;②逻辑记忆;③情绪记忆;④动作记忆。
(2)记忆阶段分类
①瞬时记忆;②短时记忆;③长时记忆。
4、记忆表象
(1)什么是表象
(2)表象与后象的关系
(3)记忆表象的特点
①直观形象性;②形象概括性;③模糊片断性;④个别差异性。
(二)记忆系统
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1)瞬时记忆的特点
(2)瞬时记忆的编码(编码方式,影响因素)
(3)瞬时记忆的存储(存贮容量,存贮时间)
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1)短时记忆的特点
(2)短时记忆的编码(编码方式,影响因素)
(3)短时记忆的存储(存贮容量,存贮时间)
3、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特点
(2)长时记忆的编码(编码方式,影响因素)
(3)长时记忆的存储(存贮方式,存贮容量,存贮时间)
(三)遗忘
1、什么是遗忘
2、遗忘的种类
①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②主动遗忘与被动遗忘。
心理学的基本特征范文2
一、工具理性主义的基本特征
工具理性主义实际上可以叫做技术理性主义,它是人类生产生活当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工具理性主义可以在技术方面进行预测和计算,并对其设定相应的使用目标。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内外学者对工具理性主义的理解有着不同的见解,我国某知名心理学家对工具理性主义总结出了如下几种特征:第一,工具理性主义把世界想象成工具,人类借助工具完成自己的目标。第二,工具理性是一种实用主义,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以实用为目的,它遵循的是一种实用真理。第三,工具理性主义属于一种肯定思维,它可以把事实和价值进行分裂,它让人类该做什么或者不该做什么。第四,工具理性主义追求一种最优工具,是一种有效性的思维方式。第五,工具理论主义以手段为中心,从而追求手段的有效性和最优性。
二、工具理性主义在心理学发展中的反思和超越
(一)工具理性主义在心理学中的批判。
工具理性主义被人们称之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自从它被建立之日就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工具理性主义为心理学指向了更为科学明确的发展道路,而价值理性主义把心理学推到了人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在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下,心理学中的科学主义显现出了一种控制的的思想品格,所谓的控制就是把心理学中要研究的对象看做是自然存在的物质,比如人类、工具、机器等等,然后工具理性主义采取一种控制办法对其进行研究。但是价值理性主义却往往相反,它强调的是人本主义,它对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指导见解,而不是一种控制手段,价值理性主义是一般情况下研究人的思维。为此,心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使用适合人类特性的研究方法和方式,工具理性主义与价值理性主义之间的分裂造就了心理学发展中的事实及其价值,从而促进了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发展。在心理学中,工具理性主义是一种独立进行发展的思维方式,正是因为在这种独立方式的导向下,科学主义的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此,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少不了工具理性主义支持,并在心理学发展中中奠定了工具理性主义的合理性地位。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受自然科学的影响下,建立了心理实验室,从而脱离思辨性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心理学发展潮流来看,首先,世界方法中心论的出现使心理学变得相对独立,进而加快了心理学方法发展的脚步。心理学从哲学体系分裂出来,不是因为心理学发现了新的主题思想,而是因为心理学在哲学的基础之上有了新的研究方法。在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自然学科发展中都证明了心理学的社会价值,进而为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奠定了良好基础。除此之外,工具理性主义为了完善预测以及控制目的,在发展过程中遵循了逻辑主义和客观主义,为心理学在自然科学中地位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二)工具理论主义在心理学发展中的反思。
世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双面性,当然工具理性主义在心理学当中的发展也有其相对的局限性。工具理性主义虽然在心理学实践和研究过程中起到了支配作用,但是很少有人会去质疑这种思维方式的优越性水平,因此这就会阻碍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因此,人们不难看出,工具理性主义的局限性忽略了人类自身发展的优越性,对人类特有的思维研究方式进行了排斥。因此,在心理学发展中,要让人们认识了解工具理性主义的基本内涵,如果人们认识不足就会不利于心理学的健康发展。工具理性主义在心理学中的发展少不了价值理性主义的辅助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让二者有机结合实现统一,为心理学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工具理性主义在心理学中的超越。
工具理性主义的出现,源自于人类为了生存对自然的需求。在自然界中,人类为了生存,就需要不断探索并认识自然,并想尽办法从自然界中取得能量物质,从根本上来讲,这就学要人类的工具理性。但是,人类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能量物质的获取中,人类还需要对自然界进行改进创造,完成自己的理想目标,在这其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价值理性主义。在心理学中,工具理性主义完成的是人类解决问题并提高其效率,在此过程中并不能给人类以活动的定向方式,因此这就需要价值理性的导向,从而达到在心理学发展中的最优效果。在工具理论主义的控制下,心理学在一定情况下对人类也进行了控制,因此无论它是作为方法论还是一种研究方式,工具理性主义在心理学中所显现的一定是人和物质的形象。因此,工具理论主义在心理学中不仅是简单的超越,它需要和价值理性主义进行综合,为心理学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三、结语
心理学的基本特征范文3
论文摘要:本文考察了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内涵、发展脉络及历史地位。作者认为,主客同一研究范式体现着心理学的人文科学定向,张扬的是人有别于自然物的“天使”形象,展示的是将人的心理、行为视作“生活”,试图从内部体验、直观以达成对人的独特本质洞察的“内观心理学”境界。它和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均可在未来心理学中获得各自合理存在的空间。
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中业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主客二分研究范式与主客同一研究范式。二者的对峙与整合,构成了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完整图像。
1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内涵
主客同一研究范式是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对立物。主张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来规范心理学。它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人的心理与行为视为自然物一样的认识客体,心理学的研究主体则只是反映客体的一面镜子。主张主体与客体的截然分离,无论是实验操作还是理论构建均应彻底排除研究者的主体性。物理主义(或自然主义、机械主义)的世界观、方法中心论的科学本质观、自然科学取向、逻辑主义与还原主义的研究原则、客观主义研究范式、因果决定论的心理学解释框架等是其根本特征。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则强调人、人的心理与行为有着不同于自然物的独特本质,积极追寻心理学的特有研究方式,主张研究主体向研究客体的渗透、移入、融合,突显心理学真理的人性本质。
人本主义的世界观。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存在。目的性、价值性、个体性、历史性、整体性等是其基本特征。心理学研究应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一切特征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积极关注人的自由、价值、尊严,以增进人的自我认识、自我理解进而促进人的潜能实现为根本目的。
问题中心论的科学本质观。主张问题的性质乃心理学方法选择的依据,决定着方法的适切与否。心理学方法论的建构应积极寻求与人的本性相适应的研究方式人文科学的研究取向反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定向,反对以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强调心理学应以人文科学为规范,以人文科学的方法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
直觉主义的研究原则。认为人的本真状态为一活生生的有机体,只有通过非逻辑的直觉体验或内在体悟才能获得完整把握,而逻辑则必然造成对人的本真状态的割裂、歪曲与限制。直觉体验不是从对立面观照人,对人有所规定,而是直接与人的活生生的精神生活融汇共存,舍为一体。它既有领悟能力,又有亲身体证功能,其真理本身具有本真性。
整体主义的研究原则。认为人及其心理、行为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还原为自然科学一样的假设结构如元素、原子;整体亦不等于部分之和,而是有着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因此,对整体的理解构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心理学应以理解人及其心理、行为为己任,以立足于整体或质的理解与分析为基本方法。
主观主义研究范式。认为心理学的知识不可能达到自然科学一样的客观,而是有着主观性、历史性、相对性的特点。目的、价值乃至人的整个精神生活不仅应该、而且可以作为心理学的对象;以价值为导向、从价值的观点选取事实并形成问题,乃心理学研究应有的立场;内省、直觉、体验、理解、解释等则为心理学的基本方法。
非决定论的心理学解释框架。认为人有别于物,有着心理、意识、目的、意志等。人可以独立自主地为自己的行为做出决定,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存在于自然界的因果规律并不适于人的心理、行为,目的、价值、经验、意志等应纳入心理、行为发生发展的解释框架。
2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发展
主客同一研究范式是在批判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常识心理学对内在体验、直觉洞察的自发运用,宗教、哲学心理学对内省、反省、直觉、禅悟、同感理解地位的自觉高扬,构成了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先驱。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则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成型再到日臻完善的过程。
冯特的“精神科学”心理学方法论及格式塔心理学的现象学方法论可视为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萌芽。在莱比锡大学期间,冯特承继了赫德尔与维柯有关“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的区分。他赋予实验内省法与历史法(即民族心理学方法)以同等重要的地位,认为实验内省法只适于那些与感觉和运动反应密切相关的意识内容的研究,只有在这些简单的心理过程的研究上,心理学才是“自然科学”的,而对于高级心理过程,对于“由种族和民族决定的心理差异”的研究,则带有“精神科学”的性质,必须运用历史的方法才能达到对人类心理的直觉理解。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论则建基于现象学哲学之上。现象学强调摒弃一切先前的理论与假定,直接面向事物本身,它将现象当作研究的出发点,认为现象乃呈现在我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中的一切东西,现象即本质,而本质是被直观到的。但上述主张井未自觉地高扬人的独特本质并追寻人的特有研究方式,只能视作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萌芽。
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确立、成型与狄尔泰、斯普兰格等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狄尔泰不仅以其生命哲学与解释学为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在其“描述心理学”内具体阐明了其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主张。他认为,艾宾浩斯的“说明心理学”是模仿“原子物理学”的思想,把心理现象归结为心灵的元索的结合,不能认识具体的心理学的现实,如艺术家的创造想象、价值感、义务感、自我牺牲、宗教热诚等等。由于任何心理现象的部分总是深嵌在一个连锁的整体——一个“结构关系”中,因而,心理学应以人文科学为规范,从体验到的结构关系出发,用“分析的方法”去描述和理解它的多个方面,以“描述心理学”或“理解心理学”去替代“说明心理学”。“我们说明自然,我们理解心理生活”。而所谓理解,是指通过呈现于感觉中的表现认识其心理生命的过程,是通过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重新体验他人的心境,从而再现他人的内心体验的过程。此后,斯普兰格认为,那种以“意义关系”为特点的整体——整体的人格,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当我们不以文化生活的表现而以作为一种历史存在的个人为出发点时,我们便可找到为数较少的“意义倾向”或价值:经济价值、理论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政治价值和宗教价值。并且,根据这六种“意义倾向”何者占优势,可以把人格划分为六大类型: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和宗教型。他特别强调,作为“理解的先验图式”,这六种类型不能用实验法来证明,但能使我们在人同历史环境的关系中,在人与“艺术”、“科学”、“社会生活”等的关系中去理解人,理解人的整体的精神生活。到人本主义心理学阶段,罗洛?梅、罗杰斯等人亦赋予主客同一研究范式以较高的地位。罗洛?梅高度重视现象学方法的运用:“现象学叫人们必须放弃一切先入之见与观念,然后系统地对眼前的资料加以直接的观察和整理”。罗杰斯则主张,对于心理学方法论来说,最重要的是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当作人,当作有主动性、创造性、有自决能力的活生生的个体来研究。心理学应接纳现象学的思考,应该将假设的检验、测量以及诸如此类的经验性、技术性手段及其应用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地位等。心理学研究应遵循以下步骤:通过自身内部的参照系统取得主观知识;把主观知识核对以他人的观察,取得客观知识;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取得人际知识。不止于此,在罗杰斯的倡导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还提出了一些具体运用现象学观点于心理学研究的方案。按照安斯多的调查,这些方案包括现象学方案,体验方案,现象描述方案等。至此,主客同一研究范式获得了自己的全部特征。但同时亦与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呈现出绝对化的两极对立。试图超越两种研究范式的狭隘,使心理学方法论建设走向完善的,当推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马斯洛主张以人为本去构筑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以“层次整合的思维”看待人的本质或人的心理发展,在层次整合中将为两种研究范式所割裂的“此”与“彼”重新融合为一个新的整体。其基本主张为:整合的研究取向。认为人是整合的人,成熟的思维是“层次整合”的思维,因而强调将自然科学取向与人文科学取向,“物”的研究范式与“人”的研究范式纳入到同一层次整合系统之中;问题与方法的统一。不排斥方法对于科学进步的价值,但主张问题决定方法,方法必须适合于问题,问题与方法之间是统一的。心理学应以自己的研究对象——人为出发点去建构自己的方法论,以人为依据去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与问题;“科学的客观”与“道家的客观”的相容。不否认“科学的客观”对知识的普遍性、客观性的追求,但认为这一以主动干预、价值无涉、感情超脱为条件而达成的客观只适于远离人的自然事物的研究。对人而言,更重要得多的客观来自以顺其自然、价值关涉、感情移入为途径所达成的“道家的客观”;整体理解与分析研究的互补。认为人及其心理、行为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个体的目标、价值、动机等昭显了其心理、行为的整体“风味”,使整体获得了不同于其部分的新性质。因此,心理学研究应致力于个体的目标、价值、动机的把握,建基于整体的理解之上。但这并;意味着心理学排斥分析研究只是这种分析、分类是以对于整体的完整理解为前提、目标。
3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历史地位
在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中,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始终引领着心理学的主流,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则更多地为非主流心理学所坚持。但不可否认的是,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已构成心理学的一道独特风景,在心理学方法论的建构中确立了自己无可替代的地位。
主客二分研究范式本质上是一种以“物”为中心的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在这一范式的引领下,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诸多弊端:人的理想应然的世界,人的超越自然的、自我创造的、实践性的本质被排除于视野之外;目的、价值、动机、人格等未得到系统而深入的探讨;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文化特别是社会历史发展等未能纳到心理、行为的解释框架之中;适于人的特性的心理学研究原则、方法的探讨遭到忽略甚至排斥。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强调人有着不同于一般自然物的独特本质,提出以人为本去构筑心理学的方法论,无疑已使心理学对方法论的思考由对心理、行为的拘泥上升到了如何将人真正当作人研究的高度,使心理学方法论的建构回到了一个合理的出发点。其具体主张亦不乏合理之处:(1)提出问题中心论,强调问题决定方法,重新摆正了问题与方法的关系,有助于心理学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它激励着心理学家们去思考、探索适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方法,保持对方法的开放态度,使得为主客二分研究范式所排斥的经验方法(如内省报告、直觉理解等)在心理学研究中再度获得适当的位置;同时也使得一些重要问题,如人性、价值、自由、尊严、动机等重新回到心理学研究中来。使心理学更贴近于生活,更能服务于社会。(2)提出直觉主义研究原则,主观主义研究范式,强调内在体悟、直觉理解、意义阐释等是获取心理学知识的基本途径,注意到了关于人的心理学知识有着相对于人、相对于一定社会文化和一定的历史发展的特点彰显了心理学真理的人性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逻辑主义知识论、客观主义研究范式的不足。(3)倡导整体主义研究路线,从总体上看适应了近现代科学逐步从经验科学走向理论科学、从注重分析的研究方法转向注重综合的研究方法,日益重视整体研究和辩证思维的趋势,并从根本上扣住了人的整体性特点。倡导整体理解与质的把握,力陈是目的、动机等使人的整体特性能够从各个局部中突显出来,使心理学由单纯注重感知、记忆等认识过程的研究逐渐拓展到动机、价值、人格的研究上来。(4)确立非决定论的心理学解释框架,肯定了目的、价值、动机、经验等在人的心理、行为发展中的作用,彰显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特点。事实上,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已展现出一种迥异于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心理学境界:主客二分研究范式表征着心理学的科学主义追求,展现的是人作为机器、动物或一般自然物的形象,张扬的是人的“物”性及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式,本质上是一种将人的心理、行为视作“现象”,试图从外部加以观察、操作进而获得其一般规律之认识的“外观心理学”;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则体现着心理学的人文科学定向,展现的是人有别于一般自然物的“天使”形象,张扬的是人的“神性,本质上是一种将人的心理、行为视作“生活”,试图从内部体验、直观以达成对人的独特本质的理解与洞察的“内观心理学”。
心理学的基本特征范文4
〔关键词〕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5-0004-03
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心理学研究都是对特定历史文化中的人类心理的研究。但主流心理学采纳的是自然主义科学观,其研究忽视心理以及心理学的文化特性。然而,在心理学研究中关注文化现象,以及在研究中采取文化视角,将日益成为心理学研究的趋势。从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到文化心理学(cultural psychology or trans-cultural psychology),其中的文化意识发生了重要衍变,表现为在不同阶段,心理学对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有完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其中蕴涵着认识论、方法论的转变。本文拟就跨文化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中文化意识的衍变作一探讨。
一、文化观上的差异
科学心理学采纳的是自然主义科学观。这种研究方式假定了人类统一的心理机制的存在,把人类心理理解为脱离历史和文化的存在。这种无文化或超文化的研究,既忽视了研究的本土文化根基,也忽视了研究的跨文化差异。因此,这种脱离文化特征的研究既难以反映本土文化中真实的心理行为,也无法确切解释和预测异质文化中的心理行为。心理科学对于人类统一心理机制的追求,是以牺牲人类的文化品性为代价的。心理学正是靠跨越文化和历史来保证自己研究的合理性和普遍适用性的[1]。
人的心理是文化和环境共同塑造的结果,不同的文化和环境影响下的心理是不同的,要想对人的心理有完全、真实的认识就必须将人置于具体的文化和环境之下。文化进入心理学研究的视野之后,心理学家面临的是如何处理文化的地位与角色的问题,而此问题实质是文化与心理的关系问题,必须在心理与文化关系的探讨中得到说明。
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曾经有过多种形式的体现。在主流心理学的研究中,人类心理被认为是超文化存在的,是普遍统一的心理机制,这使得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是割裂的、分离的。20世纪中叶以后跨文化心理学兴起,它试图通过研究和比较不同文化群体的被试,找出一套全人类共有的心理机制和仅为某些群体所具有的心理机制。虽然它在研究中考虑到了文化、环境的差异,但由于其深厚的科学实证主义倾向,未在内容、方法、理论上有本质性的改变。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既有的心理学理论进行检验,以及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在心理结构、心理能力方面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其最终目的,仍是为了验证人类共同心理机制的假设。文化在跨文化心理学中还不是研究的主要兴趣,仅仅被视为需要祛除、剥离的因素。再如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它主要关注文化与生物因素的关联,关心文化如何适应生理需要的进化与发展,试图使文化研究融入生物学这个大科学(big science)中[2]。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文化作了生理、生物的还原处理。由此可见,心理学研究虽然对文化问题日益关注,但其对文化的角色的处理与认识并不一致,或者说当代心理学对于文化因素的采纳与接受已经不是问题,而如何认识与处理文化在研究中的作用与角色才是更为根本的问题。
随着心理学对文化因素的关注日益增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化心理学产生了与跨文化心理学将文化视为心理过程发生的背景不同的观点,而视心理为文化的投射物、对应物,认为人的任何内在的、深层的心理结构及其变化都不可能独立于文化的背景和内容,心理和文化既是有着相互区分的各自不同的动态系统,又彼此贯穿、相互映射、相互渗透。在文化心理学家眼中,文化从根本上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文化不是作为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客观限制或给予便利,而是存在于实践和建构活动中的意义系统。文化作为一种意义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功能:一是表象功能(representational function),即包括了人们共同持有的对经验本质的理解;二是规范功能(prescriptive function),提供了人们行为的一般准则;三是创生功能(constitutive function),可以定义并创造生成某些事实[3]。当然,文化所具有的以上功能均是在视文化为一种意义系统的前提下进行的,对三者必须进行整体理解。真正文化取向的文化心理学不再以一种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背景,去寻求理论在异域文化中的检验,而是从某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特有的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入手,以社会化过程、人际互动过程为研究重点,以本土心理学代替普遍性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假设超时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规律的存在,它的学科任务就是要从不同文化背景的实例中抽象、概括出这些规律,以形成“超文化”的心理学理论。理论的抽象、概括程度越高,适用的范围就越大。文化心理学家则认为,任何特定的心理过程都内在地蕴涵着文化因素,不仅如此,任何一种理论,包括它所使用的概念、命题、假设也都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会使人对同一概念或理论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如果离开特定的文化背景,将很难对观察结果作出准确解释。因而,文化心理学不再以一种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背景,去寻求理论在异域文化中的检验,而是从某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特有的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出发,以社会化过程、人际互动过程为研究重点,以“本土心理学”取代“普遍性心理学”。随着文化心理学研究成果的不断扩展,人们对心理学文化内涵(content)理解的不断深化,“文化敏感”对于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也愈益凸显。
二、方法论上的差异
在研究方法方面,跨文化心理学采用了科学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二元论、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归因主义,首先假设一种与现象世界相分离的“本质”,或者假设一种与现象世界相分离的存在方式,作为世界的本原或“真存在”;其次,假设人能够认识这种“本原”或“真存在”,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人“怎样”实现这种可能的认识,即对那种设定的“本原”或“真存在”的重述和再现;再次,这种探究和认识通常具有一定逻辑,而这种逻辑与事物发展的逻辑一致或重合。换言之,跨文化心理学假设存在普适性知识,存在客观真理,现象背后有本质,事物有其存在的普遍性基础或规律,其基本目标是通过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去发现适合于各种社会、各种文化、通用的心理学理论和定律。它采用的基本上还是实证的方法,在具体研究策略和方法上,强调客位研究(etic approach)、异文化研究和控制研究,区分研究中的主体(研究者)和客体(被研究者或研究对象),坚持价值中立,强调量化方法,重视说明和预测,倾向于去情境化(decontextulized),尤其是没有情境的问卷法、实验室实验法等。它通常把某种文化中生成的研究程序用于他种文化中加以检验,以确定其合理性与普遍性。
而文化心理学采用的是后现代主义和新解释学的基本观点,是以研究对象为中心的多元研究方法。文化心理学借鉴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尤其是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它是以特定文化中人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生成研究程序,而跨文化的比较是次要的。在具体研究策略上,它强调主位研究(emic approach)、同文化研究和生态学研究,重视现实性研究而反对研究的“人为性”,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为主体的关系,采用哲学解释学方法,重视研究双方的视域融合。
文化心理学认为,应对特定文化中的现象进行认真深入的密集性研究。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它认为人种学研究方法和质化方法是最为有用的,在研究任务上重视描述和理解,强调在“真实生活”情境中收集材料,研究许多变量和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境,其基本研究是综合的、整体的,而非决定论或确定性的[4]。
三、文化和心理关系
跨文化心理学把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看作是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在客观因素如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等决定的,文化是这些客观因素中的一个方面。换言之,它把文化看作是与心理或行为不同的外部因素,强调对文化的控制、利用。由此它认为,心理学研究应通过对文化等因素的分析来描述和理解行为,考察文化对心理或行为有什么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心理或行为,以达到用文化来解释心理或行为之目的。
文化心理学则认为,文化与心理应该是一体之两面,作为文化形态的历史传统、社会制度或社会结构等唯有放在人如何去知觉它、解释它的前提下才取得其自身意义。也就是说文化既对心理活动有所界定,同时文化的意义又取决于心理活动过程,人的心理历程是以文化为中介的历史发展。这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文化与心理是同一整体,必须同时加以考虑,缺少任何一方则另一方也不存在;第二,文化与心理又是一体之两面,存在一定的区别,不可以把一方还原为另一方,这也就是说文化与心理是保持着一定张力的整体存在,二者既不可以分割也不可以还原,这就是文化与心理的依存性。在文化与心理互相依存的条件下,二者又是相互建构、互为因果的关系[5]。文化是人用自己的心理构筑或规整的世界图景,而心理在这种构筑和规整活动中被改造,从而得到发展,具有新的意义、结构和功能。文化与心理是一体两面,文化是人的世界的基本特征,人及其世界就是文化性质本身。“人既是文化世界大厦的建筑师,同时又是这个大厦的砖瓦”[6]。
具体地说,人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依据自己的心理(意志、需要、认识等)来改造世界,赋予世界新的图景(如梅花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就不只是一种植物的花,它更意味着坚强),使它成为文化,适合于人;另一方面,人又运用心理来认识和体验世界,获得有关世界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世界和人本身都成为文化。世界转化为主体化了的世界,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人的心理也在刺激活动的不断作用下形成、发展和深化,具有文化特征,成为文化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又进一步转化为文化创造活动。因此文化心理学认为,刺激的(文化)意义而不是客观特性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由于意义是主观的,因此可以说人的行为是由主观因素决定的。这些主观因素有信仰、认知等,由此在理解人的行为时,应分析或了解刺激或事物对人的意义,以及人的其他主观因素。
总之,文化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都在关注文化因素对心理和心理学的影响和作用,但它们对文化的看法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都存在较大差异。跨文化心理学主张进行多种文化条件下的比较研究,以把握更为普遍的心理规律。事实上,文化在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仍处于边缘角色,文化在研究中起到的只是标签作用,其最终目的,仍是为了验证人类共同心理机制的假设。文化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在于:文化应该参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构建,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视角;在文化与心理的关系上,文化心理学主张摆脱还原论和实体论,重视文化与心理相互构建的动态关系。
参考文献:
[1]葛鲁嘉,陈若莉.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学转向[J].吉林大学学报,1999(5).
[2]Plotkin H. Evolution in mind [M]. London: Penguin,1998(223).
[3]Miller J G. Cultural psychology: Implications for basic psychology theory[J].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9(2).
[4]李炳全. 论文化心理学在心理学方法论上的突破[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4):40-45.
[5]杨莉萍. 从跨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J].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2): 220-266.
[6]程. 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
心理学的基本特征范文5
关键词:学习分类教学论;古典诗歌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227-02
教学目标具有导学、导教、导测评的功能,是教学行为科学化的第一步,它制约着课堂活动方式,指导教学模式、方法的运用以及技术和媒体的选择,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从学习分类教学论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1]两个视角对高中古典诗歌的教学目标进行考察、梳理,予以定位,为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提供理论前提。
一、古典诗歌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依据
(一)语文学习分类教学论
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区分了五种学习结果(即学校的教育目标):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不同学习结果(学习目标)的类型不同,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外部的条件也不同,教学设计就要考虑不同的学习结果从而创设不同的学习条件[2]。
2.学习分类教学论的目标理论。曾有学者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为指导,与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实情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学科教学论的新体系,根据目标引入任务分析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根据任务分析决定教学策略,形成了“学习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3]。在这个理论中目标处于最重要的地位,目标的探讨、设置是教学科学化的第一步。学习分类教学论视野下,作为学习结果的语文教学目标是怎样的呢?(1)语文内容知识。即陈述性知识,包括课文包含或编者欲借其例证的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修辞学、交际学等方面的知识[4]。(2)语文基本技能。运用字词句进行熟练听说读写,正确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技能。这类技能的心理实质是一定的语文概念和一定的言语活动规则的自动化运用[5]。(3)语文高级技能。关于篇章结构理解和构思的技能,运用适宜的手段表达相应思想的读写策略,比较高的应用能力,一定的审美技能和探究技能;包括部分智慧技能和语文认知策略。(4)语文情感态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言语表达的内容和意义的态度,例如对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倾向的态度,对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例如通过学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古代诗词。
(二)《标准》三维目标的心理学意义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目标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厘定教学目标,与上述心理学的目标分类精神是契合的[1]。
知识与能力的心理学意义。广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就是陈述性知识,“能力”就是程序性知识。加涅的理论认为“知识”就是“言语信息”,“能力”就是“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该理论解释了知识和能力的习得,有效地指导教学设计的实践。
过程与方法的心理学意义。“方法”的心理学意义是认知策略。过程的心理学意义是什么?现代心理学认为,没有“教”,“学”也能够发生。“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的学习为目的的事业”,“教学对学习的影响常常是有益的[5]。”所以,现代心理学的分类已经包含了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心理学意义。它们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态度”是一致的。
二、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目标的分类
《标准》没有对古典诗歌教学的目标进行专门表述,我们可以从《必修・阅读与鉴赏》、《选修・诗歌与散文》中探求。
(一)知识――主要是古典诗歌的阅读鉴赏知识[6]
《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是这样陈述的: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征。
――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这些是从诗歌内容知识和诗歌鉴赏知识的角度规定的,强调了教授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诗歌文体知识(如诗词格律知识)。教学建议提出,“不必系统讲授”,包含了应该进行必要的语文知识教学的意思。
(二)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指基本的古典诗歌朗读技能和语感技能,是古典诗歌最基本的朗读规则的自动化运用[6],《标准》的表述如下。
――能用普通话流畅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三)高级技能
古典诗歌鉴赏高级技能是指按照诗歌鉴赏评价原理对作品进行评价,这些技能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难以达到自动化。《标准》是这样规定的:
――学习古代优秀作品……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努力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
――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注意从不同角度发现作品意蕴。
心理学的基本特征范文6
关键词:问题 意识 问题意识 心理机制
近年来,问题意识成为教育界、心理学界新产生的一个术语,与问题发现和问题提出密切相关联。人们从哲学、心理学、医学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虽然至今人们对于“什么是问题意识”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问题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问题意识的形成过程是主体对客体认识、思考、质疑、反思和寻求解决的心理过程;问题意识的产生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伴随着主体的主动参与和探究行为。我们通过对问题和意识的考察,给出了问题意识的定义。
1 关于“问题”的词源、语义学与心理学的考察
《辞海》(1999)中没有对“问题”的词条,《现代汉语词典》(2000)对“问题”的解释是:(1)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2)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3)关键、重要之点;(4)事故或麻烦。
《心理学大辞典》(林崇德,2004)这样解释“问题”:一译“难题”,在给定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存在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任务情境。包含三个基本成分:(1)给定状态:即问题初始状态,表现为一组给定的信息;(2)目标状态,即问题的目标状态,关于构成结论的描述,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3)在问题的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障碍,正确的解决方法并非直接的或是显而易见的,必须间接地通过‘定的认识操作才能改变给定状态,逐渐达到目标状态,可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显然问题的解决是复杂的认知过程。
《哲学大辞典》(冯契2001)则把“问题”规定为“一般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实际矛盾和理论难题。”
张春兴等(1998)按照认知心理学标准,队为问题是个人在有目的的、待追求的而尚未找到适当手段时感到的心理困境。
邓克尔(Duncker,1945)给问题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定义“一个问题产生于活着的人,他有一个目标,但又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之时。每当他不能通过简单的行动从一种情境达到另一个需要的情境时,就要求助于思考……这种思考的人遇事涉及某种行动,这种行动能使其从当前的情境达到需要的情境。”这个定义的要点是:如果你已经知道怎样根据已知的情境去行动(或系列行动),那你实际上就不存在问题,只有当你不知道采取什么步骤达到目标,或者必须采取中介行动时,你才算遇上问题。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盖泽尔斯把问题的产生按情况分为三大类:呈现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和创造型问题。(1)呈现型问题情境:是将一个现成的问题提供给解决者去考虑。这是学校中典型的问题情境,它是教师传授知识不可或缺的途径,但它所提供的创造性思维空间是极其有限的。(2)发现型问题情境:问题是自己发现的,由自己提出的,而不是由他人提供的。高层次的发现型问题能导致重大的科学发现。通过思考,自己提出问题,它能引入思考,给人启迪。因此,它们往往通向发现和创造。(3)创造型问题情境:即问题在人们发明、创造它之前是不存在的,它是科学家、艺术家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基础。
由以上可知“问题”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问题是相对于问题解决者(主体)来定义的,对于主体来说一定存在困难或障碍,有些问题对部分人可能并不是问题;(2)问题是矛盾或困难在特定主体头脑中的反映。(3)问题相对于主体来说应该是主动、自愿认知的对象,而不是被迫的。(4)问题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我们研究的问题应该属于发现型问题的范畴,是由主体自己发现的,由自己提出的疑惑或困难,不仅需要调动认知过程,而且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需要分析与综合、评价的高级型问题,不是事实性、描述性、记忆性的低级型问题。
2 关于“意识”的词源语义学与心理学考察
《辞海》(1999)对“意识”的定义“(1)觉察,(2)与“物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客观世界在人脑的主观映象”,从这个定义看意识有觉察的外在表现。
《社会学心里词典》(孙非金榜,1988)“意识:西方心理学界至今对意识尚无公认的确切界说,较流行的有下列一些看法:(1)意识即认知,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已将意识定义为人相互关联的共同的知识;(2)意识是觉知,既强调意识的感性成分,有时意识指人的直接觉知;(3)意识为个人的统一性,即意识置个人心理活动的整体,但在双重人格情况下意识可体现为双重意识;(4)意识代表正常的觉醒状态。从这个界定可知,意识是认知的过程,是觉醒的状态。
《心理学大辞典》(林崇德,2004)对意识的解释是意识(consciousness):人特有的心理反映形式。个体对环境刺激即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的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终点的监控。表现在能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来认知事物的本质特性和事物间的内部联系。能依据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或调整自身的内部状态。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从这个定义看出,意识还有可控性。
在《韦氏新二十世纪词典》(1979)中对consciousness一词作了6种解释,其中有四种解释用到了aware一词,并目将awsre,sensible,know,cognize等作为同义词。在《朗文――清华英汉双解科技大辞典》(1996)中将consciousness解释为:(1)警觉及能做出行为;(2)对环境的觉察,具有知觉(感觉)能力,(3)对人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识;(4)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直觉能力;(5)清醒的、能组织并协调完成各利,活动的心理状态,与组织和指导行为的下意识因素不同。